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最新政策被别人登记了怎么办

农村宅基地登记错误要怎么处理?--在线法律咨询|律师365(64365.com)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农村宅基地登记错误要怎么处理?
登记错误要怎么处理呢?朋友碰到了基地登记错误的问题,想问问问怎么办。谢谢!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
宅基地咨询
1分钟提交法律咨询 2000多位 信得过的好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其他人都在看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江苏&南京
|解答问题:68
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局。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权属调处事务中心贺茂林赵俐李艳晶农村是我国特有的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是农村居民在依法取得的集体户一宅”规定相违背的“一户多宅”现象,造成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农村宅基地登记错误尽管目前有的市、县国土资源局已暂停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审批和登记工作,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对宅基地理相对松懈;父母、亲属的宅基地;部分附属设施改变用途形成新的住宅;未经国土部门批准,非法占地建房等。2、宅基地私下流转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宅基地可以在集体内部成员之间转让,但不得向非集体组织成员转让。实上,农民私下出租、转让、、入股联营等流转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好、县城近郊乡镇,农村宅基地私下流转现象更为突出。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有些宅基地的实际使用者并不是农村村民,或者不是宅基地所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的还是城镇户口,或是外市、外省的农业户口,不符合登记发证条件。其主要原因有:城镇居民或外籍农业户口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变为非农户口,但宅基地一直未收回、征用,仍由原使用者使用;由于继承或赠与,出现宅基地。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辽宁&沈阳
|解答问题:167
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217人 3页3.1分 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辽宁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局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权属调处事务中心贺茂林赵俐李艳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是农村居民在依法取得的集体户一宅”规定相违背的“一户多宅”现象,造成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尽管目前有的市、县国土资源局已暂停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审批和登记工作,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
无锡宅基地律师
律所:北京即明律师事务所
区域:北京/朝阳区
擅长征地拆迁
律所:北京京尚律师事务所
区域:北京/东城区
擅长征地拆迁
相关法律咨询
热门宅基地法律百科
目前农村中围绕宅基地而展开的纠纷越来越多,面对日益尖锐的宅基地矛盾,实践中围绕着农村宅基地出现的纠纷也可以说是多不胜数,那么政府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怎样有效处理?公民应该如何处理?
宅基地相关知识
宅基地相关专题
周边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着您!
1分钟提问,免费短信提醒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6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服务指南平台保障律师入驻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问题研究_法制_人民论坛网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问题研究
【摘要】宅基地使用权以占有为公示方法,登记仅是对抗要件。现行宅基地使用权的公示方法很难有效发挥其功能,存在不利的影响。我国当前开展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应当是&城乡统一登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应当以登记为公示方法,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是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转移、变更等其他类型登记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不动产 统一登记 宅基地使用权 首次登记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相关概念的界定
宅基地的概念。宅基地使用权作为一项权利,须有承载的载体,宅基地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物质载体。农村宅基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用于建造自用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相对城市来讲,我国农村社会和经济水平不高、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的安居之本,农村村民&居者有其屋&提供了基本的生存和生活保障,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制度下的农村社会保障的&替代品&。因此,宅基地是专门用于满足农村村民居住和生活的,不能用于商业用途。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根据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各地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的规定,&社员的宅基地,包括有建筑物和没有建筑物的空白宅基地,都归生产队集体所有&,这也是第一次在正式的文件中使用&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1982年的《宪法》对1954年《宪法》进行了修改,将农民的宅基地所有权修改为集体所有,正式以宪法的形式确认宅基地归农村集体所有,农村村民只享有宅基地使用权。①
我国法律虽然使用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但没有宅基地使用权的明确定义。笔者认为宅基地使用权应当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依法由集体经济组织分配而取得的农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宅基地使用权人有权依法在取得的宅基地上建造用于自己居住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既具有福利性质,又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为保证广大农村村民的安居,保障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界定。日起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条的规定,不动产登记包括不动产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类型。该《条例》第一次引入首次登记的概念。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是宅基地使用权的第一次登记,具体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第一次将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归属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应登记的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登记行为。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权利人也就是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取得的权利人。
不动产统一登记基本情况及其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关系
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日开始施行。《物权法》第十条明确,对于不动产国家实行统一登记制度。该法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关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机构、统一登记的范围以及统一登记的办法,则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正是《物权法》的这种采取回避的态度和作法,同时不动产统一登记推进难度大,导致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一直没有突破和实质性的进展。
日起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我国分散混乱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进行了重新架构和制度设计,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和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了基础。国土资源部2015年在立法方面重点安排了不动产登记相关的立法,目前我国的湖北、山东、黑龙江、上海、湖南、四川、辽宁、吉林、云南、内蒙古等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已经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可见,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无论在法律、政策保障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在积极向前推进。
不动产统一登记与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存在&二元&结构,城乡土地也同样存在&二元&体制。我国城乡住宅用地登记工作发展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率低,这也是导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属不清、宅基地产权纠纷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城乡&二元制&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做到登记依据、登记簿册、机构和信息平台等实现&四统一&。理论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四统一&,鲜有人重点关注城乡不动产统一登记,城乡住宅建设用地统一登记问题也同样重视程度不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范围。这是国务院同意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部继联席会议制度以来,相关部门首次联合发文,明确说明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城乡统一&的重要意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建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据,明确将宅基地使用权纳入不动产登记和调整范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是不动产登记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做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形成覆盖城乡一体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才能建立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这也是城乡一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②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机制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关系着&三农&全局乃至城乡统筹发展大局,意义重大,但情况十分复杂。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薄弱,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难度大、困难多,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需要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难题。因此,应当根据当地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登记作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公示方法。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以登记作为物权取得与变动的公示方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实际上以占有为公示方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体限定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主要是本村的村民小组范围内的农村村民,他们彼此间认识、了解,还比较熟悉,农村村民的实际占有足以公示其对宅基地享有的使用权。第二,我国的法律以及一些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对包括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在内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做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正因为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变动微乎其微,使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显得不是特别重要。在过去宅基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属相对来说比较清楚,基本不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善意第三人保护问题,未经登记也基本不会影响第三人的利益。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保障功能逐渐被弱化,资产属性日益显现,放宽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使其&入市&交易是大势所趋。一个健康、良性运转的宅基地使用权交易机制的建立,要求各类相关的交易信息必须充分披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护交易安全和交易主体的权益。同时,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程,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农村集体土地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宅基地使用权以占有为公示方法已经严格影响农村宅基地权利的有效实现,也不利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应当与城市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一样,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在不动产物权取得、变动问题上实现城乡统一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宅基地使用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依法进行登记,不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只有办理了首次登记,才能办理变更登记、抵押登记、转移登记等其他类型的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是与宅基地使用权有关的其他权利登记(如: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登记、转移登记等)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其他相关的登记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明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申请和权利主体。不动产登记采用自愿申请登记的原则,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属于由当事人单方申请登记的情形。根据&一户一宅&原则,宅基地使用权以&户&为单位审批获得。农村村民以&户&为单位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单个的家庭成员不能以个人名义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应以&户&为单位申请登记。实践中,农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时以&户主&一人为登记申请人,也就是由&户主&代表该&户&向登记机关申请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首次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并非&户主&一人所享有,&户主&所代表家庭的其他成员是宅基地使用权的共同共有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机构在进行登记时,应当予以明确记载。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登记权利主体应当限定为具有本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的农村村民。至于农村村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定标准,现行法律没有予以明确规定。建议参照选民资格的认定和登记的做法来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④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实际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初始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的第一次登记,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除法律与政策有特殊规定外不得申请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非依申请初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必须在完成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前提下才能予以变更登记、移转登记等宅基地使用权其他类型的登记。在此以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为例予以说明,若允许继承人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也就是没有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作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簿的记载就不完整,也就不能准确反映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属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与前面所阐述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变更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不相符,建议由继承人代位申请,提交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相关材料、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不动产登记机关将被继承人生前对此宅基地使用权所拥有使用权的情况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中,作为该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由于被继承人已经死亡主体消灭,不颁发不动产登记证明。在此基础上为继承人办理房屋继承的转移登记。不动产登记部门可以将此种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与继承转移登记合并办理,并将两个登记的材料合并归档。这样做既体现了宅基地使用权以登记为公示方法,也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消除了不利影响。
妥善处理违占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农村大规模违规占有和使用宅基地现象的存在是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所面临的难题。违占宅基地是指未经批准使用宅基地、超面积标准使用宅基地、&一户多宅&、违反规划和改变用途使用宅基地等现象。违占宅基地未办理审批手续,宅基地使用权登记时无法提供宅基地使用权审批相关的材料。如果以宅基地占有和使用的事实为依据对违占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登记,相当于变相承认违占宅基地的合法性,违背&一户一宅&、用途管制、面积限制等法律与政策的规定,也会使农村宅基地的违占现象越来越多,使宅基地的管理更加困难,甚至影响到耕地的保护和粮食安全。若对违占宅基地不加区分,只要没有审批手续、材料不齐,全部采取不予以登记的做法,将很难得到农村村民的支持与拥护,也将会使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工作很难开展。对于违占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在查明违占宅基地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分情况进行处理。
第一,对于违反农村土地和村庄总体规划和改变土地用途的违占宅基地不予办理首次登记。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是集体用地在符合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开展的,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也必须予以遵守。首先,违法将耕地用作宅基地,不能办理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一直以来,我国对耕地都实行特殊保护,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土地管理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农户&建住宅,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禁止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其次,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的,不得予以首次登记。宅基地的用途是专门用于建设住宅,&农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未经审批改变宅基地的用途,可以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条第1款第(二)项的规定,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收回村民使用的宅基地,当然也不得予以办理使用权的首次登记。
第二,对于&一户两宅&问题,一般不能办理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建新不拆旧、继承、转让、赠与是造成&一户两宅&的主要原因。根据法律所确定的&一户一宅&的原则,一户只能拥有一处无偿分配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对于&建新不拆旧& 造成的&一户多宅&,在农村村民拆除其旧宅之前,不动产登记机构暂不受理。对于继承、转让、赠与等原因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也不能办理宅基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由于继承人、受赠人、受让人作为新的宅基地的使用权人,不是因为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原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被继承人、赠与人、转让的人才是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的真正权利人,才有资格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
第三,对于超面积标准占有和使用宅基地,须处理完面积超标问题后进行首次登记。如果由于超过面积标准使用宅基地而连带&农户&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也不能登记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违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分配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建议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农村村民的承受能力,制定超面积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收费标准,农村村民缴纳超过面积占有宅基地的使用费的予以办理宅基地使用权首次登记。
第四,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农村村民使用的宅基地未超出当地的面积标准且不违反&一户一宅&的原则,确属其居住所必需。在查明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属于合法使用的,各部门应当积极提供补办相关的手续的服务,待登记手续齐备后予以办理宅基地使用的首次登记。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文法学院;本文系2012年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7)
①丁关良:&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9~21页。
②周珏:&浅议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的完善&,《云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40~44页。
③韩启德:&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人民论坛》,2015年第2期,第8~11页。
④喻文莉:&论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的主体和基本方式&,《河北法学》,2011年第8期,第130~137页。
责编/丰家卫(实习)
[责任编辑:张蕾]>>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我区农村宅基地要办新“身份证”了
萧山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图
  和人一样,农村的每一块宅基地,也都有自己专属的“身份证”。
  上世纪90年代初,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区开展了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共核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约19万本。
  然而,20多年过去了,萧山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宅基地“大军”里,有老兵退役,也有新兵入伍。为了重新整编宅基地“队伍”,我区即将重新启动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深化我区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土地管理水平、促进土地节约利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持农村和谐稳定、有效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土萧山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国民表示。
  我区目前宅基地
  发证工作进展如何?
  宅基地,指的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近年来,国家、省、市、区对保障农民权益、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十分重视。萧山区政府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启动农民宅基地确权发证”列入重点工作。
  为积极开展宅基地确权发证,国土萧山分局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2013年初开始,开展了宅基地管理专项调研,于2013年8月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区农村新建、改建、扩建、翻建和调剂住房,以及按一体化政策实行的多、高层公寓式安置房的审批及其管理,进行了明确和规定;2014年3月份开始,选定浦阳镇桃北新村、曹坞村和瓜沥镇碧苑新村、信源村四个村作为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开展了宅基地使用情况的调查,为全区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积累经验。
  在多个层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区政府于日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实施意见》,9月30日下发了《杭州市萧山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为我区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2014年底,国土萧山分局组织人员对各镇街进行了宅基地确权发证的业务培训,对政策文件的要点以及具体工作步骤进行了讲解,并布置了宅基地使用情况调查的工作任务。
  七大热点焦点问题解答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各镇街、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记者就如何加快推进我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以及群众关心、关注的几个热点、焦点问题采访了国土萧山分局。
  ●本次发证与年初始登记的区别在哪里?
  1989年―1991年期间,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区开展了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共核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约19万本。本次发证与年初始登记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技术手段上的区别,年初始登记发证采用的是皮尺丈量,手工草图,本次发证采取测绘来采集数据,最终形成宗地测绘成果,并建立数据库,手段更科学、数据更准确。
  (2)发证程序上的区别,年初始登记以村、乡镇为主,从测量到发证,都由村和乡镇具体操作,土地证也是事先盖好章,由乡镇填发。这次发证前期准备工作由村、镇组织开展,资料收集完成后,经过地籍调查、申请、受理、审核、公告、注册登记,最后核发土地使用证,程序上更加合法、规范。
  ●宅基地登记发证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根据《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萧山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实施意见》(萧政办发〔号),宅基地登记需提交以下资料:
  (1)土地登记申请表(到当地国土资源所办证窗口领取);
  (2)户主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需与原件核对),委托他人代理申请,应有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
  (3)宅基地土地登记权属审核意见表(到当地国土资源所办证窗口领取);
  (4)宅基地权属来源证明;
  (5)宗地测绘资料和地籍调查表(当地国土资源所提供);
  (6)门牌证或地名办证明;
  (7)涉及继承、析产的,需提供合法证明;
  (8)国土资源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其中,可作为宅基地权属来源证明的资料有:
  (1)日《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至今未扩建、改建的,以及日至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前止,农村村民建房未经批准或超过批准面积占用宅基地,已按相关规定处理且至今未扩建、改建的,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出具的《无权源宅基地证明》可作为确权发证的依据;
  (2)年宅基地初始登记资料,包括登记档案、土地使用证(至今未扩建、改建);
  (3)历年来的有效用地批文:
  ①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至日止,按照“农民建房使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审批的农民建房用地批文。
  ②日新《土地管理法》实施至日止,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的农民建房用地批文。
  ③日《杭州市萧山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起至今,各镇、街道审批的农民建房用地批文。
  ●历史遗留的未经审批或超面积审批的宅基地怎么处理?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在已出台的《杭州市萧山区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实施意见》中,对历史遗留问题坚持“一户一宅、拆旧建新、法定面积”的原则,分段分类进行处理:
  (1)第一时段:日《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占用的宅基地,有多少确多少;
  (2)第二时段:日《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日《土地管理法》实施前为止占用的宅基地,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的,有多少确多少;
  (3)第三时段:日《土地管理法》实施起至日止占用的宅基地,符合补办条件,在经处理后,按建设用地补办用地审批手续;
  (4)第四时段:日起至日止占用的宅基地,符合补办条件,在经过处理后,按占用前地类补办审批手续(也就是说如果占用的是农用地,必须先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
  (5)第五时段:日后的违法占地建房,一律按现行政策处理。
  ●宅基地超面积部分如何处理?
  宅基地面积超过批准面积部分,采取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占面积,超占部分位置在宗地图中用虚线标注的办法,待今后拆建、翻建时予以拆除。
  ●一定要符合“一户一宅”才能发证么?
  《杭州市萧山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意见》中规定,宅基地确权登记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原则;
  (2)坚持一户一宅原则;
  (3)坚持依法自愿原则。
  但是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且合计面积未超标准的,也可按规定登记发证。
  ●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不能发证?
  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意见》规定:“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属于以下三种情况,可予以登记发证”:
  (1)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土地登记卡和《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中注记“该权利人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2)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住宅,且产权无异议,经住宅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办理宅基地登记发证,在土地登记卡和《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3)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意见》(杭政函〔2014〕76号)精神,在坚持“一户一宅”、法定面积和在接收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下,农户到本镇(街道)范围内其他村调剂、购置旧房取得的宅基地,可予以确权发证。
  ●宅基地发证办理地点在哪?
  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由国土萧山分局负责,具体办理地点为各国土资源所窗口,具体片区划分、受理点地址及工作时间如下:
  片 区受理范围受理地点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联系电话戴村片戴村镇、河上镇、楼塔镇戴村国土资源所(戴村镇03省道旁)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30(冬令)     13:30-17:00(夏令)临浦片临浦镇、义桥镇、浦阳镇、进化镇区办事服务中心浦阳江(临浦)分中心(萧山区元宝山路1号)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30(冬令)     13:30-17:00(夏令)城厢片城厢街道、蜀山街道、北干街道、新塘街道、所前镇、衙前镇城厢国土资源所(城厢街道萧然东路279号)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30(冬令)     13:30-17:00(夏令)宁围片开发区、宁围街道、新街街道、红山农场、红垦农场、钱江农场、闻堰街道、湘湖农场宁围国土资源所(宁围镇利华奥迪路)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30(冬令)     13:30-17:00(夏令)瓜沥片瓜沥镇、益农镇区办事服务中心瓜沥分中心(萧山区航坞路290号)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30(冬令)     13:30-17:00(夏令)义盛片靖江街道、南阳街道  义盛国土资源所
  (南阳街道向阳路办事服务中心)
  上午:8:00-11:00;
  下午:13:00-16:30(冬令)     13:30-17:00(夏令)
作者:通讯员 朱军 曹开宇 首席记者 施丹丹  编辑:首席编辑冯紫薇
相关新闻:
【】【】【】【】【】【】【】【】
萧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萧山网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104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浙)字第69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浙新办00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宅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