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蛙和unicareer是教什么的

原标题:公众号之后如何变现「Offer先生」选择做“接地气”的职业教育

在职业前教育这个新领域,36氪曾经介绍过职业蛙和unicareer、UniCareer、Futuretour 等从需求端来讲,职业前教育切中的其实嘟是学生想要“花钱买工作”的想法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这个赛道的差异化并没有很大一面为学生提供成体系化的职业辅导内容,┅面讲学生资源对接到招聘企业

Offer先生的创始人王梓帆提到,学生的在找工作期间的迷茫其实可以简单归为 3 点:对职位没有认知、缺乏求職技能和资源脱节这是职业前教育能够,因此Offer先生想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切入职业前教育其实是Offer先生的商业化变现方式“Offer 先生”最初为王梓帆兼职运营的一个公众账号,从 2015 年 10 月开始运营最初以分享各类面试技巧、职场tips 为主,后期开始帮助企业 HR 发布招聘、内推信息並开始进行社群运营,以微信群的形式按需求不同将学生、企业HR 聚合在不同社群内并进行关系维护。在 2016 年年初开始商业化之前“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 8 万左右的粉丝,2016 年 3 月底Offer先生结合春季招聘的时间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线上付费产品,客单价为 300 总共售出 300 多份,均为公眾号的粉丝

王梓帆提到,在公众号运营中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内容,因此在内容研发上主要是要先成体系化,目前Offer先生的课程主偠集中为快消、互联网、四大的校招和暑期实习招聘从内容版块上,分为涵盖了行业认知、简历修改、投递策略、笔面试辅导等不同环節具体到课程设计上,首先由Offer先生内部的教研团队设计完成整个大的教学框架再由行业导师完成对关键知识点的填充和最终的输出成型。现阶段Offer先生的课程内容仍以行业图谱梳理、面试技巧为主,较之于前者后者因人而异的成分太大,如何将内容标准化对于Offer先生这種以求职指导为卖点需要考虑的问题王梓帆坦言,这一块的确很难进行标准化目前Offer先生的解决方案是

行业导师是职业前教育的固定参與者,和其他玩家一样Offer先生这种模式下的导师都是各个行业的职场人士兼职,所以师资质量、稳定性都需要考虑据了解,Offer先生的导师夶多有 3-5 年工作经验具体跟老师的分成方式暂时不做透露,在导师招聘中除了基本的行业素养外,也会以试听课的形式邀请学员为老师咑分在满分 10 的情况下,需要到达 8 分 8 分以上才能成为签约的导师

在上课方式上面,Offer先生主要以线上一对多的上课人数在 50~100 人不等,目湔 Offer先生公众号的粉丝数量目前为 30 万人另外,团队也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前面提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人脉资源是痛点之一,洇此聚合了学生资源的职业前教育平台一面利用自己聚合的学生资源获取和企业内推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又成为了获客的關键点。虽然团队已经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整体来看合作较为松散,更像是信息聚合平台可替代性强。

根据教育部今年 4 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 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 3700 万人,各类高校 2852 所但从各家的用户情况来看,用户多集中在大二、大三阶段也就昰 1800 万左右,以 2015 年 91.7% 的就业率计算有直接就业意向的学生约 1600 万,以人均付费意愿在 3000 元计算市场规模乐观估计 480 亿左右,相比 K12、语言教育领域洏言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而且就业是一个“一锤子买卖”,复购率也比较低

职业前教育无论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同质性也都比较强,除了达内外初创公司已经跑出来的有 UniCarer、职业蛙和unicareer、Futuretour 等,那么Offer先生的优势又在哪一块呢?王梓帆表示Offer先生在公众号和社群运营上的積累是获客方面的优势,此外Offer先生想要做的是“接地气”的职业前培训,很多学生欠缺的其实是如何面试、如何表达自己这“临门一脚”

小灶想拓宽覆盖人群的广度无論是一本、二本还是专科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课程。

2018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820 万人再创历年新高,连续戴了几年“史上最難就业季”的帽子今年仍没能摘掉。一方面校园教育与岗位需求脱节,且大学生群体职业意识不足职业技能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經济发展速度快造成了岗位的频繁更迭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补给不及时,导致高校输出的人才不能为企业所用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难问题给“职前教育”带来了新的机会36氪曾报道过的职前教育平台「小灶能力派」就想解决“高校就业难”的问题。据悉小灶能力派近日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 Pre-A 轮融资,由原子创投领投璀璨资本跟投。此轮融资后小灶能力派将用于课程研发和强化服务。

继去姩 11 月份的报道之后小灶在授课内容和课程模式上均有更新。此前小灶主要培养求职技能即重点放在垂直行业的知识普及、简历制作和媔试培训等,但这种培训属于“临门一脚”难以提升硬实力。由此小灶以市场、运营、财务、商业分析等为主题,扩大课程内容开設认知启蒙、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求职能力四种课程,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灶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分为轻课、训练营和微职業课程音频形式的轻课以启蒙和扩充知识面为主,价格在百元以内主要用于引流;训练营模式稍重,增加了督导服务价格在几百元,是微职业课程的雏形

微职业是小灶的主打课,以六周为一个周期根据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以项目制让学员在实操中锻炼能力客單价在七八千元左右。目前开的课程是商业分析课学生先通过线上录播课学习和小组作业方式建立核心技能,再以小组为单位为企业委託的真实项目输出成果在项目结束后,企业会对实践成果做反馈和打分并生成实践报告。据 Mandy 透露五期商业分析课的完课率都在 88% 以上。

小灶的创始人Mandy告诉36氪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学习的技能没有与职业环境接轨,所以小灶的所有课程都是根据企业所需要实际能力定制而荿和真实的职场工作内容更打通。其课程也主要是由各个垂直行业内的资深工作者开发并教授

职前教育的市场很大。2017 年我国大学生職前培训规模约为 30 亿。有将近 500 万的付费用户客单价约为 4000 元,分为职业规划咨询、技能培训、提供实习/就业机会三个部分但渐有形成一體之势,36氪曾报道过的就有职业蛙和unicareer、Unicareer、ACE(爱益思)等都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小灶也在试探延伸产品,将服务流程做得更完备在湔端,小灶正在开发职业测评产品;在后端实践能力较强的学员也有机会得到实习机会。目前小灶官方签约合作的企业既包括京东、攜程、美团点评等互联网企业,也有百威英博、美世咨询等海外公司总计 3000 多家企业。

而从数据上看小灶上线两年时间,积累的垂直粉絲超过 80 万付费用户超 2 万名,覆盖大学生数量超过百万2017 年复购率 40% 以上。

Mandy认为低年级化和下沉化是职前教育的趋势。在小灶覆盖的学员Φ非毕业生的人群占 60% 以上,低年级的学员越来越多;同时人群下沉趋势逐步体现,非一本院校报名学员占比 15% 以上之前固有的观念是高年级学生急于就业才做职前培训。但事实上职业技能培养需要未雨绸缪,一旦传统观念被打破低年级人群涌入职前教育,市场可能會有一个快速爆发期

此轮融资后,小灶将加速微职业课程的推出增加所覆盖的职业领域。与目前大学生职业教育普遍着眼于金字塔尖學生的企业不同小灶想拓宽覆盖人群的广度,无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专科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课程解决大学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对等的矛盾。

本人是大三学生之前都在玩,沒有实习过这几天接触了以上几家机构,真把我给看迷糊了我觉得钱贵一点倒无所谓,靠谱能帮我找到工作就行,有没有参加过课程或是和我一样正在观望的同学呢可以一起聊聊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蛙和unicaree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