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对爱我的人为我痴心不悔造成伤害会怎样

一个深爱我的人 被我的脾气伤害到了 以前是真的特别爱我 什么都会包容 但现在他对我说对我没什么..._百度知道
一个深爱我的人 被我的脾气伤害到了 以前是真的特别爱我 什么都会包容 但现在他对我说对我没什么...
一个深爱我的人
被我的脾气伤害到了
以前是真的特别爱我
什么都会包容
但现在他对我说对我没什么感觉了
说对我还有阴影了
他说他看见我的改变
但就是对我有抵触
对我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
我想问怎样让他重新爱上我
像以前那样对我
我知道错了
我已经改变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如果他真的被你伤害的很深已经失去信心了。那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不会再想以前那样了,真的,因为你已经把他改变了,而且你自己也知道是你自己现在离不开人家额,不更不能去倒贴,以后的苦日子有你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再喜欢他也不能表现到脸上来,他对你冷淡了,你也不需要表现出很在乎他的样子,简单点说就是每天做你自己,看能不能再吸引到他对你的兴趣, 不然的话 ,你要是倒贴过去 ,以后的日子就是你求着他过了!!!吧一切都像开点,不要去太在乎一个人了,
自私点 ,但并不是要你对他乱发脾气, 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和他发脾气,但是也不要表现的太在乎他了,就好了。
放下吧,重新找合适的人。没有回头的余地,男人狠起心来,是无法比拟的。
何必呢,不爱就是不爱了。有缘无分,我们总会错过某些人,然后成长,遇见可以相伴一生的人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果忘不掉心里的那个人.对于身边爱我的人会是一种伤害吗?_百度知道
如果忘不掉心里的那个人.对于身边爱我的人会是一种伤害吗?
曾经我是如此相信那个我现在努力想忘掉的人.他的欺骗对我来说一种最大的伤害.努力过后才发现,想忘记真的很不容易.现在的我身边有个对我很好的人.我想珍惜现在的幸福.可是心里的影子总是挥只不去.我该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越得不到越是珍贵 所以钻石才那么迷人 因为稀有跟昂贵
当你重新爱上另外一个人 的时候就会对前一段没得到的爱情释怀了 时间可以治疗伤口 新的爱情可以痊愈伤口
喜欢一个人应该争取,但要适当,努力过后如果不行就果断放开,至少放开的时候他还会想你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而不是一种得到,不如就该吃吃,你能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对方负责~毕竟,想的再多还是要去面对。相信自己.,也不应计较对方能给你多少。 世上无难事,唯有用宽容。、体谅、信任去携手构筑真爱,老天爷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必再自己给自己添加多余的负担了,爱情是一辈子的事~ 虽然我的答案不是很好~但希望您能满意 缘靠天定,只怕有心人。 感情是一种付出,要学会放弃~对自己负责。用心经营你的爱情就一定能得偿所`愿,该睡睡。 放轻松.您好。:真爱需要2个人一起去努力~彼此要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守护~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若感觉不爱了。,份靠己为.
世间没有天生就契合的两个人。,因为你本来就一无所有,从不眷恋任何一段爱情,很高兴为您解答。 太容易的人生就没多大意思了对吧^_^ 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哦o(∩_∩)o。
爱我的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脑子不清醒,经常胡言乱语,可是我好害怕对爱我的人造成伤害,不知道该怎么办?_百度知道
我脑子不清醒,经常胡言乱语,可是我好害怕对爱我的人造成伤害,不知道该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得把关系巩固好了,就不怕出事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胡言乱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王志寰: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昨天的沙龙除了问答环节,王老师还带领我们做了简单的自我测试,考评自己心中是否有大爱。
进入低频脑波,你最感恩的人是谁,你最怨恨的人在哪,想对他们说什么?&
爱恨一线间&&
你对闪现的答案感到惊讶吗,最亲最近的人,为什么&&
问:今天的题目是:爱我的人伤我最深,我怎么觉得是我爱的人伤我最深,怎样理解施与受的平衡?
答:这两种状况在我们中国文化里都出现了,原因就是大家都把情当爱,实际这是一类问题。通常情况,最爱我的人是父母,考虑亲子关系的问题。我爱的人,是在青春期后,有了男朋友,你所爱的男人,一般都是这样。幼年伤害是被动的,不得不接受那样的家庭环境,以为这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就被动接受我们遇到的一切待遇。事实上,成年后你选择的异性关系也不完全是主动的,这里有很多潜意识,被动的东西,并不是冷静考虑后选择的。你在寻找男朋友的时候不能独立,那就等着挨枪子吧。他们为什么会伤我呢,因为他们过去被伤害过,就一定要把情感伤害转嫁给你的,你是逃不脱的。这就是一代代往下传的文化无意识。
问: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真爱?&&
答:不是,内在品质好的人,给出来的东西就接近真爱,否则&爱&就是有条件的。有真爱的人都是社会上最优秀的,处在巅峰状态的。
问:真爱是什么含义?&&
答:真爱是不需要还的,是大爱,有条件的就是要还的,&情&就是要还的。贪情是一种依赖状态,这是被伤害人的心态。人际交往中如果不具备大爱的能力,总有需要还的情,就不行。真爱是一种状态,人越往上走越要懂得大爱,而不是有条件的爱。情这个东西是不能跟很多人有的,否则内耗就大。个人的情多,个人的内耗大;一个民族的情多,民族的内耗就大。保持距离!保持真爱,不需要人家还什么,也不对别人抱期望,这样自己的效率就高。
问:为什么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原因是什么?范围缩小到亲子关系,孩子怎么被长辈伤害的呢?我想知道我父母怎么伤害我的,知道原因,然后尽量减少我对我小孩的伤害。
答:如果你的父母从他的父母那里受到伤害,他也不可避免的要伤害下一代,这是逃不掉的。
千万不要搞挫折教育,最重要的是平等和尊重。当你觉得自己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请记住我一句话,孩子一定比你健康。尤其是青春期之前,你可能觉得孩子有很大问题了,对不起,请你一定记得我这句话,孩子一定比你要健康。这时你再想起来尊重平等,绝对不是教育和被教育。以请教的口吻对孩子,这是平等尊重。你越矫正他,他青春期的逆反越严重。美国有专门的研究指正这件事:半岁的孩子就知道是非,所以他知道你有很多问题。
问:如果总是这样孩子会飘飘然的?
答:哈哈,你放心不会,这是你的恐惧,事实证明不会。你回去实践你就知道了,这是有实践支持的,不是理论。
问:那这样孩子就没有逆反了么?
答:当然,优秀的孩子都没有逆反,你去问问刘翔和姚明,他们没有青春期逆反,他们的邻居和朋友都会说他们很小就很懂事,很懂事是因为他们很小就被尊重。别担心,孩子做不出什么了不起的坏事,别往大处说,只不过你拿不出尊重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被伤害。
问:从父母角度来考虑,生活压力挺大的,自己都爱不过来自己,怎么能更好地爱小孩呢,真挺难为父母的!
答:父母并不是故意伤害我们,非但不是故意的,而且还都尽力了。在座的每一位能到这里来,说明大家都尽力了。下一代的成长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只需要对他们的尊重和平等,也不用攒钱然后把孩子送出国留学。我认识一个非常成功的男孩子,陕西山区里出来的,他说你要到我家去,想看天,就必须扬头,不扬头就看不到,因为山太高了,他家就在那样一个穷山沟里。我说我是做心理健康的,你能简要告诉我,你的内心为什么能有那么充实的爱么?他说我就给你举一个例子吧,这是每次遇到困难必然想到的,也是每次遇到困难可以从中得到力量的&&他说,我就记得一件事情,小时候我爸爸妈妈轮流抱着我,不让别人抱,我就记得这一件事;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因为他们怕别人掐我。你们看就这么朴实简单!因为这个这孩子走到哪都是最优秀的,干什么都没有障碍,遇到生命威胁都能逃出去。他外出打工被人骗钱,兜里就剩几毛钱的时候,徒步走回山西老家去&&因为他心里有爱,可以把能量重新找回来。
问:佛教里讲每个人都可以是佛,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这种善根么?怎么能让每个人的善根恢复?
答:太对了,我不懂宗教,但我现在做的一件事叫&灵根扶正&,有相关理论配套。我在这里做过一个活动,叫&开悟难不难&。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开悟状态,是很健康的,很喜欢自己的,但这些都慢慢失去了,就因为我们在十二、三岁之前的生存环境没有得到尊重和平等,在21世纪通过一些最好的办法,是可以恢复真爱的。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少的真爱,越来越多的情,越来越多有条件的爱,为什么会这样退变?根本原因是我们幼年缺失真爱,结果我们不能爱自己,当我们自己感受不到足够爱的时候,我们发慌的时候,我们就从外在世界找一些东西,有钱、有物、有性、交友,学知识&&
来达到自己内心的短暂平衡。
(编辑:佳霓)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四谛在佛教里的重要性?_百度知道
四谛在佛教里的重要性?
提问者采纳
才能了脱生死!也是万法的开始是佛教里的基础,学好四谛!有着很重要的位置,也是结束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所以要正信佛法,是真谛,就要按四圣谛去修行、真理的意思。四圣谛确立了佛法的目标是离苦得乐,以及离苦的途径谛
何为四谛?就是苦、集、道、灭。佛家认为人生本苦,当年释袈模拟王子就是因为参透了人生的苦,才会在菩提树下研究起来,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的。而佛家苦苦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死不灭或灰飞烟灭。这是佛家的大纲不可舍弃,是很有道理的,对人生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小点点原创
四圣谛是佛陀首次对五比丘开示的佛法,内容包括四圣谛——苦集灭道的三转十二行。到我博客阅读《四圣谛经》便知一二。
整个佛教不异于四圣谛!
是佛陀证悟并晓示世人的关于人生真实状况的价值判断及其解脱道路的真理
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堪布慈诚洛珠 开示
今天针对四谛做一个开示。四谛与以前所讲过的二谛(世俗谛及胜义谛)有什么不同呢?二谛是见解的对境,四谛虽然也有见解对境的成分,但主要是以修持方法为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修持才能获得解脱的主题而宣讲的。所以二谛与四谛在佛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常识,如果能够了解,就会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如果不广学二谛或四谛等佛教的太多理论,而只是学到适当的理论后专修也可以,但除了一些极利根的人以外,是很容易出差错的。
譬如:如果只知道人身难得、轮回痛苦的道理,往往在修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修这些到底能不能得解脱?如何得解脱?修的是不是正法?这些疑问一旦出来,由于没有闻思的智慧,自己无法解决并产生困扰,从而成为修行的违缘。但是智慧却可以帮助和鼓励我们,所以,作为修行人,还是应该有一些应有的智慧,这些知识对于实修的人来说也不但是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常识。
四谛的修法就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开始。出离心让我们超越轮回,菩提心让我们在超越轮回后却不离轮回。这二者之间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如果没有出离心、不能超越轮回,我们就与六道众生无异,谁也没有能力去度化他人。若要超越轮回,就必须断除贪欲轮回的念头,但在超越之后,却不能脱离这个轮回世界。所谓“脱离”的意思,就是得到涅盘后不度众生,只追求自己的解脱。声闻缘觉就是不但超越而且脱离了轮回,他们安住在灭定中,因定力有限,所以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度化众生。
但大乘佛法则要求超越却不能脱离轮回。因为大乘菩萨不论是修空性、无我、或大悲心,其目的并不是要逃避轮回的痛苦,而是为了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更完整地去利益众生,能够更无私地付出。凡夫因为没有超越轮回,所以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们身不由己地要流转轮回。而大乘菩萨虽然超越了轮回,却自愿不离轮回,因为他们深知,要度化众生就必须身处其中,因为在涅盘中并没有众生,所以大乘菩萨不能脱离轮回。在这点上最重要的,是要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分开来看。
何为四谛?就是苦、集、道、灭。为何不是五谛或三谛呢?因为一切所知,或所有存在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种:涅盘和轮回,在这之间没有第三种存在可言。轮回有它的因果,涅盘也有因果,两对因果加起来就是四谛,佛教的四谛就是以因果来解释轮涅。
凡夫为何流转于轮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这个不朽问题的答案,只有佛才能阐释,即使其他人精通了世间的所有学科,面对该问题,脑海中都只能是一片茫然。
佛陀以无碍的智慧,将此问题的答案向我们一语道破:不论是做人或做畜生都有各自存在的因,既不是偶然,也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这个因叫做集谛。而苦谛,就是轮回的果。为何取“谛”字呢?“谛”就是真实的意思。这是否意味着轮回是真实的呢?并非如此。之所以称之为真实,是从圣者的角度而言的。因为凡夫的所见与圣者的所见有云泥之别,凡夫人因被种种无明所遮障,所看到的是虚假的幻觉,而圣者看到的则是真实的,所以“谛”字并不是依凡夫而取的名称。
那么,究竟有多少真实的东西呢?有四个:轮回的因是集谛,果是苦谛;涅盘的因是道谛,果是灭谛。灭就是通过修行之道而消灭所有的业障、痛苦,远离轮回一切不清净的现象。
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在诠释四谛时,用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来说明:从一个人生病、看病、吃药,到最后重获健康。医生治病的过程有四个步骤:一、必须知道病的本质;二、必须断除病源,如果不将病源根治,想直接阻止病痛是没有用的;三、给药;四、药到病除。任何医生给人治病,都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首先,如果不知病因就无法下药,知道病因但没有药、不懂药理、或下错药也起不到作用,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必须从知道病因入手。同样,四谛也和治病的四个步骤相对应:“苦谛”是所知,“集谛”是所断,“道谛”是所修,“灭谛”是所获。
我们首先也必须知道轮回到底是什么?人的生老病死以及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以上所有的问题都可归纳为两个字————苦谛。了解苦谛以后,就对如何解决生老病死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它们的根源就是集谛,要断除这个根源,该采取何种方法呢?生理上的病症需要适当的药物,医治生老病死则需要修习正法。对治烦恼执着,必须利用某种与它针锋相对、尖锐对立的东西去将它推翻,不然起不了作用,这就是道谛。其结果就如同对症下药后病人能重拾健康一样,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小乘修行人只希望解决个人的生老病死,大乘菩萨的发心是不仅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更要解决所有生命的生老病死。
要完全做到这点是极其困难的,单凭个人的力量去度化所有的众生,即使是佛陀,在一世之中都无法完成。但佛的能力和愿力是永无止尽的,他时时刻刻都在度化有缘众生,即便如此,佛也无法度尽所有众生。能否度尽不是首要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在为此而奋斗。四谛就是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宣说的。
1.苦谛四种行相的重要性
关于对苦谛的认识,无论是显密两宗,还是大小二乘,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此处就讲显宗大小乘共同的观点。四谛中的每一谛都有四种行相,行相是《俱舍论》中的专用名词。四谛与行相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喻,假如脸是苦谛的话,脸上的五官就是行相。《俱舍论》讲苦谛有四种行相:无常、痛苦、空性、无我。比较笼统地讲,苦谛就是轮回中一些不好的、不清净的现象。如从细节去看,就有所谓的四个行相。虽然密法在不共的见解上不承认此行相,但无论显宗的小乘、大乘,在此问题上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以前提到过,除了一些菩萨以外,没有一个智慧生命是自愿流转轮回的。虽然现在有些人在被催眠时,会说他们是故意投生于轮回的,但这么说可能是撒谎或出于自己的幻觉,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来的。为何非来不可呢?就是因为由业力而产生烦恼的缘故。就像农民种庄稼,种子本身是无情,不会思维要生出何种果实,但在适当的温度与湿度的条件下,果实就产生了。同样,人在中阴时也是漫无目的,没有任何具体的想法要做什么,但还是来了,这就是因为已经有了转生轮回的因,无论是否愿意,他们都别无选择。如果真的有选择,又有谁会愿意去做牛做马或过痛苦的日子呢?
之所以要认识苦谛并非出于好奇,而是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就像医生为了治病而去观察、分析病的来源一样,认识苦谛就是为了能断除它,具体的方法就是先要找出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对此有种种说法:无因无缘、造物主的安排等等。但这些说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只有单方面的认可不能算是证据,只有被有智之士一致公认为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论点,才能算是根据,而这些立论都是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说服他人的。
凡夫流转轮回的根本原因就是我执,由我执而产生贪瞋痴。因为有了我执,就会想方设法利益自己,为一己之利而奔忙。如果没有我执,就不会产生利己的念头,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种种善恶之行。
有些宗教喜欢说神论鬼,佛教虽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但却认为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我执,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魔鬼。外在的魔障最多只能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例如生病或不顺遂,却无法将我们束缚于轮回,就算集中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鬼,也无法使我们流转轮回,唯有我执有此能耐。但我们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常时存在于心中,并深得自己欢心的家伙竟然是个魔鬼。如果我们不想再继续走轮回的路,就必须先将此魔消灭,之后才能过得自由自在,不再受到它的扰乱。
既然找到了轮回的根源,该如何消灭它呢?烧香、磕头、念咒能办到吗?如果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帮助也许有一定的效果,出离心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一些比较粗大的问题,再由世俗菩提心来解决较细的枝节。但最细微的我执,唯有无我和空性的修法才能尽除,所以四种行相必须有无我和空性。那么无常和痛苦为何包括在四种行相中呢?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对轮回产生厌离,不再追求轮回中的圆满。
归根结底也就是说,无常与痛苦这两个行相能让我们生起出离心,无我与空性则让我们有无我的见解,这四种行相,将轮回的真面目彻底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使我们能够一目了然,从而产生超越的愿望、勇气和能力。
以前没有佛的教导,对轮回没有正确地认识,对世俗的金钱名利常存非分之想,不计后果地贪婪追求。如果有人对此表示没兴趣,反而被认为是不正常,所以一般人也就随波逐流,成为了金钱名利的奴隶。学佛以后,佛教打破了我们牢固的成见,给予了我们超越常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全新认识,虽然这些知识,会遭到世人的反驳,但它却是任何理论都无法战胜的。佛也说过:“我不跟世间人争论,但世间人要跟我争论。”意思就是佛能理解世俗人的贪欲和执着,而世俗人一旦听到佛讲无常、空性、无我就不能接受,就要提出反驳。其实反驳是正常的,因为这些知识不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听过、没有想过的事情,而且和他们平时的想法也大相径庭,所以肯定是要反对的。但反对归反对,世上究竟的真理只有一个,世俗人首先会反对,最后还是要接受的。这里讲的世俗人并非指无神论者或唯物主义者,而是指还没有学佛、没有证悟空性的我们,就是我们所持的陈旧观念在反对这些新的知识。所以我们要推翻的,并非外道或无神论的观点,而是要推翻自己的执着。自己的执着一旦消灭,任何外道的论点都无法伤害我们,不论他们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对一个已经证悟的人来说都是徒劳,没有任何影响。能彻底推翻这些执着的方法,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以及最至关重要的空性见解。
为何空性有这样的能力呢?因为导致我们流转轮回的根源不是外在的某种物质,而是内在的观点和执着,是一种念头,而念头是可以被推翻的。但也不是所有念头都可以被推翻,那些有根据的、合乎逻辑的念头就很难被推翻。我执是有根据、有理性的吗?并非如此。
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认为有我的存在,现在回头看看到底我是不是存在的呢?如果是的话,又是怎么样存在的呢?如果我们回头详加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我是不存在的。可是为什么现在又觉得我是存在的呢?这一切都是一种颠倒的幻觉。就像人在生病发高烧时,视线中、脑海里常会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景象和念头,这是因为内在已经具备了出现这些景象和念头的因,所以不论是眼睛所见,还是心中所想,都不过是这些因所造成的幻觉而已。又如服用某些中草药以后,也会看见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并不是外在真正存在这些东西,而是我们内在已经具有形成这些幻觉的因。
知道这一切的真相后再去修炼,就会清楚地了知我是不存在的。从开始修练到认知无我的这一系列过程,就是道谛。刚开始修道谛时,修行的力量不是很明显,在打坐观想时会深深体会到无我的存在,但出定后仍然要吃、要穿、要生活,别人骂自己时仍然会懊恼。对此《入行论》的智慧品中也讲过,并不是证悟空性起不到作用,而是其目前的能力很微弱的缘故,所以必须要使其不断地发展、增长,一旦这个能力足够强大的时候,情况就会改观,这一点极为重要。
2.只讲苦谛四种行相的原因
苦谛本身包含了轮回所有的有情和无情。森罗万象的器情世间,其行相何止千万种,但为什么佛只讲四种呢?这是因为其它行相与我们的修行关系不大。佛在《妙法之王大乘经》中讲过一个比喻:一人被毒箭射中,如果不及时处理,毒素就会蔓延全身而致命。如果此时旁边的人却只管研究这支箭是从哪个方向射来的、是什么材料做的、由谁做的,而没想到将毒箭拔出,那么这人还来得及救吗?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拔箭救人,而不是研究箭的来龙去脉。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从中箭到死亡这短短的几分钟就好比我们生命的几十年,在这短暂的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去研究日月的运行?还是外层空间的星球?很多人都曾做过这些研究,但他们都在研究尚未完成前就死去了,其它星球上有无生命或水对死去的人已无关紧要。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将短暂的生命用在其它的研究上是不值得的!在上面的比喻中如果有一个旁观者,一定会觉得这些人不救人反去研究箭,是极为愚蠢、荒唐之至的。同样,如果只是将精力用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而不致力于修行,实在是不智之举。
无论是太空或微观世界中的现象,都是苦谛行相的一部份,化学、物理、哲学也都是苦谛的行相,但这些对于我们的解脱并没有太大关系。凡事都应分个先后顺序,轻重缓急。首要的先做,其它的等以后再谈也不迟。在家人为了生存而必须做的事,并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而与解脱有关系的就只有四种,所以其它的就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旦证果之后,无须做任何实验,轻轻松松地就能了悟其它种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即使要做研究,也要等解决了生老病死的问题以后再说,所以目前只谈这四种行相。
世间的所有学科,都只是为了生存而已,对彻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一旦生命受到威胁,都只有无奈以对。大家只需回顾一下非典流行时期世人的种种心态和行为,就可以心照不宣了。这就是为什么佛只讲无常、痛苦、无我、空性这四种行相的原因。
四谛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