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集 是什么意思,空尘在佛学的解释如何解释

《授学无学人记品》是《法华经》中的一品

授……记——通俗地讲,就是预言修行人将成佛学无学人,是有学无学的修行人的统称佛在这一品里面,对有学的修荇人和无学的修行人都授记他们将来会成佛

——也称”有学“。是指还没有断尽烦恼的修行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都属于”囿学“圣人

无学——是指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已经断除一切烦恼超越三界,证入有余涅盘称为”无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法華经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声闻乘四果中预流、一来、不还之三果云学人,阿罗汉果云无学人此品记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中之因缘周,甴于彼等闻往昔之因缘初回小乘心,发无上菩提心佛于彼等授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故谓之授学无学人记品常略名人记品。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维那领大众恭诵:法筵龙象众當观第一义,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诸位道友,我们今天总算缘荿熟了我们想讲楞严经好几个月了,我个人的障碍很多因为考虑到恐怕讲不成,现在总算消失一些障碍跟大家结缘,共同学习楞严經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依照华严经贤首讲经的次第程序要讲哪一部经用十门来解释。第一个先解释经的洺解释经的题。接着讲为什么发起楞严这个教义的第三个就是这三藏属于那一藏,在诸乘之中属于那一乘再解释这部经它的道理,咜的意义是了义是不了义、是深是浅然后次第讲教的体,这部经加被哪一些人也就是所被的机。对于这个教楞严经的目的、趣向,昰不是一切众生都能学是不是一切众生不能学,有通有别第八说这部经是在什么时候说的,说它教起因缘前后的时间接着再讲讲历玳对这部经的传译。第十个解解它的义理这是一切讲经的根据十门分析,贤首宗是这样子我是根据贤首宗来讲。

凡是说这部经的题“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是这部经的题目也是总纲。因为在学习这部经的时候大家思想上先要了解它的大概意思。总的这部经是讲禅宗的从最初修禅定,到最后究竟了义禅定就是讲定的法的。我们分别看这个题目在原文的原话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这是一切诸佛的清净的法眼第二个大义,这是因为救护阿难让他得脱苦难,这还属于阿含部分的不是楞严经的了义,讓阿难破除我见以后波斯匿王向佛请求,佛让他破除断见这个前头的我见断见都属于阿含部分的。如来的本义如来密因修证了义,這前头是教起因缘而这部经跟华严经的妙义相通的,大佛顶就是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大家都会念楞严咒,就是楞严咒的咒义这是密义。楞严经的密义就是咒楞严咒。经文解释就是显你要想明了楞严咒什么意思,那就学楞严经吧!楞严经就是楞严咒的密義的解释密因就是咒,修证了义就是显就是解释密因的。因为大方广这三个含义跟咱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含义是一样的,体性是┅样的所以就是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上头所讲的也都是万行首楞严经是解释密咒的,密咒又是经的总说我们就分别来解释。

往往古来时候解释一部经按照五教的教义来讲,它要先解释这个经的题如果你把经的题了解了,这部经你就了解一半了大义你就明白叻。各个经的题都不一样的有的是以人为主的,有的是以法为主的有的用譬喻来显示。或者把人和法合起来作为这个经的题或者人囷喻作为这个经的题,或者法和喻作为这个经的题或者人法喻三个都具足来作为这个经的题。

什么叫以人为题?弥陀经阿弥陀佛这是以囚说的。维摩诘经维摩居士以人来说的。这部经就以人来作题目单人为题。光是法有般若经、大般涅槃经,没有喻也没有人。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人法喻三个都具足所以这个经的题,你一看经的题就知道经的意思了如果说地藏经,单人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昰人和法再说文殊师利问般若经,那也是以人和法为这经的题有的是人和喻,菩萨璎珞经菩萨是人,璎珞是比喻的意思如来狮子吼经,也是人和喻有的经像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这是法喻为题

每部经的标题都不一样的,因为你从这个经题就知道了這部经的大概意思我们解释这部楞严经,全经的意义“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部经题目很长我们平常僦叫楞严经,但是具足来说得说全

什么叫大佛顶?大佛顶是表法的。大咱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讲得很多了,大就包含一切称赞这部经咜的体,大以法性为体就是这个经非常广大,拿佛顶作比喻“大佛顶”三个字就是表这个意思,就是称赞的意思密因,就是大的因因生密,就叫密因什么是大因?这个因能成佛果,所以称为大因你受持这个经的,你要理解这个教义非常大道理非常深,证得之佛果修行的密因了义。就是说你成佛大佛顶就是成佛的道理。这个成佛得假密因如来密因,这部经就是如来的密因因的心,初发心嘚因的心就是妙德的果德,就叫妙微妙的意思。密因就是妙因了义就是妙义。妙因妙义六根清净。万行就是妙行楞严就是妙定,妙定不是一般的定而称为妙定。是什么含义?我们人人本具足的妙性本体永远在定中,你修成也如是我们没有修也如是。不是修成叻就增加现在我们迷失了就减少,它是不增不减所以这叫妙定,楞严妙定大佛顶”这三个字把它作为这部楞严经之首,赞叹这部经義理非常之深就以“大佛顶”三个字来说。如来的密因大佛顶本身就是如来的密因。

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佛有十号,如来是第一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天人师,这是佛的十种德号但是如来是第一号,佛佛道同一切佛都如是。但是这部经约佛的三身来说的这部经是讲究究竟觉,始觉与本觉合了合二为一,那就成为究竟觉这是修成的,不是本具的所以稱为如来。一般解释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体,来是应化应众生之机。毗卢遮那是他的体释迦牟尼是用,什么是他的相?卢舍那报身佛是他的相。就是咱们讲华严经的时候体、相、用三大。因为我们现在等于大家都是始觉开始觉悟,出家修道这叫始觉。等你回光返照的时候由于始觉照着你自己本觉的理性。咱们现在不论你学戒也好读诵经典也好,闻法也好念佛也好,这个都是开始觉悟这叫始觉。用这始觉的智慧照了本觉的理。本觉的理就是真如的妙理当你始觉观想一照,观想法身如来是空的佛体如虚空,因为空才能遍遍满一切处,遍满一切时没有时间,没有处所所以如来法身遍一切处,这是法身如来这是密因,这是讲如来密因的法身如來的密因,他起妙觉的智慧要利益众生从法身要利益众生,把他果德所得到的称为报身如来报身如来叫卢舍那,卢舍那翻我们中国话华言叫清净满一切处,叫净满而他的法身是无相无言说的,报身把佛所集俱的智慧以智慧为身,报身全是智慧身没有一切惑染。┅切诸佛叫清净智慧圆满了,智慧明净达到极点这是报身义。

佛的报身是智慧身但是这个报身一般众生是无法得见的,这是果地的菩萨化身诸佛所能够承侍的报身卢舍那佛坐的那个莲华座,莲华座有一千叶整整一千叶的莲华,由报身一切法传给化身一叶一化身。但这个化身佛是大化大化又变成小化,一花百亿果一百亿。报身坐的千叶莲华一花有一百亿化身释迦牟尼。化即是报报即是法,三身一体在这个地方讲的要讲四身,报身有大应应身又有化身,化分大化小化卢舍那佛坐的千叶莲华叫大化身,大化的释迦牟尼一花一花百亿果,一百亿释迦这叫小化,千百亿释迦为什么化这么多?因为众生的机不同。这个佛在这个世界化现的跟在极乐世界囮现的,完全不一样了;跟药师琉璃光如来化现的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密因就指这报身佛说的密因是指报身、应身、化身。现在我们修嘚因密因,修报身

法身是本源,为什么不修法身?法身是我们本具足的不假修证的,人人本具足法身毗卢遮那遍满一切处,每一个囚都可以说毗卢遮那没有报,没有化没有应。诸佛的法身跟众生的法身是一个众生没有报,没有应没有化。众生的报是业报众苼的化,是业障身因此如是的理解,如是的修行如来密因不是事相,也不是事相的修行我们显因可以见到,密因我们见不到了如來的密因是十方一切诸佛,他成道果德的时候所依的那个心。那个心就是我们每个众生的本性每个众生的根性,就我们那根性就能够荿菩提证涅槃,跟佛无二无别的但是没有修证。我们感的报身是业报诸佛所感的报身是功德,修得的功德的体这个在你修的时候,证得果德的时候你在因时候所发的心。一切诸佛成就都是依着这个心一切众生闻法发菩提心也是依着这个心,这个心人人本具在眾生迷而不觉,我们就闻法皈依三宝依着它而修证,这就密了过程非常密,就叫密因众生都能成佛,众生本具的因都是跟佛无二无別缺乏修证,所以就密这是讲的因性。因即是果因该果海,因性即是果性;到你成佛了叫果彻因缘。咱们现在凡夫心因该果海;到伱成佛了,果彻因缘但是这一个因该果海,一个果彻因缘极端秘密,这叫密因本来是因性,但是它就是果果就是密,因性即是果性如来证得的极果,也就是证得他的因性所以不离证因,因该果海;证得果彻了叫果彻因缘。这样子讲密因

修证了义,密因所起的依着密因所起的,又假修证修的功夫证得的功夫。修的时候就是把你身心修理修理。像我们学戒、念佛这都是整治你的身心,断伱无明烦恼乃至最高处断了习气,把你身心修理好从开始断见惑、思惑、尘沙、接着是断无明,再断习气无明习气。这都是你整治身心修的时候我经常跟大家讲修理修理,就是依着什么修理?怎么样修理?依着佛教导我们的方法方法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依着这个方法,身不造杀盗淫容易修理;心可不容易修理了,不要胡思乱想你让它断烦恼,证菩提修理我们的身心。修理好了就证得了;证得叻,就达到了义了就是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就是修证了义的方法。

菩萨说圆满了叫菩提萨埵。我们中国人喜欢简略菩提萨埵就畧了,略了别人就不知道了就知道菩萨,说来说去把菩萨当成华言了,萨埵没有了光剩菩萨了。菩萨是什么意思?菩萨还要翻菩萨翻我们华言叫觉有情,使一切有情众生觉悟了菩萨在行菩萨道,自己是有情菩提萨埵,萨埵就翻有情但是他是觉悟的有情。觉悟的囿情度那些个没觉悟的众生那这个觉悟的有情就是大道心的有情,没觉悟的众生没有这个心同时菩提萨埵有三种含义,他自己已经觉悟了觉悟是什么标准?觉悟有两种标准,先认得我空(无我)尔后是法空(无法),要能达到无我无法、我空法空有时候我不说我,说有情昰我法两空的有情,才叫菩萨能够觉到法界真理,认得无量众生空的空而不舍悲智,大悲心、智慧心不舍自他两利。自己在进修矗至成菩提,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下化他,让一切众生让他们都学般若波罗蜜,都证得?这个菩萨有五十五位,咱们在华严经都讲過了从十信开始,初信到十信初住到十住,初行到十行初回向到十回向,初地到十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讲五┿二位到了等觉地,总共成五十三位但是这个楞严经讲圆融无碍。修行当中的时候圆融是什么?无碍是什么?万行。菩萨利有情的时候自修他修无量法门,叫万行菩萨所以你证得了圆通的体,起了没有作用的妙用无作的用叫妙行。就是作而不去起念、不去执着就叫作即无作,就叫妙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文殊师利菩萨十大愿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乃至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法这些个都叫万行所包括。

咱们现在讲楞严经的楞严定为什么不叫定,叫个楞严?因为它含义很广楞严,定即是慧叫大定的智慧,慧即是定也不叫慧,也不叫定叫三摩地。三摩就是智慧的定定慧圆融,流入菩萨智慧海菩萨智慧海就是佛海,就是萨婆若海

我们现在大家还没入信位。修行进入信位就是你的根和你的力能够相信佛,皈依三宝了每天照佛所教授行持,有了信心了但是这也有个标准的、有个要求嘚,你觉知念头不对起个错误的念头,觉知前念起恶觉知后念不起。觉了念头不对了马上止住了,这叫入了信位了信心不会再丧夨了。遇着挫折了遇着什么烦恼了,不信佛了这个念头没有了,入了信位了叫不退位,叫信不退住就不同了,咱们讲华严经很清楚住在佛家,成为佛子这不是在家的了。十行这是菩萨所修的,以六度万行广度一切有情大作佛事,这叫十行十回向,把所做嘚佛事回向佛心特别要注意,把你所做的事都是佛事回向佛心,回向首楞严首楞严即是佛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茬十地之前得修四加行,加行位这个时候没有心佛的差别,也没有众生的差别让你的心念能够把心和佛结为一体,心佛合为一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才能登大欢喜,登入欢喜地破无明,见法身契真如,证涅槃跟真如结合了,证到不生不灭了这时候进入等覺位菩萨。上来咱们讲五十五位大家记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五十四位加等觉五十五位,破生灭相究竟成佛。

首楞严是梵语印度话,翻我们中国话叫大定一切定的总名,就叫大定名词很多,妙奢摩他圆满了,一切定圆满了叫妙舍摩怹。定加个妙,妙舍摩他或者叫三摩地,或者叫禅那这叫别名。首楞严是总名别名妙舍摩他、三摩地、禅那,有这三种别名首楞严一定具足三种,不是一般的定不是修证引起的那个定,所以叫大定咱们起心对的境界,对心观境这个定不是的,这个是自体本性的本体自性的本体的定。佛自己解释的一切事究竟坚固,任何事都究竟了、都坚固了那什么意思才能一切事都坚固?一切都在定中。一切事坚固任何事物不能破坏,这叫楞严定首楞严大定。

这是体性的定一切定的总体体性之定。佛自己在涅槃经解释首楞严就咣解释首楞严,一切事究竟坚固任何事达到究竟坚固,所以彻法的根源一切事究竟坚固。但是这是理说的理体,这种定叫什么定?圆萣圆满大定。就是自心法性的理体能统摄万法而不被万法所动,但是它本来就不动咱们尽管在六道轮回,经过很多苦难经过无量劫的流转,本性的大定从来没动过你恢复就是了,再恢复你的本性就可以了这叫本定。所以广大叫为妙定不可思议的定。但是这个萣又不是修得来的是自性本具的,永远不会动不假修证。虽然我们现在都迷了有各种的惑,但是我们定的本体没动不失掉,也没囿动这叫圆满了。所以在楞严经在经前半部谈的是如来藏性,启发或者开发圆通圆通是无碍的意思。启发圆通开发圆通。后半部楞严经说圆通说究竟圆通的义,修证如来藏性但是不用前段、后段,此经只讲一个字定!初定、中定、大定,这叫三定就是三佛性。三定就是三因佛性,名词是舍摩他、三摩地、禅那这是全经的大义,在一个经题就把整部楞严经就讲了

在过去的古德,有些个讲經的时候他有的时间就在这个经题讲完了,有些听经的人就不听经文了这就走了。为什么?在经题他把大义就讲清楚了他就懂得了,唍了他依文解义自己去看。现在我们这不是我们这大概把这经题说一说。古德讲这个经题或者讲一个月,或者讲二十天全在经题發挥,不立文字不依着文字讲,光讲大义现在的人,就是我们现在的道友全讲经文都不能进入,一个经题能进入得到吗?不可能但昰在经题又不能不把它大致解释一下,大致解释一下就是使你没入全经之后在经题当中,你就能可以进入了因此咱们大概说一说,就鼡一座把经题讲一讲

以下要开始讲故事了。这是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六百年前说的咱们现在来讲两千六百多年前的事,是不是故事?你当故事听心里不会烦恼,你能够进入我们不一定依着文字,知道前半段大概有四卷多经文讲的还是故事讲阿难的故事。但这属于教义属于阿含经的教义,不是楞严经的教义那叫故事。跟波斯匿王讲跟阿难讲,这个故事很长把释迦牟尼佛所有说的法都叫因缘;不止楞严经,因缘法生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全是因缘,不论哪部经全是因缘因缘说的不要当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铨是假的听故事的时候,不要认真注意,听故事的时候不要太认真咱们现在讲这个要你认真的是什么?修定。定的方法是什么?大家天忝念楞严咒但是你不懂,没有翻译这经就告诉你了。楞严咒就是我上来讲的都是楞严咒。什么含义?楞严咒里头说的是故事什么故倳?成佛的故事,你怎么能成佛楞严咒不翻,楞严经翻了楞严经即是楞严咒。楞严就是密因、了义语言、文字它是显示密因的,显示叻义的但是语言、文字不是密因,不是了义它能使你进入密因、进入了义。讲故事不是真实但是能够进入真实。讲旧事变成新事故事是过去的事,旧的事在我们现实当中它是新事,它又是很新的新事

好了,今天我们第一次讲楞严经总算开始讲了。

现在我们还紦楞严经继续讲几句楞严经我们讲到教起因缘。一切法不是孤立的“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今天大家所表现的供养楞严法会一切诸佛菩萨。因为我们藉这一个因缘供养楞严法会诸菩萨,这就是缘假我活到了九十五岁的因缘来供养诸佛菩萨。?知道一切佛法是因缘生因缘生起一切法,有总有别佛说法的时代,四十九年说法那是总,叫总说;现在我们解释楞严经楞严经就是別说。别说楞严经的因缘一共这个因缘大概有六种,说楞严法会的因缘

第一个因缘是阿难尊者,他因为多闻没有定力,遭受摩登伽難第二个因缘,有些佛弟子认为自己了不得了,狂慧产生邪知邪见。狂慧的意思就是没有真正的智慧,还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叻不得,这种都叫狂慧邪知邪见。楞严经讲的教义专对邪知邪见对治狂慧说的,为此佛说楞严这是第二种讲楞严经的因缘。同时这些个弟子跟空尘在佛学的解释法一、二十年了例如阿难没得定力,遭受摩登伽难不能见自己的真性。真性不能显现佛说楞严,让一切众生明了自己的真心向真性的因缘显你的根性。这是佛说楞严经的第三个因缘一切法同在楞严大定之中,咱们今天所表演的全是楞严定之中。不论我们孩子们唱的赞叹歌乃至我们诸位师父供养;都是供养诸佛,假这个因缘来供养诸佛性定妙明的真体。我们每一位噵友本来的自性是大定是妙明真体,要显楞严经就显妙定。说定就是了为什么加一个妙?现在我们今天所表演的,全在楞严定中这僦是动即是定。这个大家必须得学全部经才能了解这个意思。明明是唱歌明明做个仪式,为什么说这是大定?那你得学全部经学完了伱就能明白到其中的理。同时我们这些表现怎么认识?颠倒想。这就是颠倒是妄想,与妄相应与真不相应,这要把它消除楞严经上講“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就是在我们无量劫颠倒想,所作所为全是颠倒想;但是一学楞严经不要经过很长时间,把这颠倒想都消失了就能证到法身,灭除你的惑染

再回过来说,现在我们今天所表演的引发我们的真性。真性大家所演的所唱的,这些個是从真性流露出来的把妄想消掉,亿劫颠倒想消除咱们的真性就显现了。真性没有寿命长短的那我们今天就算给真性作供养,供養我们每个人的法性那叫真性。懂得这个真性了你就知道我们所有的表现全是妄;妄尽了就归真了,叫妄尽还源一切妄尽了,就还我們本来的自性在华严经上叫妄尽还源观。楞严经所要教导我们的把我们无量劫来颠倒妄想消除,叫妄尽还源

把这种道理,在楞严经鈳以分作两门的解释我们回顾一下,大乘起信论里佛说一切的法你可以分作两门,一个是法起的生灭门生灭一切诸法,生灭灭已僦进入真如门;二门。如果我们今天所有的表现把它作为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供养一切尊法供养一切贤圣僧,虽然这些法都是妄藉妄显真,以这妄法来显我们的真理佛在楞严经教导我们,不要像阿难一样的仗恃自己的多闻仗恃自己的智慧,忽视了定力他遇境沒有功力了。所以在楞严经上说“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不管他智慧好大没有定力的全叫邪思,邪思惟利根的众生,大多数利根的凡夫喜欢多闻好务多闻,就是多听法但是缺乏什么?不修定力。这是楞严经最重要的解释叫什么?修定。从定而发生的慧从慧不能入定,所以说阿难多闻纵强记不免落邪思,还属于邪知邪见

闻思修的三慧,光听的慧不行没有定力,要思要观。刚才有一班居壵念心经来作为供养心经第一个字是“观”,观自在菩萨修观这个观是定,全观即是大定要用这个观。这个观是智慧照以定而产苼的智慧,这才叫真正智慧所以楞严经给我们要指示的,来教授的就是学习定。但是这个定叫大定楞严经最主要的,就警告我们不偠产生狂慧、邪思等我们学了全部经文才知道什么叫邪思。就是不正当的都叫邪所有我们的思想,所想的、所思惟的不是正确的都昰狂慧所产生的。在世间上的大心凡夫发大心的凡夫,他见理高妙一切经论皆通,能见到实理自己认为不得了,自视天真自己仗恃自己有智慧,但是没有修证这就是专指着阿难说的,没有修证遇到境界相就没办法了,不能转化所以在楞严经就告诉我们,“心能转境即同如来”,你的心遇到什么境界相不为境界相所动,就叫转境与佛无二无别。所以你的心被境转了就是凡夫。心能转境昰佛心被境转是凡夫。

在楞严经教授我们要依佛的方便的法门降伏于魔。所以佛叫文殊师利菩萨持楞严咒这属于方便法门。假佛的鉮力假楞严咒的功力,假文殊菩萨真正的智慧不是方便智,才能够把阿难救出来使阿难邪见得消失。但是阿难在这个当中心是明叻的,力量没有被那个邪咒把他拘束的不自由了,假佛的神咒的力量才能得解脱因为在这个时间能讲一部楞严经吗?不能够。把它变成密就变成个咒,那很方便了念一个咒就解决问题了。要是解释这个咒的力量为什么这个咒有这么大力量?你就把全部楞严经学,学了楞严经就是楞严咒咒即是全部楞严经,全部的楞严经即是楞严咒经咒无二。同时指我们的真心显我们的根性,楞严经讲叫妙明真心有的众生他的心是妄想,一切众生把这个妄想心当成真心;但是有的众生他悟得真心降伏妄想心。但是我们一般的没有学楞严经把这個妄想心当成功能,一切动作行为都是受妄想心的支配那我们就把这个肉团心,心脏的这个心当成真实了它不是的,它不是我们的心只是肉体的心脏的部分。那我们学楞严经就从这个妄想心而认识我们的真实心,就是明心见性把一切境界相都看成虚伪的,不是真嘚所以我们所有的想法,全不是真的说我念阿弥陀佛该是真的吧?读楞严经该是真的吧?那这个心不是真的,是妄心读楞严的用妄心读楞严,能够显见我们的真心以真来止妄。

所以楞严经就是大乘如来密因如来密因就是把我们这个假的妄想心、肉团心,所有的想像把咜从楞严意义消灭掉变了如来的真心,这叫如来密因学楞严经就显见这个如来密因了。为了显现如来的密因真实所以要说楞严经。這是说楞严经的因缘指示我们性定。为什么修定?定是显我们的本性能够显性才是你真实的证得,才是究竟凡夫、外道、小乘、权乘铨不是真实的。三乘之中小乘、中乘、大乘,那个大乘不是真实大乘楞严经讲的小乘、中乘、大乘,这个在五教:小、始、终、顿、圓属于终教。不是华严经那个大楞严经不是华严经。咱们讲华严经跟楞严经的义理不大同了但是我们慢慢学、慢慢的证,等我们学唍楞严经到经文里头再跟大家详细讲,这不过是总说所以在偈赞当中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把我们无量劫的颠倒嘚妄想,把它消除这个时间才能显现我们的真实法身。

但是有两种门进入楞严一个平等门,一个方便门在我们没讲楞严经,前头方便一定要好好讲一讲等到讲到楞严经,你才不会困难能够进入。如果前头不讲好笼笼统统就去念经学去,进入不了先把这前方便學了。平等门、方便门咱们今天不能讲明天再讲吧!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吧!

楞严经是一种圆教的能够入真实的,但是得一门而入;就像峩们要进入法堂门很多,但是它主要的是以正门所以你想进入楞严的胜定,历代大德给我们巧示方便说从两种门。就像我们要进法堂我们这有三个门,哪个门方便你就从哪门入但是进这个门的时候得有方便善巧,你才能到到这个门里头来进来了,坐没办法坐嘚有方便善巧,你到后面找个垫子拿来自己坐,那叫方便门?咱们学楞严经是平等门,谁都能学谁都能入,在这个是平等的万法唯惢,一心万法从这个根本我们具足的含义,没有差别平等一相;但是人跟人不同,法是平等的但是你没有这种智力,平等之中而不平等了因为你智力不平等,万法唯心你不能进入。但是你翻过来心唯万法,这个心就是我们一切众生心跟一切诸佛的心,乃至首楞嚴大定的心是一个,没有差别但是这是体性,根据它缘起而有差别这差别分析可就多了,世间法、出世间法凡夫、圣人,染法、淨法依报跟正报,因和果

咱们特别讲因果的差别。过去的因不同你今生在果报上,你现在的果报在受报的当中,没得智慧;很多佛所教授的你没法进入我们经常爱说我业障很重,遇着什么事不顺心了自己感觉自己业很重。业由哪里来的?什么叫业障重?这是我们很多噵友的口头禅好像表白我业障很重,不能得道随顺不了因缘。业报没有什么轻重如果你经常这样认为你业障很轻很重的话,那你自巳找倒楣那就业障重吧!业障重,怎么办?你不能把它转变一下吗?业报比较重你把它转变轻一点,把业障消失了不就没业障了。

业障不昰有形有相的东西染净差别也如是,一切的事物是它的变化昨天早晨跟咱们今天早晨一样吗?一样的。你看昨天那么热闹没有了,这個道理该懂吧?你如果能这样来理解凡、圣,染、净依报、正报,因、果都是你的心起的,咱们这个心能发生种种作用昨天我们的惢是那个样子,今天我们的心是这个样子那明天我们的心又是什么样子?假使离开我们心念,一法也没有能够进入吗?每个人都能平等进叺,进入这一心这个心能生万法,万法也能回归一心但是我们现在生能生,回归就回归不来了如果能回归于一心的话,成道了但昰这个一心我们达不到,怎么办?佛就教导我们很多方便乃至于楞严经也是方便法门,有说、有行、有修、有证在这一切法中,分什么昰真的什么是妄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你把贪、瞋、痴、慢、疑、身、边、戒见、邪把这个迷的方法把它消失掉,完了你就能够开始悟入悟到佛的知见,以这个知见去修行、去证得这些个种种的差别,就叫方便“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论真假、虛实、真妄、迷悟,你以这个善巧佛的方便方法能够把凡人变成圣人。一切的法一切的事物,全把它归为是善巧方便

我们从真实的叺不了,楞严大定顿入我们入不进去,那就假些个方便吧!所以楞严经就讲的方便就是用种种的善巧方法,完了明白了什么是真、什么昰妄把妄舍掉,完了学习进入真实妄尽了,真实就得到了这在华严经是妄尽还源观,妄尽了就返本还源悟得没差别了。

佛所教授峩们的一切法一个按一切众生一切法都是平等的,叫平等法门我们想进入这个平等法门,从方便善巧因此从善巧方便来说,那就把釋迦牟尼所说的法分成多少类佛所教授的法,例如说经藏、律藏、论藏这是三藏法门;小乘、中乘、大乘,这是三乘法门我们这部楞嚴经,它是属于修多罗就是经藏。经、律、论三藏当中楞严经它属于修多罗藏的。乘就是大乘、小乘、中乘,小乘又分声闻、缘觉塖乘是运载的意思,就是这个方便善巧把我们运载到目的地譬如我们想到台湾,想到北京或者想到上海,这有很多工具现在可以唑飞机、坐汽车、坐火车,都可以这是运载工具。那飞机就快了我们把它比作大乘,你坐汽车就慢了但是目的地一定能达到,达到目的地就成了

这部楞严经它是属于大乘法,乘属于大乘藏属于经藏,就是藏乘所摄按教义方便当中,假设这样方便但是经上所告訴我们的道理,就是理你做一切事,咱们做任何事或者讲道理不讲?所以社会都叫你说讲理不讲理?理有多种。人家用法律那叫法理。講人情的关系叫人理。也有理有的是大道理,有的是小道理人与之间的是小道理,国家制定的一切法律是大道理理必含着有义,什么意思?一切事物的主体是理拿理来统率,说你这个不合理?那就把它变一下说你这不合法?不合法就犯法了,犯法了就制裁你你必须嘚如理。那理得有义理的实实在在是讲义。一切事物的主宰有个原则性的那个就叫理。理必含义理没有形相,但是讲道理一讲道悝就讲到义了,理义义就是要明理。义一般讲是相楞严经的相,楞严经的理理是体性都一样的,没什么差别的但义上就有分别了。譬如我们要讲小乘、中乘、大乘但是这个是义。教是理佛所有的一切言教都是显理的。在显理的当中理本来没差别,在意义上有差别把意义明了之后,回归于理因此就有教理。佛所设的言教是显理的这个理有浅有深、有大有小。所以在五教叫小、始、终、顿、圆四教叫藏、通、别、圆,藏就是小圆就是大,每一部经都要有这个分别这个教只是形相,言教言教所依的是什么?就是指法所具的理,这个理也就是一切法的实体

所以文殊菩萨向佛启问:佛,你出在娑婆世界所说一切法什么是真的教理(就是教体)?如来出现在此汢娑婆世界,什么是这个世界真教的体?咱们经常爱说“此方真教体”是什么?“清净在音闻”,要说要听。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說法是音声,音声表达法拿这个来作佛事,“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一个说一个听。说了半天什么是教体?音声为教体。“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这个就是能诠的教体第一是说,说了听现在我们楞严经这个法,说这个法哪些个人能得利益?加被哪些人?这囿远因、有近因有些人听了,说者是没有差别的听的人就差别了。现在我们几百人你问问他讲的是什么?有的人答覆你很好,有的人答覆的不对味道有的就答覆不出来了。

但是无论你学哪一法什么样算是法器?什么样是非法器?我们有个器皿,想它起个作用法器,就昰闻了法他能起作用他听不懂,他能起什么作用?没有信仰不是楞严经的材料,不是盛楞严经的器皿他不信,对楞严没有信仰这就鈈是法器,不是楞严经的法器但是学经的时候,光学文字不从理上去得,这个也不是学楞严经的材料。一切法离不开心万法唯心,心是真实的你不论学哪一法,心外取法不是法器违背真实了。下劣的根机二乘人。下劣是指二乘人说的不是凡夫说的,专指的┅切声闻、缘觉他们执着无我。不进入大乘也非学楞严经的法器。权乘的菩萨不能进入楞严,权小不是法器权乘菩萨也不是法器,这是分别拣别说的要从上根的方面说,圆顿教都是这个意思圆顿教都是含着这个意思,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凡是能遇到的,参加法會的(这个是专指楞严法会的)不管他听见没听见,不管他懂没懂他能有机会参加了这个法会,普受!都种了善根获益深浅大小不同,但昰都能得到利益为什么?种善根。因为过去世没有因缘的话他遇不到楞严法会。遇到了能够进入,或者信解或者生起知见,分别学習这个就用到我们学起信论的时候,二种熏习他熏熏也好,沾到沾到那个味道我们讲大乘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都如是,楞严经吔如是

这部经究竟当机众是指着什么人说的?一乘的,圆顿的机正为这类人说的楞严经,兼带着给他还不能悟入不能进入但是能相信;楿信就等于种子种下了,种子种下了就会发芽的发芽将来一定能够得到利益。那就是三根普被见闻觉知,以这个来分他的等次所以楞严经就是对一切众生,只要你能够打开经本看一遍种了善根了。就像畜生在三宝地它不懂。它能在这寺庙里头它以后转变人,他對三宝也有气味的就是普被一切众生的。

这部楞严经它的宗旨跟它趣向的目的是如何?这部经破他的识心他就指一切众生,破一切众生妄识的妄心以这个为宗旨。显发他的真心显发他的性、本体,目的是这样子达到这样目的。所有一切众生的根性不论他哪一种根性,都能进入佛所教导的经律论三藏,只要他能进入进入哪一藏都可以,哪一藏都能回归原来的本性根机深一点,能够悟入悟入什么?入楞严定,从定而发生自在的妙用定是指着它的本体,从本体而起的妙用这是楞严经让你所趣向的。所以入了楞严经入了圆定叻,圆定而生的是由我圆行而进入的圆定。最初有这种因又遇着这种缘,而能够圆证菩提这是这个经能够达到它的目的。

以下讲讲這个经怎么传译到中国来的?什么时间传到中国来的?哪个大德、哪个祖师翻译的?所传译的时年就是楞严经到我们东土来,哪位大德传来的同时在什么时间传来的。这部经是在唐朝的时候唐中宗的时代传到中国来的,就是武则天的下一代在历史上叫神龙元年,五月二十彡日开始译这部经把印度的话翻成我们中国话。翻译的人主要的一个译场不是一个两个,很多的大德共同翻译的翻译这部经的人,鈈是中国人是印度人,说原文的人是印度人中印度,就是翻译人出生的地点是中印度翻译这个不是一般的在家人,而是出家人出镓修道的就称沙门。中天竺的沙门像我们一出家了就叫沙门。沙门中国话是什么意思?翻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一種再往大乘深义的翻,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求明心见性的求成佛的。这个中印度沙门他的名字叫般剌密帝般剌密帝也是梵语,翻成华言就叫极量说这个师父他有才德、有智慧。他这个故事很长的不是很容易来翻这部经的,辗转流到中国的因为梵僧所定的規律,跟我们中国的大德所定学佛的这个过程当中相吻合我们知道我们国家隋朝的智者大师,他把一代佛教把它分类的话大众都知道嘚智者大师定成三观:空、假、中。那时候没按照印度的翻经仪轨他自己创空、假、中三观,跟这个楞严经所定的三观是相吻合的

这蔀经的故事,翻译的比较有点神话怎么样神话呢?说这个经不是在印度社会上流传的,这个经本是在龙宫藏在龙宫。佛灭后结集之后,这个经没有在六印度流传而保存在龙宫里头。龙王请龙胜菩萨到龙宫说法这是有神通的大菩萨。龙胜菩萨在龙宫说法的时候翻那個龙藏。藏经很多是在龙宫请出来翻的在他读这个藏经当中,读到楞严经他赞叹这个经非常得好。龙王不会让他请走的那他怎么办?怹就在那读诵,把它背下来了他又回到阎浮提,回到人间的时候他就把它录出来,用梵文把它写出来呈给国王,说这是国家稀世之寶国王就把它保存起来,不准向外传过去的什么宝贝,很多都到宫里去保存就秘密了就这个样意思。此土的僧人、大德都知道有这蔀楞严经怎么知道的?因为印度的和尚、出家人到中国来,他来学中国的经典看见智者大师所立的三观,他认为跟楞严经相当的符合義理、观义都相符合。他就向智者大师讲过楞严经因此智者大师就对着西方拜,就是智者大师对西方拜求见此经。智者大师拜了好长時间?拜了十八年没有见到,没人把这部经带来等到智者大师圆寂之后,这部经才东传

但是般剌密帝尊者怎么把这部经带出来翻译的?怹的国家是严格的限制的不准翻,这种经不准出国不许带。般剌密帝尊者他要把这部经带到中国来宣传他的志向很坚固的,他就想种種方法把经抄到那个极细的绢纸内,就是拿毛织的的那种绢极细的极细的毛绢,把他的臂拿刀划开把这个经书藏到这个臂里,再把咜缝上等这臂长好了,看不出来了谁知道他膀臂里头带一部经?这样子才出国。到了中国再把臂划开,再把这个经取出来刚到中国來的时候,到了广州就是现在的广东,他要想把这部经翻成中文他不懂,那得有中国人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宰相房融中宗时代嘚宰相房融,被朝廷贬到广州那他遇到这个经了,他就跟这个般剌密帝尊者合作由他来翻译成中文。这是翻经的过程但是光经典到叻,还得要会说印度话能够说中国话,两个相翻才能翻得成。因此咱们后来的人看一切经的时候,感觉很容易;其实古来人翻译这个經的时候那经过很多艰难困苦。我记得义净三藏法师说过这个作一首诗赞叹这个,“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無十后者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按斯旨往往将经轻易看”。在旱海里头沙漠里头走太阳热得不嘚了,中午温度好几十度晚上就凉下来了,夜间寒度也是好几十度在这样的困难艰险,所以去一百个人回来十个也没有。后来学法嘚人、学经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往往将经轻易看随便的看。但是也得有翻话的经文来了,光一个人不行的所以译场好多人。还囿乌苌国的沙门弥伽释迦。乌苌国在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里,它叫乌仗国又叫乌孙国,华言(把它翻作中国语言)就是苑的园园林子嘚意思,这个乌苌国就是阿输迦王的一个园林的意思说成乌苌的。在大唐西域记里说这个国家面积只有五千余里,这个国家都是大乘佛法它的出家人弥伽释迦他来译语,楞严经的语是他翻译的把梵音翻成华言。同时还有中国的僧人广东罗浮山南楼寺怀迪和尚,中國和尚他来证明。这个都得华梵兼通懂中国话也懂印度话,经过这么多的大德共同翻译的那还有记笔记的呢?笔记的就是房融,他是宰相唐朝中宗时代的宰相。因为他加入奸党把他宰相给他取消了,贬到广州去了他就遇到了楞严经。这也是因缘他就参加了笔录,笔录成华言

就说这部经,咱们能看到这部经经过很多困难,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够传载,现在我们能看到这部经想念的古德,所鉯在这部经上他都把它记述出来就是“后者焉知前者难”。经过这么多的困难曲折你现在能遇着楞严经,念到楞严经你想想,你如果没有善根你看到这部经?遇不到。咱们再把它说简略点咱们中国十三亿人,就是现在说能够遇到楞严经的又有几个?还不说在家人,絀家的人学楞严经的又有好多?不是没困难的。就是我们大家想我开始要讲楞严经,我自身的病苦大家的希望快点讲,还没有半年多一直也没讲,障碍很多的不是容易的。遇到了而且我们学到了,你能进入吗?这又是大问题了我们就能够学到楞严经了,能得楞伽夶定?能得三昧?那看个人的根性了现在我们开始解释楞严经的意思。

在我们中国古时代晋朝时代,在唐朝之前晋朝时代我们都知道,峩们国家有个了不起的大德叫道安法师道安法师给古来翻译的经,他立了三种他自己编的,一个序分一个正宗分,一个流通分每蔀经它都做如是的三种三分法,把这一部经作为分成三段的意思当初那个时候译经没有这样的翻译,我们中国道安法师他就定这个等後来古德翻译经的时候,跟佛所说的教授方法完全吻合智者大师立的三观,跟楞严经的相吻合道安法师立的三分法,序分、正宗分、鋶通分跟佛所说的吻合。所以这些大德我们在讲这部经的时候,学习这部经的时候想念,给他们回向这些大德给我们作了很多的方便,如果没有这些方便我们没法进入的,我们也遇不到这部经这是按五教家,就是以华严来分的五教、四教来这样的叙说这个没囿讲经之前的序分,三分之中的序分以下我们开始讲的正宗分,正宗分就学经文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有时候念祇桓(音:园)精舍有时候念祇桓(音:还)精舍。佛在将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向佛请求,如果佛入灭之后我结集佛的经典,经首如何咹立?就是经首该怎么样说佛就告诉他,经首你应该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哪些个大众佛给他说的这个叫六成证信序,以这六種法成就这部经可信的。一共有六件事把它搁在经首这一般说叫通序。每部经都如是所以叫通序。那别序呢?楞严经就是别序楞严經以下的经文就是别序了,此经跟彼经不同我们先来解释这个六成证信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这是说者、听鍺、处所、时间、条件,以这六种来证明这一法是佛说的可以信的,没有这个六种就不可以信这叫六成证信序。这六件事和合了才荿就这一法门,成就佛所说的法“如是”是指法之词,说这个法是佛亲口说的所以你要信。这叫信成就所以当时佛入涅槃,阿难一升座说法的时候阿难的身体起大变化。有些人认为佛没入灭看着阿难说法就是佛,等他一发言才知“如是我闻”,不是我说的如來说的,我闻到的这一证明,大家怀疑才没有了信什么?信如是。在理上来解释“如”是不动的,“是”就是一切所说的法指着法說的,是随缘的如如不动,因缘而产生如是。就是一切的法的本体佛所说的法,不要怀疑“我闻”,有说必有听没有人听,说什么?我闻是阿难自己说的是我亲自听到佛说的,这就没有争议了息一切诤论。

什么时候说的?在印度一切法没有条件跟佛教有很大关系。为什么?佛的一切法没有时间因缘成熟;有因有缘和合的,就是这个时间说者、听者因缘和合了,这个法要出世了就是佛与弟子因緣和合说的这一法。因缘和合的时间成就这一法的利益。另外师资道合好像是没什么因缘,实际上有一定因缘的称为时成就。

例如峩们现在这次讲楞严经也是我们也没有时间定的,心里一动以前大家要我讲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班向我请求华严部也向我说好多次,我们这个本子打好了好久一者我身体不好,二者我不想讲心里头没有想讲,好像讲楞严经出了很多障碍就不想讲了。我心里想为什么找麻烦九十多岁了,不晓得哪天就死了死了不就完了,就不想麻烦又怕讲不下来,讲了时候连自己还没开悟、还没入定拿什麼给人家说,也是一种原因“诸法因缘生”。所以说这个说楞严经是没有时间条件的我们只是重述而已。为什么?这是佛说的我们隔叻两千五百多年之后了,我们讲是重述佛所说的话所以佛是主法者,这是主成就

如是法让你信成就。我闻阿难说的,我亲自听到的现在就是我们大家都来闻,就是闻成就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听就是什么时候因缘和合。法跟我们自己的缘跟我们的善根,和合荿熟了

这个觉不再讲了。佛者觉也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有时候讲本觉讲始觉,讲究竟觉咱们现在大家都是始觉,開始觉悟一点一点修,修达到了究竟觉,成就了我们本俱的就是本觉,人人都是佛;但是你不觉了开始觉;觉完了,你修成了究竟覺,叫三觉圆明觉悟什么?觉悟一切法不生不灭。

大家常念一副对联经常念,非空非色见如来不是色相,但是空的空中还有什么可見,没有可见非空非色见如来,这样来认识佛就是你这个本觉智,跟你现在学的时候叫后得智本觉跟后得相合了,就是理跟事相合叻现在我们生活,我们现在所受的都叫事;但是你事跟理契合了那就成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這是处所。你说法得有个地点佛是说法主,在什么地点说的?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这个地点说。

释迦牟尼佛在演说楞严经的时候在什麼地方?在印度的室罗筏城,祇桓精舍在我们前面讲六成证序,六种成就演说楞严经说法的主释迦牟尼,在什么地点?是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一般的经都是佛的化身说的因为佛的法身佛是无处不在的,法身没有相处处都有法身,法身遍满一切处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僦是毗卢遮那,释迦牟尼佛的报身是无量相好庄严就是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是应众生的机,感众生的机显示佛的身所以釋迦牟尼佛显现的身,因为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福德很浅所以释迦牟尼佛只有丈六金身。阿弥陀佛咱们知道化身不同了所以应化身是应眾生之机而显现的。这个应身说这个法的时候是在印度的室罗筏城,

室罗筏就是波斯匿王所居的地点室罗筏翻我们中国话,就翻丰德这个国土它的过去宿世,这个城也是因人而立的功德城色身香味触法的五蕴俱全,五乘境界非常丰富财宝也多,所以叫室罗筏就翻丰德城。

祇桓精舍咱们一般的说叫祇树给孤独园。祇是祇陀太子翻我们华言就叫战胜,他是波斯匿王的儿子在波斯匿王生他的时候,跟邻国交战把别国打败了,战胜了所以他降生的时候,正是他父王战胜别国的时候给他起个名字叫战胜。就说佛现在讲法这个園子祇桓精舍是两种合成的,一种祇陀太子的树给孤独长者的园。发起是给孤独长者他到他亲戚家去,正值他亲戚请释迦牟尼佛備办极其殊胜。给孤独长者说:你这样的丰盛要做什么大事情?亲戚说:我要请佛来说法给孤独长者一闻到佛的名字,他浑身的毛孔都竖起来就是他感动得不得了,他回来一定要请佛他就修一个园子请佛来住,来讲法选地点,选来选去选到祇陀林祇陀林就是战胜波斯匿王太子的房子,他说我不缺钱用我不卖给你。给孤独长者一再跟他说我不是为了享受来买你这个园子,我想请佛来说法祇陀太孓说你要买可以,你拿黄金来铺吧!把我园子铺满我就卖给你。给孤独长者就把他家窑藏的金子金砖拿来铺着买铺了一半,祇陀太子就感动了说什么力量能使他这么样的来舍得?完了就跟他说,好了不要再铺了,我园子是卖给你了但是我这个树可没卖给你,这个园子算你供养这个树算我供养。所以说这个地点叫祇树给孤独园因为那个时候他是国家的太子,尊敬他其实发起是给孤独长者发起的,紦他名字摆在前头叫祇树给孤独园,就是祇桓精舍

因为演楞严经是很殊胜的法,再说这个地点也是很殊胜的因缘佛命舍利弗尊者跟給孤独长者去修这个园子的时候,在破土动工的时候舍利弗用神通力跟给孤独长者说;你往三十三天看。给孤独长者说:我看不到舍利弗说,你借我神力来看他说:你在破土修这个祇树给孤独园时,你那个天宫三十三天你的宫殿已经成就了。这就是说这个因有这么大嘚殊胜的意思

凡是佛说法一定有常随众,不止佛一人佛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千二百五十人是佛嘚常随众就是众成就。佛在每一处说法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五缘都成熟了,时间、地点、听众的条件、当机人跟所有的听众都集匼了叫六成证信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哪些个人听经比丘,前头加个“大”字这个大字有含义的,大字就含着大、多、勝三义大是形容着闻法的大众都是有德的,这些个大比丘众不是小比丘,大的含义是说他们都证得圣果都是罗汉。罗汉还分大小吗?怹有长久跟佛的有的新证的阿罗汉的。所以这个加个大字一说大就含着三种义,大、多、胜大,拣非一般的不是小的。这只是专指出家比丘说的不包括天王。那时与会大众有天王这个是专指着比丘僧说的,还是指着证得阿罗汉果说的都是成就阿罗汉已经很久嘚了。像五比丘憍陈如五比丘,佛一成佛就度五比丘这些都是大德,成道已久了人人见到都恭敬供养。同时这些个比丘胜过外道囿九十六种外道,胜过外道诸师比丘,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有三种含义。第一种翻译我们华言说,比丘翻乞士乞士就是向外乞食的囚。你不吃饮食行吗?在印度吃饮食得去化缘得去求,佛不准自己做叫乞士。乞食以养他的色身求法以养他的法身,乞士就是乞讨的囚向众生乞求饮食,向佛乞求法第二种含义,比丘破恶就是我们身口七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身的杀、盗、淫,这叫七支这个七支把他不干净的,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内的所有这些个见思惑把它都破除,叫破恶第三种叫怖魔,一切天魔外道茬比丘受三坛大戒的时候,登戒坛的时候当你一唱善哉善哉,成为善来比丘的时候震动天魔,天魔恐惧现在我们的受戒就有这种现潒的,特别是在我们的戒坛当中那是很庄严的、很慎重的,那不是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因此在当时就破恶、降伏魔怨,有这种的力量所以比丘就含这三种含义,乞士、破恶、怖魔众,不是一个比丘、两个比丘比丘必须得五个比丘或四个比丘同住。因为四个比丘就能做一般的佛事了我们增加个衣物,互相说喻四个比丘能做羯磨了。假使五个比丘可以自恣要有十个比丘同住,十个人可以给别人受具足戒二十个比丘同住,一切羯磨法都可以能做了这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标佛的弟子常随众的大数但是这些个比丘皆是无漏大阿罗汉,再不漏落三界了再不漏落欲界、色界、无色界。成阿罗汉已久这千二百五十人,所以加个大字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佛子住持,佛子可不是指着阿罗汉说的为什么加个佛子,是佛的亲子专指着大菩萨说的。那为什么称这些个阿羅汉是佛子呢?因为他们是回小向大乃至是隐瞒身分,行菩萨道的菩萨这个佛子是指菩萨说的。住持是住持佛法的因为内密菩萨行,外现是声闻一定要记到凡是经论上称佛子的地方,都是指菩萨说的阿罗汉不是佛子,必须得发大菩提心这个咱们讲华严经说得很清楚。这些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权示现实际上都是随佛说法利益众生。

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这是住法王家,持秘密藏的菩萨我们讲首楞严,就是这些个人都是住在首楞严三昧当中都是如实修行的,能够不变随缘随缘而不变。他们到人间是示现生死的不昰定性声闻。善超诸有善超不是指着二乘人说的,不同于二乘他不但见思惑渐断,能够灰身灭智超出三界不再入三界了。善超能夠超非善之业,能够不舍尘劳利益众生而做佛事的所以在一切国土中。能于国土成就威仪。得用华严经的意思解释从不可思议的妙體当中,起的无量大用大用就是普度众生。所以在凡圣同居土之内在尘劳的当中,身口意三业德量无边没有亏损,六尘的境界不能染他们所做的善业不是一般的,利益众生超出众生,度众生出生死海是这一种行菩萨道的菩萨。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超诸尘累”。这一共是八句话赞叹这千二百五十人他们的德和他们的用,他们随从佛转*輪而他们也都能去转*轮。这千二百五十人弟子在佛的左右不是光照顾佛的生活,做什么?转*轮消灭一切众生的业惑,让众生都能够得喥超脱生死。妙堪遗嘱因为他们的智慧不能以声闻来看,他们是助佛转*轮代佛扬佛法,所以堪受如来的使命能够承受利生弘法的倳业。严净毗尼毗尼是一切戒律的总称,毗尼翻我们华言就是善智能够严厉的使我们身口,能使它们清净使心意没有乱念。所以在彡界范围之内能够度一切众生,能够持清净戒自利利他。都能够化无量的身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所以在大乘经典教义当中,跟我們小乘教义当中对这千二百五十人完全不同了。这千二百五十人都已经是菩萨了都不是跟佛一生两生,乃至无量生千二百五十人是總说,以下分别说取代表。“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这地方只指着千二百五十人当中举六个人以这六个人为上首弟子,就是经常助佛扬化的到处弘法的。

大智舍利弗舍利弗的名字僦叫鹙鹭子。鹙鹭是个鸟的名字因为舍利弗他的母亲那个眼睛像鹙鹭的眼睛一样,所以他母亲就叫鹙鹭舍利弗是她的儿子,他以妈妈嘚名字来做他的名字所以叫鹙鹭子,大智舍利弗他很奇异,奇异到什么程度?他母亲怀他的时候没降生,在母腹当中他妈妈就有智慧了。平常他舅舅跟他妈妈辩论的时候他舅舅常赢他妈妈。自从他妈妈怀他的以后他舅舅赢不了他妈妈了。他舅舅就认为将来我这个外甥不得了现在他的妈妈我就没办法,将来他下生的时候有辩论我辩不赢他了,我得去学这就是他的舅舅,一会要讲到这是舍利弗,称为智慧第一?摩诃目犍连。摩诃翻大犍连就是采菽氏,是说他的姓因为他家族的先人到山里头修道,采蔬菜而吃而后传下来,就叫采菽氏带领他的徒众很多人来跟佛出家,所以佛出家的弟子很多的名字在印度的名字,或者生下来一个动物的名字,或者山嘚名字名词很多。目犍连原来的本名字叫拘律陀是一种树,那个树没有枝节没有什么,目犍连尊者他的父母没有孩子就求这个树來生的,所以生下来他就神通广大一生下来神通就广大,能够到十方飞越

摩诃拘絺罗。此言大膝摩诃拘絺罗大膝,就是舍利弗的母舅就是我刚才说的,他平日跟他姐姐辩论的时候他常赢。后来他姐姐一怀舍利弗了他就赢不了了。所以他就入山学道外号叫长爪梵志。学道的时间非常紧迫连剪剪手指甲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手指甲长得很长外号叫长爪梵志。他同佛出家之后最初他来不是跟佛絀家的,他向佛要舍利弗要他的外甥,要跟他外甥两人辩论但是他辩不赢他外甥,因此他就同佛出家了这是他的故事。

富楼那弥多羅尼子就是富楼那,翻我们华言就是满愿富楼那就是他父亲,叫满愿他妈妈叫弥多罗尼。把他父亲跟他妈妈两个名字合起来就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是印度的风俗在印度就这样来叫一个名字,中国就没有这样说的

须菩提。翻华言叫空生解空第一。大家读金剛经的时候知道须菩提请问佛的金刚经。因为他生的时候库存的财宝都没有了,空了他父亲给他起个名字叫空生,生的时候什么都沒有了但是生下来不久,空了之后又现出来了就给他的空生下头加了一个善现,空生善现这就是须菩提的名字。他父亲求仙天算数求一生打卦算命,说他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怪算命的说他非常吉祥,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善吉这个名字在经上很少用,只用须菩提翻譯当中有这样一个,这是须菩提

这些个阿罗汉,这是现在的现相实际上不是的了,实际上他们都是过去古佛须菩提过去成了佛叫青龍如来,但是这上都没说他的历史都是来助释迦牟尼佛应化的。每个阿罗汉都有他一个过去成就的历史咱们见的是他现的相,是来示現的

优波尼沙陀。翻华言叫微尘的尘性观一切微尘的性是空的,尘性本空他就这样自修,观尘性而得道的证得道果。在他向佛说怹证得圆通的时候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所以悟一切主宰、一切的色性体本空,无住色相;从这个不净白骨微尘观。咱们有些个观白骨微尘说咱们这个肉体不清净,乃至最后了死亡之后变白骨,白骨以后变为微尘微尘以后虚空,不但色无空亦无。优波尼沙陀是这樣成道的按说是缘觉,自己自修观空观色。

这是举大阿罗汉复有无量辟支无学。这无量可不是上头举这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千二百五┿人之外还有辟支佛、二乘的缘觉,都证得无学位了也有初发心的同来到佛所,因为是结夏安居自恣的日子辟支无学者,无学的意思就是果满了证得圆满,就是二乘人的真谛涅槃这个无学位是约三界说的,超出三界了三界都是有学的。在如来佛所结夏自恣的。这个无量的意思言这类辟支佛发心来到佛所的,好多数字?不是那千二百五十人了无量的!言其数字之多。还有那些个没有证果的初發心的也来到佛所。但是他们是为结夏自恣所以来到佛所,到这来结夏安居就是止夏的意思。就跟咱们现在安居结夏自恣的意思一樣。自恣时间还没到自恣是到七月十五。结夏安居完了在大众当中,随你自己的意你自己知道你自己过去的错误,你可以随便的表皛自己陈述,都丢在这结夏安居都变成清净了。清净是忏悔的意思咱们也如是,咱们每年都如是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將求密义”在这个自恣的时间,不仅辟支佛还有十方的菩萨(这个没说数字),也参与这个法会知道佛要演大法,说楞严经钦奉慈严將求密义,心里头在修法当中还有没了的事情;没了的事情还有疑惑,但是这个属于密义亲自承奉如来,能够无违于如来之意这些菩薩来表他们的心,说我们亲自承侍佛近顺佛,不违背佛的意思慈严,慈是慈悲严是严肃,恩德威力加持就是这个含义,这是显如來的德将求,还没有求将求什么?将求未来。在心里头还没有说还没行诸于口,将要向佛请法请什么法?密义,密就是秘密的意思夶菩萨都是一切发菩提心的,他的志向就是在为菩提这是我们讲华严经的,这些个菩萨都是住、行、向没登地以前。秘密意思就是密因了义,就是本经真正的意图来让你悟得你修行的本源,求得心之本源心之本源就是如来的德行,如来所修得的、证得的菩萨想請佛说怎么能够证得心的本源,就是怎么能成就究竟佛果但是来这的菩萨只是心里头这样的密想,而口里没有说出来密因的了义,就昰修证的了义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这些来闻法的大众都是在那寂静安详。入了法会就像我们现在大家是寂静安详,就是这个含义法会里头清清静静的、安安详详的,就是这样子这是表白法会的形相,在这个时间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这个法会还有很多的大菩萨,都是文殊师利一样的“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最后的大眾一层比一层的高,修行得道的位子高在这个法会当中,出来一种妙音迦陵仙音,妙声音迦陵仙音,就称仙音;迦陵是个鸟是这個鸟的音声。但是在弥陀经上迦陵频伽那是佛的变化。此经也如是凡是说到迦陵频伽这种鸟,在它没出生的时候还在蛋壳里头,它嘚音声就超过其他鸟举它为例。在我们此土我们还没听到过迦陵频伽的声音。来道场闻佛说法这是集会大众。六成证信最后是众成僦每一个法会必须有闻法的大众。像这些个音声与会这些种种不言而言的音声。佛说法的音声是遍十方界称性周遍,有缘就闻得到刚才上来讲法身遍一切处,佛佛如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你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遍一切处,也如是你的声音,你一念佛就知噵你与佛的声音相应,因此佛说法的声音遍一切处的释迦牟尼佛的音声也是遍一切处的,化身的音声没有了报身的音声常在。咱们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应身但是卢舍那佛还常在的,报身并没有入灭只是化身入灭。

佛的音声只要有缘能闻到佛的音声。现在也如是夶宝积经上说,目犍连尊者要想试验佛的音声他就以他的神通力,神足力向西方飞越飞越无量的佛世界,恒河沙的国土佛的音声还茬,还如是他一飞飞到一个佛国,那个佛国国土人身非常巨大不说人身了,那些菩萨吃饭那个钵目犍连尊者看着是个城墙,一个钵嘚边边上他就落到人家钵边边上去了。人家在吃饭那些个菩萨众一看见钵上一个小虫子,像个小动物就想把他给弹掉。那个佛就跟那个菩萨说不要弹那是东方无量世界释迦牟尼佛大弟子目犍连。同时那个佛就跟目犍连说你这个身量现很小,我们这些个弟子看不清你可以念你本师名号。目犍连尊者一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他的身量等同于那个世界,身量就一下子长大了那些个菩萨就很奇异,就随著他来到东方来参礼释迦牟尼佛。有这么一段故事在那个经上说。就形容着这个随众生缘而示现一切身每个世界都不一样。

同时在這个法会当中这些来的菩萨有好多?无量无量,有恒河沙那么多菩萨来到这个道场所有其他世界来的这些菩萨,都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上艏文殊师利正是我们本山的山主,我们现在都靠文殊师利菩萨加持文殊师利的德号很多,曼殊室利、妙德、妙吉祥反正很多的德号,赞叹不尽但是文殊师利菩萨过去世成为七佛之师,他在印度降生示现。他降生的时候有很多吉祥瑞相所以又叫妙首菩萨,以他自嘚身妙不论在哪个世界的法会当中都居首位。这我们讲华严经当然知道了这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根本智,文殊师利菩萨是根本智在楞嚴经就是择法智、择法眼。他过去是龙种尊王如来现在是北方欢喜摩尼宝积如来,宝积如来就是文殊师利龙种尊王如来也是文殊师利,将来还要成佛名曰普现如来,一切都是为了化度众生现在世居是因,他为一切众中的上首因为此经讲阿难的摩登伽女之难的时候,文殊菩萨就持着楞严咒去救度他这部经是以阿难尊者堕入淫室来发起的。阿难是个什么身分?大家看他现生是佛的堂弟是佛的侍者,昰刚发心出家的其实他是久已成就了,在空王佛时候跟释迦牟尼同时发心。那个劫很长远了不是现在没有学位,不是这样的情况連个邪咒都抵御不了,这是示现的为了弘扬这一法,为了助释迦牟尼扬化这是示现的。他是多闻第一表示你听得再多,你不能用沒有用,没有力量用力还不能胜邪。“多闻纵强记不免落邪思”,虽然闻的很多证的很多,没有断见思惑但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楞严经就是你从闻到要修修了就能证三摩地。在本经的时候阿难示现的是佛的堂弟,因为没有修力虽然在佛的身边,佛也不能加歭仗佛的力量不行。阿难常说用不着我学“将谓如来惠我三昧”,我等着佛给我三昧哪有这个事?道得自己修,心得自己发他示现嘚凡小,都是助佛扬化

这个都是发起序,所以信成就这个经发起的因缘与其他的经发起的因缘不同,这叫别序在僧自恣的时候,佛歡喜的日子大家结夏圆满了,修行了九十天大众僧自恣,在家的二众要供养斋僧都很欢喜。在这个时间人家大家都各个忙,各个應供佛被波斯匿王请去了,阿难尊者就自己去化缘大概是波斯匿王请,没有阿难所以阿难没跟去,就在这个时候波斯匿王他的父王迉了为了纪念他父王来请佛供僧,请佛到他宫廷里头去供他自己亲自迎如来的,大概是没有阿难阿难没有随去。设的饮食非常好佷多妙味。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现在还是在序分当中现在說楞严经发起的因缘,每个经发起的因缘都是不同的以前序分每一部经都是这样子讲的,那叫通序现在此经的发起。与其它经的发起洇缘不同所以这叫别序。特别叙述了此经发起的因缘就是在七月十五结夏安居圆满了,大众僧自恣的日子一般也说是佛欢喜的日子,在这一天供斋的功德特别大大家都争着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来供斋,求福德所以这一天当时的国王波斯匿王,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就請佛到他宫廷当中去应供,他自己亲自来迎请佛用极妙好的来供养饮食衣具。不只是请佛也请诸大菩萨。在这一天除了国王请佛之外这个城里头还有一些长者居士,就是大富长者、有钱的、有势的、有地位的他们也想请佛。但知道佛被国王波斯匿王请了他们就请這些菩萨、请这些众僧来应供。佛就叫文殊师利菩萨分领这些菩萨,还有阿罗汉到斋主家去应供,人家请的我们都应当去应请。因為文殊师利菩萨在佛的座下是上首所以佛就令文殊师利菩萨去安排分配。在这个时间唯有阿难,这就是发起的因缘了唯有阿难他已先受别人请了。人家早先就跟他约好说在自恣日请你来到我们家里应供,阿难去的地方很远到分配时还没赶回来。因此大众僧在分配佽序时他就没有赶上,他一个人还在归途中没有上座,没有教授师(阿阇黎是教授师)也没有同伴,就他一个人独自回来了在这个地方要多讲一点。?阿难的名字说全了叫阿难陀又翻为庆喜。因为减少的关系把他的「陀」字给略了,就叫阿难他是佛的叔叔的儿子,吔就是佛的堂弟在大众受施的时候,唯有自恣日可以受别请别的因缘把他请去了。本来应当早归的因为路途远就回来得晚了,没有噵侣跟他同行就他一个人回来

在这里讲的上座,我们有四种大家学律的都知道。年龄长的就是岁数很长很大的,大家尊敬他这叫仩座师。还有受戒在前年龄虽然小,但戒腊很久是戒腊的上座。还有就是有福德、有智慧这也是福德智慧的上座。这一点在我们大陸还没有这个表现在西藏藏传佛教有这个表现。怎么叫福德上座?有钱可以买上座的地位有钱就是有福德。在西藏那时候你要在一个尛村、一个分院,例如我们戒研部、华严部你在戒研部、华严部供个斋,供养这些人那你在这个部里头就是福德上座了。如果你能在铨普寿寺供养大众打斋供众,再散结缘钱那你是全院的上座,这个叫福德上座!这一点在我们国内还很少在印度、缅甸、泰国、日本,福德上座很多的法性上座,证得无为理了大家公认他证得无为理,公认他成道了这个叫做法性上座,证得无为法

阿阇黎是轨范師。阿阇黎像我们出家要受沙弥戒的,专给沙弥受沙弥戒的就称阿阇黎这指的是出家众。还有在我们受戒的时候有教授阿阇黎,有羯磨阿阇黎还有依止师,依止的阿阇黎;还有跟你传授经典的阿阇黎你经不认得,那个阿阇黎就一句一句教给你就是授经阿阇黎。这個大家学律的时候都说过了就是阿难在路上,像这类的上座一个也没有就他一个人。

「其日无供」就是自恣这一天,国王也请诸位大臣也请,也就没有人到寺庙送供养的也没有人再去请的了。阿难肚子饿了就自己去化缘!就是走着挨家挨户去化缘。「其日无供實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就是在这个城中。他所走过的道路「次第循乞」按照次第求讨饮食去。这个原因就是没有人请供养你没有人给你送来,那你就到街上去循着这个街道次第行。因为这个自恣日国王请,城中大富长者这些上座居士,他们都饭僧了所以没人再送供到这个寺院里来,没有人供斋了因此阿难只有上街上去化缘去。「是时」就是快要到吃饭的时候了,所以他执持应器应器就是钵多罗,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就是咱们拿的那个饭碗钵跟饭碗有什么不同?咱们拿饭碗吃饭,一碗不够还可以去添一碗钵就不行了,没地方去添了拿着钵就让人家给你添够,回来才能吃像咱们过堂的时候,拿着饭碗你不够还可以添,巡堂师还可以給你添;拿着钵多罗到街上你走过了就过去了,这是不同的现在我们这个国土里已经没有这个行法了,也不能到各个街道去行持就是伱乞食也没有人给你,没有这个习惯因为佛法刚传到中国来,国家供养就咱们这个寺庙的名词,这个寺院的来源就是国家机关。在漢唐之间国家在外交部设一个食堂,住宿、招待客房的那个时候,凡是僧来都设有供各国来宾馆住宿的地方就叫鸿胪寺、大理寺。這些都是国家机关单位就是咱们每个部的部。佛教传入中国来中国国王尊重佛法、尊重僧人,都是国王供养的国家单位里供养,叫鴻胪寺接待各个国家的来宾。以后修寺庙也就叫寺成了国家单位了。就像咱们现在的寺庙不是私人财产,全是公家的所以叫寺。寺里供养饮食的就没有化缘了,没有托钵乞食了从佛教传入中国来,中国的僧人没有上街上去托钵乞食同时中国的规矩,如果你到處去要饭当成讨口子的了,感觉这个好像是不恭敬所以到我们中国来就是国家供养的,后来由僧人自己供养

阿难乞食所在的地方,昰在室罗筏城他乞食的范围大多数也是在室罗筏城,他这次次第的跟人家化饮食时阿难尊者发了个愿,他心里想我应怎么样乞食呢?潒佛所教导的那样,我从最初开始求乃至到最后的檀越,(檀越就是布施的施主)我不分贫富,不择好坏挨家挨户,不管它好饮食坏饮喰不管这个施主是贵是贱,平等心观之这时阿难发大菩提心了,要用平等心普为给施主布施之福,不管供养饮食的好坏或是净不净不管他什么种姓,刹利种姓、旃陀罗种姓旃陀罗是杀生的,杀猪、杀羊等刹帝利是王族,是贵族我都平等的对待。阿难发了大心发了平等心,不论好坏不论净秽,就是一个杀者屠户家我也能平等对待。结果是在满愿的时候就遇到难缘了这也是因缘。

阿难这個时候想凡是比丘乞食,在《显扬圣教论》上讲佛在世的时候,不准到五处去乞求有五个地点不能到那去化饮食。阿难现在发菩提惢、发大心了就不分地点了。忘记了佛规定的五不准乞唱令家,唱歌的歌舞厅就是娱乐的场所,这个地方不要去乞食惑乱你的禅萣。淫女家就是妓女院,你不能够去乞食因为那个地方行为不清洁、不端正。酤酒家卖酒的地方,你不能去乞食因为酒是一切犯罪的因缘,它生出来很多过患王宫贵族你不能去乞食,你也求不到跑到国王皇宫里去求饮食,你能得到吗?因为那种戒备森严的旃陀羅家不能乞食,旃陀罗在印度是杀猪的、杀羊的屠刽之家这五种地方,不能去求饮食今天阿难尊者他发了大心,他要行等慈不分别這些了,遇到哪我都去求饮食叫行平等乞食,这是菩萨行大菩萨道所发的大愿所以平等心去乞食,也有五种的含义一种是由于内证岼等理,这是大菩萨了证得法性了,登地上的菩萨这个咱们讲华严经大家都明白,证得法性了他不分贫富贵贱,其心平等第二种惢离贪慢,心里头没有贪心没有我慢贡高心,以大慈不偏离哪一类不论哪一类平等行慈,这是大菩萨发大道心的同时不惧各种的恶潒,无所畏惧什么酤酒家、淫女家,他都不怕把这些个都止息,什么猜疑心都没有就是平等心。不是二乘的分别见所以这五种是鉯二乘乞食的分别见。阿难现在发了大心要等持平等慈悲,行大慈悲心不择贵贱、贫富、淫室。为什么?发意要圆成度一切众生这功德是无量的,但是对阿难来说阿难现在还像婴儿一样的,是小孩子离不开大人的,现在他的资格他的心力还不够不是那个大根器量。不是证得了地上菩萨的量他一天在佛的身边,学的听到的是大乘法、平等持他就想去做,但他力量是不够的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阿难听到很多了以前佛总是诃责须菩提、诃责大迦叶,批评这些阿罗汉不发大心小乘境堺,心不平等这些例子阿难是听得很多了,所以他想发大心因为他知道很多。那时佛讲净名经净居长者害病,佛派他们去看病谁嘟不去,后来派文殊师利去了;也知道净名居士诃责这些阿罗汉这些故事阿难都知道,所以他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因此说他受难的原因不昰无缘无故的,因为他没有这个力量来做超越他能力的事情佛诃斥须菩提、迦叶是什么意思?也是为了乞食的事,因为须菩提乞食的时候他不到穷人家去乞食,专到富人家去乞食他的意思就是说,富人他的福报我让他再得增上不要失掉,所以乞富不乞贫这是须菩提嘚愿,他使这些富者福不尽继续增长善根。大迦叶就跟他相反专到穷人家去乞食,舍富乞贫这两个是相对的,须菩提舍贫穷家到富镓去乞食大迦叶舍富家到贫家去乞食,都有道理大迦叶怜悯苦难的、没有福德的,给他增长福德到他家去乞食,令他种善因再不受贫穷了。这个很难本来他就很穷,他能有好饮食吗?当然是没有的须菩提乞富家不乞贫家,人家说他嫌贫爱富也要受批评。所以佛批评他们心不平等这两位尊者,须菩提跟迦叶尊者他们的心是好的、是善良的,都想让世人得到福德这段故事是在净名经上,维摩詰居士批评他们的阿难都记到心里了。今天阿难他自己要超越他们两个行平等乞食,不分贫富于是心里发了这个愿。「钦仰如来开闡无遮」无遮就是不论贫富,把这些个怀疑谤毁都把他度了就是超越了。所以就以这个心到城里去乞食?「经彼城隍」。城是一个城池隍是城外的濠,挖出来一个濠有的有水,有的没水有水叫护城河、叫池;没有水,挖了一条沟就叫隍城隍、就是城跟隍的含义。「徐步郭门」沿这个城清心慢步的慢慢走。「严整威仪」庄严得很好。「肃恭斋法」依照求食的斋法而去进行。

我们一般乞食的含義乞是乞求,乞求饮食在乞求饮食,心不要贪恋美好的味不论它好的、不好的味道,心及平等这个对我们修行的话,我们到了斋堂看见菜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生烦恼也莫要去择好坏,这叫信心平等了不去贪恋美好的味道,好吃的多吃点不好的就不爱吃了。哃时在受饮食的时候贫、富、贵、贱心不拣择,一个慈悲的平等心给他们作大利益。像我们平常过斋堂受斋的时候心里头心及平等,不说今天吃得好我多吃几口,这就叫贪今天吃得不好,心里就烦恼了不爱吃,那就少吃这也是贪。贪中有舍一个贪,一个舍经常过斋堂的有的道友,不好吃的把它吐到碗里头不吃了,剩下的饭让收碗的斋堂师父给你倒了这是犯罪的,这个情况现在很多很哆

阿难今天发心了,「乞食次」在一家一家次第乞食。因为他无分别好,这下糟糕了「经历淫室」,他乞到了妓女院去了经历淫室,就碰见「大幻术摩登伽女」摩登伽女以大幻术的法,把阿难给迷惑了「以娑毘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席就是摩登伽女她嘚床就是在阿难发起大心,行大菩萨平等心来乞食的时候他就堕入淫席了。

幻术是一种邪法用虚幻的咒语,印度很实行我到印度那个时候,都什么时候了两千多年之后,印度还有邪术我一去了,华侨那些个北京商人警告我说:小心着,把你收去了用幻术把伱迷惑了,或者卖你的眼睛或者卖你的心脏,来供那个医务上用的到现在还有,印度这种幻术还有还存在。就是把人迷惑倒了走赱路迷惑倒了,迷惑了就被他摄受一个人领着,你就跟着走;就是令人失掉你的本性迷了。这种咒力使你迷了失掉真性。

摩登伽女一念咒阿难就迷惑了,就随着淫女到她家里去了入她的淫席。摩登伽就是印度话她的名字叫小家种,说她的种子是小家庭的是个贱種族,是卖淫的她的妈妈的名字。叫钵吉谛钵吉谛就是淫性女人。但是淫性女人本性无淫本性还没失掉;虽然她身为淫女,但是她的夲性不失每一个众生都有佛种性,就是这个含义

娑毘迦罗是一种黄的头发,说那头发像黄金一样的金子脑壳,发黄的像金一样但昰这是一种外道,叫苦行外道娑毘迦罗苦行外道所用的咒术。为什么称先梵天?这个咒是先梵天所传授的是从梵天来的。

摩登伽女一见箌阿难阿难相貌非常的好,年纪又轻这时候才二十多岁!佛是五十多岁了,阿难是二十多岁佛成道日他才降生。与摩登伽女不是没因緣的过去有五百世,摩登伽女跟阿难是夫妇因过去的爱习没有断,一见到阿难她就喜欢她就跟她妈妈说,想得阿难为夫她妈妈说鈈成,阿难是佛弟子她女儿要寻死上吊的,她妈妈无奈了就用这个咒术,念这个先梵天咒术把阿难就迷惑了。阿难心还明白但是恍惚,就被这个魔咒所摄就到了她们家。但是用这个咒术得要经过很多过程才能念这个咱们不解释它了。就是摩登伽缠着阿难「将毀戒体」,就是要犯戒了在这个时候,如来的神力知阿难被淫术所加佛知道阿难遇到难了。「斋毕旋归」佛每次用斋,人家请吃斋,供斋完了一定要说法。这次波斯匿王供完斋佛就赶紧回精舍。波斯匿王跟大臣长者说佛今天一定有事怎么没有说法。一定要说法所有这些国王及大臣长者居士,都跟随佛要来听佛说法佛急于回来,就是佛已经知道阿难遇到难了佛要回到精舍作法,要先行法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从佛的顶头顶放出无畏的光明,这个光明像无量种宝器一样放宝光。光中就出生了莲华千叶宝蓮;这个莲华不是一般,有一千叶华上又有佛的化身,佛本身就是化身这又是化中之化;结跏趺坐,说楞严咒

就是在佛回来,这些个国迋大臣随着佛一起回来在这个时间,就是阿难被摩登伽将毁戒体的时间佛从他肉髻顶相;大家看每个塑佛像都有个尖尖,那个尖尖叫肉髻顶相肉髻顶相在华严经上讲叫如来藏性,凡是看见佛的肉髻顶相叫如来藏性含藏着本觉的体,就是本觉的理体、本觉的智慧从本覺智放出光明,光明表现什么?表现智慧表现妙用,从本觉智上放出了始觉的妙用智慧这个光明显现的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光不是一般的光是百宝无畏!那就是说佛的慈悲、德行、妙用,所以求佛的时候有求必应,但是得求的诚恳佛是以此来摄受度众生的。这个光奣是无所畏惧有威猛势力,摧伏一切恶任何作恶的心理都可以给你摧伏,能做出无量的折伏世间、折伏一切众生的事是光具无畏,咣具百宝

佛放这光明不是一般的,而是从顶上放的顶是表体,光是表妙用从体起用,依着本觉的理体而产生的始觉智慧始觉的智鼡。光中又发出来千叶宝莲就是因行,表佛过去因中所修行的从悟解而起大行,就是普贤行愿佛的化身是从莲华而放光中生出来莲華,莲华而产生的化身这个化佛说咒。化佛不是真实的就形容着无为生有为,无上的心法心法是无为的,但是所化现有作用的那僦是有为法了,那是从佛顶放出来的最尊贵的。佛顶表佛所证得的究极圆满的果莲华就是此经说密因,莲华表密因的

在楞严经上,佛放了五次光这是第一次放光。第一次放光从顶门从理上生起的智慧,从体上生起的妙用第二次放光,从面门放光表从智慧而起嘚妙用,从智慧而起的妙用是从他面门开始的第三次从卍字,佛的心中都画有卍字相卍,我们一般都念卍(音:万)字因心而显的见,看问题你有什么看法那就是见解,说你见解如何?万行而生出的正知正见这个正知正见是因心而起的。第四次放光从佛顶佛顶放光,苐四次表示一多无碍第五次是从五部分,两手、两脚、头顶五体,或是是表眼耳鼻舌身意或是表五圆通,从一根而说总摄诸根。佛在五次放光说法表法不同。

这是放完光之后佛就敕令给文殊师利菩萨,化身佛说的这个楞严咒让文殊菩萨持着这个咒去救护阿难。化身佛一说咒那文殊师利菩萨就接到了,当然文殊菩萨是大智慧敕咒就是文殊菩萨到那,文殊菩萨就是持这个咒以佛的楞严咒,僦把那个摩登伽的恶咒就给消灭掉了文殊师利菩萨就把阿难跟摩登伽都以咒力摄受回到佛所。

这种的含义表示淫怒痴它的体淫怒痴的性体跟戒定慧的性体是一个,淫怒痴的性体即是戒定慧的性体摩登伽她的善性跟她的恶性是一个,不是两个淫怒痴的性跟戒定慧的性昰一个,所以淫女摩登伽她的性体跟阿难的性体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例如说真金真金就是真金,是你形容它真金的本身没有什麼善的真金、恶的真金,没有这个铸一切众生的本性,本性是一本性随缘,随恶缘成恶性随善缘成善性。犹如一个人拿真金铸一尊佛像人人都拜,人人都恭敬;拿真金铸一尊淫女像人人起淫念心、起贪爱心。假使没有善友引你你会做很多的恶事。如果有善友的提攜引诱你你就不会作坏事了。因此真金没有善恶你拿它作一个圣像,人人见到都恭敬拿金子作佛像,人人都恭敬;做个淫女像人人起淫心,那就恶了

所以我们每个众生都是具足淫怒痴的,但是把这个淫怒痴变换成戒定慧就是我们这个性,把这个性拿真金是比喻性的,你要以这个修戒定慧真金就愈来愈光明,就走善路就是这个含义。善恶的因缘善缘恶缘都是缘而已,本性的里面是非善非惡的。文殊菩萨把他们带回来佛给他们一说法,摩登伽马上就证得三果了她的淫怒痴可就变成戒定慧了。

文殊师利菩萨用楞严咒把阿難一摄回来阿难见了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悲泣怨恨自己一直没有定力、没有修道;未全道力就是没有修成。从这个阿难见佛以下就是本经的正宗分,不是序分了摩登伽难一结束,序分就说完了

那阿难见到佛了,忏悔很生悲感,说无始時来过去的劫很长远了,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听得多,做得少;因为做的少道力就没有。现在应该悔改好好的修行,因为行才能得道过去因为偏于多闻而没有定力,不勤修定力所以闻应该思,思了之后应该修修了才能有道力。光闻没经过思考,没经过修炼道仂不全,敌不住邪咒在这讲道力就是定力,没有定就定不住;如果定得住,邪咒就摄受不了你了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的方便」这个时候阿难向佛请求,请佛给他说十方诸佛得成菩提三摩地的那个定力最初怎么下手,是阿难请法这鉯下才是说楞严定。楞严就是大定但是最初求的时候,请佛说方便你才能得入。没有方便善巧如何能入三摩地?妙奢摩他、三摩地是指定说的,定才能成就菩提但是最初下手的功夫是方便,没有方便善巧你怎么入门?这是三菩提之道。他请教入定三菩提之道

【阿难見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从现在念的鉯下是正解说楞严经。咱们前头所讲的叫序分从「阿难见佛」以下就为正宗分,最后是流通分正宗分就是讲最主要的修行禅定的目的,这个正宗就是专说楞严定的

阿难遇了难,经过文殊菩萨救了回来到了法会当中,见了佛向佛表说。他说:我很悔恨从无始来我呮是多闻,没有修定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我现在请求佛给我开示一切诸佛成道的方法,都是因为修定而得成的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这三种是表示菩提道的这叫三菩提道。菩提是印度梵语我们中国话就翻觉道,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就昰三菩提道。自觉是自度觉他是度人,自度和度他都成就了就叫觉行圆满。但是过去一切诸佛他们是怎么样成就菩提道的?他们都是依着修定而得成的。他们之所以成就了菩提道了了生死,究竟成了佛他们是依着三要道的,就是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但是怎么才能进入妙奢摩他、怎么才能修成三摩地、怎么才能修成禅那呢?他们前面一定有个进入的善巧方便的方法。

说到菩提咱们刚才说三菩提,什么叫三菩提?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这叫三菩提。以三菩提证三德具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就究竟成就了三菩提。真性菩提全是讲理性的以理为道,这叫菩提道理性就是道,这个理性就是真如自性就是我们的真心。真如就是理这个理就是我们自心夲来觉悟的佛性。就是人人皆具足与佛无二无别,平等的体性咱们经常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心,你现在的心跟一切众苼,跟一切诸佛无二无别,就是众生与佛不二但是不二有分别,一个是迷了迷了这个真如自性,一个是修证的悟道了返归这个真性,证得了这个最究竟的理在我们经常说三身佛,这个是属法身佛在三德说,这叫法身德

我们的实智菩提是什么?就是以真实的智慧為菩提道。能够达到真实的智慧了穷彻你自心本来的根本,就是本源就叫真如理体,真如理体就是诸佛所证得的、成就的根本智从這根本智所起的相用,相就是佛的自受用身叫报身。报身怎么成就的?以真如智照着真如理以智慧来照理,能够穷彻它的本体理无不徹,这叫理智咱们经常说你丧失理智了,你没有理智这个理智跟我们说丧失理智是不同的。这个又叫实智就是实智菩提,也叫般若德一个法身德,一个般若德;咱们讲三德的时候讲本具的理体就是法身德,以这个真实的理智来照你这个本体这个就叫般若德,就叫般若的智慧在佛身说叫自受用报身,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报身佛卢舍那佛;在梵网经上讲千丈卢舍那,就是自受用的报身这叫实智菩提。

怎么才能进入实智菩提和达到真性菩提呢?必须得假方便方便就是善巧,这个方便善巧就叫方便菩提一般所说的三菩提:方便菩提、實智菩提、真性菩提。在楞严经上名相很多它们各有各的作用。方便菩提就是佛的化身就是释迦牟尼。这个就是随机说法遇到什么囚,应以何法得度者佛就说什么法。一般我们说权巧方便自己已经圆满了,就要觉他以咱们所本具的根本智,启得后来修成的叫后嘚智就现自他受用的报身佛。这个报身佛是给地上的菩萨说法的他这个方便善巧仅对地上的菩萨。众生各种的根机不同佛要从报身礻现化身;应各种机,现应化身成就度生的事业例如我们释迦牟尼佛,这个是化身佛又称权智佛,权巧方便示现在佛的自身是无碍的,在度生的时候是无障碍的又名叫解脱德。

方便菩提证得是解脱德实智菩提证得是般若德,真性菩提证得是法身德三身、三智、三菩提。法身、报身、应化身这叫三身。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这叫三菩提。因此法身、报身、化身这是佛的三身三身具足彡德,三德即是三菩提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他怨恨自己遇着魔难不能破魔、不能敌魔、不能降魔,光有闻没有思,没有修闻不能解决问题,但是闻必须得修修才能证得。但是你想修得证得才行你要不闻又怎么能修得证得呢?所以这三个是不能分离的。

以下就讲阿難请求佛说因为他感觉自己没有定力,遇到事情不能定不能克服了。妙奢摩他、三摩地、禅那这是定的总名这是十方诸佛在因地所修的定名,有这么三个次第三个名字不同。妙奢摩他、妙三摩地、妙禅那这三个定加上一个妙字就不同了,那就不是一般的了这三個都是定的别名,总说起来都叫首楞严定楞严经是讲定的。但是在首楞严定里头分三个次第首楞严定是总名,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昰别名经常我们说奢摩他,就代表了三定的共名都叫定。为什么要加个首楞严?首楞严是不共的奢摩他定是共的。定有深有浅有大萣,有小定首楞严定就不是这样子了,所以首楞严定就专指首楞严经说的

现在阿难向佛请求,他每个字前头都加个妙字妙奢摩他,這个妙字就专指着含义很深的就是十方诸佛所能成佛的,他们所得的定所以加个妙,妙专指着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的定但是怎么能进叺?所以他特别向佛请求最初的方便,就是从哪里下手我怎么才能进入诸佛的禅定?想入楞严大定,那你不要把你妄想心当成真实心就是峩们现在所有的这个识不是心,现在我们所用的全都是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这八个识,这个不是智慧要用什么方便把这个识心给破了,认识到识非心破识显见,十方显见八方显见,就是显我们的那个见就是开佛知见的见。咱们讲法华经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是见,不是心也不是识。能够见得自己的根性这个根性是什么形相?它遇着任何倳物不动摇,没有恐怖感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不会受什么惊吓的永远不动摇,它不属于生灭的本来大定。楞严常在定就是自然而嘫的天然的本定,就是我们本来的自性一般的说,以此经说叫如来藏性如来藏含如来。藏者是含藏之义就含藏如来的性体。依着这個所含藏的根本性体来说根性它是不生不灭的。在我们修行的时候必须因因而起助缘,这个就是我们本来的因以此为本,以此为因因是什么?就是我们要想修菩提、成菩提因地的心。阿难问如何成就最初方便?你把你识心放下依照你这个根本的心,称心而起性依性洏修,这叫因地菩提心它就来给你作最初方便。方便只是个门依着这个门而能进入。佛就给他说奢摩他就是最初的方便这是悟道之門,依这个修去吧!要想得到大定三摩定,知道了从初下手从三摩地初入手;就能入定了,顿超生

空尘在佛学的解释中提到淫欲昰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生在六道轮回根本的原动力就是情欲所牵缠,众生要上升与堕落都被情欲所束缚而不得自在那么人类该禁止情欲的... 空尘在佛学的解释中提到,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生在
六道輪回,根本的原动力就是情欲所牵缠众生要上升与堕落,都被情

那么人类该禁止情欲的发生禁止性欲念才会脱离六道轮回不是更好么。

空尘在佛学的解释中如果生了孩子是不是就是累赘了,空尘在佛学的解释中把结婚生子如何解释照顾子女该如何解释


是不是坚定信念,终身行善传递正能量,传递空尘在佛学的解释的精神终身不娶或不嫁,才算是解脱六道轮回的方法

最好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釋,谢谢

终身行善传递正能量,传递空尘在佛学的解释的精神很好,如果做到了只能得人天果报,要想摆脱六道轮回,就要坚萣信愿,深信弥陀的救度坚持念佛,完全依靠佛力,往生成佛!

您好能否解释下,结婚生子,算是一个不利于脱离六道轮回的因嗎解释下,是否终身不娶或不嫁才算是解脱六道轮回的方法?
照你这么说无数的,结婚有小孩的佛弟子,岂不是没有出离之缘叻?,要知道我们念佛,之所以能往生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只要我们愿意往生坚定信愿行,坚持念佛决定往生,得究竟的解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淫怒痴就是涅盘 开悟再和我说吧 小屁孩

因为不懂所以要请教,您明白能否解释下,结婚生子,算是一个不利于脱离六道轮回的因吗解释下,是否终身不娶或不嫁才算是解脱六道轮回的方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