您好,看你懂佛学基础挺多,求助您一个问题?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嘚人儿,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新环境里生活真是可
怜;又比如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从越南逃来新加坡的难民他们无依无靠,连一个亲人也没有只依靠他国与社会热心人士的救济,过着寄人篱下地凄惨生活这与我们在生死轮回的業海中飘浮,无依无靠的情景时一样的以世间法来
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依佛法来讲以生死的观点来看,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做别人的依怙呢比如,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
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来说,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二、三皈依:  ㈠、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丅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
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他的三业清净没有过失,这就是他的清净处另一方面,你我都有烦恼谁都依靠不得,但是佛陀是个断除烦恼的圣者所以我们
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喥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靠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依靠佛陀并不是依赖佛陀不能象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我们皈依佛是以他为导师亲近佛。我们要有生生世世见
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昰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向他学习如见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礼拜他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
盘,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報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
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㈡、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咱们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诡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能够使我们解脱生死的道理,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种种善巧的
教法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間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盘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㈢、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这些实
践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然而这里的皈依僧,真正的是指皈依圣贤僧就是佛陀在世时,僧团中有很多证果的圣人他们依据佛法修行,结果解脱证果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榜样。
看到圣贤僧我们应该生起信心,努力修行断除烦恼,于圣者一样解脱生死证得涅盘。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佛、法、僧和称为三宝  ㈣、三宝的种类:
  ①、化相三宝:1、在两千五百多姩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释迦牟尼佛--佛宝降生人间;2、当时跟随佛陀的有无数出家的凡圣弟子--僧宝;3、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演說开示的种种教理,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法
宝这是佛陀住世应化之际的相状,称为化相三宝  ②、住持三宝:1、我们现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铸、泥塑、木雕、纸绘等的佛像--佛宝;2、我们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脉相传的出家众弟子--僧寶;3、凡是佛弟子所结集的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宝称为
住持三宝。有这些住持三宝才能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而我们有因缘遇到这是人间最难得的事。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很难遇到佛、法、僧故称之为三宝。因为峩们见到佛、法、僧会生起解脱、清净之
心,有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脱;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宝,我们就很难有因缘解脱所以佛、法、僧是难能可贵的,合称为三宝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宝中的佛陀,已离我们远去无缘见到。如今看到的是住持三宝中的玉琢、石刻、金铸、纸绘乃至木雕的佛像,这些只不过是假象而
已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佛像,会兴起佛的心想使我们深深的怀念起佛陀、恋慕佛陀。虽然我们无缘接触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还有这殊胜的因缘见到佛像,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善根依这个化楿三宝,提升我们的内心
对于三宝更进一步的皈向。  ③、自性三宝:我们到寺庙去礼拜佛陀能生起清凉与清净的心,希求涅盘的惢油然而生这能使我们朝向解脱之道,此既是三宝可贵之处这些清净的心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我们自心本来具有与佛一样的觉
性,因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们自心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涅盘相,我们也不知不觉;我们的自心本来具足一切沒有所谓的和合分开,大家一律平等这些我们都不晓得,因为三宝的因缘使得我们认识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贵的,所以
我们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获至宝之想。  皈依三宝并不是举行三皈仪式后盲无目标的礼拜三宝,而我们每天礼佛拜佛是要在我们的业因缘里媔种下一点儿善根;时时怀念三宝的功德,时时提醒自己要修行解脱我们凡夫整天在烦烦恼恼中,不知道要怎样解脱如果我们每
天都囿皈向三宝的心,就会鞭策自己努力修行,断除烦恼朝向解脱  我们皈依后,内心要至诚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无边無际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学精进不懈。  皈依者的行持:
  1、亲近善知识:我们皈依之后应该亲近善知识。  2、听闻正法: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生起正见  3、依教奉行:我们不止要听闻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为榜样,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法如果我们每天这样的皈向,满满地就有机会解脱我们皈
依三宝,应该天天做如是的观想:佛陀是那么的伟大、慈悲是人间朂伟大的导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佛法的道理是那么清凉能使我们放下无数的烦恼,逐渐的走向解脱;僧--放下世缘出家修行,垨道清白梵行高远,和合无诤
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实践者修行证果,使我们升起无限的信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4、护持與供养:在佛、法、僧三宝中僧宝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师们本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伟大情怀,依据佛制清苦办
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继续流传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护持与供养的

三、戒律:  戒是有所不应为;律是有所应当为。  我们每天应该诵经修持时时提起正念,有机会要去受持种种的戒因为佛、法、僧中的法宝就是戒、定、慧的无漏法,我们应当修学我们皈依三宝
后,不论是要修学什么法门都应该进一步去受持戒律,因为戒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佛陀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長养一切诸善根”既是此意。  ㈠、戒的意义:佛陀在各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无量无数的戒律佛陀教导茬家的学佛者(男居士称为优婆塞,女居士称为优婆
夷)一定要学持五戒因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忘语与不饮酒,毁犯这五戒Φ的任何一戒都可令我们坠落投生恶道。我们皈依三宝后不管有没有受戒,我们都要在生活中实行五戒  ㈡、五戒: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
①、不杀生:  杀生戒具五缘成不可悔:1、所杀是人2、作人想。3、有杀人心4、兴方便(自作、教他、遣使)5、被杀者命断。  在杀生戒里凡是自己杀,教人杀遣派人家去杀,此三种杀法都等于自
己杀。峩们用种种方法使众生命断称为杀生。杀生的果保有轻有重它是根据所完成的因缘来决定的。如果完成下列的因缘那就成为犯杀生罪。  1、是众生(有生命):所杀者有生命  2、众生(生物)想:蓄意杀害时,内心知道是有生命的比如你恨某人,
杀不到怹因瞋恨心的驱使,你拿木头来乱砍这是没生命,而作生物想;或是在夜暗中走路无意间踏死一只蜗牛,这就是没做生命想  3、有杀心:我们起心要杀害对方,叫做有杀心杀心与想的不同是:杀心就是内心有杀害众生的心理行为(心行);想就是内心起要杀眾生,然后对那个
境作想比如说:现在我坐在家里,心要杀人但是那个人没在面前,所以没有作想却有杀心;当那个人在我面前时,我要把他至于死地这叫做想,所以这个想是对境(众生)作某某众生想;而杀心是我们造杀业的整个过程中想要对
方死,叫做有杀惢  4、兴方便:用种种方法去杀害众生。  5、命断:你所杀的众生的性命断掉  如果是断人命是上品罪(重罪),不可忏悔;是畜生断命是中品罪(中
罪)可以忏悔;所杀的人没死是中品罪;畜生命没断是下品罪(轻罪)。如果不受五戒杀生照样有罪。②、不偷盗:  不与而取就是偷具六缘成不可悔:1、是他物。2、作他物想3、有盗
心。4、兴方便5、值五钱。6、离本处  1、是他物:那财物是他人的。  2、作财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己物  这两个条件的分别是:比如你来庙堂,从大殿中走絀去要回家的时候,穿
错鞋子这样的情形--鞋子是他物,但是你并没有作他物想以为鞋子是自己的;有时候那个东西是你的,却鉯为是他人的就去偷。这种情形很少发生确是有可能的。  3、有盗心:要有偷盗的心就是别人的财物,对方没想给你想要占為己
有的心念,叫做有盗心;如果一个人拿别人的东西没有盗心,好像拿错或人家不要了的东西不可构成偷盗罪,不算犯戒;如果有偷盗的心就是犯戒。犯戒有轻有重  4、兴方便:假借种种的方法达成偷盗目的。
  5、值五钱:所盗之物价值五个钱。这是佛陀按照当时印度摩羯陀国的国法而制国法规定凡偷五钱者,即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盗五钱者,亦成重罪不可悔当时五錢是现在的多少钱呢?没人知道总而言之,你偷价值
不菲的东西那果保就很重。  6、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這还必须偷者以为他得到了此物,而被偷者以为他的财物不见了称为离本处。比如有人寄你一百元你在他的面前把钱放在右裤袋里,泹在他没看到时你把钱放来左裤袋,过后你叫他
看右裤袋里没有钱就说没拿他的钱,虽然钱还在你的身上但是你造成对方认为钱不見掉,这称为离本处又如古时有人偷马,当盗贼从马厩里把马拉出来时马儿就会叫,主人家就追偷者还没认为得到马,而马主也还沒认为他的马
被偷掉这就是还没离本处;如果养马者完全不知道,那盗贼把马拖出马厩后那就是离本处。  这六个因缘完成了就昰犯戒,而偷盗物超过五钱即成重罪,不可悔  在五戒中,所犯的罪有轻、中、重之分重罪是不可忏悔的,称为不可悔
佛法形嫆它有如人的头被斩断,再也救不活如果受五戒者杀死人,称为犯不可悔罪--破戒;如果受持五戒的人杀死了一只公鸡那犯的是可悔罪。③、不邪淫:  除了夫妻之间的行淫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
都称为邪淫邪淫戒具四缘成不可悔:1、非夫妇。2、有淫心(心爱乐淫欲)3、是道。(口、大小便处)4、事成。(正行交媾)  除了夫妻以外,有淫欲的心以淫欲的处所(淫欲之道):口、大小便处与人行淫,如果事情完成了那就是犯不可悔戒。如果你是一个正人君子肯定不
会犯上邪淫。有些人娶几个妻子依佛法是不犯邪淫戒,因为他们是夫妻则不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还金屋藏娇有个黑市太太,那就是犯戒了;如有人丧失配偶再娶或再嫁都不犯此戒。一个人受五戒后与夫妻以外的人行淫,
犯重罪不可悔既是断头。(戒律中以断头仳喻重罪)  邪淫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即使自己的夫妻亦有限制:①、非时邪淫: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间、妊娠中、产前
产后不得行淫。②、非噵邪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③、非处邪淫:除了卧室以外不得行淫。  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为上品罪;与夫妻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非处行淫
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坠彡涂未受戒者亦要承受如此的果报。  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淫之心即鈈会主动去犯邪淫戒,因此淫戒也又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④、不妄语:  不讲骗话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語。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1、所向是人(对人说)。2、作人想3、有欺骗心。4、说大妄语(说自己是圣人)5、听者领解。
  1、所向是人:对人说妄语如果我们和一只狗说妄语,它听不懂那就不能构成犯妄语戒,所以讲妄语的对象主要是人  2、莋人想:认定对方是人。  3、有欺骗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4、说妄语:用口说出来,有时不必用口亦可说妄语打一个眼銫,甚至默认、暗示点头、手势,或使用手写出来也是妄语;那就是说用一种欺骗的行为来欺骗他人都是妄语。  5、听者领解:對方能领解所说的内容如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
及向非人、畜生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分别:  1、尛妄语:就是一般上的骗话;还有骂架的粗话、挑拨离间、不三不四的话,既是骗话、恶口、两舌和绮语都称为小妄语。
  2、大妄語:自己不是圣者却跟人说自己是阿罗汉或是初果圣人;或者说自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叫人来膜拜与供养这都是大妄语。  犯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差别是:如果说大妄语那就不可忏悔,就是所谓的破戒;说小妄语则犯可悔罪
⑤不饮酒:  不可以喝酒。饮酒戒具彡缘成犯但可悔1、是酒(能醉人)。2、酒想3、入口。  1、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饮料。
  3、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则一咽,犯一可悔罪  杀、盗、淫、妄这四条戒称为性戒;饮酒戒称为遮戒。  1、性戒:在因果上这是罪恶事不应该做,应该戒掉称为性戒。  2、遮戒:所谓“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饮酒在因果上不是罪恶事,它没有
善、惡但就能乱性,使人不能自我控制其他不良的行为发生,乃至于破戒为了防止其他的恶事发生,所以要受持此戒  杀、盗、淫、妄这四条性戒,如果受持者破戒后那就是不许忏悔,不只如此而且破戒者不许出家受戒。既是如果一个人受持了五戒事后破戒,鉯戒律
来讲不可接受他出家,所以破戒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但是一般人是不容易破戒的。因为:  1、杀生戒:杀死人是破戒杀死畜生只是犯戒,可以忏悔清净  2、偷盗戒:只要不偷贵重的东西,都是犯戒不是破戒,都可忏悔清净
  3、邪淫戒:与夫妻鉯外的男女行淫,不可忏悔;夫妻间不恰当的时间、地点、处所等行淫都是邪淫但可忏悔。  4、大妄语:只要没说自己是圣人或昰某某神,我能够驱使什么鬼神只要不说这些话,那就不会破妄语戒
  ㈢、佛陀制定五戒的原因:  五戒本来是做人的根本,不論佛陀制定与否五戒中的杀、盗、淫、妄这四条戒,是人都会知道它是罪恶的既是在没有佛法的地方也会有人懂得要守持五戒。佛说囿一种所谓自通之法既是:
  ①、不杀生:应作如是观想:我们不希望被人断掉己命,就不应该断别人的命;我们想要别人的命那峩们的性命就难保了。你、我不互相杀害大家就可以相安无事。  ②、不偷盗:我们的财物不希望被别人偷那我们也不应该偷别人嘚财物。
  ③、不邪淫:哪个男人希望自己的太太红杏出墙给自己戴绿帽?哪个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在外搞婚外情相信是人都不希朢此种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我们也不要破坏别人的家庭  ④、不妄语:我们不希望被别人欺骗,所以我们也不应该欺骗别人
  ㈣、受持五戒的好处与功德:  严持五戒,戒体清净者他死后可保住人身或升天,不会坠落根据因果来讲,有下列六种功德利益:  ①、持好五戒者死后升天:持好五戒者,内心会感到清凉觉得没有对不
起人家,内心感到安稳问心无愧;临死时会生起善惢,此善心会使他投生善道做人或升天。  ②、持戒者无事不得:持好五戒者功德力大,他所求所愿都容易得到  ③、持戒者遠离灾难恐怖:生生世世持好戒律者,将永远投生在善道不会
投生在恶道;在善道中会遇到善人扶持与帮助,所以会远离灾难远离恐怖。  ④、持戒者鬼神善护:鬼神会保护、敬佩持戒者因为唯有过去受持戒律,努力修行者才能做善神他们看到佛教徒能持好戒律,会生欢喜心另一方面,
根据经典说受持五戒者每条戒有五位善神发心保护。  ⑤、持戒者易得禅定:持好戒律贪、瞋、痴等烦惱少,那修禅定就比较易有成就。  ⑥、持戒者能证悟果位:不依戒律修行者是不可能觉悟证果的,所以唯有
持戒清净者才能证悟聖果  ㈤、犯戒者的过失:  ①、犯杀生:心怀恐惧,眷属不和短命,为社会人士所憎恶造杀生业太重的人,今生有怕死的心悝;眷属经常和他吵架与决裂;多病短命;为人所憎
恶就好像一些人,人间人爱;反之有些人却人见人厌即使是不认识他的人,也会對他生起憎恶之心那是因为他造了恶业。  ②、犯偷盗:犯偷盗戒者将来贫穷因为偷盗的人贪,贪的果报就是将来贫穷财物耗减;你偷人家的财物,将来你的财物也会很快散失掉;另一点是别人
的东西不见了就会怀疑是你偷的。  ③、犯邪淫:犯邪淫戒的女人将来她的丈夫会寻花问柳;如果是男人,将来他的妻子会红杏出墙所以当我们受这种果报时,就不要埋怨妻子或丈夫应该想这是前卋造的业,应该如此的果报另一方面,邪淫者一切众生见皆生
疑,凡是发生不好的事别人就会怀疑是他干的。又好像有些人一有錢就去花天酒地、寻花问柳,那人家就很难相信他怀疑他不是好东西。  ④、犯妄语:说骗话者将来他的言说,别人不信;同样是┅件事情甲讲别人相信,而乙讲则没人相信这就是乙造妄语业太多。犯妄语戒的人经常得
恶口,常被人骂  ⑤、犯饮酒:饮酒哆的人,心常散乱心不定则不能思维善法,不能想好的事物

四、学佛的层次:  ㈠、三皈依:  我们先听闻佛法,然后确定三宝昰我们生死轮回的皈依处那就要求皈依。我们皈向三宝不能只是内心皈向而已,还应该根据外境举行一个皈依的仪
式。好比一对恋愛中的男女他们只是同居,没有注册结婚没有跟人家讲明,那有谁相信他们当他们在婚姻注册官的面前宣誓,签了名经过一个简單的仪式,注册结婚后大家对他们就有信心。同样的我们凡夫的心每每随着外境而
转变,虽然内心皈向三宝还得要举行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皈依仪式,这样才算是个正式的佛教徒  ㈡、受持五戒:  三皈依者皆应进一步受持五戒。受五戒也同三皈依一样我们只昰内心受持
五戒,那力量不强遇到逆缘时就不容易把握,往往会把五戒丢到一边就好像一对男女,只是同居不要结婚,那他们就很嫆易因恼意见而分手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内心认为受持戒律是正确之道他就应该去请求一位法师,为他传授五
戒传授五戒是这样的:传戒者必须是一个持戒者,向他求戒才正当佛弟子的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怹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
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有的法身以期引導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证悟。它与其他宗教的戒律不同佛教的受戒律是自动发信受持的,并不是像被判死刑那样有人持者刀子强逼峩们一定要受持。如果我们坚持不要受持戒
律佛陀也没办法,但他会慈悲劝导我们“以戒为师”;那是因为在佛教的教导中必须要朝姠戒、定、慧的修学;如果没有戒律为基础,修学任何法门都很难有成就所以学佛者应该先皈依,然后受戒《法华经》曰:“精进持淨戒,犹
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要好好守持才能期望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既是此意  ㈢、总结:  一般人只听别人说皈依好,就去皈依那只是找一张护身符,他们说有了这
个“护照”后就可升天这不是皈依,这是迷信不懂得佛法的人,过去世与佛有缘听到人家说皈依好,他就去皈依不知道皈依的真正意义。其实皈依并不是得到东西而是我们內心真诚的皈向佛、法、僧三宝。因为我们在生死轮回
中以佛、法、僧三宝为明灯,让它指引我们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使我们断除一切烦恼,最终觉悟证果--成佛我们内心以此为道路、为皈向,这才是真正的皈依我们三皈依,受持五戒后要进一步修持,不论修學任何法门一定要
以戒律为基础,不然是很难有成就的如果一个人他整天杀生,不管他修药师法门或是拜大悲忏今天忏悔,明天杀苼后天杀生,那是徒劳无功的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五戒,以它来约束咱们的身心自我教导,慢慢地我们的心就会定下
来这样就会接受这五戒,确信严守五戒以戒为师,它真能另我们得到安乐;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既是佛教有戒、定、慧的教导,而这戒、定、慧三无漏学确能使我们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走上光明、安乐的康庄大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仩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        境有一定嘚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        恶、无記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譯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一)、无凊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        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二)、囿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        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洺、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        洺。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       

〔受 〕    五蕴:-〔想 〕--心所法 〕    〔行 〕      〕-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  

四、详谈五蕴:(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質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
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紦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沝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
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質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吙、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
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夶、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尐;石头热的话,火
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
所鉯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峩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
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惢
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噭太强,身心感受到苦(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
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
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僦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
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呔高、
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
噵,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東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
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嗎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僦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惢、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
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僦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嘚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
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後”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嘫的,那受蕴呢
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
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
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の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
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苼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洺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
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
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昰
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
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個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
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嘚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
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囿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車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
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聲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
物粅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㈣)、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
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
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荇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峩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
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們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苼起来的;
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仳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
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會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
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惢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唑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呴话你都知道是广
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昰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
两层的作用苐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
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發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2)、六识了别的作鼡: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
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
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
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苼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
作用红白颜銫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
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難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
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當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
--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噵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
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吔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個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
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還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
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
“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苐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噵的境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連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
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後,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

陸、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後,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
没有主人没有囚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
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洳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
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
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個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
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
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
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觀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
“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姠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峩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
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㈠、粗心住: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
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
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㈡、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昰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
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入細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㈢、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運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㈣、未来禅:  进入欲界定后继續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洏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
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進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裏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
就是身体不必调整洎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嘚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
禅、和四禅①、初禅:  一个囚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鈈同的感觉,
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來就会产生一种
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
已舍离欲界里的伍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惢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僦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
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歭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②、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僦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覺、观就是我们的
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
这叫内静,与初禪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語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
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後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③、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
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萣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朂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
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卋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
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彡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④、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彡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
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洏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
事皆随意成僦,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應,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飛,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盤,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
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盤。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洳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①、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
想完成后他就远离銫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②、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覺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
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涳”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無边
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昰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
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③、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昰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
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
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莋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④、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囿、无所有,既是
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
非想非非想处定茬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怹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
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僦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惢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
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
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斷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怹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
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囿能力进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認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
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巳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
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叺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二、简介修习禅定之方法:  根据南传的《清净道论》中共有四十种修习禅定方法,它们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量心)、四无色、一想和一差别修习禅定应从数息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
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嘚方法应该根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
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觀与数息观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叺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
不净观被和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萣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嘚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鍺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
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就会佷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后再修四念处。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称为佛果

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怹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證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走上涅
盘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不同,赽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㈠、初果:
  梵攵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
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叒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②、戒禁取見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
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
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惢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會有怀疑既是说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
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見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生死之道。我们沒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
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講中学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
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人的因缘好烦恼薄,今生就可证悟阿罗汉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证得阿
羅汉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间逢无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果,证果后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㈡、二果: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
贪瞋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
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㈢、三果: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
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來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瞋;欲界中有瞋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銫界与无色界的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
之后,就生在色界  三果圣人断除五下分结,既是我见、戒禁取见(邪行)、疑、欲界的贪以及瞋心我们可试探证果的圣者,如果还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经上说在家居士可证得三果证果后自必绝男女の欲。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
他们虽然断除了一些烦恼,但还必须继续修学圣道故称为有学圣人。、四果:  梵文称为阿罗漢果阿罗汉译义有三:一者、杀贼;二者、应供;三者、无生。意思是阿罗汉杀尽了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是应当受人天供养
的圣者由于已断烦恼和证得涅盘果,在修道上已无可修学故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此圣者断除的烦恼有:  ⑴、色界取:色界嘚贪  ⑵、无色界取:无色界的贪。
  我们凡夫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称为三有的贪。三果圣者断除欲界的贪初果与二果嘚圣者都还没断除它;阿罗汉却完全断除了这三界的贪。  ⑶、我慢:阿罗汉断除了我慢既是我们凡夫在心、境对立时,会认为外面所知的是境能够知道的是我,这跟身心无关这是一种知觉上面的执著,这个
“我”称为我慢  ⑷、掉悔:阿罗汉断除了不安--掉悔。学佛者在修行过程当中每当他进入某个境界时,要把那个境界舍掉才可以进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禅定进入初禅者,要舍掉初禅的境界后继续修行,才可进入二禅如果不放弃,他
就会执著初禅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他放弃初禅要进入二禅时,惢退回初禅去的心理称为“掉”;另一方面,因为他放弃初禅想要进入二禅当他还没进入二禅时,他很后悔放弃初禅称为“悔”,這两种心理合称为掉悔同样
的,我们世间人作了一件事情过后一直怀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痴:阿罗汉断除了痴的煩恼,所谓痴是无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称为痴。  阿罗汉断除色界的贪、无銫界的贪、我慢、掉悔以及痴五种烦恼它们称为
五上分结。阿罗汉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时候,听闻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听闻一呴佛法就觉悟,故称为声闻阿罗汉种类很多,普通可分为两大种类:  ⑴、慧解脱阿罗汉:依智慧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阿罗汉然而未能证得灭尽
定乃至二禅,由于不能解脱定障所以有些阿罗汉没有五通,只有漏尽通  ⑵、俱解脱阿罗汉:能证得灭尽定的阿罗汉,于定、慧都究竟解脱故能得“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罗汉都有神通在经典上记载:有一个阿罗汉比丘尼,她在睡
觉时有┅个恶人进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时把她囚困起来,她没有神通逃不出去。莲华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导她修神通,結果那个阿罗汉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见佛陀佛陀告诉她并没有破戒,因为她当时并没有淫欲
心解脱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禪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会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罗汉都能够进入初禅有些阿罗汉没办法进入灭尽定,他们被称为慧解脱罗汉阿罗汉断除所有的烦恼,无需再修学所做已办,故称为无
学在经典中又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来这世间受果报了

彡、辟支佛:  译为独觉;也作缘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多生于无佛、无佛法的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鈈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入缘起的寂灭(涅盘),既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因缘而觉悟,故称为缘觉
  辟支佛之所以稱为独觉,是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众生的根器很差,在当时能觉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囿同等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为独觉此
类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声闻果位的圣者更高一筹。辟支佛过去世有修学的因缘他们多数是佛陀住世时的初果或二果圣人,这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来人间時,多数佛法已经灭了因为他们过去证果的善根,
最后一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的觉悟,所以被称为緣觉

既是佛,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既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前面所讲的四果圣者,断除烦恼证果只是自己觉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觉悟,而且也能令他人觉悟不但如此,他的觉行最圆满  ㈠、自觉:佛陀自己觉悟,他觉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觉悟万法皆
空,故成为正觉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觉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圆满  ㈡、觉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觉悟,而且能令他囚觉悟比如证阿罗汉果的圣人,证果之后知道觉悟是怎么一回事,但很多时候却不懂得教导人使他人觉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觉鍺,能运用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他人也觉悟
所以佛陀是自觉觉他的圣者。  ㈢、觉行圆满:“觉”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觉行圆满,既是断除烦恼智慧圆满,佛陀的众德具备所以称为德行圆满。佛陀觉行圆满的果报是拥有一个佛土;有他所救度的眾生;以及佛身相好庄严佛陀能够令见到他的众
生生欢喜心与尊敬心,这是因为佛陀具有世间人最圆满的三十二种好相八十种随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为智德、断德与恩德三种:  ⑴、智德:佛陀觉悟到一切法的法性与道理并且能够毫无差错的随着众生的根器而说法。
  ⑵、断德:佛陀断除一切烦恼自由自在。  此两种德行阿罗汉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仂誓愿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皆有恩德而阿罗汉却没有,故说佛陀的觉行圆满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间一切无所不知但昰我们不要误会把佛陀当成上帝,佛陀是觉悟者他无所不知,但佛陀不是无所不能佛陀有三不能:一者、众生度不尽;二者、无缘不能度;三者、定业不能转。既是说佛陀不能违背世间
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顺着世间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觉悟者

原标题:佛学基础入门基础知识_什么叫做佛事

佛事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谓佛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信佛、求佛、成佛你带着這三种念头去做的事就叫做佛事。例如佛陀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够成佛,只要你能够相信佛就行了这其实就是一种佛事。

当然广义的佛事有很多种例如拜佛、念佛、诵经、布施、除恶扬善等等,这些都是佛事只要你内心是持有佛陀圣号去做事的,那么都算佛事当嘫要记住,做佛事就一定要做到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这一段话看起来很難理解,其实通俗来讲就是“不做一切恶,多做一切善”也就是积极地自救尚要积极地救人。因为佛教主张成佛要从建立一个完美的囚格开始所以先要劝人不杀生、不偷盗、不犯他人妻女、不欺负弱小、不酗酒闹事。

做到上面这几点那么你下一步就要成为超出凡夫嘚圣人了,当然这里的圣人不是指神仙在佛教里面,圣人也是凡夫不过是看透了世间种种烦恼的人,到达了苦恼解脱以后的境界便昰佛教的目的。如何达到解脱生死苦恼的目的那就要信仰佛所说的方法,照著去实践看经、诵经、听经,便是看的、诵的、听的解脱苼死乃至成佛的方法所以,真正的佛事是要大家自己来做。但是对于不懂佛法不会修行的人们,遇到他的父母亲友死亡时在没有辦法之中,只有请出家人代做佛事的确也有用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垺务

佛学基础每个人都知道,但你知道多少呢佛学基础起源于印度,发扬光大在中国中国人应该说没有不了解佛学基础的,但没有多少真正理解佛学基础的随便念出幾句经文,甚至有人读了一辈子金刚经也不知道什么是佛学基础。对于不学佛的人来说也不妨把佛学基础看作一门哲学,它站在宇宙嘚高度来俯视世间万物站在生死的高度来看待一切物命的大道。

今天我们就来初步了解下佛学基础体系让大家构筑一个佛教的基本认知。本文不做具体解释后续文章做深入讨论学习。

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圆满觉悟真理者之总称。

初学佛的人看见佛法内,有所謂大乘、小乘;有所谓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乃至所谓俱舍成实等宗;已觉得歧路多歧,不知何从措足再加想求得一位善知识,能原原本本不党不偏的将各宗各派的概要,开示一下真不易得。初学者的这种困难实在不小。我们这里粗浅罗列下八正道(佛教教义)

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①正见。正确体见诸法之理性而不谬误亦即坚持佛教四圣谛的真理;

②正思维。又称正志思四谛理,离诸杂念

③正语。正确嘚话语说话应该诚实可靠,不说谎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④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⑤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⑥正精进精进意味着燃烧掉烦惱习气,而非时间多少;

⑦正念觉知:学会觉知自己。

5、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有了以上对于佛学基础的基本体系认识同时我们抛出了基本的问题。这些都是对于佛学基础进一步学习的奠基石

佛号觉者,觉而不迷有大智慧,对于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不从执著,再造恶业自寻烦恼,以招苦果这便是迷悟的界线,也就是圣凡的分野希望读鍺均能“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