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屈原是韩国人申遗成功了吗哪些中国文化?

韩国与中国同属儒教汉文化圈,韩国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很多韩国人都读过中国的“四书五经”,有些人还看过《三国演义》。他们对中国的汉字也特别感兴趣,街道上经常能看到用汉字书写的楹联和匾额,著名的现代集团就是用汉字书写的名称。2005年11月,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中国人都说,韩国人“拿走”了我们的端午节。不仅如此,韩国还准备将中医、孔子、风水、汉字、烟花、中国结等大约500种传统文化包装后申遗。从商朝开始,朝鲜半岛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全面学习过中华文化,所以,他们并没有真正原创的本土传统文化,他们的传统文化基本都源自中国。韩国的起源与历史变迁中国与韩国同处东亚地区,是隔海相望的邻邦。几千年前,中亚细亚阿尔泰山脉的一个种族向东迁移,最后在一个包括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内的地区定居下来,这就是韩民族的起源。大约公元7世纪,朝鲜半岛实现了统一,建立了新罗王国,后来统治权转移到高丽王国。在高丽王朝后期,李成桂将军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朝鲜”,迁都汉城。1897年,朝鲜高宗称帝,定国号为“大韩帝国”。1919年,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上海成立,宪法中确定国名为“大韩民国”。1948年,韩国政府在朝鲜半岛南部正式成立,国号为“大韩民国”。中国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韩国与中国历史上有颇多交集,中国的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深远。韩国最古老的宗教是黄教,即萨满教,它发源于中国的黑龙江一带,在新石器时代传入朝鲜半岛。公元4世纪,佛教传入朝鲜半岛,被尊为国教。这时,来自中国的儒教也在半岛内广泛传播。后来,中国的道教也传入朝鲜半岛,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阴阳、占卜等道家标志。今天, 韩国国旗上仍然有太极八卦图案。大约15世纪初期,朝鲜王朝建立后,儒教取代佛教,成为朝鲜人民信奉的最尊贵的宗教,儒家理论成为朝鲜人民社会生活、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准则。儒学的影响渗透到了韩国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礼治”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意识形态,甚至规范了整个民族的思想和行为。韩国曾派遣大批青少年渡海到中国留学,并带回大量的儒教文献,然后在国内设国学,教授儒学经典。唐朝时期还派代表到中国学习儒家学说,后来还引进了中国的科举制度。所以,在韩国儒家文化传统积淀非常深厚。目前,韩国有儒教寺庙300多座,教职人员近2万余人。儒学对韩国文化发展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韩国人普遍相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所以,直到今天,韩国人也不敢说,韩国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形态与儒家学说没有关系。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对比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正是涨水的季节,古人怕大水淹没了农田,就每年在这个时候举行祭神典礼,慢慢就演变成了节日。后来我国的端午节传到了韩国,受到中国端午节文化的影响,韩国也以祭礼的方式过端午节,称为“端午祭”。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时间和我国的端午节一样,都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一词来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在中国,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粽子节”、“天中节”、“天长节”、“女儿节”、“龙船节”、“浴兰节”、“诗人节”、“地腊节”、“艾节”、“灯节”等。韩国人的端午祭也称“天中节”、“重五”、“重午”、“端阳”、“五月节”等,这些别称也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在我国民间,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56个民族中,有27个民族过端午节。中国端午节祭祀龙王,韩国端午节祭祀的是山神。我国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配香囊、插艾草、挂菖蒲,比武,击球,荡秋千,喝雄黄酒等习俗。韩国江陵端午祭的习俗也有悬艾草、打年糕、吃艾糕,举行摔跤、射箭、荡秋千、拔河比赛等,还会穿着传统服装参加祭祀,跳假面舞,玩各种游戏。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2005年11月25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虽然中国也庆祝这一节日,但却没有形成统一规模,只是从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而韩国端午节虽然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但韩国把它与传统的祭祀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今天著名的江陵端午祭。而且,韩国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工作,1967年,江陵端午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5年成功申报世界级名录。本来源于中国的节日,现在成为韩国独立的文化节日,并抢先一步走向世界,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比较晚,2006年,端午节进入第一批国家级名录,2009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让我们看到,韩国传统文化保护制度的完善,和对文化传播的敏锐性。传统文化被“拿走”应引起重视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后,他们还拟将“韩医”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文本申报。他们还在努力把“祭孔大典”作为韩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说孔子是韩国人,甚至说汉字也是韩国人发明的。冯骥才在香港城市大学的讲座中说道:“中国非物质文化正在飞速的消失,每分钟都在消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国有着五千年的绚烂文明,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缺少了解和认识,也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珍惜和保护,甚至有些中国人也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原来是属于外国的,以至于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别的国家轻而易举地“拿走”了。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应该给国人敲响警钟。目前韩国、日本、蒙古、新加坡等许多儒家文化圈的国家,都在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这些项目的渊源都在中国。如果某一天我们的“中秋节”、“春节”也被外国“拿走”,那时再做补救工作就来不及了。为了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地位,应该建立完善的文化保护和申报制度。
韩国文化财厅2日消息称,当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拔河比赛和仪式”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拔河比赛和仪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韩国文化财厅表示,拔河作为祈愿丰收的一种农耕游戏在包括韩国在内的“稻米文化圈”广泛流行。此次“拔河比赛和仪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世界共同关注,可以期待以此提高韩国以文化强国的国家形象。韩联社报道称,2014年3月,韩国与越南、柬埔寨、菲律宾联合为“拔河比赛和仪式”申遗。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 委员会执行附属机构对此项申遗给出了“补充信息”的意见,认为拔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充分的价值,但需要完善相关说明。“补充信息”的意见意味着 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只有一半把握,但上述四国有关人士之后共同努力,最终使“拔河比赛和仪式”申遗成功。由此,韩国共有18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此前韩国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传统民谣《阿里郎》、越冬泡菜文化等。在“申遗”这件事上中韩网民不止一次“较劲”,最初是“端午节之争”,此后,韩国申遗成功的暖炕、泡菜都曾引发两国网民和媒体的热议。此后,2013年12月,韩国的“泡菜文化”被收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部分同胞又生出一丝遗憾,认为泡菜也是咱中国发明的啊。2014年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该消息一出,又引发了一场中韩两国的“申遗”之争。不过,韩国的暖炕是否申遗成功,小编 在公开资料中并未找到最终答案。据了解,韩国计划申报的取暖设施学名为“温突”,翻译成中文时被译为“暖炕”。正是这一译名让人产生联系和误解。温突专指 朝鲜民居特色的地热取暖系统。公元7世纪开始在朝鲜半岛上广为流行的温突主要为整间房间全铺式地暖,是适应当地居民“坐式”文化而诞生的设置。至今保持低 坐卧起居习惯的韩国人并不少。一些观点认为,韩国拟申遗的“暖炕”和我们的东北大炕并非完全重合的概念。至于此次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主要是朝鲜李氏王朝(1392-1910)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用木刻板。媒体在报道 中发现,这些古籍中不仅包括朝鲜李氏王朝时期儒学家的著作,也包括一些原汁原味的中国儒教经典,例如朱熹和吕祖谦合著的《近思录》(1794)。韩国人对申遗的热衷由来已久。包括宗庙祭礼乐、板索里、江陵端午祭、泡菜和越冬泡菜文化在内,目前韩国已拥有至少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申遗热”丝毫未减。不过,韩国“申遗热”并不被认为是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分析认为,韩国人在此类申遗项目上,往往用的名义都是文化的“在地化发展”。比如端午祭,比 如这次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然而,一个两个项目没问题,如果项目多了,形成系统了,对外树立形象了,那就很有问题了。那么,中国方面又是怎么看待韩国申遗“中国东西”这件事呢?在韩国去年打算申请“暖炕”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工作人员曾对媒体表示,中国暂 不会将火炕技术申请非遗。一些专家当时分析认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需要有价值、有积极意义及濒危亟待保护。而中国文化遗产项目比较多,每年在文化 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都有几百个。因此在决定何种项目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须有“轻重缓急”。但是很多业界人士也承认,韩国的申遗体现了韩国 人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国家认同感,以及对文化产业的独特开发和推介。如果跳出“申遗”这件事,从泡菜到韩国服饰到韩剧再到“鸟叔江南Style”为代表的韩国流行音乐一度风靡亚洲和世界,这些年韩国对自身的文化包装和推介的确是有独到之处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屈原是韩国人申遗成功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