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别人有毕业证书,为什么我还没有?教授是不是职称教授叫的不够好,还是我领悟不高

这些道理没人告诉过你全文阅读
我的图书馆
这些道理没人告诉过你全文阅读
作者:杨萃先 致 谢 序一(1) 序一(2) 序二 序三:Tracy、我和这本书 目 录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1)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2)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3)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4)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5) 第二节 行业之选(1) 第二节 行业之选(2) 第三节 职业之选(1) 第三节 职业之选(2) 第四节 职业发展道路之选(1) 第四节 职业发展道路之选(2)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1)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2)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3)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4)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5)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6) 第六节 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 第六节 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1)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2)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3)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4)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5)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6)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7)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8)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9)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10)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11) 第二节 大四,做好五件小事(1) 第二节 大四,做好五件小事(2) 第二节 大四,做好五件小事(3) 第三节 职场新人,谨防五大误区(1) 第三节 职场新人,谨防五大误区(2) 第三节 职场新人,谨防五大误区(3) 第三节 职场新人,谨防五大误区(4) 第四节 名企需要8个为人之“道”和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1)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2)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3)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4)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5)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6)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7)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8)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9)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10)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11) 第二节 面试之前的准备(1) 第二节 面试之前的准备(2) 第二节 面试之前的准备(3) 第三节 中文自我介绍(1) 第三节 中文自我介绍(2) 第三节 中文自我介绍(3) 第三节 中文自我介绍(4) 第三节 中文自我介绍(5) 第三节 中文自我介绍(6)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1)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2)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3)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4)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5)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6)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7) 第五节 候选人互相介绍(1) 第五节 候选人互相介绍(2)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2)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3)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4)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5)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6)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7)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8)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9)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0)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1)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2)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3)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4)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5)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6)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7)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8)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19)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20)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 致 谢   本书中的素材, 全部来自于我在新东方所教授的“面试口语”班的学员朋友们。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 我亲眼见证甚至亲身参与了他们的“求职工程”。   有的学员, 过五关斩六将, 挤进了竞争激烈的世界500强公司, 比如说, 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宝洁公司、 联合利华, IT与通讯行业的英特尔、 IBM,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汇丰银行等等。   也有的学员, 幸运地加入了同样竞争激烈的国内各企事业单位, 比如说, 中国移动、 华为等公司, 以及海关、 税务、 法院等热门的公务员岗位。   当然, 更多的学员加入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型和小型公司, 开始了他们可能波澜不惊但也很可能异彩纷呈的职业生涯。   回首处, 他们带着三分迷茫和七分希望来到新东方的课堂, 将自己对前途、对择业、 对面试的种种疑惑向老师倾诉, 就是这种种疑惑, 构成了本书的主线, 使本书得以不施脂粉却前所未有的真实动人。   再回首, 他们带着三分惴惴和七分自信经历了外企、 国企、 私企、 公务员等等大大小小的面试, 并且在第一时间把带着热度甚至有些许火药味的面试经过分享给我们。就是这新鲜的第一手材料, 构成了本书最亮丽的风景, 使得本书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 也使本书得以在未出版之前就受到学员的关注。   感谢所有参与此书的学员朋友们, 没有他们的真心参与, 就没有这本书的诞生。   特别要感谢的, 是这些朋友们: 郁欣、 杨艳、 魏绮婷、 陈晓萍、 钟蔚文、 李俊周……   杨萃先   于新东方学校 序一(1)   三年前,我在新东方学校开始执教“面试英语”一课。在新东方的课堂上, 在各大高校的讲座现场,我接触了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他们中大多数是对求职毫无经验白纸一张的应届毕业生,但也有已经工作了几年正思量着骑驴找马的老毕业生。在他们的眼中, 迷茫与希望并存,焦虑与期待齐飞。为什么投递出去的简历杳无音信?网申失败后可否进行“霸王面”?“挂面”之后还可以申请吗?……他们充满了焦灼与疑惑, 个个都有“两肚子”的问题要问。这些问题, 或化为课堂上高高举起的手, 或化为课堂下一封封email, 如急风骤雨般向我席卷而来。   有些问题, 重大到事关人生设计:   Tracy老师, 我学的是会计, 可是我一见到数字就肚痛!我想转行可是又没有其他的技能, 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Tracy老师, 我学的是企业管理, 这个专业大而不精, 我想继续读研究生, 可是很多人告诉我这个专业读了研更不好找工作, 是这样吗?   Tracy老师, 我学的是人事, 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两年人事助理, 不瞒您说, 我闲得都快长毛了!我想辞职, 找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人家都说做外贸业务员很有挑战性, 可是我英语又不好, 我想辞职到新东方学一年英语, 您说我的想法对吗?   ……   有些问题, 宏观到无法回答:   外企需要什么样的人?   如何才能加入宝洁公司?   进大公司好还是进小公司好?   ……   更多的问题, 是无数的细节, 可能微不足道, 也可能决定某次求职的成败:   简历上要提供照片吗?   您在课堂上讲简历一定要根据所申请的公司和职位来度身定制, 可是我在招聘会上发简历是天女散花, 宁可错投三千绝不漏掉一个, 我不可能现场修改简历呀?!   我去台资厂面试, 好几次都被问到是否有男朋友, 我是说有好呢, 还是说没有好呢?如果说有, 他是否觉得我可能很快会有结婚生孩子的麻烦?如果说没有, 他是否觉得我这么老大不小的还没有男朋友一定有性格缺陷甚至生理缺陷?或者, 我应该说隐私问题无可奉告?   面试官上来就问我是不是独生子女, 我说是, 然后他就胡乱问了几个问题就打发我走了, 面试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失败了。我想知道, 我的面试失败和是否是独生子女有关系?难道独生子女也成了找工作的障碍?!   ……   我在写作此“序”的时候, 虽然事过境迁, 却依然能够感受到每一个学员提问时的焦灼。他们的焦灼, 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 无数的媒体都在哀叹大学生遭遇就业寒流; 他们的焦灼, 来自家庭, 含辛茹苦、 两鬓生霜的父母早就期待着子女能够有个繁华似锦或者至少不愁衣食的前程; 他们的焦灼, 来自学校, 学校为保就业率, 不停地在他们的耳边旁敲侧击“就业不是择业, 该签就签吧, 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 他们的焦灼, 更多地来自自己, 十六年的中国式教育, 没有教会他们实用的求职文化, 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侃侃而谈而不是慌乱不已……   面对这种焦灼, 我无法不动容, 我无法不竭尽全力地去回答学员的提问, 每回答一个问题, 都可能抹平一个年轻人在职业奋斗生涯中的一段崎岖, 助他更早地找到自己的ideal job。然而, 仅仅以课堂和讲座的有限时间, 远远不够回答学员们潮水般涌来的提问, 我的邮箱被彻底塞满, 我的MSN不得不经常伪装成“离开”或者“脱机”!而那些没有被回答的提问, 却永远在拷问着我作为新东方教师常常自诩的社会责任感, 令我午夜思之, 心中惴惴!   就这样, 有了这本书。我对这本书寄以厚望, 希望她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弥补中国大学教育仍然不够强大的职业辅导这一环节, 向所有的学员传道、 授业、 解惑! 序一(2)   杨萃先 (Tracy Yang)   博客: .cn/yangcuixian   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于“某园” 序二   本来想写长长的序。   执笔良久, 千言万语, 竟只凝成短短一句话:   领悟了这本书, 你的未来, 会比我们四位作者更精彩。   颜培程   博客: .cn/yanpeicheng   日星期三 序三:Tracy、我和这本书   ——刘佩  原新东方学员、 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师   常听教高中英语的母亲感叹,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爱跑到新东方去听课, 甚至拿新东方老师作为标尺衡量自己中学的老师。 听后不禁莞尔, 回头想想我们这一代做学生的, 几乎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与新东方打交道的经历。立志出国的自不必说; 急着要突击四六级的, 也愿意来这儿感受感受剑拔弩张、 吾辈自当头悬梁锥刺股的热闹劲儿; 还有爱听明星老师即兴高歌、 讲幽默段子的…… 我也不能免俗, 两年前我正经历着找工作的焦灼,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了新开的“面试英语”课堂, 没想到从此有幸认识了邻家姐姐般的Tracy老师(杨萃先), 更没想到两年前一次随意的交谈, 让这本书从愿望变成了现实。   两年前的那次面试口语培训, 是我人生中接受的第一次正规的求职培训, 也是目前为止惟一的一次。其实许多中国学生和我一样, 书从本科念到硕士、 博士, 校内、 校外实践经历也不少, 可临到找工作时才真正知道求职的基本程序, 不同的单位对不同职位的要求, 更遑论求职过程中的种种技巧。求职是每一个社会人必须要经过的关卡, 在北美和许多欧洲国家, 大学生从刚入学就开始接受求职技巧的训练。而作为国内的一名大学教师, 最让我遗憾的是, 求职教育在国内大学课堂里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失的情况, 我亲眼看到许多人终日勤奋忙碌却最终与理想职业无缘。作为曾经的求职者, 个中的酸、 甜和与理想失之交臂后的那种苦甚至绝望, 我和Tracy感同身受。作为老师, 我们更觉得有责任来弥补这种缺失。   Tracy的面试口语课是令人难忘的, 她善于把握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她的课紧张、 刺激又妙趣横生。她有着北方女孩特有的热情, 出口成章却不矫情。最难忘在试讲前, 我向她求助, 她硬是把我那满是深涩难懂术语的专业课讲稿改头换面, 把新东方特有的幽默、 深入浅出和极强的课堂操控能力融了进去, 让我的试讲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赢得了我现在的教职。   Tracy经常自嘲为“经验派但绝非偶像派”的女老师, 但更多的学员却认为Tracy是一个有才华却不自傲、 处处为人着想的实在人。这样的性格也让她赢得了学员们的喜爱, 也让更多的人愿意与她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成功案例, 回报于她, 而这些奠定了本书厚实的案例基础。   这本书断断续续写了两年, 有如“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 成书的艰辛与喜悦, 外人很难体会。本书付梓之时, 主笔Tracy的第二个宝宝也刚刚出生, 可谓喜上加喜。这本书同时也是新东方老师与所有学员共同的智慧结晶, 不求面面俱到, 只求用实实在在的过来人语, 陪伴你熬过那段黎明前焦灼而痛苦的时光。   刘 佩   日于大学城 目 录   第一章 择业之道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 2   第二节 行业之选 9   第三节 职业之选 12   第四节 职业发展道路之选 14   第五节 职场新人扫盲: 360行, 我该做哪一行? 18   第六节 职场新人扫盲:   大大小小的公司, 我该进哪一家? 27   第七节 谨防四大择业误区 31   第八节 前辈职场“胜经” 41   第二章 求职准备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 做好五件大事 45   第二节 大四, 做好五件小事 60   第三节 职场新人, 谨防五大误区 64   第四节 名企需要8个为人之“道”和   8个做事之“理” 71   第三章 简历   第一节 HR如何筛选简历 74   第二节 制作简历的3个步骤 78   第三节 成功简历必须遵守的10个原则 82   第四节 成功简历示范 96   第五节 失败简历点评 110   第六节 如何更有效地递交简历 118   第四章  求职信   第一节 求职信Dos 和Don’ts 126   第二节 成功求职信示范 126   第三节 失败求职信点评 135   第五章  网申   第一节 HR喜欢的5种网申开放性问题答法 139   第二节 名企网申开放性问题点评与示范 146   第六章  面试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 160   第二节 面试之前的准备 174   第三节 中文自我介绍 179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 189   第五节 候选人互相介绍 196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 198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230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题 262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回答开放性问题 272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陈述法” 283   回答“行为事件访谈型面试”问题 283   第十一节 如何应对面试时的英文测试 298   第十二节 如何应对“角色扮演” 305   第十三节 如何应对挑刺型问题 310   第十四节 如何应对非常规性问题 313   第十五节 小组讨论 317   第十六节 见风使舵: 根据提问判断面试官的个性和好恶 348   第十七节 面试实况与专家点评 352   第十八节 也来谈谈“细节决定成败” 368   第七章 感谢信与申诉信   第一节 感谢信: 核心并不是感谢 373   第二节 申诉信: 核心并不是申诉 374   第三节 电话跟进: 应聘小公司的制胜法宝 380   第八章 求职之道   第一节 适合你的, 才属于你 383   第二节 把事情做“绝” 386   第三节 把触角伸出校园 397   第四节 少几个目标, 多几页材料 400   第五节 精彩答案, 源自“感悟” 401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1)   以“择”开头的词语往往字字千钧: 择校、 择业、 择偶, 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人们沉甸甸的希望, 每一个词语都让人们不得不慎之又慎。   为什么选择如此重要?   因为, 选择决定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 择校决定着一个孩子是否能学有所成, 择业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 择偶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美满。而学有所成、 事业成功、 生活美满, 恰恰是芸芸众生所追求的三大人生目标。   相比而言, 人们对择偶与择业尤为重视, 俗话“女怕嫁错郎, 男怕入错行”就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态。   所以, 如果你想走出一条完美的职业发展之路, 就必须三思而后行, 慎重择业。   既然择业如此重要, 那么, 择业到底“择”什么?   择业, 绝非仅仅是选择某个具体的职业, 而是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选择:   (1) 行业   (2) 职业   (3) 公司   (4) 薪资   具体一点说, 到底应该如何择业呢?   这个问题, 见仁见智。笔者从过去三年多以来, 一直从事求职咨询与面试辅导工作, 接触了大量“新手择业”与“老手跳槽”的案例, 从而对择业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感慨与体会, 在此与读者诸君一一分享。   古语有云: “以铜为镜正衣冠, 以人为镜正得失。”在择业之前, 大家应该以过来人为镜, 衡量利弊得失, 从而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首先要与大家分享的, 是本书的主笔杨萃先的职业发展故事。   回首十二年的职业生涯, 既有令自己“悔之晚矣”的错误选择, 也有令自己深感庆幸的正确选择。在本节中, 我对自己每一次的人生选择加以“马后炮”式的点评, 希望读者以我为镜, 借鉴我的经验, 吸取我的教训, 正确择业。   我的大学与职业经历如下:   1995年8月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专业   1995年9月~ 1996年12月 北京某燃气公司 技术翻译   1997年1月 纳贝斯克饼干厂 生产总监助理   1997年2月~ 1998年9月 耐克中国有限公司 销售助理(后升任销售代表)   1998年10 ~ 11月 柯达中国有限公司 大客户经理   1998年12月至今 新东方学校 英语教师; 面试咨询培训师   一、 关于大学规划的反思   我的大学生涯, 由于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而平淡无奇。和很多大学生一样, 我不喜欢也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国际政治, 对我而言绝对是一个“就业市场小+本人兴趣小”的“双小”专业!如果昔日重来, 如果我依然被分配到了这个“双小”专业, 我会怎么办?   十年回眸, 我的“马后炮”思维告诉我, 大学生涯应该这么度过:   1. 打造自己的“通才本领”   我参加并通过了三家不同的美国公司的面试, 发现越是知名的大公司越是在意求职者的“通才本领”, 而不是很介意你对该公司的业务是否非常熟悉, 是否已经具备了该公司所需要的“专才本领”。有一个比喻可以很恰当地说明知名公司的招聘哲学: 如果他们需要招聘一把“锤子”为他们工作, 他们往往并不在乎应聘者是否已经具备“锤子”的外观, 而是很关注应聘者是不是一块可能被打造成“完美锤子”的钢材。   根据我的经验, 一流外企所需要的“通才本领”往往包括以下几点:   (1) 英语口语水平   虽然我在大学毕业之前就通过了专业英语八级考试, 但是我在英语学习当中犯了两个方向上的错误, 其一, 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听力和阅读的训练上, 而在外企工作更需要的是口语表达; 其二, 我当时学习的素材和我的实际工作完全不接轨, 我记得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晦涩难懂的西方名著, 而和我一起工作的外方经理, 更加希望我具备实用商务英语技能, 尤其是在办公室情境下的词汇和表达, 比如说Why always such short notice? (怎么总是最后一刻才通知我们呢?)We should stick to our price.(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报价。)等等。当然, 如果我可以和外方老板谈论一下好莱坞大片、 NBA战况和国际大事, 那就是锦上添花了。所以, 如果重回大学校园, 我会把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实用口语”的练习上, 掌握这个进入外企最顺手的“敲门砖”。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2)   (2) 计算机操作水平   虽然我在大学里学会了基本的Word和Excel操作, 但是这些简单的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要求, 我记得自己曾经因为不会使用Excel表格中的函数而连续加班一个星期才把老板需要的一个表格制作完毕。尽管我的老板非常宽容, 但我还是在他的“温柔的指责”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并且立下了“一个月之内把Excel中的重要函数全部学会”的军令状!所以, 如果重回大学校园, 我会把Word, Excel, PowerPoint学精学透。   (3) 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 我在应聘柯达公司的时候险些失败在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上。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被列为外企招聘的第一热门关键词, 因为笔试和小组讨论的环节着重考查的都是逻辑思维能力, 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女性求职者的弱项。如果重回大学校园, 我会参加“辩论协会”, 因为辩论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提高自己思维的全面性和条理性。   2. 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应该是“双匹配”的, 也就是说, 这份职业既匹配你的兴趣, 也匹配你的能力。由于我在大学里没有进行“职业定位”, 所以在毕业后的几年之内, 我一直在摸索“双匹配”的职业。我做了翻译工作, 发现翻译工作只适合我“通晓中英双语”的能力, 但不适合我的兴趣, 因为翻译只是传声筒, 我不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言论, 而我恰好认为自己是相当有见解的人。我做了销售工作, 发现它相当适合我“与人沟通”的兴趣, 但是却不能使我发挥“通晓中英双语”的特长。摸索了三年之后, 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双匹配”的职业: 培训师, 因为它既适合我“通晓中英双语”的能力, 也适合我“与人沟通”的兴趣。   所以, 如果重回大学校园, 我会在大一到大三反复尝试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既然我的兴趣是与人沟通, 能力是具有创新思维并且中英文口才较好, 那么我会去从事这三个职位的兼职: 教师、 销售和市场推广。我会利用做家教的机会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老师; 我会去参加保险公司和直销公司的培训, 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擅长并乐于推销产品; 我也会参加营销策划比赛, 衡量一下自己是否具有做市场推广工作的天分。   早早进行“职业定位”, 就会避免你在毕业之后频繁跳槽。更为重要的是, 它可以使你在大学期间就打造自己的“专才本领”。虽然我们在上文中强调了“通才本领”的重要性, 但是, 由于应届毕业生对一些大公司的好职位“群起而抢之”, 这些大公司变得越来越“挑剔”, 他们除了要挑选最好的“钢材”, 还要看看这块“钢材”是否已经初步具备了“锤子”的外观。   二、 关于职位的反思   1. “翻译”职位   前文我们讲过, 口译员只是传声筒, 它往往并不适合那些乐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人。   我也尝试过做笔译, 而且翻译出版了《梅森探案集》中的《逃尸案》。为了翻译这本书, 我笔耕了三个月(绝对每天工作16个小时), 挣到了区区3650元钱, 而且从此患上了脊椎病。可怜的脊椎, 我至今还记得这笔害了它的血汗钱。   由于出版了一本翻译作品, 我迅速获得了翻译公司的信赖, 接到了更多的“翻译订单”, 但是, 我悲哀地发现, 自己根本不具备一名优秀翻译的才能。因为翻译公司所交来的稿件, 是各行各业五花八门的, 只有知识广博的人才有可能对各个领域都略知一二, 从而顺利地译出稿件。为了翻译诸如“深海捕捞大黄鱼”等科技文章, 我陷入“文字狱”, 痛苦万分。   所以, 如果你不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 我不建议你从事笔译工作。此外, 如果一个公司招聘口头翻译, 我也不建议你去应聘, 因为翻译只是公司的辅助人员, 而不可能成为核心业务人员。不从事核心业务, 发展空间可想而知。但是如果一个翻译职位有着良好的“关联资源”, 比如说, 让你天天和CEO在一起, 让你日日接触投资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 那么这将是一个最好的“曲线救国”的职位。它能够帮助那些只有英语技能、 没有业务技能的人迅速转换角色, 成长为某个企业的核心业务人员, 再也不担当配角!原来和我同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职的一位男老师, 就在三年前去了福特汽车做中国区总经理的翻译兼助理。去年, 他被调任到市场部负责政府公关。如果没有“翻译”职位做跳板, 他不可能“空中飞人”跳到政府公关这个热门职位。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3)   2. “生产总监助理”职位   我在中美合资的纳贝斯克饼干公司只工作了一个月, 因为我无法回答下面的这个必须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做“生产总监助理”, 我的五年计划是什么?   我可能升任“生产组长”吗?不太可能, 毕竟我没有任何的技术背景。我要跨部门转成销售代表?整个一个曲线救国, 而且还未必救得成。试想一下, 如果我担任的是销售总监助理、 市场总监助理或人事总监助理, 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甩掉“助理”的帽子, 因为我不会遇到“饼干生产”这样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专业瓶颈。我完全可以在工作中积累经验, 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代表、 市场代表或者人事专员!   3. “销售助理”职位   做助理是个大学问!做好助理, 你很有可能会快速地脱掉助理这顶帽子, 变成销售代表或市场专员等等。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做好助理有三大要素:   (1) 120%做好本职工作。 打字又快又好又省纸, 沏茶不烫不凉刚刚好!毫不夸张地说, 你的工作表现直接决定了你转部门或者转职位的速度。   (2) 服务于每个人, 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经理。要充分认识到做助理是公司最基层的服务人员, 即使你是总经理助理也不例外!心甘情愿地为所有人服务, 当每个人都说你能干而且具有服务意识的时候, 你的升职通知就在门外等着冲进来拥抱你呢。   (3) 偷偷学艺, 而不是明目张胆地学艺。学艺容易理解, 做销售助理就要多多学习销售代表是怎么工作的, 做人事助理就要琢磨工资福利专员是如何设计薪资制度的。而偷偷二字, 也是绝对必要的, 尤其是对于刚刚加入公司还没有树立起良好口碑的新助理。要知道, 在干好本职工作之前就问东问西是最令人反感的新人行为, 充分暴露了你的“狼子野心”。   4. “销售”职位   很多人说销售工作不适合女性, 因为要出差、 陪客户吃吃喝喝、 压力太大、 要一辈子求人等等。但是, 我本人的体会却截然不同, 在耐克公司做销售几乎是我职业生涯当中最愉快的经历, 如果不是当年耐克的亚洲裁员风暴, 可能我至今还在从事销售工作。   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销售员是很容易的。毫不客气地说, 在各大知名企业包括著名的外企里, 混日子的销售代表太多了!工作内容无非是查查库存、 打打电话、 催催款之类连初中毕业生也可以完成得很好的事情。当然, 想要靠这样的工作内容就脱颖而出得到提拔几乎是不可能的。   做一名优秀的销售员是非常困难的。你不能满足于完成公司交给你的例行公事的销售工作, 你要想办法帮助现有的客户实现业务增长、 拓展新的客户、 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我的一位学员朋友, 在从事了销售工作八年之后, 被以30万保底100万封顶的年薪(按业绩支付)挖到一家河南的民营饺子公司做销售总经理。此前, 他在一家来自台湾的速冻食品公司担任华南区销售经理, 在短短一年之内把公司的产品成功打入了华南营业额最大的前十家连锁超市。   5. “教师”职位   很多学员都对新东方教师的工作性质感到很好奇, 我借此机会和读者分享一下在新东方做教师的心得体会。   在新东方做教师, 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 多劳多得。在培训学校做老师, 有点类似小时工的工作性质, 只要你有足够的精力教更多课时, 你的收入就会有明显的增加。所以这种工作绝对符合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多劳多得”,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给自己打工”的一种心理预期。   (2) 满足感强。新东方是绝对以业绩为导向的, 学生在每一期课程结束之前都会给授课教师评分。优秀的教师会得到极高的学员满意度, 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感。   (3) 不坐班。你不需要朝九晚五地在办公室里熬时间, 只要上课的时候准时出现在教室里即可。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4)   (4) 拥有更多自由时间。由于大部分课程被安排在晚上和周末, 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就全部是我们的假期了!当然, 备课的时间除外。而且, 在招生的相对淡季, 我们完全可以给自己放上半个月的悠长假期, 尽情享受闲暇的乐趣。   (5) 拥有更多的精神自由。只要你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去授课, 你可以载歌载舞地授课, 也可以让学员满教室乱跑乱叫, 只要确保他们有所收获就行了!   (6) 工作性质单纯。做老师没有繁杂的人际关系, 甚至于感觉自己几乎没有老板, 你最重要的老板就是学员, 只要学员认同你的教学, 你的工作就会很稳定。   但是,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 在新东方学校做老师, 也有它的缺点和局限性:   (1) 必须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做后盾。只有保持旺盛的体力与精力, 我们才可以在课堂上激情澎湃地授课, 在课堂下持续地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   (2) 压力比较大。学员对教师进行评分的制度对我们构成了有形的压力, 为了获得良好的学员评价,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的最佳教学状态。   (3) 发展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我们来说, 未来的职业发展选择并不多, 其一是一直做教师, 做知名教师, 教到自己门牙漏风不能再教为止; 其二是逐渐走向教学管理岗位, 在学校高速的扩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职位; 其三是走学术研究方向, 出版教学书籍等等。   总体来说, 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 我给新东方教师这个职业打90分!   6. “面试咨询培训师”职位   我很幸运, 因为我在三十而立之年找到了一份完美的真正适合自己的“双匹配职业”: 面试咨询培训师。首先, 它绝对符合我的个人兴趣, 因为它使我有机会和大量的学员朋友们沟通, 他们把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故事分享给我, 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 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 我觉得自己比演员还要幸运, 因为演员最多能体会几个到几十个角色, 而我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和体会成千上万个别样的人生。与此同时, 我把自己的择业观和面试经验分享给学员朋友们, 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也同样因为培训的过程和很多令人满意的培训结果而感到了巨大的精神满足。第二, 面试咨询培训师的职位完美地匹配了我的能力: 我从事过多个行业、 多个职位的职业发展曲线立刻从缺点变成了优点, 因为我可以在自己亲身体验过的领域给学员做出更加准确的职业定位、 更加有效的面试辅导!我通晓中英双语的优势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因为我可以自由地运用两种语言帮助学员通过中文和英文面试。   求职咨询与面试培训行业, 是一个极好的平台, 它使我有了“长袖擅舞”的机会,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身资源。   三、 关于职业发展道路的反思: 不应该走曲线   职业发展犹如爬山, 大家都想尽快地登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而最快登临顶峰的办法, 除了坐缆车(如果有一个亿万富翁的老爸或者爷爷), 只有坚定地直线向上攀登。   我走过的职业发展道路是曲线的: 翻译——销售助理——销售代表——教师。曲线发展道路的缺点很明显, 它一定会延缓你到达顶峰的时间, 你的薪资和职位会在曲线中缓慢爬升而不是快速上扬。当然, 凡事有失必有得, 曲线发展道路也不无优点。由于你走了多条路, 你自然可以欣赏沿途不同的风光, 体味各种职业所带来的不同快感与痛感。总之, 直线让你更快地得到高位和金钱, 曲线让你更多地体会人生百态。走直线还是曲线, 完全取决于你想得到什么。   假如时光倒流, 更加注重个人成就感的我会坚定地走以下任何一条直线:   (1) 教师 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兼出版多部书籍的作者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5)   (2) 教师部门 主管 分校校长 集团高管   (3) 销售助理 销售代表 销售主管 部门经理 销售总监   也许你会说, “我觉得我现在做的工作并不适合我, 难道我还要一直向上爬吗?”   其实, 你所从事的工作, 往往就是最适合你的工作。回首我自己的职业之路, 我意识到了一点, 销售工作与教师工作, 在本质上是非常相似的工作, 都很适合我。我要做的, 不是左挑右选, 而是选择其中任何一个, 直线爬上去。   当然, 如果你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实在是120%提不起兴致, 你尽可以挥霍自己两三年的青春, 在刚毕业的两三年里, 逐渐认识自己并明晰自己的职业定位。但是, 假如你是已经工作了三五年的“大龄青年”, 你最好的选择就是一直向上, 再向上; 除非有特别好的机会落到你的头上, 否则, 不要向左, 也不要向右!   四、 关于行业选择的反思: 不应该走平行线   我十年中所从事的行业分别是: 燃气——饼干——体育用品——摄影用品——英语教育。在我工作最初的短短三年之内, 我转换了四个行业, 而且是四个没有任何交叉点的平行的行业。从行业经验的累积上, 我完全没有达到个人增值的目的, 因为每一个行业都相隔十万八千里。如果我能早一些固定在一个行业, 那么我就会逐渐变成某个行业的“老手”, 而不是到处都当“新手”!很多新毕业生不知道如何选择行业, 其实, 我们所熟悉的行业, 比如: 教育产业、 快速消费品行业和外贸业等等都是很有发展的。你需要的不是如何选择, 而是如何坚持下去。当你进入一个行业之后, 尽可能地在这个行业持续地发展下去, 你可以更换无数家本行业内的公司, 但是不要轻易地转换行业。 第二节 行业之选(1)   为什么选择行业如此重要?   因为, 行业直接决定着你工作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良禽择木而栖, 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小巢”能够得到一棵“大树”的庇护。人类也是如此, 总是期望着能够“背靠大树好乘凉”。如果你选择的行业稳定, 你的工作也很可能会相对稳定。如果你选择的行业发展迅速, 你个人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满足感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那些有幸在十年以前进入能源、 通信行业的人对此肯定深有体会, 他们的个人收入, 在过去十年以来随着行业的爆炸式增长而直线上扬。   在本节中, 我们以过来人为镜, 阐述行业选择之道。   我的一对朋友夫妇是大学同班同学, 199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 学的是比较冷僻的档案管理专业。我们以这对夫妇的职业发展道路为原型, 进行一个案例分析。   丈夫刘智   工作第1年: 某机械厂, 党办秘书, 月薪1,000元   工作第2~3年: 某中小型软件公司, 软件销售代表, 月薪2,800元   工作第4~10年: 同上软件公司, 软件销售总监, 月薪10,000元   妻子张芳   工作第1年: 某中型化妆品公司, 秘书, 月薪1,000元   工作第2~5年: 某大型化妆品公司, 销售代表, 月薪3,000元   工作第6~10年: 另一大型化妆品公司, 销售主管, 月薪6,000元   张芳是我的好朋友, 当年在人民大学人称小才女, 智商和情商绝不在其夫君之下。从业多年以来她兢兢业业, 不比自己的夫君少上一天班, 也不比夫君少操一点心, 可是她的收入却一直维持在自己夫君的一半左右的水平。除了哀叹男女有别, 张芳更多地在投诉着自己的行业。如果时光倒流, 张芳说她在选择行业时会看两个因素:   十年以前, 张芳在拿到3,000元月薪的化妆品公司offer的时候还嘲笑了夫君一番, 因为夫君的工资还比她少200元呢!   然而, 十年之中, 夫君所从事的软件行业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 因上市而一夜暴富的亿万富翁、 千万富翁的故事每年都不绝于耳。而她所从事的化妆品只能默默地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水涨才能船高, 她又怎么可能获得火箭式的加薪呢?   选择行业, 一定要看远十年, 甚至二十年到三十年。如果你选择的是一个可持续增长的行业, 即使你个人的才能保持不变, 你的职位和薪资至少也会随着行业的增长而享受自然增长。   前两天, 我一个亲戚的女儿小颖在北京同时拿到两个offer, 一个是一间专门代理冷冻薯条的公司, 另外一个是一间代理纸制品和纸浆的公司。小颖说, 如果她只接到了一份offer,不论是哪一份, 她都会毫不犹豫地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第二天就去上班, 对于一个民办大专毕业、 各方面条件都普普通通的女孩子来说, 她对工作性质和工资待遇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也不会慎重地划上一条抛物线图, 分析一下这个公司这个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小颖还说, 如果其中一份offer比另外一份高上哪怕200块钱, 或者上班离家哪怕近上三站地, 她也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作者心声: 这不正是当年的我吗? 年轻的求职者, 往往只考虑看得见的眼前利益……) 而问题恰恰在于, 这两份offer从工资和上班远近来说简直是相差无几, 小颖和她当了一辈子巴士司机从来没有换过工作的父母一下子没了主意。   我给小颖所做的分析非常简单, 要从行业发展和工作性质两个方面来分析:   (1) 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薯条的需求, 以及人们对纸制品的需求, 哪一个更会在未来的三年、 五年, 甚至十五年之后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哪一个有可能会一落千丈或者萎靡不振?答案实际上非常简单, 以美食闻名天下的中国, 拥有太多的饮食选择, 薯条能够挤占的空间实在太过有限, 而且, 人们越来越怕发胖、 怕上火、 怕得脂肪肝, 对薯条的消费不可能大幅增加。相反, 人们对纸制品的需求, 一定会在未来保持稳中有升。包装牛奶盒用的卡纸和在中国市场上销量还微乎其微的厨房用纸, 在未来会长期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 难道大家没有听到蒙牛的豪言壮语: “一天一斤奶, 强壮一个民族”?一天一斤奶, 那可需要不少的卡纸来做包装盒呀! 第二节 行业之选(2)   (2) 分析工作性质。卖薯条和卖纸巾都会积累什么样的工作经验呢?小颖告诉我, 薯条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酒吧和一些小的西餐厅, 而纸巾的主要销售渠道自然是超市。假设小颖工作了五年, 要么, 她认识了很多酒吧的老板, 她如果不想卖薯条了, 还可以卖酒、 卖烟、 顺便卖点爆米花给酒吧老板。要么, 她学会了熟练地和超市打交道, 她如果不想拓展纸巾的销售渠道了, 她可以利用原来的渠道经验卖毛巾、 围巾以及卫生巾!如果你是小颖, 你会更愿意和酒吧打交道还是和家乐福打交道?   值得指出的是, 笔者并不是鼓励大家过分地挑肥拣瘦, 一定要挖掘出一个未来有无限发展的行业来。在市场经济已经极大发展的今天, 很难有一个行业会一夜暴富。但是, 相比之下, 不同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仅以笔者的拙见, 可以预见的会在未来有长期稳定发展的行业包括: 移动通讯、 投资与理财、 保险业、 会展业、 医疗卫生、 环境保护、 新兴能源、 文化教育、 娱乐传媒、 物流配送等等; 相比之下, 普通家电、 纺织、 冶金、 白酒、 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则很可能在慢车道上缓缓前行。   二、 选择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的行业   化妆品公司的平均工资高, 还是软件公司的平均工资高?除非特例, 肯定是软件公司的平均工资高, 原因很简单, 软件公司的科技含量更高, 人员薪资自然更高。   在一个平均工资低的公司里, 你能指望着大富大贵吗?在加拿大洗盘子也能月入七八千元人民币, 不就是因为社会平均工资高吗?   前两天, 有一个学员朋友小珊打电话给我, 她说自己拿到了两个助理职位的offer, 一个是在五星级酒店, 一个是在飞利浦位于深圳郊区的工厂。由于工资差不多, 她想选择去五星级酒店, 因为毕竟是在繁华的都市工作, 而不是跑到荒郊野岭。   我没有直接告诉小珊我的意见, 因为, 即便作为“长者”, 我也不敢贸然地为年轻人Play God(扮演指点迷津的上帝), 我只是建议她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择业标准: 是选择地点, 还是选择长远发展?是酒店业的平均工资高, 还是飞利浦所在的电子电器行业?在酒店工作五年之后, 你的薪资涨幅会是多少?而在飞利浦呢?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 看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尤其重要, 因为, 不同行业、 不同公司的新毕业生起点工资可能相差无几, 但十年八年之后, 就会有天壤之别。 第三节 职业之选(1)   为什么选择职业如此重要?   因为, 职业直接决定着你能否从工作中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丰收”。   在本节中, 我们以过来人为镜, 剖析职业选择之道。   潘怡然和赵火红曾经是校友, 学的都是计算机科学, 潘是赵低一届的师妹。现在, 两个人是同事, 同在一屋檐下工作, 却拿着截然不同的薪水。让我们来看看她们十年来的职业发展道路:   潘怡然   工作第1~2年: 台资药业公司, 网络管理员, 月薪2,000元   工作第3~4年: 美资体育用品公司, 网络管理员, 月薪4,000元   工作5~10年: 美资咨询业巨头, 网络管理员, 月薪从8,000元升至10,000元   未来: 保持这个职位直到55岁, 每年获得1~3%加薪, 跳槽可能性为1%(跳到别的公司工资更低), 升职可能性为0%(网络管理员归行政部总监管辖), 转行从事咨询可能性为1%(不愿意以33岁高龄从底层做起)。   赵火红   工作第1年: 某民营软件公司, 网络管理员, 月薪2,000元   工作第2年: 美资咨询业巨头, 网络管理员, 月薪6,000元   工作第3~5年: 同上, 管理咨询师, 月薪8,000元   工作第6~10年: 同上, 资深管理咨询师, 月薪12,000元   未来: 目标是在36岁之前奋斗为管理咨询经理, 达到月薪25,000元   如果昔日重来, 潘怡然会这样选择职位:   一、 选择“核心业务”   网络管理员这个职位, 在咨询公司里是永远的配角, 是辅助者, 在外企里叫 “IT Support Engineer”, 既然是support, 收入和长远发展自然不可能比得上唱主角的咨询师。所以, 潘怡然的收入无论如何不可能赶得上赵火红。   其实, 潘早就有机会转行做咨询, 但是她难以接受咨询师每天飞来飞去的生活, 所以思来想去, 一拖再拖, 等到想转的时候赫然发现自己已经31岁了, 到了必须要传宗接代的年龄, 很难下决心从头开始学习一个新工作。就在写下这段文字的今天上午, 我和潘在msn上聊到此事, 我问她: “如果时光倒流, 你还会选择一直做网管吗?”潘的回答和我所预料的一样, 她当然不愿意, 她会在第一时间转行做咨询!   所谓核心业务, 也就是能直接帮助公司创造收入的业务, 比如: 在新东方学校教书, 在华为从事研发, 在康师傅从事“绿茶”饮料的品牌推广, 在本田汽车搞生产管理, 在广告公司做文案……从事核心业务的优点不胜枚举: 收入更高、 工作更稳定、 更加受公司重视等等。最重要的是, 在核心业务上做出业绩的员工往往会获得职位的快速提升, 比如说, 新东方各地分校的校长, 90%曾经是学校里的名牌教师, 因为在新东方, 教学是最核心的业务。   曾经有很多学人力资源、 学财务专业的学员, 因为我提出的“核心业务论”深感疑惑, 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 在大部分企业都不可能是核心业务, 而是辅助业务。其实, 本节当中的主角潘怡然, 不恰恰就是这种情况吗?我对这部分学员给出的咨询非常简单, 要么在自己的本行里面努力工作, 争取尽早攀登到经理甚至总监的高级职位上, 变成企业领导层的“核心人”, 自然也就等于进入了核心业务圈子; 要么就争取从事核心业务, 学财务的可以去做审计, 可以考“资产评估师”证书拿上万元的高薪, 可以到银行业从事个人理财咨询等等。   二、 选择“可替代性小的业务”   网络管理员职位和咨询师职位, 哪一个的可替代性更小?毋庸置疑, 后者由于智力含量更高, 可替代性自然更小。   从事可替代性小的业务, 你的职位就更安全, 你的薪水就更高。这就是为什么前台秘书的工资永远也不可能太高的原因。 第三节 职业之选(2)   可替代性小的业务, 往往具有“三高”特点:   (1) 智力含量高。比如教师、 咨询师、 游戏设计师、 保险精算师、 资产评估师、 审计师职位等等。   (2) 科技含量高。 比如软件架构师、 通讯工程师职位等等。如果你可以做技术销售, 就不要做普通销售; 如果你可以去卖电梯, 就不要去卖电灯(照明设计系统除外)。   (3) 经验价值高。 比如医生、 律师、 会计职位等等。如果你可以做人力资源, 就不要去做行政; 如果你可以去做市场推广, 就不要去做客服。 第四节 职业发展道路之选(1)   为什么要提前计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因为,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是每条路到达罗马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在本节中, 我们以过来人为镜, 剖析提前计划职业发展道路之重要性。   请大家先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吴文定   工作第1年: 某冶金行业国企, 打杂秘书, 月薪1,200元   工作第2~3年: 某中型法国洗涤用品公司, 市场秘书, 月薪2,300元   工作第4~6年: 某德国洗涤用品巨头, 助理品牌经理, 月薪6,500元   工作第7~20年: 同上, 品牌经理, 月薪15,000元   未来: 中国某民营洗涤用品公司(即将加入), 高级品牌经理, 年薪30~50万元(有奖金激励制度)。   张焕   工作第1年: 东方航空公司, 票务管理工作, 月薪2,000元   工作第2~5年: 朋友的机票票务公司, 副总, 月薪8,000元(后倒闭)   工作第4年: 收到联邦快递的加盟邀请(月薪7,000元), 但是被张焕拒绝(原因是在读MBA期间对房地产企业发生了兴趣)   工作第6年: 合生房地产公司, 办公室主任, 月薪5,000元(后因受不了办公室工作的琐碎与婆妈而离职)   工作第7~8年: 某管理咨询公司, 兼职一些小的项目, 月薪平均3,000元(同时在读某高校EMBA周末班课程)   未来: 必然将长期任职于小的管理咨询公司, 因为, 想加入大的咨询公司没有人要(大咨询公司要么选择一张白纸的新人来培养, 要么挖一些有某行业长期经验的老手); 想做CEO没人要(没有足够长的行业经验); 想从头做起也没有人要(没有年轻的优势)。   故事中的吴文定是我大学的师妹, 她仍然处在上升通道当中, 上半年她出差来广州的时候告诉我, 她可能要开始负责一个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品牌, 也就是要升职为高级品牌经理, 薪水自然也要再次提高!很多读者可能会问, 吴文定之所以如此成功, 是否由于她是名校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才生?是不是由于她天赋异禀, 极其擅长品牌运作?答案都不是, 她和我一样, 学的是“国际政治”, 所有的品牌推广知识都是在工作中点滴积累来的。   对比吴文定和张焕的职业发展道路, 我们总结出职业发展道路的两个原则:   一、 别离开行业“金字塔”   吴文定的成功, 首先来自于她的行业经验积累。如下图所示, 她虽然换了五份工作, 但是从第二份工作开始, 全部都是在同一个行业里发展, 而且经历了从中型到巨头公司的上升阶段。这样一来, 她十年以来的行业选择就构成了这样一座“金字塔”:   民营洗涤用品巨头   外资洗涤用品巨头   外资洗涤用品巨头   冶金行业 中型洗涤用品公司   如果你要跳槽, 尽量别离开行业“金字塔”。   二、 别离开职业“金字塔”   吴文定的成功, 更是因为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职业“金字塔”。每一个职业都好像一座“金字塔”, “金字塔”的最底部面积太大, 所以只能用泥做, 工资自然不高; 中部面积缩小了, 所以用砖来做, 工资达到中游; 而到了令万众仰慕的顶部, 则是由金子砌成的, 工资自然就是金领收入。   我们用图表来表示一下吴文定的职位“金字塔”:   高级品牌经理(年薪30万以上)   品牌经理 (年薪20万以上)   助理品牌经理(年薪8万)   (低级)秘书(年薪1万) 市场部秘书(年薪3万)   与吴文定的成功相比, 我的另外一个学员朋友张焕则遭遇了职业发展的寒流。   我们用图表回顾一下张焕的职业发展道路:   行业:   (联邦快递: 未加入) 房地产公司 管理咨询业 第四节 职业发展道路之选(2)   票务公司   航空公司   职位:   (运输管理: 年薪8万 未加入) 房地产公司(年薪6万) 管理咨询(年薪4万)   专业票务(年薪10万)   航空客货运管理(年薪2.5万)   看到这幅图, 读者可能已经在为张焕扼腕叹息了, 他曾经多么的幸运, 从航空公司到票务公司一帆风顺, 年仅26岁就担任了副总经理的职位, 然后又被大名鼎鼎的联邦快递看中, 虽然薪水并不太理想但是却给他提供了爬上“物流金字塔”的通道, 从来没有加入过大型公司的他恰恰应该到联邦快递这样的大公司去开阔一下眼界, 了解一下尖端的物流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在三到五年之内他就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物流高级人才, 手中掌握大量的客户资源, 何愁没有更好的职位向他伸出橄榄枝?世界一流的物流公司, 正在看着中国这个大市场蠢蠢欲动, 只要政府放开政策, 立刻会开始招兵买马大干一番的!   张焕的职业发展之路, 没有沿着同一座“金字塔”直线向上, 而是更换了三座“金字塔”: 物流、 房地产、 管理咨询。这三座“金字塔”, 无一例外都对张焕构成了“致命的诱惑”, 迫使他干着一行想着另一行, 就像一个已婚男人不安于室, 总觉得自己的老婆不是最佳选择, 于是陷入了结婚——不满——离婚——再婚——再不满——再离的怪圈。   当你在“金字塔”最底层的时候, 你可能看不到天空, 看不到希望, 只看到了压在你头上的密密麻麻的石阶和无数挡在你前面的人的脚后跟!所以, 很多很多的人, 就像张焕一样, 浅尝辄止, 这塔望着那塔高, 到了那塔把脚翘, 把时间全部浪费在“金字塔”底部的徘徊上。其实张焕所接触到的三个行业都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只要他勤勤恳恳, 一心一意, 在某一个行业一干就是七八年, 甚至十年, 以他能考上南开大学的智慧和才干, 他必然已经在某个公司里面做到了金字塔的顶部, 享受着大好风光了。   当我和张焕在必胜客秉“饼”长谈的时候, 我问他: “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张焕不假思索地说: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我的兴趣特别广泛, 我对各行各业都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希望能有所发展有所钻研!” 30岁的张焕, 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致命的弱点: 他自诩的“兴趣广泛”这个优点, 恰恰是他职业发展当中要命的弱点。张焕的所谓“兴趣广泛”, 实际上还有一层含义: 兴趣广泛, 实际就是在暗示别人自己才能广泛, 在别人的行业里俺也不含糊、 也有一套!有这样心理的人, 总担心自己的才能在这个行业不能得到施展, 所以一定要换几个行业都尝试一下, 以免埋没了自己的才干, 所以他们频繁换工作, 出入于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职业去验证自己广泛的“兴趣兼才干”! 这种验证, 可以发生在大学毕业后的一两年之内, 正如我们不谈上几次恋爱(或者暗恋)就很难下决心跟着一个人过一辈子一样!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权利、 有时间到不同的岗位上去体验, 看看它是否匹配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但是这个验证的时间, 要越短越好。如果你左顾右盼到30岁还没有决定上哪座塔, 恐怕就像40岁还在左挑右选哪个女人能给自己生出最优质儿子的老男人一样, 注定要晚婚晚育“大器晚成”了。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1)   职场新人扫盲:360行,我该做哪一行?   令职场新人最为困惑的, 莫过于不了解各个行业和职业的不同特点, 从而难以判断自己的“能力匹配度”和“兴趣匹配度”。在大学里, 要了解各行各业其实有很多办法: 实习、 兼职实践、 向师兄师姐讨教等等。但是, 这些方法都不是一日之功, 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体验。如果你已经到了大四或研二才考虑职业之选, 不妨参考一下我们下面所提供的“职业素描图”, 判断一下自己更适合哪一个职业。   一、 一个Marketing(市场)职员在做什么?   (1) 帮助研发部门确定研究的方向: 你要到不同的城市或者不同的销售场所去抽取一些消费者进行调查, 想办法了解某个地区的消费者喜欢什么产品和服务, 不喜欢什么, 你的调查要非常详细, 有时候详细到连消费者自己可能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比如说: 您喜欢的红是亮一些的, 还是暗一些的?把消费者的喜好总结起来, 就是一个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概念。   (2) 与广告商合作设计电视广告, 选定媒体和播放形式, 比如是连续20天每天播放, 还是每间隔一天进行播放等等; 对于每一种设计你都要找出足够的理由和数据支持。   (3) 设计广告语是最重要的环节, 很多广告都是由于精彩的广告语才被记住的, 比如“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之类。   (4) 与平面设计商合作设计店内陈列使用的图片, 比如化妆品的美女图, 新东方的宣传册之类。   (5) 设计店内的陈列方式, 怎样摆放产品才最吸引眼球。   (6) 设计促销的方法: 是买一送一, 还是大特价, 或是赠送钥匙扣之类的小礼品更好呢?   (7) 有些促销计划有可能要先在某些城市或市场做试验性的推广, 那么你要选择先在哪些城市试验。   (8) 把自己的方案做成PowerPoint, 和sales沟通, 说服他们接受你设计的广告和促销计划, 然后销售部的人才会乐于去和超市或者经销商协调怎样把产品卖出去。   (9) 多和研发部门、 销售部门沟通能使自己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 也就更容易说服他们。   (10) 做市场的出路当然就是一直做下去, 从负责小品牌到负责大品牌, 收入和成就感都是相当高的。   (11) 需要特别提醒应届毕业生的是, 当你刚刚加入市场部的时候, 你可能每天只是负责一些琐碎的小事, 比如说, 把新产品的海报送到杂货店, 或者到零售网点采集销售数据。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Marketing?   (1) 天生就是“点子王”, 总能想到出人意料的好点子, 也就是具有“创造性思维”。   (2) 做事敢于适当冒险, 愿意尝试与众不同的新方法并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   (3) 有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 做事比较理智, 喜欢用客观的分析的眼光和数据说话。逻辑思维能力强, 分析问题讲究前因后果, 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4) 有远见。很多市场营销活动是不能够短期起效的, 你要比其他人看得远、 想得早、 行动快, 并且对未来进行长远的规划, 然后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地实施。   二、 一个公关(PR)部的职员做什么?   (1) 做公关是幕后工作, 你要把所服务的企业、 老板、 产品推到镁光灯下, 自己却要保持默默无闻, 越不留痕迹的公关越好。   (2) 公关工作的一部分是政府公关, 也就是说做好公司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 当公司的某个部门要和政府部门搞活动时, 你就要去和政府部门联系, 协调好时间、 地点、 人物等等细节。   (3) 公关工作的另一个部分当然是媒体公关, 你需要拓展维护媒体关系, 安排采访。一旦有新产品要发布, 要做出具体安排: 比如邀请哪些媒体、 哪些记者到场, 安排什么样的接待, 新闻稿主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2)   (4) 一旦某个部门签约了一个大客户, 你要在第一时间内为他们宣传这个成功案例, 准备统发新闻稿, 争取在重要媒体刊登。撰写新闻稿, 审核公司所有对外宣传的材料, 以保证所有对外宣传的公关口径全部一致。   (5) 危机处理。在企业陷入信任危机时挺身而出, 动用一切媒体资源及政府、 业界人脉关系重建口碑。   (6) 媒体资源是公关的命脉, 真正要理顺和一家报社的媒体关系, 涉及各方面的人, 除了对口记者, 还要兼顾编辑、 摄影、 部门主任甚至是主编。所以说, 多积累媒体资源是这一行业的制胜法宝。   (7) 公关人员要养成翻阅报纸的习惯, 比较本公司和竞争对手在媒体亮相的次数、 好坏, 以此总结出这段时间公司存在的公关问题, 再对症下药。一般在公司或大型事业单位作公关工作的工作人员每年都必须搜集所有相关报道的剪报、 电视录像、 视频资料并作总结, 所以要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8) 进了公关这一行, 除了在企业里做公关, 还可以到专业的公关公司去, 比如国内的本土最大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 美资的奥美公关等。这一行的路并不宽, 但是打交道的人都是公司的高层人士, 也有机会转到别的部门去。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PR(公关)?   (1) 做PR的人外表要达到端庄的标准, 因为你代表的是公司形象。丑人也不用伤心, 丑人自有丑人的职业和乐趣, 新东方就不在乎, 丑点反而让学员觉得亲切。   (2) 既然代表公司形象, 而且频繁和媒体打交道, 口齿清晰是绝对必要的。   (3) 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是重头戏。公关是沟通上下级、 单位与社会的桥梁, 所以沟通能力也是最为看重的公关素质。   (4) 和政府部门有关系以及和媒体有关系都将使你更加适合这个职业!公关公司尤其青睐在媒介打拼过的记者和传媒专业的毕业生, 正是看中其天然的人脉资源优势。我见过一个做PR的女孩子, 原来在市政府宣传办, 很容易就跳槽到一间最大的公关公司任职。   三、 直接和客户打交道的sales(销售)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比如ABB的机电销售、 IBM的小型机销售、 用友的ERP销售、 广告公司的业务代表等)   (1) 直接和目标客户打交道的销售职位, 不同于日用消费品的销售代表, 后者只和超市或批发商打交道。   (2) 做销售, 最重要的是客户。你要尽全部的能力找出下列答案: 谁是目标客户?谁是决策者?谁会帮你?谁会唱反调?及早发现唱反调的人就有可能挽救一个单子。如果你在IBM做销售, 你可能只面对某个特定范围的客户, 比如说农业银行系统、 制造业的公司、 国税局等等, 一个单子可能要跟上一两年。   (3) 做销售要善于利用资源, 公司的一切都可以为你所用, 包括公司的工程师、 高层经理甚至CEO。   (4) 职业优点缺点: 做销售很自由, 不用按时上下班, 花钱也比较随便一些。 但是必须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销售定额时时都悬在头上, 而且还要应付丢单子的压力, 毕竟我们不能每次都赢。   (5) 做销售最好的出路就是在公司里一路上升, 做到管理层。一般来说销售做到高层的机会比别人高一些, 因为销售是整个公司的生命线; 但即使如此, 能升上去的毕竟仍是少数, 所以要注意积累资源, 尽量延长自己做销售的职业寿命。其实在一些有技术含量的领域里, 一些Top Sales可以靠老朋友和老客户, 一直干到退休。我认识的一个在全球最大制药公司的女销售, 干了12年销售, 现在负责北京的协和医院, 每个月的收入都非常可观, 当然她也非常痛恨公司像榨汁机一样, 销售目标一路飙升! 不过她想好了, 既然自己不想往管理方面发展, 那么就要接受做销售这个“月有阴晴圆缺”的职业特点, 哪天真顶不住销售目标的压力了, 大不了换一家小公司养老, 反正这十几年, 也把家底挣够了。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3)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销售?   (1) 不害怕压力!你是否经历过考试越近就越睡不好觉?去面试的前两天就开始变得焦躁?如果是, 你很可能不适合。出色的销售, 必定有超乎常人的压力承受能力。如果你不具备这个能力, 即使勉强做了销售也会食不甘味, 寝不安席。   (2) 你会把goal(任务)变成go(去努力)的动力吗?还是会整天抱怨老板黑了心肝给你这么高的goal?(意义相当于出租车司机的“份钱”)如果你是那种正因为有了目标才充满动力的人, 你适合做销售!   (3) 你有关心人的天赋吗? 还是你觉得关心一个不太熟识的人会很肉麻?作为销售,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快速建立起和目标客户的亲密关系。我认识的一个高级销售, 隔三差五就会发短信给我, 天凉就嘱咐我穿暖一点, 天热就建议我喝绿豆汤(他是群发的信息, 关心人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如果你不小心得知你一个目标客户的儿子考大学没考好, 离本科线差几分, 你是会偷偷避开这个霉头, 还是会立刻拼命去了解各个学校的大专分数线以及就业情况, 然后立即和你的客户一起商量, 即使他觉得你有点多此一举?关心人, 而且是真诚长期地关心人, 才能打动你的目标客户。   (4) 你是有激情的人吗? 做销售需要激情勃发, 需要你每天都充满完成目标的欲望, 需要你对签下合同后的巨大成就感和达到目标后拿到提成的一刹那充满激动的渴望, 这才会成为一个好销售。   (5) 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吗?销售不可能每天都有新客户, 你的资源大部分来自于老客户。你的客户生意好了, 他才会持续地采购你的设备, 所以一个好的销售会对客户高度负责, 把客户的生意当作自己家的生意, 把客户的问题当作自己家的问题, 这种责任感是高级销售的必要素质。   四、 一个消费品公司的销售人员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1) 新人第一关几乎永远是“跑街”, 我本人在柯达公司上班的第一个月, 就要负责把长安街以南的北京领土上所有卖柯达胶卷的大小店铺访问一遍, 询问销售情况和代理商的供货情况, 尽可能摸清是否会有“水货”(走私货)供应。柯达公司是相当仁慈的了, 允许我们每天来去打的两次, 其余路程, 则必须徒步穿行了; 据说有的公司规定必须坐公交车跑街, 一跑可就是一两个月甚至小半年哪!   (2) 日用消费品公司跑街的任务, 常常是到各个超市去当“理货员”, 把最便宜又促销的产品摆放在最“出脱”的位置, 也就是靠近门口的货架、 多层货架上靠近视平线的那几层或者店堂内最抢眼的那几个货架。你的货架越黄金, 消费者越容易购买你的产品, 店方才会多进货并且肯把黄金货架长期让你享用。   (3) 做销售, 不论职位高低, 总是在不停地被人拒绝, 所以绝对不要怕丢“面子”, 甚至根本就不要觉得这是丢“面子”的事情; 工作就是工作, 要和个人的情绪分开才行。   (4) 做销售要学会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 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对什么样的话题都能聊两句。和三十来岁的超市售货员就要谈子女教育, 谈如何制服腰包里有点小钱的老公; 和四十来岁的部门经理可能要聊聊“保先”的体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面对素质不高的客户讲的荤笑话, 即使你不愿意降低人格随声附和, 也必须面不改色心不跳, 无论如何不能流露出鄙视的神情。   (5) 搞促销的时候销售是最忙的, 要说服超市提供黄金位置、 配合市场部做堆头搞陈列、 应付店方经理要求增加赠品数量等无理要求。   (6) 做销售不只是要出去跑, 也要做报表、 做销售反馈单、 做销售计划、 开会等等。   (7) 在日用消费品公司做销售在中国目前还不能算是一个好的终生职业, 因为日用消费品的销售技术含量并不高, 新人和“老”人做下来的效果差不多, 所以很难保证你靠着多年的经验能够一直做下去, 尤其是在某些龌龊的公司, 销售的目标见风长, 任你长了三头六臂也很难完成, 那就很难保证每个月的个人进账了。所以说, 靠出色的业绩进入销售管理层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4)   (8) 总体来说, 我更鼓励大家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销售, 那你的可替代性就非常小了, 技术含量越高, 经验也就越值钱。我的一个朋友做轴承销售, 日子过得相当舒服。   五、 一个管理咨询顾问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典型公司: 波士顿咨询、 毕博管理咨询、 麦肯锡等)   (1) 所谓管理咨询顾问, 就是给对方公司提出管理上的建议。   (2) 管理咨询的案例五花八门, 有可能是帮助对方公司设计一个肯定能通过ISO9001认证的工作流程; 有可能是帮助他们设计整个公司的ERP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或给某些公司规划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正因为如此, 咨询行业也需要学习各种专业的人才, 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设想的一定是MBA毕业。   (3) 咨询行业不可能把你变成一个全才, 现实情况是, 你更多地会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比如设计财务管理流程, 或者设计计算机管理系统, 然后一直围绕着这个老本行干下去, 或者到其他的公司从事相关的工作。   (4) 做咨询员是有一条标准职业发展路径的: 从咨询公司到MBA, 再回到咨询公司然后转到大公司任管理职位。在咨询行业, 你的很多客户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 那么, 你有可能被这个公司看上, 跳槽到自己的客户那里去工作。我的一个学长, 曾经在全球排名第一的波士顿咨询公司上海办事处工作过五年, 他在给一家来中国投资的美国薄膜企业做投资咨询时, 获得了该公司总裁的赏识, 一下子被任命为中国区的副总经理(时年36岁), 年薪高达10万美元。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咨询顾问?   (1) 因为要和客户打交道, 行为举止让人看着舒服, 不要有什么特别让人难以忍受的缺陷。我有一个“面试口语”班的学员朋友, 虽然很英俊但眼角长了一颗黑痣, 他MBA毕业后想进咨询公司任职却屡面屡败, 最后还是拿激光扫除了这颗他自认的幸运痣, 幸运才真正降临到他头上, 被本地一家最有名的咨询公司录用了。   (2) 做咨询行业要有自信, 尽管你可能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黄毛丫头, 你却要指手画脚, 去告诉一个在某个行业里已经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的老板应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这种高强度的心理压力需要你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付, 因为做咨询的人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都了如指掌。   (3) 人看上去要有灵气, 客户才会信任你; 做事细致有条理; 讲话清清楚楚、 方案层次分明; 普通话要标准; 好胜但不是野心勃勃, 活泼但不张扬, 合作但不抢功。   (4) 看问题看得准, 能够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给人提出建议的。   (5) 擅长做陈述, 很多方案要在会议上以陈述的方法向顾客提出来, 所以必须善于在公共场合陈述观点并且能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回答现场提问。   (6) 领导才能、 量化分析能力是咨询公司最需要的技能。   六、 “个人理财”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1) 顾名思义, “个人理财”就是帮助客户去打理他的个人财产, 使其得以保值、 增值。   (2) 在美国、 加拿大等西方国家, 有很多自雇(自己雇佣自己, 俗称“个体户”)的个人理财咨询师, 他们帮助客户合理避税、 提供买卖股票、 基金、 理财产品的咨询服务。   (3) 在中国, 目前还很少有提供综合理财服务的“个人理财”顾问, 大部分的个人理财顾问, 都分别受雇于保险公司、 银行、 房地产中介、 证券公司等机构, 他们只对本机构所提供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提供咨询, 而不能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理财方案。这种“各立门户”式的理财服务, 导致很多理财顾问只了解本机构的产品和服务, 对其他行业和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则不甚了解, 而恰恰是这一点, 使得很多客户难以信任这些“个人理财”顾问的专业性。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5)   (4) 我们有理由相信, 提供综合理财服务的个人理财顾问, 即将成为一个新兴职业。即使你是供职于银行的一名理财顾问, 也必须对保险、 房地产、 股票甚至彩票等其他投资渠道了如指掌, 才可以顺利说服客户购买本机构的产品和服务。   (5) 我建议所有想从事“个人理财”这个职业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大学生们, 买一本《穷爸爸 富爸爸》来读一读, 你就会对理财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个人理财”?   (1) 热衷于实现资产增值。   (2) 有很强的财务意识, 对数字非常敏感。   (3) 敢于冒险, 但又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   (4) 有极强的说服能力。   七、 一名审计师在做什么?   (1) 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 监督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真实、 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2) 顾名思义, 审核+计算=审计。审报表、 再审报表, 查账、 再查账, 盘货等等都是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   (3) 网上有大量关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介绍, 如果读者感兴趣, 不妨去拜读一下。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审计?   (1) 细致的审计工作并非人人喜欢, 能够一做就几十年还能升到合伙人位置的人毕竟是少数, 他们不论喜欢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都能做出一流质量, 而且还能在重复劳动中找到工作的乐趣。   (2) 你能够在一堆文件中一泡就是一两天吗?你能够长期忍受简单脑力劳动吗?你能够静下心来准备那个通过率极低的CPA考试吗?   八、 “人力资源”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1) 一般人事事务工作包括: 录用、 退工, 四金交纳, 个税, 薪资计算, 考勤管理, 人事档案维护, 日常考核, 招聘等。   (2) 你必须熟悉劳动人事法规, 能够起草劳动合同、 保密协议和服务期协议等。   (3) 起草各项人事规章, 如“员工手册”、 “年度考核实施纲要”, 并协助进行工作分析, 整理职位说明书。   (4) 对薪酬管理制度、 福利制度、 绩效考核、 激励手段等进行开发或者提出建议。   说到人力资源, 笔者要补充一段自己的体会, 因为我的脑海中不停浮现出06年底课堂上的一幕。当时我们正在讨论“理想职业”这个话题, 我的两个学员先后举手发言:   小A: 我学的是酒店管理, 但是我想毕业以后做人力资源, 我觉得我特别适合与人打交道。   小B: 我现在的职位是一家制药公司(我们公司是欧洲最大的精细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助理, 但我觉得我快要闷死了, 每天的工作都挺无聊的: 给员工办理或转移三险(养老/失业/大病)、 给员工转入转出档案、 把人事相关文件比如简历整理并存档等等; 我原来希望能从事的招聘、 绩效考评、 员工培训之类的大事都和我没什么关系, 基本都是经理在操作, 我只能打打杂。而且我们那经理都放出口风来了, 说她要在这里干一辈子, 那我还有什么希望升职呢?而且我觉得即使做到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也没什么意思, 好像不如销售那样可以整天往外跑……   其实, 小B所反映的基本就是人力资源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   (1) 当你还在“助理”这个职位上的时候, 你的工作性质更多的是paperwork, 是很多事物性的工作, 比如考勤, 比如办理录用、 退工、 公积金、 准生证明等手续的时候员工要带什么资料, 找哪些部门办理等, 总之80%的精力都会花在琐碎的事情上。   (2) 作为助理, 你很可能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做你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阅人无数”, 用你的“慧眼”为企业挑选良才; 或者开发一个员工没有被挖掘出的能力, 让他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大放异彩。 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6)   (3) 只有坐到了人事部经理(而且是比较大的公司的人事经理)的高位上, 才会真正开始与“人”打交道: 设计最有效的方式为企业招聘最优质的员工、 了解员工的需求并且有技巧地反映给老板、 组织最有帮助的培训项目等等。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人事”?   (1) 仪态庄重并且有很强的亲和力。大公司的人事经理可能要和媒体打交道, 所以这里的仪态庄重往往也是相貌端庄之意。   (2) 人比较成熟理智, 善于观察, 善于聆听。   (3) 出语谨慎, 不能八卦, 但是也不能给人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   (4) 能够接受没有太多刺激性、 没有什么变化的工作。HR工作是细水长流的, 你必须接受一个现实, 就是你不能指望自己在一夜之间就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 你所做的东西不是短期的、 具体的、 量化的; 而是长期的、 间接的、 柔性的。   (5) 无论HR的工作多么重要, 它在企业里永远是配角, 所以你要接受一个现实, 就是在庆祝成功的时候可能提不到你的名字, 你也很难获得火箭式的提升。   九、 “行政管理”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1) 小公司的行政其实就是“万金油”或者“管家婆”的代名词, 说穿了就是什么都做: 买文具、 订机票、 订水、 买植物、 搞中秋活动、 办公设备坏了要负责找人修理等等; 说不定还要帮老板做些家里的事情, 比如交电话费或者办理汽车执照什么的。即使在大企业, 做行政也都是杂七杂八的事情。   (2) 做行政的好处很清楚: 很少加班, 没有压力, 很容易与同事处好关系。在一些监督不严的公司里, 有些素质不高的行政人员可能会拿外快, 订机票、 叫快递拿回扣被很多人认为是公开的秘密, 不过, 拿外快是以胆战心惊为代价的, 不值。一个好的行政人员要尽一切办法帮助公司省钱, 多搜集供货商的消息, 才能买到最低折扣的东西。   (3) 做行政的缺点也很明显: 薪水不高, 很难得到提升, 在公司里不容易得到老板的重视。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行政”?   (1) 喜欢做琐碎工作的人。   (2) 对职业发展没有野心的人。   (3) 不喜欢太大工作压力的人, 尤其是女性。 第六节 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1)   职场新人扫盲: 大大小小的公司, 我该进哪一家?   绝大多数职场新人希望进入一间大公司, 不到“走投无路”绝对不会考虑小公司, 因为他们觉得大公司的培训体系非常完善, 可以帮助一个外行新手迅速成长为老道的行家里手。这个观点没有错, 但并不完善, 因为大公司和小公司其实各有各的优点。大公司提供更多培训, 小公司提供更多实践, 孰优孰劣, 不能一概而论, 而是要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在本节中, 我们将粗略剖析不同性质、 不同规模的公司, 帮助你判断一下什么样的公司才最有助于你实现职业理想。   一、 外企、 国企还是民企?   大型外企, 往往薪资较高、 培训比较完善, 而且往往不拘一格用人才, 所以众多求职者趋之若鹜。尽管大学生普遍把外企定为就业首选这个事实不可能不刺痛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但我不得不说, 大型外企尤其是500强, 的确非常适合“白纸一张”的应届毕业生。   国企, 这个中国社会特有的名词更多地被赋予了负面的含义: 人浮于事、 工作拖沓、 裙带关系等等。但是我们同时必须要看到, 新型国企的魅力势不可挡, 一汽集团、 中国移动等这些大型国企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能够在获得丰厚个人回报的同时为民族工业的崛起贡献力量, 这的确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民企, 也就是私企, 越来越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的理想国。软件行业的用友、 教育产业的新东方等优秀的民营企业渐渐变得炙手可热。民营企业, 在管理上比大型外企灵活得多, 如果你真的是人才, 你有可能在唯“业绩”独尊的民营企业获得火箭式的提升。在新东方各地分校, 不乏24岁的部门主任, 27岁的校长、 副校长!   企业的优秀与否, 不在于她的性质是外企、 国企还是民企, 而在于她的实力、 潜力和文化!   二、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大公司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切都有秩序, 有章可循,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太多主见的人(或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你很适合先到大企业去。另外, 大公司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也能帮助新进职场的人开阔视野, 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大企业的工作背景往往是一块金字招牌, 它可以使你以后找工作的道路平坦许多。   但是, 对于一些上进心特别强、 特别需要“话语权”的人, 在这样的地方就会觉得非常压抑, 手脚被束缚。而且, 大企业里面人才济济, 即使你非常聪明刻苦, 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出人头地。进了大公司, 往往要“熬”上几年才可能有被提升的机会, 而且要“熬”得有质量。   相比之下, 小公司当中可能会一个萝卜三个坑, 前台秘书有可能兼职担任公司的人事助理, 如果你有能力, 一夜之间就会被老板发现。我记得我刚到枫叶东方做移民咨询的时候, 虽然职位是律师助理工作, 但其实什么事都干: 跑使馆、 解答客户提问、 给客户做英语培训等等。如果你同时做很多工作, 你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我擅长英语教学这个特点, 就是我在这里“客串”英语培训师被发现的。所以说, 在小公司弹性更大, 你的发展可能会有跳跃性。当然, 在小公司工作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小公司不够稳定, 周围可供你学习的优秀人才不够多, 小公司的工作背景在跳槽时分量不够……   综上所述, 大公司和小公司, 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无论你决定去大池塘里当小鱼, 还是去小池塘里当大鱼, 甚至是去小池塘里当小鱼, 你都会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 选平台,不如“做自己”   在过去三年多的求职咨询中, 我经常鼓励那些想进大公司但又暂时缺乏竞争力的应届毕业生, 说公司规模大小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 你能否在这个公司快速成长?然而, 大家往往依然很执著地说: 我还是想进一个世界500强公司, 因为这样的大公司能给我提供一个平台! 第六节 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2)   根据笔者的经验, 求职者热衷于选择大平台, 往往出于两种心态:   我“很行”, 很有能力, 所以我要在一个大平台上“长袖善舞”, 施展自己的才华。 对于有此类心态的职场新人, 我希望提醒大家两点: 第一, 大平台虽大, 但属于你的空间是有限的, 很难想象一个大公司会让刚毕业的“小毛头”独当一面。第二, 大平台虽大, 上面的“舞者”却也众多, 如果你在大平台上“舞姿平平”, 你将会在那些真正“长袖善舞”的优秀同事的衬托下感受到巨大压力。   我“不行”, 没有足够的能力, 所以我要以大公司的培训作为平台, 锻炼自己的才能。对于有此类心态的求职者, 我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最有效的培训是实践, 最现实的培训是“自训”(自我培训)。   笔者认为, 平台这个热门关键词, 被炒作得“过热”了。平台, 已经成了很多人自身“不作为”的借口: 当他事业不成功的时候, 他会归咎于“没有平台”; 当他业绩不佳的时候, 他会归咎于“平台不合适”!   笔者坚信, 选平台, 不如“做自己”, 最好的平台其实就是自己!理由有二:   (1) 平台是可以一夕改变的, 而在平台上“长袖善舞”的能力, 则不是一夕之功。如果你在一个小平台上潜心“做自己”, 创造优于别人的业绩, 你的老板很快就会把你放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而且, 竞争对手公司也会向你伸出橄榄枝, 以更大的平台为“诱饵”吸引你加盟。   (2) 平庸之辈, 居于大平台之上依然是平庸之辈; 而有才能之人, 即便居于“茅庐”依然有人“三顾”。   所以说, 不必过分挑剔平台的大小, 潜心“做自己”。做好了自己, 大平台自然已经为你铺就。   四、 无论你选择了哪家公司, 你都会“失望”   笔者在过去三年多以来, 见证了这样一种现象: 一个人在刚刚被一间知名的大公司聘用之后, 他是最幸福的, 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希望。然而, 当他真正开始了自己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涯后, 就逐渐感到失望, 并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抱怨: 香港老板实在太苛刻, 连自己报告里标点符号的错误也要挑出来; 外国老板似乎很冷漠, 连你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同事也都不尽如人意, 似乎没有人真正愿意提携你这个新人, 等等。   由于上面这种种“失望”, 有些人开始对自己所做的职业选择感到动摇, 甚至想立刻跳槽结束这个错误。然而, 即便真的又跳槽到另一家公司, 依然会在不久之后开始感到“失望”。   对于这种人, 读者可能会想: 他怎么能这么善变呢?我才不是这种人呢! 但是, 根据笔者的经验, 你有90%的概率就是我所描述的这个他!因为, 这种“失望”的现象, 发生概率极高, 简直可以被视为一个规律。   假如你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失望”, 你的职业发展可能会出现停滞、 迂回甚至倒退。笔者认为, 这种先“希望”后“失望”的现象, 可以用黑格尔所提出的“正反和”三段论加以解释。   “正反和”三段论的意思是说, 人对事物的感受, 往往会先“正”后“反”, 最终达到“和”的境界。比如说, 我们小时候觉得世界充满温情, 而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会觉得成人世界充满虚伪和欺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愤青”(愤怒青年)。当我们长到三十岁左右的时候, 我们进入了“正反和”的状态, 认识到人生中有温情也有欺骗。再比如, 人们在恋爱之初, 总觉得对方像天使, 结婚之后却发现对方有很多“魔鬼”缺点, 只有在磨合了三五年之后, 彼此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所以, 当你对进入某一间公司充满期待的时候, 要冷静地提醒自己: 自己可能处于“正”的状态下, 未来一定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当你进入了公司, 发现自己的失望越来越多的时候, 要再次提醒自己: 自己可能处于“反”的状态下, 事情不可能真的这么糟糕。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1)   如果你想毕业后找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 那你几乎不需要刻意准备; 如果你的要求是4,000元, 那么你可能要准备一年; 如果你想一毕业就拿到8,000元以上的薪水, 那么你可能需要从大一就开始做准备。   狭义上的做准备, 指的是制作简历和求职信等申请材料, 并预测面试问题等非常具体的准备工作。而广义上的做准备, 是指为了满足招聘单位的期望值而“打造”自己的过程。 现在, 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刚刚参加工作一两年就想跳槽的职场新人, 请参考下表, 问问自己, 我的求职准备, 做得怎么样了?   招聘单位的期望值 你应该做什么准备 你做到了哪些?   形象气质好 天天学化妆 日日练穿衣搭配   善于表达 上课多发言、 开会多表达 学演讲、 练辩论   过去表现好 专业课(或某些选修课)成绩 优秀 工作业绩优秀   懂行, 有“技术” 想做市场的能说出10大   最佳广告   想做销售的有过10次推销成功或被拒的历史   综合技能强, 如电脑和英语 PPT和EXCEL熟练 英语口语过关   在本章中, 我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分别阐述你应该做哪些求职准备。   大四的简历, 实际上不是用文字编写出来的, 而是靠大一到大三的一点一滴的行动书写出来的。一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简历, 来自于你从大一到大三所忙碌的五件大事: 学术、 技能、 社团、 实习、 考证。本节围绕此五件大事展开。   一、 学术: 拿什么证明你的“学习力”   知名的招聘单位, 一般会把学术成绩当作一个重要的筛选标准, 以下这个问题在著名外企的网络申请表中几乎是一个必问的问题:   Please indicate your academic standing during eac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国欣教授是不是真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