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社会主义研究经济政策对不对的压倒一切的

沈阳日报数字报刊-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初成果
数字报刊:
系列报刊:
第B07版:法治在线
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初成果
——邓小平北方谈话在长春(下)
  徐建原  邓小平同志在北方谈话中,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提出了或者说恢复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准,第一次提出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世纪性世界性的历史性课题。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在13亿人口的国度里,开始了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工程。  最起码的、压倒一切的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听取吉林省委汇报时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提高”。很明显,这里所指的社会主义,第一位的是要能够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还要能够逐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提出了一个以是否具有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优越性,来判断是否是我们所要的社会主义的标准。这就是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要通过同资本主义相比较所具有的优越性来体现,而不是用什么“有计划按比例”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还在此之前,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到这个问题:日上午,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同年12月26日上午,邓小平会见澳大利亚客人时指出:林彪和“四人帮”反对马克思主义,他们不讲生产,谁讲发展生产就说谁是修正主义,那马克思写《资本论》是干什么的?马克思讲,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要有物质基础。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  日,邓小平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四人帮”不讲生产,过渡到共产主义不讲生产能行吗?共产主义是什么?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就要物质极大丰富。所以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然,就始终处于挨打的地位。光喊口号没有用。3月10日,邓小平出席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发言中指出,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干。干社会主义,要有具体体现,生产要真正发展起来,相应的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逐步提高,这才能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6月23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总要通过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来体现,这是最起码的标准,空头政治不行。”  日,邓小平在同几内亚客人谈话时,再次强调:“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是判断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最起码的标准,”&“压倒一切的标准”,即最核心的标准。这就从本质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根据这一标准来看,由于我国经济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必须努力发展生产力。不努力搞生产,经济无法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无法体现。邓小平同志十分感慨地说:“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  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  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最起码的和压倒一切的标准,也就明确了我们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邓小平反复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为了切实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还进一步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那就没有优越性,这是最大的政治,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生产力总是要发展的。”他满腔热情,又非常激动地说:“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他还指出说:政治要落实到业务上,要落实到生产力的发展上,要落实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这是检验各级党政军负责人的政治领导好不好的实践标准。不久,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就把这一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了:今后,“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是要看这个经济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增加了多少,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还强调:“各条战线的各级党委的领导,也都要用类似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这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离开这个主要内容,政治就变成空头政治,就离开了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  我们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制定和坚持正确的路线,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但是,路线和模式必须落到实处,通过实践标准加以检验,证明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才算真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否则,就会变为空头政治。所以,邓小平提出的这一标准,实际上就简明扼要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从政治角度谈经济,又通过抓经济体现政治,把政治与经济统一起来,融为一体。这既体现了他精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深度,又表现了他指导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超领导艺术,也展现了他极度关注人生,关怀人民疾苦的精神境界。  总之,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经济文化科技落后、人民贫困的实际情况,通过解放思想,总结我国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破除过去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告诉我们要重新思考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所要的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历史课题是怎样提出的  为什么当时要研究这个重大问题呢?后来,日上午,在会见贝宁客人时,邓小平曾经说过:“‘文化大革命’中,我被打倒两次。这种经历并不都是坏事,使我有机会冷静地总结经验。因为有了那段经历,我们才有可能提出现行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提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一定要体现出优越于资本主义。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一点,就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努力的标志就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改善人民生活的速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长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说:“总起来看,这主要就是不完全懂社会主义。因此,我们提出的课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苏联也在研究,他们也没有解决。总之,贫穷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本世纪末中国会出现一个小康社会,虽然不富裕,但日子好过。那时国民生产总值可能达到一万亿美元,就是人均达到八百到一千美元。下个世纪,在一千美元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还需要花三十年到五十年,设想那时的人口控制在十五亿,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六万亿美元。人均四千美元,只能说中国是个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国家总体力量至少位于世界前几名。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大胆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讲这个话,我们只能说,社会主义总的来说比资本主义优越,但要靠我们的发展来证明这一点。”  他认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他的回答,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运用、发展或延伸,而是从对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实践的深刻思考中,引出的对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原创性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没有给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下定义、划框子,而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描绘了中国在20世纪的二十多年和2l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蓝图。这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建造人间天堂,这是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  我们在这条路上,走的怎么样呢?胡锦涛同志作了一个总结:“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提高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在发展进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经过很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重大课题的理论思考,而且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指明了破解这一重大课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就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没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迅速提高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要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就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新的方向。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恰好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意义上,发挥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同时,邓小平同志在北方谈话中,在提到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时,都毫无例外地强调了要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根本目的。这就为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理论思考的历史起点  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邓小平同志是从1975年的整顿中开始的。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整顿中,与“四人帮”在一系列问题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涉及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生产力,要不要按劳分配,以及科技教育、知识分子问题,改革开放问题,文化、军事、党建问题等,几乎所有领域和所有方面,全力恢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观点,批判“四人帮”的歪曲和割裂。特别是集中在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问题上。邓小平是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上,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这些观点与他以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尤其可贵的是,邓小平已经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核心问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初步的新的认识。1975年的整顿,是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而在北方谈话及其前后这段时间内,一直是他在认真探索、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他说:“这是最大的政治。”这是他所关注的热点。  在长春讲话时,邓小平最后严肃地指出:“什么叫高举?这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现在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是真正的高举。下这样大的决心,切实加速前进的步伐,是最好的高举。离开这些,是形式主义的高举,是假的高举。”  时间过得很快,秒针、分针、时针似乎在赛跑,当人们越听越入神的时候,邓小平突然宣布:“我就讲这些。”大家立即放下手中的笔,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会堂。  据王恩茂回忆说:“他反复讲什么叫高举,怎样才算高举。他说‘两个凡是’很出名的,但这能不能叫高举,是不是高举?这不是真正的高举,这是损害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旗帜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实事求是。小平讲,社会主义优越性最重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如果我们国家生产力水平总是很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总是很低,我们就对不起人民。‘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搞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表现在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1978年,我国工人的月工资只有45元,农村广大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所以还是横下一条心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此言一出,与会同志心中被压抑10多年的激情如灼灼熔岩奔突而出,响雷般的掌声久久未停,只觉得掌心又麻,又热,又疼……”  邓小平在王恩茂等陪同下走下主席台,向大家频频招手。大家满含依依不舍的深情目送他离开会场。  (本文引用和参照了刘宇实、李石文《在长春谈解放思想》一文的相关内容。)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集团总机:(024) 网站电话:(024)1980年4月―5月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
1980年4月―5月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
09月16日 11:32
  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年四月至五月四次谈话的节录。
  一(一九八○年四月一日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
  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
  二(一九八○年四月十二日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的谈话)
  中国建国三十年来,不论农业方面、工业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耽误了时间,生产力的发展太慢。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地更加强盛一些。在这一方面我们经过了几次曲折。
  我们现在讲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是周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出来的。而“四人帮”怎么说呢?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所以,林彪、“四人帮”完全背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
  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应该起更多的作用,但现在力量有限,名不副实。归根到底是要使我们发展起来。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所以,从去年起,我们就把工作着重点转到了建设上。我们要把这条路线一直贯彻下去,决不动摇。经济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要付学费。现在我们正在摸索比较快的发展道路,我们相信这方面是有希望的。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三(一九八○年四月二十一日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时的谈话)
  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讲究经济效果。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随之逐步增加人民的收入。我们在这一方面吃的亏太大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十年。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好多非洲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不能因为有社会主义的名字就光荣,就好。
  四(一九八○年五月五日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的谈话)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认为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我们现在进行一系列改革,仍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也要考虑到国内各个不同地区的特点才行。例如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地区过去粮食能够自给,后来却不行了。当然,城市人口增加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脱离了当地的客观经济现实,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样制订出来的政策就不能调动积极性。最近一二年来,我们强调因地制宜,在农村加强了生产组的与家庭的生产责任制,取得明显效果,生产成倍增加。
  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改造。那时,在改造农业方面我们提倡建立互助组和小型合作社,规模比较小,分配也合理,所以粮食生产得到增长,农民积极性高。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采取赎买政策,一方面把它们改造成公有制,另一方面也没有损害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长期允许手工业的个体经济存在,根据自愿的原则,其中大部分组织成合作社,实行集体所有制。由于我们是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采用这些方式的,所以几乎没有发生曲折,生产没有下降还不断上升,没有失业,社会产品是丰富的。后来,在一九五八年,我们犯了错误,搞大跃进,开始不尊重经济规律了,这就使生产下降了。以后经过三年的调整,发生了变化,又较好地发展起来。但接着又搞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灾难,经济方面完全乱了。所以我们现在搞四个现代化,不得不进行几年的调整。总之,我们现在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正文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如今,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中国的改革事业带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关键时刻,重温邓小平关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经典论述,对于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全面深化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改革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作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部署,提出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作衡量各种体制和政策长短优劣的根本标准。他指出:“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正面说,“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国“要做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从反面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既然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路线,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做到政策长期稳定不动摇。正如小平同志所言,“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压倒一切的最艰巨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小平还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同时,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所以“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小平同志一直对中国的改革事业充满信心,“要对改革有信心我们相信会成功的。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看来,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明确指出:“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运用市场和计划两只手对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前者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正如小平同志所言“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后者应处理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邓小平一直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要加以运用,即使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也要自觉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在政治体制方面,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不走资本主义的邪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这个道理已经得到证明,将来还会得到证明。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对于那些大力吹捧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妄想使中国和平演化的人,邓小平也自信地给与了回击:“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而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改革最终要惠及全体人民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这就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时,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结果归结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他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先富的人和先富的地区能够帮助后富的人和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是大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改革进程中,小平同志始终叮嘱“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对于使改革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邓小平也表达了自己的期许,那就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两极分化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网站编辑:唐薇
【】 【】 【】 【】分享:民生取向: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价值诉求-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生取向: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价值诉求
日 09:15 来源:《教学与研究》
作者:李合亮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民生取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更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民生作为国家富强之本、党执政之基、民族振兴之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民生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实现了党的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转换。一、民生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二、民生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导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艰巨的国家与社会建设任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生;人民;改革开放;意识形态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利益;实现
作者简介: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将民生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主要是因为以人为本、人民利益、人民福祉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之中,已经成为深入其骨髓的基本观念。“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3](p218)就党的责任和任务来说,就是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除此之外无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4](p262)
  民生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政策均围绕民众来建构,一切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活动都围绕人的自由与发展而展开,更在于党始终将人民作为其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在整个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中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怎样培养作为核心问题来对待。在执政初期,毛泽东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此后又提出“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从而确立了把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发展与长治久安关键在人的高度,提出了建设“四有”新人的目标,这不仅指明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教育的政治方向与目标,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的主体依靠。此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成为历届党中央的重要议题,这集中体现在各类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实施、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的出台、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特别是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之中,等等。
  二、民生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导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艰巨的国家与社会建设任务。首要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这个问题不得以解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不可能为老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也不可能发挥其效能。无论就本质而言,还是从面临的根本任务来说,发展生产力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否则只是理论上的玄谈与实践中的形式主义。“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5](p31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发展阶段以及主要矛盾,党中央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定:一方面承认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创造性地指出,虽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目前只是初级阶段,并且这一时期会比较长,必须正确认识而不能试图超越这个特定阶段。
  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发展阶段与基本国情的充分认识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认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大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是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使更多人脱离贫困这一最大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为了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首先要解决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资本主义制度的确会使少部分中国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不可能解决大多数人的生活富裕问题,而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妄图通过走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相反中国可能会退回到落后状态。“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6](p206)由此,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民的贫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总结、历史结论、建设信心,这为党的民生政策的制定与国家民生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随后,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得以解决,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与政策的民生导向开始向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权保障与建设、防止两极分化等方面发展。党中央一方面要求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要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地位。”[7](p39)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另一方面,又不断用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来落实民生思想,将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于是,加强民生建设的各类政策措施得以实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视野,农村、农民问题受到更多关注,各类与民生有关的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绘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了真真正正的感觉与体验。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社会发展的和谐度不断提高。这集中表现为:“取消农业税,结束了种田交税的历史;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实施标准更高的扶贫开发政策;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8](p470)再一方面,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思考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社会如何实现科学、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而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是核心,这典型地体现了党的思想理论的民生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以来,在民生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增强,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的重要历史时刻,党中央不断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与新举措,不断拓展民生内容,强化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坚持公平正义,逐步形成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与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题,对民生问题作了专门论述,指明了新时期加强民生建设的基本思路,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也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9]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王禧玉)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