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问问突击队长 手套的野战手套好用吗

先问是不是。&br&先期是东北边防军改编入朝。&br&9兵团这种部队也不是没北方作战经验。但是其入朝的计划被蒋匪谍报人员侦知,通过时任政协副主席的张东荪提供的电台发往了台湾(美国人解放前放在张家的电台,一共五部)。&br&9兵团不得不提前入朝,东北兵站紧急为其调拨了一部分棉衣。甚至有兵站干部战士直接脱下自己的棉衣给入朝部队。但对大兵团来说这杯水车薪。&br&冬衣严重不足是9兵团严重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所谓没有寒区作战经验。&br&探知此机密的是秦应麟情报组,他们的电台放在仇视新政权的大户钮家。钮家不但对其提供了资助,还积极参与其谍报活动。&br&钮家有个小儿子现在还活着,此人出狱后也一直想去台湾。后终于在连战访问大陆时被追认国民党精神党员。&br&————————————这是84消毒液更新————————&br&看来矮大紧的节目误导了不少人。得消消毒。这么一个聊闲天的节目,你们当正史看真的好么?&br&要扯清楚长津湖战役的是是非非,我们先要弄清楚这次战役为何发生,陆战一师是怎么到达战场的。&br&从马后炮的视角来看,美军当时并没有重视国民党当局提供的情报。但是当事人是不知道的。&br&并且此时美军做出了一个直到今天都争议不断,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的部署——从进攻正面抽出陆战1师,再次上船在元山登陆。要知道当时在战场上美国第十军(陆战一师在其辖内)和第八军在韩军的配合下已经缠住被阻隔在南方的人民军主力,歼灭是迟早的事。各位做何判断?&br&站在今天,我们可以说以麦帅的个性,这是想再搞个大的,复制一把仁川的辉煌,漂亮地围歼掉人民军主力。&br&他不但要胜,还要胜得漂亮。&br&但如果作为负直接责任的统帅,即使有马后炮优势我觉得也未必就敢这样断言。这难道不是非常明显的,美军试图加快进攻节奏?而就算你真的拿准这就是麦帅的秀,你又能如何?你还能未卜先知算到1师各种拖延,被水雷阻挡在元山港外,直到26号才上岸?&br&再退一步,如果不是42军于黄土岭血战13天,击退了韩军先锋,滞迟了美陆战1师,后面什么战役都是扯淡。金日成可以去跳鸭绿江了。&br&如果9兵团不能快速到达长津湖地区,被包围的307团3营就不可能及时突围(3营突围中打出神一样的技战术水准)。整个42军也不能主动后撤,必须接着耗下去。&br&尼玛,不知道你是9兵团,你是否愿意这样看着?&br&就是这样,因为不动如山的42军,其徐如林的3营,朝鲜战局不至于难以收拾。&br&因为其疾如风,视死如归的9兵团。42军得以从容后退,诱敌深入。这才有了长津湖战役。&br&地图不好找,我自己大致标了一下。看看黄草岭、长津湖在哪吧。如果不是42军阻击了13天,联军在这13天里,就算打不到鸭绿江边好了,老金也只能贴着鸭绿江过日子了。然后你要9兵团在美军火力下打渡江战役?&br&&br&&img src=&/dc6ca8d008_b.jpg& data-rawwidth=&1086& data-rawheight=&9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6& data-original=&/dc6ca8d008_r.jpg&&&br&&br&&b&我当然不是战史专家,我讲的不过是一些战史常识。&/b&&br&&b&但是请一些听了点谈话节目就自以为掌握一切的货——你不尊重知友也没什么,但是请你尊重一下那些真正的勇士。 &a data-hash=&443f931260bbc14e7f71b014b28b872b& href=&///people/443f931260bbc14e7f71b014b28b872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443f931260bbc14e7f71b014b28b872b& data-hovercard=&p$b$443f931260bbc14e7f71b014b28b872b&&@战区观察员&/a&&/b&
先问是不是。 先期是东北边防军改编入朝。 9兵团这种部队也不是没北方作战经验。但是其入朝的计划被蒋匪谍报人员侦知,通过时任政协副主席的张东荪提供的电台发往了台湾(美国人解放前放在张家的电台,一共五部)。 9兵团不得不提前入朝,东北兵站紧急为其…
有些人由于他亲美,听风就是雨,战争年代,老百姓那里安全就往哪里跑。说:“中共要炸北韩,坐上了美国的航母逃去了南韩,”这是什么逻辑?美国的航空母舰,他没有用的人,你靠前都靠不上。&br&中共从不打百姓,这是真实的,志愿军到哪里哪里都拥护,我亲眼看到的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有些人由于他亲美,听风就是雨,战争年代,老百姓那里安全就往哪里跑。说:“中共要炸北韩,坐上了美国的航母逃去了南韩,”这是什么逻辑?美国的航空母舰,他没有用的人,你靠前都靠不上。 中共从不打百姓,这是真实的,志愿军到哪里哪里都拥护,我亲眼看…
&p&那啥,真不是我想吐槽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e1b8ef0f41593baacdd0ec2f136f204f& data-hash=&e1b8ef0f41593baacdd0ec2f136f204f& data-hovercard=&p$b$e1b8ef0f41593baacdd0ec2f136f204f&&@关毛&/a& ,但他这个答案错讹真的太多了,谈到李如松和壬辰战乱史的部分,还有游牧民族史的部分几乎都是错误的。他的回答错漏百出,但还被顶这么高,是在误导人啊……&/p&&p&没办法了,既然看到了,就顺便帮忙纠正一些错误好了。&/p&&p&这是他答案的原文:&/p&&img src=&/v2-78cb952c3383aecac029969_b.pn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v2-78cb952c3383aecac029969_r.png&&&p&&br&&/p&&p&首先,我想请教上面答案里说的,&b&霍去病对匈奴作战都是抄掠匈奴妇孺是什么情况&/b&?这个说法出自哪本史料?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p&&p&霍去病表示:我有点莫名躺枪,莫名其妙变成杀戮匈奴老弱的刽子手了&/p&&img src=&/v2-9dd456eda90f57ce8bdd993060dfaece_b.jpg& data-rawwidth=&282&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2&&&p&&br&&/p&&p&然后,答案里说碧蹄馆是一场战役。说是战役啊亲?&/p&&p&碧蹄馆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斗好不,不是什么战役,战役是多场战斗的总和……&/p&&p&基本的军事名词都搞不懂啊……&/p&&img src=&/v2-5e9f2fed13a940f828ee17_b.png& data-rawwidth=&859&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9& data-original=&/v2-5e9f2fed13a940f828ee17_r.png&&&p&&br&&/p&&img src=&/v2-8ba3c927db8dcbf80411de_b.pn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v2-8ba3c927db8dcbf80411de_r.png&&&p&跟我念,碧蹄馆之战……&/p&&p&不是碧蹄馆战役……&/p&&p&然后答案里又说,李如松在碧蹄馆之战抢着做先锋结果中了包围。又完全说错了。&/p&&p&碧蹄馆之战,先锋是查大受、祖承训、孙守廉、李宁、张彦忠所率三千余人,并不是李如松本人。这一点可是最最基本的常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根本完全没有理由说错。《宣祖昭敬大王实录》说的非常清楚:&/p&&h2&提督先遣査大受、祖承训等领精骑三千&/h2&&h2&&b&正月二十七日,祖承训、査大受、张彦忠、李宁等率三千余兵往碧蹄&/b&&/h2&&p&李如松自己的报告也说的明白无误:&/p&&h2&职先遣原任副总兵孙守廉、祖承训、游击李宁等选领精兵三千前锋&/h2&&p&当时在李如松军中的游击钱世桢,在他所著《征东实纪》中也提到了这点:&/p&&h2&李宁、孙守廉、祖承训率提督公家丁三千余人,披甲出马而出城关&/h2&&p&李如松在碧蹄馆之战并没有抢着做所谓的先锋,这一点非常明确,而他更不是像上面那个答案里说的那样,因为抢着做先锋而中伏。李如松之所以驰赴碧蹄馆,是因为受了先锋查大受的误报,而不是他抢着做先锋。当时查大受击破日军先阵立花宗茂,杀死数百人,于是大感轻敌,伪报说日本人已经逃走过半,王京不需大兵就可拿下,以此劝诱李如松进兵。&/p&&h2&&b&黎明,贼数百出阵于弥勒院前野,査大受击斩一百三十级,驰禀曰,贼已夺气,愿速进兵。&/b&&/h2&&h2&&b&查大受料倭奴必奔,欲功自己出,遂伪报倭奴遁逸者强半,王京可不烦兵下。&/b&&/h2&&p&到了这个时候,李如松才亲自进兵。但日本军很狡猾,先前败退的立花宗茂队,不过是一支作为诱敌之计的炮灰队,当时日本军的大部队&b&“多设伏于山谷间”&/b&,也就是所谓的伏兵。&/p&&p&这时候,就在查大受等待李如松亲自进兵的间隙,日军大部队继至,蜂拥而上,缠住了明军先锋。李如松这时候正行进到惠阴岭,他从朝鲜军官那里听到了碧蹄馆发生大战,明军先锋已经中伏的消息。于是&b&“驰马突进”、“前突贼阵”&/b&,在明知有巨大危险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畏惧硬上,去干。李如松分明就是闻敌敢战,敢于冲进敌人包围,哪里是答案中说的因为抢着做先锋才中了埋伏?&/p&&h2&贼后队大兵继至。提督行到惠阴岭,闻有贼兵,驰马突进,路中马蹶坠落, 左颊微伤。良久而起,因前突贼阵,贼众多於天兵先锋数倍,而天兵之继进者未及到焉。&/h2&&h2&&b&提督方行路上,见彦伯军官,详闻贼势,遂驰往碧蹄,路上马蹶,坠落伤脸。&/b&时南浙炮兵俱未集到,只有手下精骑千余。&/h2&&p&所以很明显,李如松在碧蹄馆之战,绝对不是如上面那个答案所说的那样,因为争着抢做先锋中了伏。事实完全相反,明军先锋是查大受、祖承训、孙守廉、李宁、张彦忠所率三千余人,在击破日军先锋立花宗茂以后,李如松才率领一千精骑跟进。但李如松到达战场前,明军先锋中伏,被日军大部队包围,李如松在行军路上从朝鲜军官那里知道了这一个消息,但他丝毫没有畏惧,仍然敢于突进,抵至战场奋战。哪里有上面的答案所说的那样荒谬?&/p&&p&然后上面答案又说李如松把碧蹄馆之战打成一场平手,这就又错了。虽然日本军总兵力远在明军之上,人多欺负人少,但明军确确实实是输了,是打了败仗。在碧蹄馆败北以后,李如松也意志消颓,不复敢言进兵了。&/p&&h2&&b&及碧蹄之败,死伤甚众,已而淸正还自咸镜道,合阵於京城, 贼势益盛,提督因此, 不敢为再擧之计。&/b&&/h2&&h2&經略、提督,自幸平壤之捷,甚諱碧蹄之敗, 有似掩耳盜鈴。 &/h2&&h2&北兵以玩寇輕入, 故一折而有碧蹄之敗,坡州之遁。&/h2&&p&再然后,上面的答案说碧蹄馆之战后,李如松把日本人打出了明军骑兵恐惧症。这句话也是错误的,碧蹄馆之战,日军就是以歩军打败了明军的骑兵,根本谈不上恐惧。&/p&&h2&前日碧蹄之戰,遼兵騎兵,故倭人以步兵急趨,遼兵見敗。&/h2&&p&事实上,在文禄之役,明军的骑兵施展并没有什么优势,第一次平壤之战和碧蹄馆之战都是骑兵惨输给了日本人的步兵。当然明军的骑兵呈现优势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那是在庆长之役的稷山之战、第一次蔚山之战,在那个时候说日本人得了骑兵恐惧症是接近正确的,但说文禄之役时候的日本人得了骑兵恐惧症则是完全错误的。&/p&&p&日本人最怕明军的什么兵种,《宣祖昭敬大王实录》说的很清楚,朝鲜的地形不便于骑兵施展,倭人最畏惧的是来自于浙江的南兵,而非骑兵……&/p&&h2&小邦地形,素稱不便馬兵,而倭賊所畏, 惟在南兵。 &/h2&&p&碧蹄馆之战后,辽兵也抱怨过,朝鲜地形多水田,不便骑兵驰突:&/p&&h2&北兵謂:朝鮮多水田, 不可馳突。&/h2&&p&碧蹄馆的地形,其实完全不利于明兵骑兵发挥优势:&/p&&h2&王京山路,田仅一二尺,平地泥淖,车马不得驰骤,是地利不在我矣。&/h2&&p&宋应昌《檄大小将领》也有一番议论,认为明军骑兵在倭兵步兵前没能足够发挥优势:&/p&&h2&论马歩之势,倭兵多歩,我兵多马。歩利险阻,马利平行。倭兵拒险阻我,则我之马兵无所用其武。&/h2&&p&在《与李提督书》中他也提到:&/p&&h2&倭奴善于走跳,而我马艰于驰骋。&/h2&&p&日本史料《毛利家记》也说得很清楚,在碧蹄馆之战,倭人用弓箭、铁炮先集中攻击明军的马匹,使其倒毙,让骑兵彻底难以发挥优势。&/p&&img src=&/v2-fc75b344fdd1f7eef942fedb_b.png&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7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v2-fc75b344fdd1f7eef942fedb_r.png&&&p&日本人的心理活动,当然还是日本人自己心里最清楚,根据《征韩杂志》的记载,日本人说在碧蹄馆之战,明军全部都是北骑,所以输了,如果是浙江的南兵多一点,他们就麻烦了。意思很明显,他们根本就没有被明军骑兵打出什么骑兵恐惧症。所以,碧蹄馆之战,绝非像上面那个答案说的,说明军骑兵把日本人打出了骑兵恐惧症,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p&&p&再然后,上面那个答案又说,日本人没有骑兵。这一个说法更是大谬。&/p&&p&光以《宣祖昭敬大王实录》的记载而言,日本人在朝鲜就有很多使用骑兵的记录,直接上记录:&/p&&h2&(倭)善騎馬,常常馳騁於大同館前。&/h2&&h2&卯時,賊數百騎,皆持雜色旗幟,屯駐江沙,往來馳突 。&/h2&&h2&二月二十二日,到鐵原等地,京中倭賊數百騎。&/h2&&h2&上曰:“賊騎兵乎? 步兵乎?” 對曰: “騎步相雜矣。&/h2&&p&这些记录,难道是说日本人没有骑兵?&/p&&p&除此外,朝鲜史料《问月堂文集》也有提到在壬辰战争时:&/p&&h2&倭骑充斥道路。&/h2&&p&这难道也是说日本人没有骑兵?&/p&&p&钱世桢的《征东实纪》也有提到他遭逢过倭百骑:&/p&&h2&忽(倭)百骑带弓刀突出。&/h2&&p&甚至,宋应昌还提到他担心倭兵&b&时出游骑以扰我师&/b&,担忧日本人会用骑兵干扰明军,到时候明军将进不可退不可。这难道也是说日本人没有骑兵?原文如下:&/p&&h2&倭以二十万众而我兵不满三万,倘倭奴用分番休迭之法时出游骑以扰我师,我师退不可、进不可。&/h2&&p&当然,以上例子都发生在朝鲜,那么日本本土有没有?自然也是有的,而且他们分类分的很清楚,《续本朝通鉴》就很明白无误的记载,永正元年的武藏河越城之战,越后守护上杉房能、守护代长尾能景出骑兵两千人、步兵一万人。他们是把兵种明确分开的,骑兵也是明确存在的。&/p&&img src=&/v2-574bea7cecfe77c96a2624_b.png& data-rawwidth=&382& data-rawheight=&7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2&&&p&&br&&/p&&p&所以,上面那个答案说日本人没有骑兵,这番论调也完全是错误的。&/p&&p&再再然后,上面的答案还说刘綎的战绩一直非常不错,拿来和李如松比较。对此,只能评价说,至少在朝鲜战场,刘綎战败给日本人有至少三次,战绩绝对称不上一直不错。第一次是牧司城之战,刘綎遭立花宗茂击破,立花宗茂就是被查大受在碧蹄馆之战狂揍的那个日军炮灰……&/p&&img src=&/v2-570f8f4bf7bf545ea44867_b.png& data-rawwidth=&463& data-rawheight=&9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3& data-original=&/v2-570f8f4bf7bf545ea44867_r.png&&&p&&br&&/p&&p&其次,在安康之战,刘綎也被加藤清正设伏击败,被杀三百多人&/p&&img src=&/v2-cb6cfc0df0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v2-cb6cfc0df0_r.jpg&&&p&&br&&/p&&p&然后,在顺天之战,刘綎强攻顺天城,结果也被小西行长给打败,明军战死八百多人……&/p&&img src=&/v2-0ce0ad5d7b9b459e349df36_b.png&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9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v2-0ce0ad5d7b9b459e349df36_r.png&&&p&&br&&/p&&p&总之,至少在朝鲜战场而言,刘綎的战绩是不好看的,并非像上面那个答案所言,刘綎的战绩一直很不错,这一番言论也是错误的。&/p&&p&另外,上面这个答案说什么蒙古骑兵只会抢劫和逃跑,这个说法还是错的。李如松是他们搞死的,总没有错吧。而在庆长之役的稷山之战用明军骑兵蹂躏日本人的解生解总兵,是壬辰战争开打以来首次用骑兵击破倭军的,他在朝鲜很横,结果呢,一回国,是被谁搞死的知道不?唉,一点基础的常识都不知,还说蒙古骑兵只会抢劫和逃跑……&/p&&p&&b&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战术是经常抄略老弱妇孺,和李如松同时期的蒙古骑兵只会抢劫和逃跑&/b&……这两个创见……简单的游牧民族史常识就都说错了啊亲……&/p&&p&再另外,上面这个答案下面的评论也是说错了&/p&&img src=&/v2-b8ceb1b775c408c409d6_b.pn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v2-b8ceb1b775c408c409d6_r.png&&&p&说明军在打清军的时候常用战术是先用大炮轰,再用精锐骑兵突击,清军摸熟了这套战法&/p&&p&这就又是完全说错了,沈阳之战明军对大炮的操作根本不熟练,而且也是贺世贤主动出击,辽阳之战也是袁应泰出城应战,哪里来的什么先用大炮轰乱敌方阵型再用骑兵突击?&/p&&p&说实话,出错的答案很多,但像上面这个答案一样,全篇出错的也是很少见……&/p&&p&&b&出错领域:西汉史、匈奴史、明史、清史、日本史、壬辰战争史、明代蒙古史、明清战争史&/b&&/p&&p&不想多说了,好自珍重……&/p&&p&最后,回归下正题。这个题目本身就是假设性问题,李如松还活着,萨尔浒之战的结局会不会改变?人既然已死,自然完全说不出个结果,纯粹就靠脑补回答,怎么说其实都可以。说白就是关公战秦琼,人死了怎么YY都可以,这种历史问题其实没太大意义。不过,能和上面答案的答主讨论交流历史,还是很令人愉快的事情。&/p&&img src=&/v2-c92e8ac738d07cdc3af4ae4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
那啥,真不是我想吐槽
,但他这个答案错讹真的太多了,谈到李如松和壬辰战乱史的部分,还有游牧民族史的部分几乎都是错误的。他的回答错漏百出,但还被顶这么高,是在误导人啊……没办法了,既然看到了,就顺便帮忙纠正一些错误好了。这是他答案的原…
&b&多图预警&/b&&br&&br&&br&&br&&br&&br&&br&&b&亲历者:&/b&&br&&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dbe2ffcbf1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be2ffcbf1d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70adc60c2e4f4efeecba12ee491b478b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0adc60c2e4f4efeecba12ee491b478b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4ae2dc69cfe42b15cf1d56b328bf7d15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ae2dc69cfe42b15cf1d56b328bf7d15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472cab3f7ebecb2c7eea2eb3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72cab3f7ebecb2c7eea2eb3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4d8ae5e4da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d8ae5e4daf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9bfbecebed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bfbecebedf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f391baed55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391baed55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ead10f7fdb6cd765b8817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ad10f7fdb6cd765b8817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f6936b78bdc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6936b78bdcd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d9adf5c064a91cd7d2f973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9adf5c064a91cd7d2f973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4afc6c31c62b1be7bc3407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afc6c31c62b1be7bc3407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10b5ad50dbd9cdbd7ce1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0b5ad50dbd9cdbd7ce1d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21caa1b33c92aad009b3bb4c878b7a20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1caa1b33c92aad009b3bb4c878b7a20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07a67aec037cc0a708d1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7a67aec037cc0a708d1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fbac8ccd9b14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bac8ccd9b14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fd9dbceda4144e6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d9dbceda4144e6_r.jpeg&&&br&&b&美方记录:&/b&&br&&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b113c13ed4a1a6d8b69c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113c13ed4a1a6d8b69c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a82533f98bcddfa3a1ba1cb4ab3e687c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82533f98bcddfa3a1ba1cb4ab3e687c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192d759fb2639dfb79bcfcdc3c20227e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92d759fb2639dfb79bcfcdc3c20227e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3c3cdc75e52ee3e5b20040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c3cdc75e52ee3e5b20040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be280648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e280648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44de1a574db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4de1a574dbd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4f3cbebad45ce13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f3cbebad45ce13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24f4aded967e5e1b16cde358f1813b6b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4f4aded967e5e1b16cde358f1813b6b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a25f15d41660f4eac0bc43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25f15d41660f4eac0bc43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8cc0b93a36bfcfcb8fccde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cc0b93a36bfcfcb8fccde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ccccdfdff76f1ec7954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cccdfdff76f1ec7954f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82ecedce4cc3b70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2ecedce4cc3b70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2ba19a82dda7ff066d31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ba19a82dda7ff066d31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7e72bde92c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e72bde92ca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ccf67aaa8a4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cf67aaa8a4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9d03dd4e75ec57fc6aad04a33aeee2f2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d03dd4e75ec57fc6aad04a33aeee2f2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ea5ebe7dab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a5ebe7dab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da834cb6c33d558ad1a34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a834cb6c33d558ad1a34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fc34fd4aebc2ffcaeb5c62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c34fd4aebc2ffcaeb5c62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3a6e18c285b8afc56c70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a6e18c285b8afc56c70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2ec85d6ec3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ec85d6ec3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41e1dc29db010afb4a8d74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1e1dc29db010afb4a8d74d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ae83a7fc0b72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e83a7fc0b72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622e04505dcb2c9b99cb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22e04505dcb2c9b99cb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f8adc5b54aa01ccc9587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8adc5b54aa01ccc9587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ae823c3e48f4b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e823c3e48f4b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33d7af6bb83ae491c6a1ab304be61311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3d7af6bb83ae491c6a1ab304be61311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93ecbdeb897552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3ecbdeb897552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883c91ea0b3f10ff03c976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83c91ea0b3f10ff03c976f_r.jpeg&&&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9acdec2f7b63027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acdec2f7b63027_r.jpeg&&&br&——纪录片:《争雄三八线》&br&真搞不懂有些人,历史明明已有定论,非要急着去推翻,到底什么心态?&br&————————————————&br&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在上世纪70年代曾编写过十卷本的《朝鲜战争》,1990年国防大学出版社将其集为三卷出版,虽然仍有一定立场,但这套书的优点在于集中了双方的史料,其中有一段内容是整理出中美两军相互的评价,一并贴来供大家参考。&br&&br&&im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42& src=&/49f9a9d1a4dfcd82dfbcf6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49f9a9d1a4dfcd82dfbcf6_r.jpeg&&&br&&img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560& src=&/1adb68e0d7d560e7cc602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1adb68e0d7d560e7cc602d_r.jpeg&&&br&&im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385& src=&/ae4e0c7e9229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ae4e0c7e9229_r.jpeg&&&img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624& src=&/3b4f5d115bacfeca5c82d2ac1dee6ba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3b4f5d115bacfeca5c82d2ac1dee6baf_r.jpeg&&&br&—————————————————————&br&&br&&blockquote&中国人的原则是不提倡与美国人硬拼硬打,那样他们定输无疑。尽管有许多关于中国人采取“人海战术”,用“大批军队”猛攻美军阵地的说法,但使人望而生畏的不是中国人的集中进攻,而是他们的佯攻、奇袭或夜间的悄悄渗透。中国人确实采用成排成连的人海战术,以优势兵力占领精心挑选的战术阵地,以便进行决定性的穿插,但这些通常是为了牵制敌人防御部队,与此同时,其他中国部队从侧翼发动进攻,并在敌后设置路障。官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史中引用了一位陆战队队员戏谑的评论:“天知道一个中国排中到底会有多少群士兵?”&br&——[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42章&/blockquote&&br&&blockquote&中国人缺乏坦克、空中支援和重型火炮,取而代之,他们利用突然的奇袭来战胜美国人。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显示了非凡的能力,他们能够在丝毫不被敌军察觉的情况下,让数量庞大的部队利用夜间行军穿越种种艰险的地形。中国军队是运用伪装艺术的高手,在白天他们能够躲藏得无影无踪。美国海军陆战队关于这场战争的官方史料记载道:“身穿打着补丁的棉制军装的中国士兵在这件事情上胜过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士兵;他们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极其秘密地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当美国的报纸里充斥着关于中国“人浪”攻击的夸张报道时,在前线的事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海军陆战队的历史学家们写道,“中国人很少一次采用超过一个团的兵力发动袭击……中国军队令人敬畏,不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欺骗战术和达成攻击的突然性。”&br&&br&——[美]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战争中的美国”丛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78、79页&/blockquote&————————————————————&br&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br&&br&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br&&br&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br&&br&去罢,苍蝇们!……你们这些虫豸们!&br&——————————————————好多人在底下评论说故事鸡汤,没有考究,在这里我道个歉,对于那场战争,我本人知道的不多,多基于一些课本资料,网上的也多一点,但是我知道的是那场战争确实改观了世界对新生共和国的看法,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却步,很多人说和美国开战是一个错误信号,错失了收复台湾的机会,我个人觉得抗美援朝更是一场维护主权之战,或许又有人说美军是误炸,并非挑衅,请地理一下丹东距鸭绿江的距离?&br&&b&最后引用一下&/b&&b&著名军旅作家、国家一级作家王树增答主持人问——&/b&&br&&b&“如何评论黄继光是假的”时,王树增对主持人说,什么都可以说,我也不反对你们娱乐至死,但祖宗不能说着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民族会来调侃自己的先辈,我们这个国土上高楼大厦太多,纪念碑太少。”&/b&&br&————————&br&&b&说点现实的,如果说二战结束归功于美国丢下的两颗原子弹,日本不承认是被中国打败,那么朝鲜战争真正让日本人发现,中国是唯一把美国从北朝鲜逼回谈判桌上的国家,也是从这时候起,支那这一污蔑词汇正式淡出日本人心中。&/b&&br&&br&&b&——————————————————————&/b&&b&略长&/b&&img data-rawwidth=&543& data-rawheight=&768& src=&/80eaa4c7dbbeabea80a5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3& data-original=&/80eaa4c7dbbeabea80a5d_r.jpeg&&&b&&br&&br&&u&部分一:&/u&&br&&u&————————————————————&/u&&br&&br&日本出版的《‘强大’的神话破灭了》一书中写道:“年轻的共和国同有100多年侵略史的美国及其联合势力较量,这本身就是奇迹。但更惊人的奇迹,是此后发生的美国每战每败,最后在中朝人民面前屈膝认输。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所受损失几乎等于4年太平洋战争中所受损失的2.3倍,美国‘强大’的神话,就这样被打破。”&br&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1949年,你们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100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br&&br&&u&部分二:&/u&&br&&u&————————————————————&/u&&br&&br&(美軍)部隊不願放棄某些物質享受,害怕離開為數不多的公路,不願在沒有無線電和電話聯絡的條件下實施運動,此外,在同敵人作戰時頭腦過於簡單。這支部隊是這樣依賴公路,不重視奪佔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難得利用地形,不願拋開使部隊傷亡慘重的汽車而代之步行,不願深入山地、叢林到敵人的駐地去作戰,&/b&&br&&b&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论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腰上皮带配有二百粒子弹。他们携带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几天。中国军队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有时甚至渗透到我们防线后方,令我们束手无策。”&br&&br&&u&结语:&/u&&br&&br&&u&————————————————————&/u&&br&对于朝鲜战争的胜负,世界上有三种观点:&br&一种认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胜了。美国从南朝鲜东南角底端釜山,打到中国鸭绿江边,最后把战线维持在“三八线”。&br&一种认为以中国胜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落后美军几代的武器装备,从鸭绿江边打到南朝鲜首都汉城,最后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美军是从鸭绿江边退到“三八线”以南。&br&一种认为交战双方打了个平手。朝鲜战争的从“三八线”开始到“三八线”结束,交战双方打了个平手。&br&美国有舆论称,美军向“三八线”以南的大溃退,是美国陆军史上一次“最大的失败”。美国《时代周刊》指出:“140000名南撤的美军,是美国军队的精华——他们是我们陆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这次失败——是美国有史以来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失败……在朝鲜的这次失败是不能补救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称此为“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退却”。&br&西点军校评论:中美两军的战斗接触是在中朝边境地区展开的,单从地理上讲,始于鸭绿江而终于“三八线”,胜负之势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要歪曲和掩盖。中国军队在毛泽东的统率之下竟成了一群狮子。中国军队在韩战中表现出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明有效的战术,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作为军人,我们自然是希望己方能获得胜利。但是作为一个客观论证的学者,我们以为无论从战役指挥和战场表现来评判,中国军队获胜都是合理的。不堪设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我只能祈望那时的中国军队不再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b&
多图预警 亲历者: 美方记录: ——纪录片:《争雄三八线》 真搞不懂有些人,历史明明已有定论,非要急着去推翻,到底什么心态? ———————————————— 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在上世纪70年代曾编写过十卷本的《朝鲜战争》,1990年国防大学出版社…
炮兵分直接瞄准和间接瞄准,炮手能看到的目标
不用测量 都是直接瞄准,远距离炮手看不到的目标,需要测量计算 方向、距离。
炮兵分直接瞄准和间接瞄准,炮手能看到的目标 不用测量 都是直接瞄准,远距离炮手看不到的目标,需要测量计算 方向、距离。
抗美援朝初期没有多少炮兵,到后期如上甘岭或者金城反击战感觉都可以跟韩军PK火力啦,是因为苏联大力支援吗? &br&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 到51年10月
前线没有大炮。原因:一、解放战争缴获了国民党军队很多山炮、野炮、各种口径的榴弹炮,1、没有汽车拉,就是有汽车拉 中国在朝鲜没有制空权,去了也会被美国的飞机炸坏。2,志愿军入朝没有军用地图,山炮打7-8公里,榴弹炮打10多公里,山地作战
没有军用地图,火炮与目标得方向距离,都测不出来,无法使用。&br&志愿军入朝100天之后,把‘联军’由经纬39线打到38线,又把‘联军‘赶到37线。这个时间,苏联才给志愿军、军用地图、汽车。各种大炮,志愿军需要3-5个月才学会操作,因为没有制空权还是无法拉往前线。&br&1951年10月志愿军退回38线,因为敌人的炮火猛烈,志愿军被迫在山后面挖猫耳朵洞隐蔽,以后天天挖、昼夜挖、时时挖,终于把山顶部挖成坑道,不怕美国的飞机和大炮,成功的阻止了联军的进攻。&br&这时中国的铁道兵发挥了作用,美国飞机炸铁路,他们各把一段,白天炸 夜间检修,终于把粮食和苏联给的武器弹约运到前线。虽然武器弹约到位,但是由于我军没有制空权,再加上我军的测量技术差,发挥的作用,没有美国的炮兵发挥作用大。
抗美援朝初期没有多少炮兵,到后期如上甘岭或者金城反击战感觉都可以跟韩军PK火力啦,是因为苏联大力支援吗? 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 到51年10月 前线没有大炮。原因:一、解放战争缴获了国民党军队很多山炮、野炮、各种口径的榴弹炮,1、没有汽车拉,就是有…
网友问:若在朝鲜半岛发生突发事件,中国参战值得吗?&br&我认为,若 美国撤出朝鲜半岛 ,朝鲜 发生冲突事件。那是他国的内政,中国不会参入。如果美国参入冲突事件,那就变了,中国一定要掺入。为什么?中国受到威胁,死多少人也值得。
网友问:若在朝鲜半岛发生突发事件,中国参战值得吗? 我认为,若 美国撤出朝鲜半岛 ,朝鲜 发生冲突事件。那是他国的内政,中国不会参入。如果美国参入冲突事件,那就变了,中国一定要掺入。为什么?中国受到威胁,死多少人也值得。
一个小国,没有自己健全的工业体系,因此总是要依赖一个大的国际分工体系才能存活。&br&&br&朝鲜当年依赖的国际体系,叫做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是苏联主导的一个以苏联为中心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80年代开始,这个体系随苏联衰弱而不能正常运行,后来也就随苏联一起崩溃了。因此朝鲜的经济情况一落千丈。原来朝鲜的农业是建立在经互会供给的石油和农机上的,经互会崩溃了,朝鲜农业也就崩溃了。这就开始闹饥荒了。&br&&br&反过来讲,脱离了美国维持的这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韩国未必能做的比朝鲜更好。简单的说一个问题:美国崩溃了,美元成废纸,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结算体系崩溃,韩国立刻难以进口石油、食品。想想也就知道会有什么结局了。不要看韩国造船、电子很强。脱离了国际分工体系,一样都造不出来。
一个小国,没有自己健全的工业体系,因此总是要依赖一个大的国际分工体系才能存活。 朝鲜当年依赖的国际体系,叫做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是苏联主导的一个以苏联为中心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80年代开始,这个体系随苏联衰弱而不能正常运行,后来也就随苏联一起…
你问: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大规模装备的步枪主要是什么?&br&中国军队入朝一年,开始用的缴获国民党的 ,中式、美式、加拿大式,日本式、苏式各种武器。因为枪支的弹约口径不一样,不好共给子弹。因此1952年之后,中国换上了自己造的统一口径枪支。&br&你又问:其中的狙击手(应该叫精确射手更合适)又使用什么?&br&我在朝鲜没有见过阻击手。你说的那是电影。
你问: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大规模装备的步枪主要是什么? 中国军队入朝一年,开始用的缴获国民党的 ,中式、美式、加拿大式,日本式、苏式各种武器。因为枪支的弹约口径不一样,不好共给子弹。因此1952年之后,中国换上了自己造的统一口径枪支。 你又问:其…
本来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说&br&&br&不是人民军太弱,而是联军太强&br&&br&但是根据题主的要求,我把我以前看过的一篇网文分享给题主,应该足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详尽的回答了吧&br&以下来源于网文《简析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 》&br&&br&要评价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得从编制,装备,人员素质,指挥能力,部队作风、保障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衡量。下面就部队基本情况、装备、训练、兵员素质、指挥人员素质、实战表现等几个方面简略谈谈,权当抛砖引玉。 &br&一、部队基本情况 &br&朝鲜人民军从建军的第一天起就深受苏军、日军以及解放军的影响,可以说是三者的混和体。 &br&众所周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朝鲜人民军的创建都离不开苏联的大力扶持。朝鲜人民军的编制、装备、训练及战术基本上都是苏联模式,条令是翻译的苏军条令,并特别重视政治教育。 &br&在军队体制上,朝鲜人民军实行的是一长制,各级编有政治副长。朝鲜人民军为政治副职取了一个颇有朝鲜特色的名称-----文化副长。营以上军官每人都配小车和女秘书,这一点让志愿军官兵尤其看不惯。 &br&由于朝鲜曾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五十年之久,许多朝鲜人曾经在日军中服过役。不少人是在中国战场上反正,加入朝鲜义勇队,返朝后这些人成了最初建军时的骨干来源之一。因此朝鲜人民军受日军的影响也颇大。比如说,虽然编制体制是苏式的,但各级编制的称谓是却是军团、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这是典型的日式称谓。 &br&受日军影响最深的是,朝军部队延续了日军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作风,军中打骂体罚现象相当严重。从一些志愿军将士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我军无军衔标志,不易识别职务高低,在中朝两军交往时,朝军的校官、尉官们往往表现得神气颐指。在运动战时期中朝两军混居一地时,甚至有人民军营连级军官傲慢地命令我军高级将领为其打洗脸水的事情发生。在获知眼前衣着朴实,被其视为勤务兵的人居然是志愿军高级将领后,这些朝军中下级军官顿时吓得手足无措。相比中下级军官,朝鲜师团以上的高级军官们则对志愿军非常尊敬,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高级军官中有许多人原来就是八路军、东北抗联、解放军中的中下级指挥员,对我军的了解较多,在与我们共同浴血奋战中结成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还因为朝军高级军官们的政治水平比中下级军官强得太多。 &br&这种等级森严,没有军事民主,强调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作风虽然限制了下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在作战经验并不算太丰富,战斗骨干比例偏少,战斗经验不足,各级军官实际指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能起到坚决贯彻上级意志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朝鲜人民军在作战时往往异常勇猛,死战不退,在士气高涨,指挥员意志坚决时往往表现得很顽强,但战术相对刻板。但一旦攻击受挫,或者军官丧失了自上而下的控制,或者指挥员自身战斗意志不足的情况下,部队往往士气低落得特别明显,战斗力一落千丈,前后判若两人,甚至部队整体崩溃瓦解。这种现象在一些缺乏八路军或者四野归国官兵做骨干的部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br&解放军对朝鲜人民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些从中国归国的高级将领和成建制返朝的部队中。从中国返朝鲜的官兵总数几乎占到了开战时人民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解放军的一些机动灵活的战术、部队建设的一些经验也带到了朝军中。 &br&与许多人想象的相反,解放军对朝鲜人民军的影响不仅远不及苏军,甚至还不及日军。这是因为朝鲜人民军是由苏联顾问一手组建并训练的,从一开始就将全盘苏化作为建军方向。解放军的那套克敌制胜的法宝,比如机动灵活;军事民主;不以夺取土地为目标,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以战养战;官兵平等;诉苦运动;群众工作;优待俘虏,瓦解敌军等通通被被苏联顾问及朝军中苏联归国军官视为&不正规&和&游击习气&而摈弃。取而代之的是苏联那套正规而刻板的单纯军事路线。在这一点上,以金雄为首的从中国返朝的军官们对此有不同看法,曾试图进行一些制抵、矫正和揉合,但由于朝鲜国内、军内整体政治风向的原因,实际上收效甚微。 &br&开战之初,真正被朝军统帅部视为精锐的是全盘苏化,几乎未受解放军影响的第3、第4师团。 &br&&br&2、装备 &br&作为日本长期苦心经营的战争基地,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朝鲜境内留下了许多装备物资。但朝鲜人民军从一开始起走的就是全苏械化的道路。日军留下的装备物资大部分支援给了东北民主联军,少数留用的也只是交给各保安队、警备队、训练所作为训练使用。 &br&朝军中的苏式装备都是二战时期苏军使用的成熟产品,或者说就是战后苏军换装汰换下来的装备。朝鲜境内集中了朝鲜半岛绝大部分工矿企业,能保证部分轻武器弹药及火工品的供给,也能自制部分轻武器(比如仿制PPSH41的49式冲锋枪),但重武器全都依赖从苏联进口。 &br&作为开战时朝鲜人民军进攻的主要拳头,105装甲旅和独立坦克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两支装甲部队装备的是T-34/85型,在当时仍是苏军的一线装备。 &br&同时期的我人民解放军仍是杂械,给部队后勤供应上带来相当大的麻烦。相比较而言,朝军的全苏械化在后勤保障上比我军的万国牌杂械要优越得多。但根据后期志愿军的使用经验,苏式枪械并不比我们的杂械好用,例如托卡列夫TT33手枪不如毛瑟驳壳枪,DP28轻机枪不如捷克式,PPSH41不如美制M3黄油枪,莫辛纳干步枪不如中正式和美制M1903步枪,郭留诺夫重机枪的轮式枪架不适应朝鲜山地。 &br&苏式装备对朝鲜人民军战斗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火炮的数量和质量上。人民军一个师团拥有122毫米榴弹炮12门,76毫米加农炮36门,SU76自行火炮12门,120迫击炮18门,82迫击炮81门,60迫击炮108门,45毫米反坦克炮42门。这种装备水平不仅强于李伪军,而且也远远强于同期解放军中装备最好的部队。但是由于朝鲜工业配套能力不足,绝大部分炮弹只能依赖从苏联进口。一旦补充量赶不上消耗量,朝军的战斗力就大打折扣。最极端的情况发生在仁川--汉城防御战期间,朝军坦克部队因为极缺高爆榴弹,所以只能使用穿甲弹对付美韩军的有生力量,其作战效果可想而知。 &br&令人费解的是,朝鲜人民军在装备供应上不但极度崇尚苏械,而且在具体做法上也非常刻板。这不仅表现在志愿军入朝初期,急盼我们出手援救的人民军官兵看到志愿军装备的杂械时,失望,不屑,鄙夷之情溢于言表。而且在战争初期大田战役后,人民军损失巨大,武器弹药装备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刻板地从苏联紧急进口装备,顶着美机的轰炸历经千辛万苦地输送到前线,途中损失大半。在洛东江战役和釜山战役中,能运到前线的物资平均每个师团每天仅15吨左右,鉴于当时一线人民军的满员率仅在一半左右,也就是说每人每天的物资供应量充其量仅3公斤左右。苏械装备中自动火器多,弹药消耗量大,如此之少的供应量自然严重削弱了前线人民军的战斗力。许多火炮就是因为缺乏炮弹而不得不拉回后方休整,从而使前线部队火力锐减。 &br&与此同时,朝鲜人民军对于在汉城、水原、大田这三次战役中缴获的大批美式装备物资却利用率极低,大批完好的美式装备被弃之一边无人问津。仁川登陆后的9月17日夜间,美陆战1师扫荡了富平市。这里是战前驻韩美军作为补给基地而建设的城市,在仓库里原封不动地堆放着战前美军留下的各种炮弹和机枪子弹等约2000吨。美军为意外地得到这批物资而大喜过望。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从7月初到9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占领富平市达两个半月之久,期间尽管前线极缺作战物资,却始终没有充分利用缴获的举动,最后原封不动地悉数奉还敌人。我军那套以战养战,利用缴获补充自己的作风在人民军中并未得到传承。 &br&&br&3、训练 &br&战争爆发前朝鲜人民军的训练是很严格很刻苦的。这对于将一支新编成的,三分之二的人无实际战斗经验的军队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一定作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是,训练教范全部是照般苏军的,不走样地学。由于军队的传统、作战环境、作战式样以及保障能力的不同,适用于苏军的教范未必就适用于朝军。 &br&举一个例子,吴瑞林将军在《抗美援朝中的第42军》一书中有如下记载:我志愿军刚进入朝鲜时,42军在东线派125师副师长茹夫一带两个营深入敌后寻找人民军残部。找到朝军12师团两个建制不完整的大队(营),组成了中朝联合游击支队。该支队在敌后试图利用暗夜歼灭或驱逐伪8师警戒部队,但万万没想到,12师团受到苏军训练的影响,突击队在夜间冲击时也高呼&乌拉!&,从而暴露目标,遭敌近距离火力杀伤,伤亡惨重,连续两次攻击失败,只能放弃原计划绕道转移。 &br&12师团就是由47军中的朝鲜族战士编成的,朝鲜战争爆发时的番号是第7师团。开战后不久改称12师团,并在8月攻势中荣获&安东&师的荣誉称号。该师团指战员长年在47军编成内作战,对解放军那套战略战术应该非常熟悉。该师团回到朝鲜时,距战争爆发仅有两个月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进攻的准备,部队的换装和重新整编,那么进行苏式整训的时间不可能太长。战争爆发后战斗频繁激烈,更不可能有时间从容整训。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相隔半年时间,这支原四野出身的部队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受苏军训练的影响如此之深,其他部队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br&&br&4、兵员素质 &br&从兵员素质上来说,开战时朝鲜人民军中具有作战经验的约占三分之一。一部分来自抗联,一部分来自八路军,大部分来自四野,极少数来自苏军。 &br&抗联和八路军战士富有敌后游击战的经验,这一点在美军仁川登陆后,洛东江前线朝军大溃败时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保存了大批有生力量。来自四野的战士对于运动战,穿插、迂回经验丰富,也打过一些攻坚战和野战阵地防御(例如47军的黑山阻击战,使日后朝军第7师团的指官兵们受到了极大的锻炼),这些官兵成为了人民军的中坚力量。 &br&曾在苏军中服役的朝鲜藉官兵人数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坦克部队,这是朝鲜战争初期人民军进攻的中坚力量。作为朝鲜人民军进攻利矛的第105装甲旅和独立坦克团在大田战役后损失惨重,朝军将105装甲旅升格为装甲师,但仅仅运去少量坦克作为补充,却将开战后苏联紧急援助的大部分坦克组建第16、17装甲旅,分别装备T-34/76型和T-34/85型坦克43辆、40辆。装备补充相对较易,但技术兵种养成时间较长,且新单位各方面磨合不够,战斗力有限。因此,朝鲜人民军坦克兵的素质在开战后有明显的下降。 &br&总体而言,相对于由伪警察、伪宪兵为骨干,再加上一些无任何作战经验的壮丁拼凑起来的李伪军来说,战争初期的朝鲜人民军兵员素质应该说相当不错。战争爆发后不久,以各边境警备队扩编而来的第7、8、9、10师团由于紧急补充了大量新募人员,训练不足,战斗骨干不足,军官素质不足,因此其整体素质与早期编成的七个师团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br&在美军介入后,朝方速战速决的希望破灭,一线的朝军各部损失极为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朝军统帅部热衷于将北朝鲜境内动员的人力组建新的师团、旅团。从开战初期的10个师团、1个坦克旅团和1个独立坦克团,迅速膨胀到了半年后的28个师团,3个坦克师团以及一些旅团和警备队。这些新部队的忠诚度、执行命令的坚决度当然有保障,但由于训练不足,极度缺乏战斗骨干,其实际战斗力非常有限。 &br&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前线人民军各部的补充却是以在南方征召的新兵为主,以北方动员兵力补充为辅。南方征召的新兵仅仅经过三、五天,最长不超过七天的训练即补入作战部队,其战斗素质可想而知。由于损失惨重,到大田战役后,虽然在战役间隙尽可能整补,但一线各师团的实力平均都在编制数的一半以下。在北方老兵的带领和监督下,南方新兵尚能一战。但美军仁川登陆后,战场形势逆转,釜山前线人民军大溃败,这时,各部队的南方藉新兵大量逃亡,由此形成连锁反应,更加剧了朝军前线部队士气的崩溃。 &br&志愿军第三次战役时,在前线的朝鲜人民军有1、2、5共三个军团、14个师团的番号,但总人数仅75000人,平均每个师团仅5000人左右,不仅编制的一半,且重武器拥有量极少,战斗力孱弱,只能作为轻型步兵在次要方向上搞迂回渗透。1951年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结束,战线基本稳定下来,双方均转入固守。朝鲜人民军才在中方的建议下,着手编并番号,将18、19、31、32、36、38、41、42、43共9个师团撤编,并将每个军团整编为3个师团,精简下来的军官和士兵补充到其他编制不全的师团中去,这样才使每个师团兵员增加到了7000人左右,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也有所增强。与此同时,在大后方及在中国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域内征集新的兵员,不再急于调上前线,而是一边开展军政训练,一边负责警戒东、西海岸。待训练到一定程度,才成建制调往东线替换久战疲惫的部队担任阵地防御任务。 &br&&br&5、指挥人员素质 &br&从指挥人员整体情况来看,朝鲜人民军的状况其实并不乐观。由于扩军迅速,有经验的指挥员不足,干部大多火箭式提拔使用。金日成那一系的原抗联干部实际上只指挥过营级规模的部队打游击,对于指挥一支十余万人,诸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打正规战是力不从心的。 &br&美日的史料中将开战时的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姜健中将推崇为人民军将领中最有能力者,由于姜健中将开战后不久就阵亡,因此未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这一观点。姜健曾在东北抗联某部担任过参谋长,但东北抗联无论是作战样式还是作战规模都无法与朝鲜战争相提并论。抗战结束后姜健曾短时期内担任过东北某军分区负责人,但那里不是主要作战地区,姜健负责的也仅仅是一些维持秩序,训练部队及剿匪工作,且时间并不长。众所周知,朝鲜人民军最初的进攻计划是在苏联顾问团的指导下制订的,姜健虽贵为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但在其中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呢?1950年8月以后,美韩军力量明显增强,前线人民军损失巨大,久战疲惫。在南方前线指挥的姜健却盲目自信乐观,抱着孤注一掷的赌博心态命令前线人民军发起一次又一次攻击。令人费解的是,这种攻击居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完全放任各部队长各行其是,作为总参谋长的姜健对此难辞其咎。 &br&金策大将在抗联时期一直是政工干部,并不擅长军事指挥,但对金日成忠心耿耿。他在1950年7月初接替崔庸健大将担任前线司令官,很大程度上是金日成认为自己有必要加强对前线军队的指导,从而保证自己的每一个指令都能得到贯彻执行。金策自知缺乏指挥大部队作战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战略上严格遵循金日成的指导,在战术安排上则放权给参谋长姜健以及两位军团长。所以他并不是一名合格的前线指挥官。 &br&作为朝鲜人民军中资历最老的崔庸健大将,早年投身中国革命,打黄埔军校时起就开始搞军事工作,堪称朝鲜人民军中的朱德。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因为金日成要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其前线总指挥的位置就被金日成更为信任的金策大将所取代,崔庸健转任西海岸防御指挥部司令。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仁川汉城防御战中,崔庸健大将临危受命,指挥不到2万人的杂牌部队(独立25旅团、独立78联队、第13师团、第9师团87联队,17装甲师一部、汉城警备队、仁川警备队)把包括最精锐的美陆战一师在内的7万多美韩军拖了半个月,为掩护南方人民军部队的北撤和北方留守部队的动员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汉城失守后不久,崔庸健指挥几个9月份才新编成的师团(19、27、43师团)在三八线上节节抵抗十余万美韩军的进攻。10月底,美10军在元山登陆后,崔庸健大将又指挥新建的第4军团(辖41师团、507旅团、独立71联队)约2万人,在丰山地区建立防线,一直坚持到志愿军42军到来。虽然崔庸健位高而权不重,颇受金日成排挤而并不受重用,但他在极端困难下凝聚部队、组织防御的能力,在实战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br&武亭那一系的八路军归国干部虽然战斗经验比金日成系多,但也比较有限。以武亭为例,在红三军团时期主要指挥炮兵,抗战之初为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团长。在抗日前线仅待过很短的一个时期,就奉命返回延安保存炮团骨干,培训积累炮兵人才。抗战一结束就返回朝鲜,所以武亭的作战经验主要是红军时期积累的小部队运动战、小规模炮兵指挥经验。在十余年未有战场实践的情况下,突然让他指挥军团规模的诸兵种合成军队跨度太大,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br&相比之下,虽然金雄的知名度和资历远不及武亭,但他作为新四军二师的团级军官,后来作为东北民主联军李红光支队的首任支队长,其实战经验远比武亭丰富。因此朝鲜战争初期,两人同时担任军团级指挥官时,金雄的表现远远强于武亭。志愿军参战以后,金雄实际上是朝鲜人民军的前线总指挥,率部参加了第三、四、五次战役以及后期的阵地防御战,指挥上颇多可圈可点之处。正因为如此,当1950年下半年,朝鲜劳动党对战争责任进行检讨时,权衡之下,只是让武亭为战争的失败承担责任。而金雄则被任命为中朝联合司令部朝方副司令,实际上全权负责前线人民军的战场指挥之责。因其战功赫赫,于1953年晋升大将,并出任民族保卫省副相。 &br&作为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明星,从苏联归国的南日大将在镁光灯下出尽了风头。但在战争中他一开始作为师团参谋长,后调任第一军团参谋长,并未独立统兵作战。因为老资历的将领们打了败仗,金日成大力提拔年轻将领,时年30多岁的南日因缘际会,迅速升任总参谋长并荣获大将军衔,随后作为中朝首席谈判代表与联合国军周旋两年,出尽风头。但朝鲜停战谈判实际上一直是李克农和乔冠华在幕后掌舵,南日大将仅仅是负责在前台表演而已。作为一个传声筒和提线木偶,这位大将并未有什么让人服气的战功。 &br&在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的第一悍将非原第6师团师团长,后任第5军团军团长的方虎山莫属。与朝军其他将领不同,方虎山恰恰是其中提拔较慢的。从东野独4师组建之初起,方虎山就是该师政委,49年4野166师在方虎山率领下返朝,改编为第6师团,方虎山任师团长。相比其他将领,他是平级使用。但也正因为如此,第6师团保持了建制的完整性,内部人事的延续性,各级指战员相互熟悉,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得非常完整。应该说,战争爆发时,朝军统帅部将第3、第4师团这两个以苏联归国军官为主的师团视为其绝对主力,第6师团并不为朝军统帅部看重,开战初期第6师团竟被分割使用执行次要任务。然而不久以后,第6师团就在方虎山的带领下战功赫赫,不仅获得了&近卫&称号,而且被美伪军称为&幽灵师&。在粉碎美军&基恩&作战中,第6师团以少胜多,创造了人民军战史上的奇迹。美军仁川登陆后,方虎山率部北撤,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方虎山想方设法迟滞敌军行动,保存了一批有生力量。随后,方虎山因其突出表现而被任命为第5军团军团长,在第三、四、五次战役以及51年的夏季防御战中,第5军团均有上佳表现。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中朝两军召开联席会议,互相交流经验,代表朝鲜人民军作经验报告的就是第5军团军团长方虎山中将。 &br&&br&6、实战表现 &br&开战之初的朝鲜人民军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从其战场指挥、部队表现来看,仍然差强人意。在表现差强人意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胜利,恐怕得归功于对手的混乱和无能。一旦对手缓过劲来,朝鲜人民军在初期因为辉煌胜利而掩盖的一系列问题就开始暴露无遗了。 &br&汉城战役时,朝鲜人民军在制订战役规划时并未从最坏处着眼,对美军迅速介入毫无思想准备。在战役指挥上立足于在汉江以北消灭李伪军,指望通过一次战役解决全部问题。 &br&在战役安排上,朝军将开战时认为最精锐但实际上无实战经验的第3、第4师团用于正面强攻,并将大部分坦克部队用在这一方向。这是一种典型的&顶牛&打法。依靠着T-34坦克的威力以及李伪军缺乏反坦克武器,这两个师团粉碎了当面李伪军的顽强抵抗,5月26日傍晚完全占领了议政府。此时如果立刻集中兵力突击,完全能赶在李伪军增援部队到达前从行进间占领汉城,但时任第1军团司令官的金雄却认为已经提前完成了战前计划,为保持计划的统一和完整,居然停止攻势,等待春川方向第2军团的突破。结果给了李伪军喘息之机,被初战胜利冲晕头脑的第4师团居然在睡梦之中遭到了伪7师的反击,因而损失惨重。 &br&金光侠少将的第2军团负责春川方向的突破,担任主攻的第2师团一味正面硬冲,损失惨重,在加平、春川北部地区和三巨里地区停滞不前。手足无措的金光侠毫无全局观念,被第2师团一时小挫愁得惊慌失措,紧急召回了正在按照计划顺利进军的第7师团返回支援第2师团,致使对汉城的战略包围未能按时形成。金少侠为自己这一晕招付出了降职的代价。 &br&人民军第5、第6师团的前身是4野164、166师,作战经验丰富,但起初却并不为朝军统遇部重视,汉城战役时都被当成配角使用。第6师团开战时奉命分兵进攻瓮津半岛和延安半岛,实际上如果能集中力量粉碎汉城以北的李伪军重兵集团,这两个易攻难守的半岛唾手可得,无须分散兵力。如确有必要用部分兵力牵制李伪军,派出边境警备队执行这一任务足矣,无需将富有战斗经验的第6师团分割使用。 &br&第5师团则被派到东海岸单独实施进攻。由于东线山高林密,师团长吴白龙少将担心遭到伏击,花了很多时间侦察,加上美海空军的打击破坏道路,致使进展缓慢,其对面韩军有生力量并未受到太大打击。 &br&虽然朝鲜人民军装备精良,准备充分,但由于指挥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越级提拔的军官们大多不胜任自己的岗位,所以开战之初打得实际上并不理想。只是由于李伪军统帅部混乱所导致了一系列昏招,尤其是提前炸毁汉江桥,使得李伪军的士气一落千丈,从而导致整个战场局势崩盘,朝鲜人民军才得以迅速占领汉城。 &br&虽然汉城战役取得了胜利,但朝鲜人民军并未歼灭韩军多少有生力量。由于自身力量损失较大需要休整,人民军主力未能及时南下追歼韩军残部,给了敌人以喘息机会。试想,如果朝军统帅部头脑更清醒一些,对困难估计得更足一些,让富有运动战经验第5、6、7师团配属105装甲旅负责春川方向的突破,突破后以一部迂回汉江以南,主力则快速向釜山挺进,沿途基本不分兵,让随军前进的党政工作团负责沿途发动群众,组织基层政权,发展游击队。让第1、2、3、4师团和独立坦克团负责议政府正面方向,以侧后迂回渗透为主,以正面硬冲为辅,将李伪军主力吸引到议政府方向,掩护春川方向的战略突破。边境警备队负责延安、瓮津半岛及东海岸的牵制行动,第10、13、15师团作为统帅部预备队,那么朝鲜战争可能就不是现在我们熟知的那样了。 &br&水原战役,朝鲜人民军攻势很弱,基本上就是一线平推占领地盘,战果乏善可陈。 &br&大田战役中朝鲜人民军击败了美24师,俘获师长迪安少将。但需要指出的是,作为驻日占领军,该师缺员太多,新兵太多,几年惬意的占领生活使得该师已经成了少爷兵,斗志消沉,战斗力甚弱。由于被作为救火队仓促上阵,各方面均准备不足,逐次投入战场,犯了兵家大忌。该部官兵的战斗意志不足,与其配合作战的李伪军作战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美24师。 &br&从前几次战役看,朝鲜人民军主要仍是按苏联教范作战,主要依靠T-34坦克达成突破。主要着眼点在于攻城略地,并不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这与其后志愿军的战法截然不同,同时也使得美伪军在与志愿军交手初期极不适应志愿军的打法。 &br&随着战线拉长,美军的空中优势及地面反坦克火力的加强,T-34坦克的损失急剧增加,开战初期T34无往不胜的神话就此破灭。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进攻的刀锋已经钝挫,只是由于胜利所带来的高昂的士气,使得人民军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 &br&&br&洛东江战役和釜山战役中,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的满员率降至一半以下,重火器损毁严重,弹药供应量严重不足,许多炮兵部队因为打光了炮弹而不得不回撤休整。此时,对面的美伪军在人数上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人民军的一倍。如果考虑到敌方充足的物资供应,双方实力相距甚大。 &br&在这样劣势的情况下,朝鲜人民军仍孤注一掷地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压着美伪军打,场面上似乎美伪军方面相当难看,但细细分析,其实人民军伤亡颇大却进展有限。有人拿后期志愿军强调在拥有一定比例对敌优势时才能发动进攻与之相比较,得出朝鲜人民军战斗力强于志愿军的结论,我认为是片面的。 &br&在部队损失巨大,攻击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朝军统帅部不顾战场实际情况,片面强调士气高昂,轻敌侥幸思想极为严重。这样的情绪直接导致当人民军发起对釜山防御圈的进攻时,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完全是一次追击中发起的不预期的进攻。在攻击一再受挫的情况下,朝鲜人民军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一次又一次发动进攻,这种孤注一掷式的赌徒心态不但不能证明其战斗力如何强悍,反而证明了其战略短视及统帅部对战场势态把握能力极为低下。虽然朝鲜人民军中的苏联顾问们就此可能起了一些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前线了解实际情况姜健、金策、金一、金雄、武亭,以及后方的最高统帅金日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br&金雄派遣方虎山的第6师团进行秘密穿插,本是一着妙棋。政委出身的方虎山虽是朝鲜人民军中第一悍将,但对战场势态的把握仍然差强人意。这次穿插本该象飞夺泸定桥那样,打烂一切坛坛罐罐,轻装疾进,不为小利所诱,不为小敌所阻,不顾一切迅速穿插到位,但方虎山在穿插途中过于担心美伪军从海上切断自己的后路,转而分兵去占领港口,不仅丧失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导致本该是一场载入教科书的经典穿插行动被对手警觉。战机永远失去,朝鲜人民军最后的胜算也破灭了。 &br&美伪军被数量少自己一半的人民军压缩在釜山包围圈K,这并不能证明人民军的强悍。一方面美军历来强调利用自己强大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战,强调用火海杀伤对方,尽力减少自身的伤亡。远离补给基地,后勤补给线被敌方的空中优势撕裂得支离破碎的朝鲜人民军脱离阵地,向美伪军坚固防御阵地发起攻击,自好给美军发挥自身火力,在野战中大量杀伤朝鲜人民军有生力量的机会,同时能极大地减少自身伤亡。另一方面,自七月初起,美军高层就在策划在朝军侧后登陆,此时釜山前线的美伪军并不是被劣势的朝鲜人民军压着打而毫无反击能力,而是在故意扮演着铁砧的角色,将朝鲜人民军主力牢牢吸引在自己当面,为其后的铬铁行动一举逆转战局创造条件。 &br&仁川登陆后,麦克阿瑟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他没有指挥美陆战1师登陆后立即南下抄南线朝鲜人民军后路,而是醉心于夺取汉城,醉心于在全世界媒体的镜头前突出自己作为&大韩民国的拯救者&的&伟大功绩&。早在太平洋战争时期,麦克阿瑟这种&政客中的军人&、&军人中的政客&的作秀作风就已经显露无遗了。 &br&麦克阿瑟的战略错误,加上崔庸健指挥不足两万人的新编部队顽强阻击,为釜山前线的人民军争取到了半个月的宝贵时间。由于美伪军未能及时达成合围,因此前线人民军虽然损失惨重,但部分骨干仍成功地撤回了北方,其余部队留在敌后打游击。这些部队为迟滞美伪军的攻势,以及志愿军入朝后在敌后战场上的配合作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br&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第二次战役,朝鲜人民军正在重新整编重建,因此鲜有成建制部队参战。从三次战役起,经过短暂休整的人民军经常在前线保持三、四个军团的兵力与志愿军协同作战。但由于部队缺额过多,重武器损失殆尽,因此其战斗力下降明显,无力担负主攻任务,只能在次要作战方向上配合志愿军作战。 &br&在1951年美伪军的夏季攻势中,主要集中兵力攻击人民军驻守的东线阵地。战役期间正是雨季,洪水使得运输极为困难、粮弹两缺,朝鲜人民军抱着寸土必守,寸土不失的信念顽强抵抗,打出了著名的&血染岭&和&伤心岭&,给美韩军有生力量以巨大杀伤,也让第12师团一洗前耻,得到了一个翻身的机会。 &br&1952年的中朝联军全线战术反击,一线志愿军7个军和人民军1、3军团,先后对60个目标攻击77次,最后巩固占领17个点,全部都是志愿军战果。朝鲜人民军对当面美25师,伪8师,伪5师各选定一个目标攻击一次,毙伤1700人,但未能收复任何一个阵地。 &br&53年夏季反击战第一、第二阶段,志愿军6个军对敌攻击54次,收复土地56.5公里,毙伤敌35339人。因为志愿军攻势猛烈,美伪军将伪11师,美45师从东线抽调走,换上了战斗力更弱的美40师、伪21师。人民军第3、7军团趁机对美40师,伪12师,伪21师,伪15师阵地选了10个点发起攻击,作战11次,仅收复土地1.5平方公里,毙伤5864人,自己伤亡1644人。 &br&到1953年,经过两年多的动员和整训,朝鲜人民军扩编为45万人,装备已经恢复到战争初期的水平,但其战斗表现与开战初期以及阵地战初期都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金雄、武亭、方虎山等从中国返朝的高级将领陆续遭到排挤,新晋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实战经验相对弱一些;另一方面,由于持续不断的战争,朝鲜的人力资源已经被动员到极限,美军不断的空袭使得朝鲜人力、物力损失极大。到朝鲜战争后期,朝鲜方面为减少损失,急于结束战争,为此不惜准备在谈判中就战俘问题作出重大让步。虽然在苏联的协解和压力下,中朝双方对外保持了一致,但朝方越来越倾向于保存有生力量。因此到战争后期,朝鲜人民军的战斗意志有明显下降。 &br&&br&7、综合评价 &br&综合战场表现来看,在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中,战争初期的朝鲜人民军战斗力最强,大田战役后战斗力明显减弱,美军仁川登陆到志愿军结束二次战役,朝鲜人民军的实力、士气和战斗力下降到了谷地。第3、4、5次战役中,朝军战斗力有所恢复,到1951年的夏季攻势,朝军战斗力恢复到了战争后期的最高水平,但与战争初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br&纵观三年朝鲜战争,朝鲜人民军战斗力最强,功勋最卓越的非近卫第6师团莫属。该师团前身为李红光支队,后来的东野独4师,4野166师。通过前面的分析,我认为该师返朝后的苏式改编给战斗力带来的影响相互抵消,可以认为战斗力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并没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本来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说 不是人民军太弱,而是联军太强 但是根据题主的要求,我把我以前看过的一篇网文分享给题主,应该足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详尽的回答了吧 以下来源于网文《简析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 》 要评价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得从编制,装备,人员…
&p&正面回答:明军骑兵表现很好——这个无可辩驳;日军【有可能】畏惧明军骑兵——但是缺乏明证。(思密达接触不到日本人,日本史料讳败扬胜严重)&/p&&p&通观万历朝鲜之战,中、日主要的陆战一共7场。(感谢评论区提醒)两次平壤之战是攻城,明军骑兵并不出彩;后来的蔚山之战、晋州之战、顺天之战亦然。明军骑兵真正发挥了的,只有两战——碧蹄馆和稷山。看这两战的过程,虽然不能说日军“很害怕”,也证明了明军骑兵在日军面前的强大战斗力。&/p&&br&&p&碧蹄馆之战,起源是双方全都错估了对方局势。李如松受到形势一片大好的鼓励和俘虏的不可靠情报,带着3000人摸到了汉城大门口侦查;日本人听说李如松来了,以为明军主力来搏命了,索性收拾军队北上战个痛,成败就看这一锤子。&/p&&br&&p&谁想到... ...3000明军骑兵就这么怼上了40000日军——日军囿于地形无法展开,只能轮番作战,但是日军每一阵投入的兵力都不少于明军。&/p&&p&最后的结果——双方杀伤相当。(这个说法出自《宣祖实录》宣祖二十六年2月10日条)&/p&&p&战后明军收兵北撤,不再追击日军。碧蹄馆之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明军当时粮草不济(平壤驻军曾经活活被饿了两天没吃饭)、疫病横行、战马死伤过万(具体数字不详,肯定上五位数了),背后还有一只主力日军(加藤清正,当时还剩不到一万)虎视眈眈,友军(朝鲜人)战时没影、战后出来给你扣屎盆子,南军和北军又搞内斗... ...总之是要多惨有多惨。碧蹄馆之战实际上找到了一个让明军体面撤军的借口——如果四万明军(当时已经因为疫病躺下了不少)饿着肚子拖着病马拿下了汉城,日军再一反攻,估计更惨。&/p&&p&对于日军来说,他们需要把这场仗吹上天才能掩饰丢了平壤的过失,所以只能吹成“李如松率全军出动,被日军歼灭一万多人”(今天还有学者相信这个观点)。&/p&&p&对于朝鲜人来说,这一仗使得明军转攻为守,所以他们也必须大书特书,把李如松刻画成一个无能之辈,才能一泄汉城未能被明军一举拿下的心头之恨——至于客观条件,朝鲜人向来是无视的。&/p&&br&&p&再说稷山。稷山是明军胜得最解恨的一次——接近1:1的兵力,明军完胜。&/p&&p&当时,日军二次北上,杨元率3000人守南原,苦守四天后城破,仅以身免。而朝鲜海军又因为朝廷走马换将,新帅元均不知兵,中伏全军覆没。&/p&&p&当时,朝鲜国王都打算收拾行装二次跑路了(提督麻贵也打算跑路了——杨元3000人守不住南原,他7000人守汉城同样是个难题——根据文禄之役的数据,7000人连一个城垛站一个人都不够),结果杨镐下令主动出击,前线来了个大捷,一下子扭转局势——之后明军援军入朝,日军南撤。&/p&&blockquote&經理楊鎬在平壤聞之,馳入京城,招提督(麻贵)責不戰之狀,與提督定計,密選騎士之精勇者,使解生、牛伯英、楊登山、頗貴領之,迎擊于稷山,諸軍及我人皆莫知也。解生等伏兵於稷山之素沙坪,乘賊未及成列,縱突騎擊之,賊披靡而走,死者甚多。又遣游擊擺賽,將二千騎繼之,與四將合勢追擊,又破之。
——修正实录 宣祖30年9月&/blockquote&&br&&blockquote&解副摠【解生】、楊叅將【杨登山】、頗遊擊【颇贵】、牛遊擊【牛伯英】四將,抄領精銳者二千名、將官十五員,逆戰于稷山十五里許。
——宣祖实录 宣祖30年9月9日&/blockquote&&p&明军兵力+2000),查日方史料(排除掉他们又一次习惯性吹的水之后),日军为黑田长政部,兵力约5000。(黑田家的先锋,就是“大阪七将星”之一的后藤基次)&/p&&p&这一战可以说,明军完胜,而且使得日军整支军队——不光是黑田一部——“四散而退”,扭转了明军的不利态势。&/p&&br&&p&综上,明军骑兵在野战中的表现确实足够亮眼,至于日本人怕不怕... ...以日本史料的习惯性吹水和春秋笔法,怕也不会记。&/p&&p&强者,不需要弱者的评价证明自己。&/p&
正面回答:明军骑兵表现很好——这个无可辩驳;日军【有可能】畏惧明军骑兵——但是缺乏明证。(思密达接触不到日本人,日本史料讳败扬胜严重)通观万历朝鲜之战,中、日主要的陆战一共7场。(感谢评论区提醒)两次平壤之战是攻城,明军骑兵并不出彩;后来…
问过很多韩国人这个问题,回答无非就这几个:&br&&br&&b&“香港人不喜欢我们叫他们中国人啊。”&br&&br&“香港人总是自我介绍是香港人啊,不是中国人。”&br&&br&“我们要是说台湾、香港人你们中国人怎么样,他们会跟我们急的。”&br&&br&“你们说他们是中国人,可是他们自己说是台湾人和香港人啊。”&/b&&br&&br&&br&分分钟打你脸打的pia pia的~
要知道韩国的naver上是承认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台湾是一个政体而非国家。但是,你管不了他们香港人、台湾人自己不承认自己的中国国民身份。台湾人可以理解,毕竟是一个独立政体,但是香港,纯粹是香港人自己在外面宣传出来的。&br&&br&我女朋友在韩国跟韩国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中国艺术家:张国荣、周润发,结果导致与两个香港人反目,因为他们认为张国荣、周润发是香港的,不是中国的。&br&&br&大学课堂上有公然和中国人撕逼、宣誓所谓香港主权并且放地图炮攻击韩国人的,反正我是没见过香港人在韩国主动声称自己是中国人的(除了他身在中国大陆人堆里)。&br&&br&所以,错不在韩国人,而在香港人和台湾人,我们所谓的这些同胞自己,你拿人家当同胞,人家拿你当shit。&br&附赠一个刚看到的文章,看看香港(女人)是什么样子。&br&&a href=&///?target=http%3A//mp./s/UOWVdReoGpUXTZ5CWXnOM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UOWV&/span&&span class=&invisible&&dReoGpUXTZ5CWXnOMA&/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问过很多韩国人这个问题,回答无非就这几个: “香港人不喜欢我们叫他们中国人啊。” “香港人总是自我介绍是香港人啊,不是中国人。” “我们要是说台湾、香港人你们中国人怎么样,他们会跟我们急的。” “你们说他们是中国人,可是他们自己说是台湾人和香…
&p&我也不懂日语,但是还是要来强(撕)答(逼)。&/p&&blockquote&明军蓄胡子的人很多,日本人都管明军叫”髯虏“。 &/blockquote&&p&这段话更准确的说法是“秀吉称明朝为髯虏”而非明军,更不是所谓“日本人都”。&/p&&p&出处是赖山阳的《日本外史》。&/p&&blockquote&秀吉變色,立脫冕服拋之地,取冊書扯裂之。罵曰:“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哉?且吾而爲王,如天朝何?”&/blockquote&&p&事实上,这段东西出自江户学者瞎编,中国史料《两朝平攘录》和朝鲜史料《宣祖实录》都只提到了秀吉发怒(而且是因为明廷撤兵令和朝鲜没有派王子做人质),并没有摔冠冕撕诏书骂“髯虏”之类的戏剧性场面。&/p&&br&&img src=&/v2-c32a04f5f26ac8589f9ca_b.png& data-rawwidth=&138& data-rawheight=&5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8&&&p&——《两朝平攘录》&/p&&blockquote&秀吉辭貌倨傲,爲稱脚瘡,拜不屈膝,接享邦亨等甚款,忽怒責曰:“我放還朝臣、兩王子,朝鮮當使王子來謝,而使臣官卑,是謾我也。我受皇上恩典,感激至矣,朝鮮則當加兵也。”又使人拒責黃愼等曰:“朝鮮有四大罪,王子放還後,迄不來謝,使臣必以卑官,苟充入送。爾乃小邦,自前侮我,歲貢不修,朝聘不至。且冊使逃還,皆汝國所爲。”&br&
——宣祖修正实录 宣祖29年9月&/blockquote&&br&&blockquote&(秀吉)該進天朝別幅內開寫, ‘前年自朝鮮使節來享之時, 雖委悉下情, 終不達皇朝, 爾來無禮多多, 其罪一也。 朝鮮依違約盟, 征討之軍中, 二王子幷婦妻以下, 雖生擒之, 沈都指揮依傳勑命寬宥之。 卽先可致謝禮者, 分之宜也, 天使過海之後, 歷數月, 其罪二也。 大明、日本之和交, 依朝鮮之反間, 經歷數年, 其罪三也。 爲使本邦之軍士, 生勞苦, 久送光陰者, 初知爲皇都計略也, 朝鮮後于天使來, 以是觀之, 悉知朝鮮謀詐。 件件罪過不一, 自大明可有征伐耶? 自本邦可征討耶?’&br&
——宣祖实录 宣祖29年11月10日&/blockquote&&p&还有一个明证,就是在赖山阳笔下被秀吉撕了的敕、诰,都还好好地躺在日本博物馆里。&/p&&br&&img src=&/v2-6b8bc86ebc7a5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v2-6b8bc86ebc7a5_r.jpg&&&p&——《历代正史日本传考证·明代卷》&/p&&p&由此可见,赖山阳这段话,纯属脑补。所谓“日本人管明军叫髯虏”更是建立在脑补之上的歪曲。&/p&&br&&blockquote&日本一些战国小说,譬如《德川家康》《丰臣秀吉》里都有日本武士拿刀捅明军失败的记载 。&/blockquote&&p&我看过山冈的《德川家康》,吉川英治的《新书太阁记》和司马辽太郎的《新史太阁记》(山冈的《丰臣秀吉》没找到资源),并没有这样的记载。&/p&&br&&blockquote&日本人有加藤清正在明军参战前攻入满洲人部落的记载,不知真假,但他们觉得加藤清正打了满洲武士,很自豪。 &/blockquote&&br&&p&事是真事,但是还真就没有什么打了满洲武士“很自豪”,因为......貌似没把这事当回事。本来就是打一仗就撤了嘛——这点日本人也承认。(不过他们把女真叫成了“兀良哈”)&/p&&br&&img src=&/v2-dbea6b59e566b1bb30108d_b.png& data-rawwidth=&231& data-rawheight=&5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1&&&p&——《日本战史 朝鲜役》&/p&&br&&blockquote&先是,清正入兀良哈观兵。其地,部落各有屯营。清正攻拔四五营,余营皆遁去。《清正记》曰:“陷其都城,斩首九百余。”是月,还咸镜道... ...
秀吉赠书:“今略明地?”清正疏答曰:“......于明地,臣所部幸既平定,然他道不治,孤军难深入。”&br&
——《征韩伟略》卷二&/blockquote&&br&&blockquote&加藤清正既定咸镜北境,乃入兀良哈十日程,以求入明之路。其地唯白田,不生稻,多罗汉松,大逾二围。(兀良哈)无君主,每村立长,各设垒栅。清正破部落数所,放火而进。种人畏怖,或逃或降。&br&
——《韩阵文书》参取《木村又藏觉书》 &br&
&a href=&///?target=https%3A///p/%3Fpid%3D%26cid%3D0%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加藤清正征伐「兀良哈」之役史料汇集_秋风萧落吧_百度贴吧&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br&&blockquote&乃問景仁曰:“朝鮮北境盡於此乎?”對曰:“然。”曰:“北隣何國?”曰:“兀良哈。”清正乃以八千人進,入其境,攻一城拔之。旣夜下令,曰勿釋甲。夜半,胡騎大至。我兵力戰,走之。清正曰:“虜不意我至。我一捷足以報太閣矣。”乃收其貨寶,引兵南還。胡騎躡之。清正自殿而退,終至海濱。西南望得高山,韓捕虜曰:“富士嶽也。”清正下馬,免冑而拜。謂其騎曰:“自吾辭太閣,謂日西北行矣。今望嶽於西南,覺吾行遼遠也。”乃歸。&br&
——《日本外史》&/blockquote&&p&看见富士山这个纯属吹逼,但是别的东西可信度还是不错的。(一对比,《日本外史》的小说本性暴露无遗)&/p&&br&&p&还是那句话。“ &b&希望诸位历史大V在谈及日本史的时候,报以起码的理性——至少百度一下,免得各位在日本史这个陌生领域,出口栽了跟头。&/b& ”&/p&&p&最后,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8d4dbd0d9d& data-h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击队长的战斗拳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