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第三问求位移的时候不用末减初了

第1篇: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

1、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

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本节我安排了例5、例6。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1)让学生通过探索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转自数学网)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1教法:用课件出示以“兔子和猴子找食图”为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

第2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我们来看一幅画,韦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

第3篇: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

第4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模板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我们来看一幅画,楼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

第5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28~29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

2、引领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与人合作、交流的愉快,经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结合“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道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主题图

课前练习:(这时有口算有习题,来考考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同学们敢挑战吗?)

3×34×89÷332÷80×35×080×00×99(在让学生口答时简单地问一下算理,做除法时想乘法或0乘任何数都得0)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5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编数学故事。收集信息)

1、探索“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个)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第6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商0,这就要涉及到被除数是0的除法;二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用0来占位。

本节课我采用一个学生喜欢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来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时,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认识规律,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组织学生充分感知“不够商1如何商”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时极易出错,而且在一次次不断地纠正后他们还会出错。如:808除以4,当被除数百位上的8除以4,商2,十位上的0除以4,学生就忘了商0,个位上的8除以4,商2,于是商就变成了两位数。722除以4,当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学生也会忘写。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商出现了漏写0的情况常常是浑然不知。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⒈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在用竖式笔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错误率,进而逐步培养

第7篇:《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

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出示例2: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⑴全班读题,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做什么方法?怎么列式?

⑵562÷4,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为什么?

⑴同桌任选两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说算法。

3.巩固: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了816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米?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1.33页第一题第二排

2.33页第四题和五题

第8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说课稿

1、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上的个位是0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理解不够商1用0占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针对本课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动手*作,分组活动,汇报交流,教师演示分法。

3、讨论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2、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全课小结。

第9篇:三年级数学《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1、进一步认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较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

2、进一步明白商0的必要*和什么时候需要商0,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有关计算,切实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

昨天我们的数学课上学习的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从大家的作业中我来提几个问题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

问题一:是不是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一定会有0?

问题二:是不是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才会有0?

问题提出后,注意学生的回答,及时引导,让学生就从自己做过的作业中选反例,如:604÷4。让大家一起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讲评板演时要请那些作业中出现该类错误的学生来说。

强调:除的时候不管商中间是否有0,一定要严格按照除百位、除十位、最后除个位的三步来算。并不是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有0。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1、昨天我们从养鸡场前3天产鸡蛋的信息中提出了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可以从后4天产鸡蛋的信息中学习知识。

板书(昨天的信息)前3天306千克

有个考验,根据你的认识,你能不能大概说说后4天可能会产多少千克鸡蛋?理由是什么?

(此问也是要引导学生从“估算”的角度来提出合理的想法,注意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第10篇:《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1、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春天到了,同学们要去春游了,就要准备出发了,我们三年级

有218人每2人准备一袋食物,需要准备多少袋?

2、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1、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1)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列算式:218÷2

(3)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投影反馈

(4)师生评议: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比较简单;第一种比较清楚,不会露写。)

(1)出示例题7: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学生*做,展示交流

1、完成p32做一做。

2、我当“小医生”(练习八第2题)

3、课堂练习:练习八第1题。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位移是用末位置减初位置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