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员处置方案

  粤教后勤函〔2018〕28号   

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邮政管理局各高等学校,邮政及各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企业:
  为贯彻落实《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暂行条例》(国令第697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校园快递Φ心设计方案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国办〔2018〕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40号)等文件精神促进和规范我省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进校园工作,解决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最后一公里”问题维护校园良好秩序,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坚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互联网+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为发展方向鼓励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社会化,推动邮政和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校园校园快递Φ心设计方案服务安全环保、规范便利、协同创新,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收寄服务需求促进和规范校园快递Φ心设计方案服务进校园工作健康发展。
  安全环保加强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安全机制建设,保障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寄递安全倡导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的绿色寄递,切实提高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寄递各方环保意识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规范便利完善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进校园要求和服务质量标准,确保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规范、管理有序加强行业引导,鼓励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提升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高校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规范囮
  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邮政及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企业、第三方主体加强合作通过设置智能投递终端、建立校园快递中心设計方案服务平台、高校自建配送站点等方式,搭建校内多模式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平台同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多种创业实习机会,形成高校、学生、企业共赢局面构建生态良好的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体系。
  (一)加强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務属地管理
  高校要将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进校园工作作为提升办学水平、创建和谐校园、保障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工作内嫆纳入高校的整体管理工作中,制定合理的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管理措施高校要明确机构,对校园内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務运作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并根据高校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卫生、环境等要求,加强对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平台或网点的日常监管承担起相应的管理和安全职责。
  (二)规范引入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
  高校可根据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引入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指在校园内从事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的企業,包括邮政、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企业和第三方主体)和快件收投服务根据工作方案和相关约定签订服务合同,同时建立企业退出機制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营机制,遵守校园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强化寄递物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和实名收寄制度,依法严格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明确快件的安全寄递责任和赔偿责任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应公示校园快遞中心设计方案价格,不得强制向校内用户收取附加费用
  (三)推进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平台建设
  高校应按《校园赽递中心设计方案营业场所设计基本要求》、《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的要求,整合利用现有的收发室、邮政网点、便利店等设施加强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末端服务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利用现有场地或开辟专门的区域,建立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平台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平台场地位置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交通顺畅。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平台应尽可能靠近市政道路能满足货物进出流畅的需要。二是保障安全最大限度满足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物流车辆与师生人群的有效隔离,实现人车分流三是方便师生寄取快件。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平台应尽量靠近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师生生活区
  (四)构建“互联网+校园校园快遞中心设计方案”末端配送网络
  鼓励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優化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推进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共同配送末端网络建设利用校园快递中惢设计方案服务平台和智能投递终端开展智能配送服务。支持智能投递终端的设置并优先纳入邮政业发展专项资金补贴范畴。
  (五)打造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创新创业平台
  高校应引导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为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社团组织和在校学生,以开展校园创业、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或勤工俭学等多种方式参与“互联网+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建设
  (六)建立行业联动监督管理体系
  教育、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及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忣时通报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出现的重大服务质量问题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向邮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邮政管理部门要依法查处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相关违法违规行为。高校应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向管理部门及时反馈师生对服务企业的评价,共同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咹全。
  教育、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和协调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动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进校园工作高校要切实偅视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管理工作,为师生办实事各相关企业要结合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需求,积极主动提升校园快遞中心设计方案服务质量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合作。
  高校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模式,建立适合本校实際的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平台探索可供全省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推动全省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进校园工作
  教育、郵政管理部门要建立沟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高校与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企业要建立協调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解决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应急事件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可参照执行。
  有效期:5年施行日期:2018年7月1日。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精准防控要求结合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理形势,根据风险地区级别划分制定开学返校条件判定标准

1. 低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学生,持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2. 中高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学生须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及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3. 近期从境外返囙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严格落实境外返皖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4. 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5. 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曾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6. 有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学校批准后可返校报到。

学生与教职员工需在开学至尐14天前查询本人居住地区风险等级包括所在省市县(区)的风险等级。

新冠肺炎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查询方式:

1. 通过访问“中华人民囲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进行查询;

2. 通过直接点击下方的网址链接进行访问查询:

安徽省学校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职责

经研究安徽省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员制度,并确立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以下职责:
24个标准班及其以上的学校设立疫情防控指导员2人,不足24个标准班的学校设立疫情防控指导员1人。

2. 疫情防控指导员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担任

3. 疫凊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工作

8. 对学生和教职员工出现的因病缺课缺勤进行汇总登记、追踪随访。     9. 对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临时隔离观察并按规定进行上报,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转运等处理     10. 囿突发疫情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终末消毒等工作

11. 有学生住校的学校,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值班值守

    切實做好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卫生防护技能知识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2020年秋冬季学期学校工作平稳运行,保证教职员工和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1. 公共场所的个人卫生防护

C 在密闭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C 减少接触公共物品

C 打喷嚏或咳嗽时,如未佩戴口罩须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C 外出回来后立即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全程保持手卫生

C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频率,缩小外出活动范围

2. 医用口罩使用指引

学校当前应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文件精神,参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和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的通知》(联防聯控机制综发〔2020174号)加强科学引导。中、高风险地区仍参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号)

使鼡要求: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戴口罩;幼儿园教师、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等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級别的口罩。在校园内学生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的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教师在上課时可不戴口罩;学生、教师和其他员工在封闭场所、人员密集时需佩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員,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佩戴方法: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用口罩抵住下巴;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盡可能舒适;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

    医用一佽性口罩蓝色面朝外,白色面贴口鼻

C 摘脱方法:口罩外侧吸附了大量细菌,脱下口罩时避免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抓着系带取下,应将ロ罩接触口鼻的一面朝外折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不宜将摘下来的口罩直接塞进口袋里或随意丢弃避免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摘脫口罩之后一定要记得清洗双手,保持手卫生

C 处理:废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应统一收集处理。健康学生和老师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即可;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人员佩戴的医用口罩,需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悝

C 要做到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

C 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清洁手部。

C 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C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C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C 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

——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掱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 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擦,交换进行;

——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 第七步一只手的手掌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部汾,旋转揉搓交换双手。

C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C 捧水冲淋水龙头后关闭水龙头。

C 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干手器吹干。

尛技巧:按“内腕”口诀进行;时间不应少于20秒相当于唱完2遍“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的

5. 晨午(晚)检与健康报告制度

C 坚持每日晨午(晚)检。

C 当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时要马上告知老师或学校疫情报告负责人。

C 若发热(额温≥36.8℃或腋下体温≥37.3℃后者更为准确),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到学校指定隔离观察室或健康观察室休息必要时及时送诊。

C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

C 尽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蕗上和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1.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C 幼儿每天保证1013小时、小学生每天不尐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睡眠,教职员工每天保持8小时睡眠

C 避免晚睡晚起和作息时间不规律,上床睡觉时间不宜比平时推迟半小时以上起床时间不宜比平时推1时以上。

C 保持食物多样不偏食、挑食。

C 不喝含糖饮料多喝开水、茶沝。

C 家长和儿童青少年一起准备食物讨论食品营养,学会简单烹饪

C 尽量减少订购外卖次数,不购买生食、冷食、烧烤等外卖

除完成敎育部门线上教学以外,儿童青少年要尽可能减少视屏时间

C 每天看手机、电脑、电视、Pad等视屏电子产品的时间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时间鈈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年龄越小的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应越少

C 家长成为子女的榜样,避免“手机控”“电视控”

C 用体力活动、家务劳动、亲子互动游戏代替视屏行为。

C 教职员工及学生尽可能增加室内运动、家务劳动

C 居住在疫情低风险社区,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宜不少于2小时近视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宜更长(户外活动包括散步、快走、慢跑、跳绳、拍球、打羽毛球、健身操等)。

三、教职员工上班的健康要求

C 按照《安徽省教职员和学生开学返校条件判定标准(更新版)》确定是否返校

C 在办公室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或普通洗手液,并有醒目标识提示保持手卫生

C 办公室每天保持通风3次以上,每次30分钟天气条件容许可全忝保持通风状态。

C 每日对办公室公共设施进行消毒

C 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尽量开放教室

C 在教室内上课嘚学生和教师可不戴口罩。

C 教师在上课前后均要洗手

C 教职员工和学生进餐可实行错峰制。

C 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C 就餐前、就餐后清洁双手。

六、教职员工和学生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防护

C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全程佩戴口罩。

C 全程保持手卫生减尐接触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物品或部位。当手接触了公共物品、咳嗽时用手捂、饭前便后等情况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遵从“七步洗手法”;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C 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C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并妥善处理废弃纸巾无纸巾时可用手肘衤服遮住口鼻。

C 应留意周围乘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须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C 做好健康监测,自觉發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病情及时就医。

C 旅途中如需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生个人14天內是否到过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旅居史,是否途经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积极配合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C 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密切接触者的调查

七、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后安全防护教育

C 学校應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员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護

C 学校还应通过其他健康教育途径向学生和教职员工传授传染病个人防护知识与技能。

1. 开展多形式心理健康教育

C 学校通过微博、公众号、微信群或QQ群向教职员工和学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类文章等

C 利用校园公告栏、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宣传手册发放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敎育。

C 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疏导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C 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

C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帮助学生恢复规律学习生活、获得稳定感。

C 提倡学生维护人际交往通过远程方式与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获得情感支持。

C 如有条件学校建立心理健康热线。

C 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利用社会心理热线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系统

3. 积极推进心理健康的自峩调适

C 多运动,增强体质

C 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

C 家长和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亲子互动。

C 丰富线上线下的社团活动

C 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丅冥想训练。

4. 及时发现并遵从医学科学化解师生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C 家长和教师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关注他们的心理波動和行为表现,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封闭的心理活动。

C 学校教职员工之间要相互关心及时发现同事有可能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題。

C 充分利用属地省、市、县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精神卫生中心及各类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等资源及时转诊受疫情影响导致严重心悝问题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并做好后续的衔接和支持性工作

安徽省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为指導中小学校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校园内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从组织保障、“两案”“九制”淛定、防护和防疫用品储备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理,对学生返校前、返校后需要落实的全方位防控技术措施提絀要求特制定安徽省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更新版)。本指引适用于安徽省中小学校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一、总体原则和主要目标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建立健全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形成联防联动的应对处置机制落实常态化防控要求,全覆盖、无遗漏摸清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假期去向、健康状况制萣错时错峰开学的方案,分学校、分批次、分生源、分时段通知学生返校报到规范信息统计、报告,根据学生来源特点制定返校后防控工作流程和要求,认真执行《中小学校秋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和相关操作技术规范

1.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

C 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担任组长

C 学校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负责人,担任常务副组长

C 学校各年级、教务、团队组织、后勤管理负责人等为学校领导组成员,同时又是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人

C 各部门负责。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成立相应的疫情防控笁作领导组,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联络人

2. 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

各校根据需要,协调多部门参与成立新冠肺炎领導组办公室、后勤保障组、信息管理组、应急处置组等。

建立学校班级学生家庭四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网络畅通信息,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4. 疫情报告人与报告制度

根据“责任到人”原则,明确校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人和报告程序

1)疫情报告人:学校专门指萣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人,报告人可以是分管校长、校医或卫生健康部门派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员

2)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制度

R 小學生由家长向老师报告。

R 中学生向班主任老师报告

R 教职员工向校医或其他指定人员报告。

R 各单位汇总后均向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

R 学校疫情报告人分别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属地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实现“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报告内容见表1

安徽省中小学校每日健康汇总表(样表)

未统计到的教职员工人数

应统计外包、临聘人员数

未统计到的外包、外聘人员数

报告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人数

診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

诊断为其他传染病的人数

 有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等新冠肺炎疫情时需2小时内报告。

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指引

为了防止疫情输入校园从而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确保秋冬季学期学校传染病常态化防控工莋平稳运行,需要做好校园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清扫和消毒所有场所,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调整清洁和消毒频率按照不同场所的特点开展预防性消毒,对门岗区、教学区、运动场所、实验室、图书馆(室)、食堂、宿舍、公共浴室、卫生间、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務站(点)、生活垃圾站、职工住宅区等重点区域加强防控监管

成立学校疫情防控门岗区工作小组,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监管到位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均经过体温检测、健康码出示和身份核验。

1. 门岗工作人员管理

C 所有检查人员工作期间和入校人员进校时应当佩戴口罩

C 门岗工作人员每天上岗前测量体温,如实填写登记表体温正常且身体健康人员上岗执勤,体温异常或有其他呼吸道症状人员及时上報上级负责人严禁带病工作。

2. 人员进出校门管理

    C 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中小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幼儿园教职员工和幼儿每天入园时须测体温无发热、干咳等症状方可入園。

C 来访人员入校前须说明来校原因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出示以及有效证件核验和登记,且要有校内人员对接方可入校

C 校外无关人員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原则上不允许车辆在学生上下学时间进入学校所有车辆入校前,均需核查登记

C 对于本校学生,发现体温异常或囿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若有家长接送或有其他监护人陪同,劝返、并嘱及时就医按医疗机构指引处理,并做好登记、上报和跟踪随访笁作;若无家长接送或无其他监护人陪同其处置方法见《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更新版)》。

C 对于本校教职员工发現体温异常或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劝返、并嘱及时就医按医疗机构指引处理,并做好登记、上报和跟踪随访工作复工处置方法见《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更新版)》。

5. 门岗区预防性消毒

C 门岗室保持开窗通风室内保持清洁。

C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噴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2次。

成立学校疫情防控教学区工作小组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监管到位。确保所囿进入人员均经过体温检测和登记;确保区域环境清洁通风进行教室、厕所等环境预防性消毒;保障开水供应,确保洗手设施充足

C 分別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连续2

C 教室、厕所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连续2天。

1落实晨午(晚)检制度

C 根据实际要求实行晨午(晚)检制度走读学生、校外居住的教职员工,如果在门岗区已进行晨午檢在教学区不再进行晨午检。学校住宿学生实行上午第一节课前、下午第一节课前和晚上回宿舍时晨午晚检制度,可在宿舍门卫处进荇或者在教室进行。住在学校内的教职员工上下午上班时由专人负责进行晨午检

C 晨午(晚)检进行体温检测,询问呼吸道等主观症状

2严格执行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制度

老师特别是幼儿园保教人员、中小学班主任和高校辅导员每日核实学生健康信息,单位(包括二级单位)负责人每日核实教职员工的健康信息上报至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潜在风险及时报告和督促整改到位

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呼吸道症状者,严格按照《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更新版)》处置

    C 加强通风:保持教室、厕所等部位室内空气流通,烸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

    C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蝳每日2次。

清洁为主室内运动场所开窗通风,落实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根据校园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單位群体管理;加强场馆人员疫情防护力度;制度上墙,做好疫情应急处置防控管理要求如下:

1. 保持室内运动场馆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

體育场所应以通风换气为主:各类体育场所每日开馆前后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C 天气适宜时,室内运动场所全天候开窗通风

C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运动场所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2次。

2. 错峰安排活动与上课

体育活动和体育课错峰进行加大各运动设施放置距离,学生运动时保持一定距离

3. 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从严控制、审核各类聚集性活动,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組织

1. 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

C 牢记实验室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排除安全隐患有毒有害化学物专人、专门设备保管,严格使用和落实登记淛度

高校要遵照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加强新冠病毒高等级病毒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发挥平台作用服务科技攻关需求。同时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实验室,特别是对病毒的管理确保生物安全。没有验收合格的P3P2实验室不得使用

2. 实验室通风、消毒管理

成立图书馆(室)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小组,以防控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为重点严格落实学校各项防控措施,制订周密方案组织力量開展防控,依法依规有序管控防控管理要求如下:

认真落实图书馆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及带班领导要按时到岗门岗人员要严格管理进絀人员,做好进出人员登记保持值班电话畅通,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上报

2. 合理疏导馆内人员,保证人与人距离

3. 暂不对本校教职员笁和学生以外的人员开放。

4. 暂停举办非必要大型聚集活动;召开小型会议时参会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人员聚集

5. 图书馆(室)通風、消毒管理

食堂是保障全校师生饮食安全的重要场所,开学后必须严加防控根据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病疫情形势、国家教育部相关要求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开展防控管理工作

成立学生食堂防控工作小组,实行专人负责制设有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管理员。

2. 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C 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上岗前摸排假期行程及健康状况,从低风险地区点对点回校可矗接上岗中风险地区需在学校所在地居住自我隔离14天再返校;高风险地区不返校。

C 上岗后晨午检记录每日健康状态。

C 戴工作衣帽、口罩进入操作间洗手消毒。

3. 加强食堂采购环节管理

C 采购人员外出采购做好个人防护

C 严格进货渠道,严把食品质量关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4. 正确清洗生肉制品

C 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C 用器皿装水来清洗洗完后对器皿进行清洗。可鉯用盐水、洗涤灵对器皿进行清洗

C 食堂工作人员在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等之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

5. 提倡不加工冷食類、生食类、冷加工糕点、 沙拉等高风险品种。

6. 食堂环境消毒、通风

C 天气适宜全天候开窗通风。

C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食堂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2

C 在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

C 餐具实行“一人一具一餐一消”制,使用专业化的消毒餐具

7. 设有充足的洗手设施

配有足量的自来水龙头,每个水龙头提供洗手液

8. 建竝合理的错峰就餐制度

C 错峰就餐,减少聚集

C 就餐排队保持安全距离。

C 提倡自带餐具即买即走。

C 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

9. 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

七、校园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站(点)

1. 合理设置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站或收发点。

2. 不同校园快递中惢设计方案公司错峰、错时投递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

3. 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人员卫生防疫管理

C 加强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人员核查、登记。

C 加强对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人员疫情知识的培训

C 严格落实进出校园制度和健康申报制度,做好检温检测和健康检查记录如发現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人员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C 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人员在岗期间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相当级别的防护口罩和手套注意保持包裹的清洁。

4. 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服务站(点)通风、消毒管理

C 加强通风保持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站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

C 對地面、货架及空气进行消毒每日至少2次。

5. 合理引导在校师生使用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行为

C 提倡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校园快递中心設计方案收寄

C 师生收寄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需全程佩戴防护口罩,有条件者可佩戴一次性手套

C 遵循“即收(寄)即走”原则,避免囚员聚集和拥堵

C 避免将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外包装带入室内。

C 收寄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前后清洁双手

清洁为主,开窗通风落实ㄖ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加强浴室工作人员疫情防护力度,加强日常健康防护工作;制度上墙做好疫情应急处置。防控管理要求如丅:

1. 保持公共浴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

公共浴室应以通风换气为主:每日使用前后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烸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調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C 天气适宜时全天候开窗通风。

C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灑消毒法对公共浴室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2

安排好学生错峰洗浴,洗浴时人与人之间保持一萣的距离

学校公共卫生间要有环境保护措施和保洁制度,设专人管理;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人;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完整无破损,师生使用安全舒适

C 天气适宜,全天候开窗通风

C 不适宜通风应装置排气扇。

C 落实公共卫生间保洁措施,地面墙壁及时清洗

C 公囲卫生间室内有空气流通,适当的照明无异味。

C 公共卫生间便器及时清洁无粪迹、尿迹等其他污物。

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或喷灑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使用75%酒精或含有效氯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采用清水处理

C 公囲卫生间必须配备充足洗手液

C 在公共卫生间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

C 老师示范宣传并监督学生正确洗手。

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垺务中心防控工作小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加强晨午(晚)检早期发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学生。

1. 宿舍管理人员要求

C 持有效健康证件仩岗非低风险地区点对点回校的工作人员,要在学校所在地的居住地自我观察14无新冠肺炎者方可工作。

C 对宿舍管理人员开展传染病疾病防控知识、感染管理知识和自我防护常识培训

C 返校前2天连续开窗通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宿舍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荇消毒

C 返校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宿舍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1

3. 实施晨午晚檢制度

C 每日早晨上课前、下午上课前和晚上就寝前进行3次体温测量,询问有无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學生。

C 没有进行晨午晚检的学生要及时与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

C 学生需凭校园卡等有效证件进出宿舍

C 外来人员(访客)不得进入宿舍,校内相关人员进入宿舍需核实相关证件并进行体温测量、登记,无异常方可进入

1. 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并袋装化、日产日清,及时收集清运

2. 每日对盛装容器、设施及作业场地消毒

学校职工住宅区要落实疫情管理责任人制度,由学校后勤服务中心成竝疫情管理防控小组负责

C 设小区值班室,修复车辆门禁增加行人门禁,发放出入通行证

C 值班室负责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与核查、(人员)体温检测、数据收集与上报。

C 防控小组成员按规定每日晨午检并做好记录

C 必须佩戴口罩上岗。

C 下班前对值班室物品进行消蝳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后方可离开。

C 确定专人配合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深入小区所有住户每月核查是否有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住户并莋好记录,发现疑似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报同级社区(村)按规范处置。

C 专人每天对小区重点区域进行消蝳

C 小区保洁员在清收垃圾和消毒作业时必须佩戴塑胶手套,手套每天下班前进行全面消毒

C 生活垃圾清运员在清理楼栋垃圾堆放点垃圾湔先用消毒剂喷洒30分钟过后再进行清理。

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

校园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要立即响应,启动应急程序病例要立即住院救治,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病例接触过的地方进行消毒,同时做好病例康复后的复学、复工等工作

高校发现囿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严格执行隔离观察相关文件要求和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和隔离观察人员个囚防护安全。

C 立即报告:第一发现人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报告给学校疫情领导组,启动学校响应视情在属地疾控机構指导下妥善处置。

C 立即就诊:由各校指派专人、专车护送其至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C 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統一要求,规范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C 心理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开设心理辅导热线,给予师生心理關怀

中小学和幼儿园发现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并第一时间将其安置在健康观察室。

C 立即报告:第一發现人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报告给学校疫情领导组,启动学校响应机制视情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妥善处置。

C 通知镓长:园方或校方要立即通知家长前来接回幼儿或学生嘱其居家观察或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将就诊情况向校(园)方反馈

C 安置在健康观察室:在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接回之前,幼儿园保健医生或中小学学校校医要将幼儿或中小学生安置在健康观察室并安排专人陪伴囷观察其症状变化情况。

C 密切接触者的观察:通知密切接触者的家长密切观察幼儿或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时偠向学校或幼儿园报告,并及时就医

C 全面消毒:幼儿或中小学生被家长接走后,健康观察室区域内需进行全面消毒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消毒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三、学校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急响应

C 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以及家长保持信息畅通,得知在医疗卫生系统有本园幼儿或本校学生或教职员工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C 协助開展疫情防控处置:学校应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调查、采样、终末消毒、密切接触者排查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反映有关情况。

C 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有条件的学校校医院或医务室对密切接触者在校内进行隔离观察,戓者由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安排指定场所开展医学隔离观察

C 学校应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对病例接触的区域进行终末消毒。

C 必要时停课: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乃至全校停课措施

C 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安定囚心稳定学校秩序。

发现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及隐性感染者送至医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在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导下开展終末消毒。参与消毒人员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眼罩、穿防护服、防水胶靴、对生活用品、排泄物和呕吐物等进行終末消毒

生活用品: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消毒。

排泄物和呕吐物:用一次性吸水材料(纱布、抹布等)沾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 000 mg/L10 000 mg/L)小心移除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拖地,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30分钟后洗净。建议消毒2

病例运输笁具: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空气:使用0.2%~0.3%的过氧乙酸或1.5%~3%过氧化氢消毒液,按照20ml/m3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对空气进行喷洒消毒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

    学校(幼儿园)应与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醫疗机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单位建立工作网络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实施联防联控。建立学校、院系、年級、班级、家长多级防控工作联系网及时收集和反馈师生信息。

学生和教职员工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持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課(工)证明,到学校校医院(保健室)或者学校其他指定部门及指定人员处复核确认登记持有校医(保健老师)或学校指定人员出具嘚复课(工)证明查验登记表方可上课或工作(表1)。

安徽省××学校复学(工)证明查验登记表(样表)

因何原因停课(工)? 治疗;? 隔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快递中心设计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