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太阳系中太阳占了总质量的99.86%,不是还有暗物质吗?

2003年天文学家们在太阳系的边缘又发现了一颗名字叫做“塞德娜”的天体。这是一颗颜色发红的天体,看起来就好像火星一样。它是目前发现的距离太阳系最远的星球。

通过分析它的光谱图发现,塞德娜由水、甲烷和氮冰等组成。有着漂亮的红色外表。塞德娜可能存在稀薄的大气,不过这层大气十分浅薄,很有可能是在近日点时的气体挥发形成。至于它为何会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可能存在简单化合物,经宇宙射线等照射后形成托林覆盖在表面的结果。

塞德娜的运转轨道为椭圆形,塞德娜围绕太阳系一周,大概需要1200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从我们人类出现文明开始,它甚至还没有绕太阳走过一周的距离。它的近日点与远日点相差悬殊,近日点为76个天文单位,远日点则要达到937个天文单位,因为天文学家观测到它的时候,塞德娜正好处于近日点上,所以才会发现它。通过计算,大约在2076年的时候,塞德娜会再次抵达近日点。如果人类错过了56年后观测塞德娜的时机,下一次就要等到1.2万年后,塞德娜才会重新抵达近日点,不过按照人类的发展速度,或许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可以亲自去塞德娜上面一探究竟了。

太阳系的矮行星只有4个(冥王星、阋神星、妊神星、鸟神星)。

但塞德娜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正式确定行星身份,成为既不属于矮行星、更不可能是行星的独立天体。

塞德娜目前被定义为“外海王星天体”,但是和冥王星不同的是,塞德娜并没有被定义为“矮行星”:尽管它的规格还不如冥王星大,但是在塞德娜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上,还没有发现其他的天体,也就是说它是符合行星定义的。

假设太阳在进行核聚变过程时每秒消耗的质量为x,年龄假设为y年,那么太阳刚刚“点燃”时的大小(以直径论)是多少呢?

图解:太阳是主序星,通过原子核的核聚变产生能量,把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在它的核心,太阳发生以每秒钟6.2亿吨氢的核聚变。

定量估计太阳的大小是不太现实的,但年轻的太阳比今天更小。当由于崩塌而形成的原恒星内核开始发生核聚变时,新的恒星就诞生了。一旦恒星开始进行核聚变,在其主序星阶段中,恒星的大小基本是一个常量。当然你也应该知道,恒星是由流体静力学平衡支撑起来的,在主序星阶段,恒星内核的温度也基本不变。

图解:质子-质子链反应是太阳和比太阳轻的恒星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

但是在主序星阶段,恒星的大小与光度会发生轻微的变化。随着恒星年龄的增长,内核的温度会稍微升高(内核略微的收缩了) ,导致核聚变的速率加快,输出的能量也会增加。因此为了维持流体静力学平衡,恒星的外表会略微扩大,光度有所增加。此外,虽然内核温度更高了,但是恒星表面的温度会略有下降。

图解:在2006年9月7日,关于中微子和暗物质的NDM国际会议网站上,恒星内的质子﹣质子和电子捕获链反应图。

因此,虽然有人认为由于曾经的太阳质量比如今更大,曾经的太阳也理应比如今的太阳更大,但情况并非如此,如今的太阳比以前更大了。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太阳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热等离子体球体,具有内部对流运动,通过发电机过程产生磁场。它是地球周边范围内最重要的生命能量来源。其直径约为1,390,000千米(864,000英里),是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约为地球的330,000倍,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的质量约四分之三由氢组成(约73%);其余的主要是氦气(约25%)和少量的重元素包括氧气,碳,氖和铁。

图解:太阳上出现的C-3级耀斑(在左上角的白色区域),一个太阳海啸(右上,波状的结构)和多个丝状的磁力线从恒星表面离开。

太阳是基于其光谱类别的G型主序星(G2V)。因此,称它为黄矮星是非正式且不完全准确的(它的光比起黄色更接近白色)。太阳是在约46亿年前由于大分子云区域内物质的重力塌陷形成的。那时大部分物质聚集在中心,而其余的则被扁平化成轨道盘,形成太阳系。中心的物质变得如此炽热而紧密,以至于最终在原子内部开始了核融合。一般认为几乎所有恒星都是通过此过程形成的。

图解:这张影像是使用日出卫星的光学望远镜在2007年1月12日拍摄的,显示出因为磁场极性的不同自然的等离子体连接成纤维的区域。

目前太阳以每秒约6亿吨的速度将氢气注入氦气中,从而以每秒400万吨的速度将物质转化为能量。这种能量是太阳光和热的来源,可能需要1万至17万年才能从其核心逸出。当其核心中的氢聚变减少到太阳不再处于静水平衡时,其核心将经历密度和温度的显著增加,同时其外层膨胀,最终变为红巨星。根据计算结果,太阳将变得足够大,足以吞没水星和金星的当前轨道,并使地球变得无法居住。此后,它将脱落外层,成为被称为白矮星的致密型冷却星,不再通过聚变产生能量,但仍会发光并从其先前的聚变中放出热量。

图解:太阳圈电流片延伸到太阳系外,结果是来自太阳的旋转磁场影响到星际物质中的等离子体。

自史前时代以来,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的巨大影响,并且一些文明已经将太阳神化。太阳历以地球及其绕太阳轨道的自转为基础,如今通用的公历就是其中一种太阳历。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少个太阳质量形成黑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