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美国与苏联哪个对中国帮助美国拖垮苏联大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与苏联哪个对中国帮助大?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楚苏美对华的财政“援助”,在这里说明清楚。

苏联对华的财政支持是三笔军事信用贷款,总额度2.5亿美元。中方实际动用1.71亿美元,除了本金全额偿还,中方另支付利息美元,数额相当巨大。

而美国对华租借援助,依美方统计战争结束前约8.45亿美元,而以国府统计约5.97亿美元。这里的差异金额部分主要是许多物资是通过驻华美军移交的。但无论如何结论是一样的:除2000万美元需另行协商,其余部分,一律赦免。参考(《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 吴景平 复旦大学)

美军在军事上的帮助更不容忽视。

战争期间,日本陆军三分之二的损失,海空军十分之九的损失由美军造成。

哦不知道日本陆军怎么打的?举例,麦克阿瑟在菲律宾一次性灭了日军14个师团,30多万日军,包括日军17个常备师团中的1、8、16、19师团,日军第一个机械化师团23师团,战车第2师团。另外还在新几内亚打掉了蝗军的5个师团——顺带一提,南京大屠杀的两个主犯,6师团和16师团都是被美军干掉的。

日本海军战前拥有+建造的军舰一共231万吨,被美国人击沉了174.4万吨,剩下的也基本给打伤了。到战争结束,IJN能作战的军舰一共1艘轻航+1艘轻巡+30艘驱逐舰。

除此之外,美军对日大轰炸摧毁了东京、大阪、神户、广岛、长崎等各大日本城市,到1945年8月已彻底打垮了日本的工业产能。例如我们考量1945年7月的日本工业生产,电力供应和煤炭消费均恰好为 1944 年峰值的 50%,飞机机体产量为 1944 年峰值的 40%;飞机发动机为 25%;船舶为 25%;陆军军火为 45%;海军军火为 43%。石油炼化下降至 1943 年产量的 15%以下。原铝生产为 1944 年峰值的 9%,硝酸产量下降到 1944 年峰值的 17%左右,爆炸物的产量则为 1944 年的 45%。

另外,美军潜艇和战机击毁了日本1010万吨商船中的890万吨,终战时蝗国的交通运输基本被彻底切断,连濑户内海和津轻海峡都已经不能通航,全国人民忍饥挨饿,城市人口逃荒到乡下。

至于中国战场,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后,只是盟国对日作战的一个战区,即中国战区。蒋公的身份是盟军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理论上讲罗斯福不爽就可以撤蒋公的职,他也几乎这么干了。

但苏联和美国都从来不是为了中国的利益而帮助中国,不然苏日中立条约和日本从美国进口的无数物资根本没法解释。

至于那个对中国帮助大?苏联帮中国扛过了艰难的时间,美国给中国获胜铺平了道路。但是,记住钢铁雄心的这句话: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为自由做出的牺牲。

四万万同胞的努力,才使我们最终战胜日本。

      在历史爱好者领域里,一个总也纠缠不清的事情是:抗战期间,美国与苏联到底哪个对中国帮助更大。

      这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过所谓“帮助大小”这个话题,很容易演变成一场口水仗。不如我们做一点定量的研究,来看看中国到底从美苏手中拿到了多少东西。计算时间的起点自然是1937年7月7日(为什么用这个时间呢,很简单,传统的许多研究都是以这个时间为起点的,从918算起搜集资料有点难度,所以就容我偷个懒吧)。

苏联方面各种援助统计:

1938年3月1日,《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间关于实施伍仟万美金信用借款条约》,5000万美元低息贷款,五年以实物形式偿还。

1938年7月1日,《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间关于实施伍仟万美金信用借款条约》,5000万美元低息贷款,五年以实物形式偿还。

1939年6月13日,《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间关于实施壹万万伍千万美金信用借款条约》,1.5亿美元低息贷款,十年以实物形式偿还。

      以上三期贷款共计2.5亿美元,第一期、第二期贷款正常划拨,第三期贷款受苏德战争影响,只划拨了美元。因此三期贷款总计划拨. 36美元。

      抗战早期的军事援助实际上是通过三期对华贷款来完成购买的,虽然这些武器装备对当时的中国抗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这里我们还是姑且不再计算早期苏联提供的军事物资。这些物资中包括飞机千余架、各类大炮1.6万门,各类车辆及坦克一千多辆。

      而为了运送这些装备,苏联与中国联合修筑了西北公路。

      年,苏联先后派遣军事顾问300多人,其中包括卡扎科夫、日加特列夫、雷巴尔科、雷恰戈夫、帕宁、卡恰诺夫等后来的苏联元帅(值得一提的是朱可夫也在1938年夏被派到过中国,不过来了没多久就被召回去了)。这些军事顾问覆盖了国军几乎所有的战区与兵种。

1937年10月开始,苏联向中国提供空军志愿队。(关于空军志愿队的飞机来源,目前无十分明确的数据表明是否有一部分为无偿提供,因此我倾向于将这些飞机算在三期贷款援助购买的飞机头上,如此则空军志愿队主要提供了人力资源。)1941年底随着苏德战事开启,空军志愿队集体回国。先后共有3665人在华轮战(含地勤),其中大部分是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苏联空军精英,这些人里先后涌现出14位苏联英雄,4位双重苏联英雄,苏联空军中将5名,苏联空军上将2名,苏联空军主帅1名、苏联空军副司令2名,苏联空军司令1名。此外,苏联还为中方培养了近万名飞行员、机械师等技术人才。

      与苏联空军志愿队相比,飞虎队则更像一支雇佣兵:他们每击落一架日机能获得500刀的奖金,而为了组建飞虎队所购买的飞机高达4万多刀。(所以我也实在是想不懂,常凯申你钱这么多,当初多拿一点来勾引毛子飞行员不好么?竟然还买假氧气给这些人吸……)

美国方面各种援助统计:

1938年12月,“桐油借款”,2500万美元。

1939年4月,“华锡借款合约”,2000万美元。

1940年10月,“钨砂借款合同”,2500万美元。

1941年2月,“中美金属借款合约”,6000万美元。

1941年4月,“平准基金借款”,5000万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借款与苏联三期贷款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苏联三期贷款基本都用于购买军事物资,而美国借款限制了部分用途。“平准基金借款”用途则更为特殊,该借款用于维持法币汇率稳定,中方需要额外注入2000万美元至平准基金池中。但这一借款对于维持国民政府经济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而1942年3月,中美签订的五亿美元借款协议,实际上是“租借战争物资的现金折合“,鉴于下面我们还要统计租借法案时期美国对华援助,因此这个借款协议就暂时不重复计算了。

2.“租借法案”时期对华援助

1942年,1亿美元。

1945年,高潮来了:11.07亿美元。

1946年,又亮了:2.1亿美元。(注:抗战于1945年8月结束,美军在抗战结束后向中国提供的援助数额之大几乎超过了整个抗战时期中国从美国拿到的援助)

      而美国在华的军事顾问体系对抗日战争的帮助,我个人认为,较这些援助而言是很次要的。(尤其考虑到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恶劣的关系,以及许多军事顾问的力量都用在了国军对缅作战方向,这对中国的抗战所起到的作用究竟有多少实在值得怀疑)。

总体而言,在比较艰苦的抗战前期,苏联援助无疑是中国抗战的强心剂。而随着苏德战事的开启,苏联不得不停止对华援助,而美国及时补上了这个缺口。从援助的总额来看,美国无疑超过苏联,但从起到的作用来看,美苏起到的帮助半斤八两,难分伯仲。不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这些帮助,抗日战争可能会打得更惨烈、伤亡更大、损失更重。但请允许我在这里与大家重温一下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结论: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一切不愿当汉奸的人,就不能不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到底,妥协就实际上难于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帮助美国拖垮苏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