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曾仕强讲道德经的奥秘秘曾仕强究竟何为道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 全17集 01老子传道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3.7万36411.5万23175.2万2.2万6509449624172.4万50871385646745561.8万4.1万4641263338076991曾仕强先生道德经的智慧第四集-究竟何为道感悟
我们经常说“知道”,要顺道,某某之道,那什么是道呢?曾老告诉我们,首先道是一个概念,一个法则,它不指任何具体的东西,但它可以幻化为世间任何东西,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形无状。老子说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经曾老解释其含义是说道是恍惚看不见的,但道生出的万物去是清晰明了的。
它先天地而生,它产生万物又附着其中,但它为而不恃,生而不有,它不主宰万物。
既然道是这么一个抽象但又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东西,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依道而行,没生不殆呢?
曾老告诉我们道是宇宙自然中的基本规律,能不能认知这个规律是一个人的修行,需不需要遵循这个规律是一个人的选择。
我们在检测自己是否遵循了这个道可以按以下三步走:
当我们面临任何事物的时候
第一提醒自己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身体发肤都是受之父母,除了父母,没有人(包括自己)可以虐待自己的身体,父母健在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以免双亲担心伤心。我们长大生存在这个世界离不开这个环境和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因此要学会感恩。
第二客观的了解这个事物的本性是什么,冷静、客观、公正,道心道的能量会指引我们如何选择。
第三享受过程,不计较结果。因为我原本无一物。
想想最近的演讲比赛,自己也花了一些精力进行准备,包括写稿,背诵,最后由于气场不够,被淘汰了。虽然当时觉得自己努力了,付出了,但却连上台的机会也没有,不免有点纠结,不过后面想想也没什么,我准备了,我努力,我享受了过程,我找到了自己失利得原因,这就足够了,何况我的文采不如奇为,我的努力不如董姐,我的气场不如唐姐,原本就没想到要得到名利的,想通了一切都好了,所以只要带着享受过程,不计结果一切都会很坦然很释怀很开心,加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道德经的奥秘●第一集:老子传道 第四讲 :究竟何为道
我的图书馆
道德经的奥秘●第一集:老子传道 第四讲 :究竟何为道
道德经的奥秘&&(外: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经一直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难读懂的经典,几千年来,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有着无数的传说和猜想,这是一幅流传已久的《老子传道》图,画中的老子,难道是在向老虎传道吗?那个大圆圈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而这样一幅画,又能为解读《道德经》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曾仕强先生将为我们解开这一个个迷题。)&&第一集:老子传道&曾:我们这一次要来探讨老子的《道德经》。要探讨《道德经》,它有好几条路,因为《道德经》实在太大了。你从哪一方面去,都有很多条路,所以叫做“条条大路通《道德经》”。那我们现在要采取哪一条路呢?因为你从每条路进去,你所看到的都不太一样,因此我们这一次要选一个比较少用的,有更广大视野的那一条路。&我们看看历史,《道德经》在西流景帝以前,它不叫《道德经》,那时候根本没有《道德经》这个名词,就叫《老子》,表示这是一本老子所写的书。这个就表示它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共识,认为说我们都应该学它。但是汉景帝他了不起,因为我们都知识,文景时期是实施老子的学问的,所以他自己实践的心得,他认为这个太了不起了。所以不应该叫做“子”,应该提升他的位阶,所以叫做“经”。&经是不容易的,经就是它是不能乱改的,必须要经常常这样去做的,而且他是很正经的。可见,当老子所写的书被提升为经的位阶的时候,那它对中国人影响就更大了。到了唐玄宗,他把《道德经》尊称为真经。《道德经》是真经,那别的经怎么办呢?&因为我们一般人,想到真就想到假,想到假他就想到真,老子就是要破除我们这一种。我们没有说它不好,也没有说他不正当,因为这些观念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我只是说,你把真和假相对,不假就是真,不真一定是假,那你就终生痛苦不堪。&(外:我们常常认为这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是真的,即是假的。而老子却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这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是非真非假,或者说是亦真亦假的。但真和假是完全相对的,怎么可能混淆在一起呢?)&曾: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你到古董店去,你看那个古董很喜欢,你就问他,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说这个不是假的。他为什么不说这个是真的?他只说这个不是假的。什么道理,意思就是说,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你说这个玉璜,它就是玉的,那是不是当年用的那个玉璜,我不知道。所以我不敢说它是真的。你看,这就给我们很深的一种印象,就是说真的跟假的它不一定是相对的。大家从《易经》的观念里面,你很容易想到,有一部分是真的,有一部分是假的。真的很少,假的也很少。最多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它非真非假,又真又假。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开始搞不懂了,真的跟假的都很少,那最多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呢?一个字,就叫“实”。所以我们现在要读老子的书,你一定要记住,真假当中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实”。所以中国人经常讲说,我们说实话,很少说我们说真话。凡是说“我们说真话”,大部分是假的。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充其量只能说实话。&你看科学,说要追求真理,现在都知道了,做不到。因为真理是谁都不知道的,才叫真理。我们科学只能告诉我们实话。所以你看,“这一件事,经过我们科学的证实”,我们没有用“证真”。证真,那谁也不知道你是真的假的。我是证实,为什么?我看到了,我做实验了。你看也用“实验”,没有用“真验”。所以这里有两句话,大家先把它搞清楚,到底是眼见为真,还是眼见为实?我们中国人比较喜欢眼见是实,因为我们知道眼睛只能看到实的东西,但是究竟它真不真呢,大部分都知道是不真的。因为有那么多的颜色,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很多部分我们是看不见的。眼睛的功能是有它的局限性。&&(外:事实上眼睛是常常会欺骗我们的,比如这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图像,但是当你的眼睛移动时,是不是觉得它在旋转?而且你越紧张,它旋转的速度就会越快,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眼见并不为真。)&曾:所以我们必须要先讲清楚,很多人读了《道德经》以后,他心里就想,原来道家是阴谋的,老子他这种心机啊,是不正的,所以你看读《道德经》到最后就不道德了。这种情况太严重,而且我们这一次必须要把它说出来。否则的话,那你这样不是很冤枉老子吗?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老子给我们的影响,也是一阴一阳两种都有。你从这里可以证明到,中华文化的根源就是《易经》,老子是在解释《易经》的最高的那一个部分。所以他告诉我们,中国人要怎么样怎么样。可是我们听出来的结果呢,很多是听到相反的是,这也是老子很无奈的地方。也是我们这一次,为什么不一下子就开始讲《道德经》第一章、第二章...我们不这样做的原因。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基础,这些长期以来被误解的,甚至于产生破坏性的东西,我们先把它挖掘出来,我们把它说清楚以后,我们用一种很正确有心态去了解老子,这才是我们这一次要做的工作。所以这一次我们真正了解《道德经》以后,我们应该可以把这些负面的影响,把它降到最低,这样才有意义。&你看老子,他一共只写了五千两百多字,当然了,这又是则案例。中国人讲《道德经》五千言,那如果按照西方标准一说,你不能超过一个字,超过一个字就是不真,中国人不可能这样,所以当我们讲老子的文章一共有五千个字,我们就知道,他前后会有一些弹性,可以少一点,也可能多一点。。所以现在老子的版本很多,其中一个版本它整整齐齐切成五千个字,反而不可能是真的。当然,我们今天很遗憾,老子亲手写的那一部经不见了,我不知道大家觉得不见了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想,它也不见得是好事,也不见得是坏事。这就对了,所以现在我们讲到这里,我们就非常清楚,读老子书,我们第一个要检讨自己,我们现在都是按照我们的常识来判断,这个对,那个错。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常识本身也有问题。因为你的标准不正确,你判断出来的东西可能正确吗?好象也不对。因此我们必须要怎么样?必须要抱着很冷静、很恭敬、很真诚的态度,好好地听听老子的话,然后回过头来要调整自己,而不是用我的看法,来看老子这个对、那个错,我们不是来批判老子的,我们没有必要,我们是来了解他为什么写了这五千个字。&我们要了解老子,要了解当时那种情境之下的老子,而不是现在用我们的方式来想像老子,那是不可以的。我们真的真的很幸运,这个可以讲真的,因为我们无意中,在朋友家里面看到一幅画,&这幅画如果它没有标题的话,你也不晓得他在干什么。好象一个老人跟那个老虎很亲近。那他是驯兽师,他专门驯服老虎?那也完了。我们便是希望各位用几个角度来看。这个圈圈是什么,是关键。你说那是太阳,真的是太阳吗?你说是月亮,真的是月亮吗?你说我知道了,那就是什么?圣人他有很大的能量,是这相吗?其实,这个圆圈既不代表太阳也不代表月亮,更不是什么能量,因为老子的观念里面,他没有这些东西。&(外:画中的这位老人就是老子,老子为什么要和老子坐在一起,他在和老虎说什么,这幅画有着怎样的寓意呢?而画中那个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更不是什么能量光环的大圆圈又到底是什么呢?)&曾:这个圆圈就是道。因为老子他跟老虎讲什么话呢?就讲道啊,只有道老虎才听得懂啊,其他它全不懂。那老子为什么要去跟老虎说话呢?这个才是我们最大的启发。他告诉我们,《道德经》要讲的是真话,而真话是高度危险的东西,就好象跟老虎讲话一样。老虎它代表什么,它就代表诸子百家。你们诸子百家都非常有学问,但各有不同立场,所以就那个立场,他讲出他妥当的话,就成一家之言。可是老子一看,你们这样子造成很多的纷争,各说各话,每个人说自己对。我们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恍然大悟说,我们现在的时代其实和老子那个时代相差不远。多元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谁都不知道。那老子就很着急,这样还得了?所以他就想要讲真话。可是讲真话,你活的了吗?历史上告诉我们,讲真话的,不是活不了,就是活不久。那怎么办呢?所以他就说,那我干脆出关去吧。&出关去的时候,他大概事先就知道有人会留住他,不让他走,他说我要走,那就会叫他留下,当然不知道留下什么,反正留下你的宝贵心得就是了。这个时候他就抓住机会,豁出去了,就写了真话,然后就“莫知其所踪”。&你用这个角度来了解《道德经》,我们猜想老子会比较高兴,因为终于我们知道他在讲些什么,而且他为什么要这样讲的原因。而且还有一个更深的意思,就是我们每次听到的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这是在讲中国社会,叫什么?“卧虎藏龙”。你看老虎他是卧在那里的,它为什么卧在哪里呢?因为他够凶猛了,一个够凶猛的它随时可以卧倒嘛,它不在乎嘛。你能把我怎么样?你惹我,我一站起来你就完了。老子呢?老子是龙了,老子为什么是龙呢?因为是孔子讲的,孔子见过老子以后,回去人家问他,他怎么样啊?他说我看别人我都看得懂,我看他看不懂嘛,因为他跟龙一样嘛。&(外:据说孔子仰慕老子的学问,携众弟子前去问道,而老子见到孔子时并不说话,只是张开嘴,让孔子看他残缺的牙齿和完好的舌头。众弟子皆疑惑不解,孔子却领悟到,老子的意思是,牙齿虽刚强,却残缺不全了,舌头虽柔弱,却保全至今。)&曾:所以孔子说老子是藏龙。那大家可以猜一猜,到底谁是强者谁是弱者。老虎当然强了,所以为什么老子他所讲的都是弱,都是柔。因为他知道他再强也强不过老虎,所以老子的哲学里面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柔弱胜刚强。&我们从这幅画里面,可以看出很多很多东西来,我们就知道画这幅画的人,他本身也是道家的修养很高的人,他就这么画一画,他什么都不说,看大家你能够悟到多少,可是,老子也是不讲悟的,老子讲什么?我们会慢慢把它说出来,不要用我们的常识去了解老子,否则老子是很冤枉的。他当时大可悠哉游哉地过生活,他干吗写完以后就莫知其所踪?这是有玄机的,就是要提醒我们,人应该说真话。你不说真话算什么呢?可是第一个,你有没有能力说真话?第二个,你说了真话人家会不会相信?经常你说真话人家是不相信的,你说假话反而很多人相信,这事实到现在还是这样。你说了真话,你该怎么办?不然变笑话嘛。你看说真话,然后后面后患无穷,那就是笑话了。因此他的标题简单只有四个字:叫做《老子传道》。&(外:《老子传道图》形象地告诉我们两点:第一,道是柔弱的,但柔弱胜刚强;第二,老子在讲真话,而讲真话是很危险的。那么老子的《道德经》究竟讲了些什么?既然讲真话是很危险的,我们现在还要不要讲真话呢?)&曾:我们今天敢在这里讲,不是说我们不怕老虎,也绝对不是说我比老子高明,没有这回事。而是说,时代背景让我们可以不必冒这么大的风险。我们开始要讲真话,但是不管怎么样,讲真话永远是得罪人的,讲真话永远是对说的人不利的。那大家觉得我这个不是很蠢吗?我怎么敢冒这个险呢?不会。因为大家慢慢听下去,就可以了解,现在民智已开,资讯充分,大家经过多元化的激荡,我们要来讲真话。是时间已经到了。我们现在再不说真话,那人类真的是太危险了。我们不是冒险,也不是故意标榜,都不是,而是说,这几千年来,我们把老子曲解、误解,甚至读了半天还搞不懂,都不是坏事,天下没有坏事,因为那时候时未到,现在是时已到,我们讲完以后大家会觉得说,哎呀,那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这一次经过很长期的准备,要把它真正的讲的比较清楚的一个用意。那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从哪一句话开始,我相信大家都是一想就通,当然从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当然有他的用意。所以我们接下来,我们就要说,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开始经进入老子的思维,谢谢大家。
第四讲:究竟何为道&&&
外: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道无处不在,却既没有形状,也没有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也不能用五官来了解,那么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它对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呢?人类社会为什么一定要“依道而行”呢?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了解道,认知道呢?&
曾:道究竟是什么,道是一个抽象的、假设性的名词,它可以代表我们所要知道的所有一切的概念。我们先从假设为道,然后再推出来我们所要的那些预知,我们想知道什么,我们就可以用道来推出去。这就是《道德经》,非常灵活,也是非常玄妙的地方。&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物,就是道的意思,它是混成,就是含含糊糊搞不清楚,可是它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叫做“有物混成”,它的特点是什么?--“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要早,那这样是不是说,道把天地生出来?不是这样。而是说在一片混沌的时候,道就存在了,然后开天辟地的时候,道就开始产生作用。那尽管这样子,老子还是要替我们描述一下,这个混成的道是怎么回事,“寂兮寥兮”,寂,就是寂静的意思,没有声音,不声不响,寥是没有形状,你看不出它是什么样子,不知其所自来,但是它是独立而不改,它是独立于万物之上,可是它是恒久不改,从来没有离开过万物,“周行而不殆”,它运行在宇宙之中,永远不停息,可以为天下母。它是天下万物共同的母亲。&
道,天地没有形成以前,一片混沌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天地形成,然后万物慢慢演化出来,道,附在所有万物的身上,可是它还是存在的,它还是道。“吾不知其名”&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名嘛,哪里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所以老子他很诚实,他说,我只知道有这么一样东西,可是也没有人给他名字,强字之曰“道”,我勉强把它叫做道,“强为之名曰大”,这里的“名”是形容的意思,我很勉强用大来形容它,太大了,实在太大了。这是老子给我们对于道的初步的描述。&
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先于天地而生,不仅创造了万物,同时又存在于万物之中,我不知道这种东西叫什么名字,就暂且称它为“道”吧,在这里,老子似乎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道,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感到很困惑呢?&
曾:那这样的话我们还是搞不太清楚,所以他前面那段话就让我们想到了他在二十一章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什么叫做恍跟惚呢?老子在前面的十四章,他有这么一个说法,“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我们不是说它混成吗?它是什么混成的呢?他是那种看不见的、那种听不到的,那种摸不得的,那些东西混为一体,所以很坦白讲,你是很难追究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说过了,当你摸的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拿在手上都可以把玩的时候,它就变成道的作用,那就叫“器”,器是道的一部分,但它不能代表道,所以我们现代人常常说:你给我说清楚一点,我怎么看不明白,这种观念其实都不是很合适的。“视之不见”就是你去看它,看来看去,看不出它的样子来,叫做夷;你用心去听,听了半天听不出声音来,叫希,夷是没有色,希是没有声。然后再加上搏之不午,什么叫做搏,就是我用手去摸索去触碰,碰不到东西,那叫微,微就是无形的意思。无色,无声,无形,这代表什么,代表道的虚无性。&
道它是虚无的,因为他是虚无,所以可以变成所有看得见的东西,所有所有很具体的东西,这就是他很特殊的地方。所以老子说:大,大,实在大。&
外:老子又告诉我们,道既没有形状,也没有声音,他看不见,摸不着,既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也不能用五官来了解它。既然这个道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鼻子嗅不着,嘴巴说不出,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了解它,来认知他呢?&
那怎么办?那你就安静下来,求之以神。这个神也不是说是外来的主宰,说他告诉你什么,也不是,而是你要用感应的,因为神就是用来感应的,你看我们今天还在讲“神游什么地方”,“跟某人神交多久”那是靠什么,靠的就是那种感应。我们要去想想看,这到底是怎
么回事,因此我们接着就看老子的话:“其上不缴”,缴(白敫)就是光明的意思;“其下不昧”,昧就是昏暗的意思,其上其下怎么分?其上是道本身,道本身没有光亮,其下是道的化身,它化成万物的时候,万物都很具体,都看得见,都摸得着,上下就是构成这个道的全体。你说它光明吧,它没有光明,因为真的一片光明你就看得见了,你说它昏暗吧,它也不昏暗,为什么?因为它现出来就是很光明,所有物体一现出来都很清楚嘛,这是一阴一阳,有看得见的部分,有看不见的部分,有摸到的部分,就有摸不着的部分。视之不见,就是不光亮,但是万物是因为它而可见的,万物如果没有道,你就看不见,万物有道,所以你就看出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你分得清清楚楚的。可见它不光明也不昏暗。下面还有更玄妙的“绳绳不可名”绳绳就是无边无际,不可名就是不可名状,“复归于无物”,到最后通通又都回来,还原到不具任何形象的道,就叫混沌。&
这个“混沌”是什么,就是你说它没有,它又有,你说它有,它又没有。道就是这个样子,你说什么,它就是什么,你要什么,它就生成什么。你没有道,哪里有电灯,你没有道,哪里有高楼大厦,你没有道,哪里有桥梁,这个说都说不完的,无边无际,但是它又是万物共同的归宿,你看高楼大厦最后不见了,为什么,回到道那里去了,东西最后烂掉了,人最后死掉了,任何再宝贵的东西最后都是回归于无嘛,那就回到道,然后道又生出万物,万物又回归于道,一方面看是生生不息,一方面是慢慢又把它回归原来的地方,这样就叫做循环往复。这就是《易经》的道理嘛。&
&外:《易经》的道理告诉我们,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是循环往复的,老子的《道德经》则进一步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如果说《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泉,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对《易经》最深刻的诠释。那么老子通过这种诠释,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曾:老子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我们,世界上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它是宇宙一种不变的规律,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你就必须要接受这样的一个规约,你就要按照这样的轨道、遵照这样的方式,然后你就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你该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你为你是离不开道的。&
四十二章,老子说了一段我们非常熟悉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它原本是混沌状态,无边无际,浑然一体,可是这种形状,这种状态,它是可以打破的,就叫开天辟地,西方人就叫big&bang,大爆炸,一爆炸以后,混沌的状态就显现出不同形体的万物,那我们就把它叫做什么,叫做创生,叫做深化,这都是事实,万物都是道所生,但道依然存在,这个是比较特殊的,因为这一点是老子思想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道不但生成万物,而且是万物运行所不可离开的法则。所以三十四章老子特别说了: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它是泛滥流行,它无所不在,哪里它都去,什么它都生得出来,这个“其”就是道的意思,“其可左右”就是说它可以左,也可以右,它无往复界,无所不至,万物恃之而生,所有的东西都是秉持这个道产生出来的,但是最要紧的是“而不辞”,道并没有因为说我把你生出来了,我就要控制你,我就要干预你,你不听我的话不行,没有这个意思。他还是让你自然的,你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都在道里面嘛。“功成而不有”,我这个道把所有的东西生出来,我不居功,我不控制,“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我不做你们的主人,我不做你们的主宰,你们各人去循你们的道,有没有德也是你们自己的事,换句话说,我只提供本钱,我只提供机会,我只是指出方向,只是有一些规律在那里,但是你们自由自在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告诉我们,老子是没有主宰的观念,他没有说道在主宰谁,天在主宰谁,他没有这种观念,他还不主张教条,因为都摆在这里,你自自然然的,你自己去走。我觉得这一点呢,是我们应该好地地去在实践当中去找到自己的路。&
外:老子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道虽然生出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但它不会主宰任何事物,因为道只是宇宙自然中的基本规律,能不能认知这个规律,是一个人的修行,要不要遵循这个规律,是一个人的选择,但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出,自己是否遵循道了呢?&
我们现在很大胆的,用现在的语言,让各位养成一种“怎么去看出这个道来”的一个比较粗浅的方式,请大家指教.
当我们面昨任何事物的时候,第一步,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我有什么,我生下来时光溜溜的,一件衣服也没有带出来,我的身体发肤都是受之父母,都是父母给的,所以一个人一定要体会到连我的身体都是身外之外,然后你就进入第二步,客观地去了解这个事物的本性是什么,只有在这种心态之下,你才有办法很冷静,没有欲望的引诱、指引,都没有,你就不会有主观的一种执着,你在这个时候,那个事物的真相,它就比较容易如实地显现出来,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是很主观,都是戴着有形眼镜,都是以你自己的想法来看那个东西,那是不正确的。所以你必须要告诉自己,这都不是我的东西。你就冷静、客观、公正,这时候有一个东西会出现,就叫道心,那就是道的能量在指引我们去了解这个事物的本性是什么,这样一来,你就会比较合理地去面对它,去处置它。第三,享受过程,结果你计较它干什么,当你处置完了以后,你要再退回来,再一次地提醒你自己,我原本无一物,我又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得了就是得了,没有得就是没有得,给我的就是给我的,给别人的也是给别人,有那么必要去生气吗?有那个必要去争执吗?有那个必要采取各种手段来明争暗斗吗?没有必要。因为什么结果你都是可以接受的。这就符合我们所讲的一切是那个过程比较重要,我过程已经享受过了,那个结果呢?就显得不重要了。&
你看一个很好的珠宝,你欣赏过了,那个价值你已经有了,至于最后放在哪里,你计较它干什么,真的放在你这里,你晚上还睡不着呢。那你不如放在别人家,你自己反而轻松。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最珍贵的珠宝最后不会放在任何人的家里面,都是放到博物馆里面去。&
外:说到这里我们基本已经明白,道就是宇宙自然中的基本规律,而这个规律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无论是我们的人生还是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应该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此外对于道的认知,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曾:这就是老子所讲的,你从道的立场来看,它是在生养万物,可是从万物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在依从道的规律。这个叫做一体两面。道,它是一种法则,也是一个生源,这一句话我们必须要牢牢记住,因为你如果只看到一面说,道它产生一切,生完以后它就不管了,那万物就可以各自走各自的路,它天下就大乱了。那还得了!现在不是,道,它把所有东西生出来,它又在它们的身上始终没有离开,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经常都是不知不觉在依道而行,反而是好的,你如果学了很多东西,你反而会离经叛道,你反而会破坏道的本质,你会违反了道的规律,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老子有那样的主张――“弃圣绝学”。你觉得很奇怪了,这是个好东西啊,你怎么把它去掉?就是因为,如果你把学来的东西拿来离经叛道,那还不如不学,这个我们以后会慢慢地分析,我们只是提醒各位,不要用主观的,用有色眼镜来看老子的东西,那就太辜负老子的本意。那道的法则是什么?你不能光说它是惚惚恍恍,它是混沌的,它是混进来的,你摸不清楚的,那不行。所以老子在很难讲很难讲的时候,他还是要讲,在不容易讲不容易讲的情况下,他还是尽力地讲,所以,道的法则,按照老子的意思,有两句话,写在四十章里面: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就是靠运动啊,它没有靠别的,它一切动动动动,它就产生万物了,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就是弱,而不是强。一般都是认为强者才会胜,实际上,柔弱胜刚强。那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会比较清楚。所以我们下一次就要先说,为什么反者道之动,这个反是什么意思,谢谢大家。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