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庸人自扰之 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播放:26次
网易云音乐多端下载
同步歌单,随时畅听320k好音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C)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对所有没有经济靠山只能靠自己的朋友来说,钱是要事,如何节俭又体面精致的生活是头等要事。记住,节俭不是抠门,节俭也可以活得有面子。现在就告诉你,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如何能让你在银行存款节节高的情况下活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
省一块钱要比挣一块钱容易多了,把日常开销节约10%,生活其实没有任何改变。与开源相比,节流容易得多,你无需失去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也 并非提倡我们把自己的目标放低,恰恰相反,其实是希望我们把对生活的要求,再提高一点。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些小小的技巧,把时间和金钱用在那些真正...&(字节数: 15048) [转贴
21:33:55]&&
我们来做一个算术题,把全国人民的工资收入加在一起,除上这个国家的GDP,得到这样一个数字,我们来做个比较,欧美最高,大约是55%,南美洲平均是38%,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是28%,中东伊朗土耳其这些国家大概是25%,非洲国家都在20%以下,我过去讲课就问过一个问题,大家认为我们中国的比例会是多少,跟哪个国家比较接近,结果90%的人都说我们国家跟非洲是一个水平,然后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简直是太乐观了,告诉你我们中国是8%。全世界最低。我再给你一个数据,人均工资,第一名是德国,30美金一小时,第二...&(字节数: 2125) [转贴
10:45:30]&&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下来,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这要因人而宜。
  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字节数: 437) [转贴
13:10:4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收入的调节与筹划,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白领一族不应该成为“月光族”及“饿不死一族”的代名词,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只要重视以下10条法则,上班族不知不觉发财不再是梦想!
1、不断从薪水中拨出部分款项存起来,5%、10%、25%都可,反正一定要存;
2、搞清楚你的钱每天、每周、每月流向哪里,也就是要详细列出预算与支出;
...&(字节数: 3434) [转贴
14:54:47]&&
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课余为日本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日本的餐饮业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餐馆的盘子必须用水冲洗七遍。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计上心头,洗盘子时少洗一两遍。果然,劳动效益便大大提高,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盘子的日本学生向他请教技巧。他毫不隐讳,说:“你看,洗了七遍的盘子和洗了五遍的盘子有什么区别?少洗一两次嘛。”日本学生诺诺,却与他渐渐疏远了。餐馆老板偶尔抽查盘子的清洗情况。一次抽查中,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洗程度不够,并责问我们这位留学生时,他振振...&(字节数: 501) [转贴
12:26:48]&&市民王先生在工厂上班,月工资1300元,有保险;爱人自己开店月收入1000元;女儿今年刚满4岁。他们三口之家每月生活费支出在1000元。目前,王先生家里有存款3万元,打算在5年内买上20万左右的房子,他请理财师为收入不高的家庭设计稳妥可行的购房理财方案。
  理财师建议:
&(字节数: 1001) [转贴
15:32:33]&&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tyle="DISPLAY: MARGIN: 0px auto 10 TEXT-ALIGN: center" src="/attachments/month_15427.gif" border=0>1、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笊沤校 ...&(字节数: 5181) [引用
19:06:21]&&海咆哮,云重浪滔天。海鸥狂飞惊展翅,鱼龟张惶石底钻,人同海作难。&(字节数: 76) [引用
11:07:29]&&只要你不拒绝生命的意义,躯体的灵魂就不会拒绝你内心的纯洁。 只要你不拒绝生命的坚强,希望的明天就不会拒绝你放心的梦想。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诱人的光辉就不会拒绝你对它们的拥有。 只要你不拒绝帮助别人的诚心,善良的人们就不会拒绝他们对你们的欢喜。 不要让快乐不肯光顾于你,当快乐在你身边徘徊时,你要好好呵护它们。 不要对别人不理睬,不喜欢,不要用异样的眼神将别人看待,使别人感觉不到你的善良之心。 试着改变自己的缺点去善待别人,别人就不会再觉得有...&(字节数: 276) [转贴
13:49:05]&&  “我知道,小昕,哥也爱,哥还爱在着小雨,但是小雨需要人照顾,下半辈子小雨可能都不会醒过来,你怎么能让我丢下她,陪你过日子呢,这样的生活,我们会快乐吗,而且我会内疚一辈子”我抚摸着小昕的头发,我伤害她太多了。
  “哥,我原谅你,我不恨你,好好照顾小雨姐”我顿时感觉,嘴唇火热的,这个吻代表了太多太多。小昕推开了我,跑上楼去了。
  我抬头望着天空,天还是黑色的天,星星依旧是那些星星,而我的生活却不在是原来的生活,因为多了一种东西叫责任,在黑色的夜幕里,我朝着医...&(字节数: 1440)1 |
已成功添加“”到 个分组
请不要超过6个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故事
话说禅宗二祖慧可接续了达摩祖师的传承,开始了广渡众生的工作。
公元五五九年,有位居士来膜拜慧可大师,“大师,我大概是前世作孽,才得了风疾,请大师帮我忏悔。”
慧可大师说:“好,你把罪拿来我替你忏悔。”
居士说:“我不知道我的罪在哪呀?”
慧可说:“我已经替你忏悔完了,现在就请你皈依三宝吧。”
居士又说:“我拜见大师,算是知道了僧,但不知道什么是佛和法。”
慧可说:“心就是佛,也是法,佛和法并无差别。”
居士说:“明白了,罪这个东西既不在内也不在外,更不在中间。”
慧可说:“嗯,慧根不错,我收你为徒,传你正法眼,命你法号为僧璨。”
以后,慧可传法于僧璨,僧璨成了禅宗的三祖师。慧可二祖给三祖僧璨一首传法偈: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
本来无有种,花亦不能生。
僧璨接受禅宗衣钵之后,大集众生,广施正法之雨。
后来,一位少年僧侣来拜见僧璨,“请问师傅,什么心才算是佛心呢?”
僧璨说:“你现在的心是什么?”
少年说:“我现在没有心。”
僧璨说:“连你都没有心了,佛又如何能有心呢?”
少年说:“但愿师父能指示一条解脱的法门。”
僧璨说:“是谁绑住了你?”
少年说:“没有人绑住我。”
僧璨说:“既然没人绑住你,你就已经解脱了,还求什么解脱法门?”
这位少年和尚言下大悟,他就是禅宗的四祖道信。三祖僧璨给道信的传法偈是: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
若无人下种,花种尽无生。
再后来,道信又把法传给了五祖弘忍,留下一首传法偈:
花种有生性,因地花性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不生生。
以后,五祖弘忍把法的衣钵传给了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可称得上是中国禅宗的祖师,由他开始展开了生气蓬勃的中国禅宗。他的思想言行被弟子们编著成《六祖坛经》一书,这是中国和尚所写,唯一一本被奉为“经”的伟大著作,是唯一一本属于中国的佛经。
慧能俗姓卢,生于公元六三八年,广东岭南人。父亲很早就死了,家境很清苦。慧能是个大孝子,平常依靠卖柴为生奉养母亲。也因此而没有机会读书写字,每次送柴路过学堂,他都要投上恋恋不舍的眼光。
有一天,慧能送柴到一位富人家门口,见一老者手棒一本《金刚经》在读诵,他只听见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是心中一动,连忙上前询问老者:“请问老人家,你念的是什么经?”老者说:“我念的是《金刚经》。”慧能连忙又问:“那你是在哪里学的这个佛经?”老者回答:“从湖北黄梅山跟五祖弘忍学的。”慧能听罢,觉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到了,他跑回家禀告母亲,要去黄梅山找五祖学法。母亲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女人,欣然同意了儿子的请求。慧能于是把母亲托付给邻人照顾,自己收拾行囊,毅然动身去湖北求学佛法了。
走了三十多天,才到了湖北黄梅山,立刻去参见弘忍五祖。
弘忍问慧能:“你是哪里人?到这里来做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州人,此来拜师,是为了要成佛。”
弘忍说:“你从新州来,是南蛮之人,如何能成佛?”
慧能立刻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难道也有南北之别吗?你我的形体不同,但我们的佛性并无差别。”
弘忍听罢暗自高兴,说:“你这南蛮根性倒也敏利,就派你到后院碾米去吧。”
从这一天起,慧能开始了他的出家生活,每天在禅院的后院碾米,暗暗地留心学法。就这样一晃八个月过去了。
有一天,五祖弘忍觉得传法的时机到了,于是召集弟子们坐在一起。这其中没有慧能,因为南蛮人受歧视,不算正式弟子,此时的慧能正在后院碾米呢。
弘忍对弟子们说:“你们将自己所证悟的东西写成偈子,如果有谁真已悟道,我便把衣钵传给他。”
在弘忍的大弟子当中,神秀是被公认的最有希望接传衣钵的人。弟子们都督促神秀写一首偈子呈上去,因此,神秀就写了这样一首偈子贴在了墙上: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诗一写完,众弟子拍手称好。这时,弘忍闻声出来,读过墙上的诗偈,一言没发地走开了。神秀看老师对他的诗偈没有评价,不知老师怎么想的,心里七上八下不是滋味。
此时的慧能正在后院碾米,正好一个小和尚跑到后院,嘴里念叨着神秀所作的诗偈,心想大师兄这么好的诗,师父为什么没有表示呢?
慧能听到了小和尚念的诗偈,叫住他问:“你刚才念的这首诗是谁写的?”
小和尚说:“是神秀大师兄作的,贴在墙上,师父要传衣钵,让每个人都写一首诗偈。”
慧能说:“在哪个墙上,带我去看看好吗?”
小和尚爽快地答到:“好啊,跟我来。”
慧能跟小和尚来到了神秀写诗偈的那面墙,看罢良久,慧能对小和尚说:“写这首偈子的人并未悟道。”
小和尚大惑不解地看着慧能:“嗯?你一个不识字的也能看懂这个诗偈?出怪事了。”
慧能平静地对小和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有时极下等之人有最高的智慧;而最上等的人可能毫无见识可言。”小和尚被慧能的话说的一楞一楞的,盯着慧能看了半天,没想到这个整日不爱说话的碾米小和尚竟是个高人。
这时慧能又开口对小和尚说:“小师兄,我心里也有一首诗偈,可是我不会写字,你能帮我写在墙上吗?”
善良的小和尚说:“行,没问题。”他此时有点佩服这个碾米的小师弟了。慧能让小师兄在墙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五祖的弟子们第二天看到了墙上的诗偈。这时,弟子们把五祖拉出来,告诉他碾米的小和尚写了一首诗偈请他看看。五祖看完了墙上的诗,心中一震,但表面他仍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弟子们说:“这个诗偈也不咋样,擦掉吧。”说完,转身离开了。
次日,弘忍一个人悄悄地来到慧能干活的后院,看到慧能正大汗淋漓的一个人在认真碾米,顿时心生喜爱。慧能看到师父来了,给师父行礼。弘忍悄悄地对慧能示意:今晚三更到我的房里来,别让人看见。慧能马上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当晚三更,慧能果然应约,弘忍便为他讲解了《金刚经》,并把衣钵和佛教法门传给了慧能。弘忍对慧能说:“过去达摩西来,初来到我们中国时,人们都不相信他所说的法。达摩祖师就以传衣钵为信,现在这个衣钵传到我这里是第五代了。我再将衣钵传给你,你现在就是禅宗的六祖了,希望你好自为之,承先启后地传法度人。”慧能双膝跪地,郑重地从师父手里接过了衣钵,向师父深深行礼。弘忍接着说:“神秀是被公认的可以接受衣钵的大弟子,但是他没真正悟道,法不能传给他。我现在把衣钵传给了你,很可能要引起事端,你要连夜离开此地,现在就走,我来送你。”
慧能随师父来到一条河边,河边有一只师父早已备好的小船。五祖弘忍拿起船上的浆说:“慧能,我来渡你过河吧。”慧能马上说:“师父,,你坐船上,我自己来划。迷的时候师父渡我,悟了以后我渡自己。”五祖听罢,赞许地点点头,把船浆交给了慧能,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色的接班人而欣慰,自己最大的心愿圆满地了解。弘忍坐在船上给慧能念了一首传法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也无生。
慧能点点头说:“师父,我记住了。”然后五祖向慧能娓娓道出了临别的最后一句话:“慧能啊,今后的佛法将因你而大盛。此去南方,佛法难起,应看时机成熟后再说法。”慧能连忙点头:“明白了师父,多谢师父指点。”此时,船已到了河对岸,慧能下了船,把船浆交给了师父,与师父挥泪告别,目送着师父划船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之后,慧能就一直往南走。
弘忍送走了慧能回到了禅寺,对众弟子说:“我的衣钵已南传,能者得之。”
以神秀为首的众弟子们等师父离开后,开始研究弘忍刚说的那句话,“师父把衣钵已经传了,传给谁了,能者得之?那不就是指慧能吗?慧能呢?”一个和慧能住一起的和尚说:“慧能已经走了。”“师父是不是疯了,竟把衣钵传给一个大字不识的舂米的大粗人,这哪成,我们要赶快把慧能追回来,把衣钵夺回来。”于是,一路人马出寺去追慧能。然而,慧能早已隐姓埋名潜居江南,谁也找不到他了。神秀后来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直到十五年以后,公元六七六年的一天,在广州法华寺,一位颇有名望的印宗法师在给信众们讲解《涅槃经》。这时,一阵风吹来,寺院的旗帆随风飘动起来,有两个和尚开始争执起来,在台上讲经的印宗都停止了讲经。
只听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
另一个说:“明明是旗在动。”
一个和尚说:“是风动!”另一个坚持说:“是旗动!”二人争执不下。
这时,人群中传出一个响亮的声音:“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听罢此言,全体震惊,目光投向了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时,印宗法师对这个小伙子说话了:“请这位居士上前来相谈。”于是小伙子走到了讲台前。
印宗说:“居士,你的见解极有见地,可以请你谈谈佛法吗?”
小伙子坦然地说:“好吧,在下说说,请法师指点。善根有二种,一种是变的,一种是不变的,但佛性是超乎变和不变,善和不善的。”
印宗听罢深有感触,对小伙子说:“我的讲经肤浅的如瓦砾;而你的解释宝贵的如纯金。我听说弘忍的衣钵已南传,莫非你就是他的传人?”法师急切地盯着年轻人问。
年轻的居士微微点头:“不错,我就是五祖的传人慧能。”说完,从随身带的包袱里拿出师父弘忍传给他的那件闪亮的袈裟。众人见此,全体跪拜。“弟子参见六祖!”印宗法师接着给慧能落发受戒,自己反而拜慧能为师。第二年,六祖慧能去了广东曹溪,由许多信徒支持,建立了宝林寺。再后来,慧能在福建莆田建立了南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时至今日,六祖慧能的真身,依然端坐在广州法华寺里,让世世代代的人们瞻仰、感悟、思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文/阿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是个连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迷惘太久,就迷了路,回首太多,就不思进取;也许是太无情,它忽视着我的默默挽留,就连瞬间的回首都不允许。所以,我大多都是望着时间的流逝而感叹,却忘记了我所该做的就是珍惜。
的,远得仿佛是前生,再也回不去,因为找不到的来路。有时候会胡思乱想,假如哪一天,自己如果失忆了,我又是如何看现在的一切。又假如是选择性的失忆,我该记得些什么?我又该忘记些什么呢?;只是胡思乱想……;
有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只能偷偷的藏在心底,不想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自己经常想起,可能正是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当自己遭遇选择性失忆的时候,选择失去的那一部分吧。若即若离的两个人,若即若离的一段情。( 网:www.sanwen.net )
有娇花有月,秋有凉风有,若是心中无闲事,便是人间好时节;偶然的一个机会看到这首诗,过的淡然才轻松,可惜人的贪念太多,执念太强,往往就过得不快乐,总是患得患失,对自己斤斤计较,想想都很累,其实谁又不想对自己尽量一些?而谁又能够做到?
在这个世界,都不能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划上等号,理想的世界,相互没有猜忌,真心付出,真诚拥有,一切都是太完美。我太渺小,世界好大,我无从改变,我为了改变而做的一切,只是因为自己想做一些认为值得去做的事。
我无法对要求太完美,因为生活本如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我所能做的就是适应属于自己的路,就算是坎坷。所以往往我们试图去改变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看看周围,空气虽然污浊,人情虽然冷漠,可我还是时刻警惕着不要迷失自我,哪怕还有一点点原始的和最原始的衷心。
有时想了解更多,是因为自己懂得太少?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的那个不是我,只是一个角色。懂得了织言骗语,学会了强颜欢笑。
走过了山山水水,脚下是高高低低,经历了风风雨,还是要寻寻觅觅,生活是忙忙碌碌,获得了点点滴滴,失去了多多少少,重要的是开开心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或许就是人生的主旨吧!首发散文网: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05-3105-3105-3105-3105-3105-31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sanwen.ne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提子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