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一听到佛教音乐歌曲大全心经歌曲(比如心经( 等)就马上想关掉觉得不舒服,觉得排斥?……

《心经》直讲,摘自达照法师
  经题当中的“般若”是指“大智慧”,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智慧。佛经翻译有“五不翻”的原则,即“尊重不翻、秘密不翻、多含不翻、顺古不翻、此方无不翻”五种情况。译为“般若”这两个字,是为表尊重故不翻。我们平常理解的智慧,往往是说某个人很聪明,脑子很灵光,能把事情做好,但并不包括他有了生死的智慧和能力。《心经》中所讲的般若智慧,是指能够了却生死,消除一切烦恼,乃至圆满成佛的这样一种大智慧。如果要勉强地翻译成汉语,可译作大智慧、妙智慧、清净智慧,懂得世间、出世间法的智慧,当然最好是直接用“般若”一词来代表。
  波罗密多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彼岸在哪里呢?我们在河的此岸,要渡过河到对岸去,对岸就是彼岸。我们平时乘车,上车的地方是此岸,下车的地方就是彼岸;我们生病的时候是此岸,病痊愈了就是彼岸。彼岸,是相对于此岸来说的。《心经》告诉我们,我们这颗心是在生死轮回的此岸,一切善恶、苦乐正把我们的心牢牢地捆住,使我们不得自在,不能自主;只有通过般若开发出我们内在的大智慧,这颗被捆的心才能慢慢地松弛下来,才能得到解放,才能到达彼岸。
  为名利所累的人,如果学习了《心经》,开启了般若智慧以后,他仍然可以拥有名利;但是无论拥有或者失去,对他来说都没有关系了,因为他不会再为名利所累了。开启般若智慧之后,对于我们所拥有的其它各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是一样:拥有时我们心怀感恩;失去了,我们也心无挂碍,不会为其所累。“不为所累”是很重要的一点。《心经》里面所讲的“到彼岸”,就是把我们这颗烦恼、痛苦、杂乱、无序、不能自在、不能自主的心,转化为快乐、欢喜、清净、有序、自在、可以把握的心,这就是彼岸。
  佛法包括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如来乘这五乘正法。其中人天乘法告诉我们:要做个好人,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但是你只是拥有了快乐的人生,那还远远不够;因为你这一生快乐了,最终还是要面对死亡以及来生。你今生快乐了,你能保证来生也快乐吗?不能保证。那我们来生怎么办?所以我们不但这一生要能够快乐,还要能够超越生死的束缚,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这也是佛法的总体思想。
  这部经典里所讲的“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涵义,即前面提到的:一、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二、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三、它是指我们的这颗心。
  谈到我们这颗心,就很复杂了。在《心经》里面,把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凡夫心。凡夫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感受得到的这颗心,它会产生各种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情绪,产生各种是非人我的对立。但这颗心的生起是有条件的:一个人想要痛苦,是需要条件的;想要快乐,也要有条件。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痛苦,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快乐,所有的痛苦和快乐都有它的缘起、条件。这些缘起、条件构成的能够感受痛苦和快乐的心,称为世俗的凡夫心;从世俗的凡夫心当中跳出去,脱离种种痛苦,达到彻底解脱以后的心,就是第二类心,即解脱心或者叫做菩提心。《心经》即围绕这两种心展开阐述。
  学习这部经典,如果没有佛法的修学基础,在听讲的时候,即使对于每句话的字面意思都了解,但是对于它真正要阐述的义理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因为,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描述的是我们世俗的凡夫心,对此我们有切身体会,一听就容易懂;而另外一半主要讲的是解脱的心,这种心我们从来没有体会过,所以那部分内容我们可能暂时无法理解。但对于善根深厚的人,可能听着听着,这颗清净的真如心、解脱的心,会在自己的身心当中突然呈现出来。
  《心经》真正所要讲述的就是我们的真心——清净的真如心、解脱的心、菩提心,这也是此部经典的指归,亦即宗旨,即是要激发我们内在的真心。
  《心经》的“经”字是通名,“通”者,即通于一切佛经的意思,如《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都称为经。“经”又可叫做“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就是说,经典当中的内容一方面要与佛所悟得的道理相应、相等同;另外一方面要与众生的根机相应,要让凡夫能够理解。如果只讲佛所悟的道理,不管是否契合众生根机的话,凡夫可能永远都听不懂;如果只讲凡夫的道理,不讲佛理,那是世间的学问,就不是佛法了。所以“经”一定要能上通下达。
  同时,“经”又是指路径。路径就是从凡夫通往成佛的途径,告诉我们怎么从凡夫位开始修行,直到圆成佛果。所以《心经》的“经”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以大智慧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开始的一句经文。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他在般若会上听到文殊菩萨与释迦佛讨论真正的智慧——大般若到底在哪里,于此深有契悟。“舍利子”就是舍利弗,是小乘佛法里智慧第一的修行人。舍利弗向观世音菩萨询问,在轮回当中的众生,怎么样才能具足佛这样的智慧,观世音菩萨起身做了回答。所以《心经》实际上是观世音菩萨所说,不是佛说的。按道理说,佛所开示的内容经结集后才可称作“经”,弟子对于佛法的论述称作“论”。但如果佛弟子或者其他人所讲的内容,经过佛陀印证认可了,也可以称作经。观自在菩萨在回答舍利弗这个问题的时候,释迦佛就在现场,默认了观自在菩萨的观点,这也等同于佛所说。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别名。“观世音”,就是观察世间的声音。世间的什么声音?刚才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了,这就是世间的声音。我们如果静静地回顾一下几十年来走过的路,恐怕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都是痛苦的,大部分人的内心都是处在苦的世界里,即使有快乐,也是暂时的,转瞬即逝,归根结底还是苦的。观世音菩萨有一颗大慈悲的心,能够观察到世间众生的苦难而来利益众生。我们很多人一遇到什么事情就赶紧到寺院求观音菩萨,是不是?世间太苦了!大部分人到寺院里都是来求保佑,求子求财,求辟邪避难。其实观音菩萨无处不现身,并不一定非到寺院里才能求,你只要在心里想到观音菩萨,就能感应得到。我们一般都称念“观音菩萨”或者“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因其能“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而得名,这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名号;“观自在菩萨”也是自他受用的名号,观自在即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
  我们学佛也要不停地观“自在”,看自己到底自在了没有。什么是自在呢?自在就是自由。凡夫执着了这么一个“我”以后,就失去了应有的自在。其实我们根本找不到哪个是“我”,汉语中对“我”的定义也是很模糊的。说到“我”,到底什么是“我”;说到“他”,到底什么是“他”,很模糊。你看看自己的身上或者心里,到底哪一点是“我”呢?你拿一个杯子放在面前,说这个杯子是你的,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跑过来拿着杯子往地上一砸,你会觉得这是在侮辱你。其实这个杯子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放在你面前而已。我们人就是这样,“我”这样根深蒂固,就像这根柱子一样牢不可破。你看,这么多人听课的时候来了,下课的时候就走了,而这根柱子永远都伫立在这里,就像我们的“我执”一直在心中,拔也拔不掉。
  观自在菩萨就是把“我”拿掉了。只有拿掉了“我”,十方法界、天堂地狱,想到哪里去,就能到哪里去。禅宗祖师为什么那么洒脱?而我们总想着赶紧念佛求生西方,一定要求生西方,东方不行,生天也不行,因为觉得不到西方就不能解脱。但是对于禅宗祖师来说,却是“东家作马,西家作驴”,去哪里都能够自在,那是因为他已经无我了,已经破除了我执。
  “菩萨”,全称是“菩提萨埵”,中国人好简,把“菩提萨埵”简称为“菩萨”;“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翻译成汉语叫做“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有时经文中还在菩萨名称后面出现“摩诃萨”。“摩诃”是“大”,“萨”是“菩萨”的简称,如果直译过来,“摩诃萨”
就是“大菩萨”,也叫大有情、大道心众生、大心众生;就是他的心量广大,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有情众生是指有苦乐觉受的众生,比如人、动物;而无情众生则没有苦乐觉受,比如植物。你敲打杯子,杯子不会痛;但你打人,人就会感觉痛。所以对于有情众生更准确的表述不是单指具有肉体的众生,而是指有苦乐觉受的情感的众生。如果你对这个杯子产生情感了,人家把这个杯子打掉了,你心里会难过,这样的众生就是有情众生。
  凡夫也是有情众生,但是它属于“迷有情”,是迷失自我、不得自在的有情众生。凡夫往往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需要感情,其实当你有了感情以后,照样会生死,会痛苦;有时候你觉得自己需要地位,有了地位以后,也一样痛苦;有时候你肚子饿了,需要吃一餐饭,吃饱了以后,也一样会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情只是针对自己的需要展开的,这其实是最可怕的地方。你内心很孤独的时候,就觉得需要朋友,如果你没有感到孤独,也就没有这个需要;你肚子饿了,就会产生吃饭的需求:有什么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我们所拥有的家具、财产或者朋友,都是因为我们有需要而产生的。
  为什么会有需要呢?大家看看自己的内心,会发现产生需要的根源就是能所对立,就是先有一个“我”,然后就有“我”所需要的东西。有些人需要很高雅的生活,知识文化、琴棋书画,有些人需要的可能就是吃喝玩乐,有些人需要的是体育运动,跳舞、打球。我们总是有一个需要,有需要就会有对立产生。我们所获得的东西其实不能让我们永远满足,因为我们总有一天会失去它;一旦失去了,就很痛苦,失去朋友很痛苦,失去亲人更痛苦。而当拥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得到的东西一直会伴随我,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有句诗写得很好:“百尺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后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祖宗的产业传给了你,你别高兴太早,因为其他人已经在那里排队,等着你传给他了,你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保管一下。我们的肉体也只是让我们保管一下。婴儿的时候,这个身体需要父母保管;长大了以后,由自己保管;老了不管用了,就由子女保管;保管不了,好,一把火烧掉。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子。
  凡夫是迷执的,不懂得这样一种生命的规律,不懂得我们拥有的只是源于我们有这样的需要,就产生了执着。我们常常形容小偷是“三只手”,其实我们自己心里的手更多,今天要抓这个,明天要抓那个;今天抓这个朋友,明天抓那个朋友,有些人忙起来手机都两三个。手是很多,可是它们都是迷失的,伸出去就收不回来。如果你的手机如果被偷了,你会难过,你会被手机影响到心情。可见我们所执着的任何东西全部都是抓不住的,哪怕是有千只手、万只手。
  可是佛菩萨就不同,他们有一种能力:大家看千手观音,他一千只手伸出来,这一千只手就是有情的代表,只有有情感的人才会去努力帮助别人。菩萨对世间所有众生的种种苦难都不放过,只要有一个众生还没有成佛,只要有一个众生还有烦恼,就要去度他,要去做这件事情。菩萨的每一只手的手掌心都有只眼睛。眼睛代表智慧,说明有眼光,有光明。如果既有智慧又有光明,,这件事情你就去做,做得越多越好。有些人吊儿郎当的,说修行吧,好像又很消极、很无聊;说不修行吧,他好像还与世无争,跟他说什么都没用。这种人的情感慢慢就淡化掉了,不是落入外道,就是落入小乘,成了自了汉。
  我们不是石头,也不是树木,不是无情的,是有情有意的;但是这种情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情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会快乐;得不到满足时,我们便会痛苦。得到时给你带来的快乐越多,将来失去时所造成的痛苦也就越多。有句话说“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这是事实。佛经告诉我们要有出离心,要认识到这样一种状况,但是我们舍不得放下对世间的执着,这就是迷执,所以叫“迷有情”。
  我们要把凡夫众生的这种情扩展开来,把胸怀、眼光、情感推及到更多的众生身上。情感越丰富的人,他的接触面越广,知识也会越丰富,结交的人也会越多;但如果这种情是迷执的,就会带来痛苦。如果内心当中有觉悟,非常清楚所有事物的来龙去脉,那么你所产生的任何情都叫做“觉有情”。就像有一句话说:“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佛为什么会有泪?这不是他有痛苦,而是他的悲心、他的“觉有情”的情感的表现;并且佛的情感是针对每一个众生的,观自在菩萨也是如此。虽然佛菩萨度众生时呈现的生命状态也有各种需求,可是他心里知道:我现在拥有,那就珍惜它;如果没有了,也不要因此而痛苦。
  如何达到佛菩萨的“觉有情”的境界呢?我们需要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掉,要先“观自在”,看看能否把生死轮回的痛苦消除了。如果我们这一生没有了生死,来生不知道会轮回到哪里去。迦叶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沙弥堕落为蚂蚁,一直到释迦佛出世了还是蚂蚁,甚至贤劫千佛过去了,它依然还会是蚂蚁。你看,这种轮回的力量有多强!这一生即使解脱不了,我们也要记住:“我”是虚妄的,破除我执才能解脱。要把这个观念根植在心中,牢牢地记住。抓住了这最重要的一点以后,我们的心就会逐渐靠近解脱的这条道路。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那么,观自在菩萨是如何从生死此岸跳脱出去的呢?他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样跳脱生死苦海的。“行”就是修行。修行,广义地说就是修改我们的行为,在这里主要是指心的行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智慧到达彼岸”的意思。
  我们的行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身体的行为,第二是语言的行为,第三是思想的行为,即身口意三业。因为我们身体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麻烦,所以需要修改、修正;我们的语言会伤害别人,有时候也会伤害自己,所以语言也需要修改、修正;行为和语言往往都是源自内心,因此内心一样也需要修改、修正。当我们的心修正到能跟般若相应的时候,才能够度一切苦厄,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但这颗心怎么才能契入大智慧呢?这就有些难度了。
  我们平常讲的这颗心很复杂,有七种心。
  第一种心叫做草木心,跟花草和树木一样。就比如心处于无记状态的时候,快乐、痛苦、分别都没有生起来,死在那里这样一种状态的心;或者老想着一块石头,一天到晚地想,想久了以后,就变成石头了,这样的心也叫做草木心。念佛,你就会成佛;念石头,你有一天也会变成石头;念草木,你每天念,念着念着,有一天你就会附在草木上。所以一般大树都有树神附在上面,因为它心里天天想着这颗树,就附上去了。第二种心叫做肉团心,就是在我们胸腔里面跳动的心脏。心脏不好的人,有时候心里会发慌;身体有病的人,有时候心里不舒服、难受、想吐:这颗心就是肉团心。
  第三种心是虚妄心,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心。第六意识不起妄想分别的时候,就像在第四禅的禅定中,专注一心停在那里,实际上这时还没有破除我执。
  第四种叫分别心。分别心大家最清楚了,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分别,分别一切万法:这个是杯子,那个是话筒;这是我,那是你。第五种叫做思量心,也叫我执心。我们在妄想停下来以后,还有非常清楚的感觉。比如说现在大家坐在这里,不打妄想,可是心里对外界的一切和身心的感受非常清楚。也不是停在哪个地方,也不是分别,什么都没有想,可是我讲话你听得很清楚。这个心你们看到没有?就感觉自己像镜子一样,是不是?像话筒一样:我在这里讲,话筒那边就响了;我在这里讲,你们就听到了。这个心就是思量心,这种心非常清净、明白,而且不会生起烦恼。
  大家如果想了解心的真相,就要去观察自己的这几种心:一个是肉团心,我们天天执着这颗肉团心是我们的心;第二个是自己的虚妄心,也就是第六意识;第三个是妄想停下来,脑子里面非常清楚的状态。这个清楚的状态才是你的心,这颗心不会受伤,而感觉会受伤的那个是虚妄心和分别心。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生起分别心,才会想要索取,想要得到。得不到,才会痛苦;没有想要得到什么,就不会痛苦。
  如果我们不想痛苦,就可以这样来训练自己:把心静下来,脑子里面什么也不想,什么声音都听得很清楚,不管是在讲经还是在唱歌;听到了也不去分别它,但你能很清楚地知道,而且也没有妄想。这时候这颗心很舒服。我们看一个人善根是否深厚,是否是上根利智,是否可以修禅宗,就看他能不能体会这颗心。现在大家把妄想停下来,感受一下非常清楚的这颗心,能不能体会到?如果能体会到的人就属于上等根机。如果根机很钝的人,他可能连两秒钟把妄想停下来的能力都没有,他体会不到,他不知道怎么把妄想停下来。这说明他善根还不够深,定力基础还不够。如果有了足够的基础,他马上可以看到这个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状态。
  到这里为止,已经是最后一重凡夫心了,就是你没有妄想却清清楚楚的这颗心;当你突破了这颗心,你就解脱了。突破了这种心之后还有两种心。一个是真如心,就是第六种心,它是心的本体,就是指般若。当你体会到这个真如心,体会到真如的时候,你的智慧就生起来了,而这时候前面的五种心——草木心、肉团心、虚妄心、分别心、我执心就干扰不了你了,你就不会住在这五种心里面了。当你不住在这五种心里面,你契入的就是真如心了,就把我执破除了。
  最后一种是佛性的圆满心,也叫佛心,也就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的心。在证得真如本体以后,圣人的境界还有区别:二乘人他证得真如心,但不能见到佛性;只有大慈悲的菩萨证得真如本体后,再回过头来度众生,这时候他看到佛性了。
  这七种心,只有佛才能全部看得到,一般的人只能看到肉团心和分别心,也就是大家都能感受到:我的心脏舒服还是不舒服;我会想东西,能分别。我们一般就只能体会到这两种,其他几种凡夫心我们尚未完全体会。
  观自在菩萨就是通过观察这颗心,进入了第六种心——真如心。经文里面说“行深般若波罗密多”,到底怎么样才叫“般若波罗蜜多”呢?就是能跳过前五种心,超越前五种心。如果大家有机会坐禅的话,可以回光返照一下,一层一层地观照自己这颗心。观到最后一层,你心里想:我不能停留在这里,我应该跳过去。其实想要跳过去的这一念还是妄想心。把妄想心和明明白白的这颗心一起留在这里,你跳脱出去,就解脱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在这个时候到达彼岸。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那么,观自在菩萨是如何从生死此岸跳脱出去的呢?他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样跳脱生死苦海的。“行”就是修行。修行,广义地说就是修改我们的行为,在这里主要是指心的行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智慧到达彼岸”的意思。
  我们的行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身体的行为,第二是语言的行为,第三是思想的行为,即身口意三业。因为我们身体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麻烦,所以需要修改、修正;我们的语言会伤害别人,有时候也会伤害自己,所以语言也需要修改、修正;行为和语言往往都是源自内心,因此内心一样也需要修改、修正。当我们的心修正到能跟般若相应的时候,才能够度一切苦厄,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但这颗心怎么才能契入大智慧呢?这就有些难度了。
  我们平常讲的这颗心很复杂,有七种心。
  第一种心叫做草木心,跟花草和树木一样。就比如心处于无记状态的时候,快乐、痛苦、分别都没有生起来,死在那里这样一种状态的心;或者老想着一块石头,一天到晚地想,想久了以后,就变成石头了,这样的心也叫做草木心。念佛,你就会成佛;念石头,你有一天也会变成石头;念草木,你每天念,念着念着,有一天你就会附在草木上。所以一般大树都有树神附在上面,因为它心里天天想着这颗树,就附上去了。第二种心叫做肉团心,就是在我们胸腔里面跳动的心脏。心脏不好的人,有时候心里会发慌;身体有病的人,有时候心里不舒服、难受、想吐:这颗心就是肉团心。
  第三种心是虚妄心,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心。第六意识不起妄想分别的时候,就像在第四禅的禅定中,专注一心停在那里,实际上这时还没有破除我执。
  第四种叫分别心。分别心大家最清楚了,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分别,分别一切万法:这个是杯子,那个是话筒;这是我,那是你。第五种叫做思量心,也叫我执心。我们在妄想停下来以后,还有非常清楚的感觉。比如说现在大家坐在这里,不打妄想,可是心里对外界的一切和身心的感受非常清楚。也不是停在哪个地方,也不是分别,什么都没有想,可是我讲话你听得很清楚。这个心你们看到没有?就感觉自己像镜子一样,是不是?像话筒一样:我在这里讲,话筒那边就响了;我在这里讲,你们就听到了。这个心就是思量心,这种心非常清净、明白,而且不会生起烦恼。
  大家如果想了解心的真相,就要去观察自己的这几种心:一个是肉团心,我们天天执着这颗肉团心是我们的心;第二个是自己的虚妄心,也就是第六意识;第三个是妄想停下来,脑子里面非常清楚的状态。这个清楚的状态才是你的心,这颗心不会受伤,而感觉会受伤的那个是虚妄心和分别心。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生起分别心,才会想要索取,想要得到。得不到,才会痛苦;没有想要得到什么,就不会痛苦。
  如果我们不想痛苦,就可以这样来训练自己:把心静下来,脑子里面什么也不想,什么声音都听得很清楚,不管是在讲经还是在唱歌;听到了也不去分别它,但你能很清楚地知道,而且也没有妄想。这时候这颗心很舒服。我们看一个人善根是否深厚,是否是上根利智,是否可以修禅宗,就看他能不能体会这颗心。现在大家把妄想停下来,感受一下非常清楚的这颗心,能不能体会到?如果能体会到的人就属于上等根机。如果根机很钝的人,他可能连两秒钟把妄想停下来的能力都没有,他体会不到,他不知道怎么把妄想停下来。这说明他善根还不够深,定力基础还不够。如果有了足够的基础,他马上可以看到这个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状态。
  到这里为止,已经是最后一重凡夫心了,就是你没有妄想却清清楚楚的这颗心;当你突破了这颗心,你就解脱了。突破了这种心之后还有两种心。一个是真如心,就是第六种心,它是心的本体,就是指般若。当你体会到这个真如心,体会到真如的时候,你的智慧就生起来了,而这时候前面的五种心——草木心、肉团心、虚妄心、分别心、我执心就干扰不了你了,你就不会住在这五种心里面了。当你不住在这五种心里面,你契入的就是真如心了,就把我执破除了。
  最后一种是佛性的圆满心,也叫佛心,也就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的心。在证得真如本体以后,圣人的境界还有区别:二乘人他证得真如心,但不能见到佛性;只有大慈悲的菩萨证得真如本体后,再回过头来度众生,这时候他看到佛性了。
  这七种心,只有佛才能全部看得到,一般的人只能看到肉团心和分别心,也就是大家都能感受到:我的心脏舒服还是不舒服;我会想东西,能分别。我们一般就只能体会到这两种,其他几种凡夫心我们尚未完全体会。
  观自在菩萨就是通过观察这颗心,进入了第六种心——真如心。经文里面说“行深般若波罗密多”,到底怎么样才叫“般若波罗蜜多”呢?就是能跳过前五种心,超越前五种心。如果大家有机会坐禅的话,可以回光返照一下,一层一层地观照自己这颗心。观到最后一层,你心里想:我不能停留在这里,我应该跳过去。其实想要跳过去的这一念还是妄想心。把妄想心和明明白白的这颗心一起留在这里,你跳脱出去,就解脱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在这个时候到达彼岸。
&照见五蕴皆空,
  到达彼岸后,观自在菩萨所呈现出来的境界是“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是一切物质的世界,受、想、行、识则是属于精神的世界。受,指苦乐感受;想,就是我们会想东西的想;行,就是我们会从这个想到那个,从东想到西,从西想到东,我们的想法是流动的,这叫行;而我们所有的想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分别,这种分别也属于妄想心识的范畴,这是识,比如你想到外面有条马路,那你的心里其实就已经把有马路和没有马路区分开来了。
  “五蕴皆空”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唯心是空的,唯物也是空的。有些社会上的学者认为佛教是唯心的,因为佛经里面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他一看有“唯心造”几个字,就说佛教是唯心的;他并不知道佛教不讲精神第一,也不讲物质第一。因为精神和物质都是前五种心呈现出来的,都属于凡夫轮回当中的虚幻心所呈现出来的,都不是真实的。“唯心造”的心,是破除了虚妄心以后呈现出来的真如心。真如心不是我们凡夫脑子里面能想像得到的精神世界。当我们用般若观照内心的时候,会发现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是可以一点一点地破除的。当你破除了它们以后,就会发现它们彻底是空的,本来就没有,那么世间的一切苦厄自然全部消除,所以说“度一切苦厄”。度就是度脱、度过、解脱了的意思。
  将这种观照五蕴皆空的方法运用在修禅定或者听闻经教的时候,有的人也能契入空性。修禅定怎么契入?你必须坐下来,静静地打坐;打坐的时候有一点受用了,会觉得身体空了,然后思想也一点点空了,最后完全空了,连空也空了;当把这些都空掉的时候,才算是开始进入禅定的境界。但是要证得般若的空,一定要把我执空掉才行,所以叫“五蕴皆空”。当我们把这些都空掉了,也就是我们通过实证证得了般若的空。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听闻教理来契入:我们听闻佛法以后,就去思维;把道理想通了,就去观察;把事情观察清楚了,就知道一切是缘起的,本身是空的;当心跟空相应的时候,这也就是般若。
  般若的第一个阶段叫做“文字般若”。我们念一部经,念了以后,知道了经典讲的道理,这叫“文字般若”。然后如理思惟,思惟清楚以后,按照这个道理去体会、观照。比如对于杯子来说,你在听经闻法后,知道了缘起性空的道理,然后就可以去观察,你就知道杯子是空的,自己的思想、感受、分别都是空的,你就去感受这种空的状态,跟这个空相应,这就是“观照般若”。相应了以后,有一天就会生起智慧,这种智慧会使世间的痛苦从你的心中完全消除,这就证得了“实相般若”。我们通过这三种般若就能看到“五蕴皆空”,而“五蕴皆空”生起的一个最起码的作用就是“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
  般若的作用是能够摧毁一切痛苦,度脱一切苦难。经文说“度一切苦厄”,“苦”是指我们心里感受到的苦,“厄”是指外在的灾难——天灾人祸。外在的灾难和内心的感受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内心有苦,外在的灾难就更加重我们内心的苦;如果我们内心没有苦,外在的灾难对我们也产生不了作用。所以“度一切苦厄”,一定是要把内心中的受、想、行、识、妄想、分别都舍弃掉,外在的山河大地的缘起法也要能够空得了;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把握了佛法的核心。如果不在这个方面用功、下手,即使修行几十年,一天到晚持咒、念佛、打坐、拜佛、布施、持戒,也只是在外围做修行的准备工作。这些是基础,我们修行是必须要做这些;但我们一定要知道,学佛就要从内心当中生起智慧;生起智慧以后,学佛绝对是轻松的。不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功课而让你在那里难受,也不是成为你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轻松的生命状态。它是一种让你获得解脱的方法,不是一种束缚你的方法。
  以上是这部经典的序分部分,概括讲述了从“观自在”到它的功能作用——“度一切苦厄”的这些道理,这也是整个佛法的般若思想的核心。
&第一部分总说就是经文中的这句话:“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虽然简单,但是概括了从凡夫到二乘,再到菩萨的一个修行过程。
  舍利子,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是观音菩萨对舍利弗的称呼。经文中的“舍利子”是人名,不是火化以后烧出来的舍利子;但是《心经》里面也有舍利子。
  舍利子又叫坚固子,什么坚固呢?是道德、智慧坚固。一般有道德、有智慧的人死后火化才会烧出舍利子来。佛讲过,般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全身舍利,所以我们对佛经一定要恭敬。佛经里面就有佛的舍利,只是我们凡夫众生的肉眼凡胎看不见。如果是圣人,真的能看到、感召到经书里面的舍利。解放后,苏州灵岩山出了一位修行得道的高僧,叫了然大师。他写了两部书:一部叫《入香光室》,另外一部叫《般若实相菩提论》。《般若实相菩提论》是讲念佛法门的。他写完以后,把书稿供在佛前礼拜,求佛菩萨给予印证,结果书稿上面竟出现了十二颗舍利子,产生了了不起的感应。所以我们要知道,经书就是舍利子,经书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这不是舍利子是什么?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要叫舍利弗呢?因为《心经》要开示我们的是佛法的大智慧,没有智慧的人连听都听不懂。舍利弗在佛的十大弟子当中智慧第一,为了表明这是大智慧,就把他叫起来了;另外一个原因是让他做影响众。舍利弗智慧第一,早就明白这些道理了,但其他很多人可能听不懂,听不懂就会产生疑惑:要不要听呢?听不懂是不是不去听了?所以观音菩萨特别叫舍利弗起来,表示说其他人还是要继续来听。为什么?因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已经懂了这些法,他还在这里听,更不用说听不懂的人了。
  有些人说:“某某法师讲的我听不懂,他讲得太差,我不听了。”他以为是法师讲得不好他才听不懂,其实是他自己障碍住自己了。我们这颗我执的心很牢固,会把自己原来的一些知识、观念牢牢地堆在心中,使我们的心变得好像是装有脏水的瓶子一样,即使把甘露灌下去,也全部变成脏水了。如果真的希望得到佛法的甘露,我们先要把瓶子里的脏水倒得干干净净,那么甘露灌下去才不会被污染。所以当我们听经闻法时,内心达到很清净的状态,就肯定能够听懂。
  这里观世音菩萨用舍利弗来影响大家,说明要讲的这部经典的内容是代表佛法的大智慧,并提醒大家一定要以清净、恭敬、恳切的心来聆听,来接受佛法的大智慧。
  色不异空,
  观世音菩萨把舍利弗叫起来以后,接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这是针对我们凡夫而言的。因为凡夫所执着的就是色法的世界,执着外界的万物。我们从小到大都是接受这样的教育,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老师、朋友,一直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拥有更多的东西;于是我们以为拥有的越多越好,所以不停地执取外在的物质。
  可是现在我们又发现,拥有了太多东西其实有时候也是麻烦的。我们以前讲: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但斗来斗去,斗到现在,把大自然都破坏了。于是我们又开始后悔,开始反省。过去浙江的温州、宁波、杭州这一带经济发达,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最好的地方;现在不同了,很多人认为浙江省内最宝贵的地方是还没有被开发的丽水龙泉,因为那里山水资源非常丰富,山清水秀,没有遭受到任何破坏,在那里生活简直是一种享受,。所以有时候我们拥有得越多不见得越好。
  但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让我们一天到晚向外去索取,有些人临死也舍不得放下,这种观念就导致了凡夫一心向外驰求。“色不异空”告诉我们:你执着的色法的世界跟空是没有区别的,不要把宝贵的生命只用来执着地追求外界的物质。
  这里面还有个很深的道理。就拿色法来说,我们觉得眼前的这个用不锈钢和塑料,经过现代工艺制作而成的杯子是实实在在的,面积、体积、重量都清清楚楚,可是我们对它的感觉是错误的,而造成感觉上的错误的,并非是这个东西本身。
  我们权且说这个东西是不锈钢和塑料合成的,它全部的内容就是一些不锈钢和塑料,没有别的。当把它们制作成这个样子以后,我们就把它称作杯子,然后我们头脑中对它产生的印象和概念就永远都是杯子,而不会说这只是塑料和不锈钢。但是如果你一旦认为这就是杯子,那问题就来了——你就产生了喜欢或讨厌的情绪。如果你喜欢这个杯子,有一天它损坏了,你就会产生痛苦;如果你认识到杯子本身只是一个幻相、一个假象,是由不锈钢和塑料组成的,那么即使杯子的把手掉下来,杯底漏了一个洞,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损坏。因为它的组成材料并没有减少,还是那么多,于是你内心就不会有波动,不会觉得“我失去一个杯子有多痛苦”。有了这个杯子,该喝茶的时候拿来喝茶,还照样用,大家把它叫做杯子,我也照样把它叫做杯子;而不会说,它是不锈钢和塑料,我不用了,或者就不把它叫做杯子了。
  从杯子的本身来说,它是空的——由不锈钢和塑料组合而成的,而不锈钢和塑料其实也是由其它条件组合而成的。不论这个杯子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材料在整个过程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我们凡夫却执着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杯子。这个道理我们要用心去观察、思考,才能想通;一旦想通了,就能够认识到“色不异空”的道理。
  这个世界的一切,包括大家坐在这里,没有什么不是缘起的,全部都是由条件组合而成的,缘起的本身并没有一个实质性的东西存在。所以缘起的杯子本身就是空的,色跟空没有差异。我们凡夫错在哪里呢?错在只看到它有色法,有杯子的这个相,看不到它只是由塑料和不锈钢组合而成的。你如果能看到这一点,那么杯子有还是没有就无所谓了,有的时候就用,如果坏了,那重新再做。而凡夫执着世间万物有一个相,所以叫著相凡夫。
  “色不异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从相上看到空,看到空了以后,就会明白,原来世间万物的本质都是空的。
&空不异色,
  可是第二句又讲“空不异色”。为什么“空不异色”?因为一讲到万法的本质是空的,二乘人又会执着空。二乘人解脱了,明白世间一切都是空的,他就觉得:我明天死也可以,现在死也可以,都没有关系。他很自在、很洒脱,可是这样的生命并不完美,因为他停留在空的境界里面出不来了。所以观世音菩萨第二句马上讲“空不异色”,就是说你不能执着这个空,执着空就跟执着色是一样的,都偏了。
  有些人一看到有人在拜佛,就说这个人著相,其实他不知道,他讲人家著相的时候他自己就已经著相了。人家著相就著那么一个相,他着了两个相:一是执着一切是空的,认为别人拜佛是著相,这是执着了空相;另外一个他还执着人家拜佛的这个有相。所以“空不异色”是针对二乘人讲的,就是要他在解脱了以后,不要停留在解脱的境界里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是针对菩萨讲的。因为菩萨一想,空也不能执着,有也不能执着,那好,空和有这两个我都不执着了,但实际上他还是把空和有当作两个来看待。菩萨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空和有,但别人还不明白,就要度这些不明白的人。所以菩萨是有佛可成,有众生可度。在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告诉他: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杯子就是空,空就是杯子;度众生的过程就是没有一个众生可度,没有因缘度众生,也是在度一切众生。
  对于观世音菩萨这样一位大解脱、大自在的圣人来说,空和有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这样就是契入了中道。空是一边,有是一边,离开这两边的执着,就契入中道。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总括了整个大小乘修行的过程。之后的部分会讲到如何契入小乘的解脱和大乘的菩萨境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这四蕴,也是同样的道理: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五蕴皆是如此。
上面介绍了《心经》的总说部分,接下来介绍第二部分——如何证得真如本体。
  从我们凡夫的角度来说,这是最难的一步,但要想解脱生死,又非走这步不可。如果不走这步,我们永远都只能停留在凡夫的世界里;可是要走这一步,我们就要具足解脱生死的条件。《心经》虽然告诉了我们如何达到解脱的境界,但是凡夫带着强烈的我执,一直被我们的习惯和约定俗成的生活观念牢牢地捆住,很难得到解脱,所以我们需要从听经闻法开始不断地熏习。
  《心经》接下来的这部分内容的文字,可以说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认得,很多人每天都背,也是非常顺口。可是这里面的道理,即使是世间的大学者,可能都很难把握和理解。幸好我们能对佛法具足信心,即使不了解,也要学习一下,种下善根,等因缘成熟的时候就能够与之相应。
  接下来的经文是讲解脱的正因和正果。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一段是讲解脱的前因,即前提、正因。“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一段是讲解脱、证体的结果。
  在正因里面又分总说和分说,总说部分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从“是故空中无色”到“以无所得故”这一部分是分说。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是”就是现在、现前、当下的意思。我们所说、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法都有它的真相。所谓真相,从般若的角度来说就是指空相。空,是一切事物的本体。但我们凡夫往往执迷于事物的外相而不懂得它的真相。
  就比如这个杯子,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个杯子,我们感觉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拿在手里的这样一个器皿,觉得有这种相就是杯子。可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这个杯子是塑料和不锈钢组合而成的,塑料和不锈钢才是杯子的真相。杯子的形状、纹饰等,只是一种外在表现的相状,其内容仍然是塑料和不锈钢,我们只是针对方的、矮的,说它是圆的、高的,这些相状并不是杯子本具的相。杯子的名称,也只是我们区别于其它东西而给它设立的一个假名。我们凡夫往往觉得杯子就是这个样子,认为杯子有属于杯子自己独特的内容,这其实是我们的错觉。
  你要先看到“是诸法空相”。“诸法”,所有的一切事物都叫做“法”,包括我们的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能感受得到的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佛法里面讲的“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轨生物解,任持自性”的意思。比如麦克风,你讲话,它就会把声音放大;凳子放在那里,我们就可以坐。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作用、范围以及规范性,这叫“法”。“法”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指一切万物,所谓“万法唯心”或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诸法空相”就是指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的想法,这一切法,它的真相实际上是空相。为什么是空相呢?因为这一切法的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我们所有的人都认为杯子是有生有灭的,认为我们人从出生、衰老直至死亡是有生有灭的,还有以前我们学习的小乘佛法或者阿含经都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无常变化就说明有生必有灭,没有不灭的东西;但在般若会上,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说它是不生不灭的呢?
  不生不灭,
  小乘佛教里面讲的“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诸行无常”是所有凡夫都能理解的,就是说世间没有一个东西是停在那里不发生改变的。就像这个空间也是无常的:没有人的时候,这个空间就大一点;人一进来,空间就小了;等人都走了,空间又大起来了。就连空间都是无常的,何况是房子、汽车,乃至山河大地。
  我们的起心动念也是随时随处都在变化,你要让自己的思想停在那里不变化,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观察自己的念头,观察清楚了,就知道念头是没有办法停留的。比如你念一句“阿弥陀佛”,你说要抓住这句“阿弥陀佛”,这是不可能的;当你念完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念佛的这个心就已经流转过去了。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我们身上的所有的细胞都在新陈代谢,不断发生变化。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事物有生住异灭,这是世间一切相的规律,但这只是表面的规律。
  当我们认识到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无常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我们从小到大、到老、到死,在这无常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不变的东西?拿这个杯子来说,还没有制作成杯子的时候,这个杯子不存在;制作成杯子以后,就有了这个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杯子逐渐就变旧了,终于有一天杯子损坏了。这个杯子一直在变化,从出厂的那天开始,它就不断地变化——变旧、变坏。可是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大家都会说没有,都会觉得这个杯子做出来以后,它本身不断地变化,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杯子它做不了主,也没有什么能做得了主。
  有人说“我把杯子保管得好一点,把它放在保险箱里面”,可是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能保护它,都不能使它不发生改变。就像佛经里面说的,有四个修行人,修得很好,有神通。这四个人看到世间是无常的,人都会死,他们都不想死,于是其中一个用神通躲到深山的大石头里面,一个用神通跑到虚空中去,另一个跳到海里面去,还有一个随风飘远。他们都不想死,但当他们寿限到了,结果还是死了。
我们如果观察一个杯子,就会发现,杯子自身永远没有一个可以做得了主的东西存在,它是随着事物的因缘、法则、规律一点点在变化。我们把它保护得好一点,它变旧、毁坏的时间就会延缓一些。对于修禅定、脾气小、性格好、不经常起烦恼的人来说,他的寿命会延长一点;而对于一个经常起烦恼、乱吃乱喝、脾气又大的人来说,他的寿命会缩短一点。所以世间的一切万物,变化的只是它外在的相,内在本质没有变化,也没有可以主宰的。因为做不了主,所以说它是无我的,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我”就是主宰、自主、自在的意思。我的东西我想放在哪里,好像我能做得了主;我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好像是自由自在。所有的凡夫都以为有“我”,“我”能做主,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件事情是自己可以做得了主的。比如说这个身体,我们总以为这个身体是由我自己做主的,是不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实际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你能做主的,外在的条件具足了,你才能做这样一个动作。如果我头顶上方的空间被墙壁、木板挡住了,我想举手就举不起来;如果没有凳子,你们就没办法坐在凳上,就只能坐在地上;如果这间房比你人还低,你就站不直。把所有的假设都考虑进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里,如果不具足外在的各种条件,那么没有哪一件事情是可以让你做主、让你感到自由的。
  不但身体如此,我们的情绪也是如此:你的任何一个念头生起来,不论你感觉幸福也好,痛苦也好,一定是有很多条件促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不是说我的痛苦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我的快乐是通过我的努力得来的;你的所作所为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而已,除此之外还需要具足各种各样其他的因缘。我们常常以为,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以为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就能做到。其实你的心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也要具足很多条件。植物人他怎么想呢?他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们在梦中,往往也以为自己可以做得了主,其实根本做不了主。对于一个睡得很沉的人,别人把他抬到地上,可能他也意识不到。所以我们的心,往往连自己也做不了主。
  很多人在谈恋爱的时候,都会要求对方能永远爱自己。有人会说:“我怎么能做主呢?我爱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做不了主,那么对于能爱你多久又怎么可能做得了主呢?”这实际上蕴含着一个很深的哲理:世间没有一样事情我们可以做得了主。如果有人说会永远爱你,那肯定是美丽的谎言。世间所有的人都是在这种幻觉当中,以为可以永远,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小乘佛法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透过无常,我们要能够认识到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可以做主宰。
  但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做主宰,那么这个世界的性质、本质到底是什么?就比如说,这个杯子既然是无常变化的,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无常变化的,那么有没有不变化的东西?我们说,它的性质、它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杯子之所以叫做杯子,它一定有能够成为杯子的特性和功能。我们能把水做成一个杯子吗?做不出来,因为它不具备做杯子的性能。杯子有成为杯子的这个性能,它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变化。如果不锈钢不能发生变化,那么它永远只能是一根钢管或者钢筋,就做不成杯子;如果塑料是固定不能改变的,也做不成杯子。因为世间的一切是无常的,所以我们感到很痛苦;可是也正因为世间的一切是无常的,我们才有希望。因为是无常,所以痛苦总有一天会过去;因为是无常,所以我们想达到的目标虽然现在还没达到,但总有一天是可以达到的。不锈钢和塑料具足无常的性能,所以可以把它们做成杯子。
  《心经》先要让我们知道“世间无常、诸法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没有一个东西在这里生,也没有一个东西在这里灭,这是从它的本质上讲的。杯子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无我的空。它的外壳、外相不属于杯子的本质,因为它的内容全部都是不锈钢和塑料。那么我们为什么叫它杯子呢?叫它杯子,这是假名安立,只是给它安一个名字上去。它的作用是可以用来装茶水喝。有作用,有外相,我们一看就知道它是一个杯子。那么它的体是什么呢?就是无我的空。这个无我的空,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到?我们从不锈钢和塑料上就看到了,这个杯子所有的内容都是不锈钢和塑料;当把它们制作成杯子的这个样子了,我们就把它叫做杯子。所以不锈钢和塑料它们与杯子之间贯穿着一个无我的本质、无我的空。
  我们现在在轮回,轮回是无常的,我们感到人生的痛苦和快乐也是无常的。正因为世间是无常的,所以可以被改变;正因为有这样的无常,我们才有希望将来有一天会得到解脱,成为圆满的佛陀。
  但有人问了,既然什么都是无常的,那么佛是不是也是无常的,如果成佛了以后,是否又会变成凡夫?大家要记住,我们讲的无常指的是世间,不是出世间。出世间的空性,它是一种法的本质。涅槃是证得我们生命的本质,本质不是无常的。那么我们说它不是无常的,是不是就有一个东西永恒地摆在那里呢?这又错了。我们现在脑子里面想像的这个永恒或者无常,我们总以为是有那么一个东西,实际上并非如此。就像在梦里我们不知道醒的时候、现实中的自己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你在梦里怎么想,怎么形容都没有用,它跟醒的时候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完全是两码事。
&不垢不净,
  作为凡夫来说,我们都有染污、有缺陷,所以我们需要修行,需要净化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总觉得有一个从染到净的净化过程。但是当我们真正体悟到般若以后就会发现,真正的大智慧就是看到我们生命的本质从来没有受到污染。哪怕现在在地狱里面,我们的心性也没有受污染。就像无价宝珠掉到粪坑里,它还是无价宝珠。我们的空性般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时都在大放光明。
  当产生烦恼、痛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心被污染了。这时你可以静下来观察一下,到底是不是你的心被污染了?比如说,你打一个妄想:觉得某个人很讨厌,一看见他就生气。你观察一下,细看就可以发现不是:当你生气的时候,试着把念头转过来,去想一个很喜欢、很尊重的人,你那种生气的感觉马上就消失了。当你想到一个小偷或者恐怖分子,心里很不舒服;可是如果你把念头转过来想一想阿弥陀佛,想一想观世音菩萨,就觉得佛菩萨的力量非常强,心马上就清净了,内心就觉得清凉了。所以所有的染污和清净,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觉、一种反应。内心的本质并不会受到污染,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清净可言,这也就是《心经》中所讲的不垢不净。
  无论我们怎么修行,也不可能使我们这颗清净心变得更加清净,因为它本来就清净。就像掉到厕所里面的珠宝,把它取出来洗干净,不会说因为它被洗干净了,就变得更加值钱了。珠宝还是那个珠宝,一点也没有改变。但是如果不拿出来,它就不能用,因为它被污染了。所以污染只是一个外相,我们现在说我们的心有烦恼,也只是一个外在的假象——缘起的幻相,并不是心的真相。《心经》的正因,就是让我们学习佛法的般若智慧,让我们认识到世间一切万相都是无常变化的,但它的本质是没有生灭的。
  不增不减。
  《心经》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空,它是没有生也没有灭的。这个空性用“不生不灭”来解释的话,以我们的意识心、妄想心很难理解,因为它讲的是真相,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如果用“不增不减”这句来解释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不增不减”,就是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的意思。比如这个杯子的制作材料——不锈钢和塑料,经加工做成杯子以后和加工前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大家体会了杯子和不锈钢的关系,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地观察:其实不锈钢也是由各种合金所构成,只是设立了不锈钢这个假名。就像桌子,是用木头做的;木头是从树上砍下来的;树生长在地上,它也需要水分、泥土、阳光,才能生长。所以每种事物都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世间没有一个属于事物本身的自我。认识到这种无我的本质,我们就有了解脱生死的机会。
  凡夫对于生死和生灭的感觉是什么?如果有一个人出生了,我们就会觉得本来没有这个人,现在多了一个人;到哪一天死了,就觉得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人。如果在没有树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树,我们就认为这里增加了一棵树;如果有一天这棵树被砍掉了,我们就认为这里少了一棵树。我们看待事物也都是如此。这个杯子没有做出来之前,我们觉得世界上没有这个杯子;杯子做出来以后,我们说这里有一个杯子;有一天杯子用坏了,我们说这个杯子毁坏了。我们始终就认为有一个杯子从生到灭不停地在变化,而事实上制作这个杯子的材料——不锈钢和塑料,
在做成杯子之前和之后,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现在如果我把这个杯子敲扁、打碎,杯子毁坏了,这些材料还在那里,一点没减少。
  世间万物都是不增不减——整个物质的世界在变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增加一点,也没有减少一点。从不增不减的角度来看,整个杯子在从制造到损坏的过程中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说它有一个从生到死的生灭过程。它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没有生的过程,也没有灭的过程。
  既然是不生不灭,又是不增不减,那么我们怎么说它有污染呢?如果是污染的话,它哪里污染了呢?有人说得好,他说:“衣服是永远不会脏的,如果脏了,那也只是脏的东西粘在上面,衣服还是原来的衣服;如果脏东西洗干净后,衣服也还是这个样子。”比如说放一点泥粉在我的肩膀上,我们说衣服脏了;我把泥粉洗干净,衣服就不脏了。但实际上衣服并没有因为泥粉而有所增减。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如此,不只是这个杯子、这件衣服,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妄想也是如此。比如说你现在坐在这里,脑子里面在想这根柱子,想柱子的时候,有东西增加了吗?你很清楚,其实并没有增加什么。你不去想了,又减少什么了吗?也没有。你起一个念头,觉得你很开心,难道真的有一个开心的东西在那里吗?没有;你说你很痛苦,真有个痛苦在那里吗?也没有。
  佛法的核心作用就是要让我们认识到,世间一切万相万物的本质都是空的。般若思想所讲的空不是没有,而是空有不二。这个空跟没有不是一回事,这个空是针对有来说的。讲杯子空,是因为杯子由不锈钢和塑料做成杯子的这个过程,并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所以它的本质是空的。佛法的般若思想所讲的空就是有。一切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无我,没有什么是可以做主的,但它可以随缘应化一切,一切皆是缘起幻有。杯子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这叫缘起。不生不灭是它内在的本质,不垢不净是它的真相。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我们在生活当中,贪著好吃的、好看的或者好玩的事情的过程中,当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者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你会很痛苦。比如说一个花瓶摆放在那里,我们觉得很漂亮,我们很喜欢,一旦它被打碎了,就觉得很心痛。但实际上构成花瓶的材料还是那么多,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所以事物本身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你如果在生活当中能看到这种规律,也就没有痛苦可言了。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于死亡,我们一点都不会感到恐惧。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失去,都在“死亡”。比如说岁数大了的人,原来腿脚很好,现在腿脚不方便,走不动了,那么那个腿脚很好的状态就已经“死去”了;原来耳朵听得见的,有一天耳朵聋了,没办法治了,那么那个耳朵能听见的状态就已经“死去”了。我们随时都在死去,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真正到了死亡的时候,我们又开始恐惧。如果你能看到般若的不生不灭,去体会在生灭的这种假相背后,有一个不会生灭的东西,去感受这种规律,安住在这种规律当中,就是有了般若大智慧的眼光,你就看到了世间一切事物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对于死亡来说,其实也没有东西失去。就像这杯水,我把水倒在地上,干了,看似是没有了,其实是土地把水吸收进去了,还有些是经由太阳照射成为水蒸汽,之后再遇冷凝结,形成了雨,最后又落回到地上。因此对于水来说,在整个过程中,它并没有生也没有灭。我们人生几十年,从出生时有了这个身体,几十年下来,这个身体逐渐衰败了,直至最后死亡。但是在死亡以后也没有失去什么,只是换了一个身体而已。如果你心情很开朗、很安心,你换的就是天人的身体;如果你是非分明,很有正义感,到时候你换的就是人的身体;如果你蛮不讲理,总是自私自利,你换的就是饿鬼的身体。所以对于死亡来说,并没有东西失去,对于出生来说,并没有东西增加。
  世间万物都是这样:宇宙世间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有一个前因,有个条件,任何一种因都会造成一个结果。你造这样的因,你得到就是这样的结果,一定是这样的。你用手打棉花,感觉就是软绵绵的;你的手打到石头上,就会感觉很疼,可能还打出血来。我有一个同学,他原来不怎么相信因果,觉得因果的道理很难懂。有一天他回到母校,看到一群人踢足球,球一踢出去,踢到对面墙上,然后反弹回来,弹得很远。他突然明白了因果的道理:踢得越重,反弹的力度也越大,反弹的距离也就越远;踢得越轻,反弹的力度也越轻,反弹的距离也就越近。所以世间的因果是基于一切事物的相无常变化的这么一种规律。因果的本身是无自性的,世间的一切都是无自性的。佛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世间法部分所讲的做善事得善果,是针对我们这些迷失的凡夫来说的。当我们迷失的时候,我们不愿意承受痛苦,希望获得快乐,所以世间法就是让我们通过做好事、做善事,在有相的层面上改善这些外在条件,那么人间就可以改善成一个善和美的世界。可是无论这个世界多美好,如果没有认识到它的背后是无我的,我们就解脱不了。所以天人的境界虽然高,仍然没办法解脱。因为要解脱,就要认识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从总相上来说一切万物的真相。但想修般若正观的话,如果只从总相上来说,还是比较笼统。佛在《大般若经》里反复地强调:我们在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里面,确确实实找不到一个东西是独立的、可以做主的。《心经》接下来就详细地告诉我们,如何去认识一切事物的本身没有自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是故”,就是“因是之故”的意思,因为这个缘故、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做成杯子之前,这些材料就在那里了;做成杯子之后,这些材料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世间的一切从本质上说都是没有生灭,也没有净垢的,这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我们如果从空的角度去看,也就是说从真相当中去看这个世间,去认识一切事物,你就不会执着世间的假相。从做成杯子到杯子毁坏的整个过程中,唯一贯穿始终的条件就是它需要一个“空”,需要无我。如果没有这个“空”,那问题就很严重。如果这间屋子没有空间,我们就进不来;如果地上没有空间,我们也就别想盖什么高楼大厦了。正因为有这么一个空间,我们才可以盖楼;正因为事物的内在有这个“空”,我们才可以把不锈钢的材料做成杯子的样子;我们的心也是这样,正因为我们心的真相是空的,所以你什么都可以想,是不是这样?如果你的心里已经堆满了东西,你还能想什么呢?现在我们心里是空的,你想左手,心中就浮现出左手,想右手,就会浮现出右手,你想什么都可以。它的前提就是你的心需要空,空了以后才能想到这些东西。
  如果有人觉得念佛时佛号提不起来,老打妄想,很讨厌,那你就去看你为什么会打妄想,因为你心里还有可以打妄想的空间。很多忙碌的人为什么很开心?因为他在忙碌的时候,脑子里面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事,哪里还有时间去想那些痛苦的事情呢?林黛玉什么事都没有,才会整天凄凄惨惨戚戚的,才会想到自己很痛苦、很受欺负。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忙得不可开交,哪里还有什么痛苦可言呢?如果一个真正用功修行的人,每个念头都是想着阿弥陀佛,想着念经持咒,想着利益众生,那么他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去管别人到底在说他好话还是坏话呢?没有时间!他的脑子里面根本不会去想这些事情。
  真正修行开始有受用的人,都是先体会到没有妄想的状态。就比如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去感受念佛时空灵自在的状态,什么样子都没有,但是那句佛号很清楚。所以这个“空”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这个空当中可以包含一切万物,我们既可以在这个空里面生起贪嗔痴慢、杀盗淫妄的念头和行为,也可以在这个空里面生起慈悲智慧、仁义礼智的念头和行为,这些都可以在自己的空性当中显现出来。
  心灵的大背景就是空,生起各种相则是起用。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能生起这些相的空的本身,也叫本体。《心经》把它分开两个步骤来阐述。第一个步骤就是证得涅槃,即小乘佛法的修证结果。就是先证得本体,它不讲起用,只是让你看到“诸行无常”背后的“诸法无我”,看到无我的“空”以后,你再去体会,当你彻底体会到了这个“空”的时候就是证得了涅槃。所以《心经》接下来讲“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就是说,这个空当中没有物质,没有感受,没有想法,没有思维的变化,也没有认识。对于有大智慧的人,你只要告诉他“色心二法了然不住”,他如果能做到,就能马上解脱。
  大家能不能体会一下?你看自己的这颗心,当下什么妄想都没有的时候,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既没有物质的世界,也没有精神的世界;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色心二法了然不住”,里面什么都住不了,停留不了。你说让这个杯子停在心里面,它停得住吗?停不住。就算你很想哪一个人,想把他停在心里,也是停不住的;就是你想阿弥陀佛,你想一下,能不能把阿弥陀佛停在心里呢?也是停不住的。
  在心的般若空里面,什么都是了然不住的,但是你想到物质也行,想到精神世界的各种想法也行,你可以想,可以思维,可是这一切跟你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跟真正的无我的空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空中一定是无色,无受想行识。
  对于执着心法比较重、执着色法比较轻的人,听到“五蕴皆空”,即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空的,就可以回光返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这样。你全神贯注地看住自己的心,看看心里面没有妄想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也没有分别,但是你对外界的一切都很清楚,比如我讲什么你都很清楚。但这个清楚也不是你心的本体,这有点玄。
  禅宗祖师讲到这里,袖子一甩就回方丈室了,不讲了,因为这里面没话可讲。只要一用语言去形容它,说它是什么样什么样的,那就已经错了,因为我们所有的语言、思想都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你要把心中能想的那个东西扫除掉,言忘虑绝,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能用思维去想。你不要想一个东西出来,也不要用嘴巴去议论,你讲出来的都是有意识、有概念的东西。你回光返照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内心,我所讲的话你也把它舍弃掉,这个时候你能接触到自己真正的心灵的般若。坐禅和念佛都是要回光返照,当你慢慢地深入到最深层的时候,就能看到般若,就会明白这才是我们生命内在的本质。最直接的契入方法就是要体悟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因为我们对物质世界会不停地执着,所以接下来《心经》又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比如我们眼睛能看东西的是眼根,它所看到的则是色尘,即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低胖瘦等等。我们大部分的人首先是执着有个“我”,但对于“我”的概念很模糊,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我”。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是“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外貌是“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我”,有时候甚至把眼耳鼻舌身意当成“我”了,但说不清楚到底哪个才是“我”。
  如果按《心经》中的这种空的智慧回光返照,看住自己的心,慢慢地,我们就会体会到: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向外追求的,我们的眼睛只看外面,不看里面。看外面的是肉眼,看里面的则是慧眼。一个人他如果知道回光返照,知道反省,知道自己内心的世界,这就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慧眼是要看到空性,就是你真正的心所具有的无所得的空、无我的空。
  如果大家看不到,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让我们相似地看到——就是你把妄想停下来,看到自己的心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这时候你感觉你的心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没有色彩,没有形象;你要想什么,什么就出现了,不想东西的时候,心还是这样子,什么都没有。你会发现这颗心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你拿火烧也烧不了,拿水泼也泼不了,拿拳打也打不到,因为它是空的,什么人都没办法伤害它,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这样当下回观,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这样一颗心。
  参禅的人,他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这颗心的本质,要了解原来自己的心是从来不受伤害的,哪怕是先在语言文字上去理解,然后停下来看一看。比如我们念佛的时候,用心念几句佛号,把妄想转过来,然后静静地去体会没有妄想的时候心是什么样子的。有时候我们自己的力量非常微弱,因为我们的心一直向外驰求,不只是人生这几十年,而是无量劫以来都在向外驰求,所以很难回光返照。有句话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就是说,当你的心一直向外求的话,所遭受的必然是痛苦。因为你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你要追求外物,要让外物满足你,那是没有边际的。你追求到一个马上就会想要第二个,追求的过程始终都会伴随着痛苦。
  在小时候大家应该都学过这样一篇课文:有只猴子到深山去,掰到了一个玉米,它抓在手上很高兴;走着走着,又看到一个西瓜,心里想,还是西瓜好,就扔掉玉米去拿西瓜;之后又看见一只兔子蹦蹦跳跳的,很可爱,它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兔子跑进树林子不见了,猴子既没追上兔子,也没了玉米和西瓜,只好空手而归。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回顾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小时候我们贪玩,长大一点,贪的东西又多了一点,再大一点,我们贪的东西越来越多。岁数大的人为什么不容易放下?因为他们不但想自己好,还想子孙后代都好,对于好的标准是没有穷尽的,于是他们的心就会永远向外驰求,也就会一直被痛苦纠缠。实际上我们内心的这片天空是无边无际,超越外界的一切。心的真相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它大到没有边际;小,小到里面再也不能容下任何东西。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的心就是心脏那么大,其实不是,有一天你可以看到自己真正的心灵的世界。
  《心经》就是要让我们认识到内在的这颗心的本质。它不但是一尘不染,没有任何烦恼,没有任何生灭,同时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世间的快乐和痛苦,世间的一切纠缠不开的情绪,全部都是因为我们的六根和外界的六尘勾结在一起,我们被它们捆住了,所以才会受苦。
  回想一下这一生所遭受的痛苦,包括现在你心里如果还有痛苦,无非就是六种情况导致的:
  一、眼对色。眼睛被外界的色法,也就是你所看见的东西勾住了,打成结解不开了。情绪被看见的这些东西影响:看到不好的,不喜欢;看到好的,很喜欢。当你对所看到的好的或者不好的东西产生喜欢或厌恶的情绪,你其实就已经被它捆住了。
  二、耳对声。耳朵被声音捆住了。有人赞叹你,你的耳朵马上就被赞叹的声音捆住了;有人诽谤你了,你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又被捆住了。
  三、鼻对香。鼻子闻好香,感觉太舒服了,其实已经被捆住了;到菜市场去,受不了里面散发的臭味,赶紧捂着鼻子,说明嗅觉已经被捆住了。
  四、舌对味。舌头尝到好吃的东西就继续吃,不好吃的就不吃了,也是被捆住了。
  五、身对触。身体的触觉也是这样。女士喜欢逛街去买东西,买衣服的时候要摸一下,感受一下触感怎么样,穿起来是不是舒服,这就是触觉被捆住了。
  六、意对法。我们如果有了某种想法,比如我们觉得应该去寺院里学佛法,那个地方很好,你就被这种想法捆住了;或者我们想到某些人很坏,不想理他,也是被自己的想法捆住了。
  佛菩萨为什么能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他们看到了心的本体和事物的真相,所以不会被外界的一切五欲六尘捆住,到哪个地方都能够感觉清净。这是一种功夫。而我们凡夫的六根都是被六尘捆住的,所以我们很可怜,当不了主人,都只能当贼。我们把六根叫做六贼,因为它们一直在偷东西,偷什么呢?比如你买了件喜欢的古董,很好看,放在那里已经十年八年,遇到另外一个人说还有比你这个更好的,值一百万,你的那个古董现在只值九十万,于是你的这颗心就动了。你看,本来是一件好东西,也放了那么久,听到更好的就想要,对原来很喜欢的东西一下子就感觉不满意了。原来那种因为喜欢所产生的快乐被后一种情绪“偷盗”了,这就叫贼。现在社会上为什么离婚率那么高呢?结发妻子在一起生活久了,看到另一个人觉得比妻子更好,贼心就产生了,就把原来和结发妻子在一起的种种快乐全部给“偷”走了,再也感觉不到了,觉得新的更刺激、更好。是不是这样?这就是凡夫世界的一种规律。
  只要我们还有我执,没有解脱,那么在我们的世界中,就会永远上演这样的戏。只要是凡夫,他就会不停地去追逐外界的各种东西:这个不行,那个好;那个不行,这个好。得一个,舍一个,到最后只能哭着回家,跟那只舍了玉米和西瓜,结果一无所获的猴子一样。所以《心经》单刀直入,直契我们的心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般若智慧,看到我们的心是不会跟外界勾结的,不会让六贼捆住的。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个真相,一味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耳朵,相信自己的鼻、舌、身、意,就只能为它们去辛苦奔忙,劳累终身,轮回不止。
  佛菩萨之所以看到我们会生起无尽的悲心,正是因为这一点。每个人的真心本来不受污染,内在的六根可以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成就六种智慧。这六种智慧是自家的主人,结果因为我们的无知,被我们变成了六个贼。佛菩萨也有眼睛,也能看到外物的长短方圆、红绿青白,也能看到人的高矮胖瘦、男女老少,这一切他们都能看得很清楚。可是他们看到了就看到了,不看的时候就不看了,佛菩萨的心不会被它们像绳子一样捆住。而我们的心就是被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捆住了,不得自在。
  所以参禅的人如果想成就般若智慧,第一步功夫就是从耳根或者眼根下手,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回光反照。“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前提是“视”和“听”,就是一定要看,一定要听。你要看是非好坏,而不是闭上眼睛说什么:“我要念佛,我听也不听了,看也不看了。”躲到深山里面去,关在闭关房里,什么都不看不听不理,那是没有用的,那最多是初步的方便。真正用功受用的人,他的六根不随六尘转,这是第一步。他也看,好坏都看得很清楚。遇到坏的,他也知道这是坏的,在哪个角度说这是坏的,但是他的心不会被坏干扰,这样他的眼睛就清净了。没有功夫的人都说“眼不见为净”,看不见,心就清净了,其实真正的清净是你看见了但不随它转。看到就看到了,听到就听到了,知道这回事,但你不要在自己心里打死结。有些人得了抑郁症,病很重,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的心里面一直打着某一个结,结打得久了,成死结了,他如果不把心结解开,就不会开心。
  我们之所以痛苦,都是因为我们的六根被六尘捆住了,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回光返照看看自己,让自己当下的这颗心打开一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现在就可以试一下:我在这里讲话,你很专注,坐在这里很认真地听,但是你没有去想什么,也不要求自己把我讲的话记住,不去分别,也不去评判。就是这样,听得很清楚,不需要记住,就像行云流水,讲什么就是什么,讲到了就听到了,过去了就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其实就在不断地净化。
  我所住的妙果寺地处市中心,门口车水马龙,汽车刹车的声音“嘎哧”一下,寺院寮房的窗户玻璃就会“咣咣”直响。这都没有关系呀,听到了就听到了,过去了就过去了,不会觉得那些声音很吵。有些出家师父或者居士在打坐的时候,别人在旁边稍微动一下,他的心可能就动了十下八下了,觉得受不了,觉得别人不好,没道心,不护持他,反正有一大堆的理由。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根源就在于自己被这些声尘捆住了。这就是怎么从眼根、耳根上下手做功夫的方法。
  另外你还可以从心里面去做功夫。比如说你坐在这里念佛的时候,注意一下自己的心念,看一下自己没有妄想的样子,感觉内心比较清净,已经没有妄想了;,然后再去感受一下,让自己去打一个妄想——想一枝莲花,想一盏灯,或者想一下虚空,想一下,想到了,过去了就过去了。在想的时候其实跟没想一样,你心里面完全没有负担。修行人在修行上出问题,都是因为心里负担太重。有些人急于求成,想要成道,想要什么境界,其实他脑子里面认为的成道、认为的境界,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在自己的心里,很不舒服,所以他越修路越窄。如果出现了一些好的境界,见到光,见到佛了,激动不已,到处说自己修行有境界了;如果没有,又觉得怎么修了这么久还没境界,就开始失望了。其实他不知道,修行就是要看到心像虚空一样,一点污染和烦恼都没有。
  看到了这个真相以后,我们的智慧才会慢慢地展现出来,因为当我们的心静下来以后,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力量就会出现。有些人说要跟法师学讲经,我总在想,讲经怎么学呢?如果自己没有体会到这种不需要思想、不需要考虑问题的状态,没有直接看到自己的心是清净无染的,那么你学来的全是知识,全是世间法而已,你不停地在那里分别。所以是要用心去体会心本来是清净的,然后在清净的状态下讲法,这才有可能讲得好。
  过去有一位高僧,在他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到寺庙里面去,听到《心经》里的这句“无眼耳鼻舌身意”,他就产生了疑惑:“我明明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这部经上却说没有,为什么这部经还可以在这里流通呢?”他就问他父亲,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父亲被问住了。小孩子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可我们大家都没有疑问。我们读的时候可能都忽略了,读过就算了,也不管它是什么意思。不去理解佛菩萨讲的是什么意思的人,属于信行的人——他对佛菩萨有信心,所以坚持读,天天读“无眼耳鼻舌身意”,不懂也读。但如果你是有智慧的人,你就要去观察一下,到底什么才是“无眼耳鼻舌身意”。你在其它地方找不到答案,只能在内心当中,在看到自己没有妄想的时候去找。其实没有妄想的状态还不是《心经》讲的空,妄想停下来的样子很像空——没有妄想,脑袋又很清楚,但这个状态中还有一个“清楚”在。这个清清楚楚的东西一旦被打破了,那就是禅宗讲的破本参,就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我们经常用虚空来形容当下没有妄想的这颗心,但是虚空也是可以粉碎的。
  有些初步用功的人,可以去关注前念已过、后念未生之间的状态,可以停在这里看一看。比如说你想杯子,想完了,在第二个想法还没生起来的时候去看一看。如果停在这里,我们也容易得禅定——世间禅定,但是这不能让我们了生死。初步用功的人,就是还不太会用功的人,可以先在这里用用功,停在这里一段时间,半个小时或者五分钟,慢慢地,你也会体会到这种空灵的力量;当这种力量慢慢扩大以后,有一天因缘成熟了,有“一念相应慧”,你就可以把这个空的状态破除掉。我们现在停下来的时候没有妄想,很清楚,这时候你还是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你现在这个没有妄想,很清楚的心很真实,总是觉得还有一个“我”在。如果这个“我”没有破除,还是属于凡夫。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从十二入来讲。六根进入六尘,加起来就是十二入,也叫十二处——十二个处所、十二个地方。平常我们这颗心除了这十二个处所以外,就没有地方可停留了。我们的心不是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就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在意上面,就是意根,就是现在念头停下来的样子;在法上面,就是在我们分别的对象——法尘上。法是指一切事物,你脑子里面想到的东西,都属于法尘。如果你现在看着这扇窗户,那么这扇窗户就是色尘;你现在听到我讲话的声音,我的声音就是声尘;如果你现在心里想的是在哪个音乐厅听到的音乐,这属于法尘而不是声尘。
  我们的这颗心追逐六尘的时候,又劳累又辛苦,所以叫尘劳挂碍。如果我们在工作当中,感觉很疲劳、很累,有一个很简单的休息方法,就是你让自己这颗心把外界的六尘都放下。你如果把心挂在外界的六尘上不停下来,就会有各种障碍。你看,很多人一听到打电话的声音,就把心挂在上面了,我一讲话,又把心挂到我这里来了,你看,又笑起来了。所以没办法,凡夫的心一直是挂在外面,像摄像头一样一直是对外的。你如果回光返照看到自己不受污染的这颗心,它到什么地方都不会被粘住。什么叫凡夫?随便一句话,随便一个动作,都能马上使他的心“挂”上去,所以才会觉得很劳累。
  如果是中等善根的人,在听完十二处以后,基本上就知道了能向外攀缘的六根跟所攀缘的外界的六尘,其实都是无常变化的,我们不能随它们去。不随它们去,不是说就不要这些了。不是说不要眼睛,不要耳朵,也不要外界的一切,你照样可以获取,照样可以拥有,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你要像“灵龟摆尾,自扫其迹”,看就看了,看过就过了。
  以前有一位禅宗祖师,他非常喜欢种花。有一天外出前交代徒弟:“这两盆花是我最喜欢的,我出去一段时间,你一定要护理好。”这小和尚就特别小心地护理,把花盆擦得干干净净的,擦着擦着,一不小心把花盆打翻了,花也摔烂了。等师父回来的时候,他就在那里哭:“师父,您交代我照看的花被我摔烂了。”师父就跟他说:“我是为了快乐才种这些花,不是为了痛苦种的,你干吗哭呢?打掉就打掉了嘛,事实已经这样了。你看,如果因为打翻了花盆而感觉痛苦,那不是反而失去了种花是为了快乐的初衷了吗?”
  为什么有些人失恋的时候很痛苦?因为他不知道谈恋爱是为了获得快乐。为什么有些人成家了还痛苦?因为他不知道成家是为了获得快乐,他反而把家庭破坏掉了。其实亲人朋友在一起都是因为有缘,都是为了在一起能够快乐,所以不应该因为朋友怎么样而产生痛苦,都应该珍惜。中等根机的人听到这些法以后,心里面就知道平时应该怎么去观照,怎么让般若智慧从心中生起来,不让六根随六尘转。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经文后面又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界乃至意识界是指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再加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六识就是六根对六尘产生六种分别。我们有时候会被这种分别的心纠结着而痛苦。比如我看到这个人觉得很难看、很讨厌,或者对方是冤家仇人,看了就生气,这是因为你的眼睛被外界的色尘转了。那个人已经走过去两里路了,你还在想,“今天怎么这么倒霉,会碰到这样的人”,越想越生气,这是因为我们对眼识摄取来的东西产生了分别心,我们又把这种分别心留在自己的心中而导致的。
  很多人心中的痛苦、仇恨,留了几十年都化解不开,就相当于找一堆已经变味的垃圾放在自己的房间里面,不停地去看。这样看肯定是不舒服的,而且越看越不舒服,不舒服了,他还放在那里舍不得扔。凡夫就傻在这里,我们总觉得某某人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某某人什么行为不好,甚至心中怀有仇恨,他一直把这些不好的事记在心里,其实就像是把垃圾放在自己的房间里,这样一来房间里其他的东西也会受到污染。
  修行的法门里面,没有一个法门是让你去念饿鬼、地狱,念别人坏话的,都是让你要念佛、念法、念僧、念布施、念天、念持戒;没有一个法门是让我们拿垃圾来填塞心灵的,而是要拿清净的花、香、灯、水、果,拿智慧和光明来庄严自己的身心。所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思想就是六个界限,把十八界割裂开了,这就是凡夫的状态。我们的大智慧在哪里呢?就在这十八界的背后。
  《心经》告诉我们:空,也就是心的真相,它是没有这一切分别的。我们的真心对一切都不会分别。你现在去感受一下心的本来面目,可以相似地感受:在没有妄想的时候看自己的心,它是广阔无边的;然后你再去想一下,哪个人很讨厌,哪个人对我很好。你想吧,就像六识在分别哪种声音很好听,哪个人很好看,哪个菜很好吃,哪个东西手感很好。你在想的过程中,这些东西跟你这颗心的本来面目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你所想的这些东西,就像空中的云一样飘过来,飘过去,一直是在空中飘,而我们要看到云的背后是天空,这片天空没有任何的相状。当你看到心这样的真相的时候,你才会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所干扰。
  我们自性的天空都被这些云彩遮蔽了,我们被六根、六尘、六识掩盖了心的真相。当我们痛苦难受的时候,就是被乌云盖住了真心,所以在痛苦的时候,心里觉得很沉重。当我们开心的时候,就好像被彩云盖住了真心,彩云飘过来,看上去很漂亮,令人欢喜;但是无论多么漂亮的彩云都会消失,彩云背后的那片天空才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被业风吹拂,被行为、业障干扰了自己的心态。大家今天到这里来听课,就是被自己的菩提善根的业风吹到这里来了;等一下出去了,说不定就被业风吹到酒吧去喝酒了;晚上累了,又被愚痴的业风吹到睡梦里去了。
  几十年来,我们就是被外界的业风吹来吹去,根本没有看到什么是自己。比如说有些人不愿意喝酒,为了应酬他也要喝;有些他不愿意结交的人,他也要结交;他不愿意看、不愿意面对的,也要去面对,而他想要的偏偏没有,就是因为这都不是你能主宰的。再比如说到了秋天,秋高气爽、白云缥缈,如果你在广阔的草原上感受秋天,会更加感觉空旷,怡然自得。这些美好的景象就像你看到天上的彩云一样,彩云很漂亮你就很喜欢。凡夫的心灵都是被善、恶、好、坏这些云彩覆盖住了,如果云彩再厚一点,就会变成乌云,就会下雨了。比如有人说你两句,你就受不了,难过得不行,就掉眼泪了。
  佛法就是要让我们拨开心里的乌云:第一步是把乌云拨开,不要做坏事,不要让自己痛苦;第二步把白云也拨开,好事不如无,对于这颗善心,我们也要能看到善无所得。《心经》为什么是般若经典呢?善心具足的人听般若才会相应,如果一个人本来就很坏,没有伦理道德观念,那么当他听了般若以后,他就会说反正什么都是空的,吃喝嫖赌就乱来了,这样麻烦就大了。
  修学佛法是有次第的。当一个人生起善心,具足善根以后,在想要成就的时候去学习般若,他才会领悟到:不但心灵当中痛苦的东西要舍弃,产生快乐的时候,也要能看到,自己的六根是否已经被六尘转了。如果心不随境转的话,这时候他要快乐也一样可以,六根、六尘也都还在,什么东西都不会少。所以就般若本身来说,是没有这十八界的;更进一步来说,连修行的方法,修行人也要把它空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前面讲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是针对普通的大众、凡夫来讲的。接下来后面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针对二乘人讲的。二乘人就是指声闻乘和缘觉乘。声闻乘是小乘,缘觉乘是中乘,菩萨乘是大乘。
  中乘的缘觉乘,即修十二因缘观而悟道者,他们观察生命的轮回从哪里来。我们由于不懂得真相,于是开始动乱;一动乱,就会产生分别;一分别,就有你我,有是非;有你我、是非,就有选择,选择是而逃避非;有选择,我们就会去造业,自己认为好的就会拼命地去获取。其实自己认为好的也不一定是好,比如小偷偷东西,他觉得偷到就是好,偷不到就是倒霉,实际上偷盗行为本身就是恶的。《地藏经》说:“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我们现在也是一样,我们以为是好的东西,就拼命地努力追逐、攫取。其实当有我执的时候,即使你认为是好的,也是不好的。这就相当于小偷一样,他偷到了就觉得是好的,实际上是不好的。从轮回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以为是好的,其实只能让我们永远轮回,所以就是不好的,只有当你有了般若智慧以后,才能将不好转变为好;而佛菩萨提倡的善法,是无我的善法,没有副作用,对我们大家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好。
  所以缘觉乘他从无明开始一直观,观察痛苦的原因、轮回的原因,观察生活当中的各种行为,观察这些行为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所造成的痛苦。这么一分析,他就把人生看得很清楚了。
  你今天有多痛苦,就是因为你以前造了很多业。业,除了由行为引发,也会由我们的想法引发。有人说:“我什么事情都做得很好,为什么我还那么痛苦?”等听完了他讲的前因后果以后,我们就发现,其实他的内心有很多贪嗔痴,他对其他人总是会产生不满、讨厌的情绪。如果他做事的时候,心里总是在讨厌别人,做什么事情他心里都不喜欢、不高兴,那能做得好吗?无论你做事做得多好,如果你在心里埋下了讨厌的种子,你感召到的结果肯定也好不了,所以我们做好事一定要以欢喜心去做,不要以厌恶的心去应付。
  我们经常看到寺院门口的乞丐抓着路人的衣服要钱。有些人受不了,掏了钱给他们,内心却深感厌恶。如果你抱着这种心态,还不如不给。你不给,心里的厌恶情绪还不会很明显;你给了,反而觉得有足够的理由讨厌他了。你埋下这个讨厌的种子在自己心中,会产生不好的结果。不给没关系,但你不要去讨厌他;你如果生起讨厌的心,最终的结果是有一天你也会讨厌自己,或者别人也会同样讨厌你。当你有事情需要获得别人帮助的时候,那个人帮助完你了,然后说:“你这人真讨厌!”你会觉得舒服吗?
  独觉或者缘觉乘的圣人会观察前因后果,他看到了结果以后,就知道无明是可以断的,于是观察最初一念、最初的一个妄想生起来之前的状态。我们现在可以观察一下这个状态。比如说我们的脑子停下来,不去想东西,不想东西即是大智慧。你什么都不想,我讲的你都听得很清楚,你也知道自己坐在那里,也知道身边有多少人,也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不需要问也不需要想,很清楚,这是大智慧,绝对不是愚痴。
  看到妄念生起来之前的这个状态以后,我们还是不知道生死轮回是怎么回事,烦恼是怎么回事,好像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是一无所知,这就是无明,要把这个无明破除,才能见到真相。《心经》告诉我们,这个真相的本身,其实就是什么也没有,连无明也没有,更何况是老或者是死,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本来是不生灭的,就像天空一样,在天空中漂浮着淡淡的一层白云,即使这片云薄得像一片丝一样,看上去已经是很蓝的天了,但实际上还不是纯粹的蓝天。因为对于真正的蓝天来说,它本身没有云。对我们凡夫来说有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心经念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