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图片设计有前途么?现在科技那么发达,技术要是被科技代替了那我不是很懂你们白学白学了吗?求建议

人类是猴子进化过来的吗?为什么我总觉得人类就是人类没有任何祖先呢?还有现在科技发达了那人类是不是要_百度知道
人类是猴子进化过来的吗?为什么我总觉得人类就是人类没有任何祖先呢?还有现在科技发达了那人类是不是要
人类是猴子进化过来的吗?为什么我总觉得人类就是人类没有任何祖先呢?还有现在科技发达了那人类是不是要要用科技进化呢?
提问者采纳
不能说人类的祖先是猴子,应该说是猿人,只是后来分化成不同的生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已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融合科技史的科学技术探究活动的开发和利用--以气垫船活动为例.pdf5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融合科技史的科学技术探究活动的开发与利用 一一以气垫船活动为例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申请人:杨仁光 指导教师:赵光平 论文答辩委员会 主席:一 委员:羔歪筮 枷, 融合科技史的科学技术探究活动的开发与利用 一一以气垫船活动为例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科学教育 一 姓名:杨仁光
指导教师:赵光平教授年级:2012级 一 摘要 技术与科学一同促进着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人们往往更为注重科学对社会经济的
贡献,而用技术来强调科学的作用。然而无论是1996年美国的第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还
是如今的STEM教育,以及美国下一代的科学教育标准都提及科学与技术的目标,可见除
了科学,有关技术的描述性、操作性的知识,对学生学习与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同等重
要,因而本文选取了融合科学技术的气垫船作为呈现案例。 本文采用文献法,实验法以及叙事的研究方法进行论文的阐述。 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科学教育强调技术与工程的背景,论述了采用科技史上的
气垫船作为探究案例的问题来源和研究目的,并结合当前学界对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综述科学史对科学教育的价值。由于气垫船作为一个融合了科学和技术的
探究案例,笔者也结合前人研究与自身亲历的气垫船探究,阐述了技术史对于科学教育与 其次、将实验法与叙事研究法融合起来,从两条进路阐述了笔者探究气垫船的历程,
一条进路是笔者对自己探究气垫船、采用技术方式改进气垫船的描述,另外一条进路是笔
者对自己结合科技史与亲身探究,将气垫船应用于课堂所进行的教学实践的描述。在叙述 第三、综述了气垫船从思想萌芽到技术实用的发展历程,全景实录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在银行科技部门工作有前途吗?_知识号
说三道四 最新新闻话题新闻专题评论
> 新闻内容
在银行科技部门工作有前途吗?
金融IT银行IT匿名用户前一段时间,又是一年一季的银行软开发放offer的时间。有大概三四个师弟师妹,找我询问关于软开,关于职业发展,关于薪资福利,关于加班。似乎以上也就是广大找工作的毕业所关心的重点吧,这里我也不会去谈论什么理想,什么兴趣,已经有很多相关文章。这里写写在金融IT一年半的工作感受(仅仅是个人的,无关整个,
金融IT银行IT匿名用户前一段时间,又是一年一季的银行软开发放offer的时间。有大概三四个师弟师妹,找我询问关于软开,关于职业发展,关于薪资福利,关于加班。似乎以上也就是广大找工作的毕业所关心的重点吧,这里我也不会去谈论什么理想,什么兴趣,已经有很多相关文章。这里写写在金融IT一年半的工作感受(仅仅是个人的,无关整个行业)。之于金融IT(软开为例)在银行金融类企业来说,和业务部门相比,IT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虽然在互联网浪潮之下,银行仍然未对IT做出太大改变。IT只是支撑和基础部门,非主导地位。(个人比较看好IT在银行的地位会逐步上升)其中软开和数据中心地位,地位差不多,都不高。(当然对于工作时间来说,软开是正常的朝九晚无,数据中心则存在倒夜班)之于薪资在整个互联网高薪的大背景下,银行IT的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合同明文规定工资保密)。如果不是啃老,在北京估计至少也得五年才能够北五环外的首付吧。(之前看到知乎一篇文章:流落在帝都的 80 后北漂们的未来在哪儿?除了极少数的个别人——你们没有未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廉价,更年轻,更高效的劳动力把你们从自己曾经熟悉的地方,彻底驱逐出去这个答案虽然冷酷,但是却是事实)之于福利不管在不在位,银行的福利,远没有外借传闻的那样多。和外企的年终奖和绩效,相比,似乎银行软开福利真心少的可怜。银行IT面临着超大规模的人数,却非主营业务,也非盈利部门,所以福利可以想象。之于加班据说银行IT开发部门,在黄金十年期间,封闭加班挺多。一两年前开始软开封闭开发就极少。软开的工作时间基本是朝九晚五。即使是加班,也没法和互联网企业的加班相比(毕竟工资在那摆着,而且加班没有加班费的哦)。----分割线 下面是加班的个人情况,可以跳过------这里说说个人经历(特殊情况,参与了互联网金融项目),在郊区封闭那段时间,比互联网企业还累。(再说一下,和其它没有封闭加班朝九晚五的同事相比,我们的工资和绩效没有一丝一毫的差距。说这个是和下文中,国企员工的工作态度不无关系)郊区封闭,吃住都在宾馆,每天工作到21点,之后加班到22点,有段时间甚至连续加班到凌晨。每周休息一天或者半天。之后回市区,正常工作时间。后来,自己又主动参加移动金融的项目,在市区封闭,虽然每天加班到21点,可是总算是在市区,且是双休。-----分割线----------之于职业发展在银行软开动辄一两百人一个处室,和业务一个处室就七八个人相比,我想读者自己就可以看到发展。当然有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也就是不用升级当领导,技术等级升工资相应也升。之于工作态度软开大部分都是本本分分工作上班,不会互联网企业的那种激情和激励机制。在软开,干多干少工资待遇基本没差别。所有,很多人都不情愿加班。举个例子:有些觉得在上班时间,迟到一会儿或者出去逛逛,是自己占便宜的感觉。而非觉得工作时间内,做私事是否应该。另外一个例子,由于工作实在太闲,买了几本书,上班时间看。内部也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所以可想而知工作态度。当然这里不得不说,即使是国企,即使是没有金钱的激励,还是有相当一些员工,带着激情带着责任感在工作在干活,任劳任怨,工作态度极其好,加班一点怨言没有。之于体制算是体制内,但是没有编制,也非事业单位。不过,我想想,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的冲击会慢慢显现。之于忧患意识很多人都说银行虽不是金饭碗,也是铁饭碗了吧。是的,即使每天你只是去打打卡,什么活都不干,公司也不会开除你。而且,银行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不会倒闭,也不会存在裁员。因为在银行使用的技术都是成熟技术,也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求稳定即可。所以,如果出现类似90年代的下岗浪潮,不知道这些IT码农是否可以找到养活自己的活路。显示全部魂灵仙,一個很平凡的姑娘,偷偷地瞄著不平凡的世界銀行的信息科技部,尤其是大銀行的信息科技部,與普通的IT公司是大不相同的。首先,和大部分IT公司相比,它的工作是比較輕鬆的。朝九晚五是這裡的常態,並且午休時間是很充足的。工作的時候也不需要特別專注,有時還可以聊天。為什麼呢?因為銀行的IT工作主要是前端網站界面的設計和後端數據庫的維護。但我們知道,銀行的系統,實際上已經非常成熟了,大部分東西都有人做過,我們要做的大部分工作,前台也就是美化美化界面,後台就是加幾張表,弄幾個約束條件罷了,偶爾會有一些稍難的事情。第二,銀行信息科技部的工作,是比較單一的。前端的人,只要html/css/JavaScript 比較熟練,就可以應付幾乎所有的事情;後端的人,對SQL或Java比較擅長,差不多就夠了。我見到一些做後端的,Oracle用得十分熟練,但Java基本忘光了。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一旦你確定了一份工作,如果不是自己願意學習,可能就永遠做這個工作了。因為外界並沒有給你學習的壓力。第三,這裡的工作,待遇是不錯的,但不算頂尖。在某大銀行上海分部的IT部門,本科生的入職年薪大約是12萬,兩年以後,就往20萬上面跑了,但一般來說,3年左右就會有瓶頸,要升上去比較難。第四,在這裡,IT的能力與你升職速度的關係,是不大的。銀行的系統的首要目標是穩定和安全,所以不會用當代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也不需要過於高深的知識,有能力從事工作的人,比它真正錄取的人,要多得多。並且,銀行里的人員其實挺飽和了,而且國企嘛,官大一級壓死人,比你級別高的人,未必比你出色,但你也沒法把他趕下來啊。所以呢,辦公室文化很重要,你要擅長這個才行。#######################綜上,如果你是一個能力尚可、待遇要求中上、希望工作穩定、不太喜歡挑戰的人,我覺得你可以去銀行IT部門工作,這是一個很好的去處;反之,如果你血氣方剛、能力極強、不缺錢又渴望新鮮事物的人,不推薦去銀行IT部。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嘻嘻~王小二,银行小屌丝没前途,收入一般,而且无职业发展,但是对于应届生来说,应该还算一个听起来不错,收入尚可的工作吧。在银行的IT部门,工作几年的员工收入在该行一般处于中等或中下水平,之后一般变化不大,且IT部门人员众多,管理职位却少的可怜,基本很难向上发展。同上面其他答主所说,银行IT的开发工种很难学到新技术,多数都在使用成熟框架做二次开发,或者是做系统维护,技术上升较慢,且和外界差距会越来越大。反倒是网络或系统管理岗的水平和外界差距小一些。银行近些年面临金融体制改革,未来银行盈利能力会受到极大冲击,甚至可能有小银行倒闭或被兼并,大银行裁员的情况,所以年轻的应届生应该考虑下十年后的发展,如果一直做银行IT,未来的路会越来越窄。如果家里有较好的社会资源,也可以IT作为进入银行的跳板,之后转职做业务。在银行,最吃香的不是业务或技术强的人,而是社会资源好,能随时拉存款,放贷款为银行领导完成任务的人,这才是中国各银行最需要的人,也是发展最快的人。Tassandar,再折叠我我要出走了!泻药。有没有前途,我是回答不了的。还是介绍一下大概的情况,希望对题主有帮助吧。首先就是待遇还是可以的,尤其是起薪会相对高一些,即使在IT行业薪酬大涨的行情下,薪水也是有竞争力的。其次工作难易来说,我觉得比起大学里的课程,是简单多了的。通常银行系统会使用现成的成熟的技术体系,基本轮不到你进行大幅度修改,比较常见的是做一些修改维护,难度不算太大。工作强度上,主要看你会在什么部门,什么银行,什么事情,都有关系。很多城商行的it都是一天天准点上下班喝茶过去的,如果是四大股份制分到一些负荷重的维护岗,或者负责对接变更频繁软件开发,那天天加班也很正常。职业通道的话,晋升通道都有的,虽然看到很多人说晋升很困难水很深什么的,其实所有的大企业晋升都很困难不是么。关系什么的有自然比没有好,努力工作态度优秀也是,努力总比不努力强,有耕耘总有收获。这些年全国有很多家新银行成立,目前看来这个圈子还没衰落的迹象,在有实力作出成绩以后跳槽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黑车司机,psv玩家,四驱车爱好者,福特翼虎车主首先,在科技部门就等于要面对很多外包公司的人。运维人员换了好几波,根本搞不清楚五年前开发的系统是代码是怎样的 ,升级换代的时候要了亲命,各个系统之间互相数据交换是个大问题。以前找外包公司做的系统,现在公司都没了,上哪找人维护。其次,挣得并不多。最后,倒也不会出差。ding sendy,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做之难。为毛五个答案几乎清一色不看好捏。作为一个乙方核心开发人员表示,我看到的是,不自由,政治,关系,稳定,收入不错。对于有背景,有关系,会来事的推荐。对于比较自我,爱自由不爱束缚的不太推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除非哪天我开家公司看有没有希望实现我个人的自由还能拿钱多吧。秦淮夜雨从业人员说两句,多数股份制银行系统都外包了,不像工行招行这样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的自己搞,所以很多IT都沦为与外包商打交道的项目经理角色,由于容灾、升级、扩容、双机都由外包来做,所以对知识结构要求不高,但你要真心不止步于此,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毕竟时间相对较多,领导也会鼓励你跳出IT框架多学习些业务知识。封印的网速,IT民工 网络攻城狮前面说得都比较具体了,我从我观察的角度说说吧,银行科技部待遇的好坏在我看来主要取决于你在那个级别的银行,和你在银行的资历和关系,总行和省行待遇不一样,省行和分行又是不一样的待遇,分行和支行(支行貌似一般不会有科技部- -)又不一样。技术方面,就网络方面而言,磨练技术的机会并不大,因为银行网络多为外包,基本上很多工作都有外包的人员帮助解决,当然技术能力的提升主要还是靠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各有利弊,需要自己权衡,不过进银行,很多情况下关系是很主要的。。。。有没有前途就看自己怎么看这份工作了。刘典,爱好潜水、摄影和设计的程序员没前途,有钱途。知乎用户,kaka科技部门定义太广了,你要说哪个科技部门有前途,那我推荐是银行的开发中心,掌握银行的核心业务,并且知道它的实现方法,后续就是你跳槽的资本!匿名用户某行核心系统的酱油程序员1、待遇:分岗位,一线的差不很多,够吃够喝,却也不多。2、福利:时有时无,全看政策,不足以买车房,可以补充生活。3、年终:各家不一样,现在web上大道小道很多,存在便有其道理,细心分辨大概也有个所以然。4、工作压力:要看在哪条线,什么业务量,一天几百万和几天一笔不是一个档次。5、加班:it不加班的有多少?这个不清楚所有的,所知的是不同岗位,不同重要程度,结果不同。6、提升空间:一句话,国企式作风,私企式考核,努力会有回报,但是…7、技能提升:技术方面,一般,且会专一话,全靠自己,业务方面,就看你做什么了,这个很重要。银行软开,业务知识重于技术知识。前途不好说,有机会,整体比较平缓,特别突出除外,此外,如果做核心系统,要有承压能力…叫John的鱼,Data mining在银行试着回答一下。我并非信息科技部员工,但跟他们接触较多,就谈谈我的了解。先说整体地位,在四大行里,信息科技绝对是很受重视,尤其是近来互联网金融开始发力,很多项目也都是信息科技部牵头。电子银行业务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上升。所以信息科技部经费很是充足。其他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或许就不太重视,毕竟是消耗部门。待遇方面的话,在全行来说至少是中等或以上,应届生刚进去的待遇或许只比一线互联网公司略低,但是后面涨幅就有限了。。说发展的话,在国有行里,不管什么部门都是要熬的。上升路径也都是副处长,处长,或高级经理这种,跟别的部门没有区别。最近农行新来的副行长就是宇宙行的首席信息官过去的,这位信息官的履历就是从分行的科技部做上去的。所以,信息科技部的也是可以当上总行副行长噢,哈哈哈。白大暖,请赐与我知识和理想等你出来你会发现自己学的全忘了,而且在银行里晋升也很困难,基本就是起薪高没啥发展前景吧
浏览:62发布: 12:35:21
浏览:140发布: 12:56:28
浏览:181发布: 22:10:20
浏览:128发布: 23:24:10
浏览:44发布: 23:17:09
浏览:154发布: 10:24:25
浏览:55发布: 21:05:59
浏览:51发布: 21:47:59
浏览:79发布: 11:11:59
浏览:66发布: 18:55:20离线时间 · 026.1 现场实录:《离线》,打造慢科技杂志 -- 离线时间 -- 传送门
离线时间 · 026.1 |现场实录:《离线》,打造慢科技杂志
不久之前,我们团队接到了「做書」的邀请,参与他们的线下活动「做書者说」。「做書」是一个关注出版的媒体,聚集了很多出版和传媒行业的从业者和关注者。他们的线下活动已经邀请了亚马逊、知乎周刊、豆瓣阅读的团队进行分享。这一次,我们也很荣幸的邀请到了《离线》的设计师杨林青老师,和我们团队的创始人李婷一起参加这次分享。从《1024》到《离线》,我们一直关注科技如何影响文化、商业和社会生活,致力于为热爱思考与创新的人提供深度的阅读体验。感谢「做書」,我们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关注我们的朋友分享目前「离线」的状态和我们对于未来的想法。宁宵宵:感谢「做書」给我们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让我们今天来与刚刚诞生的《离线》——他们的主创以及设计师,一起来讨论科技文化方面一些有趣的问题。我是这一期的主持人宁宵宵。我是「一席」的制作人,「一席」是一个诞生两年的视频平台,我们邀请各行各业的人来做演讲,然后在线上传播。两年前,我跟《离线》团队的一些小伙伴们还是同事,他们这个团队是我们公司里面最疯狂的一组人,因为他们天天占据会议室长达四五个小时。他们通宵达旦地讨论一本科技文化的MOOK,一年之后我们看到了《1024》的诞生,然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出来创业,做了这本《离线》。我们今天请来了《离线》的主编、创始人李婷来跟大家分享创业历程。我们也请到了著名的设计师杨林青老师。杨林青老师给上海译文做了很多与文学相关的书籍设计,比如艾略特的诗集、米兰·昆德拉一系列的新书,都是杨老师设计的。他稍后会跟我们分享自己是如何与科技文化读本或者说极客读本碰撞出火花的。现在我们请李婷来跟我们做分享。李婷:一个编辑的创业之路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做書」这个平台,能给我和《离线》团队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面我们做的事情。我今天想要谈到的话题是编辑创业。因为在中国出版业里,作为一个编辑,总是会被要求深层次地挖掘这个行业,职业目标就是从一个新编辑变成一个老编辑。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一个比较老迈的行业里,一个比较老迈的职业——编辑,可以去做创业这件事儿。所以今天,我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跟大家分享这件事情。为什么我作为一个编辑会走上创业这条道路?我可以先大致地介绍一下,我从事编辑大概有将近七年的时间,我07年底从英国回来,从我的人生经历来说,我读了将近20年书,但博士没有坚持到最后,做了一件在创业这个领域里面很多人会做的事情——辍学。辍学之后,我回来做了一个编辑。当然我这个案例非常偶然。因为我是学社会学的,对社会文化比较关心。读到博士的时候,一直在从事学术方面的事情,对于书籍什么的抱有一种天然的好感,所以我进入出版领域也算是水到渠成吧。我在07年底加入了湛庐文化。出版行业的人,可能会对湛庐文化有所了解。它是如今在国内出版经济管理、心理学类图书中非常棒的一家图书出版公司。虽然大家都说编辑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多年的经验、人脉,最终才能做出一本畅销书。我可能更幸运一些。在加入湛庐文化没有多久,就策划了《牛奶可乐经济学》。那个时候呢,很少有人谈论「通俗经济学」这个概念,《牛奶可乐经济学》可以说是第一本,也是最成功的一本通俗经济学读物。从此以后,市面上大部分流传着的XX经济学、XX心理学,一定程度上都是在模仿这本书。这本书的成功给我在出版领域非常大的信心,包括我自己以后再去策划一些其他的选题,去策划一些新的领域的新书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积淀了很多力量。做完《牛奶可乐经济学》之后,我又做了几个选题,包括《撬开苹果》、《微博力》和《Facebook效应》。就在那个时候,我开始关注科技、互联网,关注一些趋势性的选题,这为我后来到译言开始去做东西文库打下了一个基础。在2011年在加入译言之后,当时译言自己有一个专门关注互联网、科技文化的图书品牌——东西文库。当时去的时候,这个书系刚开始做,我是第一个到东西文库里面的人。将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做了一些书,这里面只列出了几本比较重要的,其实我们出了十本书,我没有全部放到PPT里来。它们从整体上是一种比较一致性的气质,不像在湛庐的时候涉及很多领域,我关注的领域已经慢慢细分了。我在湛庐除了做策划编辑之外,还做了和营销相关的工作,在出版这个环节相对较少的行业里面,基本上一些重要的职位我都做过,这对我以后创业有很大的帮助。在译言,我除了做东西文库之外,还做了一个项目,叫做「译言古登堡计划」,这是一个线上的翻译出版项目。它可能从形式上来看,跟我去做《1024》、《离线》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带给我另外一个创业经历,就是需要去面对挑战。我们去做这样一个线上翻译项目的时候,时间非常紧急。我们四月份开始做,六月底就上线了,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当时我们是一个非常小的团队,大家一起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让这个项目上线、运营。因为它是一个互联网项目,在网上是一个比较大型、复杂的产品,并不仅仅是选题的策划,还包括互联网产品设计、线上的运营等。经过了这三四年时间的积累,我们在2013年做了一次出版实验。在去年11月份,我们出版了一本科技文化类的MOOK,叫做《1024》。从我第一年加入译言,就开始想去做一本这样的MOOK。大家也知道MOOK,我们叫它「杂志书」,性质就是在书和杂志之间。它基本上有书的体量,包括书的内容和深度。从内容的构成来说,它又有杂志的属性,比如说每期会有不同专题,同时也会有专栏这种非常杂志化的东西。我们大概是从2013年的五六月份开始筹备,11月份出版。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的《1024》,叫做「人与机器共同进化」。在这一期里,我们讨论了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或者是未来,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的观点相对来说是非常乐观的,人与机器一定是一个共生的关系,共同进化、互相融合,人可以变得更像机器,机器也可以变得更像人。这本书从最开始的策划到制作,不管是从时间成本、经验耗费,还是资金成本都非常高,都算是一个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为什么说是实验呢?除了在形式上,我们刚刚说到可能它是一本MOOK;还有一点,科技文化领域这一块是没有人触碰过的。除此之外,还有在设计上的挑战。因为我们对国外的科技杂志是比较了解的,大家会经常一起讨论国外是怎么做科技杂志的。但是国内没有这样的土壤,在国内做图书出版设计,设计往往会成为内容的附庸,并没有和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当时我们想的就是,能让设计为这本书带来与众不同的只属于科技文化的感觉,对,这么一种设计感。当时,我们就找到了杨林青杨老师。我们在想如何做一本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设计上来说都颠覆大家通常对于阅读的理解的一本书。我们在2013年出版这本《1024》的时候,就是抱着这样的一种想法。当然,有些事情的发展可能总是在预期之外的。我们希望这个MOOK可以定期出版,当时预计的大概是双月刊的一个速度。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这本杂志书没有机会再出版下去了。所以,我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带着这本书的策划团队,离开了译言。当然,我们之前在译言做的这个事情是比较小的,它毕竟还是以出版为核心,围绕「出版」这个概念去做图书、电子出版相关的事情,或者去做一个MOOK。但是我们独立出来之后,就不再仅仅是做图书出版。大家各自的角色也都有所转变,我们也不完全是一个图书编辑了,虽然是说图书本身还是我们的一个产品。第二件事情,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我们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离线时间」(theoffline)。这个微信公众号主要是推荐科技好物、推荐一些好的工具。我们也会推荐书,推荐活动,和科技相关的好东西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呈现。我们还有一个线下活动品牌「离线空间」,我们会把生产的内容带到线下,跟更多的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这也比较符合我们「离线」品牌的内涵。我们在明年还会有一个俱乐部的计划,现在还在「离线」中。所有这些东西,就构成了我们的品牌。像我在《开始游戏》卷首语里写的,「离线」真正服务的是爱思考与创新的人,我们都处在这样一个跟科技、技术紧密结合的时代。这个时代里面爱思考与创新的人就是我们要服务的群体。我们会关注科技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生活,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会聚集一些思考者、行动家,把他们的思想在「离线」平台上去分享。不管是我们的微信号、线下活动,还是俱乐部,就是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大家可以相互连接。可能有人会具体地问:什么人是你们的读者,或者说服务的用户?我列举了一些。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会把自己放在某一个分类里面。当然我列举的这些东西是比较实际的,比如技术工作者、艺术家、创业家、科幻迷、工具控之类。其实,我相信每一个人一定会有一种属性是属于这些分类的。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在「离线」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的归属。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现在的实体产品,也是我们目前我们最重磅的一个产品,「离线_Offline」这本MOOK。它在今年9月份出了第一本《开始游戏》,第二期《黑客》会在12月初开始上线。游戏和黑客,其实都是技术这个领域里非常重要的亚文化,这也是「离线」在内容层面上一直关注的东西。但是我们可能更多地会去关注技术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技术的反馈,算是一个闭环、一个回路。从内容本身来讲,我们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探索,第一个是长文。当然,现在的杂志书不少,像大家耳熟能详的《知日》、《鲤》等,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东西。但是,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做了新的尝试。现在,我们的时间被碎片化了,我们看到的内容其实也被碎片化了,因为你没有很长时间去做深度的阅读。你可能读上一两千字去了解一些核心资讯,然后就觉得OK了,不会做深度的阅读了。可能一本十几二十万字的书,你现在需要花几个月去读,或者你现在已经不再读书了。「离线」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就是对于长文的一种探索, longform在国外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在国外,如果是一篇合格的长文,要尽量在五千字以上,更理想的大概是在六千到一万字这个长度。它会比杂志的文章有深度,但又远比一本书的体量少,但是它会囊括一本书甚至是更大的体量里一些核心的内容。在《1024》的创刊号里面,我讲到关于长文的探索,其实是跟Kevin Kelly探讨关于长文的一个趋势。因为在美国它已经被大众接受了,但在国内还没有,我们希望能做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所以我们每期在专题里面,至少有四五篇是长文章,就是五千到一万字这个体量的文章,给大家提供一个深度阅读的机会。从形式上来讲,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在探讨作为一本科技类杂志书,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性,才可以区别于一本文学书、社科书,或者是一本纯设计书。也就是探索在一个纸质的层面里,设计它能做到什么,或者说纸质的这个东西它还能呈现什么。无论是在《1024》还是在《离线》里面,我们都呈现了一些非常细节的东西。比如在文本版式上,我们怎么保证在纸书上获得最优的体验。其中包括一些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像是怎么把注释、图表运用到书里,像是阅读时间的提示。我们通过一些非常细节的东西在纸上探索更多的可能。即便现在大家一直在探讨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关系,但从我们做《1024》、《离线》的过程来,电子和纸质书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冲突。所以在《离线》这本MOOK上,我们还是会坚持在纸质上走下去。至于在这个纸书上我们用了什么样的细节,或者说用一种什么样的设计去定义新的科技阅读,我就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杨老师请上来,让他来跟大家分享。杨林青:探索杂志设计在互联网时代的可能性大家好。我不太善于说话。因为我的特长在于视觉化,就是用视觉的语言去表达。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从《1024》到《离线》,设计做了什么?我是一个书籍设计师,但是,我也做了一些杂志设计。大家知道,杂志和书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媒介。我参与设计的第一本杂志是《第一财经周刊》,当时他们要建立全新的阅读面貌和视觉体系。之后我还参与了《看天下》的整体改版设计。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基础,我今天才有可能理解什么是一本杂志,作为一个设计师我怎么去面对这样一个很特别的媒介。张悦然找我做《鲤》的设计的时候,我还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直到做了四五期《鲤》之后,李婷他们来找我,我才开始思考:什么是MOOK?对于设计师来说,我应该怎么去理解MOOK?既然它是一个不同于书、也不同于杂志的媒介,那我怎么去理解它?这种理解会直接影响我对设计的判断。不是说我有了电脑和软件,就可以去做一个版式,而是要利用这些工具,为这个特别的媒介带来一些特有的价值。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MOOK?首先,在讲MOOK之前,来了解一下我们这个世界,一切的信息都来源于一本书。最早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一本书来记录。我们可以看这样的一个图表,内圈是表示从手工书到精装书、平装书,再到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子阅读,外圈则是不断演进的技术。这个图很简单,我想说的是,由于外围技术的进步——手工排版、机器排版、照相排版、数字排版,促使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分解信息、分流信息,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吸收不同的信息,也才产生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书、报纸、杂志,乃至互联网。显然,这个演进过程是线性的,按照科技的发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这个线性的过程被打破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在发生改变,报纸、杂志、书籍也可以同时通过电子和纸质这两种媒介来呈现。这就像「基因」发生了异变,各种媒介开始寻求新的方向,并且积极地相互交叉和组合。我们今天谈到的MOOK实际上是杂志和书的一个混合体。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信息获取方式的革命,不是按照过去线性的演进逻辑,而是各种媒介都可以相互混搭,产生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再来看看这张图表。我想在报纸、杂志、书籍、电子阅读这四种媒介之间做一次适中的比较,通过分析它们的形态、重量、阅读特征、字号大小以及正文字体,让大家明白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对于我来说,如果不了解这种媒介的特征,我是很难抓住它的设计核心的。拿阅读体验来说吧。报纸实际上是碎片式的。报纸上绝不会有很长的一排文字,都是很短的,一块一块的;我们在早上或是晚上阅读,一般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去获取信息。杂志,我把它称作片段式的,它可以分成各种栏目,读者可以从栏目切入,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而且栏目有长有短,文章阅读的时间和一行行字的长短在发生变化。书我称之为渐进式的,需要非常的专注,从头到尾往下读。电子阅读是交互式的,它已经不是一个线性的,也不是片段式的,而是有各种交互,我们不仅仅可以线性阅读,还可以进行一种立体阅读。说到MOOK,就是杂志和书的特征的相加。那杂志和书的特征,融合在一起之后会产生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就是刚才李婷讲到的长文——longform。杂志的特点是多元与时效,就是它可以有非常多不同的观点,又具备时效性。而书呢,书是深入广博,对一个观点非常深入地挖掘和研究。MOOK就是两者的相加。从阅读上来说,一个是片段式阅读,一个是渐进式阅读,都要在MOOK里面得到平衡和展现。当然,刚才说的仅仅只是MOOK。但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一本特别的科技MOOK。张悦然主编的《鲤》是一本文学类的MOOK,当时其实我没有想这么多。但是由于做了《鲤》再接触《1024》和《离线》,我开始思考什么是MOOK这个问题。当我对什么是MOOK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就为下面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需要从几个方面去塑造这样一个媒介的特质。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四点,我点到为止。如果要说起来的话非常漫长,但是我觉得这几点可能是最重要的。第一点就是字体。这跟我们长时间的阅读有关,就像空气一样。如果我们天天呼吸着雾霾,肯定无法憧憬好的生活。字体是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关。我并不是想说字体的专业知识,在座如果是编辑的话也能理解。在整本杂志书里不同体例的文字有着不同字体的配比,这里我只谈谈与正文有关的字体应用,因为它跟我们长时间的阅读有关。首先我要为两种正文做两种复合字体。每种复合字体除了一款中文字体,还必须找到一款能和中文字体匹配的英文字体。首先,这本杂志书大部分的文章都带有英文单词,不只有粗有细,有斜体,还有其它特殊符号的需求。其次,它必须跟中文字体是非常绝妙的搭配,让你根本看不出来,感觉是它们是一体的,那就要从字形上严格匹配。这两种正文字体主体分别是方正书宋和兰亭黑,用于不同的文本搭配。第二个是字号行距,这是这本杂志书里面非常讲究的一个地方。正文字体的字号是10点(我们也叫10磅),行距是20点;注解字体是6点,行距是10点,我们通过这几条红线能看到它与正文之间的结构关系。我希望做的一个嵌入式注解,可以非常灵活地放在离被注释文本最近的地方。我们都知道注解一般是页下注,或者文后注、书后注。但对于杂志书来说,页下注是最便于阅读的,除非是注解太多或其它原因,我们才选择文后注、书后注。我们选择的是当页注,但又没有做页下注,为什么呢?因为这本杂志书里有不少的长文。我们希望通过嵌入式注解来调节视觉阅读,让人感觉它在版面中很活跃,使得长文不枯燥乏味。在阅读的时候,注解成了一个很好的视觉停顿。而且嵌入式注解的设计是很灵活的,为了让它达到一种灵活,注意看两倍的行距——正文的行距是20点,注解的行距是10点,也就是说正文的行距是注解行距的两倍。这意味着两行注解和一行正文正好是合的,这样我就可以进行非常自由的调整。有了这个数据的支撑,我可以非常细致甚至非常精确地,用我的感受把注解放到我想放的任何地方。这样既能达到阅读上的舒适,还能调节你的视觉。第三方面是系统建构,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是看不到这样的隐形结构的,这是我为《1024》带来的结构。它都让我们都很吃惊,原来可以在这里面做非常多的东西。简单地说,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在对文本进行分析之后,建立起阅读的节奏。我是这样做这件事情的。总的来说,这个系统是一个统一的依据,可以让我在这个页面上很好地规划每一篇文章与空白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阅读时的逻辑和节奏,文章与文章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板块与板块之间是什么关系,甚至细到利用它来构建复杂的图表。其实它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的。刚才我说的正文字体的行距是20点,注解字体的行距是10点,这是以5点作为倍率建立起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利用键盘就可以调整版面效果,把想要的结构与我的感觉协调统一。比如,我们做一个大型的图表,这是跟刚才的一篇完全不一样的文本,但是它们基于一样的结构,可以去支撑这样一种信息形态的构建。建立起这样一种结构之后,我在里面会非常快地找到一种文本组合方式,这对设计师来说是很方便的,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东西去依存,没有东西去考究,没有东西支撑我的判断,什么都是靠感觉的话,仅仅通过几条辅助线,想构建这种复杂的信息是相当困难的。接下来再谈谈图表设计。因为这是一本科技杂志,在国内与科技类相关的好的图片很难找。这就意味着,这本杂志有一个非常大的局限性。我们做《1024》的时候,为了几张图片花了很多钱。作为一本杂志来说,图片有缺失,很多东西就需要另外的视觉效果来得到转换。我并不是说图表代替了图片,而是我更需要在图表这个环节上下功夫。图表并不是简单的图解,它是对信息的一种解构和重构。比如,这两篇文字,编辑给我的时候,是数据和非常琐碎的文字,我要在这些原始信息中找到逻辑,并通过图表的转换,让你很容易吸收里面的信息,甚至可以得到比内容还要多的信息。当然,最后还做得很好看、很艺术。我可以简单地展示一下从《1024》到《黑客》的图表。这是《黑客》这一期的。最后要谈的一个问题是,杂志的阅读识别问题。什么叫阅读识别?你长期在阅读一本杂志或者里面的某个栏目时,你的头脑里面是有记忆的,除了内容,视觉上也是会有记忆的。比如,它的版式在你的头脑里留下了一种阅读记忆,而这种记忆反过来会为杂志下一期提供给你的内容带来一种识别性,这种可识别性对于杂志这个媒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随意选择几本国内同类的杂志,并把封面撕了,那么我们很难通过内文来判断这是哪本杂志?但当你把《彭博》撕了,把《连线》撕了,你还是能够认出来谁是谁,因为他们的版式让长期的阅读建立起来一种记忆。除了让杂志里面每个栏目被识别,我还试图做到在翻书前可以检索。「检索」这个词其实有点互联网色彩。举例来说,就像我们对电脑里面的文件进行归类整理,为不同的文件夹取名,便于我们很快捷地找到想要的内容。其实一本杂志也具备这种功能。所以不同栏目的文章在书的切口上可以有不同的质地,就像一个一个的文件夹,希望通过这种处理为阅读提供一种检索的可能性。很可惜后面没有继续做,但我们还会把之前我们认为非常好的一些思考再回炉、融合到现在的《离线》杂志当中。这些不同的切口在无形中传递一种信息:这是一个文件夹,你可以打开它。而且,这样的文件夹,你很清楚里面是什么样的文章,每次都是这样,虽然每期可能会有不同的颜色,但它还是保留了统一的风格。关于阅读识别,比如说《1024》的专题。它是这样的一个版式,这是「遗产」的版式,这是「前言」,这是「未来」,这是「工具」,这是「写作」,这是「缓读」。它们基于一个网格系统,彼此之间既有基因、血缘上的联系,又以非常不同的阅读面貌呈现出来。在有一定关联的情况下可以把整本书贯穿起来,它提供了这种阅读上的可能性。这个是这一期的整个版面情况,大家能看到整个页面的构成。这次我们又尝试了只用双色来做科技杂志,但每期的颜色都不一样,就是黑色加上另外一种颜色。这是这期《黑客》,做得非常地「黑」。除了「写作」这个栏目,其他部分都像是夜间阅读模式,很酷,这期我也很期待。问答部分宁宵宵:大家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从《1024》到《离线》有何变化?李婷:刚才杨老师讲了从《1024》到《离线》设计上的一些变化,他想要特意拉开一些距离。从内容上来讲,我们出版了《1024》之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反馈,包括我们自己对内容也有一些考虑、一些策划等。其实核心上变化不是太大,主要是一些细节方面的考虑,或者说内容安排上更灵活了。从书的整体体量上来说,在做完《1024》时,我们编辑部内部做了一个评刊,我们自己的评价就是「用力过猛」。因为当时做的时候预计整本会有十二三万字或十三四万字,最后实际出来有十七万字。这对于一本书来说,已经是非常厚了。再加上版面设计,每页字数会比较少,就成了一本非常厚的书。大家要是读一篇10000字的长文章,就要翻几十页,可能会有些不方便,这个问题在评刊时我们反思过。所以在做《离线》时,我们就对书的整体内容做了一些调整,《离线》杂志有11万字左右,我们把长篇文章减少了一到两篇,在里面添加了图片、图表这些元素,这也是在阅读体验上的一种优化。除了内容体量上的一些变化之外,我们在选题上也做了一些微调。我们在《1024》做人工智能时,定位是很高端的,我们选取的都是这个领域里绝对的大咖。这些文章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普通读者接触时会有一定门槛,我们自己在消化时也用了很长时间。我们去年五六月份定这个选题的时候,大部分人讨论的还是「机器去抢人的饭碗了」之类,只有我们是从两个方面去说的,一个是机器可能会具备人的思维,另一个方面就是人其实可以变成机器,包括我们自己所说的人体机器化——cyborg,所以我们这个主题叫「共同进化」。现在一年多了,我们发现有一些媒体也开始用这样的标题了。所以,我们在做这些内容策划时,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的。但对于有些读者来说,这些内容过于高深,入门或者想要更深入了解时会有一些困难,所以我们做《离线》第一期选择了「游戏」这个主题,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平易近人的入口。宁宵宵:我问一个比较细节的问题。你做这样一些有前瞻性的内容时,是怎么来组稿的,内容上是什么样的比例?李婷:其实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像我们这样的科技类杂志之前没有。以前我们看到的科技杂志都是商业性质的,现在的科技报道其实还是商业报道,而对于科技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文化生活、我们的思维等,其实是没有的。作为这个领域的第一人,我们的挑战在于,这个领域里好的思考、好的作者更多是在国外产生的,所以我们现在国内和国外内容是三七开的比例,三成是国内的,七成是国外约稿。国外约稿包括作者约稿和媒体内容,还有的是我们针对一个话题去找一些作者写过的文章或者书中的片段。比如我们第一期做「开始游戏」时,就是把游戏这个产业中不同的角色剥离开,包括游戏设计师、游戏公司等,针对每个角色去约一篇稿,或者找一篇合适的文章共同形成这个专题。大致的策划方式和文章类型的组成就是这样。宁宵宵:编辑同行共同关心的问题还有,你是怎么找到杨老师的,怎么让这样一位知名设计师参与进来?杨林青:和他们一起工作,我觉得自己年轻很多,选择和他们一起,因为很好玩。我在工作中对编辑的要求很高,因为我知道一个设计师如果要做出好的设计,编辑是基础。以前我有过编辑的经验,所以我会站在编辑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像我刚才说的图表设计,编辑是文字思维,我是图像思维,如果编辑也有一些图像思维,我们在一起就会非常容易讨论。做这个选题,刚开始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了,而不是他们先做好了内容再给我。一般在这个选题整体架构出来时,我们就会开一次会。一方面让我了解这个选题有什么内容,另一方面我会提出一些要求和引导。比如上一期做游戏手柄,我们就在想这个可能需要通过插图的方式呈现,需要设计师提供怎么样的插图呢?我们看到这一期的游戏手柄,后面有很花哨的一个背景,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个图案是跟属性有关的,它会告诉你这个手柄是旋转的还是遥感的。更有意思的是,有的手柄不只有一个属性,它是两个甚至三个属性的叠加,这在图像中也能一眼看出。说白了,我首先是一个视觉编辑,要与文字编辑互相弥补,这样才能在讨论时达到高度的共识。比如这期(《黑客》)做50个写作工具时,我跟周南做了四五版,我也很愿意有这样一次次沟通。我要理解科技,他要理解视觉,我们逐渐达到高度的统一,这样也是相当有挑战的。这种重复我一点都不觉得烦恼。宁宵宵:有些编辑会觉得,面对著名的设计师,我们会有点不敢提意见。杨林青:我和李婷其实有过很多次争论。但是我们会回到一个理性的状态,就是针对一个问题讨论。李婷:我们做这个科技杂志,想的是它一定是和别的文学类、商业类杂志不一样,它一定要具备自己的特征。这也是一开始为什么我们找杨老师合作,我们是想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在确定选题后,我们开始跟杨老师聊,这一期我们要做黑客,做黑客的话它要有一定的气质。我们在最开始时要根据这个气质来定这个基调。说到执行层面,刚才杨老师也举了两个例子。我再补充一下。比如说,这种纹路代表了不同手柄的类型,它原先一张非常大的海报,海报上有许多线条,这些线条代表了每种手柄的进化发展时间,它的逻辑和我们最终表现出的逻辑完全不一样。这个图是杨老师重新设计的,除了每一种手柄代表某一种类型之外,这是原先规划好的,整个都重新设计的,大家再看到原先的海报图是很难想象的。还有黑客工具箱,一开始没有人头、数字,也没有图片,什么都没有,我们的编辑周南一开始做这个策划时,就是把50个人的工具箱里的工具都挑出来,把这些文字都拿出来,最后再把一些数据统计出来,这都是文本形式的。杨老师是在后期重新做这个图的,和原先的文本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刚才说一本科技杂志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做的这些手柄和工具箱的数据等都是独特性的体现,这在一般的文学杂志中可能很难看得到。宁宵宵:杨老师,这个和《鲤》的设计有什么不一样?杨林青:很不一样,《鲤》是一本文学杂志。说点题外话,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工作,因为我以前的工作都是和文化艺术有关,做的设计大部分都是和文艺相关的,很少接触到理性、科技一类的东西。这让我特别感兴趣。我个人做事情很有逻辑性,很喜欢做图表设计,我早就在等这样一个机会。宁宵宵:现在你们只选择纸质出版,是出于质量上的考虑还是其他?未来有做电子出版的计划吗?李婷:我们的电子版在谋划中,就是明年。对于电子版,我们有两点的考虑。其实之前,我们的团队都做过,东西文库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家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时发行的出版公司,甚至电子版先行。我们的电子版定价非常高,是纸质版的80%。所有买我们书的人都会说你们定价很高,但对我们来说,电子版只是改变了内容承载方式,并不代表我们就该去低价。我们这些经历经验一定会用在《离线》上面的。只是我们不想很仓促地去做,比如我们把这个内容发一个PDF,很快上电子版,这是我们没法接受的。尤其对于杨老师,对于他的设计来说。要怎样定义电子版,这是我们要考虑的。和我们相似的一些杂志,比如《新知》,它的电子版在kindle上是纯文字的,以很便宜的1.99元的价格来卖,它承担的更多的是一个营销推广的作用。这种方式也是我们的考虑之一。另外一点,我们没有很仓促去做电子版,是因为我们虽然看到的是一本很厚的书,11万字,但每篇文章都很长,书里总共只有十来篇文章,不像大家想象的杂志那样有几十篇文章。我们想等以后积累更多的内容,在电子平台上能有更多的机会,玩出更多的花样。这可能需要一定的积累,而不是把手上的内容马上散播出去,那样对内容不是足够的尊重。所以还要等明年,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宁宵宵:我昨天看到《人物》杂志的报道,全篇都是对北京地下情况的报导,比如地下防空洞等。它是把最吸引人的那部分——地下有多少人住拿出来去卖,这样你看到兴头上就会去购买这篇文章。现在国外卖长文的这种方式已经在运行了。李婷:对于长文来说,比如《离线》里的长文,其实我们还是控制了一下文章的长度。比如一篇文章翻译过来有两三万字,我们可能会做一些删节,在书里就是一万出头。这种单篇长文出售,我们也想过。以前我们做电子版实验时,有一个备选方案就是对于那些有删节的文章,把它的完整版拿出来单卖。像两三万字这样的文章,可能已经算是一本小书了。对于大家来说,用手机等花上半个多小时读一篇两三万字的文章也会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这个是有实验性质的,包括我们在东西文库做过的一些三四万字的小书。当时我们一本三四万字的书大概卖12元,最好的一本卖了五六千册。其实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惊人的。不管做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还是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其他形式,做书的核心还是内容。内容本身的价值决定了它的价格。我们准备这样尝试,根据内容本身来定价,看看这样会不会给这本书一个公道的回报。宁宵宵:有一个观众问:除了纸质出版和电子出版,出版还能有什么媒介形式?对此,我可以说一下。我们「一席」团队的主要成员也是做出版出来的,当时做完《乔布斯传》以后,我们觉得虽然做了这么多,大家买的会有多少,换一种视频讲述的方式是不是会更好一些?所以我们就做了两年时间。有朋友跑过来问,你们要不要把演讲稿再结集出版,我们觉得本来这个内容是以视频形式免费传播的,已经传播了,就没必要再把它做成演讲稿的形式来卖钱了。宁宵宵:还有一个朋友在后台问,怎么样看待快阅读和慢阅读?怎样在快慢阅读之间转换?李婷:虽然我们自己是做长文的,为长文代言,但我们并不认为其它形式的阅读就应该消失,只是长文阅读是我们的一个主张而已。我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我的通勤时间只有20分钟,一般会看一些咨询类、快节奏的信息,短时间内可以吸收的。如果要去比较远的地方,比如有1个小时在路上,就会去考虑看一篇万字左右的长文。在周末或晚上,还是应该给好书预留一些时间的。我一个月大概会读3到5本书,已经是很慢的了。我觉得集中时间的阅读比较重要,如果每本书你一天看三五页,看上一个月,对一本书来说没什么意义,看着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根本都不记得自己看了什么。总之,要对于自己对信息的需求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杨林青:我读书主要有两种情况:我的工作要求我去读很多书,迅速地理解它,把握它。当然我的生活上面不太稳定,有段时间特别想坐下来读书,晚上回去或者周末我会很专注地用几个小时连续地读,工作一忙就断断续续的。宁宵宵:我们的工作经常要出差,基本上每个月有半个月的时间都在路上。我一般会在豆瓣阅读上买一堆书,我在豆瓣阅读上付费购买了一两百本书,如果连续四五个小时坐高铁,看书的速度就会非常快,基本上出差几天都能读完一两本书。我们在见讲者之前,基本上要把他的著作快速阅读一遍,找到聊天的点。2014年,根据豆瓣上的标注,我看书可能有100本左右了。宁宵宵:有人问你们是怎么经营粉丝社群的,对于线上、线下的人群会有一个怎样的考量?李婷:因为大家更多看到的是实体书,所以会把我们归类为一个出版公司,但实际上这本MOOK只是离线品牌的一个产品,而微信号「离线时间」在内容丰富之后会成为一个App一样的东西。未来可能会建立一个基于好工具、共同兴趣的爱好者社区。而离线空间马上就要做线下活动了,我们会针对书的主题做各种活动,12月份我们会和极客公园合作,做「开始游戏」这个专题的线下活动。明年我们大力推广要做的是一个极客俱乐部,类似于会员制度,会有一些会员福利,比如会对MOOK进行订阅。我们还会组织一些会员的交流活动,给社区粉丝提供的一种社交机会。这就是我们对于离线品牌的一种定位。宁宵宵:有人说出版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在拥抱互联网、拥抱科技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和挑战是什么?李婷:无论这个挑战和障碍是什么,我们这个团队都是走在所有出版社和出版公司前面的。刚才在我谈到跟创业有关的事情时,有一点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很多人对于出版这个古老的行业和编辑这个古老的职业,都有一种误解。大家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先把自己的定位定得比较低,就感觉这个行业已经被时代抛弃了。所有的行业去拥抱科技、互联网了,只有我们这个行业日薄西山。这个定位本身是有问题的,就像现在大家去谈投资、创业什么的,都觉得一个编辑创业是不太可能的,或者说做出版创业很困难。我觉得,无论是做创业还是找投资,首先你得是这个行业里面一个专业的人,或者你手里握着某一个可信的资源,才有可能去做创业、去找投资。我觉得在没有专业的情况下,谈任何创业都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编辑,先不要去想这样的事情可不可能,先去想自己是不是一个职业的编辑。比如你是一个做儿童类图书的,对童书是不是足够了解?对这个市场是不是足够了解?对这个选题的作者、读者的需求是否了解?了解之后再去想有没有可能多做一些事情,开辟一些新的需求。只要你是一个专业的人,就有可能去做创业。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抬头去看事情,这样是很难看得远的。宁宵宵:还有一个问题挺尖锐的:靠做MOOK和卖书获得的收入是否能平衡成本?利润会高吗?商业化层面的思考能否分享?李婷:其实只要在出版行业待过,大家每天都会讨论这个问题。这首先是和这个行业里面的「病态生态」有关系,我们的书价与国外相比太便宜了,我们自己作为一个编辑、作为一个出版人是希望把一些更有价值的内容更有价值地体现出来,这是我们使命里的一部分,不能屈从于「出版就是一个不挣钱的行业」。说到我们自己,我们当然核算过一本书的成本要卖多少才能赚钱,才能养活团队。这本书我们要卖到两万册,才有可能养活现在的一个团队,在初期还没有卖到2万册的时候,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我刚才也说了,我们并不只是做MOOK这一个产品,还做离线的整个品牌。在以后的布局里,MOOK只是我们内容输出的一种方式而已。我们现在卖45块钱,还是有很多读者反映我们卖得贵,但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赔的。这也是我们自己在做这本MOOK时候面临的悖论,这是创业路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宁宵宵:我觉得「做書」这个平台的特点都蕴含在它的名字里了—— 一个注重「做」的平台。今天下午的分享我觉得纯是干货。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活动现在就要结束了。谢谢做書,谢谢各位嘉宾,谢谢所有到场的朋友。致 谢特邀主持 宁宵宵设计 刘伟(9527)签到 默默 小白摄影 卢淑婵录音整理 王末琪 豆子Bohne现场协助 潘潘 冯率 叶心忆场地支持 时差空间主办方 做書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离线·开始游戏》本篇内容回复序号为“026”。联系我们,请写信至:ai@。在微信添加“离线的机器人”(offlinebot);豆瓣小站:离线offline;新浪微博:@离线offline;微信:theoffline。
微信扫一扫获得更多内容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离线时间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于 离线时间
科技、文化,及未来
广告 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离线时间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2月4日 1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不是不可代替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