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说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天启者,那现在穆斯林网站古兰经诵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教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沙烏地阿拉伯出版的《可蘭經》
《古蘭經》,或稱《可蘭經》;:??????????,意思是“誦讀”,英语:Quran;Koran),是的最高,共有30卷114章6236節,每一章以一個阿拉伯語詞作為名稱。認為《可蘭經》是真主的話語,通過大天使(加百列)傳授給。穆斯林認為,《可蘭經》不僅是一部宗教經典,更是關於的最高法則。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对先知在二十多年期间陆续启示的真实语言。
《可蘭經》雖然有多種語言譯本,但只是幫助穆斯林理解經義;世界各民族的伊斯蘭教都得會用阿拉伯語誦讀《可蘭經》。
穆罕默德在世時,經文由弟子們背誦,並書寫紀錄在樹葉、石片和獸皮上,並由們保存。後来,第一任下令蒐集;到第三任哈里發時,由於當初蒐集的可蘭經多有缺漏、字型不一、或參雜了經文註解和聖訓等等內容,於是重新蒐集並統一為《可蘭經》定本(al-Mushaf al-Imam),消除了各地間在朗誦和紀錄上的差異。他將這個定本發往各地,並且焚毀了其他缺漏的抄本。定本或奥斯曼本(Mushaf'Uthman),現在通稱奥氏本(al-Mushaf al-Uthmani)。現在全世界通行的《古蘭經》,只有這種定本。
古蘭經由長短不一的114章(阿拉伯語稱為)所組成。每章的標題不是和該章所探討主題裡的名字或特色有關,就是來自於該章的第一串字母或詞彙。穆斯林相信這些蘇拉的標題都是穆罕默德奉真主之命所題的。大體而言,較長的蘇拉在古蘭經裡排在前面,較短的排在後面。不過事實上,蘇拉的長短跟啟示的時間順序沒有關聯。除了第九章“懺悔”章,每個蘇拉都以“奉至仁至慈真主之名”作為開頭。古蘭經最重要的一章是第一章“開端”章。古蘭經蘇拉分成及,前者是穆罕默德在麥加時接受的啟示,後者在麥地那,是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遷徙到麥地那之後,時間較晚。麥加篇章通常篇幅較短,以優美的語言描述真主,內容較單一;麥地那篇章主要講述伊斯蘭律法,內容較長。但是,有少數麥加篇章混有麥地那時期的經文,反之也有少數麥地那篇章混有麥加時期的啟示。
古蘭經某些蘇拉被認為是原來幾個蘇拉合成的,因此有時讀者會覺得古蘭經讀起來很沒有邏輯性。但穆斯林認為整部古蘭經的編排是真主的旨意,透過大天使吉卜利里曉諭穆罕默德的,故其編排方式有其神秘性。
每個蘇拉由數節所組成。在阿拉伯語中,古蘭經的“節”原意為“跡象”,稱作“”,也就是來自於真主的跡象。每個蘇拉的節數不一,也可能只由幾個詞彙或幾行字組成而已。“阿亞”和伊斯蘭教誕生前詞藻華麗的阿拉伯詩詞不一樣,反而著重於與裡斷斷續續的預言訊息。雖然古蘭經裡的字數是一定的,但自伊斯蘭教開創以來,穆斯林對於古蘭經到底有多少阿亞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止,有的說6,000個阿亞,有的說6,204,有的說6,219,也有的說6,236個。大部分的古蘭經都認可學派的傳統,謂有6,236個阿亞。
整部古蘭經分為30個卷(Juz's),每卷細分為兩個段落(Hizb),而每個段落又再分成四部份。這種劃分古蘭經的方式旨在將長度不一的蘇拉等份以方便在30天內誦讀完畢。古蘭經也劃分為七個“歇足”(manazils),以期在一星期內誦讀完畢。但伊斯蘭教並不鼓勵在短於一星期的時間內誦讀完畢。
整部古蘭經似乎沒有明顯的開頭、正文與結尾,不成線形結構,而是網狀結構。有些批評家認為古蘭經很不連貫,沒有按照啟示時間或主題來排序,而同樣的話又講太多次。
另外,古蘭經某些篇名並沒有在世界各地都一致。第9章為「懺悔」(At-Tauba),卻有其他傳統稱為「豁免」(Al-Bara'a);17章是「夜行」(Al-Isra),又作「以色列的後裔」(Bani Israil);32章「叩頭」(As-Sajda)也稱為「床」(Al-Madaji')等。有人指出這可能透露出古蘭經早期的不同的版本間有更大的相異之處。 而1972年发现于也门的萨那抄本残卷,是现存的《古兰经》 抄本中,最古老的代表。也门文物委员会委任德国萨尔布吕肯州萨尔兰州立大学阿拉伯文书法和《古兰经》古文字学专家格尔德·R·普因教授为修复指导专家。 普因教授深入研究了所发现抄本的羊皮纸残卷。对残卷的研究显示:经节的排列顺序与传统不符,内容上稍有变化。1999年,“大西洋月刊”报道了普因教授的发现:
“也门发现的那些羊皮纸残卷应该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到8世纪,或者伊斯兰早期的两个世纪——这些不是简单的残片,它们是现存最古老的《古兰经》残卷。还发现有些片段与标准《古兰经》有所不同,虽然不大,却很怪异。这些差异,对于文本历史学家来说,并不奇怪, 但对于那些正统的穆斯林来说,他们相信我们现在的《古兰经》是完美的,永恒不变的真主的话,这些差异就是令人不安的。”
但穆斯林認為伊斯蘭世界的總總教派只有一派是正統的,正如穆罕默德說過,大部分的穆斯林認為的就是對的。因此這無損於穆斯林的信仰。
古蘭經的內容是以各式各樣的寫成的。古蘭經最小的組成要素——章與節——充分運用阿拉伯的語音以及語境,便于记忆。阿拉伯學者一致認為,所有的阿拉伯文學都應當以古蘭經為準繩;穆斯林認為古蘭經的內容與風格是無法加以模仿的。
古海(Richard Gottheil)與法蘭克(Siegmund Fr?nkel)在他們所著的《》(Jewish Encyclopedia)中指出,古蘭經當中啟示年代較早的經文運用短小精悍又唐突的句子以及轉折突然的語氣,富有阿拉伯語文的特色。因而古蘭經裡有許多韻文。但是在往後的啟示中,經文除了押韻之外,也較詳細地解釋啟示的內容,同時語氣也漸趨樸實。
(Michael Sells)引述批評家(Norman O. Brown)的著作,他認可布朗的觀察,指出古蘭經的遣詞用字表面上似乎“毫無組織”(也就是文體“凌亂”或“殘缺不全”)。用塞爾的話說,這其實是一種文學技巧,能夠給人一種“深切的感覺”,“好像強烈的預言訊息已經把人類賴以溝通的語言載體都粉碎了”。許多人一直在討論古蘭經裡那種“同樣的話講很多遍”的現象,而塞爾也視之為一種文學技巧。“這些技巧在很早期的啟示中大量運用,使得麥加篇章的經文有如讚美歌一樣。這些技巧讓人覺得很直率、很親切,似乎一直反問聽眾:人生的盡頭到底是為了什麼?”
关于文體,許多批評家認為麥加篇章主要著重於描述真主,內容單純且篇幅較短、語言優美;但在麥地那時期的啟示中,由於主要著重於律法,因此讓人覺得語言變得較樸實,甚至經文要拖很長才聽得到韻腳。
通常穆斯林認為聖經以及歷代真主所啟示的經典都已散失或遭到更改,而古蘭經的內容是完美無缺的,自從啟示以來就保存原貌,連一個字母都沒有受到任何改動,这是一个奇蹟。但是早期的穆斯林就已經發現古蘭經裡的文法和标准阿拉伯的文法有所差异了。據傳,奧斯曼在看完第一古蘭經的標準版之後,說:“我看出裡面的文法不一,阿拉伯人將用他們的語言正確地讀它。”這種差异有人認為是抄寫員所导致,但穆斯林認為所謂的文法差异是有規則可循的,是一種特殊的阿拉伯語文的修辭方式。
古蘭經的文法差异通常指的是形容詞和動詞的沒有依從有關詞的性與要配合一致的原則。另外有些代名詞的運用不合乎一般人的邏輯,也不符合標準阿拉伯語的文法,有時更沒有()。
古蘭經裡有14個不同的阿拉伯,組成14組不同的“古蘭經縮寫字母”(亦即“(Muqatta'at)”,阿拉伯語“縮寫”之意),例如第二章第一節的A.L.M),共計出現在29個章節中,幾乎都是麥加篇章。沒有穆斯林真正清楚這些字母的意義,但他們相信這些字母有其神秘意涵,不是人類所能理解的。有學者認為這些字母可能只是代表姓名、引言、舊標題或經文關鍵字的縮寫。1974年,一位叫做(Rashad Khalifa)的生化學家宣稱發現了古蘭經中存在著以數字為中心的數學密碼,此數字明文載於古蘭經74章30節。
根據與穆斯林的歷史,穆罕默德移居至之後,穆斯林社群於焉形成,穆罕默德命令們[(Sahabah)]記誦傳授與他的經文與律法,並教導他人。只要參與經文記誦的人都稱為“庫拉”(qurra')。
當時這位的門徒,大多是,於是他命令門徒們向戰俘們學習簡易的書寫技能。因此,後來這些同伴們都漸漸地了。這些經文紀錄都寫在木頭、骨頭及樹葉末端的寬面之處。早期的穆斯林,就已能誦讀今日古蘭經大部分的章節,因為這些章節在及大量的中都廣泛引用著,告訴人們,先知曾使用這些經文,號召人們伊斯蘭教,確立了與誦讀的方式。不過古蘭經當時只是斷簡殘篇,直到穆罕默德於西元632年逝世為止,都尚未編纂成書,而僅僅存在於各門徒的之中。
專攻伊斯蘭教的學者魏爾齊(Welch)在《》(Encyclopedia of Islam)當中提及,他相信穆罕默德的在接受時的宗教經驗是真實的,他在啟示之後總是滿身大汗、全身顫抖,即使在冬天也一樣。根據魏爾齊的說法,這種現象說明了穆罕默德所受的啟示來源是非人的。不過穆罕默德的敵人指控他只不過是被或是附身,因為穆罕默德自己都宣稱他領受啟示時所感受到的宗教經驗,和那些古阿拉伯的師沒有甚麼兩樣,穆罕默德只不過是個算命師或。此外,魏爾齊指出我們還無法確定穆罕默德領受啟示時的宗教經驗,是在他成為先知之前或之後才有的。
古蘭經裏頭說穆罕默德是“烏米”(ummi),也就是穆斯林傳統所說的文盲。根據瓦特(Watt)的說法,“烏米”這個詞在古蘭經當中並不是文盲的意思。他指出穆罕默德為了經商,多多少少都懂得讀寫,雖然說他從來就沒有讀過《》。
根據和一些穆斯林學者的說法,《古蘭經》的版本最後在穆罕默德死後立即由阿里編排完成,按照年代編排,是為“定本”,阿拉伯語稱為“”(Mushaf)。此版本的穆斯哈夫和統治時期才編纂完成的穆斯哈夫是不同的。儘管如此,並沒有排拒奧斯曼的標準版穆斯哈夫,雖然說他還留著自己所編排的版本。《古蘭經》的定本是在奧斯曼指示下完成的,故現今流傳的《古蘭經》版本又稱為“奧斯曼本”或“歐氏本”(奧斯曼有時翻譯為歐斯曼)。
爆發,有七十位古蘭經朗誦家陣亡,於是哈里發決定把古蘭經各章節集結成書。包括(Zayd ibn Thabit)在內的朗誦家開始著手收集古蘭經各章節,並且抄寫了幾部,保存在艾卜·伯克爾家裡。艾卜·伯克爾逝世後,由負責保管。歐麥爾被刺殺後,由其女(Hafsa bint Umar)保管。
到了西元650年左右,伊斯蘭教的勢力從阿拉伯半島擴張到了、以及地區。此時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決定統一古蘭經的版本,以確保古蘭經的神聖性、確立當中詞彙的拼法。奧斯曼要求哈福賽出借她所保管的古蘭經,由五位朗誦家根據此批經文抄寫了七部,分送到各地。事後奧斯曼歸還向哈福賽要求出借的古蘭經。其他散布在各地穆斯林之間的手稿都被運往麥地那,奧斯曼下令用火或滾水將之全數銷毀。奧斯曼統一的古蘭經流傳至今,是唯一的權威版本。
真主对降示经典叫做、降示的经典叫做,降示叫做《古兰经》。穆斯林认为,这几部经典都由真主先后降示于世间。
在《古兰经》上有一些有关《讨拉特》、《引支勒》的经文:
“信奉《引支勒》的人,当依真主在中所降示的律例而判决。凡不依真主所降示的经典而判决的人,都是犯罪的。”(筵席5:47)
“你说:‘信奉天经的人啊!你们没有甚么信仰,直到你们遵守《讨拉特》和《引支勒》,以及你们的主所降示你们的经典。’”(筵席5:68)
“假若你怀疑我所降示你的经典,你就问问那些常常诵读在你之前所降示的天经的人们”(尤努斯10:94)“绝没有人能变更他的言辞”(牲畜6:115)
“你们说:‘我们信我们所受的启示,与易卜拉欣、易司马仪、易司哈格、叶尔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启示,与穆萨和尔撒受赐的经典,与众先知受主所赐的经典;我们对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加以歧视,我们只归顺真主。’”(黄牛2:136)
某些穆斯林认为,真主降示以前圣人的经典是每一个穆斯林应当阅读和研究的,原因是这些经典是来自真主,更何况这些经典是《古兰经》上多次提到的。
公元8世纪-9世纪古兰经的一页
“古蘭”即“誦讀”之意,雖然說古蘭經裡頭少有誦讀法的教學。古蘭經為讀者勾勒了誦讀的基本原則,即“你應當(以緩慢有抑揚頓挫的方式)諷誦《古蘭經》”(古蘭經73:4)。阿拉伯語“”(Tajwid)這個詞意指以優良的方式誦讀古蘭經的方法,字面意義有“改進”、“進步”之意。
是每個穆斯林都應盡的義務,為此至少要學習古蘭經的一些相關蘇拉(特別是先從首章“開端”章開始學習,然後才學習其他更短的篇章)。“開端”章學習完成之後,就能夠說出像“讚美真主”的祈禱辭。
能夠以適當的方式誦讀古蘭經的人叫做“”(qari'),能夠背記整部古蘭經的人叫做“”(hafiz)[女性的稱為“哈法茲”(hafaz)]。先知穆罕默德被視為第一位卡利。古蘭經的誦讀對穆斯林而言是一種崇高的藝術。
關於古蘭經的誦讀方式、誦讀所獲得來自於真主的回賜,聖訓都有相當詳盡的規定。誦讀古蘭經在伊斯蘭教裡是相當崇高的功課,聖訓就有說道:
伊本·阿拔斯傳述:有人問穆聖,真主最喜愛的事功是什麼?穆聖說:“週而復始,即不停地唸天經,由始而終,循環不已。(31:13)”
根據聖訓的說法,吉卜利里天使轉述真主的話,告訴穆罕默德古蘭經有七種讀法,也就是說,誦讀者能夠選擇自己覺得最簡單的讀法。而事實上,古蘭經的讀法也分成許多不同的派別。
古蘭經有很多種誦讀法,這些誦讀法都是依據歐默爾時期的書寫規準(字母沒有標明母音),八種誦讀派別中各有有三種允許的以及至少四種非正規的誦讀方式,總共組成了八十種不同的誦讀法。正規的誦讀法要符合三個條件:
一、誦讀時每個字母都要符合歐默爾時期的書寫規準。
二、誦讀要符合阿拉伯語的句法。
三、誦讀法要經過自穆罕默德以來一脈相傳的朗誦者之口。
不同的誦讀法在某些詞彙上的發音不同,根據阿拉伯語的語法,造成詞彙的意義完全不同。例如,動詞的發音能夠決定主動或被動語態。母音可能發長音,也有可能發短音。可有可無。例如,加百列的名字會因此而有不同的發音,可以發成:Jibrīl、Jabrīl、Jibra'īl或Jibra'il。古蘭經的阿拉伯語若無聲門破裂音則發成“Qurān”,若有則發成“Qur'ān”。穆斯林堅信所有的正規誦讀法都歷經一脈相傳的朗誦者之口,由穆罕默德口授,在宗教崇拜上不僅具有效力,也被用來引證伊斯蘭法的正確性。非正規的誦讀法扮演著“解釋”的角色,對古蘭經的章節有著不同的見解。今日許多人擁有“熟稔十大誦讀法的人”的頭銜,這對於穆斯林來說是極大的成就。
會有那麼多種誦讀法都是因為聖訓支持之故。如是說:
阿布杜·拉赫曼傳述:“歐麥爾對我說:我聽到伊本·希沙姆在我前面誦讀「準則」章,和我以前讀的方法不一樣。先知本人曾親自讀給我聽。所以我聽到他這樣誦讀我就想阻止他,不過我還是等他唸完。他唸完後我就抓住他的衣服,拖他去見先知。我告訴他:‘這個人讀準則章的方式和你在以前讀給我聽的方式不一樣。’於是先知說:‘由他去吧!’他對希沙姆說:‘你讀給我聽。’(歐麥爾說:)‘他就是這樣讀的!’於是先知說:‘真主也啟示這種讀法。古蘭經就是以七種讀法降示的,你們就選擇你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誦讀吧!’”
九世紀的古蘭經,現存於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
今日大部分的穆斯林都使用機器印刷的古蘭經,有多種版本,開本有大小之別,有精裝版的也有平裝本的,有昂貴的也有價位較低的。雙語版的古蘭經也很流行,使用者的母語與阿拉伯語互相對照。
古蘭經有許多不同大小的開本,正常的大小是最常見的,但是也有開本極大(通常作展示用)和極小(有時作為贈送他人的禮品)的版本。
古蘭經最早期以木雕模板印刷,一個模板印一頁。現在仍然存有西元10世紀的模板以及以該模版印刷的古蘭經。古蘭經一直要到發明之後價格才較為便宜,平版印刷是一種能夠印出各種圖案的印刷術。因此,這種印刷術可用於大量複製以精湛的書法所寫成的古蘭經。
現存最古老以印刷的古蘭經在1537年/1538年於付梓。這本古蘭經似乎本來打算在境內販賣的。的於1787年資助古蘭經的印刷,隨後(1828年)、(1833年)、(1877年)等地都陸續印刷古蘭經。
要在電腦編碼上完整顯示帶有母音符號的古蘭經經文非常困難,像是。以圖檔及暫定版萬國碼的方式來呈現古蘭經,供人們免費閱讀。許多程序設計師及软件開發商費盡心思嘗試開發能夠處理古蘭經的字型。
在印刷術普及之前,古蘭經由抄寫員及書法家複寫。由於穆斯林的傳統一向忌諱直接描繪神聖的圖案與故事,深怕有偶像崇拜的嫌疑,因此不能夠用圖案來裝飾古蘭經(基督徒就常常以圖案來裝飾聖經)。穆斯林反而直接關照古蘭經本身的經文。阿拉伯文以各種字體寫就,其中有些看起來相當繁複絢麗。一如,是一項備受尊崇的藝術。穆斯林也運用抽象的圖案()、彩色墨水以及金質書頁來裝飾古蘭經。
有些穆斯林相信以古蘭經經文裝飾日常用品的作法能夠時時提醒自身的作為,這不僅是可被接受的,同時也是一件值得建議做的事。其他穆斯林覺得這是對古蘭經經文的誤用,因為裝飾日常用品並不能淨化自身,而且也過於輕率。
主条目:和
古蘭經的翻譯一直難以全面進行,因為穆斯林總覺得古蘭經本身不僅是奇蹟,也是無法加以模擬的(i'jaz al-Qur'ān),認為古蘭經的經文不應該以別的語文來呈現。由於,阿拉伯詞彙的確切意義要依賴上下文決定,使得精準的翻譯更顯得困難重重。 儘管如此,古蘭經已經被翻譯成多種非洲、亞洲與歐洲語言。第一位翻譯古蘭經的人是(Salman the Persian),於西元七世紀時將第一章“開端”章譯成波斯語。伊斯蘭傳統讚許穆罕默德致阿比西尼亞皇帝聶各斯與拜占庭皇帝赫拉克里斯的信函中寫有翻譯自古蘭經的經文。 伊斯蘭教創立之後頭幾個世紀翻譯古蘭經根本不是一件受到關切的事,反而是人們議論是否能夠以古蘭經的譯文來做祈禱。到了1936年,古蘭經已經被翻譯成102種語言。
第一位將古蘭經翻譯成西方語言的是(Robert of Ketton),他於1143年譯成。(Alexander Ross)首先於1649年將古蘭經譯為。1734年,(George Sale)譯出高水平的英譯本;1937年貝爾(Richard Bell)、1955年(Arthur John Arberry)也相繼完成英譯本。這些譯者都不是穆斯林。穆斯林譯者也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Dr. Muhammad Muhsin Khan)、希拉立博士(Dr. Muhammad Taqi-ud-Din al Hilali)、(Maulana Muhammad Ali)、(Abdullah Yusuf Ali)、(M. H. Shakir)、(Muhammad Asad)與(Marmaduke Pickthall)。
古蘭經英譯本的用字有時較為古老,穆罕默德·阿里與馬穆杜克·皮克索的譯本就是這樣的,分別使用複數與單數的‘ye’和‘thou’而非更常見的‘you’。另外,譯本也禁止將“Allah”(阿拉伯語“此神”的意思)翻譯成英文的“God”。這些翻譯方式在更新的譯本當中可能會有所不同。
早期中國的古蘭經僅有零星翻譯,並沒有全譯本。人最早以漢語翻譯古蘭經,名為《寶命真經直解》,但流傳下來的僅五卷。後來,出版了《可蘭經》(1927年),系據的日文譯本並參照的英譯本轉譯而成。的《漢譯古蘭經》(1931年),同樣參照了日、英譯本,並請穆斯林學者參與核校。李鐵錚與姬覺彌的譯本是最早的全譯本,但由於非直接自阿拉伯語翻譯而不獲穆斯林認可。先後出版了甲、乙、丙三種《古蘭經譯解》(1932年,1942年,1945年)。楊敬修譯有《古蘭經大義》(1947年),採用嚴格的直譯法。時子周有《〈古蘭經〉國語譯解》(1958年)。的譯本是目前世界公認最好的漢譯本,費時十年,名為《古蘭經》(1981年),但馬堅直到彌留之際仍然在病榻上潤色譯文,因此譯文並不是馬堅最完美的呈現,有許多疏漏之處。林松的《古蘭經韻譯》(1981年)以韻文翻譯。仝道章譯有《〈古蘭經〉中阿文對照詳注譯本》(1989年)。伊斯梅爾·馬金鵬翻譯的古蘭經名為《古蘭經譯注》,死後三年由其子女於2005年出版,附有詳細的注釋。
古蘭經之名在中國清末譯為古爾阿尼,民初譯為可蘭經,近則譯為古蘭經。
首先將古蘭經譯為日文的是,乃在英譯古蘭經的基礎上翻譯而成的。由於伊斯蘭教直到十九世紀才傳入日本,日本人對這個宗教的了解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其譯文沒有任何註解,且使用了佛教或新約福音書的術語,甚至套用儒家的語言來翻譯。此版本的古蘭經在1920年作為15冊《世界宗教經典全集》中的兩冊出版。二战甲级战犯在东京审判结束后翻译了古兰经的全文,并于1950年出版,成为最早的古兰经全译本。於1972年出版《聖古蘭》,附有簡短註解。精通阿拉伯語,但其譯本仍有錯誤,在日本不獲穆斯林認可,後來在日本伊斯蘭教協會的幫助下進行勘誤,於1980年再版。
什葉派、蘇菲派及某些穆斯林哲學家相信古蘭經的經義並非僅限於表面經文。古蘭經在其表面經文之下也有另一層涵義存在。
古蘭經表面經文()的注釋叫做塔夫希爾,而隱微經文()的注釋稱為塔威爾。注釋隱微的經文必須要做回溯經文的工作,但隱微的經文最終也只有真主才知道。
但反過來說,的與認為古蘭經的經文應當要直接照字面解釋,不應有任何延伸的解釋。例如,真主的手在經文裡有提到,因此真主的手就真的存在於古蘭經裡頭。這種解釋就是所謂的“”,也就是認為表面經文說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問東問西。
古蘭經的出現興起了龐大的注釋體系,稱為,中文又譯“經注學”。這種注釋的目標是要“解釋古蘭經的經文,釐清其要旨”。不過最完美的注釋是真主親自注釋的。(古蘭經25:33)
塔夫希爾乃穆斯林最早期的學術活動。根據古蘭經的說法,穆罕默德是第一位向早期穆斯林解釋經文的人。(古蘭經2:151)早期的注釋者包括了薩哈巴(穆罕默德的夥伴),例如、、、。古蘭經的解釋僅限於表面經文、啟示背景,偶爾也以其他的經文來解釋一段經文的意義。如果經文涉及歷史事件,有時候就要藉者聖訓來加以釐清。
由於古蘭經是以寫成的,後來改信伊斯蘭教的信徒(大部分都不是阿拉伯人)常常對其經義毫無頭緒,沒有體會到早期穆斯林了解古蘭經所要表達的究竟。於是古蘭經的經注學家以阿拉伯語來做注解,最重要的是注釋先知時期的經文,那是最早期的穆斯林社群所處的背景;同時也要注釋晚期的經文,解釋有哪些早期的經文已經被廢止()了。
什葉派、蘇菲派以及遜尼派對於古蘭經的詮釋不盡相同。有一節阿亞(古蘭經3:7)就點出了這個問題,但什葉派和遜尼派都不願深究其中。根據什葉派的說法,只要能夠擁有和穆罕默德與一樣豐富的宗教知識,就能夠了解古蘭經的秘密。但是遜尼派認為只有真主知曉。據的說法,“除了真主,沒有人能知曉古蘭經的秘密。”但他又引用其他阿亞,表示只要受真主滌淨的人都能夠了解古蘭經的秘密至一定程度。
柯爾賓(Corbin)引述什葉派的文獻,說阿里曾有以下見證:
凡是真主的使者領受到的啟示都會口述給我,並且要我誦讀看看。我用手把啟示的經文寫下來,使者教導我塔夫希爾、塔威爾、納西哈(取代先前阿亞的阿亞)、(遭廢棄的阿亞)、(明顯的阿亞)以及(含糊的阿亞),還有其他任何細微與粗略的教導...
阿拉瑪·塔巴塔拜表示,對隱微經文的詮釋有可接受的,也有不可接受的。能夠被接受的塔威爾指的是超越表面經文的隱微阿亞,真正的涵義只有真主知道,無法藉由人類的智力直接了解。另一方面,不可接受的塔威爾指的是藉由某些“證據”,把明白的經文硬解釋成不同的涵義。雖然這個觀點獲得普遍的接受,但也有穆斯林認為,正確的詮釋指的是經文真正所指的事物。這在整部古蘭經隨處都有,包括明白的或含糊的都有。我們不能只分析表面經文。有些東西人類無法以言語形容,真主只能以人類的語言來傳達訊息,以便有限的我們能夠理解。這些經文就像一樣,在腦海中創造一幅景象以幫助聽者能夠清楚地了解其意。
因此,蘇菲派的詮釋只要能夠符合大部分穆斯林所認可的觀念,就能普遍被伊斯蘭學者所接受,認為有足夠的權威性。不過,即便是在什葉派內部,古蘭經隱微經文的詮釋還是很有爭議的。例如,身為伊斯蘭革命領袖的--—在1979年12月和1980年1月公開詮釋古蘭經“開端”章。有抗議者在他講解前兩節阿亞之前就要求他立即停止。
目前的古蘭經並未按照年代編排,要研究每段阿亞(經文)的啟示時間必須先研究其相關背景。最早啟示的古蘭經是穆罕默德在山洞內睡覺時所受的啟示(古蘭經96:1-5):
你應當奉你的創造主的名義而宣讀,祂曾用血塊造人。你應當宣讀,你的主是最尊嚴的,祂曾教人用筆寫字,祂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
最晚啟示的阿亞,是穆罕默德在進行“”的時候,距離最早的啟示足足有二十三年之久,啟示結束後八十天穆罕默德就逝世了(古蘭經5:3):
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做你們的宗教。
《古蘭經》讚許它本身和真主從前所啟示的經典有密切關係(與),又說其書的內容與從前的經典有很多相似之處,證明了古蘭經的獨特來源,與那些經典都同樣來自真主的啟示。(古蘭經2:285)
古蘭經敘述出現在猶太教與基督教《聖經》中的许多人物與事件,但在内容和风格上有所不同。古蘭經中的使者有:、、、、、、、、、、、、、、、、、、、、、、與等等。穆斯林相信古蘭經與聖經有很多相似之處是因為這些經典都有相同的啟示來源,基督教或猶太教的經典是真主降示給眾先知的。馬堅翻譯的古蘭經(3:3)說道:
祂降示你這部包含真理的經典,以證實以前的一切天經;祂曾降示《》和《》
但穆斯林相信不論是猶太教或基督教的聖經都由於種種原因而遭到忽略、篡改(()),真主已經以其最終的完美啟示(古蘭經)代替了這些經典。因此,穆斯林並不完全相信《聖經》,但也不完全否定其內容。西方国家的一些穆斯林则主张与基督徒展开广泛地交流,以理解不同经典之间为何存在差异。不過許多猶太人與基督徒以的紀錄駁斥這種說法,他們認為古蘭經同聖經有很多相似之處是因為古蘭經抄襲聖經,而非古蘭經乃來自於主的啟示。他們也指出,古蘭經的許多內容和基督教很類似,这是因為古蘭經抄襲了偽經。然而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記載了部份偽經的內容,證明真主啟示的部份內容由於種種原因而遭到猶太教或基督教的忽略、篡改。 由此可見猶太人與基督徒、穆斯林兩者之間的觀念差異。
在伊斯蘭教興起之後,快速地發展成繁複美麗的書法。
專攻近東語言與文明的教授德卡迪(Wadad Kadi)以及專攻伊斯蘭教的教授米爾(Mustansir Mir)如是說:
雖然作為阿拉伯文學傳統的阿拉伯語在穆罕默德傳教期間就已經發展得很好了,但一直要到伊斯蘭教興起而古蘭經以阿拉伯語寫成的時候,阿拉伯語的表達力才發展至頂端,而文學也達到了空前的複雜凝鍊。誠然,說古蘭經是阿拉伯古典及後古典文學的生力軍並不誇張。 古蘭經對阿拉伯文學的影響主要在於用字遣詞與寫作主題兩方面;另外在誓言、隱喻與象徵手法方面也有所影響。遣詞用字方面,我們可以說古蘭經的詞彙、熟語以及各種表達方式(特別是“用字囉唆”的公式化片語),在所有文學類型當中都可見到,數量之多以至於根本不可能完整記錄它們。古蘭經不僅產生了全新的語文形式來說理,也賦予前伊斯蘭時期固有詞彙新的意義,深深地紮根於阿拉伯語當中,影響到文學的發展...
依照伊斯蘭教的觀點,聖經似乎也暗示了伊斯蘭教是上帝(真主)的啟示,雖然徒與徒大都不認同此說。阿拉伯人原本是世界文明邊陲的落後,後來藉著伊斯蘭教而壯大起來,甚至建立了。由於上帝說要讓的後代成為大國,而阿拉伯人成為大國是憑著伊斯蘭教達成的,因此對穆斯林來說伊斯蘭教確實是來自上帝的啟示(創世記17:18-20):
亞伯拉罕對神說:「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神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我必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要使他成為大國。」
更多資料:
穆斯林提出諸多古蘭經的預言,在此僅討論可能已經明顯證實的。伊斯蘭學者相信古蘭經本身就是一種奇蹟,其內容文體等人類均無法模擬。他們宣稱古蘭經的文體乃一奇蹟,處處印證著現代科學,此外古蘭經裡也有相當多的預言。其中最具現代性的預言(55:33)讓人想起1958年發射的人造衛星:
和人類的群眾啊!如果你們能通過天地的境界,你們就通過吧!你們必須憑據一種權柄,才能通過。
更多資料:
對於科學的部份,穆斯林提出諸多見證,在此僅簡短地討論。古蘭經對於的敘述似乎符合現代(27:88):
你見群山而以為群山都是固定的,其實它們都像行雲一樣逝去。那是精製萬物的真主的化工,祂確是徹知你們的行為的。
古蘭經質問那些不信古蘭經的神聖來源的人,要他們模擬出和古蘭經相似的文體(2:23;10:38;17:88)。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風格特殊,因為它來自於真主的啟示,但古蘭經的本質在非穆斯林學者當中一直爭論不休。者認為古蘭經雖然印證了現代科學,不代表它就是真主的啟示。他們相信許多偉大的宗教都是來自於外星文明,包括伊斯蘭教,而所謂的預言與啟示只不過是地外文明的操作而已。
古蘭經當中有些敘述似乎不符合現代科學的說法,但穆斯林們相信那其實是人類的科學不夠昌明,所以才會以為古蘭經講的是錯的,例如古蘭經對男子的來源的說法如下(86:7):
那精液是從脊柱和肋骨之間發出的。
除了外星生物創造論者,有些虔誠的穆斯林認為人類在宇宙中並不是孤獨的,而是存在著高智慧的外星生物。《古蘭經》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真主創造了七層天。對於“天”字,到底指的是地球的大氣層,還是整個宇宙的結構,歷來爭論不休。有些穆斯林認為七層天暗示著宇宙的結構有好幾層,而其中有類似人類的高智慧生物存在,他們和我們一樣,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信仰真主。
當然,有的穆斯林認為所謂各天的居民指的是,天使在伊斯蘭傳統裡沒有自由意識,他們是永遠信仰真主的。也有的穆斯林認為各天的居民指的是,是一種真主所創造的人類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有自由意識也有生老病死。
《古蘭經》裡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教導在近年來一直爭議不斷。有些批評家認為《古蘭經》某些章節就歷史背景及文字敘述而言,無論是否在世,都允許對不信者發動戰爭。有些人回應這些批評,反駁說這些批評都只是對《古蘭經》斷章取義,如果不斷章取義的話《古蘭經》是嚴禁暴力的,暴力只有在自衛時才允許。以下經文說明了戰爭只用於自衛(2:193):
你們當反抗他們,直到迫害消除,而宗教專為真主;如果他們停戰,那麼,除不義者外,你們絕不要侵犯任何人。
然而事實上,只有研究才能真正了解伊斯蘭教對戰爭的看法,因為聖訓對戰爭的各種規範比《古蘭經》要來得詳細許多,因此有些教外人士轉而引用聖訓的內容,指出伊斯蘭教是暴力的宗教。雖然《古蘭經》明言宗教不強迫(2:256)、且戰爭只用於自衛(2:193),但他們認為那只是「大原則」。他們引用許多聖訓的記載指出伊斯蘭教缺乏宗教寬容的思想,例如下列聖訓:
一支穆斯林軍隊包圍了波斯的一個城堡,元帥是波斯人賽理曼。兵士們說:“怎麼不下攻擊令呢?”他說:“我們應照穆聖的教訓,先去勸化敵人。”他對敵人說:“我也是波斯人,跟你們是同鄉,我的部下都是阿拉伯人,你們若信伊斯蘭教,即可與我們一律平等,盡義務而享權利。若因襲祖教,可以自由信教,不受干涉,但須親手繳納丁稅,那麼你們則自干卑賤,不受尊敬。反抗的話,便把你們殲滅,一網打盡。”他用波斯語和敵人交談,敵人回答說:“我們不繳丁稅,和你們死拼。”穆斯林戰士們說:“元帥啊!你怎麼還不下衝鋒令呢?”他說:“我再如此勸化敵人三天。”終於,他說:“進攻,消滅敵人!(24:149)”大家一攻,便克復了那個城堡。
然而許多穆斯林表示,穆罕默德草創伊斯蘭教時的環境極為險惡,不得不依靠武力發展。
更多資料:
事實上,伊斯蘭教相較於歐洲國家,更早提升女性的地位。《古蘭經》在某些方面解放了女性,例如《古蘭經》主張男人娶妻應該贈送聘禮(4:4),即便離婚也絲毫不可取回(2:229;4:19-21);另外對於離婚的婦女了男人也要付給贍養費(2:241)。《古蘭經》也禁止殺害女嬰(16:59),並反對強迫女子賣淫(24:33)。然而隨著時空的轉移,依現代教外人士的眼光,伊斯蘭教在某些部份可能對女性不公。例如,《古蘭經》說男性的權利比女性高一級(2:228),女性在法庭的作證效力只有男人的一半(2:282),而且也只能繼承一半的遺產(4:11,176)。但穆斯林認為,這在伊斯蘭教草創的時代事實上是解放女性,且真主是造物主,不可能歧視女性。他們或認為,真主造化女性,使女性負擔比較少的社會責任。男人負比較多社會責任,理當享受較多的權利。男人與女人都有權利進入天堂(4:124;16:97;40:40),所不同者在於男女必須秉持著不同的天賦而承擔不同的社會責任,和歧視是兩回事,況且在伊斯蘭社會裡男人要養女人。穆斯林認為男女的責任義務看似不同,實際上那才是真正公平的。另外《古蘭經》裡也說如果妻子總是不聽話,丈夫可以打她(4:34)。穆斯林對此反駁說,其實那已經是不得已的,因為聖訓就說了:“艾卜·胡萊勒傳述:他說:安拉的使者說:信仰最完美的信士是品德最好的人。你們中最優秀的人就是善待妻室的人。”“之後使者又講到婦女,並勸告人們善待她們。他說:你們中有人動不動就像打僕人一樣鞭打自己的女人,或許當天晚上又和她同床。先知又勸他們不要因放屁而嬉笑。他說:你們爲什麽要笑自己所做的事呢?”當然,聖訓當中也有疑似貶低婦女地位的,例如穆罕默德即不鼓勵女性從政、說地獄裡大部分都是暴君和婦女、規定女性外出一晝夜以上要有親屬陪同、以及妻子不得拒絕與丈夫性交。
除了女性的權利義務問題,教外人士常指控《古蘭經》對天堂的描寫過於色情。一些西方非穆斯林学者称:《古蘭經》裡描述的天堂似乎是專為男人設計的,總是不斷強調天堂裡有純潔的配偶,特別是第55章“至仁主章”對天堂的處女有相當生動的描寫。
少数非穆斯林学者对此进行了驳斥:《古兰经》中没有西方描述的所谓“殉教者(shahid)會在天堂得到72個處女”;也没有所谓“处女”一词,有的只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单词(houris),但它真正的释义没人知道,这可能是用来描述纯洁生物如天使的一种方式,或者长生不老的青年。也许是老式的“”发挥了作用,西方在后来的英译版本中错误地解释为“是个皮肤白皙的,胸脯高耸的处女”。
(2007). "Qur'ā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Retrieved on .
Samuel Pepys: "One feels it difficult to see how any mortal ever could consider this Koran as a Book written in Heaven, too good for the E as a well-written book, or ind and not a written, so far as writing goes, as badly as almost any book ever was!"
"The final process of collection and codification of the Qur'ān text was guided by one over-arching principle: God's words must not in any way be distorted or sullied by human intervention. For this reason, no serious attempt, apparently, was made to edit the numerous revelations, organize them into thematic units, or present them in chronological order.... This has given rise in the past to a great deal of criticism by European and American scholars of Islam, who find the Qur'ān disorganized, repetitive, and very difficult to read." Approaches to the Asian Classics, Irene Blomm,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p. 65
Issa Boullata, "Literary Structure of Qur'ān," Encyclopedia of the Qur'ān, vol.3 p.192, 204
Michael Sells, Approaching the Qur'ān(White Cloud Press, 1999)
Norman O. Brown, "The Apocalypse of Islam." Social Text 3:8()
A. S. Tritton.(1951) Islam.p.16
Mohammad M. 'abd al-Latif Ibn al-Katib, Dar al-Kutub al-'elmiyah Al-Furqan,p.90
Ali Dashti(1985). Twenty Three Years: A study of the Prophetic Career of Mohammad.p.48-9. London:Allen and Unwin.
Rashad Khalifa, Quran: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Miracle, Islamic Productions International, 1982.
Qur'an 74:30 Prophecies Made in the Qur'ān that Have Already Come True
*Tabatabaee, 1988, chapter 5
參見:*William Montgomery Watt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slam, p.32 *Richard Bell, William Montgomery Watt, Introduction to the Qur'an, p.51
. 伊斯兰之窗.
(简体中文).
(2007).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Retrieved on .
參見:Observations on Early Qur'an Manuscripts in San'a;The Qur'an as Text, ed. Wild, Brill, 1996
Mohamad K. Yusuff,
The K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Michael Coo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17 - P.124
納·阿·曼蘇爾 撰纂;陳克禮 譯注,《聖訓經》376頁,2006。
Navid Kermani, Das ?sthetische Erleben des Koran. Munich(1999)
, , vol. 1(Egypt: Dar Ahya al-Turath, n.d.), 201,(no. 473).
古蘭經第二十五章
The Qur'ān in Manuscript and Print. . Retrieved on .
Article by A. Yusuf Ali.
Retrieved on .
Mishafi Font. . Retrieved on .
Fatani, Afnan(2006), "Translation and the Qur'ān", in Leaman, Oliver, The Qur'ān: an encyclopedia, Great Britain: Routeledge, pp. 657-669
An-Nawawi, Al-Majmu',(Cairo, Matbacat at-'Tadamun n.d.), 380.
(2002)Islam: A Thousand Years of Faith and Pow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 42.
Corbin(1993), p.7
, reference is to
Corbin(1993), p.46
Bernard Lewis, The Jews of Islam(1984).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69
Leaman, Oliver(2006), "Cyberspace and the Quran", in Leaman, Oliver, The Qur'ān: an encyclopedia, Great Britain: Routeledge, pp. 130-135
Wadad Kadi and Mustansir Mir, Literature and the Qur'ān, Encyclopedia of the Qur'ān, vol. 3, pp. 213, 216
新標點和合本聖經
Harris, Sam(2005). The End of Faith. The Free Press.
The World of the Jinn
Robert Spencer. Onward Muslim Soldiers, page 121.
Syed Kamran Mirza [What is Islamic Terrorism and How could it be Defeated? What is Islamic Terrorism and How could it be Defeated?]
Ali, Maulana M The Religion of Islam(6th Edition), Ch V "Jihad" Page 413. Published by The Lahore Ahmadiyya Movement
Sohail H. Hashmi, David Miller, Boundaries and Justice: diverse ethical perspectiv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97
Khaleel Muhammad, professor of religious studies at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states, regarding his discussion with the critic Robert Spencer, that "when I am told ... that Jihad only means war, or that I have to accep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Quran that non-Muslims(with no good intentions or knowledge of Islam)seek to force upon me, I see a certain agendum developing: one that is based on hate, and I refuse to be part of such an intellectual crime." [Khaleel Muhammad, professor of religious studies at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states, regarding his discussion with the critic Robert Spencer, that "when I am told ... that Jihad only means war, or that I have to accep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Quran that non-Muslims(with no good intentions or knowledge of Islam)seek to force upon me, I see a certain agendum developing: one that is based on hate, and I refuse to be part of such an intellectual crime." ]
Ali, Maulana M The Religion of Islam(6th Edition), Ch V "Jihad" Page 414 "When shall war cease". Published by The Lahore Ahmadiyya Movement
Sadr-u-Din, Maulvi. "Quran and War", page 8. Published by The Muslim Book Society, Lahore, Pakistan.
by Dr. G. W. Leitner(founder of The Oriental Institute, UK)published in Asiatic Quarterly Review, 1886.("jihad, even when explained as a righteous effort of waging war in self defense against the grossest outrage on one's religion, is strictly limited..")
An English rendering of an Urdu article appearing in Basharat-e-Ahmadiyya Vol. I, p. 228-232, by Dr. Basharat A published by the Lahore Ahmadiyya Movement for the Propagation of Islam
Ali, Maulana M The Religion of Islam(6th Edition), Ch V "Jihad" Pages 411-413. Published by The Lahore Ahmadiyya Movement
納·阿·曼蘇爾 撰纂;陳克禮 譯註,《聖訓經》285~286頁,2006。
凱倫·阿姆斯壯 著;王瓊淑 譯,《穆罕默德——先知的傳記》73頁,2001
凱倫·阿姆斯壯 著;王瓊淑 譯,《穆罕默德——先知的傳記》53頁,2001
腦威·葉哈雅 編;艾乃斯·馬風德 譯,《利雅德聖訓集》87頁,1998
腦威·葉哈雅 編;艾乃斯·馬風德 譯,《利雅德聖訓集》86頁,1998
哈菲茲·本·哈杰爾·阿斯格拉尼 編;伊斯哈格·馬林雲 譯,《尋根定律聖訓集》192頁,2003
腦威·葉哈雅 編;艾乃斯·馬風德 譯,《利雅德聖訓集》249頁,1998
納·阿·曼蘇爾 撰纂;陳克禮 譯註,《聖訓經》240頁,2006。
莱斯利.黑泽尔顿. . 网易. .(第7分钟20秒)
(中文)- 伊斯兰之窗网
(中文)—馬堅、王靜齋與仝道章三家譯本對照
(中文)—馬堅、王靜齋、仝道章、马金鹏、马仲刚五种譯本的對照
(阿拉伯文)(中文)
(阿拉伯文)(英文)
(阿拉伯文)
(阿拉伯文)
:隐藏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穆斯林教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