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执见 是什么意思,空尘在佛学的解释如何解释

摘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瑜伽六十㈣卷十页云:损减边者:谓卽于彼诸圣谛中随所安立诸谛相状,执为无性;显为无性何以故?若于诸谛起损减执;彼于三量,亦生誹谤谓现量、比量、及圣教量。亦谤染净是故说此名损减边。

二解 瑜伽六十四卷十四页云:损减边者:谓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诸有法中谤其自相,言无所有

三解 如贯穿损减边中说。




遍行梵文Sarvatraga的意译。法相宗心所法之一与“别境”相对。指任何认识发生时都会生起的心理活动。因带有普遍性故名。包括触、受、思、想、作意五类《大乘广伍蕴论》:“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唯识家所立的六位心所之一︰共有五种,故又谓五遍行指触、作意、受、想、思。以此五心所周遍于一切心而起行故名遍行。

(1)触(梵spars/a藏reg-pa)︰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观与客观接触之感觉而言。

(3)受(梵vedana^藏tshor-ba)︰此依根(感官)、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和合之触(即接触感觉)而生。换言之受即内心之‘领纳’作用,亦即领纳违、顺、俱非等之触及外界之对象,以此而感受苦、乐等感觉之精神作用

(4)想(梵sam!jn~a^,藏h!du-s/es)︰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相当于表象之知觉乃次于‘受’(印象感觉)而起之心所作用。

(5)思(梵cetana^藏sems-pa)︰即内心之‘造作’,亦即对境审虑所引起之心、心所之精神作用

‘非遍行’之对称︰在九十八随眠中,可大别为遍行、非遍行两大類而于自界自地之五部(四谛及修道)诸法中,经由遍缘、遍随增、遍随因所产生的五部染法之烦恼,即称为遍行惑此遍行惑,欲堺、色界、无色界各有十一种合计有三十三种烦恼。欲界的十一遍行惑为︰见道苦谛以下之五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及疑、无明和集谛以下之邪见、见取、疑、无明等。此十一遍行惑有唯缘自界及通缘他界二类。身、边二见唯缘自界称为自堺缘惑;其余九惑通缘他界,称为九上缘惑按,身见必缘上界无我、我所执,而边见必由身见而起故此二见称为自界缘惑。

粗思为覺细思为观。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

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载,修禅定者有三种觉观发相即:(一)明利心中觉观發相,谓修禅之人宿无善根,于现修定时善法不起,但觉观攀缘念念不住,于三毒之中或缘贪,或缘嗔或缘痴,而所缘之事汾明了了,如是虽经年累月而不得定称为明利心中觉观发相。(二)半明半昏心中觉观发相谓修禅之人于摄念时,虽了知觉观烦恼念念不住然随所缘,或明或昏明则觉观攀缘,起诸思想昏则无记瞪唣,无所觉知称为半明半昏心中觉观发相。(三)一向沉昏心中覺观发相谓修禅之人于修禅定时,心中虽一向昏闇犹如睡眠,然于昏闇之中亦切切攀缘而觉观不住,称为一向沉昏心中觉观发相

摘自:空尘在佛学的解释次第统編 - 明·杨卓

  二边者执有之边际,执无之边际皆为邪见,故云边见肇论曰:‘有无之境,边见所存岂是处中莫二之道乎?’又謂之增益减损二边

  一、增益边 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本无自性,众生不了执之为有,是名增益也

  二、损减边 因緣所生之法,若分别定无即是损减实有成就之性,是名损减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