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胜义菩提心心 是别人还是自己

菩提心 是别人还是自己_百度知道
菩提心 是别人还是自己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发心越大越好。是心作佛,向善,学佛都是菩萨行。中国的佛教徒多数是菩萨行者。菩提心就是想利益别人的心。发心和行愿是两回事,念咒功德回向。有机会劝人吃素,念佛,一个想法都是菩提心,发心最重要。佛法讲发心。其实不是那样。六度布施有财施,法施。佛法讲万法唯心造。菩提心一发境界就转了,无畏施。业障也转了,是心是佛。是心作菩萨,是心是菩萨。动不动就有人引证舍利弗发菩提心退转的事情说事。布施当中,法布施为最大施食,帮助他人的心。哪怕是一句话,念佛,念经
采纳率:69%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得罪别人而自己却不易察觉的行为
1、背后议论别人。
请相信没有一定不会泄漏你所谓的“秘密”和“心事”的人。
2、事儿多。
当别人正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对他指手画脚,打断别人的思路和步伐。别人怎么做都不对。比方说人家正做饭呢,你就在旁边“哎呀!油还不热怎么就把菜放下去了!”、“盐放多了,停停”……如果你有一个舍友你想逼疯他可以试试这招。
说不上得罪,但一定特别不招人待见。尤其是开始滔滔不绝,并且什么话题都能扯到自己身上。(不自恋会死,不炫耀会死的人。)
4、说话太直
玩笑开太过。说白了就是太自私,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别人这么对你你受得了么?
5、矬子面前不说矮话。有的时候,真的是人艰不能拆的。
6、言多必失
尤其是你面对的林子里什么鸟都有的情况下。因为得罪人也不见得真的都是你的错。低调一些的话风险系数小一些。
7、批评别人喜欢的东西
偶像是个垃圾,孩子真是不会长,宠物狗没规矩脏兮兮的……
8、很多时候都是说话不得当
冒犯了别人的隐私、伤害了他人自尊、得瑟优越感……
9、不拘小节
这个在为人处事的方面大多数情况下还真不是啥优点,不要太拿自己不当外人啊……
10、错把人身攻击当调侃,错把嘴贱当幽默。
11、不给别人面子和不给别人装逼。
12、在什么问题上都要讲道理,过分喜欢辩论。
13、轻佻的说话和骄傲的语气。
14、不回别人信息。
15、不分场合的泼别人冷水。
16、永远否定他人的观点。你说什么TA都会说:不是,不是这样的,不是什么什么。
17、以一个自以为很好的标准要求对方想去改变对方。
18、想帮助别人做什么但不看对方需求。
19、在追求目标时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20、情绪化行事。
21、沉浸于逻辑分析忽视对方情感需求。
22、缺乏安全感,总是怀疑别人。
23、自我,不知不觉让别人感到被工具化。
24、认为冲突和直接的方式最合理。无形伤害了别人。
25、麻木不仁的固执,却以为自己很平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宣化上人:菩提心是真心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宣化上人:菩提心是真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语,即‘觉道’,觉悟的道路。菩提心就是根本真心,亦即是不糊涂心。糊涂心就是造业心、非觉道心。因此,要认识清楚这条道路,是易走抑或是难走?认清楚路程,才会达到目的地。再者,菩提心即是行住坐卧所应遵守的一种法律,这个法律即是戒。简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戒,戒有五戒(杀盗淫妄酒),众善奉行是奉行十善。我们身口意,总共有十恶:身有犯杀盗淫;口犯绮语、妄语、恶口、两舌;意犯贪嗔痴。若能不作十恶,即是行十善。兹略而释之。
  身有三恶:杀盗淫。其实有很多人不是不知善恶,但仍然明知故犯。就拿杀生来说,多数人皆知杀害生灵是不对的,但依然犯杀戒。偷盗是不告而取;明知偷盗不好,但仍然去偷盗。邪淫即是贪图肉体上一种虚妄不实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是假的,故很容易把人迷了,而真的快乐却忘失。这是世人的通病:真的无人认识,假的却人人趋之若骛。故云:‘一天能卖十担假,十天难卖一担真’。世人就是这般奇怪!
  我们的意业犯三恶:贪嗔痴。贪即是贪得无厌。有人在心里想,假若我得到一百万,便心满意足了!但得到一百万时,又想要一千万,甚至千千万,都不能满足这个贪欲。有偈云:
  终日忙忙只为饥,得了饱饭复思衣。
  衣食两般俱丰足,便想高楼与美妻。
  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船少飞机。
  轮船飞机具已备,又无官职被人欺。
  五品四品嫌官小,三品二品也嫌低。
  一品当朝作宰相,更想面南去登基。
  一日登基坐了殿,又想成仙下局棋。
  人一天忙忙碌碌,只为了饱腹,填饱了肚子,又想穿些漂亮的衣服,西装笔挺,好去结交上流社会的人仕。等到衣食俱丰足,又想娶个漂亮的太太,或嫁一个英俊的丈夫。既得娇妻美妾或俊俏丈夫,又想坐轿车;或买一架名牌车,甚至出入坐飞机。汽车飞机俱得手后,又觉得自己无一官半职,被人看不起,于是又到官场去打转。五品、四品、乃至三品二品官职还嫌小,终于做到一品官,即是大宰相、国务卿。但仍然不知足,又想做总统,或做皇帝。一朝登上宝殿,做了皇帝之后,又想成仙,长生不老,与仙人下棋去!
  这是形容我们人贪得无厌,纵然拥有家财千万,又想执国家经济牛耳。到了你掌握全国经济后,甚至欲掌握全世界的经济命脉。总而言之,在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贪名,一种贪利。贪名者用尽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名誉搅得大大,贪利者挖空心思去赚更多钱。这都是贪心所使然。
  心又有嗔毒。嗔就是嗔恨心,大脾气。所谓‘缺德带冒烟’,脾气大的人,一天到晚好像头顶上冒烟,气冲冲的。这是缺德之表现。真正高贵的人没有脾气,就算有脾气,也必定要把它降伏,好好调剂身心,化嗔毒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
  贪嗔痴三毒有连带的关系。人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贪欲。有了贪欲便向外驰求,见到好东西欲占为己有,得不到手便生嗔。一生嗔恨便冲昏了脑袋,变成愚痴。这个痴毒,不是指像白痴的那种愚痴,而是说人不明理,昧于因果,心窍蒙蔽了。这三种毒是所有烦恼的根源。欲除烦恼,必先根断贪、嗔、痴三毒。
  我们的口业容易犯四过:绮语、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即是华靡不实的风凉话,或不干净的语,令人听后打不干净的妄想。妄言就是话不真实、撤谎。恶口就是用恶毒的语气骂人,令人受不了。两舌就是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如两头蛇。
  以上略释身口意的十恶。若能转十恶为十善,谨持不犯,即是守戒律。菩提心即是戒律的一个别名。戒律就是教你觉悟。菩提心乃是人人心中本具之善种子,若能够不忘菩提心,则你的善根不会断,不糊涂,就是菩提心。好好培养增长菩提善种子,向着成佛的道路去走。
文章关键词:
10:06 06:30 09:54 09:43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80被浏览20,290分享邀请回答3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愿菩提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