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绝对规律,怎么理

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必然规律 如何理解
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必然规律 如何理解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由列宁创造性地首先提出,并经历史检验的.工业革命进入新时期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占有广阔的世界市场,其对殖民地的依赖性使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落后了;新兴的美、德、日等国经过统一和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崛起,但海外市场狭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明显.这种不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制度决定的,有其客观必然性.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这一规律作用引起的.同时也是由于这一规律的发现,使得马克思主义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列宁由此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十月革命和中国的革命都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必然规律 如何理解》相关的作业问题
c这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十月革命的成功
(1)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的方式不一样,水平和特征不同.英法美三国为一种类型,它们是通过资本主义革命而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根伟彻底地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因此三国最终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另外,俄日德三国为一种类型,它们是通过自上而下的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历史实践表明,在资本主义体系各国中,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条件的成熟程度同经济条件的成熟程度不一定是成正比例的.有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条件往往成熟较早.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但是,在
  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以及向帝国主义过渡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  1、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各地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世界贸易中心转移,新兴资产阶级获得了暴利,地主阶级日益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英法荷等国
都平衡了,没有穷人哪里来的集中大量财富的富人,哪里来的私人所有制的大规模生产力,尤其是各行各业都能达到一个或几个大公司垄断80%以上市场的地步.
A.绝对规律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民族区域自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  内容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至今,以往曾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供发展动力.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我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它的提出,为萍钢公司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措施和方法,也为萍钢的持续性发展提供
1.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便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时商品输出仍然在继续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欧美社会的巨变(17.18世纪):含义欧美主要国家从封建社会和殖民的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基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经济)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  早期殖民掠夺和殖民贸易(物质)  形式:资产阶级革命  主要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结果:资产阶级统治初步确立  影响:1资产阶级掌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它的产生,一方面受洋务运动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是外国资本主义影响的结果.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扩大了商品市场,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财富,从而客观上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生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源自于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原有的上层建筑(政治、文化)不适合经济发展,所以发生变更,变更过后的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情况,使得经济得以更好发展换成通俗的说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所有都可以套..比如一战,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①资本主义生产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扩大.垄断组织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并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生产具有空前庞大的规模.但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由于垄断资本剥削的加重而远远落后于生产的增长,这就使生产的扩大日益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因此,垄断组织越来越需要利用国家的力量,采取扩大国家投资、国家消费
特点: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发展.明开始废除宰相,权分六部,君主权力大大加强,清军机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与同期欧洲相比:相同: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基本上同期产生)不同:中国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实质上巩固自然经济即稳定封建制
十九世纪末 德国统一后,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形成了被人称为“容克资本主义”,德国的崛起严重影响了英法等过的利益,帝国主义之间已经出现了分歧,各国开始明争暗斗.二十世纪初 德国的实力已经与英法等国不相上下,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他国,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终于在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
手工工场时代  工业化的准备阶段(16~18世纪):   ⑴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 意大利商业城市—佛罗伦萨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
(1)生产力出现了质的飞跃,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信息技术革命和其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IT革命,是科技发展的一次历史性飞跃.科技的进步与突破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做了三个方面的调整:(1)在产权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问题上,列宁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只关注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并将其价值局限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被严重遮蔽了,实际上其具有丰富内容。
大家知道,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的理论基础。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列宁的这一思想是以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问题上,列宁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往人们往往只关注了列宁的这一思想,并且把这一思想的价值局限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而忽视了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及其价值。因此,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对于首先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论述及其实践意义
列宁在日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首次提出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可能平衡发展的。&[1](P366)&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P367)接着在1916年8月《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列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2](P88)在《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一文中,列宁指出:&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任何一个懂得现代科学的人,如果有人问他&各个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平衡地或谐和均匀地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是否可能&,他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从来没有而且不会有什么平衡,什么谐和,什么均匀。在每个国家的发展中,都是有时是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这一方面、这一特征或这一类特点特别突出,有时是另一方面、另一特征或另一类特点特别突出。发展过程从来都是不平衡的。&[3](P292)
从以上有关论述不难看出,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论述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列宁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始终是和他当时所面临的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列宁面临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如何成功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新政权。这一特点使得列宁不可能把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与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任务联系起来考虑,因为在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远远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第二,列宁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始终是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在一个或数个国家胜利的可能性联系在一起的。列宁在这一期间逐步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在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并取得胜利,而只能首先在一个或数个国家进行。
综上所述,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无产阶级革命在一个或数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列宁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对马克思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论述,主要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以后,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表现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列宁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在各个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关于资本主义其他方面的不平衡,列宁论述不多,或者虽有论述但并未展开。
比如,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列宁就是在深刻分析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在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和批判&欧洲联邦&这一口号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列宁指出:&世界已经被少数几个大国即依靠大规模掠夺和压迫其他民族而强盛起来的国家瓜分完毕。欧洲四个大国英、法、俄、德,共有25 000~30 000万人口和将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而它们所占领的殖民地却有近5亿(49450万)人口和6 460万平方公里土地,即差不多占全球面积的一半(全球面积除两极地区外,共有13 300万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亚洲三个国家,即中国、土耳其、波斯,现在正遭到日、俄、英、法这四个进行&解放&战争的强盗的分割。亚洲这三个可以称之为半殖民地(其实它们现在十分之九已经是殖民地)的国家,共有人口36 000万,土地1 45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差不多等于全欧洲面积的一倍半)。&[1](P365)在该文中,列宁还指出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在各个国家之间&实力&上的表现。&1871年以后,德国实力的增强要比英法快两三倍;日本要比俄国快十来倍。&[1](P366)&与美国相比,欧洲整个说来意味着经济上的停滞。&[1](P367)正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在各个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列宁批判了&欧洲联邦&这个口号,认为&欧洲联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是无法实现的,便是反动的。&[1](P365)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论述,主要是针对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在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来展开的。这就往往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是列宁才有的,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这是不对的。过去一提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就只能和无产阶级革命在一个或数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不对的。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和论著中就包含着许多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列宁关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为基础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这个方面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如果一提到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就只能说列宁,就只能和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及其重要价值就被严重遮蔽了。
三、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思想内容丰富,这里只简要列出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第一,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口和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乡村的发展遭到挤压。&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4](P18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4](P405)
第二,东方与西方发展的不平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P405)在他们看来,工业革命后,东方大多数国家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列强将东方国家囊括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经济的附属国。&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机器生产摧毁国外市场的手工业产品,迫使这些市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和把外国变成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例如澳大利亚就变成了羊毛产地。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5](P494-495)
第三,工人与资本家不同阶级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资产阶级从它生产的时候就有自己的对立物同它缠在一起:资本家没有雇佣工人就不能存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现代资产阶级&它存在还不到300年,而且只是从大工业出现以来,即100年以来,才占据统治地位,而在这个短短的时期内它已经造成了分配上的对立&&一方面,资本积聚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一无所有的群众集中在大城市&。[6](P527)&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所必然产生的分配方式造成了日益无法忍受的阶级状况,造成了人数越来越少但是越来越富的资本家和人数越来越多而总的说来处境越来越恶劣的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之间的日益尖锐的对立。&[6](P529)&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7](P289-290)
第四,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发展的不平衡。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6](P80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是否能收回它的成本,到底是否能卖出去。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6](P802-803)&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加剧社会生产中的这种无政府状态的主要工具正是无政府状态的直接对立物:每一单个生产企业中的生产作为社会化生产所具有的日益加强的组织性。&[6](P804)
第五,生产与消费发展的不平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生产在不断扩大,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劳动人民的购买和消费能力严重不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一方面,&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4](P406)另一方面,&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4](P407)&工人群众因为他们生产的生活资料过多而缺乏生活资料&。[6](P663)
除了上述这些表现之外,还有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供需之间的不平衡,物质与精神发展的不平衡,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不平衡等。可以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种关系都处于不平衡、甚至是严重失衡的状态。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各个方面关系的发展就不可能平衡。所以,要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就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消灭私有制,代之以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代之以社会主义。不消灭私有制,不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不可能消灭不平衡。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思想的当代价值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逻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不平衡的根源,所以完全可以消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供求之间等各个主要方面的不平衡。
目前,在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有益成果仍然有其必要性;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避免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和正在出现的各种不平衡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确保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强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特别注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加强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同时,特别注意加强农村各个方面的建设;在允许东部地区有条件首先快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注意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共同富裕,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察网(www.cwzg.cn)摘录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7期】
「赞同、支持、鼓励!」
自定义金额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wang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营者对利润最大化和资本最大化的无限追求,加以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而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致使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能源的保证能力日趋弱化,环境污染久治不果,这在我国“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的具体国情条件下,就更加使资源约束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和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严重障碍。而《资本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只有公有制才能解决人和资源环境日益严重的矛盾。
1908年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客观真理、哲学的党派性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研究其书中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论意义有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唯批》一书,有助于认识唯物主义观点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助于认识纷繁复杂的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其现实意义是有助于理解科学发展观理论中的“科学”二字,有助于纠正和批判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思维方式,有助于理论工作者自觉运用唯物主义方式分析认识问题,促进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虽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也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但是,劳动价值“能不能量化”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软肋所在。为什么很多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缺乏起码的理论底气?与此不无关系。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劳动价值论能否“量化”,而是在于: 在西方经济学的语境下,劳动价值的“量化”究竟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伪问题?当前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野一国胜利论冶的完善和补充
时间: 07:16:05 &&&&来源:网络收集()
Tags: &&&&
导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列宁运用这一基本原理,提出“一国胜利论”的思想,指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但是,自诞生之初,“一国胜利论”就不断遭到理论和现实的诘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在实践中检验了“一国胜利论”的科学性,丰富和发展了“一国胜利论”,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一国胜利论”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时代,丰富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列宁运用这一基本原理,提出“一国胜利论”的思想,指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但是,自诞生之初,“一国胜利论”就不断遭到理论和现实的诘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在实践中检验了“一国胜利论”的科学性,丰富和发展了“一国胜利论”,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一国胜利论”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时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就形式而言,反对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应该在一国范围内进行;若就革命内容来说,‘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1]p284因为,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共产主义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当然,他们并没有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看成各国、各民族必须走的唯一道路。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如果把他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西欧资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那就“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2]p130。19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俄国等东方社会的发展情况,指出,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援下,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产阶级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3]p554他认为,革命的突破口不一定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列宁分析了俄国国内外的形势,认为俄国已经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俄国革命将成为欧洲革命的导火索。他原本希望通过欧洲革命的胜利来帮助俄国革命的胜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崩溃,激化了社会矛盾。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并立的局面。列宁因势利导,及时发表《四月提纲》,带领俄国人民进行了十月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占世界1/6的土地上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国家全力支持俄国境内的复辟活动并实施武装干涉,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进而扑灭欧洲日益高涨的革命火焰。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苏俄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地保卫了苏维埃俄国。然而,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热切盼望的无产阶级欧洲革命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反而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毁灭性打击。此时,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苏维埃政权,俄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既没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之中,也出乎列宁的意料之外: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一国能否建立社会主义?面对这一情况,深信“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的列宁,从理论上深刻论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实践中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及时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在资本主义占优势的情况下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新课题。此后,苏联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亚非拉等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胜利前,中国知识界已经开始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但并没有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无产阶级革命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的,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充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革命在实践中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界认识到:在特定时代,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同样能够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成为社会主义的新起点。因此,中国知识界开始广泛传播、接受并实践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此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中国具体实际,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外,亚非拉一大批国家也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1975年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达到15个,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约占世界的2/5和1/3。一战后至80年代初,宣布搞社会主义的亚非拉民族主义国家近50个。  二、“一国胜利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诘问
“一国胜利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理论上和现实中,“一国胜利论”不断遭到非议和责难。  十月革命时期,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历史上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只会给俄国带来历史性的灾难。社会主义“早产论”的鼻祖考茨基和苏列汉诺夫等人宣称,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将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十月革命就像一个“早产儿”,在现实中注定会夭折。“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里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4]p376。加米涅夫、李可夫等人也认为俄国不具备搞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社会主义革命的阳光只能从西欧射出,首创社会主义革命的荣誉不该属于俄国。  冷战时期,西方敌对势力把社会主义“早产论”作为推行“和平演变”的一柄利器,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进行大肆歪曲和攻击。1967年,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V·丹尼尔斯在《红色十月》一书中,把十月革命描绘成十恶不赦的怪物:“昭然若揭的民主放荡”,“放任自流的社会动乱”“暴力血腥的政治斗争”“狂暴野性的赌徒行为”。1990年,英国学者爱德华·阿克逊在《十月革命的反思》一书中,宣称要“努力揭开1917年这出闹剧的神秘面纱”。  社会主义“早产论”,实质上是庸俗生产力论的翻版。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5]p695-696在晚年,恩格斯进一步批驳“经济决定论”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历史合力”的思想。事实上,在他们提出“两个决不会”的理论时,同时指出:“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6]p33考茨基等人的错误恰恰在于只强调了“两个决不会”,而忽视了“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十月革命时,俄国尽管不是英、法、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已经发展了相当的资本主义。同样,对于中国革命来说,“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7]p46-47。换句话说,俄国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已经“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了。  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曾集中批判考茨基等人的观点,论证十月革命的合理性。他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不丝毫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面对西欧革命的沉寂,俄国能否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指出:“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在实践中,列宁逐步找到了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他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觉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8]p217在列宁看来,在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和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合作社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深刻揭示了“一国胜利论”的科学性,但仍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其真理性。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毋庸置疑,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已经触摸到了如何解决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然而,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很快中断了“新经济政策”。1936年苏联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定,也标志着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和苏联国内发展的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农业穷国变为工业强国,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国际事业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苏联模式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单一公有制形式和分配模式;等等。二战后,苏联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但是苏联领导集团并未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改革,反而在社会主义阵营大力推广苏联模式。最终,僵化的苏联模式导致了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了严重挫折:前苏东地区社会主义国家分裂成20多个以资本主义为取向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5个国家;全世界除中国外的共产党人总数从4400万人减少到1995年的1100万人。  苏东剧变后,全球奏响了“共产主义失败论”“社会主义过时论”“共产党衰亡论”的“大合唱”。西方一些保守主义思想家认为,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超越了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阶段,应该主动退回到资本主义。他们踌躇满志地断言:“20世纪将以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21世纪不会有社会主义的一席之地,世界将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
违背客观规律的预言终将被事实击得粉碎。诚然,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挫折,但既不是共产主义失败了,更不是苏东社会主义“早产”了。苏东剧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因为,人类社会并不是简单地沿着直线向前发展,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都有而且总会有各种偏离运动的一般型式和一般速度的情形”[9]p143。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一国胜利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事实表明,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严格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建立的“纯而又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脱离了基本国情,必将在现实中遭到抛弃。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苏联逐步从发展顶峰走下坡路的时候,吃尽了“左”的路线和政策苦头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酝酿着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重新思考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情况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问题,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就要学会“与狼共舞”,特别是在现实社会主义还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毕竟社会主义的大厦是在人类积累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不是“世外桃源”,它与资本主义共生于一个地球,它无法割裂与资本主义的一切关联,不能简单地摒弃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0]p236但是,深受传统思想禁锢的广大党员干部一时还难以接受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对此,邓小平采取了“不争论”的方式,在实践中逐步使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80年5月,邓小平在肯定小岗村经验时,提出“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市场调节”的概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概念。党的十三大提出“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紧要关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有力回击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疑,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1]p373根据这些思想,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中国再次开启高速发展的时代列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之前,列宁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在实践上遗留了一个问题,即在“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3]p722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如何与其他制度的国家共存,并最终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列宁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苏维埃之间“出现了一种均势”的情况下,苏维埃“已经取得了能够同那些现在不得不同我们建立贸易关系的资本主义列强并存的条件”[12]p14,苏维埃政权“不仅有了喘息之机,而且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苏维埃与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在互利、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共处,通过经济上的竞争积累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既然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贸易关系,那么实行新经济政策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惜的是,新经济政策在苏维埃俄国尚未完全巩固下来,就被当做权宜之计放弃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重新反思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认为“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之后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化改革,不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问题,使“一国胜利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考茨基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8]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责任编辑/彭月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