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是理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怎么理解康德的“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怎么理解康德的这句关于自由的言论?另外我想知道康德这句话的出处或背景?这句话是否代表人可以随意的不遵守所应承担的义务呢?这个描述是否符合现在所追求的民主自由中的自由?如果不符合,那么现在所追求的自由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按投票排序
许久没答题,康德题没人答,我就来抛砖引玉。
作一个说明:楼上的匿名童鞋的答案基本是完全错误的,至少对于康德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关于题主所说的这句话,至少我在研读康德四年的过程中并没有一种直观的记忆。你可以说康德关于自由的定论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衍生成它,或者某些对照英文翻译而来的大众型版本就是这样写的(抱歉对于这些版本我没有读过)。题主想知道这句话的涵义,我很奇怪为什么不表明你读的时候的出处呢(就算是哲学史也比没有强~。~),还是题主仅仅凭空想出来的?听说的?----------------------------------------------------进入正题线------------------------------------
为了满足自己的强迫症,我还是先指出楼上对康德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理解也真是让我醉了、、、不想再花笔墨来做康德自由概念的进一步分析,有兴趣的童鞋请移步,虽然其中我并没有专门分析自由概念,但至少给出了部分结论性的意见。如若了解了这一点,我相信题主的第三个问题就会显得是多余的。
由于确实找不到原文的出处,我只能按照题主给的汉文字面意义来套用康德的理论思想:
第一、“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关于这一点我想不仅是康德,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同意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这种论调我们听得耳朵都长出茧子了。康德的自由当然更不会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我立法”才是自由的真正含义,而法则的内涵实则包含了一种理性存在者之间的交互性,这一点比较简单,不多说。
第二、比较不好理解的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我分三个层次讲。
a.“不干什么”是对感性世界的一种主动否定。如果说得笼统点(暂不分析法则、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康德意义上的道德的可能性就在于“所以,我将把自己看做理智(Intelligigenz),尽管在另一方面我如同一个属于感官世界的存在者那样,我却仍然把自己看做服从知性世界的法则,即服从在自由理念中包含着这种法则的理性,因而服从意志的、自律的,所以,我必然会把知性世界的法则视为对我的命令,并把符合这种原则的行动视为义务”(《道德形而上学奠基》454)因此“两种世界的划分”使得我们可以在康德的意义上重新审视人类对自然因果律的依赖。之前我一直以为自然因果律的摆脱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判断力批判》中受到一种“道德行为对目的的希望”的影响,就更加对其加以依赖。在得到黄裕生老师的启发后,我更新了一种“人类在自然律然上对自我的否定”的观点,即规律我们确实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其发生方式。“譬如动物饿了就要吃,但是你可以饿死了都不吃一口饭”,这就是一种“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的体现——摆脱一种自然必然性的束缚。这种意志对感性的独立我说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消极自由”,但是其形式上类比的可能是确信无疑的。
b.即使在积极的意义上,否定性也对康德自由占了主导作用。从理性权威的发源来看,理性必定自律,否则它就只能够听从他人(外在因素)的禁锢。同时自律的要求、甚至欲望的表达使得我们在这种理性要求中挖掘出了一种界限性,其根源被诉诸在人所生活的一个伦理共同体之中。正是因为存在于共同体之中,所以人类的继续生存必须具有生存法则,我们摈斥那些自然的目的以及预定的和谐,这种法则必定是在人类的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地渐进式地发展起来的。如果进一步加以分析,我们发现这种交流就至少在以下条件下才成为可能(持续的可能):1.除非我们和其他人一样思维,否则我们就不会有理性,甚至不能正确地思维 (将任何人都看作和自己一样有理性的人)2.宽容的践行有助于构建理性的公共性权威(宽容的肯认至少给予人们一种平等理性对话的权利,这种对话就体现在了一种理性的公共运用的可能性之上)3.无论什么样的交流手段是有效的,只要有一种凌驾于人类理性之上的权威,即打破人们相互理解的标准而强制赋予一种理性法则,公开交流便因此而失败。
因此自由便是至少在这样的界限中才成为可能,其至少蕴涵了三个要求:否定性,无权威性,和宽容性(交互性)。PS:关于这三个要素,我参考了黄裕生老师的《国家与道德——论保守主义的原则及其理论难题》以及奥诺拉·奥尼尔的《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并做了一定的融合。
所以结合康德的定言律令,作为一个康德主义者,我十分不愿意地承认康德的律令要求本来就是以否定性为基础的,就是题主所说“不干什么”(如不能撒谎),而不是“干什么”(如你应该帮助他人)。这种区分实则能够被康德消融于“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区分中(《奠基》421),并且康德也自信地认为“在此我必须指出,我将义务的划分完全留给我将来的《道德形而上学》,所以这里只是(为了安排我的例子)随意做出的划分”(奠基422)。但是直至《道德形而上学》中,对于完全义务到不完全义务的过渡也一直都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同意一些学者的说法:康德的法则在中国几千年前就提出来了——孔子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PS:我深知得出这个结论会被一些人狂喷,我也知道康德本身就对这句话抱有不屑的态度(《奠基》430),我更去认真研读了一些学者的对于这句话的不同意见(代表性的就是邓晓芒教授的《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个模式》)。但由于篇幅限制,对于这一点不再做过多叙述。
c.其实对于积极性的要求,除了显示在“完全义务”之内,还显示在了一种“权利”之中。义务被作为否定性的要求之后,对应性权利实际上就是“想干什么”,但是遗憾它和康德的自由概念相去甚远。做这个补充是因为现代的康德主义者们试图对康德做这样的一个诠释,发展出一种康德式的政治哲学(如“义务概念先于权利概念而出现,后者服从前者,并与之相关”,西蒙娜·微伊《扎根》)。而现代自由主义把仁爱从它的伦理地图上擦去可能不是因为它失去了神学基础,而是因为它为权利赋予了高于义务的特权,这是两者的区分。这或许可以给题主的最后两个问题一定的解答,但是又是一篇长篇大论啊。。。还没洗漱,还得去吃中饭,下午还有课!!!有时间再来补充。欢迎批评指正,感谢@ 哲学黑店羊村!
Google了一下, 有来源认为这句话出自实践理性批判, 英文是"Freedom is not letting you do whatever you wanna but teaching you not to do the things you don't wanna do."先不管这个看上去很像心灵鸡汤中那种似是而非的句子, 是真的出自康德之口, 还是后人附会, 我们不妨先讨论一下康德对自由的理解.在康德看来, 自由是遵从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规则行动, 不是出于自然法则, 也不是出于因果定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不能说一个从空中掉落的小球是自由的, 也不能说一个渴了去喝水的人是自由的. 我们要分辨的是, 当你说"我想干什么"的时候, 是为了达到你的偏好或享乐或本能需求, 还是你有选择这件事本身. 如果是前者, 那你并不是自由的, 而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 人就成了一个工具. 只有后者, 才使你成为你自己的主人.所以我觉得题主要理解这句话, 关键并不在"想干VS想不干"之间的区别, 而是"想", 这里"想"代表了什么才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自由=你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我从没听说康德有这样的表述,我们能先把提问搞清楚么?有时候问出一个问题,比答好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区别,但是我怀疑康德是否能说出那番话,康德不会理解消极自由的,消极自由是右派的立场。匿名用户的回答可能错了,因为他高看了康德。
康德有说过这么一句没有差别的话吗?干与不干都是行为,在理解自由上有何区别?
第一个问题这句话可以和以赛亚·柏林之《两种自由》对着看。即有两种自由观:一种称之“积极自由”,就是康德说的“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种称之“消极自由”,就是康德说的“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柏林等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消极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某些“积极自由”意味着你可以把别人的财产抢来满足自己的目的),即哈耶克所谓“免于强制的权利”。更进一步,可以如罗伯特·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那样,理解为财产的边界约束。即在你的财产边界内做你想做的任何事,而不得越过这个边界强制他人。反之亦然。第二个问题出处我也不大清楚,但背景显然是古典自由主义。第三个问题不是。鲁滨逊一人世界里,没有义务的概念。义务产生于人际之间行为的交汇。消极自由只意味着你可以在自己的财产权范围内随心所欲。一旦跨出边界,当然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喽。第四个问题·当”民主自由“指“民主的自由”“投票的自由”,它指的是”积极自由“,显然与康德的论述有冲突。因为不管怎么设计民主,永远都是多数人说的算。而多数人并不一定代表正义。第五个问题个人觉得我们追求的当然是“消极自由”,即“免于强制的权利”。美国的制度之所以优秀,不在于“民主”,而在于“自由”,或说“宪政”。即真正法治的市场经济。Error 404 Page
您访问的帖子不存在(52)经典语录您的位置: &
经典语录:分享经典的六句话:①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②自由不是...
分享经典的六句话:①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②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③命,乃失败者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④打动人心的最佳方法,是谈他最珍爱的东西。⑤品格不由你占有的东西决定,而是由你匮乏的东西塑造的。⑥郁闷时,;
宁愿做一件认真的事,也不要做十件粗糙的事。不仅为了效果更高,更是为了让自己拥有认真的习惯,而这种由内而外的精致会让人初次相见便觉信赖。认真才会踏实,才会体会到每件事情背后的深意。而认真并不意味着速度上的慢,见过太多做事利落但也做得很干净、工整的人。但他一定是静下来认真做的。分享经典的六句话:①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②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③命,乃失败者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④打动人心的最佳方法,是谈他最珍爱的东西。⑤品格不由你占有的东西决定,而是由你匮乏的东西塑造的。⑥郁闷时,坐下来犒劳自已,原谅别人也放过自己。
觉得还不够 到搞笑图片首页看吧!!!
分享给好友:
你还可以这样阅读糗事
欢迎进入移动阅读时代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糗事
打开微信扫描即可
微信账号:isaoniancom
得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我们提供几种阅读途径供您随时随地看。
所有推荐均撷取自网友的智慧言辞,仅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站声音。(试试键盘左右键o(∩_∩)o )
猜你感兴趣的搞笑图片
搞笑图片分享
其它搞笑图片推荐
热门搞笑图片
推荐搞笑频道
姑娘,这是你要的帅哥
[拍案惊奇 150208]
为什么汽车会刹车
邪恶的一天开始啦 【第32
每日轻松一刻 (9月2日午
【1999】00后永远不懂
网曝美少男 须眉赛巾帼啊
#明星糗事#容祖儿乘飞机说
新闻杂谈 (第26期):纪
热辣评:女演员副业卖卵子
最火微博:今天平安夜,记得
吃货们的福利,挡不住的诱惑
拿什么整死你,我的北鼻
科技万有瘾力 (第56期)
清纯妹妹清爽写真集
开心一刻:曝AKB48性接
幸福五大原则
【内涵段子 413期】我们
有智慧的老婆
狐揭秘:落马高官背后的商人
当医生这些年所见雷人事件(
看不清未来,回不到过去。
先知道:孙杨无证驾豪车出事
不能被超越的车技.....
《新白发魔女传》第28集:
神吐槽:大爱!脱衣舞娘为国
50道高智商问题,你能回答
【让你受惊了!9月23日】
今日之声:这不是苍井空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
易百科:天主教究竟多有钱?
走过,路过,想过,猜过,忘
顶风尿三丈,天生的灭火员
【色系军团】人鱼公主传29
[晚FUN来了]今天是情人
果然很忧郁
万恶的美军又来我们工地蹭饭
【视频】【无聊哦】小红帽:
韩国萌妹COS《超能战联》
一周军情观察 (第23期)
女人性欲4等级同学你爱哪款
娱乐BigBang (第2
[今日话题]“最好大蒜”出
偶小时侯吃饭不老实,一老农
哥们,能把自己灌进去,不容
香烟的直径是如何定的呢?
百余台金属变形金刚霸气亮相
[凤凰知道]希腊是欠账不
图片故事:港漂族的蜗居生活
高大上的自制跑车,泡妹子去
[智者贱志 2015020
极品尤物金美辛最新私房写真
得罪了女人,会有多惨?
趁自己还年轻,给自己一个牛
月工资3000元,我们单位
深夜畅聊:分手多久可以再恋
爸爸去哪儿手绘插画。。对号
#萌图#有多少人曾经被这个
[微视频]真人哈利波特问路
【最具诱惑力的XO暗示】1
囧哥说事:我不跑,我股票还
历史七日谈(第42期)8月
八卦TOP10:18位韩国
【我们都爱内涵图】小学生的
【每日吐槽 9月20日】猴
青芜校园风 纯美校花展 《
【出征】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雨中的3分58秒》:关于
最近搞笑图片
业务咨询/广告合作/链接交换请联系QQ:
::友情链接::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_乳此迷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2,703贴子:
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男女间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友谊,所谓男女之间的友谊,不外是爱情的开端或残余,或者就是爱情本身。你同意这句话么?
相关的贴子358764102相关的图贴
新人前排混脸熟。
- - ~不同意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是自由行城市去台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