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的自由和自在的区别就是自在吗

《星云禅语》内容简介:持,修生活禅,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星云禅语系列(套装共2册)》精心挑选出了两百余篇至理散文。从佛经到,从人生经历到故事,,句句参悟,娓娓道来,不觉,找到宝藏。《星云禅语》稿原在台湾报纸上专栏连载,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随后结集出版。

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于江苏,12岁剃度出家,21岁时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授记为第48代传人。1949年赴台湾,1967年创建,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1991年成立国际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出版过多本图书,销量过百万,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是受到众多读者喜爱的智慧禅师。

禅如居士为星云大师弟子,负责整理发布《星云禅语》专栏和结集出版。

01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02 持平常心 参生活禅

03 “平常心”即是道

06 脱离邪非 清净自在

08 脚踏实地 好梦成真

09 坚定理想 实践抱负

07 禅悦法喜的健康人生

第五章 圆融无碍 93

04 享有而不拥有的理财观

05 人生“施比受更有福”

06 取其当取 舍其当舍

07 如如不动 事事圆融

11 柔和安忍 法喜充满

第六章 息烦恼无是非 157

08 心胸开展 智慧显发

09 开启您的如来智慧

第七章 离苦得乐 181

08 豁达心胸 息灭烦恼

09 认真修行 利益良多

第八章 调身、调息、调心 207

04 调身 调息 调心

05 生活愈简单 心灵愈纯净

06 发心做功德 必得好

第九章 富贵贫穷一念间 225

06 如何才能“知足”

第十章 追求美好明天 241

03 先有出世思想再做入世事业

07 人生际遇 视己经营

第十一章 小故事大道理 261

02 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

03 天堂地狱何处去?

04 相互合作团结才有力量

05 彼此尊重无用也有大用

06 八风吹不动 心净国土净

07 知足常乐 平安就是福!

08 生命有 要好好珍惜

09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10 净化身心 时时勤拂拭

11 活在当下 食睡皆修行

13 乐观奋斗 转烦恼为菩提

14 以无为有 享有更胜于拥有

02 扫地、扫地、扫心地

03 菩萨心肠 金刚手段

07 即心即佛 自在常乐

第二章 生活修养 23

03 忍耐讥谤 庄严福慧

05 知所进退 逍遥自在

07 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

03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04 乐于布施 为善常乐

05 施舍财物 有舍有得

06 不贪无嗔 知足常乐

07 般若智慧 虚空万有

08 勤于工作 服务人群

01 广植福田 善结人缘

02 境由心造 随缘自在

03 人生无常 清净禅悦

04 持平常心 历久弥新

05 真空妙有 究竟涅槃

06 未成佛道 先结人缘

07 人人慈悲 处处祥和

08 谈情说爱 大慈大悲

09 升华净化 感情生活

第五章 幸福之道 101

01 增进人生幸福之道

02 幸福人生顺乎自然

03 如何促进家庭幸福

04 如何过得自由自在

05 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07 从空无中认识人生

08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09 面对老病自求多福

第六章 因果福报 127

04 小疑小悟 大疑大悟

05 自觉心安 天君泰然

06 诚实无欺 广结善缘

07 虔诚忏悔 广种福田

08 化无力感为感恩心

09 不去计较就没烦恼

第七章 弘法利生 159

01 境界超越 祈愿升华

02 随其心净 则国土净

03 弘法利生 合理生活

04 受持戒律 得证圣果

05 真诚修行 身心并重

07 端正观念 振兴佛教

第八章 结善缘 181

第九章 谈修心 201

03 心在何处 何处安心

第十章 论人生 219

01 塑造形象 厚植人脉

03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

04 用慈悲心解世间苦

05 懂得珍惜才懂得爱

第十一章 话苦乐 235

05 旅游参访 见识增广

06 简单生活 性灵纯净

07 因缘福报 知足常乐

第十二章 悲众生 253

第十三章 度有情 273

跋二 与佛有缘 292

附录 求法应有正确认识 293

《星云禅语(第2缉)》编辑推荐: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星云禅语(第2缉)》的故事幽默且意义深远,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让人身心善美。

01 禅门风光逍遥自在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
现今社会物质生活富裕,奢侈浮华,但是不少人感到精神生活空虚,焦虑烦躁。“禅学”可以开拓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慧,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因此“参禅学佛”的风气日盛。
禅是什么?“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禅是不可说的,但是对一般人如果不说,岂不是永远无门可入吗?所以禅宗流传了许多语录;为了使大家进一步认识禅门的风光,我想列举几点禅的内容特色,提供给大家作为入门的契机:
(一)禅与自我。在禅门里有一警语“念佛一句,漱口三天”,禅师们认为成佛见性是自家的事,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证。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俱足,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曾经有人问赵州禅师说:“怎样参禅才能悟道?”赵州禅师听后,站了起来,开口道:“我要去厕所小便。”向前走了两步,赵州禅师又说道:“你看,这么一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求法参禅也是如此,别人何尝帮得上忙?
观世音菩萨也手持念珠“求人不如求己”!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立承担,自我追寻,自我完成,是“禅”的最大特色。
(二)禅与知识。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更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因为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为邪见所影响,甚至因而迷失了自我--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借“自由”之名而使人更不自由。革命!革命!多少战乱借“革命”之名而使人丧失生命。傅大士普慧曾经说过:“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语句,完全是在与迷妄的分别意识挑战,以破除一般人对知识的执著,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使人进入另一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也许禅话是不合逻辑的,但禅话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或者是不合情理的,但禅语有更深的含义。放下一切知识文字的迷障,反求自心本性,是禅的另一特色。
(三)禅与生活。人们整天辛苦奔波、生活忙碌谋求温饱,更企求种种物欲,物质固然可以丰富现实生活,却也常会枯萎心灵良知;声色口腹之欲满足了,反而往往闭锁了本具的智慧。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完全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向前(钱)推动着。价值权威与善恶是非的标准,为金权万能的社会偏见所影响,使得现代人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
“禅”一旦在我们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使我们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活力乐趣,“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诸如有僧问“道”于赵州禅师,赵州回答说:“吃茶去!”吃饭、洒扫,无非是“道”,若能会得,当下即得解脱,何须另外用功?迷者口念,智者心行,“禅”提示我们超越五欲六尘,“禅”可以改善充实我们的生活情趣,生活中有了禅味,会使我们更加富有。
(四)禅与自然。何谓禅?禅家就是自然而然,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么是道?“云花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的山水内容不同了,悟道后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随地觅取都是禅,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又如天上的白云,让你飘流四方任运逍遥。
悟道的禅师,不是我们想象中枯木死灰一般的老僧入定,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皆具备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自然,随机教化,像春风甘霖般滋润世间。
学禅,要有悟性,要有灵巧;至于谁能直探禅门本源,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诚如惠能所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02 扫地、扫地、扫心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越溪禅师是一位开悟的高僧,有一个云游的和尚,前来参访求法:“禅师,我潜心向佛,钻研经典二十年了,对于禅道还是一窍不通,您能不能慈悲为我开示?”
这位慈悲的禅师,二话不说,就朝和尚挥手一巴掌,打得前来参访的和尚奔门而逃,心中莫名其妙,在法堂外愈想愈气,正要转身回去找禅师理论时,另一位老禅师恰好经过。看到他一脸怒容,禅师就和蔼地探询:“发生了什么事吗?到我的禅堂来喝杯茶吧!云游各地有心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动怒呢?”
和尚跟随禅师进入禅堂,一边喝茶一边抱怨说道:“越溪禅师无缘无故地挥掌打人,没有佛门大德的风度……”正说到气头上,冷不防老禅师笑了起来,随即又扬手打来一巴掌,和尚一怔,手上的茶杯也掉在地上打碎了。老禅师笑道:
“刚才你说潜心向佛,钻研经典二十年,只差一些禅道,我现在已用禅道供养你了,你晓得什么是禅道吗?”
和尚被问得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老禅师就卷起袖子,手持扫把,将地上摔碎的茶杯破片扫干净,一面扫地一面感喟地说:“扫地、扫地、扫心地;禅道、禅道、懂得生活即是禅道!”
前来参访的和尚蓦然领悟,学佛不能缘木求鱼,佛法禅道不是口舌哓哓地空谈,而是日用生活修持的本领。
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03 菩萨心肠 金刚手段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我们到寺庙礼拜,一进山门首先会看到一尊笑容满面的弥勒佛,很欢喜地迎接我们,“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使我们摄受佛祖菩萨的慈悲。
但是进了山门以后,在弥勒佛的后面,又会看到有位手持金刚降魔杵,身穿盔甲勇猛威武的韦陀护法天将,启示我们“天理昭彰,善恶果报”,要大家“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常有许多的烦恼:诸如贪欲的烦恼、嗔恨的烦恼、骄慢的烦恼以及怖畏的烦恼等,使我们心灵不得安宁,如果要想消除这些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菩萨的心肠,金刚的手段”去实践“慈悲”。只要你有一念慈悲,就可以化除贪欲、嗔恨、骄慢和怖畏等烦恼。
譬如贪欲心重的人,只要你把对方的女性,视如自己的母亲或姐妹,对方的男性,当做自己的父亲或兄弟,那么淫欲的念头就会熄灭。在钱财方面,常想我如何多布施别人一点,如何多帮忙别人一些,常常抱持慈悲喜舍的心情,贪欲的心如何还会滋生呢?嗔恨心起的时候,可以观想殿宇中大慈大悲的佛菩萨圣像,面对救苦救难的圣像金容,嗔恨心还不会止灭吗?……
有的人在“爱”的慈悲鼓励中,可以得到助益;有的人需要“力”的威厉折服,才能获取警惕。所以我们要断除烦恼,最好以“菩萨心肠,金刚手段”实践慈悲禅净的生活。
04 山贼易擒 心贼难捉
三十年来西子湖,二时斋粥气力粗;
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
利踪禅师有天深夜里,站在僧堂前大声地喊叫:
叫声惊动了僧堂内的大众,这时有一位学僧从堂内跑了出来,利踪禅师就一把抓住他说:“纠察师父,我抓住贼了。”
被抓的学僧慌乱地申辩说:“禅师,你弄错了,你抓的不是贼,是我--庙里的小沙弥。”
利踪就是不放手,并且正色说道:“是就是,为什么不肯承认?”
学僧惊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利踪禅师便说偈道:“三十年来西子湖,二时斋粥气力粗,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
我们常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内之贼难”,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向外执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欲乐,引生种种的烦恼痛苦。三十年的修行,每天的二时粥饭,都只是为了降伏心中的盗贼,能够如此领会,上山一转,心贼一捉,佛法就此当下了。
利踪禅师对学僧的一番考验,实在是禅师的大机大用。“六根门头尽是贼,昼夜六时外徘徊;无事上街逛一趟,惹出是非却问谁?”每天昼夜二十四小时,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面对许多的诱惑与挑战,如何守护我们六根的门户,不使它蠢动妄为,进而擒伏心中之“贼”,实在是一个有心修禅者不可忽视的功课。
许多人羡慕出家僧侣,能够上山清修,了脱尘缘,其实,现代佛教绝不是出世脱离现实的,而是主张弘法利众的人间佛教。有一些信徒要求剃度落发,却不问是否“机缘具足”,“出家有出家的好处,在家也有在家的方便”,只要生活得“宁静”与“坦然”,处处都可以修行,时时都可以学禅,即心即佛,佛在心中。
由利踪禅师这则“捉贼”公案,再说一则“风动?幡动?”的公案。话说禅宗惠能大师得到五祖传授衣钵之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后因机缘成熟,开始行化于世间。
有一天,惠能大师途经法性寺,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幡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不休,六祖惠能大师上前一听,才知道他们在争论旗幡会飘动的原因。
其中一个出家人说:“如果没有风,旗幡怎么会动呢?所以我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出家人就说:“没有旗幡飘动,又怎能知晓风在吹动呢?所以应该就是旗幡在动。”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惠能大师就上前开示说:“两位请别争吵,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两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从这则“风动?幡动?”的公案,可以看出禅师对外境的观点,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滞留在事物的表相上面,表面现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别,完全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因此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其关键就在吾人的“心”是否已经祛除差别妄想,是否能够证得涅槃寂静。
05 耳闻目见 事理难明
耳闻目见,仍为虚幻“假象”;
摒弃成见,才能了解“真相”。
世间凡人,常注重外表象征,却疏忽内在真相,甚至以“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来执著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想法,往往由于短视浅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深入了解,误会事实真相,结果虽说耳闻目见,仍为虚幻“假象”。
话说镜虚禅师,因为修行有成,被尊奉为人天师范。有一天禅师云水行脚,在深夜带了一位妙龄少女返回寺庙,竟然将女人带到自己的禅房,并且将房门紧闭,在房中与那女人同居同食。
镜虚禅师的徒弟满空,深怕信众知道禅房中有女人,便一直守候在门外,逢到有人来找师父,满空就以“禅师在静坐不宜打扰”来挡驾。
过了好几天,满空认为如此下去,也不是究竟的办法,就鼓起勇气去找师父。才进入门口,就看到一个长发女子躺在床上,而且已经宽衣解带,平日道貌岸然的师父,竟然在那女人身体上摸来摸去。
满空是已经剃度落发的比丘,佛门最忌讳触犯“色戒”,徒弟见到师父在摸女人,非常激动感到无法容忍,就冲向前去,大声责问道:“师父啊!您这样做(关起门来养女人)还能算是人天师范吗?您这样做(摸躺在床上的女人身体)如何对得起十方信众呢?”
镜虚禅师一点也不动气,反而轻言慢语地回答:“我怎么对不起十方信众?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
弟子满空手指着床上的女人,以愤怒的语气大吼:“你看!你床上有女人!”
师父镜虚也指着床上的女人,以平和的语气接言:“你看,我床上是有女人。”
躺在床上的女人,因为听到师徒的对话,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那是一个患了麻风病的女人,以哭笑不清的神情望着这对师徒。徒弟更看清那一头长发覆遮下,连鼻子、嘴巴全溃烂了的丑脸……
这时,师父把手中的药膏,往徒弟面前一伸,泰然地说:“刚才你看到我在替她擦药,现在你来了,要不要来帮一下忙?”
徒弟满空进一步知晓了真相,慌忙跪拜下来,诚惶诚恐地说道:“师父,请原谅弟子愚痴。您能以平常心看待患麻风病的女人,弟子做不到,您能以慈悲心医疗麻风病患,弟子更做不到……弟子该死,弟子愚昧,我竟以小人之心胸,猜疑君子的作为……”
是非好坏,往往不是绝对的。如果再有人告诉你说:“这句话是我亲耳所闻的,这件事是我亲眼所见的。”你仍然应当进一步深入了解“真相”,人最好能持平常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设想,反躬自问以求究竟。
06 四大本空 五蕴非有
宋朝苏东坡居士,有一次去金山寺探望佛印禅师。当时佛印禅师正在高台说法,听众如潮座无虚席,看到官封杭州知府的苏东坡上山,便说:“苏学士何来?此间现无你坐处。”
苏东坡闻言,随即答道:“既无坐处,何不暂借和尚的四大五蕴为禅床呢?”
佛印禅师稍作思考便表示:“山僧有一句转语(问题),如果学士答得,老僧便供你作床座;如果答不出来,请学士解下所系玉带留镇山门,可好?”接着禅师说:“山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学土何处坐?”
苏东坡虽说学富五车才思敏捷,听到“转语”瞠目无言以对,于是便解下皇上御赐的玉带留镇金山寺。一直到现在金山寺仍有“留玉楼”与“留玉台”,而苏东坡的玉带,也成为金山寺游客瞻仰的“珍品”。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原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志万象的说明--山河大地,皆是假借四大元素因缘和合而成。什么是四大呢?即地、水、火、风;为什么要称“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为大呢?因为宇宙世间万事万物,皆由四种元素构造而成。譬如:一个杯子,是由泥土烧成的,泥土是属于地大:泥土需掺入水,再用火烧,经风吹干而为杯子,是有水大、火大与风大。(地是坚硬性、水是潮湿性、火是温暖性、风是流动性)。
万物之灵的人类,亦可视为假四大和合而成。如属固体型坚硬性的爪齿、筋骨等为地大;属液体流动性的腺体、脓血等为水大;体温热度属火大;呼吸气动属风大。所以身体上有“一大”不调,即“百病”丛生,若四大分散,则生命死亡。
人的身体是由四大假合而成,人的意识又依五蕴--“色、受、想、行、识”因缘和合。由于生命是因缘结合的关系,没有实体可得,故虽说有情的肉体,也只是假合的存在而已,如果和合的因缘力量穷尽时,结合的关系也跟着消灭。生命的肉体立即灭亡,还有什么实在的自我存在呢?所以佛陀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指出假合的身体,不是坚固实有的。圆觉经说:“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属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属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呼吸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现在有人不了解什么是四大,甚至常拿“酒色财气,四大皆空”来污蔑佛教,诽谤僧人。如果一个人真能远离“酒色财气”,其实也未尝不是好事。也有些人常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如果一个人能争气上进,更是因缘和合,大有福气。
邵康节有诗《人生一世吟》:“前有亿万季,后有亿万世,中间一百年,作得几何事;又何人之寿,几人能百岁,如何不喜欢,强自生憔悴。”我们有情众生,在了解“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道理时,深愿大家“自在”生活,广结“善缘”,阿弥陀佛。
07 即心即佛 自在常乐
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
祸福无门人自招,即心即佛人自在。
慈航大师曾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佛经中也一再开示:“心净则国土净。”即使我们置身于冰天雪地、焚风熇火,抑或处于荒山野幕、茅篷草芦,只要心安理得,一样都能怡然自得。
人者心之器,“心”一动,世间万物万缘泛生,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心的动态千差万别,心的静态平等一如;心动是“诸行无常”,心静则“涅槃寂静”。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世间不管如何差别动乱,千差万别仍然归于平等,动乱颠倒终亦归于寂静。
话说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大梅法常,就从这句话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在大梅山。有一天马祖禅师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多时不见的法常说:“师兄,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主张'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侍者的传话,不为所动地回答道:“别的我管不了,但是我仍坚持'即心即佛'。”马祖禅师从侍者回来的报告,知晓法常的反应后,欣然颔首说:“梅子成熟了!”
“竹影扫阶尘不动”,大梅法常既然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有如稳坐泰山,即使老师真的一百八十度蜕变为“非心非佛”,也不过是阶前的竹影因风摇曳,丝毫也扫不动一点尘埃。
现在我们常喜欢说,“一个人要有主见”“一个人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其实,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就是:“抛弃依赖的心!”
人的心常依赖别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牵引,自己无法把持……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们要体验“祸福无门人自招,即心即佛人自在”,那么就要有慈悲心、菩提心、寂静心,也就是常持平常心。谨提供以下四点建议,愿有缘人作为座右铭:
(一)对感情不执不舍。人是有情众生,要绝对放弃感情不可能,但是如果过分执著也不好,所以,我们要用理智来引导感情,我们要用慈悲来净化感情。感情太淡就冷冰冰,感情太浓就热烘烘,“冷冰冰”“热烘烘”都会给人不大好受的感觉,最好采用中道的智慧来处理,以中道的智慧,来升华我们的感情,增进我们人生的幸福。
(二)对五欲不拒不贪。五欲是指:财、色、名、食、睡。有人对五欲贪得无厌,有人却惧之若洪水猛兽。其实,五欲并不可怕,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可怕的是我们的心不知如何去化导五欲。若在欲海中打滚沉浮,当然会被吞噬,不过人活在世间,也应有正常的五欲生活。然而,吃得过多就太饱胀,睡得过多就太昏沉,如果不吃不睡又不行,所以,我们对正当的五欲生活要不拒不贪。
(三)对世间不厌不求。有人对世间多所要求,有了女儿又想要儿子,有了洋房又想要轿车,当了市议员还想要做“立法委员”……希求愈多欲望愈大,幻灭失望的可能也随之升高,就如同小孩吹五彩泡沫,愈吹愈大愈美,同时也愈易破碎。又有人过分厌世,弃名唾利,离群索居,一谈到跟名利有关,就强调:“视名利如浮云,就替我写个无名氏吧!”其实,“无名之名”也是一种名。因而,我们对这世间,要持平常心泰然处之,要能不厌亦不求,生活就可以自在幸福。
(四)对生死不惧不迷。生者必有死,死者能重生,生生死死犹如旋火轮,因果循环天理昭彰;哀莫大于心悬生死,迷于生死。因为人如果迷于生死、惧于生死,则滋生“生死心”,有了生死心,则有轮回不绝的“生死事”。其实生死何足迷?生死又何足惧?正觉的人生观对于生死的看法,应该是“既不沉迷,也不恐惧”。人的身体死亡(灵魂不灭)并不是一切的结束,而是像“搬家”一样,老旧的房子倒塌了,就想办法换到另一个新家,又何必沉迷、何必恐惧?
总而言之,我们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幸生活在世间,对感情要不执不舍,对五欲要不拒不贪、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对生死要不迷不惧,秉持“即心即佛”的正确体悟,安住身心就能追求“自在常乐”的美满生活。
佛教常用“明珠在握”比喻“佛心般若”并不在高远之处,而是人人可以掌握的,“石中之火,不打不发”,石头虽然蕴藏天然火种,可是不经敲打是不会绽放火花的,我们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是如果不修不证,就如同怀中虽有珠宝而不知取用一样枉然。

说来下可思议:我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十七时诞生,而先父弃世也是腊月二十三日十七时,“同月同日同时生我弃我情何以堪,为子为父为祖往者来者亲恩永念。”
生日原是“母难曰”,从四十不惑之年伊始,因居丧服孝即习惯在生日时,独处静思“回顾与展望”;前年岁暮慈母往生极乐,自己也升格为人祖父,近二十载来每逢岁暮,心情就渐逐沉重,甚至泛生离尘脱俗的意愿……
饱经沧桑感慨多,参禅学佛觉照迟。回顾平生寄情文墨,而整理《星云禅语》最感喜悦,不但自我获益良多,亦可助益人心净化;在虚度六秩仡甲生日时,审阅修订该书新版,全心凝神浑然忘我,不觉窗外风雨何时停歇,体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誓愿“上报四重恩,广结众生缘”。
一九九七年正月三十一日于采风居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记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指出,普贤菩萨十大愿之一是随喜功德,无论是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或是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普贤菩萨说:“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欢喜赞叹就是一种对“美善诸事”的宣扬和参与,不仅可使淳良的风气更加蓬勃,也可滋养我们的内在,助长心性的灵明开展。而能够在每一个当下“随缘欢喜”,就是对生命境遇的“随喜”,因为清楚明白了生命苦难的真相,所以懂得随缘放下执著与烦恼,进而怀抱澄明清澈的觉悟喜悦,看待人生的空苦无常,自在快乐地面对一切因缘;有人说“喜悦本身就是力量”,参禅学佛的动机是离苦得乐,进而净心修行更能培养我们喜悦的能力,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层面,随遇而安。
我常期勉佛光“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随时随地随缘将欢喜布施人间,诸如随口说好话、随手做好事、随心帮助人;而“人的烦恼无明,往往源于比较与计较”,因此,我也常提示信众“不比较、不计较、烦恼无明自然少”,一个人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压力,禅悦法喜充满心中,那种随情喜舍、随缘自在、任性逍遥,正是“随喜”的最佳境界。
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随情喜舍,随着别人的成就我亦心生欢喜,而将利益与人分享,更是随喜功德;我近年来自“佛光山住持”退居,经常云游弘法海内外,信众多能善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之心愿,甚多佛门龙象不畏艰辛非佛不作,志愿到世界各地“弘法利生”,一些皈依信徒更是以财物、文字与智能来“尊师重道”,都使我心生欢喜。
禅如(姚家彦)是我的爱徒之一,他近年来精进不懈、好学不怠地以文字弘法,在报刊撰写方块专栏与报道文稿甚多,其中与我有关的先后编印出版的多本书籍,据闻均能受到读者喜爱与各界重视;他曾参与发起佛光会的成立,也是中华佛光总会的现任监事,该会经推荐评审核定,将于今年十二月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时,公开颁奖表扬禅如居士为“优秀佛光会员”。
他在《经济日报》经营企管副刊每星期六连载之“星云禅语”专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汇集精编,此时亦将推出新一辑《星云禅语》,闻讯更为他感到高兴,适逢他请求为之赐序,乃循往例,以“随缘欢喜”为题,序新之问世。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于佛光山台北道场

原标题:宝玉是菩萨的五个原因,为何说读懂《心经》就读懂了《红楼梦》?

《红楼梦》其实就是一本《心经》。读懂了《红楼梦》,自然就读懂了《心经》,而读懂了《心经》,也就读懂了《红楼梦》,为什么这样说呢?

《心经》主旨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其实就是指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是玄奘的译法,这种译法比“观世音菩萨”更凸显了菩萨的本质:“内心自在”。

确实,正如很多人都看过《西游记》,里面的观音菩萨是内心自在、慈悲为怀的。而《红楼梦》中的宝玉,其实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因为他也是活得自在、并以慈悲为怀的。

在《红楼梦》中最重要的108将(包括金陵60钗、金陵12主子、金陵12恶人、金陵12公子、金陵12杂家)中,宝玉是活得最自在的。他不像其他106人为功名利禄而活着,也不像黛玉一样为还泪而活着。

宝玉的内心一清如水,不愿意跟那些世俗的、眼中只有功名利禄的人同流合污,所以重功名的宝钗永远成不了他的真爱。

另外,宝玉一直都以慈悲为怀,主张“世法平等”。在宝玉看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他不会像他的母亲王夫人那样践踏下人、间接害死金钏和晴雯。宝玉对每个人都很好,凡事总是先替对方考虑,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人。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指“修行达到极深的境界,实现大智慧到彼岸”。

在《红楼梦》中,宝玉的修行其实是已经到达了极深的境界。世人笑他又呆又傻,却不知道宝玉是大智若愚。在经历了家族由盛转衰、后来更是被抄家之后,宝玉彻悟到“繁华原是一场梦,梦幻过后终是空”,所以他“照见了五蕴皆空”后、遁入空门,并摆脱了一切的苦厄。那宝玉具体是如何照见五蕴皆空的呢?

1、五蕴之一: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指的是“无色”,意思是不执迷于眼前的物质。

在《红楼梦》中,宝玉从不看重那些物质上的东西,所以他经常都会把很多物品分给下人。在宝玉看来,这些东西都只是身外物,不值得留恋。

连他出生时就衔着的那块美玉,在别人看来“物以稀为贵”,这块美玉是珍宝,但是宝玉却不以此为荣,反而认为这块美玉打破了世法平等,所以恨不得把其砸破。

由此可见,宝玉是不看重这些物质的,在他看来“色即是空”。

2、五蕴之二:受即是空

“受即是空”,指的是“无受”,意思是不再被太多的情绪所干扰。

在《红楼梦》中,宝玉原来是一个痴情之人。然而,在经历了繁华的幻灭、原以为天长地久的爱情成空后,他遁入空门、不再被尘世间的七情所困扰。

正所谓“情深不寿”,黛玉就是因为太过情深、所以注定活不长。宝玉吸取了黛玉的教训,当他不再过于情深,反而获得了心灵上的解放,这是因为领悟了“受即是空”的缘故。

3、五蕴之三:想即是空

“想即是空”,指的是“无想”,意思是无欲、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在《红楼梦》中,宝玉也是有欲望的。他希望和那些女孩们的青春王国永远不会改变、他希望能和黛玉结婚、他希望不要读《四书》和《五经》、他希望不用去考取功名等等。

可惜宝玉想得太多了,青春终将逝去、他和黛玉有情人却不能成眷属、也难逃要读《四书》和《五经》去考取功名的命运。

宝玉曾经在这个世界深情地活着,然而当他看破了红尘、不再对凡世间有太多的想法后,宝玉的灵魂得到了释放,只因他了悟了“想即是空”。

4、五蕴之四:行即是空

“行即是空”,指的是“无行”,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无为”,行为不刻意、而是自然而然地顺势而为。

宝玉是《红楼梦》最重要的108将中最“无为”的。他心无挂碍、活得逍遥自在,所以不会像王熙凤那样机关算尽、也不会像宝钗城府那么深、更不会像贾雨村那样忘恩负义。

宝玉活出了“无事忙”的境界,在他看来天底下的事情都不是事,所以没有事情值得他特别去奔波忙碌。

不读《四书》和《五经》这些只为考取功名的书,宝玉只想读的是《庄子》、《西厢记》和《牡丹亭》这些主张活出自我的闲书。

《四书》和《五经》这种死守教条主义、不主张灵活变通的书,对宝玉来说就是一股害人不浅的泥石流;只有《庄子》、《西厢记》和《牡丹亭》这些主张人性的解放、追求精神自由的书,才是一股清新流。

可见宝玉之所以“无行”,是因为他一早彻悟了“行即是空”。

5、五蕴之五:识即是空

“识即是空”,指的是“无识”,也就是没有识别心(分别心)。

宝玉一直强调“世法平等”,他是没有识别心的。在宝玉看来,就算是那些被很多主子践踏为地底泥的奴才,其实和主子是没有分别的。大家都是人、都是由父母生出来的,又有谁更高贵、谁更低贱之分呢?

跟宝玉在一起,这些地位卑微的下人得到了尊重。正因为宝玉没有识别心,所以贾家的下人都喜欢他。

可见宝玉之所以“无识”,是因为他已经领悟到“识即是空”。

由上可知,当我们能真正顿悟《心经》的主旨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我们也就能了解《红楼梦》了。当我们能做到像宝玉一样,彻悟到“色即是空”、“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和“识即是空”,照见了这五蕴皆空的我们,何愁不能活出菩萨般的状态呢?

对于《心经》和《红楼梦》的联系,对于宝玉活出了菩萨的状态,你的看法是?欢迎留言互动。

原标题:那个从未露面的女人,才是贾琏疏远贾迎春的真实原因贾琏为何不关心唯一的妹妹贾迎春?原来是因为对她的恨文\萧梦红楼梦中有一对关系极其冷漠的兄妹,不是贾珍和贾惜春,也不是花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由和自在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