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最喜欢的一件事工作是什么,如果工作中碰到不軎欢的人或事

东西德国为什么能够和平统一? - 知乎717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827分享邀请回答2K2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7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7|回复: 0
2016年国考面试模拟题:如何答好自我认知题
2016年国考面试模拟题:如何答好自我认知题
  面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要环节之一,在面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样重要,下面是网校老师提供的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供考生练习。更多面试技巧,考生可在网校通过视频课程学习掌握。
  【题目】结合自身经历和所报考岗位谈谈你最喜欢的工作是什么,如果工作中碰到不軎欢的人或事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我报考的这份工作。我认为,唯有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才能明白自己所求的是什么。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近几年的工作,我发现自己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并且乐意助人,希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而我报考的岗位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个职位能让我实现我的社会理想,因此我对这项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另外,在与朋友、同事相处中,我被认为是一个进取心和责任心很强的人,并且极有想法和创意。在这个岗位的工作中可以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我觉得很有挑战性,我喜欢挑战。所以我认为我报考的岗位是非常适合我的,而且我相信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如果在工作中碰到不喜欢的人,我不会在工作中带入情绪,会跟这位同事好好相处,并^_自我省思,寻找原因。如果是因为对这位同事不了解而产生了误解,那么我会主动寻找机会,多与该同事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寻找同事的闪光点,解除不必要的误会i如果是因为这位同事的一些有违纪律或原则的做法让我无法认同,那么我会寻找机会规劝这位同事,与其他同事一起帮助他改正,以免他铸成大错。
  如果在工作中碰到不喜欢的事,那么我会在完成这件事的同时自我反省,去寻找自己不喜欢这件事、这份工作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这件事、这份工作涉及的内容是我未能掌握或者不感兴趣的,那么我会调整心态,消除抵触情绪,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做到做一行爱一行,并不因为自已不会或者不感兴趣而放弃。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About TongRen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用户体验提升计划查看: 622|回复: 0
2016年国考面试模拟题:如何答好自我认知题?
主题帖子积分
 面试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要环节之一,在面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样重要,下面www.hikew.com提供的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供考生练习。更多面试技巧,考生可在网校通过视频课程学习掌握。
  【题目】结合自身经历和所报考岗位谈谈你最喜欢的工作是什么,如果工作中碰到不軎欢的人或事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我报考的这份工作。我认为,唯有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才能明白自己所求的是什么。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近几年的工作,我发现自己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并且乐意助人,希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而我报考的岗位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个职位能让我实现我的社会理想,因此我对这项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另外,在与朋友、同事相处中,我被认为是一个进取心和责任心很强的人,并且极有想法和创意。在这个岗位的工作中可以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我觉得很有挑战性,我喜欢挑战。所以我认为我报考的岗位是非常适合我的,而且我相信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如果在工作中碰到不喜欢的人,我不会在工作中带入情绪,会跟这位同事好好相处,并^_自我省思,寻找原因。如果是因为对这位同事不了解而产生了误解,那么我会主动寻找机会,多与该同事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寻找同事的闪光点,解除不必要的误会i如果是因为这位同事的一些有违纪律或原则的做法让我无法认同,那么我会寻找机会规劝这位同事,与其他同事一起帮助他改正,以免他铸成大错。
  如果在工作中碰到不喜欢的事,那么我会在完成这件事的同时自我反省,去寻找自己不喜欢这件事、这份工作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这件事、这份工作涉及的内容是我未能掌握或者不感兴趣的,那么我会调整心态,消除抵触情绪,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做到做一行爱一行,并不因为自已不会或者不感兴趣而放弃。
仅需49.8元即可成为嗨课网永久VIP会员,永久下载网站最新公考资料!
资料更新发布QQ群:
注册账号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积极宣传本站,为本站带来更多注册会员
积极宣传本站,为本站带来更多的用户访问量
经常在论坛发帖,且发帖量较大
长期对论坛的繁荣而不断努力,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
活跃且尽责职守的版主
曾经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已离职的版主
金牌VIP会员
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
Powered by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层管理人员思维训练探讨.pdf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高层管理人员思维训练探讨.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攒盏i M酗ant MVar.1A/pr.1
5 口 吕宇良 憝—墼
员思维训练探讨
当前中国企业 的管理水平与国外先进 国家相 比存在着较大的差
3、发 言人 。把组织的计埘、政策,行动、结果等信息传递给
距 .造成这一差距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政乏管理人才 ,尤其缺乏优
组织 外的^;为组织所在产业酃 门的专家提供服务
香的高屉管理^员,这 巳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为此 .许多有识之士提
(三)决策方面
出了 培养中国管理人才 ,提高中国管理水平”的口号 .然而 一如何
l、企 业家 。在组织及其环境中寻找机会,制定 改进性方
培养管理人才?能否仅靠熟读国外的管理名著就可以实现呢?回答是
案”来从事变革 {对某些方案的设计进行监督
2、故障排除者 。在组织面临重大.未所顼料的故障时,负
思维,作为人瞄所特有的功能之一,是指导人们行为 、央策的基
责采取补救行动,排除故障.使组织能继续辆着组织 目标前避,
车准则.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指导,管理活动同样也离不
开管理甚维的指导。任何一项管理嶷策都是在一定管理思维的指导下
3、资源分配者 。负责对组织由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事实
作出的.一方面,虽说行为离不开思维的指导 ·但另一方面 .思维也
上.即就对组磬}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分配方案进行决锥
冉不开人的行为.田此 ,研究管理思维,必 首先占L研究管理活动 自
4、谈判 者 。在重大谈判中代表组织,作为谈判的最终捷策青
身开始 .车文拟叠过对高层管理人员管理活动的分析,提出一种针对
负责决策,并为决策后果承担责任 。
高层管理人员的臂理思堆 II练方击{.
二、高层管理活动的特点
、 高晨警理活动的内容
从亨利 ·明兹伯格对高屡管理活动 内容的分析,我们不难归纳出
路鬈 ·吉利克 (LutherGulick)曾在 管‘理科学论文集 ,中对管
高层管理活动所具有的一些特点
理话动进行过 系统化的分类。提出了著名的POSDCORB理论 计蜘
1、工作活动的大量性 、多样性 。尽管社会上的多数工
(Planning)、组织 (Organ~ing)、人事 (Staffing)、指挥 (Directing)、
作都包含专业化和专一化两种特点.但高层管理人员由于其角色的多
协调 (Coordinating)、报告 (Reporting)、预算 (Budgeting).然而.高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1.合拢嘴唇用力出气:~打。~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毛求疵。~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灰之力。2.说大话:~牛。~嘘。3.类似吹的动作:...
1.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2.姓。
古同“喧”,大声呼叫。
喧哗:叫~。喧~。~~(喧哗声)。~张(放肆;跋扈)。~谤(为众人所谤议)。~风。~然。~尘。甚~尘上。
同“器”。
惊人的,不祥的:~音(坏消息)。~耗。~梦。
古同“本”。
1.古同“零”,(雨等)降落。2.古同“灵”,灵验:“神得一以~。”
1.物件:物~。产~。赠~。战利~。2.等级,种类:~名。~类。~色。~位。3.性质:~质。~行(xíng)。~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4.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5...
古同“畜”。
1.甘草。2.古通“零”,零落。
古同“羚”。
〔~醁(lù)〕美酒名,如“密宴既集,~醁(lù)不撤。”
1.龙。2.古同“灵”,神灵。
古女子人名用字。
一种香草,即“白芷”:“芳~兮挫枯。”
1.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语。符~。念~。2.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骂。诅~。
1.宽松的丝带。2.舒缓;坦然。
1.遇,遇到:“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是故~物而不慴。”2.抵触:“牚距劫~,又足怪也。”
1.古同“鹳”,一种水鸟,即白鹳,形似鹭。2.芄兰,一种草。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喊。~泣。~诉。~腔。啼~。长歌当~。
古同“遌”。
1.古指在家庭举行私宴。2.酒美。3.能者饮,不能者停饮。
见“啯”。
1.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人。~街。~名。咒~。辱~。2.斥责:他父亲~他没出息。
1.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2.到,来:光~。莅~。亲~。3.遭遇,碰到:~时。面~。4.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5...
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呼唤鸡的声音。
1.击鼓:“或歌或~”。2.屋檐的棱:飞檐舒~。3.惊讶。4.古通“锷”,刀剑的刃。
1.(鱼)在水面张口呼吸:“水浊则鱼~。”2.食,品尝:“今以荔枝赐将吏,~之则知其味薄矣。”3.猛烈。
1.古代乐器,形状像笛。2.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gě)。
1.嘴,特指鸟兽的嘴:长~。短~。2.借指人的嘴:百~莫辩。不容置~(不准插嘴)。
〔~吩〕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同“然”,应答声,表示肯定,相当于“是的”。
译音用字。人名。地名。
1.〔~嚓〕象声词,形容折断的声音。2.象声词:~的一声,把树枝折成两截。
叹词,表示斥责或唾弃。
1.哑,不能说话:~哑难言。2.缄默,不说话。
1.〈方〉叹词(指物或给别人东西时用):~,单车喺嗰度(喏,自行车在那儿)。~,畀你(咳,给你)!粤语。2.〈方〉代词:人家。晋语。
形容撒娇的声音或态度:~声~气。~得很。
1.〔~~〕象声词,形容笑声。2.叹词(a.表示惊异或赞叹,如“~,真不错!”b.表示招呼或提醒,如“~,注意点儿!”)。
有机化合物译音字。
含在口中而喷出:~水。
方言,慢;缓慢:食得~。佢(他)行得好~。
1.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4.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古同“喋”。
〔喉~〕见“喉”。
1.收敛,收藏:~翼。~影。载~干戈(把兵器收藏起来)。2.止,停止:~怒。~鳞(喻蓄志待时)。3.姓。
〔~~〕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唠叨的声音,如“~~自语”。
〔石~〕中国侨民称新加坡。亦称“叻埠”。
1.咳:~嗽。2.怒叱声。
1.叹词,表示斥责。2.〔~訾〕阿谀奉承。3.象声用字。
口大齿丑的样子。
同“嘿1”。
1.附耳私语声。2.谗言。
1.用具的总称:~皿。~物。~械。木~。武~。~小易盈。2.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官。消化~。3.人的度量、才干:~度。~量(liàng)。~宇。~质。大~晚成。4.重视:~重。~敬。
众人吃东西的声音。
1.争辩,人多嘴杂:~有烦言。2.古同“赜”,深奥。
同“咱”。
〔~~〕傲气逼人的样子,如“(四壁金刚)如有气~~,如叱叱有声。”
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数学上指加法...
英美制容量单位(中国大陆地区已停用此字,写作“加仑”)。
同“恶”。
象声词,形容迅速通过的声音:箭~的一声射出去。
1.〔吩~〕见“吩”。2.〔嘱~〕见“嘱”。
〔~~〕草虫鸣叫声。
象声词,形容马蹄踏地的声音。
1.口旁,口耳之间:“负剑辟~诏之。”2.蚕吐丝,引申为以丝作琴弦。3.古同“饵(噐)”。
〔~圙〕蒙古语“库伦”的旧译,指围起来的草场,多用于村镇名。
古同“慨”,叹息。
〔~磟〕山势。
1.用圈、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把门~上。2.衣纽:衣~。3.绳结:绳~儿。4.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盖东西:把碗~在桌上。5.相符,符合:~题(符合题义)。6.强留:~押。7.从中减除:~除。~发(fā)。8.敲击:~...
〔吲~〕见“吲”。
(牛)反刍。
鹤、雁等鸟高亢的鸣叫:“华亭鹤~,岂可复闻乎?”风声鹤~(形容惊慌疑惧)。
叹词,表示不满或提醒:~,你怎么没来呢!~,你们看,谁来了!
〔~~〕沉重缓慢的样子,如“大车~~。”
1.古通“比”,比较。2.诋毁。
象声词:“耳朵里~的一声,似乎发昏了”。
1.用力从嘴里吐出来:~一口痰。2.唾人以表示鄙斥。3.尝,小饮:“不~酒。”
译音用字。人名。
1.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2.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3.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象声词,喉中哽塞所出声。
1.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2.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3.高明的,良好的:~策。~本。4.友好,和好:友~。亲~。和~。5.熟悉:面~。6.办好,弄好:~后。7....
〔~~〕严酷的样子。
1.方言。闲谈。2.见“啦啦队”。
1.小虫。2.空。
1.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完全:~以。~色。5.值得,够得上...
〔嚅~〕强笑曲从的样子。
如口吹物发出的小声音:“吹剑首者,~而已矣。”
象声词:他~~地往前走。
聚缩嘴唇吸取:小孩~奶。
象声词,形容撞击声:~的一声门关上了。
1.说给别人,通知:~谕。~知。~诫。~诉。报~。劝~。奔走相~。2.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发。~状。控~。3.表明,请求:~老。~急。自~奋勇。4.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成。~竭(宣布某种东西用尽)。~...
1.〔噌~〕象声词,指钟鼓声、喧嚣声等,如“……噌~如钟鼓不绝”。2.古同“宏”。
1.[哓哓]因为害怕而乱嚷乱叫的声音。2.争辩不止的声音,如“~~不休”。
1.打开:~封。~门。某某~。~齿。2.开始:~用。~程。~运。3.开导:~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4.陈述:~事。5.书信:书~。小~。
1.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家。2.掉转:~首(回头看)。~顾。~眸。~暧。妙手~春。3.曲折,环绕,旋转:~旋。~肠。~廊(曲折回环的走廊)。4.答复,答报:~信。~话。~绝。5.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事。6.说...
古同“唐”。
1.卖:~货。~票。出~。销~。零~。2.施展:以~其奸。其计不~。
1.水或食物进入气管引起不适或咳嗽而突然喷出。2.咳嗽。3.鸟食。4.愚蠢的样子:~哼。
1.〔~~〕罗嗦,话多。2.乐。
1.(鸟)嘴:        “中衍人面鸟~。”2.星名,柳宿的别称,传说中的东方朱雀七宿之一。
1.〔歍~〕口相就。2.古通“蹙”,皱额。
〈方〉代词,怎,怎么:~样。~好。~办。~个。
象声词:~~笑。
1.象声词:开动的火车传来~的一声气笛长鸣。2.语气词,表示招呼的语气。让他快来~!
野兽吼叫:狼~。
妄言,胡说。
1.喘息。2.嘘,气,运气吐纳一法。3.休息。
同“告”。
〔讘(zhé)~〕啰嗦,言多而不精练。
[嘌呤]有机化合物,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
象声词,形容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饮。如饮酒。
〔咳(ké ㄎㄜˊ)~〕见“咳1”。
猫狗呕吐,亦喻谩骂、胡说:满嘴胡~。
1.哭,出声地哭:~哭。~泣。悲~。~笑皆非。2.鸟兽叫:~鸣。~叫。虎啸猿~。
大笑的样子。
〔~咕〕a.小声说话;b.犹疑不定(“咕”均读轻声)。
1.吃或给人吃:~饭。~以肉食。2.拿利益引诱人:~以私利。3.古同“淡”,清淡。4.姓。
〔喀~〕见“喀”。
1.〔~呼〕a.文言叹词;b.旧时祭文常用以表示叹息,后借指死亡,如“一命~呼”。均亦作“乌呼”、“於呼”、“於戲”。2.象声词:汽笛~~地响。她~~地哭。
1.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啮。~噬。~紧牙关。2.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合。~住扣。3.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一口~定。乱~好人。4.狗叫:鸡叫狗~。5.正确地读字音...
大声吟诵:~经(佛教徒或道教徒高声念经)。
〔~~〕a.群聚的样子,如“麀鹿~~。”b.笑的样子。
1.牛羊嚼草的样子。2.疾速的样子。
1.〔~~喳喳喳喳〕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2.〔~哩喀喳〕形容说话做事干脆、利索。
呼喊:~喊。~嚣(呼喊,吵闹)。~阵。~座(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苦不迭。鸣冤~屈。
1.嘴歪,即由于颜面神经麻痹,口角向另一侧歪斜的症状:口眼~斜。2.歪:~斜。醉戴野巾~。3.古种族名。
古同“渑1”。
疑问词,后面跟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在所问范围中有所确定:~样。~里(a.什么地方。b.用于反问句,表示否定,如“我~~知道?”“他~~笨啊?”c.谦辞,推辞对自己的褒奖)。
猫叫声,亦为呼猫声。
1.〔~苏〕义同“啰唆”、“啰嗦”(“苏”读轻声)。2.(嚕)
同“啖”。
1.重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位。~公里(每吨货物运输一公里)。2.计算船只容积的单位,一吨等于2.83立方米(合100立方英尺)。
古同“咅”。
1.|道~|深致~意。2.收成不好:~收|~年。
1.愚蠢而顽固:~顽。~猾(貌似愚悍实则狡猾的人)。2.奸诈:~讼。3.有声而不能成语:~喑(喑哑)。
杂乱,杂声:~杂。~~(形容急促或杂乱的声音)。~嗷(形容虫鸟鸣叫声)。
1.笑:拊掌欢~。2.古同“咳”,叹词:~!我真不该这样!3.助词,中国元、明两代戏曲中的和声用字,起加强乐曲节奏的作用。
1.〔当~〕见“当”。2.〔哐~〕见“哐”。
1.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2.某人,有的人:~告之曰。3.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1.〔~喃〕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供制药用,亦是化工的重要原料。2.古同“趺”。
叹词,表示惊异、惊讶和感叹等:~,你原来没走啊!哎呀,我的妈~!
同“咤”。
1.增多:增~。追~。~倍。~封。2.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注解。~冕。3.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法。4.施以某种动作:~以。不~考虑。5.使程度增高:~工。~强。~剧。6.超过:~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
古同“叫”,呼喊,鸣叫。
1.食物塞住了嗓子:因~废食。~着了。2.因为迎风而呼吸因难:这风真~人。3.说话顶撞人,使人无话可答:他说话能把人~死。
〔~啶〕有机化合物,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
同“国”。
1.叹词,打招呼时用:~,您是哪位?2.把食物送进人嘴里:~奶。3.给动物吃东西,饲养:~养牲口。~马。~鱼。~狗。
〔~里〕方言,哪里,如“伊从~里进去格?”亦作“鞋里”。
义同“呸”,表示斥责或唾弃。
1.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2.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3.说出:~话。一~为快。
1.用手抓东西吃:“偷米~之”。2.佛教咒语用字。3.含。
古同“吐”。
1.旧时仆役对主人的应诺声:~,太后有何吩咐。2.象声词,鸟叫声:喜鹊~~叫。
用牙齿咬碎:细~慢咽。味同~蜡。
1.叹词,应人声。2.叹息的声音:~声叹气。
1.呕吐;吐出。2.靡曼;靡曼的乐声。3.哭;叫喊。4.象声词。形容哭叫声或鸟啼声。5.用同“蛙”。6.见“哇咬”。
1.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过分爱惜:~惜。悭~。~啬(小气)。2.耻辱:“得之不休,不获不~”。
1.过失,罪过:~戾。负~。以彰其~。2.怪罪,处分:既往不~。~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3.灾祸:休~(吉凶)。4.怨仇:与臣有~。
1.助词,表疑问,用在一般直陈句尾:昨天布置的事办了~?2.助词,表示含蓄的语气,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这辆汽车~,早该报废了。
象声词,形容打钟、敲锣一类的声音:~的一声,锣响了。
每个,彼此不同:~别。~得其所。~尽所能。~有千秋。~自为政。
1.喧哗。2.大口。〈韩〉魚名。大頭魚,鱈魚。
吃东西,嚼:~类(尚生存的人)。倒(dǎo)~(反刍,亦作“倒嚼”)。
1.敲打:~击。~门。~关(a.入国求见;b.攻打关门;c.指足球、冰球等运动中攻打球门)。~诊。2.旧时一种礼节:~拜。~见。~谒。~首。~头。
1.水从地下冒出。2.用于地名:~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
1.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球。2.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笔。~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
1.古同“呃”。2.〈方〉喊;叫。粤语。
讥笑,拿人取笑:~笑。~弄。~骂。~诮。~谑。冷~热讽。
古同“啜”。
〔~酒〕用大麦作主要原料制成的酒。
1.吃:“~却!作个饱死鬼去。”2.古代特指大吃大喝:~了许多鱼肉。将酒~得烂醉。
1.比方:比~。譬~。2.明白,了解:不言而~。家~户晓。3.说明,使人了解:晓~。~之以理。4.姓。
古同“餐”,吃。
〔~儿(huīr)~儿(huīr)〕象声词,形容马叫的声音。
1.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兵。~卡(qiǎㄑㄧㄚˇ)。~所。岗~。放~。2.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标准不一。3.一种小笛:~子。4.用口吹出的高尖音:口~儿。5.鸟叫。
1.许多鸟或虫子乱叫:鹊~。蝉~。归鸟晚~。2.声音杂乱:~声。~音。~聒。3.许多人大喊大叫,喧哗,鼓动:~嚷。~聚。声名大~。
1.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到,往:~厕。5.假若,假设:~果。~若。假~。6.奈,怎么:~何。...
〔~~〕咀嚼的样子,如“~~而噍。”
同“呵”。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天(呼天诉苦)。
古代车上的零件,青铜制,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軎上有孔,用以纳辖。亦作“轊”。
象声词:~的一声,弦断了。
〔~?(yì)〕a.没有听见的样子;b.笑的样子;c.有声无辞。
1.说假话骗人:~人。~弄。~骗。2.用语言或行动逗人喜欢:~逗。~劝。~小孩儿。
1.喊叫:叫~。大叫大~。2.吵闹:大吵大~。
1.叹息:~声叹气。2.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又表示招呼人,提醒人注意:~!我昨天没去医院。
散着射出:~出。~涌。~发。~饭(形容极其可笑)。~薄(形容气势壮盛,激荡喷涌而出,如“一轮红日~~而出”)。~洒。~泉。~壶。井~。
很大的很洪亮的声音。
出声,发言:~气。~声。
1.傻,愚蠢:~子。~气。~里撒(sā)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2.不灵活,发愣:~板。~滞。~若木鸡(形容因惊恐而发愣)。3.同“待”。
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三部分,上段与鼻腔相对称“鼻咽”;中段与口腔相对称“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称“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称“咽头”):~喉。
古同“吟”。
1.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2.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3.吟咏:咏~。一唱三~。
1.马叫:~叫。~鸣。人喊马~。2.声音哑:~哑。声~力竭。
1.怒责:~禁。2.呼气:~冻|~气。[呵呵]笑声:笑~。[呵护]爱护、保护。3.同“嗬”。
不可:~耐。居心~测。
同“嘴”。
〔~茀(bó ㄅㄛˊ)〕香气盛。
1.微笑:~纳(微笑着收下,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存。不值一~。2.讥笑:~笑(a.讥笑;b.微笑)。
1.咽下去。2.喙,鸟兽嘴。3.古同“快”,畅快。
1.依照乐(yuèㄩㄝˋ)律发声:~歌。~腔。~段。~功。~和(héㄏㄜˊ)。歌~。2.高呼,大声叫:~名。~收。3.歌曲:唱个~儿。4.古同“倡”,倡导。5.姓。
同“咿”。
叹词,相当于“呵”。
1.用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瓜子儿。2.闲谈,多话:~牙。
古同“吃”。
方言,指水相通处(多用于地名):双~圩(xū);道~(均在中国广东省)。
〔~咐〕a.嘱咐;b.口头指派或命令。
1.〔~使〕教唆、指使别人做坏事。2.指使狗的声音。
1.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2.聚集:~力。~办。~股。~资。3.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4.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5.总共,全:...
大声说话,声音杂乱:~哗。~闹。~嚷。~腾。~嚣。~宾夺主。
1.〔~~〕象声词,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如“~~鸟鸣”。2.〔~唧〕小声,如“秋虫~唧”。
1.饮,吃:~茶。~粥。2.哭泣时抽噎的样子:~泣。
1.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水。~酒。~茶。~粥。2.特指喝酒:~醉了。
1.〔~咕〕象声词,形容小声说话,如“两人~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什么”(“咕”读轻声)。2.象声词:小鸟~~叫。
1.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堂。~落孙山。~存实亡。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叫出,说出:不可~状...
1.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2.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3.任凭,随:~任(rèn)。~凭。~之任之。4.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5.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
〔~呓〕说梦话。
1.唱,声调抑扬地念:~咏。~诵。~味(吟咏玩味,体味)。~讽(吟咏讽诵)。2.叹息,痛苦的声音:~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3..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4.鸣,叫:风~。猿~。
古同“嗅”。
使害怕:~唬(“唬”读轻声)。挺~人的。
1.呵。2.古同“哄”,言语嘈杂。
1.显出,露出:~现。~祥。2.恭敬地送上去:~上。~报。面~。3.下级报告上级的文件:~文。~子。4.古同“程”,规划、法式、标准。
1.好,有利的,幸福的,与“凶”相对:~利。~祥。逢凶化~。~光片羽(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2.吉利的日子:择~。3.善,贤,美:~人(善良,有才德的人)。~人天相。4.中国吉林省的简称:~剧。5.姓。
1.厲害;很。2.出色,出眾。
方言,语气词,相当于“吧”:你唔走~(你不走吧)?
1.撮口作声。2.口动的样子。3.嗟叹。
有机化合物译音用字。
叹词,表示伤感或惋惜:~,别提他啦!
叹词,表示领会、醒悟:~,我明白了。
咬:~齿动物。虫咬鼠~。~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得很好”)。
(声音)响亮。非常响亮的声音,有如山崩地裂的声音。
1.吐气;吐气声。2.方言,家。3.叹词,表示惊讶。
“英尺”的旧称,英美制长度单位,一呎为十二英寸,约合中国市尺九寸一分四厘(中国大陆地区已停用此字,写作“英尺”)。
1.〔~变〕军队突然叛变。2.人多声杂,乱吵:~笑。~然。喧~。~众取宠(用言语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1.悲痛:悲~。~求。~叹。~鸣。~思。~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2.悼念:~悼。默~。3.旧时称死去母亲:~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
1.口腔里的消化液:~液。~涎。~沫。2.啐,从嘴里吐出来:~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骂。~手可得。~面自干。
古同“咩”。
1.吃。2.小语。
1.据有,用强力取得:~据。霸~。强~。2.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理。~优势。3.口说,口授。4.估计上报:令民得以律~租。
〔~啡〕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产在热带,叶长卵形,花白色,果实红色,种子可制饮料。
1.表示痛苦的声音:他的伤很重,但没~一声。2.轻声随口地唱:他经常~着小曲。
1.〔咖(gāㄍㄚ)~〕见“咖2”。2.英美制重量单位。
象声词,形容东西跳动或爆裂声:心里~~直跳。
古同“冂”。
同“咒”。
1.光明,显耀:“赫兮~兮。”2.权。
[嘞嘞]〈方〉唠叨:瞎~。
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使知道:通~。~照。3.学识,学问:~识,求~。无~。4.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
一点一点地咬下来:~啮。~噬。~骨头。~玉米。
呼叫,喊:~起。~醒。叫~。召~。呼~。
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食。~木鸟。鸡~米。
同“吃”。
1.〔~囔〕自言自语,含抱怨的意思,如“别瞎~囔了”(“囔”读轻声)。2.象声词:喇叭~~响。
〔~~〕话多(后一个“叨”读轻声)。
1.象声词。2.声。3.语气词,相当于“啦”。
〔~~〕鸟声。
1.〔~啪〕象声词,形容爆裂或拍打的声音,如“~啪的枪声”。2.〔~里啪啦〕象声词,形容爆裂或拍打的连续声音。
1.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2.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
方言,歇;休息:~一阵(歇一会)。食完饭~吓(吃了饭休息一下)。
方言,什么:这是~地方?你姓~?
方言,用于人称代词后,相当于“们”:我~。
用嘴衔住:嘴里~着烟卷。
又读yīngcùn,现写作“英寸”,英美制长度单位,1呎的十二分之一,1吋合2.54厘米。
1.闭口不说话:~口。~声。~若寒蝉。2.因寒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战。寒~。
1.又yuēㄐㄩㄝˉ。2.文言叹词:~乎。~叹。~来之食。
1.量词:一~鸡。2.单独的,极少的:~身。片纸~字。
1.幸运:“我今日先认了那个孙儿大古来~。”(“大古来~”,特别的幸运。)2.理睬;理会。
1.鸟嘴。2.指像鸟嘴一样的东西。3.星宿名,柳宿的别称。
1.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2.聪明智慧的人:先~。
古同“道”,说,解释。
1.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像叶子的:铁~。百~窗。3.同“页”。4.世,时期:初~。末~。...
1.吞咽。2.笑。
1.〔~~〕小声说话,如“唧唧~~”。2.(噥)
古同“嘒”。
〔啀(ái)~〕狗打架的样子。
助词。表示祈使或商榷等语气。相当于“吧”。
狗叫:~叫。狂~。蜀犬~日(喻少见多怪)。
见“咧咧”。
1.唱,声调有抑扬地念:~赞。歌~。吟~。~唱。2.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梅。~史。~怀。~叹。~叹调(富于抒情的独唱曲)。3.指诗词:佳~。
1.鸟理毛。2.下雨时的象声词。
古同“衔”,含。
〔~儿(cīr)〕方言,斥责,申斥,如“我被爸爸~儿(cīr)了一顿”。
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1.(口)张开:“公孙龙口~而不合。”2.卧息。
古同“哕”,干呕。
俗称兽类将物衔走。
1.〔~亮〕声音响亮,如“歌声~亮”、“~亮的军号声”。2.〔~唳〕响亮而漫长的声音,如“远而听之,若游鸳翔鹤,~唳飞空。”
1.助词,旧时歌曲中的衬字,犹今日“呀呼嗨”之类。2.〔~喽〕说话啰嗦。3.丹麦王国的旧译名。
〔恶恶~~〕同“恶狠狠”,见早期白话文著作。
不作呕而吐,亦泛指呕吐:“幼儿~乳不止。”
〔~~〕众声。
见“啰唆”。
叹词,表示惊讶:~,好大的水库!
1.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2.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大声叫,呼:~口号。~叫。呼~。呐~。
喜欢,爱好:~学。~酒。~好(hào)。~欲。~痂之癖(形容人的乖僻嗜好。亦称“嗜痂成癖”)。
〔叱~〕见“叱”。
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谗言急切的样子。
1.允许:许~。认~。宁~。2.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适合:~身。~口。~体。5.尽,满:~劲儿干。6.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古同“谚”。谚语。
同“夸”。
1.呕吐。2.呕吐或呻吟的声音。
方言,说话,闲谈:有话慢慢~。~扯。~嗑。
1.名称:国~。年~。字~。2.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3.标志:记~。4.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5.扬言,宣称:~称(a.名义上是;b.以某名著称)。6....
1.不能说话:聋~。~巴。~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2.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嘶~。3.无声的:~剧。~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4.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炮。5.笑声(旧读yǎㄧㄚˇ)...
英语mile的译名,一哩(yīnglǐ ㄧㄥˉㄌㄧˇ)。英美制长度单位,一哩等于5280英尺,合1609米(中国大陆地区已停用此字,写作“英里”)。
1.象声词。2.吹奏。
象声词,形容雄鸡叫声:雄鸡~~啼。
1.〔~~〕象声词,形容鸭子,大雁等的叫声。2.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汽车~的一声刹住了。
1.撮口作声,打口哨:~歌(吟咏)。~傲。~聚(互相招呼,聚集成集,如“~~山林”)。呼~。仰天长~。2.动物拉长声叫:虎~。猿~。3.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北风呼~。海~。4.飞机或子弹掠过时发出的声音:飞机尖~着冲...
〔唝~〕见“唝”。
1.〔~啾〕形容鸟叫声。2.〔~噍〕形容鸟叫声。
古同“啄”。
1.古同“訾”,诋毁。2.弱;劣:~窳偷生。
1.召唤:~集。~见。2.召致,引来:~祸。~人怨。
1.〔嘿~〕劳动号子声。2.〈方〉表示完结,结束。吴语、粤语。
咬,吞:~肤(a.喻犯罪受刑的人;b.喻关系亲近)。~贤(嫉害贤能)。~啮。吞~。~脐莫及。
1.声气阻塞:~咽(yànㄧㄢˋ)。~结。~塞(yànㄧㄢˋ)。2.食物阻塞在喉不能下咽:~阻。~噎。
聚拢嘴唇吸:~吸。~乳。~痈舐痔(喻不择手段谄媚讨好有权势的人)。
象声词,形容重东西落下或击鼓的声音。
助词,表示很明显,事理就是如此:不会不要紧,边干边学~。
1.象声词:~然作声。其扇~然裂为两半。2.怒声。
1.叹词,表示惊疑:~!你流血了。2.象声词,形容摩擦转动的声音:两扇大门~的一声打开了。
故事,单口相声,(虚构)小说(日本汉字)。
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含氮杂环的名称。
〔~~〕a.志大言大的样子,如“其志~~然”;b.鸡鸣声;c.鼠啮物声或叫声。
1.行动:“尚寐无~。”2.教化;感化:“周公东征,四国是~。”3.(鸾和凤凰一类鸟)死:凤靡鸾~。4.古同“讹”,错误。5.古同“哦”,歌唱。
(单纯的双唇鼻音)叹词,表示疑问:~,你说什么?
古同“啸”。
方言,象声词:乒铃~~(劈里啪啦)。
〔~~〕唤猪声。
同“团”(日本汉字)。
同“吞”。
同“唧”。
方言,吮吸:~奶。
含在里面:~一口水。眼里~着泪。
呕吐,气逆:干~(要吐而吐不出东西来)。
方言,自夸;吹牛:胡吹乱~。
不能说话。
象声词,形容撞击振动的声音:~的一声关上门。
聚在一起议论。
1.喊:~喊。~声。~吁。~天号(háo)地。2.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3.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4.象声词:~地跳起来。5.姓。
1.声音杂乱搅扰人:~人。~扰(a.吵闹使人不得安静;b.争吵)。2.打嘴架、口角:~嘴。争~。
1.〔~~〕a.声音和谐,如“鼓钟~~”;b.鸟声,如“鸡鸣~~”。2.疾速的样子:“北风其~”。
同“吣”。
〔~呤(lìng ㄌㄧㄥˋ)〕小声说话。
1.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控制,限制:...
同“吽2”。
1.〔~哚〕有机化合物。亦称“氮杂茚”。2.〔~唑〕有机化合物。亦称“二氮杂茚”。
1.商议,询问:~问。~访。~询。2.用于同级机关的一种公文:~文。3.叹气的声音:~嗟(a.叹息;b.赞叹)。
1.〔~~〕a.形容牲口喘息,如“~~骆马”;b.形容众多盛大,如“王旅~~,如飞如翰”。2.(嘽)
象声词,牛叫的声音。
表示轻微的惊异(有时带玩笑的语气):~,你踩我脚了。
1.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2.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3.像舌头的东西:帽~。火~。4.铃或释...
1.叹词,表示惊异:~,书怎么脏了?2.象声词,鹿叫声,亦形容哭声:“~~鹿鸣,食野之苹”。3.语气词,相当于“啊”:“你也是个没性气的东西~!”
同“吟”。
大声呵斥:怒~。~问。~骂。~责。~咤(发怒的声音)。~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呼叫:~短(响箭射出后,声音先到而箭后至,喻发生在先的事物或事物的开端)。
象声词:一阵~~~的脚步声。
口气语,无定义。
1.吐。2.唁。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
1.〔~嚅〕口动,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2.(囁)
译音用字。商标,进出口货物的包装上所做的标记。
象声词:~~~的枪声。
1.古同“拂”,违逆,乖戾。2.吵扰。3.象声词。
1.古同“喷”。2.象声词:“……~的一声痛哭起来了。”
吐:~吐。~血。~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作~(恶心,厌恶)。
1.喜笑的样子或声音:笑~~。~~哈哈(亦形容不严肃或不认真)。~皮笑脸。2.叹词,表示惊叹。
喷射(液体):~他一身水。~筒(抽水用的器具。亦称“泵”、“抽水机”)。
梦中说话:~语(梦话)。梦~(梦话)。
古同“叽”,象声词。与其他词连用,形容金属的撞击声。
同“图”(日本汉字)。
1.〔~唑〕有机化合物。供制药物和染料用。2.〔~吩〕有机化合物,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水,供有机合成。3.译音字,含硫杂的有机化合物。
1.译音用字。《字彙補·口部》:“嚟,音梨。占城國呼國王爲芳嚟馬哈札剌。見《瀛涯勝覽》。”2.〈方〉來,來到。粵語。
〔~~〕形容声音和谐,如“雁~~而南游兮。”
急促地呼吸:~气。~息。~咳。苟延残~。
1.叹词,表示赞叹或惊讶:~,好高的楼!2.象声词:他~地站起身。
1.〔嘈~〕古同“嘈杂”,(声音)杂乱而喧闹。2.多话:“问一而告二谓之~。”
古同“酪”。
1.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1.我:~不懂他的话。2.总称己方(我或我们)和对方(你或你们):~们。~俩。~一起去看戏。
象声词,羊叫的声音。
1.〔咖(kā)~〕见“咖”。2.〔吗(mǎ)~〕见“吗”
1.方言,浪费;糟蹋:返一次工就~好多钱。又~咗(了)一部车。2.方言,错过(机会):咁好嘅机会~咗(这么好的机会给错过了)。3.方言,故意贬低:~到佢一钱不值(把他贬得一钱不值)。
1.再三嘱咐:~嘱。~咛(亦作“丁宁”)。2.追问:~问。3.蚊虫等用针形口器吸食:被蚊子~了一口。
1.叹词,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示的事物:~,就是这本书。2.同“诺”。
〔~~〕鸟叫声。
1.〔~叭〕a.一种管乐器,铜制。b.喇叭筒状,有扩音作用的东西,如“汽车~叭”2.〔~嘛教〕佛教的一派,传播于中国藏族、蒙古族地区。3.〔~嘛〕中国藏语,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上人”、“师傅”。
1.〔~~〕a.象声词,形容喘气的声音;b.象声词,形容某些动物的叫声。2.吵,乱说话。
1.愁:“我资不解书,下笔辄自~。”2.古同“唤”,呼叫。3.恐惧。
象声词,愁叹声,嘈杂声:~~(哀号声)。~~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1.方言,表数量,若干:畀~钱佢(给他些钱)。2.方言,少许;一点(大致有个确定数量):落~胡椒粉(洒点胡椒面)。见《简明香港方言词典》。
〔喹~〕见“喹”。
大声叫或哭喊:长~。鬼哭狼~。~啕(亦作“号啕”)。~叫。~哭。~丧。
1.〔~~〕象声词,形容鸟叫或低而细微的声音。2.〔~宁〕轻声叫唤或哭泣。3.〔~泣〕低声哭泣。4.〔~鸣〕鸟叫,喻寻求志趣相投的朋友,如“~鸣相召”。5.(嚶)
古同“日”。
〔~喋〕形容鱼、鸟吃东西的声音。
1.叹词,表示惊叹:~,这字写得真漂亮!2.叹息。
颈的前部和气管相通的部分,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通称“喉头”):~咙。~舌(a.泛指说话的器官;b.喻代言人,如“报纸是人民的~~”;c.喻险要的地方,如“居庸关乃扼守京城之~~”.;d.古喻...
〔~啉〕有机化合物,医药上做防腐剂,工业上供制染料。
〔~~〕沉重缓慢的样子,如“大车~~。”
〔~牙〕狗争斗的声音。亦作“吽呀”。
[呐喊]大声叫喊:摇旗~|~助威。
1.张口呼气:~欠。~一口气。2.象声词,形容笑声:~~大笑。打~~(开玩笑)。3.伛,弯:~腰(稍微弯腰)。
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乳。~养。~育。2.口里含着的食物:“一饭三吐~”。
古人名用字。
1.嘴唇:~合(意见、看法完全相同)。2.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接~。~别。3.动物的嘴。
喘息,气息。
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微斯人,吾谁与归”。~鸣。~嘻。
同“撅”。
〔叮~〕见“叮”。
1.〔~伦〕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2.〔~厦〕藏语“发布命令的机关”,即中国原西藏地方政府,由噶伦四人组成,一九五九年后解散。3.译音字。
象声词,形容马蹄声、钟表声、机关枪声等。
〔激~〕声音疾速,如“声激~而清厉。”
气逆上冲作声:~逆(因横隔膜拘挛引起的打嗝儿)。
象声词:~~(a.鸟的叫声;b.小声说话,后一个“咕”均读轻声)。
方言,箱子:藤~。皮~。
叹词,表示懊恼、悔恨:~,我真不该来!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
〔~嗪〕药名,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有溶解尿盐酸,驱除蛔虫、蛲虫等药理作用。
1.(味)浓烈。2.大喝大饮。3.大喝大饮的声音。
1.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觉。~道(亦指兴趣)。滋~。2.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香~儿。3.情趣:趣~。兴~。意~。津津有~。4.体会,研究:体~。耐人寻~。5.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药。
〔~喝〕(大声)喊叫。多用于大声叫卖东西和大声驱赶牲畜,如大声喊号子等。亦单用,义同,如“老姜头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着号子。”
象声词:~的一声,火柴划着了。
1.〔~~〕表示惊怪,如“~~怪事。”2.表示呵叱:“~!你这光棍!那么简单”。
小儿啼哭。
1.滑稽,可笑,有趣:这话真~。2.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逗~。捧~。
鸟宛转地鸣叫:鸣~之声不绝于耳。莺啼鸟~。
〔~~〕a.声音响亮;b.形容好,如“~~叫”,“顶~~”。
古同“吻”。
〔~声〕方言,做声,如“我反复问了几次,他就是不~声”。
讥笑:~笑。~鄙。~诋。~之以鼻。
古同“吼”。
1.叹词。2.语气词。
〔~~〕喧哗、嘈杂声。
挑动别人去做坏事:~使。教(jiào)~。调(tiáo)~。
1.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一口水。~漱剂。~英咀(jǔ)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2.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义。~量。~苞。~蕴。~混。~垢纳污(指...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称“杏儿”、“杏子”,酸甜,可食:~仁儿。~黄。
1.城市,都城:城~。都~。2.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4.古同“悒”,愁闷不安。
〔呼呼~~〕戴胜鸟的俗称。
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这花真美呀!~哈。~呀。
象声词,重物落地或撞击物体声。
1.我,我的:~身。~国。~辈。2.姓。
叹词,表示惊讶或疑问:~,手指划破了!
1.喉咙:~子。2.发音器官的声带及发出的声音:~音。哑~。
同“叫”。
象声词:~,他把火吹灭了。
1.〔呜~〕义同“呜咽”,低声哭泣。2.〔~缓〕抑郁不舒畅的样子。
叹词,表示禁止。
〔唴(qiàng)~〕因痛苦过度而失声。
1.方言,东西;货:有~睇(有东西看)。平~(便宜货)。2.方言,活儿;事情:做~(干活儿)。讲~。3.方言,傢伙(指人及物,指人时有贬义):呢个~真唔听话(这傢伙真不听话)。买油要带~嚟装(买油要带傢伙盛)。4....
1.叹词,表示应允或肯定。2.表示叹惜,或语气上的间歇。
小口儿地喝:~了一口茶。
1.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呼~。~气。~烟。2.引取:~引。~附。
古同“颧”。
方言,儿子。
1.用来诱捕同类鸟的鸟,称“囮子”。2.媒介。3.化,化生。
1.威吓(hèㄏㄜˋ):虚张声势是~不住人的。2.蒙混,蒙哄:用流言~人。
吊丧,对遭遇丧事表示慰问:~电(吊丧的电报)。吊~。慰~。
古同“吻”。
〔嗫~〕见“嗫”。
古同“訩”。
别的,以外:~外。~行(xíng)。~议。~眼看待。~起炉灶(a.喻重新做起;b.喻另立门户,另搞一套)。
(鸟)鸣。
叹词,突然大声招呼,使人注意。
古同“剐”。
猛兽怒吼:“熊~龙吟殷岩泉”。~哮(a.猛兽怒吼;b.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c.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咔叽](外)一种很厚的斜纹布。
表示不肯之声。老年迟钝。
尝;啜:品尝。
[嘌呤]有机化合物,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
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2.兼并,侵占:~没(mò)。~并。~蚀。~占。
1.〔~喱〕一种食品,果子冻。2.方言,语气词,表示肯定、劝告(较婉转,姑娘们多用):唔系~(不是的)。唔好动~(不要去碰它啊)!
语言无度。
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而发出的声音,或横膈膜拘挛,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的声音:~儿。打~儿。
〔圐~〕见“圐”。
1.〔~唔〕象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2.〔~哑(yǎㄧㄚˇ)〕a.象声词,小孩学话的声音;b.象声词,摇桨的声音。均亦作“咿呀”。
助词,相当于“啦”:老天下雨,庄稼有救~!
1.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2.发出声音:钟~了。3.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
用唇舌裹食,吮吸: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奶。
〔~~〕象声词,形容鸟类清脆悦耳的叫声,如“~~莺声”。
1.尝。2.古同“馋”。
喧哗:~~(说话唠叨,含有使人讨厌的意思,如“~~不休”)。纷~。
1.吆喝牲口前进的声音,也称“驾”!2.〈方〉相当于“啊”。吴语。
古同“和”。
1.〔~吥〕地名,在柬埔寨。2.地名用字。
象声词,形容猫的叫声。
1.〔~~〕小声说话(后一个“囔”读轻声)。2.〔嘟~〕见“嘟”。
鱼口向上,露出水面。[喁喁]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
1.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嘴。2.吸,小口儿喝:~一口酒。3.仔细辨别:~摸(“摸”读轻声)。~滋味。
梵语“达嚫”简称,指布施(僧尼)。
1.微微尝一点,古代行礼时的仪节之一。如“啐”与“哜”对举时,则“哜”特指吸入酒时只到牙齿而止,不吸入口,吸入口则称“啐”。2.吃;吸。
〔罗~〕吵闹。
闻,用鼻子辨别气味:~觉。~神经。
〔团~〕a.形容圆,如“明月团~”;b.团聚;团圆,如“可唤儿辈来,作团~之会。”
叹气的样子:~然长叹。
古同“哩”,语气词。
1.〔~唱〕和尚诵经。2.〔梵~〕佛教徒念经的声音。3.(唄)
哥哥:胞~。堂~。表~。
—“哆嗦”(duōsuo)发抖,战栗。
〔~尔〕古同“莞尔”,形容微笑。
◎ 日本地名。
1.〔~嘇〕物在口中。2.古同“含”。
1.皱眉。2.古同“颦”。
古同“唂”。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膏。~裂。~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吻(嘴唇,喻口才、言辞)。~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兽大声叫:~叫。狮~。2.人在激怒时的呼喊:大~。3.(风、汽笛、大炮等)发出巨大的声响:~鸣。
叹词,用于打招呼或叹息:~,老头啼哭什么?~,休提也!休提也!
《大日经》译音用字。
1.〔~嗻(zhēㄓㄜ)〕形容厉害;凶猛。2.传说中守庙门的鬼,东边门的称“唓”,西边门的称“嗻”。
1.〔~~〕啰唆,语言烦琐,如“~~不休。”2.〔~血〕血流满地,形容杀人多,如“~血沙场”。
1.方言,合;合适:呢种款式~心水(这种款式合她的心意)。我讲两句,唔知~唔~(我说两句,不知道合适不合适)。2.方言,对;行;可以:你讲得~(你说得对)。~啦(行,可以)。3.方言,恰巧;刚好:佢~撞到个老友(他...
同“啊2”。
〔嚎~〕见“嚎”。
助词,用在句末(a.表示疑问,如“你干什么~?”b.表示确定的语气,如“他没来~”。c.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正吃饭~”。d.使句子略停顿一下,如“今年~,比去年收成好”)。
1.小儿啼哭。2.顺。
托付,告诫:遗~(人死前托付的话)。医~。叮~。~咐。~托。~告。千叮万~。
1.〔~~〕象声词,形容马蹄声、机关枪声等。2.(噠)
1.人,工作或学习的人:~工。教~。演~。动~。复~。司令~。2.指团体组织中的人:成~。团~。党~。会~。3.周围:幅~辽阔。4.量词,常用于武将:一~小将。
1.〔~~〕笑声,如“一幸得胜,疾笑~~”。2.咽喉窒塞,噎。
象声词:~的一声,笔尖断了。
象声词:~的一声撕下一张纸来。~~地笑。
1.鸟类喉咙下装食物的地方:~囊。鸡~子。2.装酒的小壶:酒~子。
1.象声词:老鼠~~地叫。2.古同“咨”,嗟叹。
1.吼叫:咆~。2.急促喘气的声音:~喘。
古通“号”,吼。
1.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手。~边。2.地理上指西方:山~。江~。3.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倾。~派。~翼。4.古代称等级高的:~族。~职。无出其~(没有高过它的)。5.崇尚,重视:“窃以~文兴...
古通“默”:“左右~然莫对。”
1.怒,生气:~怒。~喝(hèㄏㄜˋ)。~诟。~斥。~睨。2.对人不满,怪罪:~着。~怪。~责。
〔~哨〕用手指放在嘴里吹出的高尖音,如“打~哨”。亦作“呼哨”。
同“喔”。
〔~嗦〕发抖,战栗,如“冷得打~嗦”(“嗦”读轻声)。
〔~吟〕痛苦时口中发出哼哼的声音,如“无病~吟”(喻说话作文没有内容)。
1.〔~叽〕一种斜纹的纺织品。2.(嗶)
〔唅(hàn)~〕见“唅1”。
1.静,寂静:“饥马盈厩~然,未见刍也。”2.喷嚏。
1.慢慢地吐气,呵气:~寒问暧。2.叹气:~唏(哭泣时抽噎)。仰天而~。3.火或气的热力熏炙:这点菜放到锅里~~。
〔噍吧~〕地名,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县玉井乡。
1.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饭。~药。~斋。2.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掉敌人一个连。3.吸:~烟。4.感受:~惊。~紧。~一堑,长(zhǎng)一智。5.挨:~官司。6.承受,支持:~不消。...
1.〔不~〕a.不止,不只,如“不~如此”;b.不异于,如“不~兄弟”。2.但,只:何~。奚~。
[咉咽]水流阻滞的样子。
叹词,表示惊讶:~!这是怎么回事?
1.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2.纵然:为人民而死,~死犹生。
〔啁(zhāo)~〕见“啁2”。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2.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3.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4.管,干预:概不过~。5.向某人或某方...
口气字。无定义。
象声词:子弹~~~地从头上飞过。
古同“诋”。
古同“笑”。
梵语译音字,无实义。
1.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丧。~孝。~唁。凭~。2.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3.悬挂:上~(自缢)。~灯。4.把毛皮缀在衣面上:~皮袄。5.提取,收回:~销执照。6.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
〔~喷〕鼻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猛烈带声的喷气现象(“喷”读轻声)。亦称“喷嚏”。
1.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2.〔~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3.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háng)。
1.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3.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4.量词:一~戏。5.台湾省的简称:~胞。~币。6.姓。7.桌子、案子:写字~。8.发...
〔眍~〕见“眍”。
美好的样子。
古同“岩”。
1.持矜。古同骄傲的“骄”。2.气宇高仰:“方虚~而恃气。”
见“溇”。
见“椫”。
同“亸”。
古代用来染缯的黑色矿物。
古同“欢”。
同“猃”。
同“獾”。
鹊不踏木(韩国汉字)。
同“赍”。
古同“岩”。
下垂:“~袖垂髫,風流秀曼”。
同“欢”。
1.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2.〔~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3.像口袋的东西:胆~。胶~。~肿。
见“崄”。
1.问。2.议。3.偏颇的话。
同“剑”。
〔~诸〕磨玉的青石。
古同“蔹”。
1.帮助,辅佐:~办。~理。~助。~赞(赞助)。2.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事”。3.冲上:~陵。4.上举,昂起:“臣闻交龙~首奋翼”。5.高:“~岸夷涂。”6.古同“攘”,扫除。7.姓。
犬生一子。
1.老妪貌。2.怒。
1.同“呼”,叫喊。2.姓。
1.全,都:~受其益。2.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味。~盐。~水湖。3.姓。
1.扰乱;打扰:“先生乃幸辱至于此,是天以寡人~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2.担忧:“舍不为暴,主不~宾。”3.玷辱:“不~君王,不累长上。”4.杂乱:“仲舒之对,……烦而不~者,事理明也。”
〈方〉同“嚟”。來。粵語。
1.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ā)。~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指毛笔:挥~。~素。3.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
〔窳(yǔ ㄩˇ)~〕(音乐声)低回。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职业:谋~(指找职业)。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
1.顺着,照着:~岸(靠近江、河、湖、海一带的地区)。~海(靠海的一带)。~街。~途。~线。2.因袭相传:~革(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历程)。~习(因袭历来的习惯)。相~成习。~袭(依照旧例行事)。~用。3.边:边~。坑...
1.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杰。英~。文~。自~。2.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放。~爽。~迈。~气。~情。~兴(xìng)。~举。~语。~华。3.强横的,有特殊势力的:~强。~门。~族。~绅。巧取~夺。4.古同...
句读(韩国汉字)。
韩文吏读字。
佛教咒语用字。
1.通达,顺利:~通。~运(旧时指命运亨通太平盛世)。~衢(四通八达的大道)。大~(广有势力的官商或流氓)。2.姓。
古同“舖2”。
1.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2.高度:他身~一米八。3.等级在上的:~级。~考。4.在一般标准或平...
〔~毼(kě)〕一种毛织物,如“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毼(kě)。”
古同“函”。
同“吻”。
1.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2.轻慢:...
见“硚”。
1.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科。~子。~荚(豆角儿)。~浆。~绿。煮~燃萁。目光如~...
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2.碗类器皿。3.圌。4.制作规的模子。
佛教咒语用字。
1.〔~忆〕烦闷,郁结,如“心~忆而纷纭。”2.诚恳:“言多恳~。”
1.堇菜,草本植物,花白色,带紫色条纹,全草可入药。2.紫堇,草本植物,花紫色。全草味苦,可入药。
1.古代服劳役的人住的土房。2.女牢房。3.古代地方基层政权所属的牢房。
方言,在:我听日~屋企(我明天在家里)。你~边度等我(你在哪儿等我)?
1.有嚼口的马络头。2.马尾。
1.接续,继承:~后(以后)。~岁(来年)。~响(继承前人之业,如回声之相应)。~徽(继承先人的美德、声誉)。2.子孙:后~。~子。
1.山谷,两山中间狭长的水道。又指两山之间:万丈深~。2.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3.(—子)谷类作物,籽实碾去皮以后就成小米,供食用,茎可喂牲口。4.稻,也指稻的籽实:糯~|粳~|轧~机。5.姓。
古同“?”。
1.陈列乐器。2.姓。
1.砌井壁的砖。2.大瓮。3.姓。
1.明,有光:天~了,敞~。明~。豁~。~光。~度。2.光线:屋子里一点~儿也没有。3.明摆出来,显露,显示:~相。4.明朗,清楚:心里~了。5.声音响:洪~。响~。6.使声音响:~开嗓子唱。
1.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2.事物的根本变革:思想~丨技术~。
1.捕捉鸟兽的网:“设罝张~兮,思我父母力耕。”2.用绳子套。3.悬挂:“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同“吸”。2.古同“歙”,收敛。
1.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语助词,无义:~归于...
1.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大。3.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古同“圞”。
古同“园”。
1.有损的,与“益”相对:~虫。~鸟。2.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处。祸~。灾~。为民除~。3.使受损伤:~人。损~。伤~。危~。4.发生疾病:~眼。5.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羞。~怕。6.杀死:杀~。遇~。...
古同“琫”。
1.满。2.古同“幅”。3.古容器名。
1.方言,语气词,相当于“了”:佢嚟~(他来了)。2.方言,用在祈使句里表示命令、请求:快啲行~(快点走)。记住~(记住啦)!
1.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
〔囊~〕见“囊1”。
1.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先王)。2.帝王的妻子:皇~。太~。3.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4.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5.指次序,与“前”相对:~排。~...
同“楫”。
古同“舍”。
古同“翅”。
1.古同“捆”,捆束。2.成熟。3.满。4.缚衣。5.致。
1.择。2.举。
古同“启”。
义未详(韩国字)。
急切:~~。~待解决。~须纠正。
水上交通工具:~舶。~只。~舱。~帆。
衣服宽大。
同“啼”。
1.妄语。2.说话啰嗦。
1.夸大,虚夸:荒~。~大无验。2.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3.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4.朝代名:~代。~诗。~僧。~人。~三彩。后~。5.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6.古同“螗”,指蝉。7.姓。
古同“富”。
古同“松”。
古同“譍”。
〔~稄〕禾苗茂密。
古同“盐”。
〔~呐〕管乐器,形状像喇叭,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方言,指示代词,那:~个。~啲(那些)。~阵(那时)。~边。
古同“炯”,明亮有神。
1.叹词:“噫吁~,危乎高哉!”2.口哨声。
1.中国广东省的别称:~语。~剧。2.古同“聿”、“越”、“曰”,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1.张网捕捉(野兽):“但观罗之所~结。”2.绳套:“以革索为~,策马掷人,多有中者。”
1.哈气。2.吐(唾沫):“~沫求涓滴。”3.爱抚。
古同“鎒”。
同“唣”。
青黑色的马。亦称“铁青马”。
英制长度单位(中国大陆地区已停用此字,写作“英寻”)。
古同“享”。
1.〔~哰〕言语烦絮不可解。2.古同“谰”。
古同“国”。
同“蓘”。
见“咝”。
1.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白。2.暗,光线不足:~暗。~夜。3.隐蔽的,非法的:~枪。~市。~社会。4.恶毒:~心。5.姓。
1.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1.去掉,除掉:~除。~税。~费。~官。~检。罢~。豁~。2.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避~。~疫。~不了。在所难~。3.不可,不要:闲人~进。4.古同“勉”,勉励。5.古同“娩”,分娩。
1.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巴。~头。~快。~严。~直。~软。~笨。~馋。张~。~甜心苦。2.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壶~儿。
1.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顶人的横木:“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衡。”2.古代行乡射礼时插箭的器具:“命弟子设~。”3.木门后用以连结门板的横衬。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如“~~而谈”。
古同“箘”,一种竹子。
方言,把包着或卷着的东西打开。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头。鞍~。按~徐行。
日本地名用字,无实义。
1.部分:~部。~麻(局部麻醉)。2.机关及团体组织分工办事的单位:教育~。3.某些商店的名称:书~。4.棋盘:棋~。5.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下了一~棋。6.着棋的形势,喻事情的形势、情况:时~。大~。~面。~...
1.古代盐池名:“戊子至于~。”2.没有经过熬制的盐:“猗顿用~盐起。”3.不坚固:“器用~恶,孰当督之!”4.停止:“王事靡~,不能蓺稷黍。”5.吸饮:“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已而~其脑。”
1.高兴,快乐:欢~。~悦。~讯。~剧。~气。~色。~幸。~乐(lèㄌㄜˋ)。~洋洋。欢天~地。欣~若狂。2.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事。~酒。~糖。~蛋。~联。~幛。~雨。~报。~庆。贺~。报~。3.妇女怀孕...
1.四肢无严格分工,通体生毛的哺乳动物的总称:~类。野~。鸟~。禽~。~医。2.喻野蛮,下流:~欲。~行。人面~心。
同“晁”。
1.文言语气助词(a.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如“何~?”“有何难~?”b.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2.古同“才”,开始。
古同“启”。
1.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2.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邮~。岗~。3.适中,均匀:~匀。4.正,当:~午(正午,中午)。
1.啬;鄙吝。2.乡下或边远地区。
缆,系舟的竹索。
见“鰏”。
1.旁出的泉水:“~泉自出,环流镜清。”2.干涸。
古同“哲”。
古同“奁”。
古同“剑”。
古同“奁”。
〔鞮(dī)~氏〕见“鞮”。
1.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2.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3.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
干的食物:“凡其死、生、鲜、~之物,以共王之膳。”
〔瓿~〕见“瓿”。
1.口袋:负书担~。2.〔~驼〕即“骆驼”。3.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娿(ē ㄜ)〕a.依违从人,敷衍逢迎,如“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娿(ē ㄜ)。”b.犹豫不决。
古同“塔”。
同“险”(日本汉字)。
1.闭合:“予口张而不能~。”2.吸。3.呵欠。
〔~州〕地名,在安徽省。
1.有余利,获利:~利。~余(盈余)。2.赌博或比赛获胜:赌输~。3.担负:“~粮而景从”。
有文采:~~(a.富有文采的样子,如“羌瑰玮以壮丽,纷~~其难分”;b.茂盛的样子,如“黎稷~~”)。
古同“嬿”。
1.〔~气〕同“咽气”,人死断气。2.〔~哒〕中亚古族名、国名。亦称“白匈奴”。
1.拉扯;拔取。如:撏雞毛;撏綿扯絮。唐·賈島《原居即事言懷贈孫員外》:“鑷撏白髮斷,兵阻尺書傳。”2.摘取;摘錄。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十八:“古畫東移西掇,撏補成章。”
1.鸟名,麋鴰,又名“~鴰”2.传说中的九头怪鸟。3.〔~鶊〕也作“倉庚”。4.鸟名,鶂。
〔甌(ōu)~〕高地上狭小的地方。
古代有楼的大船:~船。~舰。
1.屋蠡。2.屋脊。3.〔廲~〕见“廲”。4.古同“耧”。
瘦弱:~瘦。~困(瘦弱困顿)。~顿。~弱。~惫。
〔~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蜾~〕见“蜾”。
钩,镰刀。
1.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域(指中国的疆域)。2.姓。
同“裸”。
1.〔须~〕一种鸟,即“鸊鷉”。2.〔过~〕桑飞鸟,即“鹪鹩”。
古同“剑”。
1.〔~剴〕失意的样子。2.古同“呆”,痴呆;笨拙。
1.口吃,言辞不顺利:~吃。2.正直:~谔(正直敢言)。~~(a.正直之言;b.忠诚正直)。
古同“琨”。
1.顺言。2.戏弄人。
1.姓。2.古同“赢”,获胜。3.古同“赢”,满,有余。
古同“荮”,用草包物。
淘米的竹器。
见“硷”。
见“彟”。
〔嘈~〕古同“嘈杂”,(声音)杂乱而喧闹。
同“骡”。
1.蛀蚀器物的虫子:~虫。木~。书~。~鱼。2.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蛀。~害。~弊(弊病,弊端)。
坑谷,深沟:沟~。丘~。千沟万~。以邻为~(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欲~难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欢聚时代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