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战争对印度的影响对峙:这次印度在玩什么火

印度国务部长回应中印对峙 声称已完全做好准备_网易新闻
印度国务部长回应中印对峙 声称已完全做好准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印度国务部长回应洞朗对峙 称印度已完全做好准备)
印度总理办公室国务部长吉坦德拉·辛格。海外网8月13日电&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报道,关于中印洞朗对峙,印度总理办公室国务部长吉坦德拉·辛格(Jitendra Singh)12日在被问到“中国‘威胁’印度撤军”问题时称,“印度已经完全做好准备应对任何挑战”,并称印度政府对正在采取的措施“有信心”。印国务部长:印度已做好准备 应对任何挑战印度报业托拉斯12日报道称,中国官媒近期对印度表达强硬立场,要求印度立即从洞朗地区无条件撤军。对此,印度总理办公室国务部长辛格在回应记者提问称,“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任何挑战,无论挑战来自内部还是外部。”辛格表示,“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看看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不是来这里回答反对党的推文内容的。我们对正在做的事情有信心。”据报道,印度人民党(BJP)领导人还称,印度政府对于印巴边境交火问题也在给予“适当回应”,并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采取“严厉手段”。此外,对于近期印度北方邦一所医院被曝因缺氧导致数十名婴儿死亡,辛格称,“我确信邦内有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首席部长(CM)也很有干劲。无论有何需求,都能得到解决。我们都深深感受到,发生的事情很糟糕。”此前,据印度媒体报道,印陆军参谋长拉瓦特称,印度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即应对中国、巴基斯坦和国内的安全威胁。本月9日,印度国防部长阿伦·贾伊特利(Arun Jaitley)则再次声称,印度军队已经“足够强大”,有能力应对任何对国家安全的挑战,并强调印军已经从1962年的战争中“吸取教训”。印媒称印度向中印边界增兵 印军方人士否认“今日印度”网站近日报道称,在中印对峙之际,印度国防部拟额外增加20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10亿元)的军费预算。据报道,2017年,印度政府已经分配了2.7万亿卢比的预算给国防部门,这一数字比往年增加了6%。报道称,此举是“为了让印度军队做好战争准备,以应付10天的战争”。而在中印边境局势更加紧张之际,印度媒体曾爆出“印度第33军大批部队向中印边境集结”的消息,随后印度军方出面澄清说,无论是在洞朗对峙地区还是印前线阵地,印军都没有加强部署。然而8月12日,又有多家印媒表示,印度已向中印边界增兵,提高警戒水平。新德里电视台称,消息人士向路透社和印度报业托拉斯透露,印度已加强战备,并提高了守卫1400公里锡金和“阿鲁纳恰尔邦”(藏南地区)边界的军队警戒水平。军队官员表示不能泄露行动细节,因此拒绝就报道作出评论。11日,来自新德里和锡金的两名军方匿名消息人士表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在他们意料之外。军方提高警戒水平是为了提请注意。每年,印军边界驻军通常都会在九十月份进入“戒备状态”,今年东部地区的警戒时间提前了。消息人士对新德里电视台解释称:“(印度)军队进入了‘不战不和’的状态”。按照这一于一周前发布的警戒命令,印度东部边界的士兵需要在战争爆发时部署的位置就位。此前,据印度《金融快报》网站10日报道,印度官员同样表示,目前印度军队确实处于“不战不和”状态。不过,对于印度第33军大批部队向中印边境集结传言,该印度官员称,印军在人员及武器调配方面没有特殊安排,传言中的“部署”都是出于常规军务保障。对于“报道中”所提及的印军第33军向洞朗地区增援,该官员称,无论是在洞朗对峙地区还是印前线阵地,印军都没有加强部署。
对于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中国国防部8月3日深夜发布声明表示,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发生以来,中国本着最大善意,努力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当前事态。中国军队从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地区和平稳定出发,始终保持高度克制。但善意不是没有原则,克制不是没有底线。印方要打消任何以拖待变的幻想。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中国军队履行保卫和平之责的信心和能力,都不应低估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中国军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安全利益。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问:请问中方为什么认为这次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行为的性质比以往更严重?海外网8月13日电 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进入中国洞朗并强力中断中国修路工作已近2个月,因印方迟迟不肯撤兵,双方军队仍在对峙。
本文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张宪超_BJS297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印度内部对中印边境对峙认识差 媒体“煽风点火”歪曲学者研究
关键字: 中印边境对峙中印洞朗中印边界中印边境中印关系中印对峙
从今年6月中旬至今,印军非法越界进入我国洞朗地区,已经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超过1个月。据《环球时报》7月22日报道,发布会一个小时,问题大多涉及印中洞朗地区对峙,20日下午的印度外交部记者会俨然是“印中专场”。
“印中间各层级对话从未关闭”“印度努力以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当下争议”……虽然有记者抱怨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格雷这些回答都是“外交辞令”,然而大家仍然乐此不疲,会后围着他又追问了20分钟。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令人意外,近一个多月来,中印边界对峙一直稳居国际新闻热点位置,两国官员也在不断喊话。继印度外长斯瓦拉吉20日称“印中军队都后撤才公平”后,有印度执政党议员21日再抛出“改变洞朗地区现状威胁印度利益,印方不能撤军”言论。
中国外交部此前已一再强调,印方应立即将所有越界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这是解决当前事件的前提和基础。21日,印度多家媒体转载本报当天的社评文章,关注中国媒体对印方发出的“军事警告”。
印度外交部记者会(图:环球时报)
20个提问,约2/3谈对峙
印度外交部每周四举行例行记者会。在中印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印度主流报刊20日均派记者出席,电视台更是派“招牌主持人”参加,希望获得发言人巴格雷的关注。发布会开始后,巴格雷简短说了几句开场语就把之后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都留给记者发问。在多达20个提问中,有超过2/3的问题涉及中印洞朗对峙,其中有关两国正在哪个层级进行何种交涉的问题最多,而巴格雷的回答一再强调“对话大门从未关闭”“印度努力和平解决”等。巴格雷还被问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洞朗问题上一直措辞强硬,印度方面对此有何反应”,他的回答是:“我无权评价别人的表现。”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当有印度记者问起“印度外长20日说国际社会都支持印度在洞朗问题上的举措,请问‘国际社会’有哪些”时,巴格雷对此显得知之甚少,只含糊地列举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围绕中印对峙,美国国务院最新表态是在21日。美方发言人说,美国一直密切关注局势发展,美方希望中印双方进行直接的对话,来缓解紧张局势。
对于巴格雷20日在记者会上的一系列回应,在场记者看上去不太买账,进而有记者从英语换成印地语发问,试图获得更准确的答案。不过从他们的反应来看,对回答仍旧不满意。会后,有印媒记者抱怨,巴格雷的说辞和两个星期前没什么两样;但更多记者将巴格雷团团围住继续提问,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群访”至少又持续了20分钟。
印度内部的“认识差”
此次对峙被形容为1962年中印战争后最严重的一次边境事件,自然引发外界高度关注,记者在印度外交部发布会上的执着也就不难理解。不过,《环球时报》记者与部分印媒记者交流后发现,他们对洞朗地区问题的认知偏颇而又固执。比如有印度《星期天卫报》记者表示,“洞朗地区是三方争议地区,这是有条约依据的”,但被问及是什么条约何时签订时,她又答不出来。正是在此“三方争议”基础上,印度媒体普遍认为“即使印度撤军,也应该是和中方一起撤出整体洞朗地区”。
印度记者这种模糊不清的看法或许和其官方宣传有关。继印度外长斯瓦拉吉20日宣称洞朗地区是“三国交界区”,提出印中“双撤兵”后,印度执政党人民党领导人RoKo辛格21日对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表示,中国的说法是错误的,洞朗地区也牵涉印度边界,所以改变洞朗地区现状威胁印度利益,印度不能从那里撤军。
《环球时报》记者在《印度时报》网站上看到,名为阿姆的网民留言说,中国“入侵”的后果将长期影响其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网民罗杰称,尽管中国还在进行威吓,但它已经清楚,“入侵”印度不会起什么效果,1962年不会重来一次。网民拉里特称,中国在“争议地区”修路的行为显然是对印度和不丹的威胁。然而此前,印度官方已经澄清中国没有入侵印度,而且中国官方一直明确表示洞朗地区属于中国没有争议。由此可见,受印度官方和媒体渲染影响,许多印度网民尚未搞清楚事实便对中国进行盲目攻击。
与受官方言论影响的一些印媒和网民相比,不少印度学者相对清醒。虽然印度观察家基金会副主席萨米尔o萨兰曾撰文称“中印冲突,中国可能输得更多”,认为如果两国开战,中国将付出声望受损和注意力转移等损失,但在一次座谈会上,他对《环球时报》记者坦言,“如果中印开战,印度必输无疑,印度不可能在与一个经济体量是其5倍的对手面前占到便宜”。
有媒体糊涂,有学者清醒,两者相遇就容易出闹剧。印度火线网站记者日前视频采访了印度观察家基金会资深学者马诺吉o约什,后者以翔实的史料和自己的研究向记者解释了洞朗争议的原委,进而得出印度应该撤军在先、将问题留给中方解决的结论。约什还反对印度以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为由出兵的举动。或许连约什也没想到,这次长篇访谈在转化成火线网站文字稿时,竟被冠以如下标题:一个尼赫鲁主义者是如何成为中国特工的?该文章质疑,为何约什的说辞与中国外交部如此一致。
“即使当年被打败,印度还总以为和中国差不多”
从今年6月中旬至今,印军非法越界进入我国洞朗地区,已经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超过1个月。
“浏览最近一个月以来关于中印对峙的新闻头条,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两个亚洲巨人正处于武装冲突的边缘。”21日,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内的外媒继续关注中印双方的“强硬姿态”。BBC说,印度有媒体称,中国警告称这场对峙“会升级为一场全面冲突”。
《印度斯坦时报》《印度快报》《经济时报》等印度主流媒体21日都报道了《环球时报》21日发表的社评。报道称,这家中国媒体认为,印度外长在向本国议员撒谎,印度需要抛弃洞朗地区对峙长期化的幻想,中国也绝不会与它搞什么所谓“双撤军”。该社论“威胁”对新德里采取军事行动,说中方已向印度陈明道理,仁至义尽。
香港《亚洲周刊》7月30日(提前出版)的一篇文章称,1962年的中印之战,对中国来说只是一次通过武力争取和平的手段,但是对印度来说完全不是这样。印度人在起飞阶段被打败,他们因此认为中国阻挡了印度的大国梦,夺走了印度的国运,所以“一直想报一箭之仇”。印度新德里电视台21日评论说,新德里也有人担心平静被打破,问题是,印度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即使当年被中国打败,他们还是总以为和中国差不多。
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钱峰21日对《环球时报》说,印度现属于“中间地带”国家,中印关系如果发展不好,印度给中国带来的安全威胁不低。“但另一方面,中印并非一定要做对手,两国没有根本上、必然敌对的历史基因。”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印度问题专家马加力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中国的战略全局看,印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并非是我们的主要敌人;但印度却对中国疑心很重,这中间存在认知偏差。
在中印关系敏感时期,《今日印度》21日称,印度方面密切监视着中国大使的活动。报道说,巴基斯坦驻印度的高级专员阿卜杜勒o巴西特最近在两个不同场合分别与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和不丹驻印度大使会面,他们会晤的焦点话题是中印不三国交界之处的对峙问题。
原标题:“中印边界对峙”在印度被搅浑
责任编辑:张珩中印军方仍对峙 印度又让“藏独”在班公湖插旗|印度|西藏|藏独_新浪新闻
  原标题:“藏独”边境插旗挑衅 敏感时刻,印度欲打“西藏牌”?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周良臣 环球时报记者 杜海川]进入中国洞朗地区引发的中印军方对峙还未见缓和,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的班公湖又生是非。据印度“火线”网站9日报道,“西藏流亡政府”头目洛桑孙根7月5日访问中印边境拉达克地区,第一次将具有“藏独”标志意义的“雪山狮子旗”插在了班公湖湖畔。文章分析称,在中印边境问题紧张之际,洛桑孙根的举动无疑具有“政治意味”,而且得到了印度政府的默许。对此,中国南亚问题专家钱峰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度政府对于中印实力不对称心知肚明,在中印边境紧张之际再次打出“西藏牌”,说明印度手中可打的牌也就这么多了。
  据相关资料介绍,班公湖位于中印边界西段,约2/3在中国西藏阿里境内,1/3在被印度控制的拉达克地区。“西藏流亡政府”发言人索南诺布对“火线”网站称,洛桑孙根此行是受拉达克地区藏人社团邀请,在班公湖畔庆祝达赖喇嘛生日。临行前,他曾和达赖简短会面。而关于洛桑孙根此举是否得到印方授权,索南诺布回答称,“我不认为升起西藏国旗需要任何许可”。不过,印度Quint新闻网9日引述印度学者的话称,这样的行为不可能不得到印度政府的授权,“这是印度政府对中国的有力回击”。
  “这是一个政治举动,尤其是在这时”,前印度外务秘书R.S。卡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印度观察家基金会学者约什也认为,洛桑孙根的升旗行为“在特殊时刻被赋予重要意义”,“这是一种别具意义的姿态,特别是在这一地点首次出现这样的举动,它具有情感上和政治上的象征意义”。
  R.S。卡哈和约什都认为,西藏旗帜升起在“印度领土”,这可被理解为流亡藏人的一种政治活动,尽管此类活动之前印度官方是不允许的。约什还表示,印度政府有打“西藏牌”的传统,“本届政府从宣誓就职那天起就一直试图让西藏问题‘看得见’,对这一点北京并非看不见”。不过,印度一名曾参与过中印边界谈判的前外交官表示,此举不能被认为是印度“鼓励”洛桑孙根所为,“至今我没有看到印度政府有意提升该问题重要性的信号”。另外,该外交官还认为印度在洞朗地区对峙中的举动是“有步骤且清醒的”。
  据《印度时报》网站9日消息,尽管中国外交及舆论就洞朗对峙问题持续向印方施压,但印军方并没有退却迹象。相反,印军已在洞朗争议地区支起帐篷,而且印方一条相对稳定的物资补给线已在该地区建立,“准备长期拖延,不会屈从于中国的压力”。同时,印度也没有放弃外交手段解决这一争议的可能。在中印双方就边界问题的多层次沟通机制均未奏效之际,印度已派出特使前往北京。
  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钱峰9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印军队在班公湖两侧各驻有哨位,印度平民一般很少也不太容易去,因此洛桑孙根能去该地区,显然有印度政府背后默许。盘踞在印度的达赖集团长期与印度反华势力遥相呼应。如今洛桑孙根等人做出上述举动,企图在敏感时期兴风作浪。通过“插旗”闹剧可以看出,达赖集团正勾结印度国内反华势力,毫不掩饰其分裂中国主张。
  钱峰说,从中印关系的大局出发,中国官方长期以来秉持不介入别国内政的态度。但印度媒体和反华势力毫不掩饰其支持达赖集团的“藏独”主张,甚至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民间存在支持锡金复国、中国与不丹建交以及支持印控克什米尔和印度东北部各邦客观存在的分离势力的舆论。这说明中国实际上是有牌可打的,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责任编辑:刘光博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央视:巴基斯坦与印度在中印对峙下交火 是为哪般?_国内新闻_大众网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印度;印巴;交火;克什米尔;双方;巴基斯坦;巴方;印军 央视:巴基斯坦与印度在中印对峙下交火 是为哪般?'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火再升级。本月8日,印巴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激烈交火,双方均指责对方朝己方开火并造成人员伤亡。,央视:巴基斯坦与印度在中印对峙下交火 是为哪般?' />
新闻>国内新闻' />
  图为印巴交火现场  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火再升级。本月8日,印巴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激烈交火,双方均指责对方朝己方开火并造成人员伤亡。  8日交火 双方互相指责   巴基斯坦 外交部两度召见印度驻巴基斯坦副高级专员表示抗议。巴方表示,印军“故意以平民作为目标,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则,应受到谴责”,要求印度遵守双方2003年达成的停火协议。  而印度国防部表示,“巴方先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开火,印度军队进行了回击”。  9日再交火巴军方证实摧毁印军哨所  以回应印度“无故”开火   当地时间9日傍晚,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再度发生交火。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方摧毁了2处印军哨所,并打死4名印度士兵。而印度方面也进行了回击。  根据巴基斯坦媒体的报道,巴方行动是对8日印军无故跨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对巴境内炮击的强硬回应。巴军方在声明中称,对印军此类挑衅行为,巴军方都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平民。根据巴方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发生在巴印边境的交火冲突已造成巴基斯坦境内18名平民死亡,105人受伤。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   1947年印巴分治后,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过两次战争。印度认为,克什米尔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则坚持克什米尔的归属应遵照克什米尔人的意愿,通过全民公决解决。2003年,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一带达成停火协议,但此后双方仍时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  这一次印巴交火原因是什么?是偶发事件吗?对地区局势又有何影响?  央视评论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其本质根源在于英国殖民者在1947年“印巴分治”时种下的地缘政治隐患。从这一意义上说,印巴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在为英国“退出”时埋下的钉子“买单”。  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由于地理特点,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巴方而言,如果印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对印度而言,如果巴基斯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印度西北部也将“无险可守”,包括新德里在内的纵深平原地区均将失去屏障。  正因为如此,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争夺激烈,前后已爆发过两次战争。双方在2003年达成现行停火协议后,在停火线形成长期重兵对峙局面。沿着这条对峙界线,已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摩擦。关于历次摩擦与冲突的起因,多形成双方相互指责之势。  图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戴着面具的抗议者朝当地的警察抛掷石块 图自视觉中国  印巴交火助推南亚地区紧张局势   此次印巴两军的交火事件究竟是谁引发,目前尚难以清晰确认。但外界能够清楚的是:8日早上两军进行了互射,各有人员伤亡,巴方伤亡人员为平民;9日,巴军向印军进行报复性炮击,摧毁了印方的两处哨所,并声称打死4名印军士兵。类似这样的交火事件,与此前案例极为相似。严格意义而言,大量部队云集高原冰川地区,并在紧张局势下长期对峙,出现意外摩擦几乎是必然结果。  此次交火与过去不同之处在于近期的地区局势背景。由于南亚地区近期紧张局势升级,印巴之间的交火,无疑构成了推动局势的又一个因素,其背景超越了克什米尔问题本身,涉及到印巴之间的整体博弈,乃至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格局发展。  印度虽有称雄之心 却无相应实力   进入本世纪后,印巴双边关系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是,印度仍有在南亚次大陆“称雄”之心,因此其外交和军事动作整体上呈现出“强势”和“攻势”的特点。而且,印度的眼光并不仅限于陆地,还希望真正控制整个印度洋,掌控亚欧之间、东亚与中东非洲之间的联络通道,全面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这与其希望成为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也是想配套的。  在如此战略思维的指导之下,印度对周边地区四处伸手,也成为了一种必然。印度军方最近声称要打“2.5场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其将周边多个国家作为明确假想敌的心态,也体现了其对于自身能力认知的缺陷。  资料图:印度边防部队士兵  印度虽有称雄之心,却无相应的实力。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放缓,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多多,其东北部的独立运动和武装反抗也有抬头之势。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革命和社会改革的新兴国家,印度原本应该抓住世界经济发展的外部机遇,在国内推行大规模改革,真正将国家推上工业化道路,但目前看,印度似乎还要在旧的套路里走下去。  至于克什米尔问题,今后可能还会持续目前的紧张对峙局面。对于印度而言,如果其将其它方向作为首要目标,克什米尔将成为时刻在背的那根“芒刺”。  图为印巴交火现场  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火再升级。本月8日,印巴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激烈交火,双方均指责对方朝己方开火并造成人员伤亡。  8日交火 双方互相指责   巴基斯坦 外交部两度召见印度驻巴基斯坦副高级专员表示抗议。巴方表示,印军“故意以平民作为目标,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则,应受到谴责”,要求印度遵守双方2003年达成的停火协议。  而印度国防部表示,“巴方先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开火,印度军队进行了回击”。  9日再交火巴军方证实摧毁印军哨所  以回应印度“无故”开火   当地时间9日傍晚,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再度发生交火。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方摧毁了2处印军哨所,并打死4名印度士兵。而印度方面也进行了回击。  根据巴基斯坦媒体的报道,巴方行动是对8日印军无故跨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对巴境内炮击的强硬回应。巴军方在声明中称,对印军此类挑衅行为,巴军方都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平民。根据巴方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发生在巴印边境的交火冲突已造成巴基斯坦境内18名平民死亡,105人受伤。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   1947年印巴分治后,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过两次战争。印度认为,克什米尔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则坚持克什米尔的归属应遵照克什米尔人的意愿,通过全民公决解决。2003年,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一带达成停火协议,但此后双方仍时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  这一次印巴交火原因是什么?是偶发事件吗?对地区局势又有何影响?  央视评论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其本质根源在于英国殖民者在1947年“印巴分治”时种下的地缘政治隐患。从这一意义上说,印巴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在为英国“退出”时埋下的钉子“买单”。  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由于地理特点,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巴方而言,如果印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对印度而言,如果巴基斯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印度西北部也将“无险可守”,包括新德里在内的纵深平原地区均将失去屏障。  正因为如此,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争夺激烈,前后已爆发过两次战争。双方在2003年达成现行停火协议后,在停火线形成长期重兵对峙局面。沿着这条对峙界线,已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摩擦。关于历次摩擦与冲突的起因,多形成双方相互指责之势。  图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戴着面具的抗议者朝当地的警察抛掷石块 图自视觉中国  印巴交火助推南亚地区紧张局势   此次印巴两军的交火事件究竟是谁引发,目前尚难以清晰确认。但外界能够清楚的是:8日早上两军进行了互射,各有人员伤亡,巴方伤亡人员为平民;9日,巴军向印军进行报复性炮击,摧毁了印方的两处哨所,并声称打死4名印军士兵。类似这样的交火事件,与此前案例极为相似。严格意义而言,大量部队云集高原冰川地区,并在紧张局势下长期对峙,出现意外摩擦几乎是必然结果。  此次交火与过去不同之处在于近期的地区局势背景。由于南亚地区近期紧张局势升级,印巴之间的交火,无疑构成了推动局势的又一个因素,其背景超越了克什米尔问题本身,涉及到印巴之间的整体博弈,乃至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格局发展。  印度虽有称雄之心 却无相应实力   进入本世纪后,印巴双边关系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是,印度仍有在南亚次大陆“称雄”之心,因此其外交和军事动作整体上呈现出“强势”和“攻势”的特点。而且,印度的眼光并不仅限于陆地,还希望真正控制整个印度洋,掌控亚欧之间、东亚与中东非洲之间的联络通道,全面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这与其希望成为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也是想配套的。  在如此战略思维的指导之下,印度对周边地区四处伸手,也成为了一种必然。印度军方最近声称要打“2.5场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其将周边多个国家作为明确假想敌的心态,也体现了其对于自身能力认知的缺陷。  资料图:印度边防部队士兵  印度虽有称雄之心,却无相应的实力。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放缓,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多多,其东北部的独立运动和武装反抗也有抬头之势。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革命和社会改革的新兴国家,印度原本应该抓住世界经济发展的外部机遇,在国内推行大规模改革,真正将国家推上工业化道路,但目前看,印度似乎还要在旧的套路里走下去。  至于克什米尔问题,今后可能还会持续目前的紧张对峙局面。对于印度而言,如果其将其它方向作为首要目标,克什米尔将成为时刻在背的那根“芒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2017年,各种共享单车预计投放总量极可能近2000万辆。有回收企业表示,如果能够和共享单车公司合作,由单车公司负责回收和运输,回收企业只负责处置再生,才会有一定盈利的空间。
07-11 09-07环球网
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督促按照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等等。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综合政策效应加快显现的重要一年。
07-11 11-07中国新闻网
“大家看好了,我现在可要把这盆面吃下去了。” 一个梳着团子头、瘦瘦小小的姑娘对观看直播的观众如是说,而她所说的“这盆面”是足有洗脸盆那么大的满满一盆热汤面,几分钟后这盆面被吃得连汤都不剩,擦擦嘴姑娘还笑靥如花地和大家说只吃了半饱。
07-10 08-07科技日报
据广州警方10日通报,广州天河警方日前端掉一个销售非法减肥药的窝点,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该窝点涉嫌非法储存假药、非法向全国200多个地区的买家销售假药等,涉及受害者数百人,涉案金额逾500余万元。
07-11 08-07中新网
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遭绑架案,无疑是近期国际国内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两次聆讯犯罪嫌疑人都判不被保释 大陪审团将决定是否正式提起诉讼  再来看章莹颖绑架案的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
07-11 11-07央视网
据外媒报道,美国发弗吉尼亚州利斯堡市一个飞航管制塔台10日突然冒出烟雾,塔台人员紧急疏散。据介绍,华盛顿地区的巴尔的摩华盛顿国际机场、杜勒斯国际机场和里根机场的航班都受到了此次事件影响。
07-11 11-07中新网
Copyright (C)
&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印战争对印度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