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印战争的时候,为什么巴基斯坦评论中印战争没有乘机出兵解决

中印战争巴基斯坦傻了 终于知道中国巴基斯坦关系为什么好了
来源:男人世界
  发生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是一场中国与入侵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战。这场交战中国表现的大国风范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赞扬,只不过中印战争跟巴基斯坦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中印战争巴基斯坦傻了?很多人都不明白中国巴基斯坦关系为什么好,其实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跟隐情。
  中印战争的起因
  中印战争
  1962年爆发的中印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一些边防部队对印度军队侵入中国领土的行为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因为当时中国与印度的领土接壤处产生了很多的领土问题,中国本来本着和平解决争端的想法,可是没想到屡次会谈破裂,后来还有藏独分子得到印度的庇护,从此,中国和印度两国交恶,最爆发了中印战争。
  中印战争和巴基斯坦什么关系
  巴基斯坦总统访问中国
  谁也未曾想到,中印战争,为中国和印度赢来了长达五十年的边境和平,不过很多人说中印战争,也是让巴基斯坦同中国交好的开端。因为在中印战争之前,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敌,经历了这一战之后,中国赢得了精彩的胜利,也因此收获了巴基斯坦这个朋友。
  巴基斯坦通过中印战争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在此之前,巴基斯坦和美国关系交好,虽然中巴在1951年的时候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可是巴基斯坦1954年的时候加入了美国筹建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要知道这个组织当初矛头对准的可是中国。
  毛主席会见巴基斯坦总理
  直到中印战争,印度处在了下风,这也让一直与印度有着常年积怨的巴基斯坦对中国刮目相看,他们因此也开始重视同中国的邦交关系。1965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访问中国,1976年重病中的毛主席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理,而中巴的友谊常青树,这才开始真正的成长起来。
在《天意之秦天宝鉴》中,韩信智勇双全,不过《天意》中韩信那么聪明,那么最后韩信怎么死的?据...
《天意之秦天宝鉴》中的女羲是谁?女羲是伏羲吗?剧中的她缔造了人类的文明,但是却又心怀阴谋,她...
《天意之秦天宝鉴》中韩信跟季姜情深意笃,这也不由得让人好奇,历史上有季姜这个人吗?在《天意...
他一生红颜知己无数,却从来没有真正的为哪个女人停留过片刻。如果你也曾了解过袁克文和他的女人...
如今还能找到大月薰,宋庆龄和孙中山三人的合照,那么大月薰和宋庆龄合照谁更美?她们都是孙中山...
《辛丑条约》原本不需要李鸿章来签的,当时李鸿章说王爷我来签字吧,他挡在了庆亲王的前面,他说...
殊不知,蒋介石却在他下葬不久后,命人悄悄的将其陵墓炸毁,将尸体焚葬。汪精卫墓被炸始末是怎样...
尤其是汪精卫还娶了陈璧君这样一个丑女为妻。不过汪精卫为什么娶陈璧君?毕竟陈璧君长得并不好看...
当初魏征为太子李建成效力,尽心辅佐李建成,还建议他要除掉李世民。魏征为什么要杀李世民?即便...
除了原配妻子江冬秀之外,胡适还跟很多女人都有感情上的交集跟纠葛,但是胡适年轻时的照片看起来...
Today News中印战争:中国胜利后为何主动后撤20公里_网易军事
中印战争:中国胜利后为何主动后撤20公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呼吁:“中印两国政府都应该以中印十一亿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共同利益为重,以亚洲和平和亚非团结的利益为重,竭尽一切可能,寻求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途径。”
中印战争的第一阶断:印军在中国境内部署了100多个据点。这些据点最近的距中国哨所几十米甚至几米远,形成“面对面”的对峙,有的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的还插到了中国边防哨所背后来了。印度军队一步逼近一步,显然要打上门来闹事了。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KPT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KPT4T8E0001.jpg
印度军队加快了武装入侵中国的“推进”速度,东段已越过麦克马洪线,进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L1G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L1G4T8E0001.jpg
西藏新疆两军区准备自卫还击。沿川藏公路输送大量的物资不断送往前线。中国边防部队恢复巡逻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LFD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LFD4T8E0001.jpg
反击克节朗河谷的印军,以取得和印军大规模作战的经验,该地区甚至在印度主张的麦克马洪线以北,我方打之有理,国际上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M1I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M1I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MH3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MH34T8E0001.jpg
东线达旺战场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印战争的主战场,印军考尔中将的部队就是沿达旺--邦迪拉--德让宗一线展开的,中国军队的反击最早就是在这一战场打响的,战争一开始,中国军队就打垮了达维尔准将的一个旅,俘虏了达维尔准将,打过了麦克马洪线,中国军队宣布就地停战,等待印度回应。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N13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N13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NHP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NHP4T8E0001.jpg
8、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印度军队在这一地段并没有挑起事端,但驻有一定力量的兵力设防,中国军队突然间用一个师的兵力发动进攻,进展神速。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NVL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NVL4T8E0001.jpg
当时考尔中将乘苏联援助还是由苏联人驾驶的米-8正在此地视察,还没反应过来,直升机就被中国军队缴获,害得考尔中将坐牛拉的敞篷吉普冒雨而逃,要不是一个穿插的连队迷路,劳尔中将就被中国人优待了。这架米--8直升机就是中国缴获的唯一一架印军的直升机,中国战后对外宣布归还所缴获的印军的一切装备,但这架直升机没还。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OGQ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OGQ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OV5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OV54T8E0001.jpg
阿克赛钦是一块被喀喇昆仑山,元后准葛尔的大军及蒙古熬茶礼佛的行旅都是从此进藏,清雍正时设立拓置局管辖,1951年西北解放军也是从阿克赛钦到达阿里的。对于这样一块土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其属于中国。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PI3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PI34T8E0001.jpg
印度的依据是所谓约翰逊线。1860年英国测绘军官约翰逊曾作探险旅行,他从拉达克进入阿克赛钦最后到达新疆的和田。此人把阿克赛钦视为无主地,因此将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标画进英印的属地,将中印分界线画在了昆仑山一侧。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Q26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Q264T8E0001.jpg
苏联与中国交恶后转而支持印度,无偿提供印度最先进的战斗机和飞行员培训,甚至在中印开战后将飞机图纸送给了印度。印度为了从国外获得更多的无偿援助,甚至放弃了国家原则立场和尊严,宣布废除不结盟立场,并冒与广大的依斯兰国家为敌的风险,厚颜无耻地向以色列乞讨军事援助。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QGQ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QGQ4T8E0001.jpg
东线亚东战场:亚东当时距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约110公里,是中国 印度 锡金三国交界的地方,历史上一直归西藏管辖。这里现在叫亚东县,边界又回到了当时锡金脱离西藏时的地方,就是清政府设立海关的地方。第一步进行得顺利,我军就反击达旺之敌,占领达旺,逼近西山口。该地区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历来属于西藏管辖,且有西山口天险利于防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R0I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R0I4T8E0001.jpg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分东线和西线两条战线,东线又有两个战场,亚东战场一线和达旺战场一线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RFB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RFB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S1H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S1H4T8E0001.jpg
但拿下达旺后,一清点战果,发现俘虏的人数与打垮的印军数量相差太大。正好这时藏民来报告说,印军的增援部队分三部分正沿德让宗--达旺公路展开,准备攻击达旺,中国军队立即兵分两路,把印军一个半旅加一个师部夹在了达旺与邦迪拉之间,这就是中印战争最精彩的部分。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SFC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SFC4T8E0001.jpg
中国军队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让宗,其中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比逃跑的印军还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枪不发,穿城而过,一掉头又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就在这个连吃饭休息挖工事时,后面来了一个车队,战士们枪都来不及拿,这个庞大的车队就进了德让宗。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T0V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T0V4T8E0001.jpg
等打下德让宗才知道,车里全是英美两国紧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进武器,连封条都没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其中就有美国当时最先进的M16步枪。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TF14T8E000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TF14T8E0001.jpg
西线中国军队反击时,印军在狮泉河(现西藏阿里地区的首府),驻有一个连的兵力,整个地区是一个营的兵力。在斑公湖地区驻有一个半连的兵力。当时新疆军区的部队,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德里就300多公里,吓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公园里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离市区,各国驻外机构纷纷撤离。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U204T8E000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U204T8E0001.jpg
战后,中国军队撤军过了达旺(就是第一阶段停战的地方),然后又宣布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虏达维尔准将的地方。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UH7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UH74T8E0001.jpg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共拿回了自晚清政府以来在中印边界丢失的3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现在你明白了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以现有控制线为基础进行边界谈判,印度为什么死活不答应的道理了吧。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V1G4T8E000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V1G4T8E0001.jpg
乃堆拉山口自卫还击战斗;我歼敌607名,缴轻机枪1挺、冲锋枪9支、步枪16支及其它物资一部。我伤亡干战123名,其中亡32名(干7名、战25名),伤91名(干17名、战74名),消耗各种枪弹15726发、各种炮弹45890发、40火箭弹69发。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VI3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VI3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LVVT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LVVT4T8E0001.jpg
印度说麦克马洪线是以分水岭画界的,其实是胡说,麦克马洪线只有一部分是分水岭,其余根本不是,说明麦线根本就是帝国主义分子在一些当时很不准确的地图上乱画的结果,根本不是所谓中国和印度的天然边界。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M0HT4T8E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M0HT4T8E0001.jpg
中国1962年撤军后,并没有象自己宣传的那样将麦线以北20公里内的全部军队撤出,而是留下一部分军队,以公安的名义出现,组建了公安检查站,继续担负着守卫国土的责任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M10L4T8E000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M10L4T8E0001.jpg
在交通方面,中国的新藏公路通过此地,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车辆通行,有多条公路支线直接通道最前沿,而印度方面,从楚舒勒到争议地区是上坡的地形,没有公路,印军运输不便,所以从运输条件上,中印双方旗鼓相当,我方略为占优。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M1I9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M1I94T8E0001.jpg
在气候方面,该地从11月到次年的5月是大雪封山时间,由于印度克什米尔位于南方受暖湿气流影响,降雪反而较多,大雪封山反而比我方严重,因此我方在补给便利上占优势,有利于我国作战和坚守,也有利于我放和印军作长期的较量。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M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M1.jpg
在这种战场上作战,双方都不可能一年四季作战,且战场人烟稀少,战场容量小,没有有意义的城市,对战局的发展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不是中印边界作战的决定性战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1/600x450_A92RM2FI4T8E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21/t_A92RM2FI4T8E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摘自:新华网,作者:廖心文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中印之间曾发生了一些小的边界事件,这在双方边界正式划定前是难免的。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发生冲突,中国政府强调:“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措施,双方暂时保持边界的现状,即双方暂时保持目前各自在边界上的管辖范围,而不越出这个范围。双方有分歧的问题,当然仍可通过协商求得解决。”(周恩来致尼赫鲁的信,日。)而印度则坚持把过去英国单方面宣布的所谓边界,包括一些不现实的领土要求作为遗产全部继承下来,拒绝就这个问题进行任何谈判。由于中国以大局为重,严格遵守暂时维持现状,然后通过谈判协商解决的方针,以友好态度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印边界在1959年以前基本保持稳定,在近2000公里未定边界线上没有发生大的军事冲突。按照中央的部署,外交部曾制定计划,从1958年以后“五至十年内陆续解决未定边界问题”,中印边界问题放在解决中缅边界问题之后。但是,1959年和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的两次武装冲突,中央不得不把这项工作提前摆到议事日程上。为推动中印边界问题和平解决,1960年4月,中国军队从东西两段的实际控制线单方面后撤20公里,使双方军队脱离接触,并且在撤出的地区停止巡逻。然而,印度却将中国的和平诚意视为软弱可欺。1961年,印军在西段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在中国军队后撤的地区相继建立了43个军事据点;在中段侵入中国乌热地区;在东段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北推进,增设了许多哨所。中国政府多次要求印军退回实际控制线的印度一侧,印军拒不退出。因此,中国军队不得不在西段边界实际控制线的中国一侧重建哨所,恢复巡逻。随后,又在东段边界派驻了哨所。日,印军从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向中国军队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为什么印军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呢?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曾经分析说:“首先是由于中国一再忍让,印度政府得到一个错觉,以为中国不会进行反击。同时,印度政府错误地认为中国国内的经济情况很困难,在国际上很孤立,因此妄图用武力来迫使中国屈服。”(《接见瑞典广播公司记者发表电视谈话陈毅副总理谈中印边界问题》,《人民日报》日。)在这种严重的局势下,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决策,有理有利有节地回击了对手,取得了国际舆论的支持,在政治上始终保持主动。一是果断决定对印军的进攻予以反击。中国军队进行反击,是为了向印度表明,中国的克制忍让是有限度的,如果想用武力入侵造成既成事实,以此迫使中国承认边界现状是办不到的。毛泽东后来向外宾介绍情况时说:“他们以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不会打他们,他们就一步一步地向麦克马洪线以北推进,有时甚至到了我们的后边,随便走来走去。我们的总理、总参谋长生气了,太欺人了,决定打它一下。”(毛泽东会见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的谈话记录,日。)周恩来也曾解释说:“尼赫鲁不会放弃大印度帝国的思想,”“不会放弃他的侵略的立场。”“只有坚决自卫还击,才能逐步孤立他,才能使他知难而退,才可以暂时和缓。”“我们不给他一大打击,是不能引起大的变化的,”“不给他大暴露也是不能和缓局势的。”(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记录,日。)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军队在东段一举全歼侵入中国境内的印军第七旅,越过“麦克马洪线”,进占达旺。在西段,清除印军在中国境内的许多据点,收复大部分领土。第二阶段,中国军队在东段控制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大片土地,在西段驱逐入侵印军,拔除印军全部侵略据点。二是在对印军进行必要的反击后主动提出解决边界问题的积极建议。中国军队对印军进行军事反击,是不得已的、被迫的。中国坚持认为,两国边界的争议只能通过和平协商的办法来解决。因此,反击战第一阶段在军事上给予印军沉重打击后,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呼吁:“中印两国政府都应该以中印十一亿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共同利益为重,以亚洲和平和亚非团结的利益为重,竭尽一切可能,寻求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途径。”(《为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中国政府郑重提出三项建议》,《人民日报》日。)并主动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第一,双方确认中印边界问题必须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和平解决前,中国政府希望印度政府同意,双方尊重在整个中印边界上存在于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双方武装部队从这条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第二,在印度政府同意前项建议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愿意通过双方协商,把边界东段的中国边防部队撤回到实际控制线以北;同时,在边界的中段和西段,中印双方保证不越过实际控制线,即传统习惯线。有关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和停止武装事宜,由中印两国政府指派官员谈判。第三,中国政府认为,为了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中印两国总理应该再一次举行会谈。在双方认为适当的时候,中国政府欢迎印度总理前来北京;如果印度政府有所不便,中国政府愿意前往德里,进行会谈。这三项建议于日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中国政府主动提出这三项建议,对在战场上已经取得重大胜利的中国军队来说,是一个重大让步。印度政府却采取了相反的态度,当天就拒绝了中国政府的建议。与此同时,印度还积极寻求美国的军事援助,进行战争准备。他们不仅继续在中印边境地区侵犯中国的领土、领空,而且加紧迫害在印华侨,纵容在印的西藏叛乱分子进行反对中国的罪恶活动。这样,迫使中国政府再次反击印军进攻,并取得胜利。三是在第二阶段自卫反击后主动采取重大的和解步骤。中印边界的紧张局势,引起许多国家的担忧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为了在政治上取得主动,争取各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中国政府在第二阶段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后,根据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一贯原则和方针,决定立刻在中印边界全线主动停火,准备后撤。日零时,《人民日报》以声明的形式公布了这个决定。决定指出:第一,从本声明发表之次日,即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第二,从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日存在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在东段,中国边防部队虽然至今是在传统习惯线以北的中国领土上进行自卫反击,但仍准备从目前的驻地撤回到实际控制线,即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并且从这条线再后撤20公里。在中段和西段,中国边防部队将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第三,为了保证中印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往来、防止破坏分子的活动和维持边境的秩序,中国将在实际控制线的本侧的若干地点设立检查站,在每一个检查站配备一定数量的民警。中国政府将经过外交途径把上述检查站的位置通知印度政府。这一举动,在世界舆论中引起巨大轰动,许多国家在感到意外的同时,纷纷为之称道。缅甸驻华大使叫温称这些措施“非常崇高、宽大”,“印度政府应该予以接受,并采取同样措施”。(缅甸驻华大使叫温同周恩来的谈话记录,日。)蒙古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访华期间对周恩来说:中国政府对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很大主动,这是明智的步骤。中国关于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中印冲突的建议,我们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蒙古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同周恩来的谈话记录,日。)。这样,中国在政治上进一步取得了主动,而印度则陷入被动之中。如何评价毛泽东关于双方后撤20公里的决策。在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上,毛泽东关于双方“后撤”的决策至今仍存在不同的认识。一些人对这个决策提出质疑,认为这个决策是错误的,不仅当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给今天解决这个问题留下后患(即难以要回当年我们后撤而被印方占据的地区)。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情况。从国际战略的角度考察,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不仅继续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而且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因此,争取和团结包括印度在内的亚非国家的支持,搞好同他们的关系,就显得特别必要。中国政府在处理中印边界问题中所提出的积极建议和采取的“撤军”等措施,使很多国家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其中包括一些过去对中国持有偏见和怀疑态度的国家。这样,中国就赢得了更多的朋友,国际地位和声望在这场集政治、军事和外交于一体的斗争中得到提高,避免了四面受敌局面的出现。从边界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双方后撤的决策也是必要的。如周恩来所说:“在有争执的边境地方,如果不使双方的武装部队脱离接触,就很难避免冲突。”(周恩来致尼赫鲁的信,日。引自《人民日报》日。)另外,当时仅由中印两国谋求直接谈判还不够,还需要其他亚非友好国家进行斡旋。从实际效果看,由于中国政府率先停火并且撤回自己的部队,中印边境的局势缓和下来,为一些关心亚非地区和平的国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斡旋奠定了基础。至于“后撤”带来的问题,只能在以后条件成熟时通过两国和平谈判予以解决。如何理解中国政府在边界谈判中坚持以恢复日双方的实际控制线为谈判的基础。这个问题,是中印边界第二次武装冲突后中国在谈判中与印度之间的一个重大分歧。印度方面坚持首先恢复因印军一再入侵而造成的日以前的边界全线状况,然后再举行会谈。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坚持要以日线为谈判基础呢?周恩代表中国政府是这样解释的:“印度政府所谓恢复9月8日以前的边界状态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印边界东段,它意味着印军重新侵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的中国领土;在中印边界西段,它意味着印军重新侵占他们从1959年以来在中国境内建立的军事据点。这种状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是印度军队凭借他们已经侵占的有利军事地位在10月20日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的状态。这是孕育着严重到不可避免的边境冲突的状态。无论是恢复9月8日的边界状态,或是恢复10月20日的边界状态,都是不公平的,都不可能带来和平。”“印度政府不同意恢复日的边界状态,而要求恢复日的边界状态,就证明印度政府从1959年以来用武力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印度建议恢复的状态是三年来印度军队越过实际控制线、侵占中国领土后的状态;而中国建议恢复的状态却是三年前中印边境基本上保持平静的状态。按照印度的建议,只有中国一方面后撤,而印度不仅不撤,还要前进,还要重新侵占中国领土;按照中国的建议,中印双方互有撤退,而在东段,中国边防部队后撤的距离还会远远超过印度军队后撤的距离。”(《周恩来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日。引自《人民日报》日。)他还指出:“根据中国政府的决定,中国边防部队将撤离日实际控制线二十公里。这就是说,他们将不仅撤出在最近的自卫战斗中所进驻的地区,而且将撤到远离他们日或10月20日所在位置的地方。日实际控制线是根据当时双方的行政管辖范围形成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由任何一方任意加以规定,加以解释。双方武装部队从这条线各自后撤二十公里,都是从自己管辖的地区后撤,因此不发生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亏的问题。而且,这样做,既不妨碍每一方对自己撤出的地区继续行使管辖,也不损害任何一方对边界的主张。”(周恩来致尼赫鲁的信,日。引自《人民日报》日。)从周恩来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无论从哪方面看,印度的建议都是片面的、强加于人的,是要中国屈服的;而中国的建议对于双方来说,却是对等的、互让的、互相尊重的。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基斯坦看中印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