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与罗1:19相塔罗牌对应星座的经文或是同一个解释的

字号:大 中 小
救恩出于主耶和华――系统神学导论
约翰 M. 傅瑞姆John M. Frame翻译:刘立国&& 校对:何新东&& 编辑:陈彪
1 IIIM 神学教育资源中心获得 P&R Publishing& 对此书的中文翻译和网络版权,任何人和组织未经许可不能以任何形式发行(2008, www.thirdmill.org)
前言 第一部分 1.&& 上帝,主耶和华 2.&& 上帝和他的作为 3.&& 上帝,三一神 4.&& 上帝的话语 5.&& 圣经的权威 6.&& 何为神学 7.&& 人,上帝的形象 8.&& 罪与恶 9.&& 神的盟约 10. 耶稣基督是谁 11. 耶稣的作为 12. 圣灵
第二部分 13. 拣选,呼召和重生 14. 信心与悔改 15. 称义和做儿女 16. 成圣和确据 17. 坚忍和得荣耀 18. 教会的本质 19. 教会的使命 20. 恩典的途经 21. 圣礼 22. 天堂与地狱 23. 末日事件 24. 我们如今该如何活 25. 总结与结论
几年前我开始写一套多卷的神学研究系列从书,是从神的主权这个角度来看主要的圣经题目。我把这个系列命名为《主权神学》,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两册,还有两册仍在写作和计划中2。 有人问,我有没有打算把《主权神学》系列变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神学著作。我总是回答没有。对于该系列, 我的目的不是要涵括系统神学的所有题目,而是对其中一些题目作深入的讨论。而且,尽管我教授圣经论,神论和 伦理学有 35 年了,我却从来没有在神学院的层面讲授过系统神学的其他一些主题,如赎罪论,救恩次序,以及末 世论。所以我想,我可能还没有装备好,去写一本全面的系统神学著作。 但是在 2003 年的夏天,密歇根州大急流市神学研究院(ITS)的马克? 西蒙(Mark Sigmon)问,我能不能录 制一套系统神学“概览课程”的录音讲座。我一直都很赞赏这个神学研究院的工作,特别是它在发展教会方面的事 奉。我很荣幸得到邀请,在 2004 年教授了这些内容,作为该学院“系统神学基础”的课程。锦上添花的是,神学 研究院授权我可以采用我喜欢的任何书面形式来使用这些材料;长老会与改革宗出版社(P&R)很快就表示对此有 兴趣。《救恩出于主耶和华》这本书大部分的章节都是那套录音讲座的修正扩充版本。我加上了注释和几个额外的 题目,如讲述伦理的第 24 章(《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活?》)。 本书不会成为《主权神学》系列的一部分,但是读过那个系列的读者会发现,本书也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手法: 注重释经,改革宗立场,以及关注神和耶稣基督的主权。像主权系列的书一样,本书也有采用三重区分的角度,不 过有一些内容是你们在别处找不到的。 这本介绍系统神学的书,有一部分是对那套主权系列书的总结。例如第 1-3 章,第 10 章,以及其他章节的 一些部分总结了神的教义的部分。4-5 章提早讲述了我即将写作的关于神话语的教义。第 6 章讲了对神知识的教 义的部分内容。第 24 章总结了关于基督徒人生的教义,这是我目前正在写作的内容。第 25 章是按照《主权神学》 系列采用的方法,列举了所有主题的主权三重区分的说明。 不过《救恩出于主耶和华》主要不是写给《主权神学》系列的读者,而是给刚开始涉及神学,希望找到一本 介绍基础入门的人的。为了他们,我尝试采用一种更为交谈式的语气(确实有时候这听起来可能就像录音带上的声 音!)。我也特别努力尝试去解释我使用的术语。我希望这种方法可以让这些读者对基于圣经的神学有一个基本把握, 我祈求这会让他们更加心急想认识更多。 如果你从前没有读过神学类书,让我现在对你讲一番话吧。概览式的课程和书籍落得一个容易或肤浅的名声, 但我认为本书的难度属于大学或神学院的程度。我要挑战你对这些问题作认真地思考,学会一些术语,问一些难题, 更深挖掘神的话语。因为《救恩出于主耶和华》是一本概览式的书,我们会集中注意力看大局,而不是看细节。但 是要把握大局,这需要某些知识上和灵性上的操练,至少这种把握大局的操练不亚于认识细节所需要的。 集中注意力看大局的时候,你有时候会学习到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是你在作更详细研究时可能会忽略的。在 本书中,我打算强调圣经教导的总体轮廓,让你知道一些基本的分类,这就像一些挂钩,你可以把学到的不同东西 挂在上面。其中一样挂钩就是关于“三”的体系,就是前面提到的《主权神学》里的三重区分的方法。这种体系主 要是一种教学工具,但我希望它会让你看到把圣经里面所有事情整合起来的一些重要方法。你会发现,圣经并不是 一本把各样观点杂乱收集在一起的书,而是一个有条理,连贯一致的真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主要的教义是彼此 依赖的。 我要感谢马克?西蒙和神学研究院校董会给我机会完成这个重要项目。也要感谢达理尔?犹德(Darrell Yoder)
2 译者注:《神知识的教义》The Doctrine of the Knowledge of God (1987,中译本在翻译中),《神的教义》The Dcctrine of God (2002)和《基督徒 人生的教义》Doctrine of the Christian Life(2008)已由美国 P&R Publishing 出版发行,而《神话语的教义》Doctrine of the Word of God 正在写 作中。 iii
和了不起的神学研究院员工的其他成员,他们一如以往的在很多方面帮助我。 我要再次感谢长老会与改革宗出版 社对我作品的理解与欣赏。特别感谢特德.欧贾沃斯基(Ted Ojarovsky) 对本书的编辑工作。
第一章& 上帝,主耶和华
上帝是谁?圣经最经常把他描写为是主。主是与我们有立约关系的极圣洁的那一位的名字。在这一章,我 们要从上帝的掌管,权柄和同在,以及相关的超越性(transcendence)和临在性(immanence)的概念的角度, 来探索上帝主权& (Lordship) 的含义。
在本书中,我要向你介绍系统神学这门功课。我会在第六章讨论系统神学本身的特性,但我认为,在尝试给系统神学下定义之前,我们需要一起来先学习一些系统神学。但现在让我先说一句,神学就是人把圣经应 用在人的问题,更确实,就是应用在人一切的需要上。&&系统神学是专题式神学。它不是从创世纪开始到启示录结束,这样来研究圣经,而是通过察看圣经不同地方 讲到的专题,如关于上帝、人类、启示、基督、末世的题目,来进行研究。&& 神学家有时候把这些题目称为 loci,&& 是 拉丁文 locus& (“点”)的复数形式。所以系统神学要向“整本圣经”提出问题:整本圣经是怎样教导关于上帝的事 情的?又是怎样教导关于罪的事情的?关于因信称义又是怎样教导的?这些是我们要看的一些题目。 &这本书是对系统神学入门式的概览,所以不会极具详细地涉及所有的话题。很多神学家对一些题目,如上帝 和人类,或者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或者末世发生的事件,会用整本书的篇幅来进行论述。2& 然而在本书中,我们要 用二十五章的篇幅简略覆盖系统神学的整个内容。我要尝试让你们知道每一个教义范畴的主旨,好使你们可以打下 一个好的根基。我希望这样可以鼓励你们一些人,去更详细地研究某些具体方面。 &第一章我们要讲关于上帝的事情,这不会让人感到惊奇。事实上,我们要用三章的篇幅来讲述上帝的教义, 一些神学家把上帝论这个题目称为神学本体论,因为即使用概览的方式讲,这也是其他所有事情的基础。3& 认识神, 这是多么重要!耶稣向他的父祈求说“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约 17:3) &那么上帝是谁?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按着它其中一个最有名的定义说:“上帝是个灵,他的存有、智慧、权 能、圣洁、公义、恩慈和信实,都是无限、永恒、不变的。”(第 4 问)这是一句极优秀的声明。我认为在这句声明 里面说的一切都是合乎圣经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圣经本身并没有包括这种对上帝的定义。 &那么圣经是怎样把我们引见到上帝那里,让我们认识他的?这始于上帝的一个作为:“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 1:1)。我认为写创世纪的是摩西,他写创世纪是为了以色列人的益处,上帝已经行神迹,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 奴役。这些人并不需要关于上帝的定义,他们已经知道上帝是谁。他是带领他们出埃及的那一位。所以创世纪并没 有列出一个定义。它一开始就告诉他们,他们已经认识的那位上帝,那位带领他们出埃及的上帝,也是那位创造天 地的上帝。 摩西那个世代的以色列人是怎样认识上帝的?首先是通过他们祖先讲的故事。当上帝向摩西说话的时候,他
2关于在这些同样的方面我自己所作的努力,请参见我所著的《神知识的教义》(Philipsburg,NJ:长老会与改革宗出版社,1987),《神的教义》 (Philipsburg,NJ:长老会与改革宗出版社,2002),以及《基督徒生活的教义》(Philipsburg,NJ:长老会与改革宗出版社,2008)。 3神学这个词按字面意思就是“对神的学习”,所以它被应用在这一点上是“合适”的。当然这个词也可以用得更广泛,包括对一门信仰的内容 一切的解释,按这情形,这是指基督教信仰。
说他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但是对以色列人来说,这三位先祖属于远古的历史。在很多个世纪以前,上 帝帮助了他们。摩西出生的时候,以色列人已经住在埃及有四百年了。一开始埃及人善待他们,但是后来有法老兴 起,这些法老憎恨他们,让他们服苦役。以色列人向上帝呼求帮助,但在那四百年间上帝沉默不语。很多以色列人 已经觉得奇怪,为什么上帝不回答他们求助的呼吁。也许他们一些人还怀疑那些古老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然而上帝确实回答了他们的祷告。他通过向摩西显现,开始回答他们的祷告。我们在出埃及记第三章看到摩 西和上帝之间的这次相遇,我认为这一段是圣经讲述上帝的教义真正开始的地方。我们在创世纪看到关于上帝的事 情,但是创世纪的作者在出埃及记第 3 章与上帝相遇。 &在这一段经文里,摩西看到一丛在燃烧,但却没有烧毁的荆棘。火焰没有把它烧尽。原来这燃烧的荆棘是上 帝的所在,是上帝要与摩西说话的地方。当然上帝的无所不在的,但有时候他用一种很强烈的方式,让人知道他的 所在。就这样,上帝呼叫摩西的名字,叫他把鞋脱掉,因为荆棘所在的地方是圣地。上帝说他自己是摩西父亲的上 帝,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他说他已经看见了以色列所受的困苦,已经听见了他们的哀声。他现在要把 他们带出埃及,带他们进他应许要赐给他们祖先的迦南地。摩西要作他的先知,他的发言人。 &可以理解的是,摩西被这个责任压倒了。上帝向他保证他必会取得成功。上帝要把以色列人救出来,他们要 正正在这座山,这座荆棘燃烧的山上敬拜他。但是摩西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 祖宗的上帝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出 3:13)。 &我们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上帝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摩西问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给我们的孩子起名 字,比如比利,苏丝,却不大在意这些名字有什么含义。你可能给你的女儿起名叫伊丽莎白,因为你觉得这个名字 很好听,或者这是你祖母的名字。但是在古代的近东地区,名字是有意义的。亚伯兰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尊贵之父”, 上帝给亚伯兰的新名字亚伯拉罕,意思是“多国之父”。通常一位父亲给他儿子起名的时候,他选的名字不仅要好 听,还表达了他对这孩子的期望,或者他对这个孩子的感情,或者这孩子出生时的情形。所以,问上帝叫什么名字, 就是询问关于他的信息。问上帝叫什么名字,就是问他是一位怎样的上帝。 &我们应该很想知道上帝是怎样回答摩西的问题的。上帝怎样表明自己的身份?上帝会怎样向圣经前几卷书的 作者说他是谁?我们屏住呼吸,坐立不安,要听上帝的名字。 &一开始,上帝的名字相当让人不解。“上帝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 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出 3:14)。在这里上帝用了一个长的表达形式,“我是自有永有的”,也用了一个很 短的表达,就是“那自有的”来讲出他的名字。这句长话是一句很难的希伯来文,可以翻译成现在时态或将来时态, 而且英文标准版(后面简称为 ESV)所用的人称代词也是可以有其它很多种的翻译方法。在这里我不能探究所有 这些翻译,但归根到底要点就是,上帝对摩西的回答充满奥秘。就算他名字的简短表达形式,“自有的(我是)”, 也是很难明白的。这是常用的说法,正如某人说“我是约翰”,或者“我是一位教师”。但“我是”本身可以有什么 含义呢? &然而继续看第 15 节,就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上帝又对摩西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 上帝,就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耶和华是我的名,直到永远,这也 是我的纪念,直到万代。’”在这里,我们看到这充满奥秘的名字还有第三种形式。我们已经看到它长的表达形式, 短的表达形式,现在看到的是非常短的表达形式,是一个词,翻译成“耶和华(主)”。ESV 里“耶和华”这个词 代表希伯来文的 Yahweh& 。Yahweh 很明显是出自动词“是”的一种形式,所以它是和第 14 节反复出现的“我是” 有关的。一些较古老的英文圣经版本把这个词直译成“耶和华”,但现在大部分的版本都按照钦定版的做法,把它 翻译为“主”。 &第& 15& 节说,上帝要人这样来认识他,要历代的人按这个名字来纪念他。所以,英文圣经里的“主”,代表希 伯来文的 Yahweh,另外一个希伯来文单字 adon,以及希腊文 kyrios 这个词,在英文圣经里出现超过七千次,大部 分时候指父上帝,或者耶稣基督(这一点很重要)。 2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 这是一种主权的宣告。只有一位上帝,他是耶和华,他是主。新约时期的基督徒也宣告耶稣的主权:耶稣是主(罗 。)& 我们也要注意,圣经里一次又一次提到,上帝说他要做这样那样的事情,好使人 “知道我是耶和华(主)(如出 6:7;7:5,17;8:22;14:4;29:46;赛 45:6;49:23, 26;耶 16:21;24:7 等。)所以我 们可以说,“上帝是主”是旧约时代上帝子民的基本宣告。新约时代上帝子民的基本宣告是“耶稣是主”。可以这 样概括圣经的主要内容:“上帝是主”是旧约的信息;“耶稣是主”是新约的信息。 &所以,如果我们要认识圣经里的上帝,我们就一定要来认识他的主权。当然还有许多概念,是可以帮助我们 来认识上帝的,比如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讲的“无限、永恒、不变”。我们会看一看其中一些这样的概念。但我 们需要有一个起点,而要找到一个比主权更恰当的起点,这是难的。所以我们要问,上帝是主,这是什么意思? &在开始的时候我要强调,主是一个有位格的名字。所以我们的上帝是一位4有位格的神。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 事实。我们知道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有位格的人,好像乔伊,辛蒂,马友友,桑美? 索萨,乔治? 布什,等 等等等。这世界也存在着没有位格的事物,如岩石,树木,万有引力定律,龙卷风,球芽甘蓝,物质,运动,空 间,时间和机会。世俗论者通常想要争辩说,有位格的要归属于没有位格的:到了最后,乔伊,辛蒂和马友友终 极不过只是物质,运动,空间,时间和机会而已。但圣经教导的正好相反:没有位格的要归属于有位格的,物质, 运动,空间,时间和机会,最终是一位伟大有位格的上帝用来管理和运作他所创造宇宙的工具。 &我们从出埃及记第三章可以看到的另外一点就是,上帝是至为圣洁的一位有位格的神。就是说,他是和我们 分别开来,超越我们之上的。不带着至大的敬畏,我们就不能来到他面前。圣洁也意味着上帝是至为义和良善, 他一定要跨越一个极大的障碍,才能与像你我这样的罪人有任何相交。但更详细的我们留待后面再讲。 &主这个名字的主要含义,就是他是一个盟约的头。在一个盟约中,上帝接受一群人归向他自己。这件事情的 核心,就是经常记载在圣经里的他的这句话:“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来 8:10 参见出 6:7;利 26:12;耶 7:23;11:4;林后 6:16;启 21:3)。他用他的律法(就是书面记载的文件,我们后面要看到这点)管理他 们,他救他们脱离毁灭与死亡。所以这盟约包括了律法与恩典这两样。我们会在第 9 章更详细思想关于各样的盟约 的事情。 &主这个名字也告诉我们关于他本性的事情,他是怎样的上帝。圣经很典型地把三种观念和主权这个观念联系 在一起,我把这三种观念称为掌管(control),权柄(authority)&&&& 和同在(presence)。我已经事先向你们打过招呼, 这本书要讲很多三重的特点。这是其中第一个,还有很多其他的,是与这三样协调一致的。我把这三点称为主权 属性(lordship attributes)。 让我们依次来看这些事情。
掌管 &当上帝临到摩西,表明自己是主,他是带着能力而来。他听到以色列人的呼求,他来用大能的手和大能的膀臂, 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压迫。法老是当时最有能力的极权统治者,人们认为埃及的力量是无懈可击的。但是上帝行出 大能的神迹,面对埃及全地,它的统治者,它的军队和它的神,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出 12:12; 15:11; 18:11)。他 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出 33:19)。所以他审判埃及,但拯救了以色列。当他要做一件事情,他必 成就。对他没有难成的事(耶 32:7;创 18:14)。他的话决不徒然返回(赛 55:11) - 他的预言总要应验(申 18:21-22)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帝的主权。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从他而来。他是那位降下雨水,雷鸣和闪电的神 。他使事情冻结,然后使冰融化。大自然最小的细节都在他的掌管之下:比如麻 雀落在地上,你头上头发的数目(太& 6:26-30;& 10:29-30)。我们称为偶然的,我们归结于机会的事情,实际上是上
4 编译者注:中文圣经对至高真上帝的称谓翻译,一直有两种译法,神或上帝。前者“神”容易使人对圣经启示之上帝的认识陷入民间宗教泛 指的神祗,而后者“上帝”至少直接道出真上帝的两个重要特征:不但是一个天上的大君王,更是一个有位格(personal)的主宰。另外,鉴于 目前大多出版的中文版圣经采用“神”字版本,为此,本书在多数地方使用“上帝”的用法,作为提醒和平衡。
帝的作为。看看箴言 16:33:“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滚动骰子,无论你得到的是 6,8 或者还是 12 点, 这数字是从上帝而来的,这是上帝的决定。&&上帝不仅掌管小事,他还掌管大事。若不是这样才怪呐,因为大事是由小事集合起来的。他决定哪些国民要居 住在哪些疆界之内(徒& 17:26)。他决定哪一位王掌权,何时掌权,在何处掌权(赛& 44:28)。他决定一国的筹算是 否站立得住(诗& 33:10-11)。他曾决定恶人要夺去他自己独生爱子的性命,好使我们& ― 我们这些罪人,可以存活 (徒 2:23-24)。 &上帝不仅掌管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他还掌管像你我这样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在母腹中的时候,他已经覆 庇我们(诗 139:13-16)。他决定我们外出旅行,还是留在家中(雅 4:13-17)。 &这是否意味着上帝甚至掌管我们自由的决定?肯定是的。约瑟的兄弟卖他为奴,为要伤害他。那是他们自由的 决定,他们要为此负责。但最终是上帝使用了他们的恶行,来成就他良善的旨意(创 45:5-8)。确实,圣经甚至经 常把人类罪恶的行径归于上帝。他让以色列的敌人恨她(诗 105:24-25)。他使法老的心刚硬,与他的百姓为敌(出 4:21;罗 9:18)。他激动犹大,希律和本丢彼拉多,把耶稣处死(徒 2:23;4:28)。 &但上帝也奇妙作工成就好事!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掌管,也带来我们的信心和悔改,使我们可以在基督里得永 生。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 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 2:8-10)。 信并不是我们在自己里面作成的。上帝把信心赐给我们,这是他的恩赐。他打开我们的心,使我们相信(徒 16:14-15)。 我们相信,这是因为他预定我们得永生(徒 13:48)。他吸引我们到他自己那里(约 6:44),赐我们信心(约 6:65; 腓 1:29)。是的,我们也选择他,但他首先选择我们(弗 1:4;约 1:12)。 上帝掌管,这意味着他在整个宇宙中发生的一切事情上行使主权。请看这些经文:
除非主命定,谁能说成就成呢?祸福不都出于至高者的口吗?(哀 3:37-38)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 8:28)
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弗 1:11) 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 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罗 11:33-36)
&在这里,在这概览一开始的第一章,我就教导你关于预定论的教义。我知道预定论是很难明白的。比如我们问, 如果上帝预定了一切,那么人还有什么自由?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会在第 7 章来看这个问题。另外一个重要的问 题就是,如果上帝是圣洁,公义和慈爱的,他怎么能让恶事成就?这是一个真的很难的问题,它已经让一些人大伤 脑筋。我们要仔细看这个问题,但现在我们还不是时候。我希望你能等到第八章的时候,那时我们要讨论关于罪的 问题。现在我只要说,当上帝让人罪恶的举动得逞时,他是为了他自己美好的旨意。我们不能总知道这些旨意是什 么,但是上帝向我们保证,这些旨意是好的。他差派他自己的儿子为我们的罪死了,以此让我们确信他的良善和公 义。
权柄 &三个主权属性的第二样就是他的权柄。上帝的权柄就是他有权命令他的受造物,让他们一定要做什么。掌管和 能力有关,权柄和权利有关。掌管意味着上帝让一切事情发生,权柄意味着上帝有权让人服从他,所以我们有义务 要服从他。 &上帝的权柄是他主权的一部分。当上帝在出埃及记第三章遇见摩西的时候,他给了他一条满有权柄的信息& - 让我的百姓去,好使他们可以服事我& - 这甚至也拥有对法老的权柄(出& 4:12)。当上帝在西乃山与以色列人相遇 的时候,他说他自己是耶和华,是主(出 20:1-2),然后对他们说,除了他以外,他们不可有别的神(第 3 节)。上 4
帝的主权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服从他的十条诫命,以及任何其它他要加给我们的命令。所以,上帝命令我们承认他的 主权,然后去服从他所有的诫命(申 6:4-6)。耶稣也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守我的命令”(约 “你们不遵我的话行,那么你 们为什么还称呼我主啊,主啊呢?”(路 6:46 意译,参见太 7:21-22)。 &上帝的权柄是绝对的。这就是说,首先,我们不应该怀疑,质问他的权柄。保罗说亚伯拉罕相信上帝的应许, “总没有心里起疑惑”(罗 4:16-22)。亚伯拉罕肯定受过试探,要他起疑惑。上帝应许要赐给他迦南地,但尽管他 住在当中,他却并没有拥有一寸的土地。上帝应许要给他一个儿子,这儿子的后裔要比海边的沙还要多。但是亚伯 拉罕的妻子撒拉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亚伯拉罕已经超过一百岁,这个应许还没有实现。但无论如何,亚伯拉罕紧 紧抓住上帝有权柄的话语,甚至不顾他感触得到的证据。我们也应当如此。 &第二,上帝绝对的权柄意味着他的主权要超越我们效忠的任何其它事情。我们应该忠心于我们的父母,我们的 国家,我们的朋友,但是上帝呼召我们来尽心爱他,这就是说,他不容得有人与他相争。耶稣告诉他的门徒要孝敬 父母(太 15:3-6),但他告诉他们更要尊崇他(太& 10:34-38,参见太 8:19-22;22:37;腓 3:7-8)。 &第三,我们说上帝的权柄是绝对的,这意味着上帝的权柄涵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保罗说“你们或吃或喝, 无论作什么,都要荣耀上帝而行”(林前 10:31;参见罗 14:23;西 3:17,24;林后 10:5)。我们所作的一切,要么 是荣耀上帝,要么就不是。上帝有权对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发号施令。
立约的同在 &上帝的主权意味着他掌管一切,说话带着绝对的权柄。上帝的主权还有第三个要素,从某些方面来看,这是最 深奥,最宝贵的。这个要素就是他向我们的委身,因此与我们同在。 &正如前面看过的那样,这盟约的实质就是上帝所说的,“我要作你们的上帝,你们要作我的子民。”上帝向在摩 西带领下的以色列人说这番话(出 6:7),向新约时代上帝的子民说这番话(林后 6:16)。在整本圣经中他多次宣告 这个应许(创 17:7;出 6:7;29:45;利 26:12;耶 7:23;11:4;24:7;30:22;结 11:20;14:11;36:28;37:27;来 1l:16; 启 21:3)。这意味着立约的主是接纳人作他自己百姓的上帝。 &当上帝接纳我们作他百姓的时候,他为我们争战,他祝福我们,爱我们,有时候因为我们的罪特别审判我们(如 摩 3:2 所言)。最重要的,他与我们同在。 他奉他的名祝福我们(民 6:27),所以他与我们同住,我们与他同住。 在旧约的时候,上帝确实与以色列同住,正如他在会幕,后来在圣殿里显现,让人看见他的同在。在新约时代,耶 稣是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赛 7:14;太 1:23;参见创 21:22;26:28;28:15;39:3-4)。他是“住在”我们 中间的上帝(约 1:14)。他复活之后,派圣灵以我们为殿,住在我们里面(林前 3:16)。 掌管,权柄,同在。这些主要的圣经概念解释了什么是上帝的主权。
超越性和临在性 &这些我称为主权属性的特征,要帮助我们对神学家经常用来描述圣经里的上帝所用的超越性和临在性这两个概 念有一个清楚认识。这两个词不是圣经里的用语,但是圣经确实说到上帝是在“至高之处”的(诗 113:5,参见 123:1; 赛 5:16),也是“与我们同在”的。他即是“高高在上面”,也是“谦卑在下面”。他高升,他也与我们亲近。当圣 经用“在上面”这样的言语时,神学家们把这称作是超越性。当圣经说上帝是“在下面”与我们同在,神学家们说 的是临在性。 &然而超越性和临在性这两个概念有危险的地方。比如一些神学家误解了上帝的超越性。他们以为这意味着上帝 离我们如此遥远,我们其实无法认识他;如此遥远,人的语言不能准确描述他;他离我们如此遥远,他只不过是天 上模模糊糊的某样东西,没有任何确定的特征。这种超越性的概念是不符合圣经的。如果上帝是这样超越的,他怎
么可能也与我们亲近呢?而且按照圣经,我们能够确切认识上帝。尽管人类的语言有局限,上帝却能使用人类的语 言,清楚准确告诉我们他是谁,他做了什么。 &所以我请你抛弃这种超越性的神学概念。如果你真要使用这个词,请用它来描述上帝坐在宝座上好了。当圣经 讲上帝是“至高”,“为大”,得“高举”,这不是说他离我们极为遥远,我们不能认识他。这而是说上帝是君王,他 是主宰。换其他话说,圣经讲的超越性是上帝掌管和权柄的主权属性。 &类似,如果你真的要用“临在性”这个词,你就要用它来形容上帝立约的同在。一些神学家说到这一点的时候, 让人觉得当上帝临在,他就是沉浸在这个世界里,隐藏在世界上,不能和受造物实在的有所分别。但这也是不符合 圣经的,因为他是造物主,我们是受造物,所以上帝总是有别于这个世界。然而他是清楚显明在这世界当中的(诗 19:l;罗 1:18-21)。上帝确确实实地临到了我们,与受造物同在,这真是奇妙和宝贵。
对把主权作为中心焦点的反对意见 &当然我们可以用很多角度来看圣经。我认为主权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角度,很简单,这是因为它在圣经本身居 于如此中心的位置。但是一些神学家喜欢采用其它的方法。例如一些人习惯聚焦在上帝的慈爱和怜悯上。我认同这 些很重要,但我认为,它们的重要性从主权的角度来看是至为明显的。上帝的慈爱和怜悯是他与他的百姓立约同在 的方面。而且,上帝的主权凸显了他的慈爱和怜悯,表明了它们的能力,让我们确信,他的慈爱总能成就他的旨意。 &当然,对一些人来说,强调上帝的全权(sovereignty),这本身就应当避免不谈。他们要给人的自由意志留下 更多空间(见第七章)。但是上帝的全权,连同预定论的教义,是圣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人反对的意见可能是,主权这种观念让人想起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很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首先按照圣经的 角度,而不是按人类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主权这个问题。圣经对主权的看法和封建主义是极不一样的,尽管两者在某 些方面有共通之处。主要的区别在于神绝对的掌管和权柄,是和他与他百姓的同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另外一个反对意见就是,聚焦在主权之上,这会遮蔽其他圣经的强调之处。肯定的是,任何强调某样圣经真理 的模式都会多少以牺牲其他真理为代价。原因在于神学并不是圣经。神学重新叙述圣经的真理,所以无可避免的是, 它的强调点是和圣经本身不一样的。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限制神学,让神学只能是从创世纪到启示录把圣 经复读一次。 &肯定的是,用其他的模式,如上帝是父,丈夫和救赎主,来平衡主权模式,这是有益的。在所有这些当中,我 认为主权是最全面的,既是因为它广泛贯穿整本圣经,也是因为它能包括和解释其它的模式。 &关于上帝,我们当记住的第一样事情就是他是主,是耶和华,是自有永有。作为主,他是有位格的,圣洁的, 是立约的头。他完全掌管着他所造的世界,带着绝对的权柄向我们说话,自己委身于我们,作我们的以马内利,就 是上帝与我们同在。
第二章& 上帝和他的作为1
通过描述上帝在历史中的作为,通过给我们关于他充满权柄的描述,和通过给我们稍微一瞥他三位一体的内在性, 圣经来向我们启示上帝。在这一章中,我们要看这几方面的头两样,第三章要看第三样。上帝的作为和圣经的描 述,以他的掌管,权柄与同在,表现了他的主权。
上帝是谁?在前一章我强调,在圣经中上帝很主要地显为是主,这意味着他掌管万事,说话带着绝对的权
柄,在盟约的承诺中与他所造的受造物同在。 在这一章,我们要更详细来看上帝的本质。我要事先警告你,在这方面我们要覆盖的范围很广;但是再一次, 我希望能给你一些挂钩,用来安置我要讲的许多概念,我希望这样能让你学得更容易一些。我要再次使用一种三重 的模式,是多少和前面讲过的模式对应的。 &圣经通过描述上帝的作为,通过给我们关于他充满权柄的描写,并通过给我们稍微一瞥他内在三位一体的生 命,来向我们展现上帝。上帝的作为是和他掌管的这个主权属性相对应,因为他的作为大有权能,总是能够成就他 的旨意。当然,关于他充满权柄的描述,这是代表了上帝主权的权柄。对上帝内在三位一体生命稍微的看见,这是 与他的同在相对应的;因为这让我们知道,甚至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他就存在于亲密的位格化的关系之中& ―― 三 个位格在爱中彼此委身,完全地彼此同在。 &上帝在他各样的作为,描述和内在生命中向我们彰显他自己,让我们看到他是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 要让人知道他是耶和华,是主(出14:4,以及很多别的经文)。当我们来看这些圣经教导时,我祈求上帝使你能更 清楚看见上帝的主权。
上帝的作为 我们可以把上帝的作为分成三类:他永恒的定旨,他在自然界中和对自然界的作为,以及他对罪人的救赎。第一样 对应的是他的权柄,第二样对应他的掌管,第三样对应的是他立约的同在。我要用本书大部分的篇幅来讨论救赎, 因为这是圣经的主题。在这一章,我要集中注意力来看上帝永恒的定旨,以及他在自然界中和对自然界的作为。让 我们先看后者。 &上帝在自然界中和对自然界的作为可以被进一步分为神迹,护理和创造。又是一组三样的事情!但我不大肯 定能不能把这三样和主权属性联系起来,所以我要跳过去,直接来谈谈这些事情。
神迹 &什么是神迹?人们有时候把神迹定义为有别于自然律的例外,但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符合圣经的。圣经没有 讲到任何关于自然律的事情,圣经的作者对自然律知之不多,还不至于把神迹当作是有别于自然律的例外。 &当圣经作者讲到神迹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所想的可以被归纳为是上帝主权异乎寻常的彰显。当上帝让海水分 开,好使以色列人可以在干地上走过去的时候,以色列人很有可能并不大知道自然律被终止或改变了& ―― 尽管很 有意思的是,出14:21 说这神迹是通过吹一场“大东风”发生的,但他们并不知道是上帝在动工。2& 他们知道上帝 正如他应许的那样,行大能动工,拯救他的百姓,毁灭埃及的军队。上帝让大海干涸,好使“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 和华”(14:4)。当上帝让斧头飘在水面上,让死人复活, 治好大麻风的人的时候,无疑他的目的也是如此。当 耶稣行神迹,让门徒捕获到鱼的时候,彼得并没有说什么自然律被改变或扭曲之类的话,而是集中去看在这神迹中 显明出来的耶稣的主权,说道,“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路5:8)。 &圣经用不同的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单词表达神迹,是集中在三个方面:权能,记号和奇事。这很特别,是和我 们一直在讲论的三个主权属性相对应的。神迹是权能, 表明上帝对他的造物的掌管。神迹是记号,是满有权柄地 传达上帝的意图。神迹是奇事, 这些事情唤醒我们,让我们意识到上帝真的在这里,在他立约的同在中,正如彼 得在那捕鱼神迹发生之后意识到的那样。 &今天还有神迹发生吗?首先很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就算在圣经里神迹也不是每天都发生的。它们是在非 常特别的情形下发生的事情,通常是要证实一位先知或门徒所说的话属实,特别是证实父给他的儿子耶稣所作的见 证。我们不应当期望神迹是基督徒生活固定的一部分。上帝并没有应许有这样的事。上帝只是为了他自己的理由行 神迹。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保证说上帝今天不行神迹。如果我把神迹定义为是上帝主权异乎寻常的彰显,这个定义 是正确的话,我要提醒你,异乎寻常是一个相对而言的用词。异乎寻常和寻常之间,神迹和护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 分别。圣经里“奇事”这个词用在让斧头浮起来,把水变为酒,行神迹喂饱众人上,但是在诗136:4 和25,它们也 指上帝赐食物给他一切的受造物。我们通常都不认为这是神迹,但是当你去想这件事情,这其实是非常奇妙的。给 旷野中百万以色列人食物吃,这是一件奇事,然而在一种意义上,上帝绝对是赐食物给地上每一样活物,这更加奇 妙。所以,可能从一个角度来说,上帝无时不刻在我们四周行神迹。
护理 &现在我们来看护理。如果神迹是上帝异乎寻常的作为,那么护理就是他寻常的作为。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 样,这两者之间的分界线并不明显。神迹很奇妙,但上帝的护理也很奇妙。 &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把护理定义为“他极其圣洁地、智慧地、有权能地,继续保守,并统管他所创造的万 有及其一切行动”(第11问)。请注意其中的“万有”和“一切”。正如我们在上一章看到的那样,上帝对他的 世界的掌管是全面的。任何确实发生的事,都是他使之发生的。他的“保守”有很多不同的含义:诸如,没有上帝 的许可,地球无法继续存在;耶稣维系万有(西1:17);上帝延迟他毁灭性的审判,直到他所有的选民都得救为止 (彼后3:5-9);我们活在地上的时候,很多时候上帝保守他的百姓免于死亡和毁灭(创45:5)。当然死亡最终都要 来到,但就算我们死后,上帝仍继续保守我们。正如大卫说的那样,“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诗16:10)。 “统管”的意思就是引导自然和历史的路径,达到上帝预定的目标(弗1:9-11)。 &小要理问答并没有说启示是护理的一方面,但是很要紧的是,我们应当记住,每一件发生的事都反映了上帝 的智慧(诗104,特别是第24节;箴8:22-36),他的话语指挥着万事(诗147:15-20;& 148:5-8)。这就是诸天诉说
2一个人可能已经看到了,“把水分开”,神在创造世界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事(创1:6)。
上帝的荣耀的原因(诗19),他眼不能见的本性是清晰可见的(罗1)。上帝在护理中向我们启示他自己。 &最后,“参与”(concurrence)就是上帝与即使算是自然和历史中最微小的事件合作,成就“上帝的力量与 所有从属力量的合作,按照预先订立,管治这些从属力量运作的定律,使它们运行,完全按照它们运行的那样运行。 3 ” 我们通常以为,植物发芽的时候,它们是在行出自然律。确实如此,但是参与的教义告诉我们,上帝也与这些 定律一道动工,通过它们动工,成就他的旨意。所以,若不是上帝的旨意,没有一只麻雀会掉在地上(太10:29), 他数算我们头上所有的头发(太10:30)。上帝不仅从上面,而且也从下面统管他的世界。他既在天上,也在发生 的一切事物之中作工。 &那么护理就像神迹一样,也符合我们讲的三重画面。上帝在护理中掌管万事(通过统管和保守),他满有权 柄地启示他自己;他亲自与他所创造的世界同在。
创造 &在看了神迹和护理之后,让我们来看创造的教义。创造是上帝的作为,使万物出现,是创世记第1章记载的事 件。神迹和护理在现时的世界彰显上帝的主权,创造则是在时间开始的时候彰显他的主权。 &教会总是承认上帝是从无到有的(ex nihilo)造成这个世界。在“起初”,当上帝创造天地的时候(创1:1), 除了上帝自己以外,任何事情都不存在。这里有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上帝不是用非受造的东西造出这个世界。 一位为人的艺术家一定要有工具,比如粘土,油彩或画布。但是上帝不使用材料。为什么?因为世上所有的材料 都是由他造的。这就好像一位为人的艺术家不仅制作出一尊雕像,还造出粘土,以及构成粘土的一切元素。上帝 造天上,地上和海里的万物。没有一件事不是由上帝创造的。所以就不存在上帝用来创造世界的非受造的事物。 &第二个问题就是,上帝不是从他自己,从他自己的本体创造出这个世界的。这就是说,这世界不是上帝。世 界没有神性。在圣经里,上帝是造物主,世界是他的创造。所以我们只敬拜上帝,不敬拜世上任何的东西。和某 些东方宗教和西方新纪元运动思想相反的是,我们自己并不是神。 &如果上帝不是用已经存在的事物造这世界,不是使用他自己的本质造这世界,那还剩下什么?他用什么造出 这个世界?尽管看起来很古怪,但唯一的答案就是,无。 &圣经没有直接说上帝是从无造出这个世界,但它确实说上帝创造万有(所以没有一样是非受造的东西),世 界不是上帝(所以上帝不是从他自己的本质中创造了这个世界)。 &在圣经里,上帝从无到有的创造,这是对救赎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类比。拯救是上帝新的创造(林后5:17;弗2:10)。 正如上帝从无造出这个世界,从黑暗中带出光明,同样他把他的百姓从罪中带进到义中,从没有爱的指望到对他的 爱充满确据。保罗说:“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上帝,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 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就像创造一样,在救赎这件事上,一切事情都是出于上帝的。救恩出于耶和华(拿 2:9)。 &今天有很多人问,上帝用了多长时间创造世界。一些人相信,他用按字面理解,24小时一天的六日创造万有。 其他人教导说,那些日子是漫长的时间段,可能是地质上的纪,这种观点被称为一日一纪说(day-age theory)。其 他人坚持创世记第一章作为一个整体,如此充满比喻的含义,我们根本无法从中得知任何关于创造时间次序的事情。 这是一组很复杂的问题,我不能在进行神学概览的时候讨论这些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为什 么那些日子不可能是24小时的一日。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开战。 关于创造和进化论的关系,我们会在第七章简单来看这个问题。
3柏路易(Louis Berkhof),《系统神学》(Grand Rapids:Eerdmans,1939), &171页。
上帝的预旨 &我们已经讨论了神迹,护理和创造:上帝在时间之中的主权,和上帝在时间之初的主权。现在我们来简单看 看上帝的预旨,这要让我们看到他在时间开始前,一直回溯其亘古永恒的主权。 &按照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上帝的预旨是“他从永远所定的主意;根据他的美意,为了他自己的荣耀,预 定一切将有的事”(问7)。我们在第一章已经看到,上帝掌管一切。在这里,我们学习到,这种掌管是出于一个 计划& ,圣经把这称为他的旨意,他心里的想法,他的智慧。很明显,上帝在这个世界上的作为不是随机而发的。 对此上帝早就想清楚了。因为他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理由,一个目标,一个旨意,他能叫万事相互效力,叫人得 益处(罗& 8:28;弗1:11)。在苦难中这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上帝的计划归溯到时间之前,一直追述到亘古的过去:“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 (诗33:11;参见104:24;赛37:26;46:10;太25:34;林前2:7;弗1:4;3:11)。 &最奇妙的预旨就是上帝在创世之前,就要在基督里拣选信徒(弗1:4;提前1:9)。所以没有什么可以叫我们与 他的爱隔绝。这被称为拣选的预旨,我们要在第十三章讨论这个问题。
对上帝满有权柄的描述 &我们已经在神迹,护理,创造和预旨的范畴内讨论了上帝的作为。在每一样这些作为当中,上帝都表明他就 是主。 &圣经也很简单告诉我们上帝是什么样子的,以此更直接教导我们关于他的事情。所以,我要讲圣经对上帝的 描述。这些圣经描述分三种(现在你看惯我表述中的模式了吧?):名字,形象和属性。 &神的名字就是像主这样的名字,我已经把这当作我中心的主题。另外一个名字就是神本身这个称号,这是一 个更广泛的用语。神 这个字既可以用在真神身上,也可以用在假神身上,但是耶和华,主,这名字只能用在真神 身上。还有复合的名字,比如全能的神,万军之耶和华(这强调的是上帝被天军环绕),耶和华以勒,就是有预备 的神,等等。我们也要看到,耶稣这个名字是上帝特别重要的一个名字,因为万有都要因耶稣的名屈膝(腓2:10)。 &形象是用语言表达的上帝的画面,把他比作为我们经历中的人和事。所以圣经把神表现为是君王,父,牧羊 人,光,磐石和盾牌。君王多多少少与主是同义词,在圣经里数千次出现。父可能是上帝最重要的形象,在新约中 尤为如此。耶稣教导我们要称上帝作我们的父,因为在一种特别的意义上,上帝是耶稣的父。上帝通过耶稣接纳我 们为嗣子,进入他的家;我们呼喊“阿爸,父!”& - 爸爸!(罗8:15;加4:6),就像耶稣他自己呼叫的那样(可 14:36)。 &人有时候问,可不可以把上帝称作我们的母亲。肯定的是,按本质来说,上帝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因为 他没有身体。所以这是一个关于形象的问题:我们应当主要用男性的形象,还是用女性的形象来讲论上帝?圣经中 上帝有女性的形象。主说他是生以色列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以色列之母(申32:18;参见民11:12;赛42:14-15)。 但我们要记住,使徒保罗对他自己也是用了类似形象的说法,他说“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 们心里!”(加4:19)。保罗在这里把自己比喻为教会的母亲,但这并没有让人对保罗的性别提出任何的怀疑(参 见帖前2:7)。 &肯定的是,圣经中上帝的形象压倒多数的是男性形象。这不是偶然的。在圣经的时代,异教徒信仰中有女性 的上帝,但是圣经作者刻意避免暗示耶和华是女性。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圣经强调男性在家庭和教会中的领导地位。 所以把上帝表现为一位女性,会让人对上帝的权柄认识混乱,这也可能会遮蔽了圣经中上帝作为他百姓的丈夫,以 色列是他不忠的新妇这个画面。这是一个不应该被遮蔽的画面,因为它引出了耶稣就是那新郎,要救赎他的教会作 他荣耀的新妇。 现在让我们来看上帝的属性。属性可以是形容词性的(如永恒的),也可以是名词性的(如亘古),是用来形容上帝是一位怎样的上帝的。我要再次给你三个挂钩,把这些挂上去,我把这些属性分成慈爱,知识和权能。这 三样是分别对应同在,权柄和掌管这三样主权属性的。再一次,我的要点就是,像上帝的作为,他的名字,他的形 象一样,圣经用上帝的属性来启示他的主权。&我的篇幅有限,在这里只能给你一些基本的观念,以及一些圣经经文,我鼓励你默想这些经文,更深入理解。
慈爱的属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上帝的慈爱。肯定这是很重要的,因为约翰两次说上帝就是爱(约壹4:8,16)。当圣经讲到 上帝的道德特征时,它使用不同的词,如良善,恩典,立约的信实& (希伯来文作hesed),义,公义,以及慈爱这个 词本身。这些有时被称作是他的道德属性。 &这些词有不同的细微差别。良善是一个更常用的词,常常是指上帝对所有人,甚至那些在盟约之外的人的仁 爱。恩典这个词当然常用来指上帝的拯救这恩赐本身,是与他百姓任何的行为无关,是赐给他们的。义和公义是相 当法律性的用语,指出上帝的作为达到至高的标准& - 当然是他自己的标准!―― 公平和公正的标准。 &上帝的慈爱是忠心,感情和行动,它们分别对应的是他的权柄,同在和掌管。忠心的意思是忠诚,对说的话 守信;感情是情感上的喜爱;行动代表着我们为我们所爱之人所做的好事。上帝的爱拥有这三种元素;我们对他的 爱,对彼此的爱都应当反映出他的慈爱。 &上帝爱他所有的创造物,甚至爱他的仇敌。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太5:43-48),他对所有人行公义, 按每一个人当得的待他(创18:25)。但上帝的慈爱,甚至他的公义,4& 远不止这些(约3:16;约壹4:8-10);因为 我们作为在基督里的信徒,我们没有得我们配得的。我们配得的本是死亡,但是上帝把那死亡的惩罚加在他儿子身 上。耶稣死了,他得到我们配得的。因为他,我们得到比我们配得好得多的事,我们根本不配的祝福。所以在圣经 中,上帝的慈爱,良善,恩典,甚至公义,描述的是上帝那伟大的作为,上帝藉此把救恩带给不义的人,带给我们。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上帝也是一位发义怒的神,一位审判的神。圣经甚至说他恨某些人――他每日憎恨恶 人(利20:3;申25:16)。有时他的恨带给人直到永远的惩罚。我们一定要记住,他曾经也恨我们(弗2:3),然而 却在爱中向我们伸手,在基督里救了我们。甚至就在他恨我们的时候,他已经在创世之前在基督里爱我们了。你看 到这似非而是的事实吗?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个人既爱又恨,这是一件可能的事情:上帝恨他是因为他是恶的,然 而,从长远看却爱他,以致上帝要救他脱离邪恶。 &如果上帝是爱,那么他怎么可能恨人呢?首先,上帝的爱是忌邪的爱(出34:14)。就像在一个人的婚姻中 一样,上帝有权利期望我们忠心于他。当我们不忠时,我们召来他的怒气。第二,尽管上帝是爱,他却没有义务要 把他的爱平均分给所有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从每一个人都从他手领受到某些祝福(太5:43-48)这个 意义来看,他是爱每一个人的。确实,他善待我们所有的人,远超我们所配得的。然而,他留下最大的祝福,只留 给他的爱子,和留给他爱子用血买赎来的百姓。
知识的属性
在知识的属性这个题目下,我要讨论他的发言,真理和智慧,以及知识本身。 &首先,他的发言。 我们会在第四章更多思想上帝的话语。但在这里请注意,只有在圣经记载的信仰中,才有 至高神向他的受造物传达关于他自己的真理这一回事。这就是我在第一章说上帝既是绝对,也是有位格的那个部分 讲的意思。发言是有位格的活物特有的。在多神教的信仰当中,众神说话,但他们不是至高的。在印度教和其他复 杂的信仰中存在着一位至高的神,但那位至高神是沉默的。 圣经一神论其中一样最宝贵的祝福就是,我们的上帝 向我们说话,向我们的头脑和内心传达他的知识。
4他的义是拯救我们的,例如:罗1:17,约壹1:9。 11
&第二,他的真理。 圣经对真理这个词的用法分三种。5& 上帝是真理,真神是与假神对立的(耶10:9-10;约壹 5:20)。他讲真理& ― 从不说谎,从不犯错(多1:2)。&&& 他行真理,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他是良善与爱的上帝(申 7:9)。 &第三,他的知识。 上帝知道一切,所以我们说他是全知的。(诗147:5;约21:17;来& 4:12-13;约壹3:20)。 圣经说他的认识是无限的,他了解万事,他分辨我们内心的思想与动机。他当然是了解万事,因为所有事情都是藉 着他智慧的计划而发生的。 &今天一些称为开放神论者的人说上帝并不完全地或穷尽的知道将来的事情。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人甚至说, 上帝在说将来会发生的事时会出错。但是这种观点是完全违背圣经的。6& 申18:21-22说到,验证真先知是看他的预 言是否应验。很明显,这说的是,如果一位先知的话证明是假的,那么这些话是不可能出于上帝的,因为上帝对将 来的事情,对任何其他的事都不会看错。确实,知道将来,这不仅是对一位真先知,也是对一位真神的验证。在赛 41:21-23上帝挑战假神,叫他们预言将来,因为他知道他们不能。只有他肯定知道有什么事情将会发生。 &确实,在圣经中上帝经常发具体详细的预言。藉着上帝的默示,先知撒母耳告诉扫罗,离开后不久,扫罗就 会“在便雅悯境内的泄撒,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撒上10:2),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所有这些事 情都按照撒母耳预言的那样一模一样地发生了。(也见王上13:1-4;王下8:12;诗139:4;徒2:23;& 4:27-28。) &开放神论者有时说上帝是不知实情,就像在创18:20-21,上帝说他要去所多玛,看看它是不是像某些人控告的 那样充满罪恶。但如果在这一段经文中是在讲上帝不了解实情,那也是讲他不了解现在的事,而不是不知道将来 的事,而开放神论者都承认相信上帝对现在之事并非不知。我们要知道,在这一段经文,以及其他经文里,上帝 是用比喻的方式说话,要讲明一个要点。在此处,要点就是上帝在为指控收集实事证据,然后对所多玛的罪作出 判决。 &上帝不仅有知识,还有智慧。智慧是知识的一种更高的形式,它了解某样事情更深的意义,以及它实际的现 实意义(诗104:24;136:5;罗11:33)。智慧是极深的知识,发挥作用的知识。在圣经中智慧有时候可以被翻译为 “技能”。 &我们在想到每一种这些属性的时候,都要记住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圣经讲到关于上帝的每一件事情,它也 是同样用在耶稣身上。正如上帝是慈爱,知识,智慧,耶稣也是如此。上帝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 救赎(林前1:30)。
权能的属性 &我们现在来看权能的属性,这反映了掌管这个上帝的主权属性。当然首先上帝的权能本身如此广泛,以致神 学家把它称为全能,就是说上帝能做万事。圣经教导说,上帝的权能是无限的, 他能做他想要做的一切。诗115:3 说上帝都随自己的意旨行事(参见赛55:11;耶32:17)。然而,有一些事情是上帝不能做的。多1:2 说上帝不能说 谎& (参见民23:19),我们可以轻易推论,他不能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为上帝是完全圣洁与良善,所以他不能做任 何邪恶的事情。类似,他不能做任何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事情,比如把圆变成方,因为他全然的真实意味着他话 语和行为完全一致。另外,上帝不能做与他的神性不相称的事,比如为自己买鞋子和庆祝生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精确定义全能,好使我们可以用概括的说法知道上帝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呢?基本上我 们是不能定出这样的定义。我们知道上帝的权能比我们能想象的要伟大得多,我们知道他要做的事,没有一件他是
5这些分类有时分别被称作是真理形而上学方面,认识论方面和伦理方面的概念。
6关于开放神论更多的论述,请参见我著的& No other God《别无他神:& 对开放神论回应》(Philipsburg,NJ:长老会与改革宗出版社,2001)
做不成的。除此之外,我们只能赞美他大能的奥秘。 &上帝的权能是以他有意愿(旨意)为前提的,就是有选择的能力。他选择他要做的任何事,他的权能使他能 够这样做。在圣经中“旨意”的用法有三种。首先,有上帝预定的旨意(decretive will)(创50:20,太& 11:25-26; 徒2:23;罗9:18-19;弗1:11)。很简单,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他的预旨。他预定的旨意就是他定好的事情,每一样都 要成就。 &第二,还有他命令的旨意(preceptive will& )(太7:21;弗5:17;6:6)。这是上帝喜欢要做的事情,他的价值观, 他常常把这些向我们传达,作为他对我们生活的命令。很清楚,没有人能违反上帝预定的旨意:上帝预定的旨意总 要成就。但我们总是在违反,侵犯上帝命令的旨意。侵犯上帝命令的旨意,它的另外一种叫法就是犯罪。我们可以 说,在预定的意义上上帝并没有定意要每个人都会得救,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得救。然而,在命令的意义上,他 要人人为罪悔改,相信耶稣,所以能上天堂。在这个意义上,上帝“愿意万人得救”(提前2:4)。 &第三种意义上的旨意,就是上帝的呼召(divine vocation),就是我们要去明白的“上帝对我们生活的旨意”。 我们通过被圣灵更新我们的心思意念,以此来发现这种意义上的上帝的旨意(罗12:2;参见弗5:10)。在这种意义 上的上帝的旨意,就是把他的命令有智慧地应用在他预定我们所处的境况之中。 这三种旨意分别对应的是上帝的掌管,权柄和同在。 &我们继续往前的时候,你听到我讨论说,比如无限,永恒,广大等的这些属性是上帝的权能时,你可能会感 到惊奇。通常我们想到这些属性的时候,我们认为它们是表明了上帝的“所在”。无限说的是他无处不在,永恒表 明他超越时间,广大表明他超越空间。说上帝无处不在,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这没错;但更根本的是,上帝是每 一处,每一件事的主。他是时间的主,空间的主。所以无限,永恒和广大彰显了上帝对这些创造领域的有力掌管。 &无限 是一种普遍的说法,表明上帝超越受造物之上。我们是有限,受限制的;他不是。它的主要意思就是我 们的权能受限于我们的软弱;而上帝却不是这样。 &类似地,永恒 意味着上帝有完全的权能掌管时间,并超越时间。圣经在很多处经文里讲到永恒,其中有创21:33, 申33:27,罗1:20,弗3:11,提前1:17,来9:14。时间不能像限制我们一样,它不能限制上帝。一些人,比如奥古斯 丁,论证说上帝是在时间“之上”的;其他人,比如奥斯卡? 库尔曼,认为上帝是在时间“之中”的。圣经没有 直接讲到这个问题。但圣经确实表明:和我们在时间中经历的不一样,上帝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我们受限于生命 的开始与终结;上帝不是。我们受限于改变;上帝不是(下面我们会更详细看这个问题)。我们不了解过去和将 来;上帝却能够清晰地看到所有的时间领域。我们感到挫败,因为时间过得太快,我们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或 者时间过得太慢,我们感到沉闷;但是上帝绝不会这样受限:一日对他来说就如千年,反过来说亦是如此。 &些事实更符合上帝在时间“之外”,或“超越时间,而不是仅仅在时间“之中”的观点。但是请记住,上帝 也是在时间之中。圣经让我们看到,上帝是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与人相遇的神。上帝在时间中无处不在,正如他 在空间里无处不在一样。重要的是,上帝不像我们,他是时间的主,他的主权是超越时间的。 &因为上帝是永恒的,所以在某些方面他是不可改变的(民23:19;撒上15:29;诗102:25-27;玛3:6;雅 1:17)。确实,在圣经的描写中,偶然得,我们感到上帝似乎在改变。例如,在约拿书他对尼尼微发出审判,但 是当尼尼微悔改的时候,他没有毁灭这城。在这个上下文中和其他的地方,圣经说上帝“动怜悯之心7”(拿4:2, 参见出32:14;撒上15:35;摩7:1-6)。“动怜悯之心”是一种改变。当然,上帝在耶18:5-10说,他何时宣告要审判, 人悔改,他就必“动怜悯之心”。这是一条常规。人甚至可以说,上帝用这样方式赐怜悯,是他不变的旨意。 &所以我们需要稍微再解释一下上帝的不变性。上帝是怎样不变的呢?(1) 他每一样基本的属性都不会改变。他 是爱,决不会失去他的爱。(2) 他的预旨不变。(3) 他立约的信实不变;上帝决不会不信守他的应许。& (4) 他话语 的实在决不改变,它永远是真实的。
7 TR.& 中文圣经把此词翻作“后悔”
&让我们简单看看其余的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广大 是他对空间行使的主权,正如永恒是他对时间行使的主权(王 上8:27;赛66:l-2;弥3:11)。所以,在一种很重要的意义上,上帝是在空间“之外”,正如他是在时间之外一样。 无处不在& ,意思就是上帝不仅在空间之外,也在空间之中,在所有的空间之中(诗139:7-10;徒17:28)。我们不 能逃离上帝。他无处不在,因为他的权能,知识和爱是遍布在他一切的作为之上。换言之,我们不能从他那里逃离 出去,因为他是主。 &无形体性,就是说上帝非物质,没有身体。身体不能超越空间和时间;但上帝可以。当然他能够以有“身体” 的方式呈现,并已经呈现过,特别是在基督里。 &请注意,在这整串的属性当中,上帝既是超越的,也是临在的。他在世界之上,但也在世界的每一部分之中。 &因为上帝没有身体,所以他是眼不能见的(罗1:20;西1:15;提前1:17;来11:27)。只要他愿意,他就能在任& 何时候,以任何方式让自己被人看见。所以他是可见之物的主。主是光,他的荣耀是可以被人看见的,这荣耀是当 他自己向我们显明时,从他而出的大光(出16:6-10)。当我们靠着基督来信靠他的时候,按比喻的说法,这光就 照在我们身上,所以耶稣可以说,我们是世上的光,正如他是世上的光一样(太& 5:14;约1:9;3:19;& 8:12; 9:5; 11:9;12:46)。荣耀上帝,就是无论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要反射出这光,好使我们更完全地表现出上帝的形像样式, 好使各处的人都能在我们身上看见耶稣(诗19:1;林前10:31;11:7)。 我要在第12章讲上帝的灵性,那时我们要讨论圣灵的问题。 &上帝的自足& (这个词源自拉丁文aseity)指的是他自我满足。保罗在徒17:24-30中对雅典人说,上帝没有缺乏(参 见诗50:8-15;赛& 40:19-20;44:15-17)。人有时候说,上帝既然是自足的,他就不可能忧伤,但这是不符合圣经的。 圣经教导说,上帝有我们拥有的各样情感, 只是他的更加完全。确实,上帝会忧伤,因为保罗对我们说,不要叫 圣灵担忧(弗4:30;参见创6:6)。上帝在圣经中经常使用非常感性的言语劝勉我们:上帝通过以西结说,“你们 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结33:11;参见罗8:31-39;11:33-36)。 &一些人也会说,因为上帝是自足的,所以他不能受苦。这被称为无感性(impassibility.)。确实,上帝永远不 会因为丧失他任何的属性或神性而受苦,但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忧伤,那肯定是一种受苦。最重要的是,三一真神的 第二位,耶稣基督,肯定是受过苦,因为他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了。他的父为了我们舍了他的独生子,他肯定是受 苦的(罗8:32)。. &在这一章我们思想了上帝主要的作为和属性。在下一章,我们要看圣经关于上帝的教导的第三个重要方面, 就是三位一体的教义。
第三章& 上帝,三一之神1
上帝是独一的上帝,但他以三个位格存在,就是圣父,圣子和圣灵。我们要察看这句话的圣经根据,以及 初期教会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讨论。
我在第二章说过,圣经用三种方法把上帝显明给我们看:通过叙述他的作为,通过给我们关于对他充满权柄的
描写,通过让我们一瞥他内在三一的生命。我们非常简单地看了前两样。在这一章我们要看一看三位一体,这个对 应上帝的同在这个主权属性的问题,因为三位一体表明了,就算在世界被造之前,父,子,圣灵已经彼此同在了。 但请记住,圣经只是给我们稍微看一看这个问题,而不是长篇论述。我认为一些神学家是夸大了我们对三位一体的 认识。圣经关于三位一体的教导,大部分是非常奥秘的,我们一定要在谦卑中低头,进入这个神圣的领域。 &我们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三位一体这个教义:& (1) 上帝是一(体);(2) 上帝是三(位);(3) 三位的每一位 都是完全的上帝;(4) 三位的每一位都彼此不同;(5) 三位亘古永恒以来的关系是父,子和圣灵的关系。我们要依 次来看这些宣告。
上帝是一 &我们会倾向认为三位一体的教义就是说,上帝是三个位格。但是三位一体这个说法不仅仅是说上帝是三个位 格,还说上帝的三个位格是一体的。所以,上帝的唯一性,上帝的合一,是三位一体这个教义的一部分。 &圣经当然是清清楚楚讲到上帝是一。“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申6:4;参见32:39)。 这很重要,首先,因为这是真理:只有一位上帝,只有一位配得敬拜的上帝,而不是好像希腊人,埃及人,巴比 伦人和迦南人相信多神的那样。其次,这一点很重要是因为上帝要有主权,他就必须是合一的。只有一位上帝才 能完全控制这个世界,带着终极的权威说话,与人最密切的同在。因为只有一位主,所以救主只有一位(赛43:11; 约14:6)。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救恩出于主耶和华(拿2:9)。
上帝是三 &当然,圣经在某种充满奥秘的意义上,也教导说上帝有三个位格。旧约圣经用复数的形式讲到上帝,尽管没 有新约圣经那么清楚。例如,在旧约里,上帝的智慧是有神性的,是上帝的一种属性,但是和上帝自身是有区别 的,是他用来创造世界的一个工具(诗136:5)。对于上帝的话语,他的名,他的荣耀,他的灵,以及上帝的使者 来说,情况也是如此(诗33: 6;创31:11-13;赛54:1)。 有时候旧约圣经甚至讲到上帝是三:
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并且他面前的使者拯救他们。他以慈爱和怜悯救赎他们。在古时的日子,常保抱他们, &1& IIIM神学教育资源中心获得P&R& Publishing& 对此书的中文翻译和网络版权,任何人和组织未经许可不能以任何形式发行(2008, www.thirdmill.org)
怀搋他们。他们竟悖逆,使主的圣灵担忧。他就转作他们的仇敌,亲自攻击他们。(赛63:9-10)
&你可以在诗33:6,赛48:16,以及该5:7)看到其他关于上帝三重性的描写。但是在旧约圣经中,这些都如 影一般,充满奥秘。 &然而,到了新约圣经的时候,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都是上帝,这已经是确定的教义。这是怎样发生 的?因为在新约圣经写成之前,圣子和圣灵都已经进入了这个世界。奇妙的是,新约圣经的作者,大部分是犹太 人,开始确信他们应该敬拜一个人& - 那个人,耶稣,完全不亚于就是上帝他自己。他们看到那在五旬节的时候 降临到教会的圣灵,也是完全的上帝。所以,尽管他们继续宣告上帝是一位(正如林前8:4),但他们认识到了上 帝的三个位格。我们经常在新约圣经里看到上帝的三个位格是彼此被并列提及的: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28:19)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林后13:14)
(也请比较太3:16;约14:16-18;罗1:1-4;5:1-5;来2:3-4;彼前1:2。)
这三个位格都是上帝 &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三个位格实际上是同等的,因为每一位都是完全的上帝,这一点很重要。在父和圣灵的情 形里,这是相当明显的。人曾经对基督的神性有过一些争论,我打算在第10章谈论这个问题。但是从基督教教会 开始以来,它的结论和圣经本身的结论是一样的,就是父,子和圣灵,每一位都是完全的上帝。
每一个位格都是区别于另外两个位格 &这个讨论似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难解的问题。& 一位真神,却又三个位格。这似乎看上去是相互矛盾的。然而。 作为上帝的话语& ―― 圣经,是从来不会自相矛盾的。那么应当如何调和呢? &有一些人想出办法协调这些立场,说上帝其实为一,只不过表面上看起来为三。父,子和圣灵只不过是那独 一的上帝在扮演三个不同的角色。有时候他显为是父,有时候显为子,有时候显为圣灵。这种观点有时被称为形 态论,因为它把三个位格变成只是上帝存在的形态或方式,而不是真正的三个位格。这种观点也被人们按其中一 位早期倡导人撒伯流的名字冠名为撒伯流主义。今天所谓的独一神论五旬节派教导说,耶稣是唯一为神的那一位, 他们把这叫作唯一耶稣的立场。 &教会拒绝了形态论,把它定为异端。它很明显是不符合圣经的,因为上帝的三个位格是彼此交往的。耶稣向 父祷告(约17),耶稣在地上的时候,父从天上说话(太& 3:17)。父和子一起差圣灵来到这个世界(约14:16), 圣灵给耶稣作见证。圣灵是“另外一位”保惠师,不是和耶稣一样。这三位彼此荣耀、尊荣。在其中我们看到三个不同的 位格,彼此交往,像人一样交往,而不只是一位扮演三个角色。 &所以,这三个位格既是一,也是多,既是联合,也是各自不同。请看图一。圣父是上帝;圣子是上帝;圣灵 是上帝。但圣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父。
Figure 1&&& 图1
Son&is not&Holy Spirit[is 是&&& is not 不是&&& Father 父 Son 子&&& Holy Spirit 圣灵&&& GOD 上帝]
&尽管这三者有独特的位格,他们却仍是彼此密切相关的。这种互相的关系称为互通的关系(circumcession)和 共在的关系(coinherence) (出于拉丁文 circumincessio 和希腊文perichoresis)。 这意味着,第一,圣父在圣子里面, 圣子在圣父里面(约10:38, 14:10-11);第二,圣父和圣子两位都在圣灵里面,圣灵在他们两位里面(罗8:9)。&&& 注 意:这不是说圣父是圣子,而是圣父在圣子里面。 &圣灵来的时候,无可避免耶稣要和他一起来,在他里面来(约14:18)。耶稣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父在他里面。 正如他对腓力说的:“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三个位格都在参与上帝一切的工作,就是创造, 启示,救赎和审判。三位彼此荣耀(约7:18,8:50,16:14;参见诗110:1。) &聚焦点有一些不同。在救赎中,圣父预知,圣子洒血,圣灵使人成圣(彼前1:2)。概括来说,圣父预定,圣 子完成,圣灵把基督的工作实施在人心里。圣父计划,圣子执行,圣灵实施。也许这就是三个主权属性的在三一 之间的基础。圣父为权柄,圣子为掌管,圣灵为同在。请记住,即使圣父在计划的时候,圣子和圣灵也是在欢喜 配合,对一切上帝的作为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三个位格在永恒以来的关系是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关系 &我们上述提到的已经很好地总结了圣经本身对三位一体的教导。但是你也应当知道和了解,教会是怎样解答和 面对与三位一体有关的问题和麻烦的。我们要清楚,三位一体是一个有难度的教义,教会为此不得不进行激烈的 争战。
实质和位格 &首先,教会采用了标准的术语来阐明上帝怎样既是一,又是三。1 教会宣告,上帝只有一个实质,他是三个 位格。2这些是哲学的名词,而不是圣经的用语。为了神学的目的使用圣经以外的术语,这没有什么不妥。每次我 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而不是圣经里面的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做同样的事。确实,三位一体这 个词也不在圣经里面。神学的工作不仅仅是把整本圣经读一次,还是把圣经应用在人提出的问题上,把圣经应用 在他们的需要当中。我们会在第六章更详细谈论这个问题。 &实质 的意思就像“他其实是什么。”所以,圣父实际上是上帝,圣子实际上是上帝,圣灵实际上是上帝。或 者你能想象出一种实质,就是“上帝的神性”。所有三个位格都具有那神性。3& 但总而言之,所有这一切的要表
2这些决定是在尼西亚会议(公元325年)和君士坦丁堡会议(公元381)上作出的。
3实质的同义词还有:本质,存有,本性,以及各样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对应词 17
明的是:他们是同一位上帝,他们对彼此都是一位上帝。在尼西亚信经的希腊文原文里,我们看到这三个位格是 homoousios,就是同质。再说一次,简单地说,就是只有一位上帝,三个位格的每一位都是那一位上帝。 &位格 这个词就更微妙了。神学家已经努力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这个词。但在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之 后,你可能还是找不到有什么是比把上帝的三个位格比作三个人的更好办法。 &教会使用这些术语,表明异端错在哪里。亚流派说圣子和圣灵是受造的。按照这种观点,人可以说圣子和圣父 没有相同的实质,他们不可能同是那一位真神。我们前面提过的撒伯流派,不相信上帝是三个位格;他们认为他 只有一个位格。所以,教会在它的信条中使用了上帝是一个实质,三个位格的说法。 &但请记住,圣经让我们稍微一见三位一体,而不是给我们一份长篇大论。对于上帝是一个实质,或者他是三个 位格,我们不是知道得非常清楚。我们甚至不是很清楚知道实质和位格 这两个词用在上帝身上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这些词用在被造物身上时,我们对它们的用法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但是我们不知道上帝的位格是什么,它和上帝 的实质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具体细微的区别。 &请记住,这些术语只是圣经内容的载体。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当我们使用这些神学术语时,我们 可以了解到圣经里面没有的,关于上帝的事情,离开唯独圣经,我们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但这种想法肯定是不 对的。这些术语只不过是概括圣经内容的尝试,它们不能靠自己独立存在。圣经中的奥秘仍旧存在。
本体和管治4的三位一体 &另外一个圣经没有明明白白提到的常见神学区分,就是本体的和管治的三位一体之间的分别。这不是两种三 位一体,而是用不同角度观察的相同三位一体。当然,因为只有一位上帝,所以只有一种三位一体。本体的三位 一体是就其本身而言的三位一体,它(应该说是他)脱离被造物而存在,因为即使他从来没有创造什么,他也是 一直存在的。在本体的三位一体中,三个位格之间没有从属的关系。父,子和圣灵是同等的,这就是说,他们同 是上帝,有同样的神性。 &然而,管治的三位一体是相对受造物而言的三位一体。正如我们前面看过的那样,三位一体的三个位格在创 造和救赎上是有分工的:圣父作计划,圣子执行,圣灵实施。在这伟大的戏剧化过程中,圣子自愿从属在圣父之 下。耶稣说他自己不能作什么,只有看见圣父所作的,他才能作(约5:19)。在约5:30他说,“我不求自己的意思, 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父下令了,子服从。类似,当耶稣和圣父差遣圣灵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 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6:13)。你看到这个次序了吗?圣父差遣,耶稣和圣灵受差遣。 圣父凭自己说话;圣子和圣灵说父让他们说的话。 &三位是同等的,但是他们在创造和救赎的过程中承担了不同的工作层面。在这些工作当中,有一些是涉及顺 服和从属的。上帝就不能从属吗?根本不是。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第20章教导我们的那样,例如,伟大的人作仆 人,这是完全合理的,就像他洗门徒的脚一样。 &重要的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在任何情形下,三位一体既是本体上的,也是管治上的。并不是撒伯流派教导 的那样,说上帝其实是一个位格,只不过在这个世界中向我们以三位一体显现而已。三位一体是上帝真实实际的 存在。贯穿永恒,他永远都是作为圣父,圣子和圣灵而存在的,他不能用别的方式存在。
子在永恒的生出 我想讨论的下一个教会历史性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子在永恒的生出,这有时又被称为永恒受生。这个教义尝试回
4 编译者注:译自英文Econonic,& 其原意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家政,故译为管治。 18
答一个问题& ―― 圣子是怎样成为圣子的? &我们可以在路1:35找到圣经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在这节经文里,天使对马利亚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 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必称为圣,称为上帝的儿子。”在这里,婴孩耶稣被称作上帝的儿子,因为他是在童 贞女腹中被圣灵感孕。所以他被感孕,或生出,或受生& (这些词多多少少意思是一样的),因而被称为上帝的儿子。 但是圣经教导说,这感孕并非是他身为儿子的起头。耶稣在上十字架之前祷告说:“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 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约17:5)。耶稣甚至在马利亚腹中感孕前,就已经是天父的儿子。神学家 问,如果耶稣在永恒中已经是圣子,那么是不是在永恒中存在着某种生出,受生,或感孕,使他成为圣子的?神 学家在思索,耶稣在时间中的受生是不是与他在时间之前,在永恒中的另外一种受生是相对应的。 &我想这个问题是太过臆测。但是圣经可能讲到这点,如果圣经真的讲到这点,我们就需要来听圣经是怎样说的。 圣经描写耶稣是“monogenes”,在一些经文里,比如约1:14,18和3:16,它可以是“独生”的意思。在这里,对 此人们有一些争论。一些圣经学者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独特”,而并非“独生”。但我认为前一种更古老的 观点是正确的,所以这些经文确实说,耶稣在世界被造之前,耶稣是为圣父所生,他是为圣父独一所生,是独生 子。所以,像我们大家在尼西亚信经中承认的那样,我惬意地接受并宣告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 前为父所生,出于上帝而为上帝,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唯一的问题 是,我不肯定体和位格 这两个词的意思。某位在永恒中生出,这是什么意思?当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生出儿女的时 候,这孩子要比父母年轻。但耶稣的情形并非如此。对耶稣来说,他和他的父年岁是一样的,都是永恒存在。地 上生出,要求有异性的父母,但永恒的生出并无这要求。地上的父母生出一个孩子的时候,这孩子是软弱,无助, 无知;但是在永恒中上帝的儿子从来就不是软弱,无助或无知的。当他作为一名婴孩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他变成 这样的光景。他地上的生出就像这样的光景,但是他永恒的生出并非如此。因此,永恒的生出明显和地上的生出 有极大分别。 &老实说,我认为永恒生出这个说法并没有把我们带到比圣子 这层意思更深远的地方。耶稣是永恒之子。按照 定义,儿子是由父亲所生的人。但是对于永恒的生出,除了它是一位作为儿子的生出以外,我们是一无所知。 &永恒生出这个教义也许确实帮助我们看到,为什么应当是子,而不是父,在童贞女腹中,作为人的孩子被生出。 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帮我们浅显的认识到,为什么是圣子,而不是圣父,来到这世上,作顺命的仆人。
圣灵永恒的发出 &下一个关于三位一体的历史问题就是圣灵永恒的发出。这和圣子永恒的生出非常类似。正如耶稣是在历史中 受生,或生出,同样圣灵在很多情形中是从上帝而出,或被差遣,但在耶稣升天之后,在五旬节那天,情况尤为 如此。所以,神学家们问这个问题,有没有一种永恒的发出,是对应他在五旬节的发出进入世界?
关于这个教义的圣经依据,甚至比关于圣子永恒生出的依据更为稀少。人引用约15:26,认为它可能是指圣灵的发 出。请听它是怎样说的。耶稣说:“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在这里,“出来”这个词被人理解作是指永恒的发出。我完全不肯定这就是它的意思。我认为它更可能是指在历史上很多时候, 上帝差他的灵进入世界,行他命令的事。圣灵是一次又一次从父而出,进入这被造的世界。 &就我所能理解的,约15:26 是圣经中唯一一节可能是直接指圣灵永恒发出的经文。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圣 灵永恒的本质中,一定有着关于他和父与子永恒关系的某样东西,使他合适被差遣,而不是做差遣者,使他合适 作发出的那一位。我们可以把这种被差遣的永恒资格称为他永恒的发出。我想,我们能说的就是这么多了。 &因为这个教义直接的圣经支持是如此之少,我肯定要建议你们,不要用它大做文章。然而,你们应当知道, 一些人已经用它大做文章了,确实很多人仍然在这样做。在1054年,东西方教会之间分裂的部分原因就是和具体 界定这条教义有关。东方教会坚持尼西亚信经的起初版本,这版本说圣灵是从父而出。西方教会在奥古斯丁的影 19
响下,补充说圣灵是从父和子而出(拉丁文fileoque,“和子”的意思)。
三位一体的模型 &最后一个历史问题就是三位一体的模型问题。人已经努力尝试寻找三位一体的例证,因为三位一体毕竟是很 难明白的。例证或形象可以让人更容易明白这个教义。圣帕特里克把三位一体比作是爱尔兰三叶苜蓿:一棵植物, 三片叶子。当然这形象不大好。你可以把三叶苜蓿撕成三片,但你不能对三位一体的上帝这样做。三位一体是非 物质的,三叶苜蓿是物质的。三位一体是三个位格,而三叶苜蓿连一个位格都没有。 其他神学家想出更复杂的模型或例证。基本上有两种的三位一体模型:心理方面的,以及社交方面的。 &心理模型是由奥古斯丁详细提出的。奥古斯丁认为三位一体就像深邃的思想。人的思想有理智,记忆和意志, 但这三样是是合而为一的。我们认识自己的时候,我们同时既是认识者,被认识,又是认识。上帝当然有思想, 奥古斯丁认为,当上帝认识他自己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认识是如此完全,这认识本身就具有神性。所以,三位一 体的三个位格就是作为认识者,被认识和认识的上帝。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型,但在描述三个位格方面没有多 少贡献。在我们的经历中,被认识的和认识并不具有位格,记忆,意志和认识这三样也不是位格。心理模型在表 明上帝为一的方面是相当不错的,但在表现上帝为三的方面就不行了,在表现他的本质方面很好,在表现他的位 格方面则不行。 &三位一体的另外一个模型是由四世纪时的加帕多加的三位教父,巴西流,尼撒贵格利,以及拿先斯贵格利提 出的。这被称为社交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父,子和圣灵很像我和我的两个儿子贾斯丁和尊尼。他们在爱中彼此 联系。有趣的是,按着这种社交模型,一些人把三位一体看作是人类社会当有的模式。 &这个模型是尽了它自己的努力。和心理模型不同,这种模型是表现位格之间的模型。但它在帮助我们认识三个位 格是同一位上帝方面作用不大。奥古斯丁是从单一个位格,单一个思想出发,然后表明那思想中是多么复杂,以致它 有可能表明为三。加帕多加的三位教父是从三开始出发,却很难表明上帝怎么为一。 &所以钟摆在这些模型之间摆来摆去。在二十世纪初,巴特和拉纳这两位最出名的更正教和天主教神学家,各自坚 持说神并没有三个意识中心。他们多少都是在依照奥古斯丁的模型;巴特甚至处在形态论的边缘。但是在二十世纪后 期,在莫尔特曼和其他人的影响下,神学家开始倾向接受社交模型。然而依我看,他们并没有公正对待上帝是独一上 帝的这个事实。 &我要说,这两种模型都不完美。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既真实反映上帝为一(因为他比我们任何人远远更为一),也 真实反映他为三(因为他确实是一个由三位组成的交往社会)的模型。也许更好的是,我们需要认识到三位一体的奥 秘性并因为这认识而满足,而不仅仅是要一个充分的形象的模型。
三位一体与主权 &最后来看,三位一体的教义和我在这本综览中表现的主题,即上帝的主权有任何关系吗?我想是有的。亚历 山大主教亚他那修是其中一位伟大的信心英雄。他捍卫尼西亚信经中的三一论,因着他的教义立场,受到亚流派 异端分子的严酷逼迫。但是他坚持,最终靠着上帝的护理,他的立场取得了胜利。 &亚他那修为什么会如此勇敢和坚持作斗争?这并不是因为他愿意为哲学术语,就是子与父“一体”这个陈述 去生,去死。对他来说,主要的问题反而是很简单基本的,就是敬拜与救恩。 &敬拜。他说,如果上帝的儿子耶稣只是一位被造的人,那么我们就是犯了拜偶像的罪。因为基督徒敬拜基督, 以他为神已经有差不多四百年了。只有他与父同等,是本体的三位一体的成员,他才配得敬拜。 &救恩。亚他那修说,如果亚流派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是盼望通过仅仅是被造的一位,得救脱离罪。只有耶
稣是完全的上帝,是本体的三位一体的成员,他才能救我们脱离我们的罪。 &敬拜和救恩。说到底,这些是关乎主权的问题。因为只有主才配得敬拜。正如约拿在大鱼腹中祷告所说的那 样,“救恩出于耶和华!”(拿2:9)&第四章& 上帝的话语1
上帝向我们启示他自己的时候,他是作为主启示他自己。他的话语是他大能,充满权威的自我表达,藉着 这话语,他亲自来,与我们同在。这话语用许多形式,通过许多媒介,包括圣经& ―― 记载下来上帝的话 语,临到我们。
前三章我们认识了上帝,我们的主。他的主权& (Lordship) 派生出他的掌管、权柄和同在。在这一章,我们要
思想上帝,我们的主是怎样和我们沟通的,我们要思想他的话语。 &在大多数系统神学中,对上帝话语和圣经的研究,是讨论的第一个题目,甚至会放在神论之前。理由就是, 上帝的话语是我们在系统神学中所有讨论的来源和权威。因为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系统神学的内容是从何而来,然 后才能够更好的,明确得研究其内容。 &我们要认识说话的上帝,然后才来研究他说了什么,这也是有道理的。对本书来说,这尤为明显。因为我已 经强调了上帝的主权,现在我要强调上帝总是以主的身份向我们说话。所以,为了明白他怎样向我们说话,我们要 认识他的主权,这是很重要的。 &要讨论的题目的顺序重要,但不是非常重要。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影响我们对上帝话语的认识,我们对上帝话 语的认识,肯定也会影响我们对上帝的认识。所以,我不再对题目顺序的问题小题大做,而是直接进入主题讲本章 的内容。 &这一章和下一章的研究内容有时被称为圣经论。在神学里,你通常会遇见圣经论,人论,罪论,基督论等等 的说法。这些是那些被称为要点(loci),或者“要位”(places)的神学论题的传统名称。我宁愿避免这些提法,我 通常会很简单地说关于人的教义,罪的教义,等等等等。但你应该知道这些术语的说法,并对它们的含义有一定的 认识。这些说法源自希腊文。例如圣经论这个词的英文串法源于希腊文“书”这个词,从这个词,我们有了“圣经”, “经书”这个词。 &我们要在下一章特别看圣经,但是圣经论传统上是讨论上帝启示的一切手段,他与我们沟通的一切方法的。 在本章我们在大体上讨论启示,或者,按圣经?经常的说法,“上帝的话语。”
上帝的话语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思想上帝的话语这个概念。上帝的话语这个短语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会有不同的定义,我并不 认为我们应该为定义拼个你死我活。但我希望当我提到上帝的话语的时候,你知道我讲的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能要说,上帝的话语就是圣经。肯定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但是上帝的话语不仅仅是圣经。上帝不仅在 圣经里向我们说话,他也通过创造向我们说话(诗 19:1;罗马书第 1 章)。有时候他从天上,或在一丛燃烧的荆 棘中,或者在异象里向人说话,上帝曾通过耶稣说了很多的话,肯定比圣经里记载的要多。 &所以我们对上帝话语的定义要比仅仅是圣经更加广泛。我要提议下面的定义,这定义表明了上帝的话语与他 的主权之间的关系:上帝的话语是他大能,充满权威的自我表达。大能对应的是主权属性之掌管;权威对应主权属 性之权柄;自我表达对应上帝同在的属性。让我们依次来看这三个对应。 &上帝的话语是大能的。当然,上帝的话语沟通传递,但除了沟通传递,它还做很多事情。请思想在创世纪第 1 章,上帝是怎样创造这个世界的:他通过他的口,通过他的话语创造这世界。诗篇 33 篇告诉我们:
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藉他口中的气而成。 他聚集海水如垒,收藏深洋在库房。 愿全地都敬畏耶和华。愿世上的居民,都惧怕他。
1& IIIM& 神学教育资源中心获得& P&R& Publishing& 对此书的中文翻译和网络版权 ,任何人和组织未经许可不能以任何形式发行 ( 2008, www.thirdmill.org) 22
因为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6-9 节)
在上帝的护理这件事上也是如此。上帝怎样控制天气和季节?通过说话,通过他的话语:
他发命在地,他的话颁行?快。 他降雪如羊毛,撒霜如炉灰。 他掷下冰雹如碎渣。他发出寒冷,谁能当得起呢? 他一出令,这些就都消化。他使风刮起,水便流动。 (诗 147:15-18) &即使在传福音当中,上帝的话语也不仅仅只是传递沟通,它还是能力。请听保罗在罗 1:16 中说的:“我不以 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在帖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罗牌对应星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