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记者合格的财经记者

优秀的财经记者是怎样炼成的
&&&&&&字号
我作为一名财经记者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从最初对资本市场的一无所知到如今成为财经报道领域的“行家”,在这一历程中,我感受颇深。回顾这些年的成长历程,我深切地体会到:做一名财经记者必须要有专业的积累;做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除了要有专业的积累,还需要有勤奋的精神、深度的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脚踏实地做好平日功
在旁人看来,财经记者每日所接触的人物不是各个公司的总裁,就是惊心动魄的事件,甚至有时还可以用手中的笔来改善财经世界,可谓十分精彩且意义非凡。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财经记者所做的都是相对枯燥的事情。越是在这样的日常工作中,财经记者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淀、不断跨越,才能拥有在关键时刻的闪亮。
对一个刚刚进入行业的财经记者来说,最初的日子往往是由一个个小新闻串起来的,每天接触到的大都是一堆堆数字和邮件来往的新闻素材。这是一名财经记者必须经历的初级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最需要的是耐心和勤奋,必须用最短的时间熟悉所报道的行业、同行,并积极寻找报道线索。之后,随着一个个采访报道机会的来临,前期的积累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由于在这个阶段里伴随着成长带来的成就感和不断受挫的气馁,因此,财经记者及时向同行学习与进行自我反思十分必要。在每一次采访中学习同行是如何提问的,在每一次稿件发出后去看看同行是怎么报道的,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稿件:是不是选了最好的角度?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否恰到好处?文字是否做到了简洁流畅?这也是我经常会去思考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确实学到很多知识。
近年来,信息变化迅速,媒体人才的流动也有所加快,很少有媒体能够做到让一名记者长时间守住一个固定的领域。但在我看来,要做好一名财经记者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只有经过前期知识与人脉的积累,再加上一定的实战经验的磨合,才算是真正做好“入戏”的准备。很多优秀的财经新闻作品或是打“遭遇战”,即事发紧急、意义重大;或是打“持久战”,即事情复杂、影响巨大,但需要持久跟踪挖掘。这两种情况都需要财经记者有深厚的专业、人脉和采访功底,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前期积累才能实现。
钻得进去、跳得出来
做一名成功的财经记者,积累的重要一步就是专业知识的储备。在西方,很多财经媒体的记者或者是大众媒体中从事财经报道的记者都要求必须要有一个相关的学位:即有最基础的经济知识,能看明白公司报表,这些是作为财经记者的基本要求。然而,这并不是说没有科班出身就做不了财经记者,有专业基础固然是好,但非专业出身同样可以做好财经记者。
相对于其他报道领域来讲,成为一名财经领域的记者难度稍微要大一些。这是因为财经记者所要报道的内容往往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如果不明白这些术语的意思将很难写出好的文章。但实际上,掌握这些术语并不可怕,只要进行一些基础的学习就可以。
记得我刚从社会领域转到经济领域时,当时我对很多概念并不太明白,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一次采访仓惶上阵,结果被认真的经济专家一棒打回。从此以后,我开始认真学习经济学,并在每次采访前都先把各种概念弄明白。为此,上述情况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之后,我的报道领域转为专注于资本市场。这样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能做好吗?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我专门报名参加了该领域的研究生班的课程学习。尽管这样的业余学习并不是很扎实,但至少可以让我补上基础的金融课程,明白了基本的金融理论,拉近了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
这样的学习还远远不够。财经领域发展迅猛,新概念、新事件层出不穷,课本上的学习只是基础,更多的学习是在采访和写作当中。相对于经济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财经记者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可以有机会聆听财经界领袖人物的演讲,有机会和他们对话,甚至是一对一的采访。在这样的活动中,记者学到的是最生动、最实用、最新鲜的财经知识。在这样的机会中,记者一方面要甘当小学生,向财经界领袖人物虚心求教,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功课,能够和他们有共同话语。
跟踪一个领域时间久了,不少财经记者就会成为该领域的“行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毕竟不是真正的专家,记者要做的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进行报道,不能落入专业的陷阱不能自拔。如果对所报道的领域能够做到“钻得进去、跳得出来”,那么这位财经记者就是成功的。
心中永远装个问号
财经记者面对无尽的财经话题,只要你勤奋、善于思考,就都能写出优秀的财经报道。不过,要对一件复杂的财经事件有深入的了解,必须要带着问题去采访,必须要有质疑的精神。
记得刚刚采访资本市场领域时,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被采访对象“骗”了。其实,并不是说要把所有人都当做坏人,只不过每个人背后总是有一定的利益倾向,立场不同,所言相差极大。财经记者应该学会的是,永远带着问号去采访,然后综合不同利益方的看法,并从各种或准确或模糊或错误的片段中尽量找出事件的全貌。
例如,对于股票市场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这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股市低迷时,往往会有声音要求监管层暂停IPO,以让股市休养生息。可是,另一方面,很多观点认为,IPO与股市的走势并没有直接关系。证监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企业、普通投资者,说法各不相同。那么事实究竟如何?这个时候,数据或许相对可靠。经过大量的采访,我们搜集了充足的数据,并对各种观点予以梳理,在2013年6月推出了一组5篇关于IPO的报道,引发整个市场的高度关注。尽管这组报道的观点并不能被所有方面接受,但我们确保报道所传递的是我们认为正确的理念,并没有倾向于某一个利益方。
在实际采访中,常常发生的一个情况是,一名记者跑一个口时间久了就会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在写稿子的时候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为其着想”。记者并没有想要“偏向”所采访的部门,但被采访部门的观点听得多了,就可能深入内心。这就更需要记者“带着有色眼镜”,对部门的观点更多一些质疑、多一些思考,如此才能确保自己客观的立场和准确的判断。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在错综复杂的财经事件中,我们不要求自己对任何事都有一个全景透视,但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全方位地了解所报道的事件,并把自己所知道的尽可能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积累广泛的人脉关系
在信息至上的财经领域,谁能早一点拿到信息、了解事情真相,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而财经记者若想消息灵通,在报道中领先于同行,就必须要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
6年前,我刚刚接手证券报道,正值股市动荡时刻,市场对任何相关信息都十分敏感。而我正处于一个信息封闭的状态,对市场不熟悉,对人头不熟悉。一天晚上,单位领导讲道听说证监会新批准了4只基金,能否核实发稿。当时,股市一路狂飙,发新基金意味着监管层对市场开始干预,意义重大。然而,当时我一不熟悉监管官员,二联系不上基金公司,三不认识其他媒体的同行,在无法核实消息真实性的情况下最终只好作罢。这次的事件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脉资源的重要性,并在此后的报道中十分注意培养。
其实,记者一个核心的工作就是和人打交道,而如何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至关重要。这种信任有两种含义:一是对记者能力的信任,二是对记者职业操守的一种信任。如果一个采访对象私下里随便说了几句话就被记者见诸报端,这样的关系恐怕就此了结。我一直坚持的做法是:如果采访对象说了只是私下聊聊,一定不能就此报道。在新闻实在重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报道。这样,或许你会失去一次两次报独家的机会,但是你收获的是一个长久的信任关系和可能更为重要的独家信息。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案件的报道中,我和同事从一位采访对象那里了解到了不少内情,但这位朋友强调不能做任何报道。我们强压住写稿的冲动,一直从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如此坚持半年有余,终于获得了足够的信息,最终写出了有影响力的独家报道。
大部分业内重大动态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出现重大事件时能够在任何时间找到可采访的人,市场上流传的模糊信息能够在需要时随时核实,我认为,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一个财经记者的人脉积累就已经足够了。
站在社会正义的高度
虽然报道的是财经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要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很多时候,媒体应该站在一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在财经报道中也不例外。唯有如此,才能起到有效引导舆论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做到对社会有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意味着要与某些利益方对立,必定会面临较大的阻力,甚至可能徒劳一场。但是,只要站在正义的制高点,任何的坚持和努力都会很有意义。
2013年8月,新华社针对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连续播发了9篇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质疑监管层对案件的通报,到呼吁重罚光大证券,再到质问交易所的不作为,这组报道突破了平日财经报道的很多限制,以较大的尺度对事件的相关方面进行直接批评。如此形成的强大舆论场给监管层带来了巨大压力,反过来也促使其开出了“史上最严罚单”,最终赢得了市场的掌声。
回顾这组报道,其实在采写、播发过程中并非没有一丝顾虑:如此批评论据是否无可挑剔?会不会影响和采访部门的关系?会不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但是,跳出这个思维来看,在关键时刻,媒体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并不是要表达记者自己的愤怒,也不是要宣泄什么情绪。只要站在正义的高度,客观分析,以事实和细节说话,能够促进市场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就不需要有太多顾虑。事实证明,新华社的报道在促进监管层严肃处理光大证券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获得了有关方面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财经新闻领域的舆论监督应该避免成为某些利益方的工具。与其他领域不同,财经事件涉及多方利益,其中关系往往错综复杂,尤其需要记者擦亮眼睛,认清事实真相。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舆论的引导者,以舆论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
财经是经济社会中最活跃的领域,选择了财经记者的职业就意味着要常常保持高度紧张,永远走在社会的最前沿。这条路并不轻松,但是当你真正进入角色,勤奋前行,路上的风景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付出。
(作者系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来源:新闻与写作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传媒推荐|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怎样成为合格的金融记者?
我们每年都会去北大、复旦、南开这些学校招聘新人,但很少去新闻系推广,去的基本都是财经类院系,最后能通过几轮考试的应届生,又大多是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这些基础学科的硕士生。
作为一家市场化财经类媒体,这么做不是有先天的偏见,我自己学的就是新闻专业,而是出于这几年实践产生的自然选择。
财经知识比新闻基础更重要
当前的财经报道越来越专业化,分工非常细致,如《第一财经日报》财经和金融报道方面都设置了超过30个条线,其中仅银行一类就分成8个条线。竞争和市场需求逼迫我们必须把报道做深做细,如果报道只是简单传达表面的公开信息,这样的媒体无法生存。
当前的金融市场又是如此复杂、如此变幻莫测。例如深套3万香港投资者的雷曼“迷你债券”,其复杂的产品结构据说连雷曼CEO都看不懂。没有财经基础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对金融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要想自如地与业内精英对话,没有一年以上的刻苦学习也是难以做到的。
相对来说,财经专业硕士毕业生,要学会基本的采访和新闻写作却简单很多。即便是学业扎实的财经基础专业毕业生,掌握的只是原理和逻辑,在日新月异的市场面前,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除了一些基本的名词概念、经济学原理、各种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了解基础的会计知识也很必要,起码要能看懂公司的财务报表。
我如此强调财经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不仅是进入行业的门槛,也是财经记者今后能否进步的基础。
把全球都当作自己的主场
我所说的全球视野,已经不是看一条国际新闻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或者一条中国新闻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而是把国际国内发生的新闻、国际国内的机构放在一个标准上来考虑。从版面分布来看,在《第一财经日报》基本是不分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的,而是按照行业领域,把同一行业中发生的新闻都放在同一版面上。如惠普与联想的竞争,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全球化的,与他们相关的新闻也只会放在一起。同样在条线分布上,每一个条线都是既包含该行业的全球500强,又包含该行业国内主要上市公司。
对于我们的目标读者和报道对象来说,他们的上下游生意伙伴可能是遍布全球的,融资渠道可能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员工和老板可能来自不同国家。
要面对这样的读者和报道对象,对记者来说,除了英语要流利,日常要浏览全球相关媒体和专业网站,了解各行业全球竞争格局,还要把全球新闻发生地作为自己的直接战场。常常因为时差要等到凌晨越洋电话采访,常常因为某个新闻事件派记者去日本、越南甚至埃及,我们写出来的新闻也要与全球的主要财经媒体对标。
明辨是非的眼光
目前中国遇到官司最多的不是娱乐媒体,而是财经媒体。财经报道都是直接涉及事件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常常以亿、十亿来计算,某一方只要认为自己因报道受损,都会鸡蛋里面挑骨头,要在文章中找出问题来。这就要求记者的报道逻辑正确,有根有据,支撑逻辑的关键信息有录音证据或书面证据,发表之前最好模拟一下法庭辩论。
同样,如果记者专业水准不高或道德水准出偏差,也有可能会在报道中错误偏向另一方。由于财经领域的复杂性和记者知识的有限性,报道任何“看起来很美”的事物前,要多存疑。例如上述雷曼迷你债券事件,销售时被各家银行宣传为保本的安全债券,事实上是风险很大的衍生品,最终亏损程度是90%;在涉及多方纠纷的事件上,如果不是因为公众利益确实需要弄清楚,最好不要涉入很深;在采访时遇到当事人主动报料、热情招待、“资助”的时候,要多想想他的目的是什么。
左右逢源的社交网
财经新闻的来源是哪里?公开的公告信息家家都能获得,除了解读的深浅不同,没有太大区别;独家新闻只能来自记者的社会关系网。
能获得最有价值独家消息的当然是重要机构的高管,在跑线一段时间以后,如果你还没有几位业内能经常交流的高管朋友,那么你很难称为合格。当然这样的信息源不太可能经常给你提供内幕,更多的时候是你了解一个内幕消息之后,可以找到足够权威的人求证,即使他不愿确认你的消息,起码也能给你“明确否认”或“不予否认”的信息,你对自己消息也会心里更有底。
千万不要指望机构的公关部门,他们只会给你日常公开信息,遇到突发新闻从他们那儿是得不到什么内幕的,也许这时他们正在“教育”自己机构的高管如何面对记者的刁钻问题呢。
机构里重要业务部门担任中层管理岗位的朋友,是你真正的朋友。他们了解这个机构真正如何运作,下一步有何打算,他们对机构的“忠心”或“责任心”也没有高管那么强烈。
如果交到各个层次的朋友呢?要看对方需要什么。有的人真正为自己的机构考虑,希望你为机构多宣传推广;有的人需要树立自己个人的“品牌”,希望你多宣传他自己;有的人希望多交朋友,你能与他志趣相投;有的人就是简单的“话痨”,只要你愿意做个好听众。
《中国记者》 作者:岳富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专业素养“有效”表达——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财经记者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专业素养“有效”表达——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财经记者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09:10:2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专业素养“有效”表达——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财经记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私下里和很多做记者的朋友聊过,不少人都觉得很疲惫,工作按部就班,没有激情,也没有成就感。甚至有人参加工作一两年,就有了所谓的“几年之痒”,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甘于墨守成规。我自认为在这方面坚持得还可以,几年来还算保留了一些激情,写了点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还是从如何当一个合格记者说起吧。&& 如何保持工作激情――&& 不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经济日报总编辑庹震说,记者应该全天候“工作”,他写过一本书就叫《全天候记者怎么当》,上学的时候看得热血沸腾,却越看越想退却,觉得这样的记者自己做不了。工作了才知道,那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少有人能做到。我更欣赏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的一句话,他说,记者就是报社的采购员,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这个比喻很生动,也很实际。我把这个理解为记者应有的本能,或者说及格线。&& 一个是理想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你要有种意识,随时准备接受信息。用网络语言说,叫做“在线”。&& 记者的任务来源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被动接差。新闻的发生是不会以某个记者的兴趣为转移的,所以有些差事未必就能对你胃口,时间长了,有些人转不过弯来,就会郁闷,甚至丧失激情。我要说的是,作为记者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能不能练出来,关键就看你如何不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化被动为主动。举个例子,你觉得你茄子做得好,老板要你买白菜回来,怎么办?那就换个想法,高高兴兴去买白菜,下工夫做好,做出彩来,一样受欢迎,你心情也舒畅。这就是主动的好处。假如你很抵触,买点人家收摊的,回来还弄个清水煮白菜,你赌气,老板生气,最后还是你自己受气。主动、认真地采写报道和抄材料应付交差就有这个区别。&& 另一种是主动发掘。我认为这样的素质大多是在第一种情况下练出来的。如果能够坚持下去,离一个优秀记者就不远了,就是你牵着别人的鼻子走了。&& 杰里?施瓦茨在他的著作《如何成为顶级记者》中介绍了一位美联社的记者乔治?艾斯珀:“他总是会得到他想要报道的内容――有时需要耍些小手腕儿,有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无论何时,不懈的努力与不屈的意志都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周围一切的好奇和不屈的意志外,乔治?艾斯珀还拥有一种良好的、极为敏锐的竞争欲望”。显然,乔治?艾斯珀这位“顶级记者”的素质的核心其实就是两个字:“主动”。&& 如何保证不采到“水货”――&& 记者必须有质疑的精神&& 新闻要客观,但记者要主观。只有主观你才有去问为什么的意识,才能保证新闻的客观。&& 这就是质疑,我认为是记者必需的精神。不断地质疑才能不断地深入,才能不断地接近事物的本质。可能有些人性格温和,与人为善,不善发难。但该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怀疑,一定要把你的怀疑说出来。媒体日常信息来源很大一部分是相关部门主动发布的,很难避免发布者为自己利益而“说谎”。这就需要记者去质对,去代表普通百姓问个究竟。这样你采访到的东西才可能真实,也才是读者想看的。作为科技日报的记者,面对的常常是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尤其需要对那些所谓的政绩、成果、业绩进行质疑,否则就会出伪科学、假新闻,贻害无穷。&& 从我的采访实践来看,这种质疑的过程最刺激,也最能体现记者的价值,因而能调动你的激情。我写的《他在为谁奔走呼号?》,是反映2003年江苏省高考数学题出错后,与此事毫无利益关系的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朱如曾四处讨要公道的前前后后。我采访的时候,只有江苏当地一家媒体刊登过两个截然相反的报道――一则是说有老师质疑一道数学题是错的,另一则说教育部门组织专家论证认为题目没有错。朱如曾就是从这儿开始关注这件事的。我采访了他本人,也采访了几位已退休的数学家(多为院士),他们认为这的确是一道错题。如果就此下笔也算一篇不差的报道。但是我觉得文章一定要有另一方的声音。我费尽周折联系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相关领导和参与论证的专家,他们坚持认为题目没有错误。一个细节改变了我原来的思路――他们的说法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并且要求报道中不许点名。所以才有了这篇跳出对错争论,去质疑一些数学家学术良心的报道。报道反响很大,国务委员陈至立还作了批示。由于采访中我反复用一方的观点去问另一方的观点,在互相质疑的过程中找到了相对客观的角度,致使被批评者哑口无言。&& 需要说明的是,质疑往往被理解为挑刺,所以在被采访者看来你是可憎的。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帮助采访对象,和他一起质疑。比如,我曾经和一位同事合作采写了一组有关扫盲的报道,为了摆脱“专家说”的陈旧模式,我们专门制作了调查问卷,到劳务市场发放,求职者根本不知道我们问卷里提到的政策。据此,我们写成了报道《扫盲,文盲不知道;检查,级级靠汇报》和《城市出现功能性文盲》,较早揭示了这些问题。&& 如何写出可读性强的科技新闻――&& 一要怕丢人,二要字里行间关注人&& 很多人工作很努力,采访也很细致,但是写出来的稿子平平淡淡,甚至干巴巴。我观察过,他们不是文字能力不行,甚至有些人文字能力还很强。生活中写些小文章,还很有味道。这是为什么?写作不投入,没有激情。我认为这个问题最好解决,只要你知道珍惜自己的名字,怕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发表了丢人,就不成问题。只有对自己负责了,才能真正做到对读者负责。&& 让我触动最深的是我的同事陈磊。记得她写牛玉儒的时候,拿稿子让我帮她修改,当时我觉得已经不错了,她还在她设计的三种开头里挑来挑去,最后选择以“绝唱”开头。她甚至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 具体到科技新闻的写作,除了要做到这些之外,还得转变旧有的思路。我认为没有什么事情能比一个人物的命运更引人关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历史故事,之所以百看不厌,就是因为里面有不同性格、命运的人物,跌宕起伏,才吸引着你往下读。所以科技新闻的写作一定要注入人文的情怀,要将人的命运作为灵魂。要在采写中努力寻找小故事,设计好的情节,比如,什么人做出的成果?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他承受了什么?它将怎样改变人类生活?等等。这样,再生硬的东西,也会因为有了人物的命运而变得鲜活起来。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采访的时候一定要问到位,吃透材料,这样才能自由运用语言;其次在表达上要多打比方,会用拟人,多使白描,少加评述。&& 记者不是“中立者”――&& 要永远有一种“阶级”情怀,明白为谁立言&& 我觉得做一个称职的记者还应该具备一种素质,就是要明确“为谁立言”的问题,我把这个叫做“阶级”情怀。记者绝对不是“中立者”,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大家都会采访,都写得不错,你要怎样才能表现更突出?跑口、专注研究某一领域是一种办法,就是常说的做专家型记者,我觉得记者应该有这种意识。但是这难免把新闻物化。我们要使新闻人性化,就要有人文情怀,有对特殊群体的特殊感情。这个比什么都能够刺激你的激情,亲戚、朋友出什么事了你肯定着急,肯定要助上一臂之力,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这才是记者的根,才是做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记者的首要素质。很多人会认为,记者就是个记录者,发生什么记什么。是啊,你要不关心他们,怎么能知道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 我是从甘肃最穷的农村走出来的,我知道普通人的生活、心态和命运。所以我对普通人尤其是农民最为关注。我对记者的职责有另一番理解,新闻工作者不仅仅要告诉读者、听众、观众各种信息,不仅仅是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更要为那些最低层的人搭建一个表达意愿的平台,或者说,你要做他们的代言人,替弱者发问,替弱者传声。这才是所谓的“铁肩担道义”。&& 连续两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农村教育、医疗、农民收入的话题最刺激我的神经,我写得最多的也是这方面的报道,比如《35年血汗钱供不起一个大学生》、《一边丰衣足食,一边捉襟见肘》等。这些稿子发表后,很多认识我的政协委员都很高兴,说我敢说话。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褒奖,也是一种满足,更是一种鞭策。&& 相比之下,这一点要比采访、写作更难,但更能体现记者的价值。&& 如何做到不落伍――&& 多读书、勤比较、常积累&& 尽管以上几点都做到了,但对于一个优秀的记者来说,还不够。你持续战斗、持续创新的底气从哪里来?现在知识更新快,记者更不应该落后,所以不断学习很重要。我把学习分为三种。&& 第一种,要学时下的观点、掌握时下的信息,甚至还要学习生活中的语言,包括网络上流行的语言。&& 第二种,有计划地读书。不要觉得工作一天太累,回家就想睡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其实写东西也是这个道理。肚子里没货,笔头怎么硬起来?我的经验是,看书常常能让你找到很多解答问题的途径,尤其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方面的书,当然不一定非要看大部头的。我现在写言论,有时候苦于找不到切入口,读书的时候可能会忽然冒出一些灵感。最主要的是,记者是写新闻的,今日的新闻是明日的历史,只有多积累,提高认识,写的东西才能经得起考验。&& 第三种,比较。同题竞争的时候,常常是学习的最好时候。我不认为,你和其他记者在一起采访一次就把人家的本领学来了。这个学习过程就像牛反刍,吃完了之后,还要去慢慢消化。&& 采访宋鱼水的时候,来自各新闻单位的三四十名记者一起,七嘴八舌,感觉大家采访的都差不多。稿子发表了以后,我查看了所有媒体的报道,进行比较,觉得自己的还不算差。但是新华社记者朱玉写的稿子给我印象比较深,比较朴实,也比较生活化,有很多细节,很能突出人物的特点。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回忆她是怎样采访的。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天上午采访到12点了,大家都疲了,也问不出什么新东西了,她自己还在那儿不停地问:法袍脱下后怎么放?平时化妆吗?爱哭吗?在家里排老几?从小受到过什么人帮助?小时候村子里发生的什么事情给她印象最深?一起采访的记者都烦得不得了:问这些有什么用?但是正因为如此,她的稿子中才有了平时从不化妆但上法庭前一定要吹头发的宋鱼水;才有了拒绝了资助过她的亲戚的求情后,回到家里痛哭的宋鱼水――她说,小时候在村子里乡亲们最看重的就是公平。这就用很生活化的细节把宋鱼水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真实的人性刻画了出来。你看了她的稿子,还会认为她当初的那些提问是废话吗?前面说过,记者是采购员,既然采购,就得考虑加工过程中还会浪费一些边角料,不能搞“节约型采访”,只有多备料,才有选材余地,也才能游刃有余。&& 通过这样的比较收获就很大,下次采访、写作我就会更加注意、更加细致。试想,要是稿子发了就完事了,也不管别人写得如何,反正我也写得不错,领导也表扬了。这样孤芳自赏,就很难有所进步。所以说,同题竞争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一定要抓住。&& 厚积薄发,才能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合格记者。&&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社) &&
【】【】【】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成为一名记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