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出每边一样的数,360℃分6分,每份60℃。出来的尺寸就一样了。六个三角形每个外径的尺寸一?

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在建筑中能经受一般的锈蚀,可抵抗食品加工介质浸蚀(但含有浓酸和氯化物成分的高温状态可能出现腐蚀),能抵抗有机化合物、染料和广泛的各种各样的无机化合物。304L型(低碳),耐硝酸性好,并耐用中等温度和浓度的硫酸,广泛地用作液态气体贮罐,用作低温设备(304N)、器具其它消费产品,厨房设备、医院设备、运输工具、废水处理装置。 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301 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 不锈钢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钢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  302B 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03和303Se 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高的场合。303Se不锈钢也用于制作需要热镦的机件,因为在这类条件下,这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热加工性。  304L 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N 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钢,加氮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  305和384 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镍,其加工硬化率低,适用于对冷成型性要求高的各种场合。  308 不锈钢用于制作焊条。  309、310、314及330 不锈钢的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而30S5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锈钢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较低,为的是使焊缝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330不锈钢有着特别高的抗渗碳能力和抗热震性.  316和317 型不锈钢含有铝,因而在海洋和化学工业环境中的抗点腐蚀能力大大地优于304不锈钢。其中,316型不锈钢由变种包括低碳不锈钢316L、含氮的高强度不锈钢316N以及合硫量较高的易切削不锈钢316F。  321、347及348 是分别以钛,铌加钽、铌稳定化的不锈钢,适宜作高温下使用的焊接构件。348是一种适用于核动力工业的不锈钢,对钽和钻的合量有着一定的限制。  不锈钢都能提供今人满意的耐蚀性能。根据使用的经验来看,除机械失效外,不锈钢的腐蚀主要表现在:不锈钢的一种严重的腐蚀形式是局部腐蚀(亦即应力腐蚀开裂、点腐蚀、晶间腐蚀、腐蚀疲劳以及缝隙腐蚀)。这些局部腐蚀所导致的失效事例几乎占失效事例的一半以上。事实上,很多失效事故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材而予以避免的。  应力腐蚀开裂(SCC):是指承受应力的合金在腐蚀性环境中由于烈纹的扩展而互生失效的一种通用术语。应力腐蚀开裂具有脆性断口形貌,但它也可能发生于韧性高的材料中。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必要条件是要有拉应力(不论是残余应力还是外加应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和特定的腐蚀介质存在。型纹的形成和扩展大致与拉应力方向垂直。这个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的应力值,要比没有腐蚀介质存在时材料断裂所需要的应力值小得多。在微观上,穿过晶粒的裂纹称为穿晶裂纹,而沿晶界扩图的裂纹称为沿晶裂纹,当应力腐蚀开裂扩展至其一深度时(此处,承受载荷的材料断面上的应力达到它在空气中的断裂应力),则材料就按正常的裂纹(在韧性材料中,通常是通过显微缺陷的聚合)而断开。因此,由于应力腐蚀开裂而失效的零件的断面,将包含有应力腐蚀开裂的特征区域以及与已微缺陷的聚合相联系的“韧窝”区域。  点腐蚀:是一种导致腐蚀的局部腐蚀形式。  晶间腐蚀:晶粒间界是结晶学取向不同的晶粒间紊乱错合的界城,因而,它们是钢中各种溶质元素偏析或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淀析出的有利区城。因此,在某些腐蚀介质中,晶粒间界可能先行被腐蚀乃是不足为奇的。这种类型的腐蚀被称为晶间腐蚀,大多数的金属和合金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都可能呈现晶间腐蚀。  缝隙腐蚀:是局部腐蚀的一种形式,它可能发全于溶液停滞的缝隙之中或屏蔽的表面内。这样的缝隙可以在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接合处形成,例如,在与铆钉、螺栓、垫片、阀座、松动的表面沉积物以及海生物相接烛之处形成。  v全面腐蚀:是用来描述在整个合金表面上以比较均勺的方式所发生的腐蚀现象的术语。当发生全面腐蚀时,村料由于腐蚀而逐渐变薄,甚至材料腐蚀失效。不锈钢在强酸和强碱中可能呈现全面腐蚀。全面腐蚀所引起的失效问题并不怎么令人担心,因为,这种腐蚀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浸泡试验或查阅腐蚀方面的文献资料而预测它。  2.各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301 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 不锈钢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钢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  302B 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03和303Se 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高的场合。303Se不锈钢也用于制作需要热镦的机件,因为在这类条件下,这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热加工性。  304L 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N 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钢,加氮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  305和384 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镍,其加工硬化率低,适用于对冷成型性要求高的各种场合。  308 不锈钢用于制作焊条。  309、310、314及330 不锈钢的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而30S5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锈钢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较低,为的是使焊缝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330不锈钢有着特别高的抗渗碳能力和抗热震性.  316和317 型不锈钢含有铝,因而在海洋和化学工业环境中的抗点腐蚀能力大大地优于304不锈钢。其中,316型不锈钢由变种包括低碳不锈钢316L、含氮的高强度不锈钢316N以及合硫量较高的易切削不锈钢316F。  321、347及348 是分别以钛,铌加钽、铌稳定化的不锈钢,适宜作高温下使用的焊接构件。348是一种适用于核动力工业的不锈钢,对钽和钻的合量有着一定的限制

作为不锈耐热钢使用最广泛,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子能工业用

304不锈钢焊管,要求达到食品级,管内是不是一定要做内抛光,还是只要外抛光?食品级的一般情况下需要内外抛都进行,是焊管的话还要进行焊缝碾平和光亮固熔。需不需要内外抛光和壁厚没有关系,只和应用场合有关系。壁厚太薄对于内抛没有太大问题,对于外抛可能合格率会较低。 304不锈钢焊管无缝管和有缝管(直缝焊管,装饰管,焊接管,焊管,光亮管). 按照312/A312M —03 焊接奥氏体不锈钢钢管标准生产 适合于在高温和一般腐蚀环境中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和直缝钢管。 用途:石化、造纸、酿酒、瓦斯、蒸气、自来水、污水处理等工程。 外径:Φ21.34、26.67、33.4、42.16、48.26、60.33、73.03、88.9、101.6、114.3、141.3、168.28、219.08 厚度:1.65-8.18 材质:304、304L、316L 适合于在高温和一般腐蚀环境中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和直缝钢管。 用途:石化、造纸、酿酒、瓦斯、蒸气、自来水、污水处理等工程。 外径:Φ21.7、27.2、34、42.7、48.6、60.5、76.3、89.1、101.6、114.3、139.8、165.2、216.3 厚度:1.65-8.2mm 材质:304、304L、316L 外径公差:外径<30(mm)±0.3mm

304不锈钢出现生锈的原因

304材料出现生锈现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使用环境中存在氯离子。   氯离子广泛存在,比如食盐、汗迹、海水、海风、土壤等等。不锈钢在氯离子存在下的环境中,腐蚀很快,甚至超过普通的低碳钢。所以对不锈钢的使用环境有要求,而且需要经常擦拭,除去灰尘,保持清洁干燥。(这样就可以给他定个“使用不当”。)   美国有一个例子:某企业用一橡木容器盛装某含氯离子的溶液,该容器已使用近百余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计划更换,因橡木材料不够现代,采用不锈钢,更换后16天容器因腐蚀泄漏。   2.没有经过固溶处理。   合金元素没有溶入基体,致使基体组织合金含量低,抗蚀性能差。   3.这种不含钛和铌的材料有天生的晶间腐蚀的倾向。   加入钛和铌,再配以稳定处理,可以减少晶间腐蚀。  不锈钢防锈的机理是合金元素形成致密氧化膜,隔绝氧接触,阻止继续氧化。所以不锈钢并不是“不锈”。.

浅谈不锈钢304加工心得

本厂从事304的车削加工多年,以为不锈钢其实不是幻想的难,只需刀具,切削液体选好,感觉不难。   1,不锈钢对刀具(W2)的磨损很大,特别是新工人,感觉不好抵挡,我厂观测了车工的磨刀时刻,对机床带来的间停,直接影产值,选用了美国的(瓦而特)0.8R六面刀片,现在报价在38元,每个的刀面只要6元多,其效益要进步20%,降底了对车工的技能要求,确保了质量。    2.冷却水是适当的重要,由于在加工304带来的热量极高,危害刀具,发生积瘤,影响光洁度,必定要选不锈钢专用切削液体,作用很明显。   3.对小孔的加工,攻丝请不要怕,(1),选上工牌的丝功,钻头要注意货,不然你会叫“皇天”。(2)要必定选不锈钢的攻丝液,十分简单,不要希望机油,石蜡油,那你是“老土”,那些东东在70年代玩的。   4,最终一招,对有特别工艺要求的,切削很难的,选303不锈钢,咱们用2.5的钻孔75深,304不锈钢悉数作废,303的磷,硫含量高,是易切材料,一切问题多OK!!.

今日废不锈钢回收多少钱?不锈钢304废料价格

废不锈钢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使用废不锈钢炼钢可节约能源达到60%、节水40%,减少排放废水76%、废气86%、废渣72%,所以废钢回收的市场很好,而且可以再利用节约资源。那废不锈钢回收多少钱呢?不同地区、不同材质的废不锈钢的回收价格不一样,下面是上海有色网 废金属价格 专区为您提供的湖南、武汉、江西、佛山、江浙沪地区的304不锈钢、304回炉废料、316生料、316熟料等不锈钢种类的今日价格。您可以在废金属价格专区,持续关注每日最新的废不锈钢价格。

304不锈钢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对氧化性酸,在实验中得出:浓度≤65%的沸腾温度以下的硝酸中,304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对碱溶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304不锈钢板规格]304不锈钢板化学成分   牌号: 0Cr18Ni9(0Cr19Ni9)    化学成分%   C:≤0.07 ,   Si :≤1.0 ,   Mn :≤2.0 ,   Cr :17.0~19.0 ,   Ni :8.0~11.0,   S :≤0.03 ,   P :≤0.035。 [304不锈钢板规格]304不锈钢板基本概述   按制法分热轧和冷轧的两种,按钢种的组织特征分为5类:奥氏体型、奥氏体-铁素体型、铁素体型、马氏体型、沉淀硬化型。 要求能承受草酸、硫酸-硫酸铁、硝酸、硝酸-、硫酸-硫酸铜、磷酸、、乙酸等各种酸的腐蚀,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石油、原子能等工业,以及建筑、厨具、餐具、车辆、家用电器各类零部件。   不锈钢板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碱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锈的合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锈。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合金成分(铬、镍、钛、硅、铝等)和内部的组织结构,起主要作用的是铬元素。铬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在钢表面形成钝化膜,使金属与外界隔离开来,保护钢板不被氧化,增加钢板的抗腐蚀能力。钝化膜破坏后,抗腐蚀性就下降。 [304不锈钢板规格]304不锈钢的性质   拉强度(Mpa) 620 MIN    屈服强度(Mpa) 310 MIN    伸长率(%) 304不锈钢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材料,防锈性能比200系列的不锈钢材料要强。耐高温方面也比较好,能高到到度。304不锈钢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对氧化性酸,在实验中得出:浓度≤65%的沸腾温度以下的硝酸中,304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对碱溶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 [304不锈钢板规格]304不锈钢板一般特性   304不锈钢板表面美观以及使用可能性多样化   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   耐腐蚀性好   强度高,因而薄板使用的可能性大   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因此能够抗火灾   常温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   因为不必表面处理,所以简便、维护简单   清洁,光洁度高   焊接性能好   品质特性   不锈钢的品质特性   目 基本组织代表钢种 STS304 STS430 STS410热处理 固融化热处理 退火 退火后急冷硬度性 加工硬化性 微量硬化性 小量硬化性主要用途 建筑物内外装饰,厨房用具,化学刻度,航空机器 建筑材料,汽车零件,加用电器,厨房器具,饭盒等 钎、刀机器零部件,医院用具,手术用具耐腐蚀性 高 高 [304不锈钢板规格]304和316不锈钢的区别   现在最常用的两种不锈钢304,316(或对应于德/欧标的1.8),316与304在化学成分上的最主要区别就是316含Mo,而且一般公认,316的耐腐蚀性更好些,比304在高温环境下更耐腐蚀。所以在高温环境下,工程师一般都会选用316材料的零部件。但所谓事无绝对,在浓硫酸环境下,再高温度也千万别用316!不然这事可就出大了。学机械的人都学过螺纹,还记得为了防止在高温情况下螺纹咬死,需要涂抹的一种黑乎乎的固体润滑剂吧:二硫化钼(MoS2),从它就得出了2点结论不是:[1]Mo确实是一种耐高温的物质(知道黄金用什么坩埚熔吗?钼坩埚!)。[2]:钼很容易和高价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化物。所以没有任何一种不锈钢是超级无敌耐腐蚀的。说到底,不锈钢就是一块杂质(不过这些杂质可都比钢更耐腐蚀^^)较多的钢,是钢就可以和别的物质反应。 [304不锈钢板规格]304不锈钢国标牌号   旧牌号标准:GT/TCr18Ni9   新牌号标准:GT/TCr19Ni10   不锈钢美标牌号   美标牌号标准: ASTM A240/A240M 304    304不锈钢板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 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 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 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4).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4-1分级分类: ①国家标准GB ②行业标准YB ③地方标准 ④企业标准Q/CB 4-2 分类: ①产品标准 ②包装标准 ③方法标准 ④基础标准 4-3 标准水平(分三级): Y级:国际先进水平 I级:国际一般水平 H级:国内先进水平 4-4国标 GB1220-84 不锈棒材(I级) GB4241-84 不锈焊接盘园(H级) GB4356-84 不锈焊接盘园(I级) GB1270-80

不锈钢软管,材质为304不锈钢或301不锈钢,用作自动化仪表信号的保护管和仪表的电线电缆保护管,规格从3mm到150mm。超小口径不锈钢软管(4mm-12mm)为精密电子设备,传感器线路之保护提供解决方案,用于精密光学尺之传感线路保护、工业传感器线路保护。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蚀性、耐高温、耐磨损、抗拉性。 不锈钢软管   主要产品:生产Φ3-Φ100单扣P3型不锈钢软管,Φ4-Φ25双扣P4型不锈钢软管|单双勾不锈钢软管|P3型P4型单双钩金属软管|不锈钢软管|单扣软管|双扣软管|电线(气)抗拉保护软管|棉线不锈钢金属软管|IC卡(公用)电话机,电信软管|仪器仪表、铠装光缆、传感器专用金属软管|燃气表、压力表、流量计、涂装设备不锈钢金属软管、智能远传水表穿线软管、光栅尺不锈钢金属软管等各种机械不锈钢穿线软管,金属电气保护软管及接头。   不锈钢仪表线路配管, 用于保护机械设备仪表线路,产品质量保证,是机械仪表制造厂商的首选配件,内径3mm-10mm,柔软度良好,防尘防锈,抗磨损,并且提供一定的屏蔽作用。   用途:用作自动化仪表信号的保护管和仪表的电线保护管.  不锈钢软管、金属软管、不锈钢金属软管专业制造厂商,用于保护仪表线路、精密光学尺线路、保护传感线路;P3型P4型不锈钢穿线软管,不锈钢护套软管专业生产企业。   超小口径不锈钢金属软管(3mm-15mm)为精密电子设备,传感器线路之保护提供解决方案,用于精密光学尺之传感线路保护、工业传感器线路保护。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蚀性、耐高温、耐磨损、抗拉性。不锈钢仪表线路保护配管   不锈钢仪表线路配管(软管):3mm-25mm   *用于保护仪表线路、保护精密光学尺、保护传感线路的不锈钢金属穿线软管,金属电气保护软管   *不锈钢软管,柔软度良好,防尘防锈   *抗磨损,并且提供一定的屏蔽作用  不锈钢软管又称不锈钢金属软管(英文名称:Metal Hose)   波纹管系列制品之一。   金属软管是工程技术中重要的连接构件,由波纹柔性管、网套和接头结合而成。在各种输气、输液管路系统以及长度、温度、位置和角度补偿系统中作为补偿元件、密封元件、连接元件以及减震元件,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矿山电子、机械造船、医疗卫生、轻纺电子、能源建筑等各领域。   我国已于1993年发布了国家标准《波纹金属软管通用技术条件》(GB/T14525-93)。   不锈钢软管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或按用户要求的材料制造,具有优良的柔软性,耐蚀性,耐高温性(-235℃ ~ +450℃),耐高压性(最高为32MPa),在管路中可对任何方向进行连接,用以温度补偿和吸收振动、降低噪声、改变介质输送方向、消除管道间或管道与设备间的机械位移等,双法兰金属波纹软管对有位移、振动的各种泵、阀等的柔性接头尤为适用。   不锈钢软管使用的波纹管有两种,一种是螺旋形波纹管;另一种是环形波纹管。   螺旋形波纹管   螺旋形波纹管是波纹呈螺旋状排布的管形壳体,在相邻的两波纹之间有一个螺旋升角,所有的波纹都可通过一条螺旋线连接起来。   环形波纹管   环形波纹管是波纹呈闭合圆环状的管形壳体,波与波之间由圆环波纹串联而成。环形波纹管由无缝管材或焊接管材加工成形。受加工方式制约,较之螺旋形波纹管,其单管长度通常较短。环形波纹管的优点是弹性好、刚度小。

浅显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构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实验标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添加而进步,当铬含量到达必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作骤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不锈钢的分类办法许多。按室温下的安排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首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体系;按用处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用特色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因为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耐性等系列特色,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职业以及建筑装修等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运用。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安排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安稳的奥氏体安排。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含闻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添加Cr、Ni含量并参加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并且具有高耐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经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经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参加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杰出的易切削性。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假如含有Mo、Cu等元素还本领硫酸、磷酸以及、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着进步其耐晶间腐蚀功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肯有杰出的耐蚀性。因为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杰出的归纳功能,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广泛的运用。  铁素体不锈钢  在运用状态下以铁素体安排为主的不锈钢。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数的Mo、Ti、Nb比及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秀等特色,多用于制作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显着下降一级缺陷,因而约束了它的运用。炉外精粹技能(AOD或VOD)的运用可使碳、氮等空隙元素大大下降,因而使这类钢取得广泛运用。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是奥氏体和铁素体安排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色,与铁素体比较,塑性、耐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功能和焊接功能均显着进步,一起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色。与奥氏体不锈钢比较,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显着进步。双相不锈钢具有优秀的耐孔蚀功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  经过热处理能够调整其力学功能的不锈钢,浅显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粹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耐性组合,首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依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依据安排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积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不锈钢与普通碳钢相比投资成本较高,使它一直不能用作普通结构件。不过目前评估结构件总体成本的因素越来越多,例如:耐腐蚀性,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减少维修量和降低维修成本都会对整体寿命周期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核电工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核电工业中,结构件需要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因其不便于维修甚至不可 能进行维修。  1.核工业  以Sellafield核回收厂为例,该厂的接收和储藏池顶部(跨度为41.5米,长100米)的结构框架共用了350吨左右的321S12不锈钢。  4米深的桁梁是用钢板压成角钢制作而成的,规格从200×200×1600mm到100×100×10mm。作为顶部檩子的矩形空心型材(300×200×8mm)是由圆形空心型材(直径324mm,厚度10mm)支撑的。  2.砖墙支撑角钢  在墙内的潜在腐蚀环境中,同样使用了数千吨不锈钢作为支撑砖墙的座角钢。  这一点将在本文后面详细论述。  3.露天体育场  意大利新Bari体育场的维护是一大难题,而且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为此选用了不锈钢。  涂有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纤维漆布屋顶是由不锈钢构件和拉杆组成的框架支撑,把漆布绷紧。  在使用直径为193.7mm,厚度为4~10mm的管材的同时,使用了20吨棒材和15吨板材。  通过海上平台这种特殊应用实例,NiDI已经证明如果考虑整体寿命成本,即:首先是安装成本再加上日后的维护修理或更换部件的费用,采用不锈钢是一个节省开支的措施。不锈钢由于其美观和作为结构件的功能可以用作购物中心等场所的扶栏或作为表现建筑特征的玻璃支架。  4.BOND街购物中心  防火玻璃幕墙全部由不锈钢框架支撑。  除活动接头外,从地面到各楼层一直到  楼顶的竖框全部是一体的。竖框所用型钢为60X30X3mm的矩型空心型钢。  在下面介绍的地铁系统中,由于减压系统的效应,设计中必须允许有空气压力差。  预计空气的流速为5英里/小时,相当于0.25千牛顿/平方米的载荷。扶栏由竖框支撑,能承受的水平载荷为0.74千牛顿/平方米。  安装后允许的挠度为25mm。通过变形或楼板间的垂直移动对框架进行补偿。  5.BUSH LANE大厦  该大厦充分表明了作为工程材料和结构用途的不锈钢的所有特点。由于位置的限制和由于下面是地铁网架桩深度的限制,构架位于建筑物外方。网架结构的结构件是用离心铸造生产的,具有12.5~30mm的不同厚度。节点为砂型铸造,为向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建筑物提供必要时的防火,整个构架内充满了水。  结构设计指南  目前能够提供给设计人员的结构设计指南很有限,使现有的结构型材不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材料本身而言,目前广泛出版的不锈钢标准共有57个标准钢种,按冶金结构可分为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这么多的钢种会使设计中不常使用不锈钢的设计人员无从选择。他们最常提到的问题是"我该用哪个钢种?"这些材料的机械性能数据与碳钢的不同,使设计人员面临的问题更多。  要帮助设计人员利用不锈钢,要采取哪些措施呢?过去的四年中,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出版了不锈钢结构设计指南。  1.美国的研究成果  为了对1974年出版的AISI冷成型结构设计手册进行修订,NiDI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见1991年出版的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标准ANSI/ASCE8-90。这本1974年出版的手册是许多年来结构设计人员唯一的一本关于不锈钢应用的资料。  新的ANSI/ASCE标准是利用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制定的。这一标准已经被过去几年中起草的绝大多数有关结构的业务法规所采用。  不过许用应力的设计方法仍在使用。因为这两份文献都是现行的,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设计人员。新的设计指南中的附件E只是简要地介绍了许用应力设计方法,详细内容见本项研究的(进展报告(3))。  2.不锈钢钢种  ANSI/ASCE标准中包括的材料如下;  铁素体钢种:409、430和439  奥氏体钢种:201、301、304和316  经过退火的1/16、1/4和半硬材料都属于奥氏体钢,这些钢种冷加工时会产生加工硬化。  NiDI和国际铬开发协会(现为国际铬开发协会)是该项目的赞助单位。  3.英国的研究成果  它们也是在英国所进行的研究的主要赞助单位,该研究结果将成为制定欧洲结构不锈钢标准的基础。  该指南完全是依据极限状态原则编写的,它包括冷成型结构件和板材加工而成的结构件。研究过程中有些试验是在从未试验过的大型不锈钢型材上进行的。  ①钢种--英国研究成果  尽管不锈钢的铁素体钢种包括在美国的ANSI/ASCE标准中,但未包括在英国设计手册中。  英国的设计手册中只包括了三种奥氏体不锈钢钢种,即:  奥氏体钢种:304L、316L和铁索体/奥氏体双相2205。  选择少量钢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目前可使用的碳结钢总共只有三种。使用L编号是因为这些低碳钢种能够焊接,不会出现与晶间腐蚀有关的问题。英国的手册中不包括加工硬化材料。这并不意味着不锈钢的其它钢种或加工硬化材料的使用不属于结构钢的应用范畴。  双向不锈钢因两相兼有而强度高,其强度高于高强度碳钢,这种材料已成功地用于北海的海上石油平台。  ②BUSH LANE大厦  该大厦是一个将双相不锈钢用作结构件的好例子。  该大厦位于伦敦的CONNON街,地铁站上面纵横交错的地铁隧道限制了地桩的深度和位置。  为此在建筑物的外边使用了结构框架,并利用网架结构将载荷传到支撑柱上。  使用的离心铸管的直径分别为194mm、324mm和512mm,前两种铸管的壁厚9.5mm,最大的铸管管壁厚度为12.5~30mm。  节点是砂铸的。  采用的表面是经过玻璃球喷丸,表面加工相当于63CLA。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80N/mm2,抗拉强度650~780N/mm2,延伸率30%。该材料含碳0.08%,铬21%,镍5.5%,钼2%。  NiDI和欧洲不锈钢协会(EUROINOX)已经出版了不锈钢结构设计手册。  欧洲负责制定标准的机构计划出版一套不锈结构钢的业务规程,而且将编入EUROCODE3的1.4节中。  NiDI已经将其研究结果提供给了编制EUROCODE的有关人员,1.4节就是按我们起草的内容编写的。  设计规则  为什么不锈钢不能沿用碳素结构钢的设计规则?  碳钢的设计规则不能用于不锈钢是因为碳钢与不锈钢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1.不锈钢没有屈服点,通常以ó0.2来表示该屈服应力被认为是当量值。  2.应力/应变曲线形状不同,不锈钢的弹性极限大约是屈服应力的50%,就标准中所规定的最小值而论,该屈服应力值低于中碳钢的屈服应力值。  3.冷加工时不锈钢产生加工硬化,例如,弯曲时具有各向异性,即:横向和纵向性能不同。  可以利用由冷加工而增高的强度,不过如果与总面积相比弯曲面积较小而忽略不计这种增加时,强度增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  基本设计程序  不锈钢的设计程序大体上是从现适用于结构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的原则派生出来的。  但是由于通常使用的不锈钢是薄规格型钢,所以,它的设计过程比碳钢薄规格材料复杂得多。  重要的是确定不锈钢的最终用途,因为在许多应用中不锈钢不仅作为结构件而且要起到美观的作用。  为了防止构件受力部分出现局部弯曲和变形,关键的因素是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之比的极限值。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值得一提,即:材料标准规定了ó0.2的最小值,对于建筑物所用的奥氏体不锈钢,该值大约是240N/mm2,但是,材料的特征强度一般要比该值高出15%,设计人员应将这一强度系数考虑在内。  设计依据  1.不锈钢和碳结钢之比较  首先,看一下普通碳结钢与不锈钢之间的主要区别。  2.应力/应变曲线图  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部分实际上是一条直达屈服点的直线,而不锈钢的线性区大约是ó0.2的50%。  当应力级在非弹性区时,用于结构设计中的弯曲设计理论和虎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比例,不真正适用于不锈钢。因此,在应力级较低的情况下,对不锈钢构件结构进行设计比较简单,但是在应力级较高的情况下,需要查阅变形和局部弯曲的标准。  3.张力  在现代结构法规中,拉伸应力加上载荷系数与毛断面的材料的屈服应力联系在一起,抗拉极限强度与屈服应力的比值用于校 验净截面。  不锈钢的抗拉极限强度与屈服应力之比为2.4,而碳钢中该范围是1.6~2.1。  拉伸构件需要对其强度进行两项检查:   ①毛断面的屈服应力   ②净有效断面的拉伸极限强度(最大 1.2)  4.压力  压力取决于屈服应力和模数,因为受压杆件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挠曲引起的,而挠曲本身又与刚度有关。因此,用减小E值来增大所能承受的力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表明在细长比一定的条件下,不锈钢构件的纵向弯曲力低于相同的碳钢结构件。  细长比较低时,两种材料一样。  细长比较高时,应力低,强度类似,但细长比在80~120的中间值范围内,不锈钢的纵向弯曲力较低。  5.弯曲  在没有纵向弯曲情况下,弯曲应力一般与屈服应力有关。各种规则即使是含有弹性设计的规则,都认识到了形状系数的重要性。形状系数把梁的塑性力矩值增加到远远高于开始屈服时能力的值。  但是,不锈钢应变硬化在开始屈服后立即开始,因此,外纤维增加而内纤维仍在弹性区内变形。所以,由于应变硬化,不锈钢能够具有较高的弯曲能力。  不过在EUROCODE3第1.4节中没有提供塑性分析的内容。  6.剪力和压力  它们与刚度无关,而是直接关系到屈服应力和极限应力。应变硬化可以提高安全裕度。7.纵横向性能在英国的研究中,材料检验的结果普遍表明纵横性能差不超过7.5%。  美国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新版ANSI/ASCE标准利用许用载荷和力距替代了许用应力。  因此,安全载荷的计算方法是在为所使用的构件和连接件计算得出的最大强度、纵向弯曲力或屈服力加上一个安全系数。大多数条款中还使用了无因次方程,从而可以方便地使用任何单位进行设计,同时还简化了载荷和抗力设计格式的转换。  有关结构不锈钢的设计  1."冷成型结构件技术规格",参见ANSI/ASCE8-90,可以向ASCE索取。  2. EUROINOX(欧洲不锈钢)协会的"结构不锈钢设计手册"。  不锈钢的耐高温性  不锈钢作为结构件,例如,砖墙的支撑角钢,很可能会遇到出现火情时的高温。  不锈钢的性能优于碳钢性能,NiDI在电缆桥架上进行的试验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并在录像片"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中作了介绍。  1.直接受热  对电缆桥架进行直接受热试验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电缆桥架的承载能力相同。为了模拟典型的工作环境,试验时的加载量是它们可能承载的50%。  3米长的桥架由18个煤气烧嘴加热,产生的温度高达1000℃ 以上。  铝质桥架在26秒内完全毁坏。  玻璃钢桥架没等烧嘴全部点燃就毁坏了。  碳钢桥架经历了5分钟的试验,达到了炼油厂的要求,达到的最高温度是811℃ 。  5分钟后的挠度为166mm。  不锈钢桥架持续了45分钟,当时不幸的是罐内的气体被用完了。不过试验过程中,有14分钟温度在1000℃ 以上,有30分钟温度在900℃以上。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锈钢不仅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而且在试验结束时挠度只有80mm--不到碳钢的一半。  这一性能是在厚度仅为2mm的试样上得出的。  不锈钢不仅承受载荷能力的时间比碳钢长,而且不会通过导热使火情扩大。因为不锈钢的导热值较低。  支撑砖砌体的角钢  这种角钢广泛用于砖覆盖结构的承载件。不锈钢角钢连接在两层楼之间的混凝土或钢质框架上。这样可以快速、准确地安装面板。这种角钢的基本设计很简单,因为角钢被看作是一个支撑悬臂。为了计算有关的应力和挠度确定了三个简单的规则。  有关这些设计规则的小册子可以向NiDI索取。按吨计算的话,支撑角钢每年在英国占有大约7000吨的市场。

锌合金合页与304不锈钢合页的优劣

锌合金合页材质特性: 1、铸造性能好,可以压铸形状复杂、薄壁的精密件,铸件表面光滑。 这一特性造就也锌合金合页样式的多样性,以满足我们各种个性化的安装需求。 2、可进行表面处理:电镀、喷涂、喷漆、抛光、研磨等。 表面处理方式的多样及便利,极大的丰富了合页的外观,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使物美价廉的合页成为可能。 3、熔化与压铸时不吸铁,不腐蚀压型,不粘模。 对加工设备与环境要求较低,极大节省生产成本。 4、有很好的常温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5、熔点低,在385℃熔化,容易压铸成型。不足 1、抗蚀性较差 2、而耐候性不强 3、较常见缺陷表面起泡 产生原因: 1.孔洞引起:主要是气孔和收缩机制,气孔往往是圆形,而收缩多数是不规则形。 (1)气孔产生原因: a 金属液在充型、凝固过程中,由于气体侵入,导致铸件表面或内部产生孔洞。 b 涂料挥发出来的气体侵入。 c 合金液含气量过高,凝固时析出。当型腔中的气体、涂料挥发出的气体、合金凝固析出的气体, 在模具排气不良时,较终留在铸件中形成的气孔。 (2)缩孔产生原因: a 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缩小或较后凝固部位得不到金属液补缩,而产生缩孔。 b 厚薄不均的铸件或铸件局部过热,造成某一部位凝固慢,体积收缩时表面形成凹位。由于气孔 和缩孔的存在,使压铸件在进行表面处理时,孔洞可能会进入水,当喷漆和电镀后进行烘烤时,孔 洞内气体受热膨胀;或孔洞内水会变蒸气,体积膨胀,因而导致铸件表面起泡。 304不锈钢合页材质特性: 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使用温度-196℃——800℃)。在大气中耐腐蚀, 如果是工业性气氛或重污染地区,则需要及时清洁以避免腐蚀。适合用于食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 板式换热器、波纹管、家庭用品(1、2类餐具、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风挡雨刷、消声器、模制品),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小米手机等。304不锈钢为国家认可的食品级不锈钢。 304不锈铁钢合页在抗蚀性与耐候性上相对于锌合金合页有长足的提升。很好的补充了锌合金合页的不足。 总结: 锌合金合页、表面外理工艺多样,产品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在常规气温气候条件下,有很好的机械性能跟耐磨性。整体来说经济实用能满足决大部分需求。 304不锈钢合页,有很好的抗蚀性、跟耐候性。机械性能方面相较于锌合金合页也有明显提升,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表面处理工艺较单一,价格相对较贵。

316和316L不锈钢 316和317不锈钢(317不锈钢的性能见后)是含钼不锈钢种。317不锈钢中的钼含量略高明于316不锈钢.由于钢中钼,该钢种总的性能优于310和304不锈钢,高温条件下,当硫酸的浓度低于15%和高于85%时,316不锈钢具有广泛的用途。316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而氯化物侵蚀的性能,所以通常用于海洋环境。 316L不锈钢的最大碳含量0.03,可用于焊接后不能进行退火和需要最大耐腐蚀性的用途中。 耐腐蚀性 耐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在浆和造纸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的性能。而且316不锈钢还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 耐热性 在1600度以下的间断使用和在1700度以下的连续使用中,316不锈钢具有好的耐氧化性能。在800-1575度的范围内,最好不要连续作用316不锈钢,但在该温度范围以外连续使用316不锈钢时,该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316L不锈钢的耐碳化物析出的性能比316不锈钢更好,可用上述温度范围。 热处理 在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退火,然后迅速退火,然后迅速冷却。316不锈钢不能过热处理进行硬化。 焊接 316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采用所有标准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焊接时可根据用途,分别采用316Cb、316L或309Cb不锈钢填料棒或焊条进行焊接。为获得最佳的耐腐蚀性能,316不锈钢钢的焊接断面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如果使用316L不锈钢,不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 典型用途 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染色设备、胶片冲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料。

不锈钢按照钢的金相组织划分:分为奥氏体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5类;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一般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化学元素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表示。序号种类中国不锈钢牌号前苏联不锈钢牌号德国不锈钢牌号法国不锈钢牌号日本不锈钢牌号美国不锈钢牌号英国不锈钢牌号国际标准瑞典不锈钢牌号(GB)(TOCT)(DIN)(NF)(JIS)AISI/

  不锈钢镍价市场波澜不惊地度过了2010年的第一个季度。3个月来,消息面始终是多空交织、喜忧参半。尤其近期,受智利地震、美元走强、希腊危机及我国西南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场氛围趋于紧张,投资者长期观望,成交平淡。尽管欧盟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过数周讨价还价,在投资者极度看空的紧要关头宣布向希腊伸出援手,而美国也明确表示其经济仍需要超低利率,给徘徊多日的低迷市场予以支撑,但目前似乎还没有看到显著效果。  然而,就当多数金属走势还在翘首等待政策指引的时候,镍价一支独秀,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第一季度表现明显优于其他金属。据伦敦金属交易所数据显示,LME三个月期镍触及2008年5月以来最高的25085美元/吨,于4月1日收报24995美元/吨,上涨695美元/吨

不锈钢厚度测量/不锈钢厚度 不锈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钢材,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石油、天燃气、水、煤气、蒸气等,另外,在搞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也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也常用作生产各种常规武器。分类:钢管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有缝管)两大类。按断面形状又可分为圆管和异形管,广泛应用的是圆形钢管,但也有一些方形、矩形、半圆形、六角形、等边三角形、八角形等异形钢管。 对于承受流体压力的钢管都要进行液压试验来检验其耐压能力和质量,在规定的压力下不发生泄漏、浸湿或膨胀为合格,有些钢管还要根据标准或需方要求进行卷边试验、扩口试验、压扁试验等的分类:钢管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有缝管)两大类。按断面形状又可分为圆管和异形管,广泛应用的是圆形钢管,但也有一些方形、矩形、半圆形、六角形、等边三角形、八角形等异形钢管。 对于承受流体压力的钢管都要进行液压试验来检验其耐压能力和质量,在规定的压力下不发生泄漏、浸湿或膨胀为合格,有些钢管还要根据标准或需方要求进行卷边试验、扩口试验、压扁试验等。 无缝不锈钢管也称不锈钢无缝管,是用钢锭或实心管坯经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经热轧、冷轧或冷拨制成。无缝钢管的规格用外径*壁厚毫米数表示。 不锈钢管的厚度公差为+0.01mm,-0.02mm。合同中未注明的以此标准执行! 不锈钢厚度 也就是按支结算的,价格按照合同厚度计算,生产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如果合同中注明了实际厚度,在计算重量和价格时,厚度按照+0.02mm计算。 不锈钢板的尺寸规格 通用尺寸:、、、 普通定尺:1000*定尺、1219*定尺、1500*定尺、1800*定尺 任意定尺(一般价格会较高) 以上单位均为mm

紫铜不锈钢是紫铜的一个种类,包括c1100紫铜不锈钢、T2进口紫铜不锈钢、T1紫铜不锈钢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紫铜 行业 也是众多紫铜厂商关注的焦点之一。紫铜就是铜单质,因其颜色为紫红色而得名。紫铜就是工业纯铜,其熔点为1083℃,无同素异构转变,相对密度为8.9,为镁的五倍。比普通钢还重约15%。其具有玫瑰红色,表面形成氧化膜后呈紫色,故一般称为紫铜。它是含有一定氧的铜,因而又称含氧铜。1.紫铜不锈钢的性质紫铜,因呈紫红色而得名。它不一定是纯铜,有时还加入少量脱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质和性能,因此也归入铜合金。中国紫铜加工材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T1、T2、T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紫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另外,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20世纪70年代,紫铜的 产量 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 产量 。紫铜中的微量杂质对铜的导电、导热性能有严重影响。其中钛、磷、铁、硅等显著降低电导率,而镉、锌等则影响很小。氧、硫、硒、碲等在铜中的固溶度很小,可与铜生成脆性化合物,对导电性影响不大,但能降低加工塑性。普通紫铜在含氢或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时,氢或一氧化碳易与晶界的氧化亚铜(Cu2O)作用,产生高压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可使铜破裂。这种现象常称为铜的“氢病”。氧对铜的焊接性有害。铋或铅与铜生成低熔点共晶,使铜产生热脆;而脆性的铋呈薄膜状分布在晶界时,又使铜产生冷脆。磷能显著降低铜的导电性,但可提高铜液的流动性,改善焊接性。适量的铅、碲、硫等能改善可切削性。紫铜退火板材的室温抗拉强度为22~25公斤力/毫米2,伸长率为45~50%,布氏硬度(HB)为35~45。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纯净的铜是紫红色的 金属 ,俗称“紫铜”、“红铜”或“赤铜”。 紫铜富有延展性。象一滴水那么大小的纯铜,可拉成长达两公里的细丝,或压延成比床还大的几乎透明的箔。紫铜最可贵的性质是导电性能非常好,在所有的 金属 中仅次于银。但铜比银便宜得多,因此成了电气工业的“主角”。2.紫铜不锈钢的用途紫铜的用途比纯铁广泛得多,每年有50%的铜被电解提纯为纯铜,用于电气工业。这里所说的紫铜,确实要非常纯,含铜达99.95%以上才行。极少量的杂质,特别是磷、砷、铝等,会大大降低铜的导电率。铜中含氧(炼铜时容易混入少量氧)对导电率影响很大,用于电气工业的铜一般都必须是无氧。铜管质地坚硬,不易腐蚀,且耐高温、耐高压,可在多种环境中使用。与此相比,许多其他管材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过去住宅中多用的镀锌钢管,极易锈蚀,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出现自来水发黄、水流变小等问题。还有些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会迅速降低,用于热水管时会产生不安全隐患,而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3度,热水系统的温度对铜管微不足道。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紫铜不锈钢的信息,请继续浏览上海

)有热轧和冷轧两种。热轧不锈钢卷板的规格通常为3~8mmx1500xcang。不锈钢覆层厚度为0.5~1mm。冷轧不锈钢复合卷板的规格通常为1~3mmxxcang。不锈钢覆层厚度为0.1~0.5mm。热轧不锈钢卷板由开平机开平为定尺板,供给使用薄规格复合板的用户。还可以由分卷机分卷供应制管企业生产不锈钢复合管。或者分卷后作为冷轧厂的原料轧制冷轧复合板。冷轧不锈钢卷板在进行抛光,拉丝等加工后供应市场。宽度600以下的不锈钢复合带主要是用于不锈钢复合螺旋焊管制造。不锈钢复合卷板的技术和市场都在开发过程中。与此相关的不锈钢复合管的制造技术也在开发过程中。

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双相不锈钢(Duplex Stainless Steel,简称DSS),指铁素体与奥氏体各约占50%,,一般较少相的含量最少也需要达到3O%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 S3(SAF2507)W.Nr.1.4410W.Nr.1.4507 UR47NUR52N 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根据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刨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双相不锈钢成为一类集优良的耐腐蚀、高强度和易于加工制造等诸多优异性能于一身的钢种。它们的物理性能介于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之间,但更接近于铁素体不锈钢和碳钢。双相不锈钢的耐耐氯化物孔蚀和缝隙腐蚀能力与铬、钼和氮含量有关,其耐钇蚀和缝隙腐蚀能力可以类假于316不锈钢,或者高于海水用不锈钢如6%MO奥氏体不锈钢。所有的双相不锈钢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断裂的能力均明显强于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而且其强度也大大高于奥氏体不锈钢,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N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第三类高合金型,一般含25%CR,还含有钼和氮,有的还含有铜和钨,标准牌号有UNSS32550,PREN:38-39耐蚀性能高于22%Cr双相不锈钢。第四类超级双相不锈钢型,含高钼和氮,标准牌号有UNSS32750,有的也含钨和铜,PREN>40可使用于苛刻的介质条件,具有良好的耐蚀与力学综合性能,可与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相媲美。(注:PREN:孔蚀抗力当量值)     化学成分 双相钢的最主要合金元素是Cr、Ni、Mo和N。其中Cr、Mo为增加铁素体含量,而Ni、N为奥氏体稳定元素。有些钢种还有Mn、Cu、W等元素。Cr、Ni、Mo能改进抗腐蚀性。在含氯化物的环境中其抗点蚀及裂缝腐蚀的性能特别好。 1.化学成分(%)  双相钢机械性能取决于产品形式及最终热处理,下表列出了规定的极限      在-50度-280度温度范围同,双相不锈钢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当双相钢长期承受300度以上高温时,其微机组织会发生变化并导致韧性下降,然而,韧性的降低并不一定对处于工作温度的材料性能产生影响。 腐蚀性能 跟类似合金含量的奥氏体钢种相比,双相钢和超级双相钢基体材料具有类心抗点蚀和裂纹腐蚀性能,但一般具有极好的抗应力腐蚀有机酸腐蚀的能力。在工业界按照孔蚀抗力当量值PREN来表示抗点蚀等级是众所周知的。 双相不锈钢物理性能:双相钢热传导率列于下表中,并与316L相比较。热传导率W/M摄氏率 表3温度牌号SAF2205SAF2507AISI316L17.   双相不锈钢的热膨胀与碳钢接近,这使双相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金相组织我公司使用于西气东输的UNSS31803双相不锈钢的微观组织图如下,其铁素体含量54%    双相不锈钢优势    1、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    1)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高一倍多,且具有成型需要的足够的塑韧性。采用双相不锈钢制造储罐或压力容器的厚度要比常用奥氏体不锈钢减少30-50%,有利于降低成本。     2)具有优异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尤其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即使是含合金量最低的双相不锈钢也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高的耐应力腐蚀断裂的能力,应力腐蚀是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3)在许多介质中应用最普通的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优于普通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而超级双相不锈钢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在一些介质中,如醋酸、等甚至可以取代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乃至耐蚀合金。      4)具有良好的耐局部腐蚀性能,与合金含量相发的奥氏本不锈钢相比,它的耐磨损腐蚀和腐蚀疲劳性能都优于奥氏体不锈钢。      5)比奥氏体不锈钢线膨胀系数低,与碳钢接近,适合与碳钢连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如生产复合板或衬里等。      2、与铁素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1)综事力学性能比铁素体不锈钢高,尤其是塑韧性。不像铁素本不锈钢那样对脆性敏感。  SAF2205适用于含氯环境中,该材料适用于混有氯化物的炼油或其它工艺介质中。SAF2205尤其适用于使用含氯水溶液或微咸水作为冷却介质的热交换器。该材料同样也适用于稀释的硫酸溶液和纯有机酸及其混合液。 如: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的油管:炼油厂中的原油脱盐,含硫气体净化,废水处理设备;使用微咸水或含氯溶液的冷却系统。  ~1kPa碳钢和13%~17%Cr铁素本不锈钢易损坏自1983年开始使用5聚乙烯产品冷却器管程:聚乙烯气本混合物,100℃,2MPa壳程:含约100×10-6CI的淡水,材料温度304L管板因SCC损坏换用SAF2205钢后情况良好6近海气田用空气冷却器管程:CO2:25%,含CI的湿天然气,90℃,13MPa 自1980年开始使用7生产纯碱用的海水热交换器管程:海水,入口温度12℃~31℃,出口温度40℃~60℃,壳程:NH357%,CO233%,H2O10%,不含氧的H2S,出口温度TI焊管2-3年焊缝损坏,TI地缝管使用7-8年后失效自1983年开始使用 SAF2507是专为苛刻的含氯环境而开发的,在加工工业中也有许多重要应用。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  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广东、福建、广西、河南、江苏产品规格:1.0mm*1240mm;主流品牌:联众、宏旺、诚德、德盛、金汇;交货地点:广东省佛山市成交量:按卷交易,每单交易基本量10-15吨;付款方式:银行现汇;价格条款及计价单位:含13%增值税,人民币元/吨。 304/2B卷—毛边(佛山):货物产地:广东、福建、广西、江苏;产品规格:2.0mm*1240mm;主流品牌:甬金、宏旺、诚德、联众、德龙;交货地点:广东省佛山市成交量:按卷交易,每单交易基本量10-15吨;付款方式:银行现汇;价格条款及计价单位:含13%增值税,工厂出厂价(人民币元/吨)。 304/2B卷—切边(佛山):货物产地:山西、甘肃、江苏;产品规格:2.0mm*1219mm;主流品牌:太钢、酒钢、张浦;交货地点:广东省佛山市成交量:按卷交易,每单交易基本量10-15吨;付款方式:银行现汇;价格条款及计价单位:含13%增值税,工厂出厂价(人民币元/吨)。 304/No.1卷(佛山):货物产地:江苏、广东产品规格:4.0mm*1520mm;主流品牌:青山、诚德、东特、德龙;交货地点:广东省佛山市成交量:按卷交易,每单交易基本量10-15吨;付款方式:银行现汇;价格条款及计价单位:含13%增值税,工厂出厂价(人民币元/吨)。 430/2B卷(佛山):货物产地: 甘肃、山西产品规格:2.0mm*1219mm;主流品牌:酒钢、太钢;交货地点:广东省佛山市成交量:按卷交易,每单交易基本量10-15吨;付款方式:银行现汇;价格条款及计价单位:含13%增值税,工厂出厂价(人民币元/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液体、气体输送及电线输导的不锈钢复合钢管,它是由不锈钢内管和外钢管构成,不需要任何粘结剂,在常温、常压的情况下,通过纯机械的加工方法,将不锈钢内管镶嵌并紧贴在外钢管的内壁里,外钢管包括镀锌钢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内壁光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稳定性、耐冲击性和耐久性,使用寿命长,不会产生水垢和造成供水过程的二次污染等。不锈钢复合钢管 是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内衬薄壁不锈钢管复合而成。外管为焊接钢管时应符合GB/T的标准,外管为无缝钢管时应符合GB/T的标准;内衬不锈钢管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符合GB和CJ/T151-2001规定的0Cr18Ni9(304)、0Cr18Ni11Ti(316)和0Cr17Ni12Mo2(316L)的奥氏体不锈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 

不锈钢可以按用途、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来大体分类。   以奥氏体系类的钢由18%铬-8%镍为基本组成,各元素的加入量变化的不同,而开发各种用途的钢种。1. 以化学成分分类:  ①. 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  ②. 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2. 以金相组织的分类:   ①. 奥氏体不锈钢   ②. 铁素体不锈钢   ③. 马氏体不锈钢   ④. 双相不锈钢   ⑤. 沉淀硬化不锈钢3.不锈钢的表面类别   现在不锈钢的发展,已使不锈钢的耐蚀性、外观、加工性、强度等特性远远超过其它材料,而且,不锈钢的许多表面处理法,可以取得丰富多彩的颜色及形状,这为不锈钢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不锈钢制造过程中的表面处理法以及机械研磨表面处理法 表面 特征 及制造概要 用途 NO.1 银白色,无光泽 热轧到规定厚度,再经退火和除鳞的一种粗糙、无光表面 不需要有表面光泽的用途 NO.2D 银白色 冷轧后进行热处理和酸洗,有时在毛面辊进行最终的一道轻轧的一种无光表面加工 2D产品用于对表面要求不严的用途,一般用材,深冲用材 NO.2B 光泽强于NO.2D NO.2D处理后,经过抛光辊进行最终一道轻度冷轧,以取得适当光泽。这是最常用的表面加工,该加工也可作为抛光的第一步。 一般用材 BA 光亮如镜 无标准,但通常是光亮退火的表面加工,表面反射性很高。 建筑材料,厨房用具 NO.3 粗研磨 将NO.2D和NO.2B材,用100~200#(单位)的砥粒研磨带,进行研磨 建筑材料,厨房用具 NO.4 中间研磨 光泽接近于BA 将NO.2B材,用400#抛光轮进行研削 一般用材,建筑用材,厨房用具 HL 发纹研磨 适当粒子大小的研磨材料进行发纹研削(150~240#)其砥粒很多 楼房,建筑用材 NO.7 接近于镜面研磨 用600#回转抛光轮进行研磨 美术用,装饰用 NO.8 镜面研磨 镜子用抛光轮进行研磨 反光镜,装饰用4.不锈钢的缺陷类别 分类 个数 典型缺陷 共同缺陷 原料缺陷 28 金属球痕,大理石纹,纵向发裂 划伤,异物压入,污染,折痕,卷取不良 30 辊印,辊表面粗糙,辊振动痕,鱼尾纹,微细皱纹,浪型缺陷,垫纸压入 32 过酸洗,退火酸洗,欠酸洗,欠退火,点蚀,锈,刷辊痕,橡胶残留,白斑,酸洗液残留,炉内停止精整缺陷 30 脱脂不良,研磨不匀,条纹,毛边 5.钢的分类方法   5-1 按化学成分分类:   ◆碳素钢   ◆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元素≤5% 高合金钢:合金元素≥10%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 1~ 5%—10%   注:不锈钢为高合金钢。   5-2 按质量分类: ① 普通钢 ② 优质钢 ③ 高级优质(A) ④ 特级优质钢(E)  5-3 按冶炼方法分类: ◆平炉钢 自 ◆转炉钢 ◆电炉钢   5-4 按用途分类: ① C素结构钢 如:45# ② 合金结构钢 如:40Cr ③ C素工具钢 如:T8 ④ 合金工具钢 如:3Cr2W8V ⑤ 弹簧钢 如:60Si2Mn ⑥ 轴承钢 如:GCr15 ⑦ 不锈钢耐热钢 ⑧ 高速钢 如:W18Cr4V 5-5 按金相组织分类: ① 按退火状态分: ◆ 亚共析钢   ◆ 共析钢 ◆ 过共析钢 ◆ 莱氏体钢 ② 按退火状态:以不锈钢为例

普通钢、碳素钢、不锈钢

普通钢为碳素钢,即铁碳合金。依含碳量的高低,分为低碳钢(欲称熟铁)、中碳钢和铸铁。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低碳钢,俗称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    在钢中含铬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界介质(酸、碱盐)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根据钢内的组织状况,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奥氏体型,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依据国家标准GB3280—92规定,共有55个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较多的有奥氏体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镍不锈)和马氏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不锈铁”,但不科学,易误解,应回避)两大类。奥氏体型不锈钢典型的牌号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马氏体型不锈钢比如有制造刀剪的不锈钢等,牌号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    由于这两类不锈钢组织成分的差异,使其内装金属显微组织也不相同。    奥氏体型不锈钢由于在钢中加入较高的铬和镍(含铬在18%左右,Ni在4%以上),钢的内部组织呈现一种叫奥氏体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是没有导磁性的,不能被磁铁所吸引。常用来作装饰材料,如不锈钢管、毛巾架、餐具、炉具等。    制作刀剪类的不锈钢要采用马氏体型不锈钢。因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必须有锋利度,要有锋利度必须有一定的硬度。这类不锈钢必须通过热处理使其内部发生组织转变,增加硬度后才能作刀剪。但这类不锈钢内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具有导磁性,可被磁铁吸引。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有磁性来说明是不是不锈钢材料。

316L不锈钢软线:316不锈钢中含钼且含碳量低,在海洋中和化学工业环境中的抗点腐蚀能力大大地优于304不锈钢!(316L低碳、316N含氮高强度高、316F不锈钢含硫量较高,易削不锈钢。   304L不锈钢工业管:作为低碳的304钢,在一般情况下,耐腐蚀性与304相似,但在焊接后或者消除应力后,其抗晶界腐蚀能力优秀,在未进行热处理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耐腐蚀性。   304不锈钢工业管: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用途:餐具,橱柜,锅炉,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建材,食品工业(使用温度-196°C-700°C)   310不锈钢工业管:主要特点是:耐高温,一般使用锅炉内,汽车排气管.其他性能一般.   303不锈钢工业管: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其他性能与与304相似。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不锈钢工业管   2、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3、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4、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不锈钢所具有的多种表面加工拓宽了它的运用范畴--不同的表面加工使不锈钢表面各异,使其在运用中各具独到之处。   在建筑运用范畴,不锈钢的表面加工之所以重要是有许多原因的。   腐蚀环境要求润滑的表面是因为表面润滑不简单积垢。尘垢的堆积会使不锈钢生锈乃至构成腐蚀。   在宽阔的大厅中,不锈钢是电梯装修板最常用的材料,表面的手印虽然能够擦掉,但影响漂亮,所以最好选用适宜的表面避免留下手印。   卫生条件对许多职业是很重要的,例如,食物加工、餐饮、酿制和化工等,在这些运用范畴,表面有必要便于每天清洗,而且常常要用化学清洗剂。   不锈钢是这方面的最佳材料,在公共场所,不锈钢的表面常常会被胡写乱画,可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将它们清洗掉,这是不锈钢优于铝的一个显著特点。铝的表面简单留下痕迹,往往很难去掉。整理不锈钢表面时应顺着不锈钢的纹理整理,因为有些表面加工的纹理是单向性的。   不锈钢最适用于医院或其它卫生条件至关重要的范畴,如:食物加工、餐饮、酿制和化工,这不仅是因为它便于每天清洗,有时还要运用化学清洗剂,而且还因为它不易繁殖细菌。实验标明不锈钢在这方面的性能与玻璃和陶瓷相同。   1.不锈钢的天然外观   不锈钢给人一种天然的巩固亮丽之感,其天然颜色柔软地反映出周围环境的颜色。   2.表面加工的根本品种   能够用于不锈钢的表面加工大致有五种,它们能够结合起来运用,变换出更多的终究产品。   五个品种有:轧制表面加工、机械表面加工、化学表面加工、网纹表面加工和五颜六色表面加工。   还有一些专用的表面加工,不过不管指定哪一种表面加工,都应遵从以下进程:   ①与制作供应商一同商定需求的表面加工,最好预备一个样品,作为往后批量生产的标准。   ②大面积运用时(如复合板,有必要确保所用的基底卷板或卷材选用的是同一批次。   ③在许多建筑运用中,如:电梯内部,虽然手印能够擦掉,但很不漂亮。假如选用布纹表面,就不那么显着了。在这些灵敏的当地必定不能运用镜面不锈钢。   ④挑选表面加工时应考虑到制作工艺,例如:为了除掉焊珠,或许要对焊缝进行修磨,而且还要康复原有的表面加工。   斑纹板很难乃至无法满意这一要求。   ⑤关于有些表面加工、修磨或抛光的纹理是有方向性的,被称为单向的。假如运用时使这种纹理笔直而不是水平,污物就不易附着在上面,而且简单清洗。   ⑥不管选用哪种精加工都需求增加工艺进程,因而要增加费用,所以,挑选表面加工时要稳重。   因而,建筑师、规划人员和制作供应商等有关人员需求对不锈钢的表面加工有所了解。经过彼此之间的友好合作和彼此沟通,必定会取得所希望的作用。   ⑦依据咱们的经历,咱们不主张运用氧化铝作磨料,除非在运用进程中十分当心。最好是运用碳化硅磨料。   3.标准表面加工   许多种表面加工一直是选用编号或其它分类办法标明、它们都被编入了有关的标准中,如:"英国标准BS1449"和"美国钢铁协会不锈钢生产者委员会标准"。   4.轧制表面加工   板材和带材有三种根本的轧制表面加工,它们是经过板材和带村的生产工艺标明的。   No.1:经过热轧、退火、酸洗和除鳞。处理后的钢板表面是一种暗淡表面,有点粗糙。   No.2D:比N0.1表面加工好,也是暗淡表面。经过冷轧、退火、除鳞,终究用毛面辊轻轧。   No.2B:这是建筑运用中最常用的,除在退火和除鳞后用抛光辊进行终究一道轻度冷轧外,其它工艺与2D相同,表面略有些发光,能够进行抛光处理。   No.2B亮光退火:这是一种反射性表面,经过抛光辊轧制并在可控气氛中进行终究退火。亮光退火仍坚持其反射表面,而且不发生氧化皮。   因为亮光退火进程中不发生氧化反响,所以,不需求再进行酸洗和钝化处理。   5.抛光表面加工   No.3:由3A和3B标明。"   3A:表面经过均匀地研磨,磨料粒度为80~100。   3B:毛面抛光,表面有均匀的直纹,一般是用粒度为180~200的砂带在2A或2B板上一次抛磨而成。   No.4:单向表面加工,反射性不强,这种表面加工或许在建筑运用顶用处最广。其工艺进程是先用粗磨料抛光,终究再用粒度为180的磨料研磨。   No.6:是对No.4的进一步改善,是在磨料和油介质顶用坦皮科抛光刷抛光No.4表面。"英国标准1449"中没有该表面加工,但在美国标准中能够查到。   No.7:被称为亮光抛光,是对现已磨得很细但仍有磨痕的表面进行抛光。   一般运用的是2A或2B板,用纤维或布抛光轮和相应的抛光膏。   No.8:镜面抛光表面,反射率高,一般被称为镜面表面加工,因为它反射的图画很明晰。   用细磨料对不锈钢接连抛光,然后再用十分细的抛光膏打磨。   在建筑运用中应该留意的是这种表面假如用在人员流动量较大或人们常常触摸到的当地会留下手印。   手印当然能够擦掉,但有时影响漂亮。   "官方"标准和文献中描绘的表面加工仅仅一般性的介绍,样本才干最直观地标明表面加工的品种。抛光或金属精加工供应商将供给各种表面加工的样品,用户应同他们进行评论。   6. 表面粗糙度   轧制表面加工和抛光表面加工的分类是阐明能够到达的程度,另一个有用的标明办法是丈量表面粗糙度。标准的丈量办法被称为CLA(中心线平均值),丈量仪在钢板表面横向移动,记录下峰谷的改变起伏。CLA的编号越小,表面越润滑。从下表中的表面加工和CLA编号能够看出不同等级的终究成果。   表面加工 CLA,微米   2B 0.1-0.5   2A 0.05-0.1   2D 0.4-1.0   3 0.4-1.5   4 0.2-1.5   8 0.2   EP 根本值的1/2   EP=电解抛光,大致可将峰谷的改变起伏削减到原表面的1/2。   7.机械抛光   留意事项:   咱们应该记住,研磨操作顶用砂纸或砂带进行的研磨根本上归于磨光切开操作,在钢板表面留下很细的纹理。   咱们在用氧化铝作为磨料时曾遇到过费事,其部分原因是压力问题。   设备的任何研磨部件,如:砂带和磨轮等,运用前绝不能用于其它非不锈钢材料。因为这样会污染不锈钢表面。   为了确保表面加工的一致性,新砂轮或砂带应先在成分相同的废料上试用,以便同样品进行比较。   8.电解抛光   这是一种金属铲除工艺,在此工艺中不锈钢作为电解液中的阳极,通电后金属从表层除掉。   该工艺一般用于零部件的加工,因为它们的形状难以用传统办法进行抛光。   该工艺常用于冷轧钢板的表面,因为其表面比热轧钢板的表面润滑。   可是电解抛光会使表面的杂质更显着,特别是钛和铌稳化的材料会因为粒状杂质使焊缝区呈现差异。   小焊疤和锐棱能够经过该工艺铲除掉。该工艺侧重处理表面上的杰出部分,优先对它们进行溶解。   电解抛光工艺是将不锈钢浸泡在加热的液体中,液体的配比涉及到许多专有技能和专利技能。   奥氏体不锈钢的电解抛光作用很好。   9.网纹表面加工   不锈钢能够选用的斑纹品种许多。   使钢板具有增加斑纹或网纹表面加工的长处如下:   ①削减"金属屋面材料舒展"(oil can-ning),该词是一个用来描绘亮光材料表面的术语,这种表面从光学视点看不平。例如:大面积的装修板,即便经过拉伸矫直或张力拉矫也很难使表面彻底平直,因而会呈现金属屋面材料舒展。   ②网纹图画能够削减在阳光下宣布的眩光。   ③斑纹板假如有细微的划痕和小面积压痕都不太显着。   ④增大钢板的强度。   ⑤为建筑师供给了挑选的地步。   有专利权的图画包含布纹(用于伦敦的埃德大厦)、镶嵌图画、珍珠状和皮革纹。还能够运用波纹和线状图画。   斑纹表面特别适合于内部装修,如:电梯镶板、货台、壁板和入口处。   外部运用时应考虑到使不锈钢能够经过雨水和人工冲刷清洗表面,避免有易集合污物和空中杂质的死角,避免构成腐蚀影响漂亮。   10.毛面表面加工   毛面表面加工是最常用的表面加工之一,它是在经过抛光或亮光退火的钢板表面用尼龙研磨带或刷进行抛光。   11. 喷玻璃球或喷丸   关于内部运用,如:电梯的内部,混合表面加工很受欢迎。   这种混合工艺是经过喷玻璃球构成无泽表面,然后经过粉饰处理,覆上塑料膜,成抛光表面加工,终究构成抛光和无泽的混合表面。   不锈钢砂丸也能够用于相似的工艺。   要运用的玻璃球或丸粒事前绝不能在其它材料上运用,特别不能在碳钢上。因为碳钢的粉粒会嵌入到不锈钢表面,很简单构成腐蚀。   陶瓷球也能够作为喷料。   12.五颜六色不锈钢   不锈钢五颜六色工艺是世界镍公司(INCO)70年代研制成功的,许多公司都有运用这一工艺的许可证。   前面现已解说过,不锈钢之所以不生锈是因为它表层的情性氧化铬膜。   五颜六色工艺就是使用这层膜构成指定的颜色。   因为不锈钢使用了这层一直存在的膜,所以既不退色,也不需求像油漆相同常常保护。   五颜六色不锈钢还能够进行成型处理,即便在锐弯处也不会对颜色有任何不良影响。   关于对耐蚀性的影响,实验标明选用该工艺后耐蚀性有所增强。   该工艺与操作时刻密切相关,时刻不同颜色会发生改变。颜色的改变次序是棕色、金色、赤色、紫色和绿色。   该工艺的一大特点是它的终究外观能够反映出该材料本来的表面,即:镜面或抛光面会发生很强的金属光泽,而毛面表面加工的颜色是无 光泽的。   工艺进程:   该工艺是将不锈钢浸泡在溶液槽中,溶液中最好是每升含250克Cr2O3,每升含490克硫酸也能够,温度规模80~85℃,浸泡时刻取决于所需求的颜色,最多不超越25分钟。   将钢板用洁净的冷水漂洗后,再在室温条件下放到浓度为250克/1升氯酸和2.5克/1升磷酸的液体中进行阴极处理,时刻大约为10分钟,电流密度为0.2~0.4A/dm2。   为了避免损坏,五颜六色处理后当即进行硬化处理,然后在热水中进行漂洗而且枯燥。   13.混合表面加工   五颜六色不锈钢上能够再加图画,所开发的专有技能包含用刚玉砂带除掉"杰出"部分,这样,终究的成果是将钢板的天然之美与五颜六色图画的颜色结合在一同。   这种表面不简单留下手印,特别适用于室内装修。   抛光供应商能够供给表面加工的样品。   14.蚀刻表面加工   经过覆膜工艺将图画标在钢板表面,再将钢板浸在酸液(o级)中,将未覆膜的部分浸蚀掉,在不锈钢的表面构成美丽的图画。.

不锈钢的运用跟着经济的开展变得愈加广泛,人们在日常日子中与不锈钢休戚相关,可是很多人对不锈钢的功能知道不多,对不锈钢的保护保养就知道得更少了。很多人认为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其实,不锈钢耐腐蚀性杰出。原因是表面构成一层钝化膜,在自然界中它以更安稳的氧化物的形状的存在。也就是说,不锈钢尽管按运用条件不同,氧化程度不一样,但终究都被氧化,这种现象一般叫做腐蚀。裸露在腐蚀环境中的金属表面悉数发作电化反响或化学反响,均匀遭到腐蚀。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之中耐腐蚀才能弱的部位,因为自激反响而构成点蚀反响,生成小孔,再加上有氯离子挨近,构成很强的腐蚀性溶液,加快腐蚀反响的速度。还有不锈钢内部的晶间腐蚀开裂,所有这些,对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都发作损坏效果。因而,对不锈钢表面有必要进行定时的清洁保养,以坚持其富丽的表面及延伸运用寿命。清洗不锈钢表面时有必要留意不发作表面划伤现象,防止运用漂白成分以及研磨剂的洗刷液,钢丝球、研磨东西等,为除去洗刷液,洗刷结束时再用洁清水冲刷表面。 不锈钢表面有尘埃以及易除去尘垢物的,可用番笕,弱洗刷剂或温水洗刷。不锈钢表面的商标、贴膜,用温水,弱洗刷剂来洗,粘结剂成份,运用酒精或有机溶剂(、)擦拭。 不锈钢表面的油脂、油、润滑油污染,用柔软的布擦洁净,以后用中性洗刷剂或溶液或用专用洗刷剂清洗。不锈钢表面有漂白剂以及各种酸附着,当即用水冲刷,再用溶液或中性碳酸苏打水溶液浸洗,用中性洗刷剂或温水洗刷。 不锈钢表面有彩虹纹,是过多运用洗刷剂或油引起,洗刷时用温水中性洗刷剂可洗去。  不锈钢表面污物引起的锈,可用10%硝酸或研磨洗刷剂洗刷,也可用专门的洗刷药品洗刷。  只需咱们运用正确的保养办法,就能延伸不锈钢的运用寿命,坚持其洁净、亮堂、富丽的气度。.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 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

一张图就能真正明白工艺管道知识!5种管子,4类管件,法兰、垫片及螺栓,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管子分类方法很多,按材质分类可分为金属管、非金属管和钢衬非金属复合管。

非金属管主要有橡胶管、塑料管、石棉水泥管、石墨管、玻璃钢管等,非金属管的使用同金属管相比所占比例较小,而金属管在大多数石油化工装置中要占到全部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今天,给大家重点介绍金属管材。

焊接钢管,也称有缝钢管,一般由钢板或钢带卷焊而成。

按管材的表面处理形式:

分为镀锌和不镀锌两种。表面镀锌的发白色,又称为白铁管或镀锌钢管;表面不镀锌的即普通焊接钢管,也称为黑铁管。

镀锌焊接钢管,常用于输送介质要求比较洁净的管道,如生活用水、净化空气、仪表空气等;不镀锌的焊接钢管,可用于输送蒸汽、煤气、压缩空气和冷凝水等。

根据用户要求,焊接钢管在出厂时可分两种:

一种是管端带螺纹的,另一种是管端不带螺纹的。管端带螺纹的焊接钢管,每根管材长度为4~9m,不带螺纹的焊接钢管,每根管材长度为4~12m。

焊接钢管按管壁厚度不同:

分为薄壁钢管、加厚钢管和普通钢管。工艺管道上用量最多的是普通钢管,其试验压力为2.0MPa。加厚钢管的试验压力为3.0MPa。

焊接钢管的联接方法较多:

有螺纹联接、法兰联接和焊接。法兰联接中又分螺纹法兰联接和焊接法兰联接,焊接方法中又分为气焊和电弧焊。

常用焊接钢管的规格范围:

无缝钢管,是工业管道中用量最大,品种规格最多的管材。

碳素无缝钢管、铬钼无缝钢管和不锈、耐酸无缝钢管。

工艺管道常用的是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常用的制造材质为10号、20号、16Mn钢。

其规格范围为:热轧外径φ32~630mm,冷拔外径φ6~200mm,单根管长度4~12m,容许操作温度为-40~450℃。

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对钢无腐蚀性的介质,如输送蒸汽、氧气、压缩空气、油品和油气等。

系指含一定比例合金元素的合金钢管。

一种是含有锰元素的低合金钢管,称为普通低合金钢管,如16Mn、15MnV等;另一种是含有铬、钼等元素的低合金钢管,称铬钼钢管。

低合金无缝钢管,多用于输送各种温度较高的油品、油气和腐蚀性不强的盐水、低浓度有机酸等。

这些钢号中用量最多的是1Cr18Ni9Ti,在施工图上常用简化材质代号18-8来表示,适用温度范围为-196~700℃。

在化工生产中用来输送各种腐蚀性较强的介质,如硝酸、醋酸和尿素等。

其制造材质与上述无缝钢管基本相同,只是管壁比中低压无缝钢管厚,最厚的管壁达40mm。

如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规格为φ14×4(mm)~273×40(mm),单根管长度4~12m,适用压力范围10~32MPa,工作温度-40~400℃。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用以上高压无缝钢管输送原料气、氢氮气、合成气、水蒸气、高压冷凝水等介质。

在引进工程项目的冷区用量较多,其材料牌号为STPL-39、STPL-46,工作温度可达-105℃。

低温钢管分为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两种,无缝低温钢管公称直径为15~400mm,壁厚同碳钢管;有缝低温钢管公称直径为400~1100mm,壁厚为6~10mm,单根管标准长度6m。

适用于输送各种无腐蚀性低温介质管道,目前国内还没有批量生产与这种标准相应的钢管。

钢板卷板管,是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分为直缝卷焊钢管和螺旋缝卷焊钢管两种。

多数在施工现场制造或委托加工厂制造,专业钢管厂不生产。

钢板材料有Q235A、10号、20号、16Mn、20g等,其规格范围为公称直径200~3000mm,最大的有4000mm,壁厚一般为4~16mm。

适用工作温度:Q235A为-15~300℃,10号、20号、16Mn、20g为-40~450℃,均适用于低压范围。

由钢管制造厂生产,材质有Q235A,16Mn。

其规格范围为公称直径200~700mm,壁厚7~10mm,单根管长度8~18m。

直缝卷焊钢管和螺旋缝卷焊钢管,多用于输送常温低压腐蚀性不强的介质,如低压蒸汽、地下循环水、煤气和油气等。螺旋缝卷焊钢管单根管较长,特别适用于长距离输送管道。

根据工程所需,还有直缝不锈钢板卷焊管,都是在施工现场卷制,制造厂不生产。所用材质多为1Cr18Ni9Ti钢板。其规格范围公称直径为200~1000mm,公称直径200~400mm的壁厚为4mm,公称直径700~1000mm的壁厚为6~8mm,单根管长度为4.5m。适用温度和输送的介质范围同低压不锈钢管。

铜管分紫铜管和黄铜管两种:

制造紫铜管所用的材料牌号有T2、T3、T4和TUP等,含铜量较高,占99.7%以上;

黄铜管的制造材料牌号有H62,H68等,都是锌和铜的合金,如H62黄铜管,其材料成份铜为60.5%~63.5%,锌为39.6%,其他杂质小于0.5%。

铜管的制造方法分为拉制和挤制两种:

拉制铜管外径为φ3~φ200mm,挤制铜管外径为φ32~φ280mm,壁厚1.5~5mm;

铜板卷焊铜管的规格范围为外径φ155~φ505mm,供货方式有单根的和成盘的两种。

铜管的适用工作温度在250℃以下,多用于油管道、保温伴管和空分氧气管道。

钛管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管材,由于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和耐低温等特点,常被用于其他管材无法胜任的工艺部位。

钛管是用TA1、TA2工业纯钛制造,适用温度范围为-140~250℃,当温度超过250℃时,其机械性能下降。

常用钛管的规格范围为公称直径20~400mm。适用于低中压,低压管壁厚2.8~12.7mm,中压管壁厚3.7~21.4mm。

钛管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因价格昂贵,焊接难度较大,尚未被广泛采用。

常用的管件有弯头、三通、异径管、管接头、管帽等。

弯头是用来改变管道的走向。

常用弯头的弯曲角度为90°、45°和180°,180°弯头也称为U型弯管,也有特殊角度的弯头,但为数极少。

玛钢弯头,也称可锻铸铁弯头,是最常见的螺纹弯头。

玛钢弯头的规格比较小,常用的规格范围为1/2~4英寸,按其不同的表面处理分镀锌和不镀锌两种。

这种玛钢管件,主要用于采暖,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上。在工艺过程中,除需要经常拆卸的低压管道外,其他物料管道上很少使用。

压制弯头,也称冲压弯头或无缝弯头,是用优质碳素钢、不锈耐酸钢和低合金钢无缝管等,在特制的模具内压制成型的。

其弯曲半径为公称直径的一倍半(R=1.5DN),在特殊场合下也可采用弯曲半径等于公称直径的弯头(R=1DN)。

其规格范围在DN20~600mm以内。

其壁厚范围与无缝钢管的表号一致。

压制弯头一般由专业制造厂或加工厂用标准无缝钢管冲压加工而成,出厂时弯头两端应加工好坡口。

冲压焊接弯头,是采用板材经模具冲压成半块环形弯头,然后将两块半环弯头进行组对焊接成型。

其弯曲半径同无缝管弯头,规格范围为公称直径200mm以上。

焊接弯头,也称虾米腰或虾体弯头。

一种是在加工厂用钢板下料,切割后卷制焊接成型,多数用于钢板卷管的配套。

另一种是用管材下料,经组对焊接成型,其规格一般在200mm以上。使用温度不能大于200℃,一般可在施工现场制作。

高压弯头,是采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锻造而成。

根据管道连接形式,弯头两端加工成螺纹或坡口,加工的精密度很高,要求管口螺纹与法兰口螺纹能紧密配套自由拧入并不得松动。

适用于压力22.0、32.0MPa的石油化工管道,常用规格范围为DN6~200mm。

三通是主管道与分支管道相连接的管件,根据制造材质和用途的不同,划分为很多种。

可分为同径三通和异径三通,同径三通也称为等径三通;

同径三通是指分支接管的管径与主管的管径相同

异径三通是指分支接管的管径小于主管的管径,所以也称为不等径三通,异径三通用量要多一些

玛钢三通的制造材质和规格范围,与玛钢弯头相同,在石油化工工艺管道中用量不多,主要用于室内采暖、上下水和煤气管道。

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国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工艺管道方面的工程技术也比较落后。

在各种中低压钢管的设计中,管道需要使用三通管件时,一般都是采用挖眼接管的办法来解决,即在需要接支管的主管上,按支管的直径先挖出一个孔,再将支管焊上。这种办法有很多缺点,焊接质量不易保证,焊接后管道容易变形,主管内容易进入杂质。

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冶金、石油化工等大型现代化生产装置的引进,促进了工艺管道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中低压管道钢制定型三通,已形成系列产品,无缝三通规格为DN20~600mm,钢板焊制三通规格为DN150~1500mm。

定型三通的制作,是以优质管材为原料,经过下料、挖眼,加热后用模具拔制而成,再经机加工,成为定型成品三通。中低压钢制成品三通,在现场安装时都是采用焊接。钢板卷管所用的三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加工厂用钢板下料,经过卷制焊接而成;另一种是在安装现场挖眼接管。

高压三通,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焊制高压三通,一种是整体锻造高压三通。

焊制高压三通,选用优质高压钢管为材料,制造方法类似挖眼接管,主管上所开的孔,要与相接的支管管径相一致。焊接质量要求严格,通常要求焊前进行预热,焊后进行热处理。其规格范围为DN16~200mm,压力22MPa、32MPa。

异径管的作用是使管道变径,从流体运动方向来看,多数是由大变小,也有的由小变大,如蒸汽回水管道和下水管道的异径管就是由小变大。异径管俗称大小头。

玛钢异径管,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内螺纹异径管也称外接头;另一种是内螺纹和外螺纹结合的管件,称作补芯,它虽然不叫做异径管,但起到异径管的作用。

钢制异径管,分为无缝和有缝两种,无缝异径管用无缝钢管压制,有缝异径管用钢板下料,经卷制焊接而成,也称为焊制异径管。

这两种异径管都有同心和偏心两种规格。偏心异径管的底部有一个直边,使用时能使管底成一个水平面,便于停产检修时排放管中物料。

无缝异径管的规格范围为DN25~600mm,有缝焊接异径管的规格范围为DN200~1500mm。

管径变化不大的在管端加热直接摔制而成。抽条焊接制作异径管,花费人工多,焊缝多,焊接质量不易保证,目前,焊接质量要求很高的工艺管道已禁止采用此种办法。

封头,是用于管端起封闭作用的堵头。常用的封头有椭圆形和平盖形两种。

椭圆形封头也称为管帽,其规格范围为DN25~600mm,多用于中低压管道上。

平盖封头,按其安装位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平盖封头略大于管外径,在管外焊接。

另一种是平盖封头略小于管内径,把封头板放入管内焊接。常用的规格范围为DN15~200mm,这种封头多用于压力较低的管道上。

凸台,也称管嘴,是自控仪表专业在工艺管道上的一次部件,是由工艺管道专业来安装,所以把凸台也列为管件。

工艺管道用的单面管接头也属这一种,都是一端焊在主管上,另一端或者是安装其它部件,或者是另外再接管,其规格范围为DN15~200mm,高中低压管道都使用。

盲板,其作用是把管道内介质切断,根据使用压力和法兰密封面的形式分以下几种:

光滑面盲板,与光滑密封面法兰配合使用,其适用压力范围为1.0~2.5MPa。

凸面盲板,其本身一面带凸面,另一面带凹面,与凹凸密封面法兰配合使用。使用压力4.0MPa,规格范围为DN25~400mm。

梯形槽面盲板,与梯形槽密封面法兰配合使用,使用压力范围为6.4~16.0MPa。规格范围为DN25~300mm。

“8”字盲板,也分为光滑面,凹凸面和梯形槽面三种,使用压力与以上三种盲板相同,“8”字盲板所不同的是,它把两种用途结合在一个部件上,即把盲板和垫圈相连接固定在一起。法兰内垫入盲板时,外面露出的垫圈作为管道是否切断的直观标志。

“8”字盲板的制造材料有多种,根据输送的介质温度和压力来选择。一般低压管道,温度不超过450℃时,所用的材质有Q235A、20号钢和25号钢;温度在450~550℃时,所用的材料有15CrMo、1Cr5Mo。当压力在4.0~16.0MPa,温度大于550℃时,要用不锈钢。

法 兰、垫 片 及 螺 栓

法兰是工艺管道上起连接作用的一种部件。这种连接形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管道与工艺设备连接,管道上法兰阀门及附件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既有安装拆卸的灵活性,又有可靠的密封性。

工艺管道所输送的介质,种类繁多,温度和压力也不同,因此对法兰的强度和密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的需要,出现了很多种结构和压力不同的法兰。

以下对各种法兰作简要介绍:

平焊钢法兰,是中低压工艺管道最常用的一种。

这种法兰与管子的固定形式,是将法兰套在管端,焊接法兰里口和外口,使法兰固定,适用公称压力不超过2.5MPa。

用于碳素钢管道连接的平焊法兰,一般用Q235A和20号钢板制造;

用于不锈耐酸钢管道上的平焊法兰,应用与管子材质相同的不锈耐酸钢板制造。

平焊钢法兰密封面,一般都为光滑式,密封面上加工有浅沟槽。通常称为水线,如图:

平焊钢法兰的规格范围如下:

对焊钢法兰,也称高颈法兰或大尾巴法兰。它的强度大不易变形、密封性能较好,有多种形式的密封面,适用的压力范围很广。

凹凸密封面对焊法兰,由于凹凸密封面严密性强,承受的压力大。每付法兰的密封面,必须一个是凹面、另一个是凸面。常用公称压力范围为PN1.6~4.0MPa,规格范围为DN10~600mm,如图:

凹凸密封面对焊钢法兰图

梯形槽密封面对焊法兰,这种法兰在石油工业管道比较常用,承受压力大,常用公称压力为PN6.4、10.0MPa,规格范围为DN10~400mm;PN16MPa,规格范围为DN10~300mm。如图:

梯形槽面对焊钢法兰图

上述各种对焊法兰,只是按其密封面的形式不同而加以区别。

从安装的角度来看,不论是那种形式的对焊法兰,其连接方法是相同的,因而所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基本上也是一致的。但由于密封面形式不同,法兰的加工制造成本相差悬殊,因此,在编制概(预)算时要特别注意法兰本身的价格。

这种法兰与管子不直接焊在一起,而是以管口翻边或焊环为密封接触面,松套法兰起紧固作用,多用于铜、铝和铅等有色金属及不锈耐酸钢管道上。

其最大的优点:是由于法兰可以自由活动,法兰穿螺栓时非常方便。

焊环松套钢制管法兰图

螺纹法兰,是用带螺纹的法兰与管端螺纹相连接的法兰,有高压和低压两种。

低压螺纹法兰,包括钢制和铸铁制造两种,这种法兰,在建国初期,焊接技术很差的情况下、曾被广泛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低压螺纹法兰已被平焊法兰所代替,除特殊情况外,基本不采用。

高压螺纹法兰,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管道的连接。密封由管端与透镜垫圈形成,对螺纹和管端垫圈接触面的精密度加工要求很高。

这种法兰的特点是法兰与管内介质不接触,安装也比较方便。适用压力PN22.0、PN32.0MPa,其规格范围为DN6~250mm。

高压管线法兰连接结构型式图

法兰盖是与法兰配套使用的部件,它和封头一样在管端起封闭作用。密封面有光滑式和凸凹式,其规格和适用压力范围与配套法兰一致。

泄漏是管法兰失效的主要形式,它与密封结构型式、被连接件的刚度、密封件的性能、操作和安装等许多因素有关。

垫片是法兰连接的主要密封件,因而正确选用垫片也是保证法兰连接不泄漏的关键。

法兰垫片根据管道所输送介质的腐蚀性、温度、压力及法兰密封面的形式选用种类很多。管法兰垫片有非金属垫片,半金属垫片和金属垫片。

橡胶石棉垫是法兰连接用量最多的垫片、能适用于很多介质,如蒸汽、煤气、空气、盐水、酸和碱等。橡胶石棉垫的厚度,各专业还不统一,通常用3mm厚。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法兰,其垫片厚度不超过2.5mm。

垫片的使用压力:用于光滑密封面法兰连接时,不超过2.5MPa。

炼油工业常用的橡胶石棉垫有两种:

一种是耐油橡胶石棉垫,适用于温度在200℃以下,公称压力在2.5MPa以下,输送一般油品、液化烃、丙烷和丙酮等介质。高温耐油橡胶石棉垫,使用温度可达350~380℃。

另一种是中压橡胶石棉垫,可使用于200℃,PN2.5MPa以下的蒸汽、凝结水、水、空气等介质。

橡胶垫,是用橡胶板制作的垫片,它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常用于温度在60℃以下,压力不超过1.0MPa,输送低压水,酸和碱等介质的管道法兰连接。

这种垫片的特点是利用橡胶的弹性,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因此也常用于铸铁法兰阀门的安装上。

缠绕式垫片简称为缠绕垫,是用金属钢带及非金属填料带缠绕而成。

优点:这种垫片具有制造简单、价格低廉、材料能被充分利用、密封性能较好的优点,在石油化工工艺管道上被广泛应用。

适用参数:适用的公称压力为4.0MPa以下,适用温度范围,08号钢温度可达450℃,0Cr13钢带制成的缠绕垫,使用温度可达540℃。垫片的厚度一般为4.5mm,直径大于1000mm时,垫片厚度为6~7mm。定位环的厚度为3mm左右。

这种垫片多数用于光滑面法兰连接,其密封面不用车水线。有的缠绕垫,还带有定位环,是为了防止垫片偏离法兰中心。

金属钢带材质有08号钢、0Cr13钢和1Cr18Ni9Ti钢等;非金属带材质有特性石棉、柔性石墨、聚四氟乙烯等。

齿形垫是用各种金属制造,材质有普通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耐酸钢等,其厚度为3~5mm。

它是利用同心圆的齿形密纹与法兰密封面相接触、构成多道密封,因此密封性能较好,常用于凹凸式密封面法兰的连接。

适用参数:最高公称压力可达16.0MPa,适用于工作温度较高的部位,如0Cr13材质的齿形垫,其适用温度可达530℃。

金属垫圈的种类很多,按形状划分有金属平垫圈,截面积为椭圆形、八角形金属垫圈和透镜式垫圈。按制造材质分有低碳钢、不锈耐酸钢、紫铜、铝和铅等。

金属平垫圈,多用于光滑面平焊法兰,承受的温度和压力较低。

椭圆形及八角形金属垫圈,多用于梯形槽对焊法兰,公称压力范围为6.4~22.0MPa。这种垫圈虽然密封性好,但制造复杂,要求精度高。

透镜垫,因其截面形状似透镜而得名,密封性能好、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各种高温高压管道的法兰连接,广泛使用此种垫圈,常用公称压力范围为16.0~32.0MPa。

金属垫圈的使用有条原则,即垫圈表面的硬度必须低于法兰密封面的硬度。

垫片的选用应根据管道所输送介质的温度、压力、腐蚀性和连接法兰的密封形式来确定。专业性较强的垫片,如透镜垫,适用于高压法兰连接。

用于连接法兰的螺栓,有单头螺栓和双头螺栓两种,其螺纹一般都是三角形公制粗螺纹。

单头螺栓也称六角头螺栓。单头螺栓又分为半精制和精制两种,在中低压工艺管道上,使用最多的是半精制单头螺栓。

制造单头螺栓常用的材质有Q235A、35号钢和25Cr2MoVA等。常用于公称压力为2.5MPa以下的法兰连接。

适用温度根据螺栓材质而定,如35号钢制造的螺栓适用温度可达350℃;25Cr2MoVA钢制造的螺栓、适用温度可达570℃。

工艺管道上所用的双头螺栓,多数采用等长双头精制螺栓。适用于温度和压力较高的法兰连接。

螺母,统称为六角螺母。分半精制和精制两种。按螺母结构形式还可分为A型和B型两种。

半精制单头螺栓多采用A型螺母;精制双头螺栓多采用B型螺母。螺母与螺栓要配套使用,但螺母制造材质的硬度不能超过螺栓材质的硬度。


led)显示技术是一种先进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色域,低功耗,广视角,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高响应速率等优点。巨量转移技术是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阵列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也是微型发光二极管商业化的一个重要瓶颈。在目前的,基于led芯片的巨量转移方法中背板的制造工艺通常存在工艺复杂,导致制造所得背板通常存在led芯片与背板电极之间连接不稳定,存在导电可靠性差,接触电阻大的问题。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芯片的键合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led背板的制造工艺复杂,并且led芯片与背板电极之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的提出了一种led芯片的键合方法,包括:
5.通过溶液法将led芯片转移到背板上,其中,所述溶液混有助焊剂或光刻胶;
6.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使所述led芯片置于所述背板上,得到键合后的led芯片。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溶液法将led芯片转移到背板上,包括:
8.向所述背板的基板放入混有led芯片的溶液,其中,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若干基板电极,所述led芯片包括芯片主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芯片主体上的两个芯片电极,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两个相邻的所述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分别包裹于所述芯片主体的两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液混有光刻胶时,键合后的led芯片包裹有一层光刻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刻胶与所述溶液的质量比在0.05~0.25之间,所述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的加热温度为100℃~140℃。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之后,所述键合方法还包括:
13.通过曝光的方式去除包裹在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以及相邻的所述led芯片之间的光刻胶;
14.通过金属沉积的方式在所述led芯片及所述基板上形成金属层;
15.去除沉积在所述led芯片上表面的光刻胶,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与对应的所述基板电极之间形成金属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上还覆盖有焊接材料,所述溶液混有助焊剂时,所
述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包括:
17.对所述溶液进行预蒸发,以蒸发部分溶液;
18.对所述背板进行加热,使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所述基板电极与所述焊接材料融合;
19.蒸干剩余的溶液。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焊剂与溶液的重量比在0.1到0.3之间,对所述背板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为150℃~300℃,时间为2分钟~30分钟。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设有若干区域,每一区域对应一个所述电极单元,所述通过溶液法将led芯片转移到背板上,包括:
22.分别向每个所述区域放入所述溶液。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液混有光刻胶时,所述分别向每个所述区域放入所述溶液之前还包括:
24.向所述区域打印光转换材料;
25.所述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包括:
26.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置于所述背板的led芯片的外表面包裹有光刻胶及所述光转换材料。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包括r电极区域、g电极区域及b电极区域;
28.所述向所述区域打印光转换材料,包括:
29.分别向所述r电极区域及g电极区域打印所述光转换材料;
30.所述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包括:
31.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置于所述r电极区域及g电极区域的led芯片外表面包裹有所述光刻胶及所述光转换材料,置于所述b电极区域的led芯片外表面包裹有所述光刻胶。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之后,还包括:
33.通过曝光的方式去除包裹在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以及相邻的所述led芯片之间的光刻胶;
34.通过金属沉积的方式在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与所在电极区域的基板电极之间形成金属层。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液包括第一溶液、第二溶液及第三溶液,所述第一溶液还混有第一光转换材料、光刻胶、金属离子,所述第二溶液混有第二光转换材料、光刻胶、金属离子,所述第三溶液还混有光刻胶、金属离子,所述区域包括r电极区域、g电极区域及b电极区域,所述分别向每个所述区域放入所述溶液,包括:
36.向所述r电极区域放入所述第一溶液;
37.向所述g电极区域放入所述第二溶液;
38.向所述b电极区域放入所述第三溶液。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包括:
40.对放入所述基板的溶液进行第一阶段蒸发;
41.通过电镀使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和所述基板电极覆盖有金属层;
42.加热蒸发剩余的溶液。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基板电极包括第一基板电极和第二基板电极,所
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基板电极和所述第二基板电极沿纵向交错排布,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基板电极和所述第二基板电极沿横向交错排布。
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电极及所述第二基板电极的横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所述第一基板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例范围为:0.005~0.05,所述正三角形的边长与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比例范围为:0.1~1。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电极及所述第二基板电极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第一基板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的比例范围为:0.01~0.1,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与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比例范围为:0.2~1.4。
4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和所述第一基板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
4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电极单元之间的最小间距等于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第一基板电极与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
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基板电极还包括第三基板电极,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基板电极、第二基板电极及第三基板电极中的任一个基板电极分别与另外两个基板电极相邻。。
4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电极及所述第三基板电极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基板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圆形的直径的比例范围为:0.01~0.1,所述圆形的直径与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比例范围为:0.6~2。
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电极及所述第三基板电极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基板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的比例范围为:0.05~0.2,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与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比例范围为:0.2~2。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单元中的第一基板电极、第二基板电极及第三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一致。
5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两个所述基板电极中,从其中一个电极的中部向另一个电极的中部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对。
5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对的长度及对应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基板电极之间的间距之和为所述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距离的1.05倍~1.3倍。
5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溶液法将led芯片转移到背板上包括:
55.向背板上放入混有led芯片的溶液,所述背板上包括有若干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第一基板电极及第二基板电极;
56.向所述背板的电极施加电源,以使所述若干个led芯片自动整列以与所述背板的第一基板电极及第二基板电极连接,所述led芯片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基板电极与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基板电极与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大距离。
5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液包括去离子水、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以及异丙
58.上述的led芯片的键合方法,通过溶液法将led芯片转到背板上,溶液在基板上自由流动,带动led芯片随机运动,当溶液蒸发后,led芯片被随机沉淀在背板上与电极电接触,工艺简单;并且溶液中混有用于加强固定的助焊剂或光刻胶,当溶液蒸发后,固定胶将在led芯片与背板的电极之间形成固定电学及机械连接,从而加强led芯片与背板电极之间电学接触和机械保护,同时整个制作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
5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led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6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led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61.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正方形电极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62.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ed芯片转移到具有正方形电极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63.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正三角形电极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64.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ed芯片转移到具有正三角形电极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65.图5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正六边形电极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66.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ed芯片转移到具有正六边形电极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67.图6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圆形电极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68.图6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ed芯片转移到具有圆形电极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6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两类电极的像素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7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三类电极的像素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71.图9为图7示出的像素结构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72.图10为图8示出的像素结构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73.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两类多电极的像素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74.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三类多电极的像素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75.图13a为图11示出的像素结构中电极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76.图13b为图11示出的像素结构中电极线层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77.图14a为图12示出的像素结构中电极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78.图14b为图12示出的像素结构中电极线层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79.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像素结构的一种分离式布局结构示意图;
80.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像素结构的一种堆叠式布局结构示意图;
81.图17为图9示出的驱动电路的电源线的电流时序图;
82.图18为图10示出的驱动电路的电源线的电流时序图;
83.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led芯片的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84.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基板上电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85.图21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有限位槽的两类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86.图21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有限位槽的三类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87.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led芯片的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88.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led芯片的转移方法选择性放入溶液的工序示意图;
89.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led芯片的转移方法无差异地放入溶液的工序示意图;
90.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一、二种方案的蒸发溶液工序示意图;
91.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二种方案的光刻工序示意图;
92.图2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二种方案的去除部分光刻胶工序示意图;
93.图2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二种方案的金属沉积工序示意图;
94.图2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二种方案的去除全部光刻胶工序示意图;
95.图3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二种方案的去除全部光刻胶工序示意图;
96.图3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三种方案的第一阶段蒸发溶液工序示意图;
97.图3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三种方案的焊接工序示意图;
98.图3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电极和led芯片连接强度的第四种方案的电镀工序示意图;
99.图3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颜色转换的第一种方案的蒸发溶液工序示意图;
100.图3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颜色转换的第一种方案的光刻工序示意图;
101.图3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颜色转换的第一种方案的去除光刻胶工序示意图;
102.图3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颜色转换的第一种方案的金属沉积工序示意图;
103.图3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颜色转换的第一种方案的金属沉积工序示意图;
104.图3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颜色转换的第二种方案的第二阶段蒸发工序示意图;
105.图4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颜色转换的第二种方案的配置光转换材料工序示意图;
106.图4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颜色转换的第三种方案的工序示意图。
107.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0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109.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1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是或,“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11.在本实施例中,led芯片为纳米级芯片,其包括芯片主体及间隔设置在芯片主体上的两个芯片电极,该两个芯片电极可以设置于芯片主体长度方向的任一位置,可选地,该两个芯片电极分别包裹于芯片主体的两端,即电极围绕芯片主体的外侧壁,且位于芯片主体的两个端部。
112.在本实施例中,基板上设置有若干电极单元,该电极单元包括若干基板电极(可以为两个或者三个电极),若干电极单元间隔设置,电极单元的若干基板电极也间隔设置。该电极单元包括两个基板电极时(可以分类为第一基板电极及第二基板电极)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该两个相邻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该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指的是该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
113.请参阅图1,图1示出的是可用于本技术的一类led芯片(下文称a型led芯片)20。该类led芯片20的芯片主体是一个柱状结构,图1中的横向是led芯片20的高度方向(即长度方向),纵向是它的宽度方向。一般地,其长度应当大于宽度,它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即沿着纵向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长方体,或者其他合适的形状。如图1所示,沿着芯片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为第一芯片电极1,第一半导体导电层2,有源区3,第二型半导体导电层4,第二芯片电极5,其中第一半导体导电层2和第二型半导体导电层4中的一个为n型半导体导电层,另一个为p型半导体导电层,第一芯片电极1和第二芯片电极5其中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第一芯片电极1和第二芯片电极5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和负(正)极的时候,在接上适合的电压时,驱动led芯片20发光。绝缘层6是包覆在led柱体的侧面,其作用是防止led芯片20与外部短路,并且可以钝化有源层侧壁,提升量子效率。此时,该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1、5之间的最小距离指的是第一芯片电极1的右侧壁与第二芯片电极5的左侧壁之间的距离。
114.请参阅图2,图1示出的是可用于本技术的另有一类led芯片(下文称b型led芯片)20,附图标记1~5所表示的部件都与a型led芯片相同,区别在于包覆层7是特殊材料,除了具有绝缘和钝化的作用外,还具有颜色转换的功能(例如光转换材料),该特殊材料为具有特定禁带宽度的半导体组成,在led芯片制作工艺中制备形成。
115.一般地,柱状结构的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部位是完全被绝缘层6包覆的,第一半导体导电层2,有源区3,第二型半导体导电层4及绝缘层6构成芯片主体,第一芯片电极1和第二芯片电极5间隔地包裹在芯片主体长度方向的周缘,典型的第一芯片电极1和第二芯片电极5在led芯片20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芯片主体的宽度,使得led芯片20横置在一平面时,第一芯片电极1和第二芯片电极5能够与平面接触。可选地,第一芯片电极1和第二芯片电极5分别包裹于芯片主体的两端。
116.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片主体为圆柱体,两个芯片电极1、5间隔设置于圆柱体的侧面。一般地,两个芯片电极1、5的结构一致,芯片电极1、5为圆环形结构,外表面为圆环状,环绕设置在芯片主体的侧面,芯片电极1、5的外径与芯片主体的半径之间的差值大于0且小于3mm,即定义芯片电极外表面的半径为r,芯片主体的半径为r,0《r-r《3mm,需要说明的是,
3mm只是一个优选例子,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117.在一实施例中,两个芯片电极1、5之间的间距是指在芯片主体的侧面上,两个芯片电极1、5之间的最小距离;当两个芯片电极1、5都平行于芯片主体的底面设置时,两个芯片电极1、5之间的间距为两个芯片电极1、5横截面的距离,或者是两个芯片电极1、5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两个芯片电极1、5分别设置在芯片主体的两端,每个芯片电极1、5包覆芯片主体的一个底面以及与底面连接的一部分侧面。
118.在一实施例中,两个芯片电极1、5之间的间距等于芯片主体的两个端部距离与两个芯片电极1、5之间的宽度(该宽度指的是led芯片2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值。
119.在一实施例中,芯片主体为柱体时,两个芯片电极1、5间隔设置于柱体的两个端部,芯片电极1、5的间距等于柱体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
120.在一实施例中,芯片主体为圆柱体,两个芯片电极1、5分别包覆圆柱体的端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芯片电极1、5还可以分别包覆圆柱体的端部之外的中间部位。
121.在一实施例中,芯片主体为棱柱体,两个芯片电极1、5间隔设置在棱柱体的侧面,每个芯片电极1、5都包括多个芯片子电极(图中未示),芯片子电极的数量与棱柱体的侧棱的数量相等,每一芯片子电极凸设于芯片主体的一个侧面上,一所述芯片电极1或5可以形成对应的环形阵列。可以理解的是,棱柱体的任一侧面的宽度应小于两个相邻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该侧面的宽度可以认为是所述棱柱体的横截面与所述侧面之间的交汇边的边长)。例如,所述棱柱体可以是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此处对此不作限制。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棱柱体可以为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或正六棱柱之一。
122.在另一个优选方案中,该多个芯片子电极的外形结构及尺寸均一致,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多个芯片子电极的外形结构可以一致或者不一致,且尺寸可以一致或不一致,此处对此不作限定。
123.在一实施例中,芯片主体为棱柱体,两个芯片电极1、5之间的间距可以是指所形成的环形阵列横截面之间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环形阵列的芯片电极1、5分别包覆芯片主体的一个底面(端面)。
124.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led芯片转移方法,使用溶液法(或称流体自组装法)进行led芯片转移,将led芯片均匀放置在溶液中,溶液在背板的基板上自由流动,带动led芯片随机运动,当溶液蒸发后,柱状结构的led芯片被横置地随机沉淀在基板上,两个芯片电极可以与基板上的基板电极发生接触,完成转移过程。因此,基板电极的设计,应当使led芯片在随机分布的情况下,有最大的概率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落在不同的基板电极上。
12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a~6b,下面给出4种可行的背板的电极形状设计,基板10的第一表面上间隔设置若干电极单元,电极单元包括结构一致且间隔设置的两类基板电极11、12,或结构一致且间隔设置的三类基板电极11、12、13,且各个基板电极之间的间距(即最小距离)应有限制,各个基板电极之间的间距指的是正对的边缘的距离,如图3a中的第一排第一列的白色方框的右边与第一排第二列的斜线方框的左边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结构一致可以是指基板电极的外形一致,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电极11、12为正方形,另一个实施例中,基板电极11、12、13的横截面为圆形。进一步优选地,该基板电极的尺寸还可以一致,例如,基板电极11、12、1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基板电极11、12、13所对应的圆形的半径一致,但在实际应用中,基板
电极的尺寸是可以有差异的,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126.请参阅图3a~5b,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电极可包括两类,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电极11和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的形状和结构基本一致,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有细微偏差,而基板10上的第一基板电极11和第二基板电极12沿纵向相交错排布,基板10上的第一基板电极11和第二基板电极12沿横向也相交错排布,即与第一基板电极11相邻的都是第二基板电极12,同理,与第二基板电极12相邻的都是第一基板电极11。又例如,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基板电极11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基板电极12,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基板电极11。如图3a、3b、4a、4b所示。
12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间隔设置,任两个第一基板电极11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任两个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最小距离。
128.在整个基板10的第一表面上看,其中一类基板电极的多个将另外一类基板电极的一个包围在内,任两个同类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任两个不同类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
129.请参阅图5a~6b,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电极包括三类,包括结构一致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和第三基板电极13,基板上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和第三基板电极13中的任一个基板电极分别与另外两个基板电极相邻,使得第一基板电极11均与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相邻,且与相邻的电极单元中的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相邻,即与第一基板电极11相邻的都是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同理,与第二基板电极12相邻的都是第一基板电极11及第三基板电极13,与第三基板电极13相邻的都是第一基板电极11及第二基板电极12。在整个基板10的第一表面上看,其中两类基板电极的多个将另一种基板电极的一个包围在内。例如,任两个相邻的第一基板电极11之间设置有第二基板电极12和/或第三基板电极13,任两个相邻的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设置有第一基板电极11和/或第三基板电极13,任两个相邻的第三基板电极13之间设置有第二基板电极12和/或第三基板电极13,如图5a、5b、6a、6b所示。
130.基板10上的同类基板电极之间通过基板10上的电极线互相短路,不同类基板电极(如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可以施加不同的电压而形成电势差。如果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与不同类型的基板电极接触并电连接时,该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由于具有电势差而被点亮。否则如果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落在相同的基板电极上,那么它两端的电势差是0,不会被点亮,因此应当尽量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由于led芯片20方向随机,为了实现对led芯片20的有效驱动,还应当配合适当的驱动电路和驱动信号时序,这些内容将在后面描述。另外需要注意,图3a~6b所描述的情况是基板电极重复数量很多的情况,实际基板电极重复数量应当参考像素面积进行设计,使得整个基板电极所占据的区域与像素面积符合。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基板电极可以是不同时通入同一电压的基板电极,即不同类基板电极不同时接入一个电压,或者,不同类基板电极在不同时间接入同一电压。
131.请参阅图3a和图3b,公开的是第一种基板电极结构设计,有两类基板电极,分别为图案填充的第一基板电极11和无填充的第二基板电极12,每个基板电极11、12的横截面形状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基板电极11、12是以矩阵形式在空间密排的,并且在基板电极11、12
之间留下间距,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间距(如相邻的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是一致的。图3b展示了随机放置led芯片20后的情况,无填充的led芯片20表示转移失败的例子,有图案填充的led芯片20是转移成功的例子。
132.根据实验,这类基板电极设计下,正方形边长与led芯片长度的比值,所对应的成功转移的led芯片20比例参见下表一:
由此可见,正方形的边长与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比例范围为:0.6~1.2时,成功转移的led芯片比例都超过50%。另外,这类基板电极设计下,在相邻的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正方形电极的边长的0.01倍~0.1倍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功转移的led芯片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若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应小于该正方形的边长和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可以避免一个led芯片20的将两个相邻的相同的基板电极11/12短接。而为了最大化转移成功率,led芯片长度设置成和正方形边长基本相等有更好的转移成功率,可以获得64%的转移成功率。
请参阅图4a和图4b,公开的是第二种基板电极结构设计,有两类基板电极,分别为图案填充的第一基板电极11和无填充的第二基板电极12,每个基板电极11、12的横截面形状是等边三角形的。且相邻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间距一致,同样地,三角形的基板电极11、12是空间密排的,并且在基板电极11、12之间留下间距。图4b展示了进行led芯片转移后的转移情况。空白填充的led芯片20表示转移失败的例子,图案填充的led芯片20是转移成功的例子,其中,成功是指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分别连接基板上的两个不同类基板电极,否则称为失败的例子。
根据实验,这种基板电极设计下,等边三角形边长与led芯片长度的比值,所对应的成功转移的led芯片比例参见下表二:
如图4a及4b所示,在同一行电极中,同一类基板电极的底边(此时以正三角形的平行于水平方向的一边作为底边)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同一行第一基板电极11的底边处于同一水平线,同一行第二基板电极12的底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优选地,电极单元中的第一基板电极11对应的正三角形的一条边与第二基板电极12对应的正三角形的一条边相对且平行,优选地,相邻的正三角形的第一基板电极11和第二基板电极12相靠近的两条边应正相对。若正三角形的边长与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比例范围为:0.4~0.7时,成功转移的led芯片比例都超过50%。另外,这类基板电极设计下,相邻的第一基板电极11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最小距离(相邻的两个正三角形之间的正对平行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与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例范围为:0.005~0.05,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功转移的led芯片20的比例。而为了最大化转移成功率,三角形边长设置成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0.55倍左右有更好的转移成功率,有61%左右的led芯片20成功转移至背板上,需要说明的是,成功指的是该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分别连接至不同类的基板电极上。
请参阅图5a和图5b,公开的是第三种基板电极结构设计,有三类基板电极,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图案填充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和无填充的第三基板电极13,每个基板电极11、12、13的横截面形状是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的电极11、12、13是空间密排的,并且在基板电极11、12、13之间留下间距,相邻的基板电极11、12、13之间的间距相等,该间距指的是相邻两个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如图5a,相邻的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的相对且平行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为相邻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图5b展示了随机放置led芯片20后的情况空白填充的led芯片20表示转移失败的例子,图案填充的led芯片20是转移成功的例子。根据实验,这种基板电极设计下,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与led芯片长度的比值,所对应的成功转移的led芯片20比例参见下表三:
由此可见,任一电极单元中,第一基板电极11对应的正六边形的一条边与第二基板电极12对应的正六边形的一条边相对且平行,第一基板电极11对应的正六边形的另一条边与第三基板电极13对应的正六边形的一条边相对且平行,优选为正相对且相互平行。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与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比例范围为:0.2~1.8时,成功转移的led芯片比例都超过60%。另外,这类基板电极设计下,相邻的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间距与的正六边形电极的边长的比例范围为:0.05~0.2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功转移的led芯片20的比例。而为了最大化转移成功率,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最优值为正六边形边长的1.732倍,或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和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的基本相等时,有更好的转移成功率,这时候98%的芯片可以转移成功。
请参阅图6a和图6b,公开的是第四种基板电极设计,有三类基板电极,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图案填充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和无填充的第三基板电极13,每个基板电极11、12、13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圆形的电极11、12、13是空间密排的,并且在电极11、12、13之间留下间距,相邻的基板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该间距指的是相邻的两个基板电极所对应的圆形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个圆形的半径之间的差值(如相邻的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所在圆心之间的距离,分别减去两个圆的半径,所得差值即为间距),即两个相邻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图6b展示了随机放置led芯片20后的情况空白填充的led芯片20表示转移失败的例子,图案填充的led芯片20是转移成功的例子。根据实验,这种基板电极设计下,圆形直径与led芯片长度的比值,所对应的成功转移的led芯片20比例参见下表四:
由此可见,圆形的直径与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的比例范围为:0.6~1.8时,成功转移的led芯片比例都超过50%。另外,这类基板基板电极设计下,相邻的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间距与圆形电极的直径的比例范围为:0.01~0.1,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功转移的led芯片的比例。而为了最大化转移成功率,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设置成和圆形电极的直径的基本相等时有更好的转移成功率,这时候75%的芯片可以转移成功。
基于上述任一种方式的电极图形,在将led芯片20转移到基板10上后,并与基板10上的基板电极电接触,从而构成led显示装置的背板中各个像素结构。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结构包括基板10、若干电极单元、若干led芯片20,电极单元间隔设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上,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最小距离,其中,一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分别连接一电极单元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或者一led芯片20的一个芯片电极连接一电极单元的第一基板电极11,led芯片20的另一个芯片电极连接与该电极单元相邻的另一个电极单元的第二基板电极12。
一般地,相邻的电极单元之间的最小间距基本等于电极单元之间的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最小距离,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有细微偏差。使得整个像素结构上的基板电极排布紧凑,整齐,有利于提高led芯片的转移效率。
上述的像素结构在基板10上间隔设置两种基板电极11、12,有利于均匀有效转移的led芯片20,那么制作的灯板、显示装置则也能发光均匀;另外,两种基板电极11、12不用区分正负极,led芯片20随机连接到两种基板电极11、12上后,只需要在两种基板电极11、12上设定适当时序的驱动电源,则可以使得两种基板电极11、12上存在电势差,随机连接在两种基板电极11、12上的led芯片20都能被点亮,提高了转移成功比例;同时led芯片20是被分时序点亮的,如此,可以提高其寿命,降低损耗。
请参阅图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基板电极13,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三基板电极13相互间隔布置,且第三基板电极13具有与第一基板电极11结构基本一致,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有细微偏差。如此,电极单元具有三类基板电极时,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分别连接至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以及第三基板电极13中的任意两种。
一般地,电极单元中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之间的最小距离基本一致,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有细微偏差;相邻的电极单元之间
的最小间距基板等于电极单元之间的第一基板电极11与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最小距离,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有细微偏差。使得整个像素结构上的基板电极排布紧凑,整齐,有利于提供基板10的利用率,提高led芯片的转移成功率。
上述的像素结构在基板10上间隔设置三类基板电极11、12、13,有利于进一步均匀有效转移的led芯片20,那么制作的灯板、显示装置则也能发光均匀;另外,三类基板电极11、12、13不用区分正负极,led芯片20随机连接到任意两种基板电极(11、12)/(12、13)/(13、11)上后,只需要在两种基板电极(11、12)/(12、13)/(13、11)上设定适当时序的驱动电源,则可以使得两种基板电极(11、12)/(12、13)/(13、11)上存在电势差,随机连接在两种基板电极(11、12)/(12、13)/(13、11)上的led芯片20都能被点亮,进一步提高了转移成功比例;同时led芯片20是被分三组分时序点亮的,如此进一步,可以提高其寿命,降低损耗。
请参阅图7,基板10可以是玻璃、晶体、蓝宝石底、塑料或可弯曲柔性聚合物膜等材料,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的基板10的面积可以根据布置在基板10的第一表面中基板电极的面积以及随后将描述的布置在各个基板电极之间的led芯片20的尺寸和数量而变化。
可以在基板10上制作用于驱动led芯片20的驱动电路30,在具有两类基板电极的像素结构中,驱动电路30与第一基板电极11和第二基板电极12电连接;请参阅图8,在具有三类基板电极的像素结构中,驱动电路30与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电连接。
一般地,驱动电路30包括一系列的元器件,比如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电容器等,驱动电路30也包含了元器件之间的金属连线,驱动电路30上方有一层中间绝缘层102,特定的位置通过金属过孔50与上方的电极单元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在相邻的基板电极11、12之间覆盖上上绝缘层101,使得整个基板10的上表面呈现一个平面状态,没有高度差,以有利于提高led芯片20的转移成功率。可以理解的是,基板10的上表面呈现一个平面状态,可以使得圆柱体的led芯片20,以及侧面(当芯片主体为棱柱体时)的宽度(指的是led芯片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两个相邻基板电极(11、12)/(12、13)/(13、11)之间的最小距离的led芯片20,的芯片电极落在两个相邻基板电极(11、12)/(12、13)/(13、11)之间的缝隙上时,也不会导致两个相邻基板电极(11、12)/(12、13)/(13、11)短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led芯片20被放置到基板10上时,横置在像素结构的最上表面,图7和展示了放置了led芯片20之后的像素结构的截面图,由于基板10的上表面是平面,led芯片20的位置比较规律,不会出现led芯片20翘起等情况,比较规整。
请参阅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适用于具有两类基板电极的像素结构,驱动电路30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第三驱动晶体管m2-1、第四驱动晶体管m2-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用于接电源的电源线p1、p2、用于接入数据信号的数据线data以及用于接入扫描信号的扫描线scan。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电源线p1,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的第二极电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二电源线p2,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的第二极电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三驱动晶体管m2-1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的控制极,第三驱动晶体管m2-1
的第二极电连接至数据线data,第三驱动晶体管m2-1的控制极电连接至扫描线scan;第四驱动晶体管m2-2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的控制极,第四驱动晶体管m2-2的第二极电连接至数据线data,第四驱动晶体管m2-2的控制极电连接至扫描线scan。
请参阅图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适用于具有三类基板电极的像素结构,驱动电路30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第三驱动晶体管m1-3、第四驱动晶体管m2-1、第五驱动晶体管m2-2、第六驱动晶体管m2-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用于接电源的电源线p1、p2、p3、用于接入数据信号的数据线data以及用于接入扫描信号的扫描线scan。
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电源线p1,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的第二极电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二电源线p2,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的第二极电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三驱动晶体管m1-3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三电源线p3,第三驱动晶体管m1-3的第二极电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三基板电极13;第四驱动晶体管m2-1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的控制极,第四驱动晶体管m2-1的第二极电连接至数据线data,第四驱动晶体管m2-1的控制极电连接至扫描线scan;第五驱动晶体管m2-2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的控制极,第五驱动晶体管m2-2的第二极电连接至数据线data,第五驱动晶体管m2-2的控制极电连接至扫描线scan;第六驱动晶体管m2-3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三驱动晶体管m1-3的控制极,第六驱动晶体管m2-3的第二极电连接至数据线data,第六驱动晶体管m2-3的控制极电连接至扫描线scan;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分别连接在第一驱动晶体管m1-1的控制极和第一极之间、第二驱动晶体管m1-2的控制极和第一极之间、第三驱动晶体管m1-3的控制极和第一极之间。
上述两个驱动电路30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是用于充放电以驱动所连接的驱动晶体管的开闭;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极、控制极分别为晶体管的源极、漏极、栅极。晶体管一般采用tft器件,比如n型mos管、p型mos管或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
请参阅图3a~4b、图11以及图13b,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具有两类基板电极的像素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基板电极11、多个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一基板电极线41以及第二基板电极线42,第一基板电极线41通过金属过孔50将多个第一基板电极11彼此连接;第二基板电极线42通过金属过孔50将多个第二基板电极12彼此连接;其中,金属过孔50贯穿中间绝缘层102,由于多个第一基板电极11、多个第二基板电极12中,其中一种基板电极的多个将另外一种基板电极的一个包围在内,以使得使led芯片20在随机分布的情况下,有最大的概率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分别与不同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电接触。
请参阅图5a~6b、图12以及图14b,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具有三类基板电极的像素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基板电极11、多个第二基板电极12、多个第三基板电极13、第一基板电极线41、第二基板电极线42以及第三基板电极线43,第一基板电极线41通过金属过孔50将多个第一基板电极11彼此连接;第二基板电极线42通过金属过孔50将多个第二基板电极12彼此连接;第三基板电极线43通过金属过孔50将多个第三基板电极13彼此连接;其中,金属过孔50贯穿中间绝缘层102,由于多个第一基板电极11、多个第二基板电极12以及多个第三基板电极13中,其中两种基板电极的多个将另一种基板电极的一个包围在内,使led芯片20
在随机分布的情况下,有最大的概率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与不同的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三基板电极13电接触。
请参阅图12,基板10的上表面的结构可以认为有上中下三层,上层是电极区域(电极单元)的电极层,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之间以上绝缘层101电气隔离;下层是设置金手指,第一基板电极线41、第二基板电极线42以及第三基板电极线43的电极线层,金手指第一基板电极线41、第二基板电极线42以及第三基板电极线43之间以下绝缘层(即第二绝缘层)103电气隔离;中间层是设置分别电连接电极单元和电极线的金属过孔50的过孔层,各个金属过孔50之间以中间绝缘层(第一绝缘层)102电气隔离。led芯片20的芯片电极是通过基板电极11、12、13,金属过孔50,电极线41、42、42一一对应依次连接到驱动电路30上的。
对像素结构的上下两层结构举例说明;例如,在具有两类正方形电极的像素结构中,图13a示出了结构的上层(电极层)表面,图13b示出了结构下层(电极线层)底面,图中画黑色圆圈表示金属过孔50。在图13a、13b中,所示出的图形在实体结构中是上下相对应的,在图13a图中,每一个基板电极11、12都至少与一个金属过孔50相连;在图13b中,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分别被第一基板电极线41、第二基板电极线42通过金属过孔50连接到一起,形成短路,并且引出到驱动电路30。
例如,在具有三类正六边形电极的像素结构中,图14a示出了结构的上层(电极层)表面,图14b示出了结构下层(电极线层)底面,图中画黑色圆圈表示金属过孔50。在图14a、14b中,所示出的图形在实体结构中是上下相对应的,在图14a图中,每一个基板电极11、12、13都至少与一个金属过孔50相连。在图14b中,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分别被第一基板电极线41、第二基板电极线42、第三基板电极线43通过金属过孔50连接到一起,形成短路,并且引出到驱动电路30。
另外,图13a~14b中,由于各个图示出的区域是各类基板电极所设置的位置,led芯片20的转移也主要发生在这个区域,因此这个区域可以被定义为电极区域。一般地,以一个电极区域对应一个电极单元说明相关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际的像素结构中,设置驱动电路30的区域(或称tft区域)与电极单元可以是分开并排设置的。如图15所示,为一个rgb(红绿蓝)像素点的像素结构,该像素点包含三个分别能发出不同颜色(rgb)的电极单元1、2、3。在这种像素结构中,驱动电路30可以是单层设计,要么是金属要么是半导体器件,因此,在基板10的上表面的一个像素点所在区域中,三个电极单元1、2、3及三个驱动电路30分别位于三个对应的电极区域1、2、3,设置驱动电路30的区域可以被置于电极单元1、2、3所没有占据的部分,使得驱动电路30位于电极单元1、2、3的一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设置驱动电路30的区域与电极单元也可以是堆叠的形式。如图11、12所示,驱动电路30位于电极层(图16中的电极单元1、2、3)下方,而电极线层位于驱动电路30上方和电极层之间与驱动电路30接触。这种堆叠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6所示,为一个像素点所在区域,该三个电极区域1、2、3分别包含三个分别能发出不同颜色(rgb)的电极单元1、2、3。由于驱动电路30的区域(层)与电极区域(层)在垂直于基板10方向上的投影可以重合,因此这种像素结构构成的背板可以在单位面积内放置更多发光区域,实现更高的像素密度。与图15所示的分开设计相比,堆叠结构可以节省空间,实现更高的器件密度,在
相同面积的显示装置背板上中也可以转移更多数量的芯片。
另外,堆叠式的像素结构,如图11、12所示,需要驱动电路30与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之间需要电连接,为此,它们之间需要制作特殊的上绝缘层101、中间绝缘层102和下绝缘层103,该上绝缘层101、中间绝缘层102和下绝缘层103生长速率可以是传统绝缘层的50%,生长温度比传统绝缘层高30℃。并且,上绝缘层101、中间绝缘层102和下绝缘层103总体厚度不小于100nm,而优选地不大于2000nm,因为考虑到上绝缘层101、中间绝缘层102和下绝缘层103的厚度太薄会导致绝缘效果不好,容易漏电,上绝缘层101、中间绝缘层102和下绝缘层103厚度太厚会另金属过孔50的沉积制造困难。堆叠式的像素结构中,驱动电路30层具有若干tft器件结构,它们的高度与非tft器件部分有差异,上绝缘层101、中间绝缘层102和下绝缘层103的厚度应当补偿它们之间的高度差,使得上层电极金属处于同一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基板电极(11、12)/(12、13)/(13、11)之间的间距的宽度为其形状的边长(比如正方形、正三角形)或直径(比如正六边形电极的内切圆、圆形)的0.005倍~0.2倍。另外,在像素结构的各个基板电极的形状及其相关尺寸请参照上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一,分别向电极单元输入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以进行寻址。
步骤二,向若干电极单元提供电流源,其中,依次向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中的一个提供正电流,向另外一个提供负电流,以依次点亮连接至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led芯片20。
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适用具有两类基板电极的像素结构,扫描线scan和数据线data分别输入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第一电源线p1、第二电源线p2分别连接两个电流源。晶体管m1-1/2,m2-1/2和电容c1/2构成三个2t(晶体管)1c(电容)的驱动电路30。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led芯片20随机排布,不同基板电极之间均存在不同极性的led芯片20。
假设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led芯片20包括d1,d2。请参阅图17,为第一电源线p1、第二电源线p2的电流时序图。在这个例子中,每一个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寻址,这时候第一电源线p1、第二电源线p2都没有电流,以便扫描线scan和数据线data执行寻址动作。后面两个阶段,第一电源线p1、第二电源线p2轮流充当电流流出端,同时另外一个充当电流流入端,把电流流出端设置为恒流输出,那么led芯片20工作的总电流也是确定,总电流会在各个并联的led芯片20之间均匀分布。由于电流与亮度成正比,在总电流得到控制时,总亮度也就得到了控制,显示的灰阶也能得到控制。
例如,在第二个阶段,第一电源线p1是电流流出端,第二电源线p2是电流流入端,此时正极接在第一电源线p1的led芯片d1有电流通过,总电流的大小控制了led芯片d1的总亮度。
请参阅图1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一,分别向电极单元输入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以进行寻址。
步骤二,向所述若干电极单元提供电流源,其中,依次向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三基板电极13中的一个提供正电流,向另外两个提供负电流,以依次点亮连接
至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的led芯片20,第一基板电极11、第三基板电极132之间的led芯片20,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三基板电极13之间的led芯片20。
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适用具有三类基板电极的像素结构,扫描线scan和数据线data分别输入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第一电源线p1、第二电源线p2、第三电源线p3分别连接三个电流源。晶体管m1-1/2/3,m2-1/2/3和电容c1/2/3构成三个2t1c的驱动电路30。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及第三基板电极13之间led芯片20随机排布,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分别连接不同类的基板电极。
请参阅图10,假设第一基板电极11、第二基板电极12、第三基板电极13之间的led芯片20包括d1,d2,d3,d4,d5,d6。请参阅图18,为第一电源线p1、第二电源线p2、第三电源线p3的电流时序图。在这个例子中,每一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寻址,这时候第一电源线p1、第二电源线p2、第三电源线p3都没有电流,以便扫描线scan和数据线data执行寻址动作。后面三个阶段,第一电源线p1、第二电源线p2、第三电源线p3轮流充当电流流出端,同时另外两个充当电流流入端,把电流流出端设置为恒流输出,那么led芯片20工作的总电流也是确定,总电流会在各个并联的led芯片20之间均匀分布。由于电流与亮度成正比,在总电流得到控制时,总亮度也就得到了控制,显示的灰阶也能得到控制。
例如,在第二个阶段,第一电源线p1是电流流出端,第二电源线p2、第三电源线p3是电流流入端,此时正极接在第一电源线p1的led芯片d1和d3有电流通过,总电流的大小控制了led芯片d1和d3的总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线data上的高(电平)电压应当高于电源线p1、p2、p3的峰值电压,扫描线scan上的高(电平)电压应当高于数据线data上的高(电平)电压,才能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上述像素结构的驱动方法,其像素结构包含两或三类基板电极,并且无固定的正负极之分,使得led芯片20随机连接到两种基板电极上后,只需要在两种/三种基板电极依次提供正电流,则可以使得两种基板电极上存在电势差,随机连接在两种基板电极上的led芯片20都能被点亮,大大提高了转移到基板10上的led芯片20有效利用率,即提高了转移成功的比例;同时led芯片20是被分时序点亮的,如此,可以提高其寿命,降低损耗。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板和一种显示装置,该灯板包括上述的像素结构;该显示装置包括该灯板。
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led芯片的转移方法。需要说明的是,led芯片的转移方法中的各实施例是以电极单元包括三类基板电极为例说明,而电极单元包括两类基板电极其实与包括三类基板电极的实施方式类同,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9,并结合图1至图18,实施例一:led芯片20的转移方法包括:
步骤s110,向基板放入混有led芯片的溶液,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若干基板电极,led芯片包括芯片主体以及间隔设置在芯片主体上的两个芯片电极,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两个相邻的基板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
步骤s130,加热以蒸发所述溶液,使led芯片置于基板上。
该led芯片20的转移方法适用于向上述具有两类基板电极的基板10进行led芯片20的转移,请参阅图3a~4b;也适用于向上述三类基板电极的基板10的转移,请参阅图5a~6b。
其中,溶液可以是去离子水,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等之一或至少之一。可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将混有led芯片20的溶液放入到设有间隔排布基板电极的基板10上,溶液在基板10上自由流动,带动led芯片20随机运动,当溶液蒸发后,led芯片20沉淀在基板10上,且基板10上的基板电极的结构、间距一致,可以使得led芯片能够在基本上接近均匀分布,并且有最大的概率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落在不同的基板电极上并且电接触,完成转移过程,整个制作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
请参阅图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相邻的基板电极中,第一基板电极11和第二基板电极12之间,第二基板电极12和第三基板电极13之间,第三基板电极13和第一基板电极11之间,从其中一个基板电极的中部向另一个基板电极的中部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对60;具体地,限位槽对60是成对的开设在相邻的两个基板电极上,限位槽对60连通后,是自其中一个基板电极的表面向另一基板电极表面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基板电极的中部指的是除基板电极的边缘之外的其他位置(如图20所示的第一基板电极11的上表面的以一条边为基础边,与所述基础边连接的两条侧边所围成的区域之内作为中部,上表面指的是所述第一基板电极11的与所述led芯片20接触的一面)。限位槽对60贯通基板电极之间的填充层,即上绝缘层101。由于这些限位槽对60构成了势能低点,使得led芯片20有更大的概率落在这些限位槽对60内,在限位槽对60的牵引下,增加led芯片20转移过程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21a、21b的两个例子,分别对应了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电极和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电极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限位槽对60是分别开设在相邻两个基板电极上的开槽连通构成的;每一对开槽的方向应当对齐;每一对开槽中,两个开槽长度比值在0.5到2之间(如开槽对包括第一开槽及对应的第二开槽,第一开槽的长度与第二开槽的长度之比可以是0.5~2);并且,每个开槽的宽度与led芯片20的宽度适配,比如一致;限位槽对60的长度及对应相邻两个基板电极之间的间距之和,应当为led芯片20的长度的1.05到1.3倍。另外,每一个开槽的位置与相邻的基板电极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led芯片20宽度的2倍。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基板电极分别开设有槽,两个槽的方向相同,槽口正对,该两个槽组成限位槽,该限位槽的结构可以与上述的开槽对的结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2,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方法,在执行步骤s110的工序之前或同时,还包括步骤s120:扰动溶液的工序,以使至少一个led芯片20与一个电极单元中的两种基板电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扰动溶液可以使得led芯片20在基板10的表面更加均匀分布;进一步地,led芯片20也可以有更大的概率落在这些限位槽对60内。步骤s120中,比如扰动持续时间10s~600s。
具体地,扰动溶液的方式包括:晃动溶液、对溶液施加磁场(利用磁力带动led芯片20移动)、对溶液施加冲击波(比如声波)、以及搅动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请参阅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设有若干区域,每一区域对应一个电极单元,步骤s110中向基板放入混有若干led芯片的溶液则包括分别向每个区域分别放入溶液。当然,每一区域可以对应两个或三个电极单元,以直接对一个rgb像素点的区域进行分别放入溶液。
如此,溶液可以被有选择性地放入到基板10上,比如溶液用打印的方式放入到基板10上有基板电极的区域。因为其他区域不需要led芯片20,这样有选择性地放置溶液,可
以节约led芯片20的数量。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基板10上电极区域附近设置一些约束溶液流动的结构,比如沿每个电极区域的周缘设有用于约束溶液流动的凸边,这样溶液就不容易流动到不需要的地方,以辅助转移。
请参阅图2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向基板放入混有若干led芯片的溶液包括:多个电极单元位于同一个区域,向区域放入溶液。如此,溶液也可以被无差异地放入到基板10上,溶液充满了基板10所在区域,基板10完全浸泡在溶液中,这样的优势是不需要打印工艺,可以比较简单地实现转移。该实施例中,基板10上电极区域附近也可以设置一些约束溶液流动的结构,比如沿每个电极区域的周缘设有用于约束溶液流动的凸边,这样溶液中的led芯片20就不容易流动到电极区域之外的位置,以辅助转移。
当led芯片20转移过程完成后,溶液被蒸干。这时候led芯片20与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之间只有较弱的连接,接触电阻具有随机性,部分led芯片20的接触电阻可能较大,会导致整个显示不均匀。同时,由于led芯片20与基板10之间只存在较弱的连接,此时如果移动基板10,可能导致led芯片20位置偏移,破坏转移效果,降低转移良率。因此,为解决该问题,下面将提出集中加强led芯片20与基板10上的基板电极的连接强度的键合方法,如此,能够得到键合的led芯片。
需要说明的是,led芯片的键合方法中的各实施例是以电极单元包括三类基板电极为例说明,而电极单元包括两类基板电极其实与包括三类基板电极的实施方式类同,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5,第一种解决方案:在步骤s110向基板10放入混有若干led芯片的溶液中,其溶液中混合入光刻胶,当溶液蒸发干之后,置于基板10上的键合后的led芯片20包裹有一层光刻胶(即光刻胶层)104。由于光刻胶层104的存在,led芯片20的位置得以固定,不会由于基板10的移动而偏移,能够形成有效的电学接触和机械保护。
光刻胶可以是正胶,也可以是负胶。光刻胶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溶液流动性变差,无法实现转移。光刻胶浓度不能太低,否则不足以固定芯片和为后续制程提供支持。一般地,光刻胶与溶液的质量比在0.05~0.25之间。
在转移过程中,led芯片20充分移动之后,对溶液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同时实现蒸发溶剂和固化光刻胶的效果。光刻胶加热的温度优选为100℃~140℃,应当选取沸点低于这一温度的溶剂,比如乙醇。烘烤时间优选为30秒到10分钟。
第二种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led芯片20与基板10之间的电学连接,可以在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与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之间再覆盖一层金属层105。在金属层105的沉积过程中,光刻胶是必要的工艺,因此预先覆盖光刻胶也可以节省光刻过程的一道工序。另外,相比于旋涂等放置光刻胶的常用工艺,通过上述的第一种解决方案放置上去的光刻胶比较均匀。
具体地,在第一种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30加热以蒸发溶液之后,转移方法还包括:
请参阅图26和图27,通过曝光的方式去除包裹在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上的光刻胶,以及相邻led芯片20之间的光刻胶,保留led芯片20的上表面的光刻胶,使得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和基板电极11、12、13裸露。
具体地,该工序中是对光刻胶层104进行选择性曝光,曝光的区域与第一、二、三基
板电极11、12、13所在的区域重合。接下来,去除被曝光的区域。效果如图27所示。
请参阅图28,通过金属沉积的方式在led芯片20及背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金属层105。具体地,该工序中沉积的金属层105厚度比光刻胶层104的厚度薄一些。沉积金属的方式除了电镀的方式,还可以是蒸镀或者溅射的方式。
请参阅图29,去除沉积在led芯片20上的光刻胶,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与基板10的对应的基板电极之间形成金属连接。效果如图29所示,由于光刻胶层104被去除,光刻胶层104上方的金属层105也被移除。这样就使led芯片20与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之间形成了金属连接。这些金属有效降低了led芯片20与基板10之间的接触电阻,并且也给led芯片20与基板电极之间提供了一个较强的固定力量。图29所示的情况下,沉积金属层105的厚度超过led芯片20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沉积金属层105的厚度也可以小于led芯片20的宽度,如图30所示,由于led芯片20两端原本就存在芯片电极,在金属层105沉积的过程中,新沉积上去的金属会与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即使金属层105的厚度小于led芯片20的宽度,也能够形成有效的电学接触和机械保护。
上述问题的第三种解决方案:在步骤s110向基板放入混有led芯片20的溶液中,其溶液中没有混入光刻胶,而是混入一些作为固定胶的助焊剂,助焊剂可以是松香,也可以是树脂、含卤化物的活性剂、添加剂和有机溶剂组成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同时,设置基板电极的时候,在基板电极的上面,先覆盖一层焊接材料106,比如锡(sn)或者铟(in)。助焊剂与溶液的重量比的范围在0.1到0.3之间。根据焊接材料106不同,工艺温度也不同。
在步骤s130加热以蒸发溶液包括:
请参阅图31,对所述溶液进行预蒸发,以蒸发部分溶液。
该加热溶液预蒸发是以对溶液进行第一阶段蒸发处理,对溶液进行第一阶段蒸发处理后,使得溶液的体积减少为原先的0.1倍~0.5倍,即蒸发后的溶液体积是蒸发前的溶液体积的0.1倍~0.5倍。
请参阅图32,对溶液进行第一阶段蒸发处理之后,对基板10进行加热升温以进入焊接工序,使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基板10上的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分别与焊接材料106融合;其后对溶液进行第二阶段蒸发处理以蒸发干剩余溶液。如此,led芯片20转移完成的时候,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搭在两个基板电极的焊接材料106上,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是直接与焊接材料106互相接触的,如此也能够形成有效的电学接触和机械保护。
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与焊接材料发生融合,实现电学接触,高温保持一定时间,完成焊接之后,降低回室温,焊接完成。
在上述及其他另外一些的实施例中,属于本方案的同一个构思下,实施步骤可以有灵活变化。比如另一种分阶段led芯片20焊接加固处理:
阶段一:溶液较多,浓度较低,led芯片20较容易自由运动。这个过程可以让led芯片20充分运动,在背板上尽量均匀排布;具体可以轻微晃动溶液(即扰动溶液),一般地持续时间10s~600s,阶段一结束的标志:可以是led芯片20大致均匀分布。
阶段二:这时候led芯片20的排布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蒸发掉一些溶液,使得led芯片20不容易运动,然后再开始升温焊接;具体可以首先加热蒸发溶液,使得溶液的体积减少
为原先的0.1倍~0.5倍,然后进行升温焊接,一般地,温度为150℃~300℃,时间为2分钟~30分钟。以sn为例,优选的工艺温度在220℃到250℃之间,持续加热时间在15分钟~20分钟之间。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对溶液的两个阶段的加热蒸发处理,可以是连续进行一次性完成,而无明显的第一二阶段分界。
上述问题的第四种解决方案:溶液中既不混入光刻胶,也不混入助焊剂,而是混入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可以是镍,金,铜,镉等金属离子(电镀单质电极),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电镀合金电极),金属离子的浓度范围是10-2
由于像素结构中有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可以让其中一个接电源正极,另外两个接电源负极,或一个接电源负极,另外两个接电源正极,使得不同类的基板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电极通电后,使金属离子沉积在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以及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表面,起到电镀的作用。或者以上述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向基板10上的电极施加电源以进行电镀工序。当电镀的时间足够长,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表面的金属与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会连成一片,如图33所示,得到键合后的led芯片。在转移完成后,不移动基板10的前提下,就可以完成金属层105的沉积,实现较好的电学接触和机械固定。
请参阅图33,在步骤s130加热以蒸发溶液的步骤中是对所述溶液进行预蒸发,以蒸发部分溶液,对溶液进行第一阶段蒸发处理使得溶液的体积减少为原先的0.1倍~0.5倍。其后,通过电镀使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覆盖有金属层;其后对溶液进行第二阶段蒸发处理,以蒸发剩余溶液。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四种解决方案沉积金属的电镀过程属于本解决方案的同一个构思下,实施步骤可以有灵活变化。比如,另一种分阶段上述电镀过程:
阶段一:溶液较多,浓度较低,led芯片20较容易自由运动。这个过程可以让led芯片20充分运动,在背板上尽量均匀排布;具体可以轻微晃动溶液(即扰动溶液),一般地持续时间10s~600s,阶段一结束的标志:可以使led芯片20大致均匀分布。
阶段二,这时候led芯片20的排布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阶段二:首先加热蒸发溶液,使得溶液的体积减少为原先的0.1倍~0.5倍。然后再开始施加电镀电流进行电镀,电镀的金属离子优选为铜离子,时间优选为5min~30min。
另外,上述电镀过程中,电镀速率应当控制在0.4微米每分钟~0.6微米每分钟,时间通常不应当超过一个小时。如果像素结构是堆叠式,那么基板电极能够保护tft区域的驱动电路30在电镀过程中不受损伤。如果像素结构是电极单元与tft区域在基板10的上表面并列放置,那么应当在tft区域上方另外制作致密度较高的中间绝缘层102(该中间绝缘层102与堆叠结构的上绝缘层101、下绝缘层103相同工艺要求),厚度不低于1微米,起到保护tft区域的作用。
采用电镀工艺制作电极加固连接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光刻,不需要进行对齐,就能够自动在有基板电极的区域沉积上金属层105。并且,沉积的金属层105不容易爬上led芯片20没有金属的部分,避免由于金属层105挡光,这种工艺使得led芯片20的出光效率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总,步骤s130之前,转移方法还包括:向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施加电源,以使若干个led芯片自动整列(即自组装,self-assembly),从而使多个led芯
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与至少两类基板电极中的任意两类基板电极均连接。向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施加电源与上述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向基板10上的电极施加电源的方式类同。此工序也可以在上述各实施例的转移方法中加入,以提高led芯片在转移的转移效率。
如果各个电极区域用被有选择性地放置在基板10上的方式分别在放入放置含有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led芯片20的溶液,并确保它们不互相渗透,通过上述实施例一,以及第一、二、三、四种解决芯片电极加固的方案中的任一种led芯片的键合方法将它们分别排列好,即能实现每个像素点具有三种颜色的出光,不在需要进行颜色转换。此方式,使用的led芯片20可以用上述a型的氮化镓基led芯片实现bg芯片,用a型的砷化镓基led芯片分别实现r芯片,也可以上述自带颜色包覆层7的b型led芯片。
若放入到各个电极区域的led芯片20与预设的发光颜色不匹配,则需要进行颜色转换。下面将以,每一区域对应一个电极单元为前提,提供几种颜色转换的方式。具体地,若每一区域对应一个电极单元,那么在步骤s110向基板放入混有若干led芯片的溶液则包括;分别向每个区域放入溶液,那么颜色转换方案说明如下:
第一种发光颜色转换方案:在分别向每个区域放入溶液中,溶液混有光刻胶以及光转换材料;加热以蒸发溶液,led芯片20外表面包裹有光刻胶及光转换材料。因此,请参阅图34,放入溶液后的基板10的上表面包裹有具有光转换材料的光刻胶层104。
具体地,本步骤中,溶液里面除了蓝色led芯片20(采用b型led芯片或氮化镓基led芯片)之外,也混入光转换材料和光刻胶,光转换材料可以采用量子点或荧光粉。溶液采用图23所示有选择性放入的方式被打印到特定的电极区域,并且r和g电极区域被打印上带有对应颜色的光转换材料的溶液,b电极区域的溶液不放置光转换材料,但可以有光刻胶,请参阅图40。
在步骤s130在加热以蒸发溶液之后,还包括:
首先,通过曝光的方式去除裹在所述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以及相邻的led芯片29之间光刻胶层104,以使得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和基板电极裸露。
具体地,请参阅图35,在这个例子中,被照射的区域光刻胶固化。固化区域为基板电极之间间隙区域,或者比基板电极间隙区域略大,以增加色转换和出光效率。接下来,去除未被照射的区域的具有光转换材料的光刻胶层104,效果如图36所示。其中,光转换材料与溶液的质量比范围是0.01到0.1之间,光刻胶应当选择固化之后变成透明的材料,即光刻胶在经过固化之后是透明的,不会对光线进行遮挡。
其后,通过金属沉积的方式在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与所在电极区域的基板电极之间形成金属层105。请参照图37,该示例中的金属层105厚度大于led芯片20的直径;请参照图38,该示例中的金属层105厚度小于led芯片20的直径。两种设定的具体原理和作用请参照前述图29、图30相关实施例的说明。
第二种发光颜色转换方案:与第一种发光颜色转换方案不同的是,在分别向每个区域放入溶液之前先向区域(电极单元)打印光转换材料。
那么,在分别向每个区域放入溶液,溶液混有光刻胶。溶液可以采用图23所示有选择性放入的方式被打印到特定的电极区域,也可以采用图24所示的无差异地放入的方式使得基板10浸泡在溶液中。
而在步骤s130中加热以蒸发溶液之后,请参阅图39,led芯片20外表面包裹具有光
转换材料的光刻胶层10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区域包括r电极区域、g电极区域及b电极区域,那么先向区域打印光转换材料包括:
分别向r电极区域及g电极区域打印光转换材料;
而在步骤s130中,加热以蒸发溶液后,r及g电极区域的led芯片外表面包裹有光刻胶及光转换材料形成的r色转换层107、g色转换层108,b电极区域的led芯片外表面包裹有光刻胶形成的光刻胶层104,请参阅图40。
最后在步骤130之后,还包括:
请参阅图35、36,通过曝光的方式去除led芯片20的芯片主体的上表面之外的区域的光刻胶;
请参阅图37、38,通过金属沉积的方式在led芯片的两个芯片电极与所在电极区域的基板电极之间形成金属层105。
第三种发光颜色转换方案:在步骤s110向基板放入混有led芯片的溶液中,溶液包括第一溶液、第二溶液及第三溶液,第一溶液还混有第一光转换材料(红色)、光刻胶、金属离子,第二溶液混有第二光转换材料(绿色)、光刻胶、金属离子,第三溶液还混有光刻胶、金属离子,区域包括r电极区域、g电极区域及b电极区域,在步骤s110向基板放入混有led芯片的溶液,包括:向r电极区域放入第一溶液;向g电极区域放入第二溶液;向b电极区域放入第三溶液。需要说明的是,r电极区域可以是为连接发出红光的led芯片而准备,b电极区域可以是为连接发出蓝光的led芯片而准备,g电极区域可以是为发出绿光的led芯片而准备。另外,所述第一溶液、第二溶液及第三溶液均可以分别是去离子水,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等之一或至少之一,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溶液中加入作为第一光转换材料的红色量子点(或荧光粉),在第二溶液中加入作为第二光转换材料的绿色量子点(或荧光粉)。
具体地,在步骤s130的加热以蒸发溶液的步骤包括:先对放入基板10的溶液进行第一阶段的预蒸发,蒸发部分溶液;其后,请参照图33,与上述电极加固连接的第四种解决方案类似的:在对溶液进行第一阶段蒸发处理之后,向至少两类基板电极中的基板电极施加电源以进行电镀工序,以使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和基板电极覆盖有金属层105,以使led芯片20的两个芯片电极与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之间形成较为固定的电连接。其中,预蒸发是蒸发掉一部分溶液,使得led芯片20不易脱离基板、但是溶液的量又足够实施电镀。在第一、二、三基板电极11、12、13上,用之前描述的第四种解决键合方案的方法进行电镀(因为溶液中含有金属离子),镀上的金属层105包覆在led芯片20的芯片电极上。加热蒸发剩余的溶液后,图40所示为一个像素点的区域的效果示意图。
另外,在需要用到电镀工艺时,需要注意的是应适当增加光转换材料的浓度,因为金属沉积过程可能会在基板电极上混入光转换材料,导致光转换材料浓度下降。由于基板电极并不透明,这种混合对屏幕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应当适当提高色光换材料的浓度以补偿电镀过程中浓度的下降。
第四种发光颜色转换方案:在每一个像素点的区域内,需要制作r,g和b三种颜色的发光单元。由于,本示例中在步骤s110放入的溶液里面是单色led芯片,比如蓝色;因此,需要对其中的两个电极区域(r电极区域、g电极区域)进行色转换。在一个示例中色转换包
第一阶段,在溶液中混入的光转换材料只有红色量子点(或荧光粉),因此溶液蒸发后可以把整个基板10都覆盖成红色量子点构成的r色转换层107。第二阶段,可以用光刻的方式选择性地清除r色转换层107,仅保留r电极区域的r色转换层107。
第三阶段,用常规的量子点打印的方式将绿色光转换材料放置到g电极区域上,构成g色转换层108。这样,用本方案减少了一次色转换材料的制作过程,图40所示为一个像素点的区域的效果示意图。
第五种发光颜色转换方案:请参阅图41,也可以不用区分三种颜色的光转换材料,而是在所有像素点区域上都覆盖与混入的led芯片20发光颜色不同的另外两种色转换材料的混合物,比如混入的led芯片20是蓝光led芯片,混合物为rg色转换层110。这种方式这样可以简化工艺,色转换材料的组分和构成的色转换层的厚度应当使得转换和透射的光同时具有rgb分量。为了实现三种颜色,在各个电极区域的色转换层上方还需要设置与发光颜色对应的滤光膜,g电极区域上设置g滤光膜111,r电极区域上设置r滤光膜112,b电极区域上设置b滤光膜113。并且,为了防止相邻颜色之间的互相干扰,在不同发光(电极)区域之间应当制作遮光层115,对光线进行遮挡。
在步骤s110中向基板放入混有若干led芯片的溶液中,其溶液混入光刻胶以及光转换材料,基板10的上表面包裹有具有光转换材料的光刻胶;请参照图41,在步骤s130蒸发掉溶液之后,转移方法还包括:在各个极单元之间设置遮光层115;在各个电极单元上设置预定义颜色的滤光膜111~1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0中向基板10放入溶液中,还可以混入金属离子、助焊剂等,用于加固led芯片20和基板电极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以具有三类基板电极的基板10作为相关例子对整个各个制作工艺过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各项工序对于具有两类基板电极,或四类以上基板电极的基板10同样适用,在此就不作赘述。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提到混入溶液的led芯片20多使用蓝光led芯片,对此,可以理解的是,混入溶液的led芯片20发光颜色是可以根据应用需求、成本等任意选择,在选定混入溶液的led芯片20的发光颜色后,需要进行颜色转换的发光区域可以根据情况而选择适配颜色的光转换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搭配,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一个由6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