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模块化关节设计指标?

最早看到UR的机器人应该是在12年还是13年上海的工博会,当时一家代理商在靠墙的地方租了一个小柜台,很不起眼,但是第一次看这款机器人就觉得特别奇怪,这货不对称啊!

四五六轴和传统的排布不一样,四轴与五轴相比于传统机器人交换了位置,一轴电机倒置一轴和二轴处于同一高度,所以有较大的旋转半径。

比如ABB的IRB1200,一轴电机位于二轴的下方。四轴和六轴电机可以共线。当然1200所选的电机功率远大于UR5,所以尺寸也大一圈,二者定位不一样。


UR的关节采用模块化设计,凡是模块化设计则必然会在性能上有所牺牲,带来的受益则是更少的备件,更低的采购价格等等。对于人机协作类的机器人,其速度加速度性能本身就是受到限制的,所以牺牲一些性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反观工业机器人IRB1200,为了追求速度和加速度的极致,每一个尺寸,每一个关节的电机都要追求效率最大。

电机为科尔摩根的订制中空电机,定子为直接铸造为关节,除了几位说的节省空间外,还有个好处是便于散热,要知道电机的性能极限就在发热上了,如果谁能来一套水冷系统,电机超频妥妥的。盗用@

关于电机,有人说这是直流电机,有人说这是交流电机,其实都没错啦,如果从进线的角度来看,母线进的是直流电,如果从电机的结构上来看,其实和交流电机没有差别。这种中空的电机也会有一点缺憾,因此是传统机器人不用的原因,就是转动惯量会更大,但是UR嘛,协作机器人,性能可以牺牲点。

不管是UR,还是iiwa,接到墙上的总归是220VAC或者110VAC吧,交流变直流降压这件事还是要做的。UR把驱动器放到关节里了,一方面可以节省走线,另一方面母线电压低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安全,像UL1740里面就规定了绝缘耐压要达到使用电压的2倍再多一点,48V的两倍也不多么。

刹车UR选择了用一个电磁铁加一个钣金式的简单结构,这是一个省钱的方案,传统工业机器人,通常对刹车有比较高的响应,寿命,摩擦力要求。对于大负载的机器人,刹车是安全的保证,在出现意外紧急停止的时候,刹车是最后一道防线,不容有失。

邱博的一张图,邱博回头支付宝发我,我给你打钱哈。下图中的这个六个腿的钣金就是刹车盘,有一个电磁铁不用的时候就插在两条腿之间,机器人运动的时候,电磁铁就收起来。六腿钣金是跟着电机轴一起运动的。这种刹车也有一个好处,散热好。

传统机器人的刹车如下图,中间是键槽,电机轴从中间穿过。两个环之间是摩擦片,工作的时候,摩擦片松开,电机轴可以运转。这种刹车响应快,位置准,发热大........

使用这种六爪的刹车,对编码器也是有要求的。通常编码器有两大类,旋变和码盘。

旋变相当于几个线圈,通过线圈检测电机轴的位置,发出的信号为模拟量。码盘则是日本人用的比较多的东东,所发出的信号为数字量。码盘又分相对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又分单圈绝对式和多圈绝对式。UR由于刹车并不是固定的,所以使用的是绝对式编码器。

减速器选的是HD,但具体是德国HD还是日本HD就不太清楚了。减速器也是中空的方案,毕竟走线方便。和中空电机一样的,中空减速器价格会贵很多,转动惯量也会变大。这方面没有太多可说的,毕竟HD是主流,spinia和leaddrive市场份额都不大。

走线算是亮点吧,中空走线在工业机器人上也比较常见,比如Fanuc就很喜欢用中空齿轮箱+电机偏置的方案。比如下面这几款,在多个关节使用了中空减速器。很有意思。但是电机中空的还是不多见。

为什么要中空走线呢?主要还是寿命问题,线缆在运动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毕竟线的本质是铜丝。中空的走线在运动的时候是扭转运动,因此有比较好的寿命。如果你拆开一根电缆看看,你会发现铜丝本身都是扭在一起的。上图中间这款大机器人侧面的线缆,就是典型的机器人走线形式,线缆在运动的时候承受弯曲,关节的工作空间也受限制。

因为用了总线形式,以及驱动器放在关节,同时由于没有内置的气管,整个线缆的数量也非常省。

固定密封采用一种很细的o型圈

旋转密封貌似也是用一种弹性的圈,而非骨架油封之类的大尺寸。密封等级因此不会太高。

材料选择的是铝铸造件,从壁厚来看有可能选择的压铸铝,目前的版本中也并未使用铝型材。铝型材其实是个好东西,家里的门窗就是铝型材的。机器上,比如epson 的ls6使用的也是铝型材做结构件。

铝铸件基本上是中小型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材料,结构上可以任意设计,只要能脱模就好。大型机器人和廉价机器人材料另说。

由于手头没有现成的UR可拆,以上信息基本来自于网络和手册,如有描述不准确的地方还请见谅。

关于评论中问题的讨论:

by 张昱:减速机用的是德国HD

by 黄宇:请问为什么六爪的刹车对编码器有特殊要求?

由于这种刹车不能把电机完全抱死,会在60度范围内活动。因此断电后机器人只能记住断电前的位置。

如果是相对式编码器,再开机前需要找一下初始位置,比较麻烦。

如果是单圈绝对式编码器,成本并不会太高,但是即使断电也不会丢位置。

所以推测是单圈绝对式编码器。

By 张伟:其实吧,旧的ur关节侧用的多z的增量编码器,可看作伪绝对的,新的ur改用了雷尼绍的磁式19bits单圈绝对编码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机器人关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