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社会发展过快的弊端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它具有怎样的负面影响?

一、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述 什么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来源于地质学中的沉积成层现象。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社会流动(socail mobility):人们的地位、位置变化,社会学更注重在分层结构中的位置变化。 词义辨析:差异 vs 不平等。后者带有价值判断。 建议用不均等、不公正(比不公平要好一点)代替。 社会分层研究:研究客观的社会差异与对其的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 社会结构:指社会各要素或各部分相互之间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模式或互动模式。社会学关注地位结构,即垂直结构。 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 社会分层乃社会学的根基所在。对人群的一种分类,尤其关注经济。 对中国社会的意义:自古以来讲究等级层次。如教育为了通过筛选实现社会分层,而不是为了传道、教化、解惑。 解决现实问题:改革的当下,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矛盾激化。 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文化与制度定义社会资源的价值;分配机制;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的两个基本方面 地位差异结构:谁得到了什么? 地位准入机制:为什么得到? (伦斯基) 两种公平观:分层本身就不合理 vs 分层难以消除,地位准入机制要公平。 地位准入机制类型:血统、社会关系网、推荐、考试、学位、选举、市场竞争。 怎样看待各类社会分层标准 分层标准与研究目的相关:激进 vs 保守。 伦斯基认为需要综合。 从阶级斗争到和谐社会,从打破结构到协调关系。 十种社会资源: 生产资料:马克思的阶级论,不利于和谐社会,囧。 收入:易量化,理论基础相对弱。 市场地位:韦伯,可得到或交换的经济资源 。职业:涂尔干,科学知识的垄断(从祭司到科学家) 。政治权力:官僚体系。 文化资源:《有闲阶级论》《区分》社会巨变时期,文化分层与经济分层错位(如中国当下的炫富、追求外来文化、文化复古) 。社会资源:熟悉人(亲属、老乡、同学、同事、朋友),中国巨变中的家庭内的财富再分配,社会资本与社会距离。 社会声望:主观分层,声望地位与经济地位常有差异(暴发户、知识分子)。反映社会心态,但不稳定。 民权资源: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户籍制度。人力资源:资历、工龄、能力,自获地位(achieved status),年轻人的上升。二、传统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社会分层,发现具有真实社会活动和社会互动意义的社会共同体。三者各有侧重。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阶级是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未高度发展的阶段出现的:自然分工 -> 社会分工 -> 私有制 -> 阶级出现。 马克思所谓的阶级与经济地位相关,同时还有行动上的意义。因此将阶级的形成分为了两个阶段: 自在阶级(class in itself):有共同的经济地位和利害关系。 自为阶级(class for itself):有真实的社会互动、社会行动和政治组织。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 也许忽略了除经济利益关系以外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所预言的革命并没有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生。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实践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不平等减弱、调节社会矛盾机制的建立、中间阶级的壮大。 阶级的划分:两个、三个、多个。 韦伯的分层思想《政治社会中的权力分化:阶级、身份群体与政党》 分层三维度: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声望(社会地位)。强调三者相对独立的一面,用多元标准调和阶级利益。 共同体: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其成员有着互为取向的行为作为基础,而外在表现为成员的相互认同的感受。是一种弥合地位差异的视角。 三种共同体:阶级、身份群体、政党。韦伯更看重后两者。中国曾有过的共同体:单位、家族。 韦伯所定义的阶级: 在我们的术语中,「阶级」并不就是共同体,它仅仅代表一种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和经常的基础。只是在下列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阶级:第一,在生活机会特定的作为原因的构成上有着一致性的人们;第二,这种构成仅仅是指商品占有与收入机会上的经济利益;第三,这种构成是处在商品的或劳动市场的条件下。 看重生活机会(life chance)、市场地位,而不是生产关系。 对于阶级,也是多元标准: 财产型阶级(property class):根据占有财产的不同类型来区分。分为正向的获利者(房东、债权人、高门槛投资者)和负向的利益受损者(租客、债务人)。 获得型阶级(acquisition class):根据在市场中获得服务的机会来区分。同样分为正向获利者(企业家、商人、金融大佬、律师、医生、高级工程师)与负向利益受损者(各种工人)。 社会型阶级(social class):没有明确定义,用于表现综合的阶级,如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受到特殊技术训练的阶级、有产阶级。 相比马克思,韦伯不以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来区分阶级,而强调生活机会,生产资料只是影响生活机会的一个因素。 韦伯将阶级行动(class action)视为一种经济行动,是工具理性的、个体化的行动,不太容易形成共同的集体行动。 对于阶级斗争,韦伯更重视其形成的主观意识条件(如舆论环境、领袖的号召),而不单纯只是客观上生活机会的差异。 身份群体(status group):由受到同样的肯定或否定社会声望评价的人构成的群体。虽是主观声望评价的结果,但也有其基础:生活方式、正式的教育、出身的声望或职业的声望。 身份群体与阶级不同,不完全由经济地位决定,缺乏公平竞争,反映了价值理性的行动。 身份群体的维持:婚姻、垄断特权(政治、宗教权威、特殊的物品、服饰)、生活方式(职业文化)、行为惯例、出身。形成一个个小圈子。 区分身份的标准往往是非连续性的、异质的,如户籍、职业。 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与权力紧密相关。阶级和身份群体利用政党这一工具进行斗争。分为庇护型政党与主义型政党,后者往往会趋于官僚化,沦为前者。 涂尔干的分层理论功能主义: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众多部分所构成的统一体,每一部分都为维持社会整体的平衡发挥着一定功能。 《社会分工论》:分工的最大意义,不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将整个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得以运转。 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的阐释: 分工必须,且日趋复杂; 工作重要程度不同; 人的才能、知识、智力不同; 人与工作的匹配; 各职位配置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应对机械团结瓦解的社会失范,需要建立职业群体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团结,完成社会整合。农民工问题。 职业群体联系的基础: 职业选择的相似性、频繁的社会互动、培训的社会化、职业的共同利益、职业内的制度与习俗伦理。 职业分工形成有机团结:分工使人与人形成了内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分工缓和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团结。弱化高下之分,缓和竞争。 三、新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 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以后,社会矛盾逐渐浮出水面。60 年代中后期各种社会运动甚至社会冲突已经形成,包括美国的民权运动,欧洲的工人运动以及欧美的学运等。 不少学者根据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重新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新的阐释,新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包括沃勒斯坦(I. Wallerstein)、布雷弗曼(Harry Braverman)、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赖特(Erik Olin Wright)、奥索斯基(Stanislaw Ossowski)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等。 达伦多夫的社会分层理论 《工业社会的阶级与阶级冲突》(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现代社会冲突》(the modern social conflict) 达伦多夫持比较激进的冲突立场。但他又认为阶级冲突是可以被控制在制度之内的。 冲突型社会模式:社会建立在一些要素被另一些要素强制的基础之上,解体、冲突和变迁不断发生。 马克思以后西方工业社会发生的变化: 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股份制与职业经理人,管理者需要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可。资本的分解(decomposition of capital)将企业家划分为资本家、财产继承者和专业管理官僚。 劳动:工人也被分化,体力工人逐渐转化为技术工人,团结更加难。 中产阶级:随着职业化的进程,中产阶级群体越来越大,他们中的分化也很普遍,这使得阶级阵线更为混淆。 阶级冲突的制度化:在产业关系中,工人和企业家都能够形成自己的联合体,保护自己的利益。组织是制度化的构成部分,避免了暴力冲突。 不平等反映的是权力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关系。权威就是合法的权力,如官员对下级,经理对工人。权威存在于一切工业社会的结构之中,会引起社会冲突。 强制型协作团体(imperatively coordinated association, ICA):任何一个组织,如政府、企业、政党、俱乐部等,都有权威关系存在,其中的协作或结合是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的。 准群体与利益群体,潜在利益与显在利益。从利益群体到冲突群体还需要一些条件,包括技术、政治、社会、心理等。强调其中的转化因素(沟通、地理、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社会控制)。 达伦多夫强调冲突的正面作用:有助于社会的整合与创造变迁。不更换统治集团也可以实现改革和社会变革。主张不压制冲突,而是调节冲突,控制其表现形式。 冲突理论:阶级冲突论,权力冲突论,群体冲突论,价值(文明)冲突论。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从研究非洲到注意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体系。 《现代世界体系》 创立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耻辱。资本主义是一剂危险的麻醉剂,在整个历史上,大多数的文明,尤其是中国文明,一直在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在最为虚弱的时候对它屈服了。我们从此都在承受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 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方面:韦伯的精神因素——儒家伦理,沃勒斯坦的物质因素——经济内部扩张即可。温州的民营经济发展快,因为人均土地资源有限。 我们并非处于资本主义胜利时期,而是处于资本主义混乱的告终时期。 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平等的体系。 把世界分为三种区域:核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 边缘国家或地区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过程就是边缘化。 不平等交换:剩余价值不仅从生产者身上转移给其他受益者,而且转移的方向是朝向核心国家。 因此社会主义革命往往在边缘国家发生,这里的无产阶级受到来自核心国家、半边缘国家以及本国资产阶级的三重剥削。 这一套「核心-边缘」理论,讲的实际就是世界范围体系内的分工问题,产生了区域间的贫富差距,马太效应。来源于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新殖民主义(neo-colonialism)、无形的帝国(informal empire):核心国家对于边缘国家的政治经济干预,不是直接的殖民统治或控制,而是多通过经济手段、多采用改变市场安排的方式。 周期韵律(cyclical rhythms)、世俗化趋势(secular trends):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将边缘国家纳入世界分工体系,将一切商品化。 中国外贸出口额大,但利润微薄,乃一种边缘化。需要扩大中产阶级。 布雷弗曼与马尔库塞关于工人阶级变迁的理论 布雷弗曼为传统马克思理论的代表,做过工人。 《劳动与垄断资本》 继承马克思对分工的研究:分工降低劳动力价格,剥夺工人的技术。在现代社会,分工使劳动者在技术上出现两极化。 劳动分化两阶段: 泰勒制的本质是资本控制劳动:劳动与技术分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 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科学本身化为资本;工人被高度控制;垄断与政府权力加强;机械化、自动化导致的去技能化(白领也成为没有太多技能的低薪劳动者)。 马尔库塞,法兰克福学派。 《单向度的人》:当代工业社会是新型极权主义社会,人的创造力与批判力被压制,变成单向度的人。 工人阶级的变化: 机械化、自动化使得工人生存的条件得到改善,革命性消失; 职业分层出现同化,职业差异变小; 工人开始参与管理,有一定积极性,与工厂形成更紧密的关系,劳工与资本主义社会一体化; 工人阶级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对立物,资本家也由统治变为管理,社会控制方式变了。 总而言之,发达工业国家的工人阶级已经丧失了否定性与革命性,社会冲突得到缓和。 普兰查斯的阶级理论 《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 强调阶级受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影响,破除列宁过度聚焦于经济。 阶级的三方面: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群体形成政治实体时,才具有阶级的意义。 经济地位与政治倾向、意识形态未必完全匹配,如中国建党的人。 普兰查斯的「权力」:权力标志着一个社会阶级实现其特殊的客观利益的能力。不适用于个人之间。 四、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延续韦伯思路解释社会分层即为新韦伯主义。 新韦伯主义的阵营十分强大,主要代表有: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弗兰克·帕金(Frank Parkin),皮奥里(Michael J. Piore),戈德索普(John Goldthorpe)以及大卫·洛克伍德(David Lockwood)等。 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 《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市场能力(market capacity):个人可以带到市场上增强其讨价地位的各种形式的相关属性,并不直接来自于财产所有权。关键看谁稀缺,化冲突为竞争。 阶级不是什么? 阶级不是一个实体、统一体(entity)。群体巨大,缺乏社会互动。 阶级不是阶层(stratum),不是数量分层,而是一种关系。 阶级与「精英」、「大众」的区分不是一回事。有三种重要的市场能力,即对于生产资料的财产的占有,对于教育或技术资格的占有,和对于体力劳动力的占有。由此产生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上层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或称工人阶级。 阶级关系的结构化: 间接结构化:社会流动促进阶级结构化,与市场能力相关的流动的封闭性,决定着阶级结构化的形成。 直接结构化:生产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体力、非体力);企业内部的权威、权力关系;分配群体(经济物品消费模式上的共同群体)的影响。 阶级的主观意识: 阶级感知:阶级成员接受一种相似的态度和信仰,属于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但不涉及阶级隶属,没有意识到其他阶级存在。 阶级意识:涉及阶级隶属,意识到其他阶级存在。阶级差别、阶级冲突、阶级行动(革命的阶级意识)。 吉登斯认为,中产阶级就停留在阶级感知。 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依赖于将经济与政治隔离开来。革命意识难以成熟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缺乏激烈否定现实的可能性与具体的政治目标(需要知识分子和政治组织)。 中国阶级阶层利益碎片化,阻碍了较大规模阶级意识的形成。 帕金的社会分层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阶级理论:一个资产阶级的批判》(Marxism and Class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 区分阶级的界限:应该将体力、非体力的区分看做两种生活机会和机遇(life-chances and opportunities)不相同的群体,而不是传统上那种对立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阶级群体。 社会屏蔽与社会排他:继承韦伯的分析,帕金认为社会排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集团采用合法手段牺牲另一个集团的利益。 资本主义社会不采用等级、血统等资格来排他,表面上开放,但通过财产制度和专业资格、技术证书制度(文凭主义)来进行社会屏蔽。 社会竞争与个人主义也是一种社会屏蔽(当然确实更公正)。 集体排他与个体排他: 集体排他:以种族、民族、宗教等作为社会屏蔽的标准,将社会群体整体排斥在资源享有之外,产生了共同集团(communal group),通常会激化社会矛盾。 个体排他:用考试等有利于个人竞争的方式来排他,不针对某一身份群体,产生的是分散的身份群体(segmental status group),矛盾相对缓和。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来源于集体排他转向个体排他,政治不满减弱。 向上流动是一种政治安全阀(political safety-valve),通常导致政治态度的从左翼转向右翼,而向下流动却并不常常伴随着政治态度的从右翼转向左翼,心理上还停留在原来的社会地位,同时更倾向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行动。 社会文化缓冲带(asocial and cultural buffer zone):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低层白领职业群体,大部分社会流动围绕此进行,具有重要的社会稳定功能。阶级流动(主要是向下流动)带来原阶级的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缓冲。 中国特色的缓冲:基层组织、单位、政治身份群体(劳模、军属、烈属等)、家庭内部的经济互助。 洛克伍德的分层思想 《职员》 《阶级结构中的富裕工人》(The Affluent Worker inthe Class Structure)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职员数量飞速扩张。洛克伍德对职员进行研究,以探寻其与工人阶级在阶级意识上的不同。 阶级地位:市场地位、工作地位、身份地位。 市场地位:职员比工人拥有更好的收入、保障、上升机会,工作条件也更好。 工作地位(关键):职员工作单元小,与雇主关系更密切,个人化突出,提升多由个人任命。 身份地位:办公室、白领、洁净的工作场所,对中产生活方式的向往。身份也可冲淡阶级意识。 可见阶级意识还是由阶级地位所影响的。 五、新涂尔干主义与中国的社会整合 新涂尔干主义的分层理论 格伦斯基(David B. Grusky)与索伦森(Jesper B. Sorensen):传统的阶级分析模式过于宏大,应该分析在分工体系中围绕功能位置而形成的真实社会群体(例如职业)。 将大的聚合体分解、解组(disaggregating)寻找社会深层的共同体,如职业共同体。 大的阶级聚合体分化为职业共同体: 阶级认同:比起阶级认同,人们更认同职业。 社会屏蔽:证书、执照等作为职业协会、技术协会的屏蔽方式,形成组织。 集体行动:屏蔽、竞争、保护职业利益。 社会分层的发展: 社会技术变迁:技术发展使得交流更重要,形成小范围、区域性的团结。 组织变迁:团队合作、融合 vs 组织的专业化,劳动过程被控制。 协会变迁:以职业为基础的、小的专业化的组织发展起来。 中国的社会失范、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整合 中国改革以来的社会失范与解组: 严密的组织体系(如人民公社、单位)瓦解; 社会管理规则由政治运动转为法治; 思想解放也带来一定的观念混乱(致富、所有制、公平等)。 传统中国的社会整合:士绅、宗族。 国家控制:人民公社、单位。 社会共同体:阶级、单位、政党、家庭、企业行会、专业共同体 社区共同体、NGO、兴趣群体。 要重视政治共同体以外的社会共同体。 职业共同体与今日中国的社会整合 职业共同体的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职业技术建设、职业荣誉感和敬业精神(破除过于功利的观念)、职业亚文化建设、企业和业主的社会责任(破除仇富心态)、职业群体的内部关系(职业小圈子)。 六、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功能主义的思想由来已久,一般认为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A. R. Radcliffe-Brown)以及马林诺斯基是功能主义的主要奠基人。其实,在不甚严格的意义上,比他们更早的孔德和斯宾塞就已经有这种思想了。当然,这一理论的较大发展和具有广泛影响,还是得益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默顿等人的努力。 主要介绍二战以后美国的功能主义分层理论。 美国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的来源 社会分层是必要的,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如竞争刺激人们向上。美国学界在大萧条时开始进行社会分层研究。 罗伯特·林德与海伦·林德(Robert Lynd & Helen Lynd)夫妇,1929年出版了《中镇》(Middletown),站在冲突的立场。 真正在美国开创功能主义分层研究的是沃纳(W. Lloyd Warner)、伦特(Paul S. Lunt)等人,继续研究小镇,完成丛书《扬基城》。 沃纳学派主要使用身份概念,而不是阶级。将社会分层分为六层,界限相对模糊,弱化对立和冲突,同时认为底层懒惰无能,应该受穷,正是功能主义的特色。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继承了沃纳学派的分析,强调社会分层中的主观声望和尊重,以社会的道德价值观作为分层标准。 六种分层地位要素(elementsof stratificatory status):家族亲属成员、个人品质(性别、年龄、容貌、智力等)、成绩与成就(主要是职业成就)、所有权、权威、权力。 前两种偏先赋身份(ascribed status),后四种偏自获身份(achieved status)。 决定社会地位高低的首要因素,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一致的程度。财产、权力方面的实际差别,仅是次级、次属的(secondary)。如教授的声望来源于学术成就,而不是财富。 AGIL 模型:社会的四个功能对应四类机构。 适应的功能(adaption) - 经济机构:社会要适应环境,从环境中寻找资源,维持社会的生存发展; 实现目标的功能(goalattainment) - 国家政治机构:为社会确立目标,调动资源去实现目标; 整合的功能(integration) - 法律和宗教机构:保证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关系; 潜在调节的功能(latency) - 家庭、学校等文化机构:使得社会成员在动机、需求、角色技能上适合于社会体系的要求,使社会的模式能够保持下去。 根据最受重视的机构的不同,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体系。在任何一种类型的社会体系中,都会有一种价值观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paramount value),成为共同价值观。与这种价值观相联系的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便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功能主义分层原则及其批判与修正 二战后,哈佛是功能主义理论的大本营。戴维斯(Kingsley Davis)和莫尔(Wilbert Moore)均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是帕森斯早期的学生,在学术倾向上受到当时哈佛大学教授索罗金(Sorokin)和帕森斯的影响。 《分层的原则》(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分层的合理性: 位置差异设置的目标是增强竞争,将最有才能者吸引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 重要性:在美国,宗教、政治的社会整合功能最重要,技术知识相对次级。不同社会,不同功能的重要性不同。 无功能的所有权制度受到抨击,如继承财产。 图闵(Melvin M. Tumin)对于其的抨击: 重要性过于主观,尤其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塑造; 分层体系越严格,新挖掘出有才能的人机会越少; 激励有才能者受训,并非要通过分层,可以用例如将工作动机、工作享受的价值判断嵌入年轻人的社会化模式中; 分层中的利益分配并非完全合理,而分层会强化这种机制; 权力和财产可以不均等,但声望、自尊、尊重应当均等; 图闵认为,社会分层具有负面作用: 让地位低的人自我认定偏负面,失去发展机会; 主观不平等制造了敌视,阻碍社会整合; 减弱了地位低的人的社会参与动机。 辛普森(Richard L. Simpson)对其的修正: 功能的重要性无法准确测量,但人才的供需却可以测量。 影响人才需求的因素:文化价值观;技术;权力。 影响人才供给的因素:训练与天赋;权力垄断(苛刻的准入条件);特殊技艺、才能(体育、影视明星);职业选择倾向(家庭背景、兴趣、社会价值观);职业流动(流动的障碍越多,供给不平衡越严重)。 功能主义分层理论与中国改革以后的收入分配政策 先富政策带有功能主义色彩。 报酬高低的决定:技术水平;责任差别;劳动付出;工作环境。 收入分配:改革开放后,中国基尼系数上升非常快。城乡、区域差距;职业群体差距。 原因:从政治分层转变为经济分层,先赋因素转变为自致因素。 公正问题:垄断、寻租、设租、批件(合法不合理);贪污腐败、以公权力谋取财富(不合法)。 前者需要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但会触及到利益集团的利益,并不容易。 七、阶级结构的测量:赖特模型与戈德索普模型 20 世纪中期以来的社会学量化趋向。 对于阶级、分层的不同定义,会形成不同的理论模型和方法模型。 赖特的社会分层理论 赖特(Erik Olin Wright)是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最重要代表,出身底层,年轻时正值美国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的高潮。 《阶级》(Classes) 《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阶级分析的比较研究》(Class Count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Class Analysis) 阶级分析抽象程度的三种层次:生产方式、社会形式(社会中阶级的冲突或联盟)、具体事态(制度细节)。 阶级分析对象的两个方面:阶级结构、阶级形成(如何组织化)。 矛盾阶级地位论: 用三种控制权划分阶级:对金钱资本或投资的控制权、对物质资本或物质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对劳动的控制权。 由此出现了一些模糊矛盾的阶级地位,这里面主要有三组群体: 在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中高层经理、技术管理者、工头、监督人员等,他们或者有对金钱资本、物质资本的部分或微量控制权,或者有对劳动的部分或微量控制权。 在工人阶级与小资产阶级之间,有一些半自主的雇员,他们虽然对金钱资本和劳动没有控制权,但对物质资本却有微量控制权。 在小资产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有一些小的雇主,雇有一些员工,他们与纯粹的小资产阶级不同,除了对金钱资本和物质资本有控制权外,对劳动也有微量控制权。 这反映了阶级关系的多向度,也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开来。 多元剥削理论,四种资产对应四种剥削: 物质生产资料:传统的剥削; 劳动力:技术使劳动力变得可售,但底层被排斥在技术之外; 组织:组织是通过权力等级所控制的资产,最终转向权力维度; 技术:阶级内部的分化,对比于其他的统治和剥削,技术统治和技术剥削作为一种阶级力量要弱得多。 阶级分析的微观与宏观:微观层面:阶级位置、阶级意识(个体心理)、阶级实践(个体行为)。 宏观层面:阶级结构、阶级形成(群体组织)、阶级斗争。 相比马克思的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赖特细化了阶级形成中的转化关系:限制(更偏概率,而不是决定)、选择、转变(实践对结构的冲击)。 赖特阶级分类模型的应用 1979 年开始,赖特在多个西方发达国家中做实证研究,第一次从学术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阶级理论进行了检验。其阶级分类模型是分层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 生产资料资产与劳动力资产的测量:注意被雇佣和自我雇佣的多种情况,如家族企业等。组织资产的测量:针对决策参与分为决策制定者、建议者和非决策制定者;针对监督权分为非监督者、名义监督者、任务监督者和批复监督者。 技术资产的测量:三项指标,技术职位、教育证书与工作自主性,分为专家、技术雇员和非技术雇员。 六国阶级结构: 中间阶级的的调整: 赖特采用自己的阶级分类模型,研究了1960~1990年30年间美国阶级结构演变的情况。结论是,虽然30年间变化的趋势也并不总是朝着同一方向,虽然1960~1970年间也曾出现过工人阶级扩大的情况,但从整体上看,阶级结构演变的结果否定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预测,而支持了后工业社会理论的预测。 戈德索普的阶级结构测量模型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戈德索普(John H. Goldthorpe)为新韦伯主义者,曾与洛克伍德合作完成巨著《阶级结构中的富裕工人》。 《现代英国的社会流动与阶级结构》(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持续的流动》(The Constant Flux) 阶级区分的两个大的角度:等级(量化) vs 性质;职业地位 vs 社会关系。戈德索普采取一种折中策略。 戈德索普-霍普量表:1974年,戈德索普与基思·霍普(Keith Hope)合著了《职业的社会等级:一种新的方法与量表》(The Social Grading of Occupations:aNew Approach and Scale)一书,提出了一种职业量表,将职业分为 36 类并给予量化值。 戈德索普依据洛克伍德的市场地位与工作地位,将 36 种职业纳入七大类阶级:公务阶级(service class):以公司和部门的名义来行使公务权力的阶级。 非体力办事人员:收入可能比体力劳动雇员低,但享有较高的就业保障,是科层结构的重要基础,与公务阶级相连接。 小资产阶级:内部收入差异大,有一些资本优势与较高的的自主性、自由度,但保障地位、经济地位并不稳定。 低级技术人员和体力劳动监管人员:收入水平较高,但在科层结构中地位不高,上升前景不如非体力办事人员。 戈德索普的阶级分类并不严格,很大程度上是为他的社会流动研究提供基础框架。 关于社会流动的封闭性命题(closure thesis):相似地位之间最容易发生流动;中间层次上发生的流动最多,两极少;流向最上两层的社会流动最少。 三点流动(three point mobility)研究:选取职业成熟期的人(35岁及以上),询问其父辈的阶级地位、第一份全职工作时的阶级地位、当前的阶级地位。 结果发现有一种反流动(counter-mobility)的特点,即在经过一系列的流动以后,很多人最终会返回到他们家庭出身的阶级地位上去。 八、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测量 关于十大社会阶层的模型 「十大社会阶层模型」由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2002)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 (2005)「阶层」这个用词相对于「阶级」更温和一点。 阶层划分的四种主要机制:劳动分工、权威等级(决策、监督)、生产资料占有与否、制度分割(国有、非国有、体制内、体制外) 阶层划分的三种资源: 组织资源:主要指国家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 经济资源: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主要针对私营企业主; 文化(技术)资源:主要用资格证书测定。 十大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 2、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3、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 5、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6、个体工商户阶层(拥有少量经济资源)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8、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9、农业劳动者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没有三种资源) 五大社会等级:倒丁字形社会结构 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描绘出的社会结构。(2005) 「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是综合人们的多种社会经济因素而排列的顺序和分值,是一种客观地位而不是主观地位。 三种量表: 特莱曼(D. Treiman)提出「国际标准职业量表」(ISCO),后优化成「标准国际职业声望量表」(SIOPS)。 特莱曼与甘泽布姆(Ganzeboom)和格拉夫(Graaf)一起提出「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即本节所使用的「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方法。 此外还有之前提到的「戈德索普量表」(EGP)。 社会地位测量的两种思路: 类别型方法(categorical approach):将人群区分成不同类别的比较大的群体,各类别之间有明确界限,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连续的,而是中断的; 连续型方法(continuous approach):用连续不断的数据显示社会地位的高低,上述量表、指数均属此类,更细致、准确,尤其能反映复杂模糊的细微差别。 倒丁字形结构: 23 分组占 63.2%,农民与底层体力劳动者,比例巨大。 29~31 分组占 9.1%,多为农民工、乡镇企业工人。 33~38 分组占 10.3%,蓝领上层、白领下层。 43~45 分组占 2.9%,普通白领群体。 68~69 分组占 3.3%,小企业管理人员、中等专业技术人员。 85~88 分组占 0.5%,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等,法官等高层司法人员等。 原因:城乡分隔。农村人口几乎全为底层,城市人口还是有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 结构紧张(structural strain):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即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们渴望成功的期望值,与社会结构所能提供的获得成功的手段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比如,某一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过于强调金钱、致富的重要性,而与此同时,社会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挣钱手段又不多,这时候,社会就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状态。默顿认为,这时社会矛盾、犯罪、冲突就会激增。 改革方向:户籍改革、产业转型、社会保障。 九、社会分层理论的新流派20 世纪后期出现的新流派。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分层观点 新自由主义并不是源自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而是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或者说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融而产生的。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资本主义与自由》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通往奴役之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上风,推崇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桑德斯(Peter Saunders):均等化的社会需要采取强制手段,如苏联。 三种平等:法律、法规、程序的平等(formal or legal equality);机会平等(equality of opportunity);结果平等(equality of outcome)。 桑德斯接受前两种平等,反对第三种平等。他为不平等辩护,认为公正的竞争促进了经济的整体发展,给所有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贤能统治」(meritocracy)的社会。 马歇尔(Gordon Marshall)和斯威夫特(Adam Swift)在 1993 年发表了《社会阶级与社会公正》(Social class and social justice)一文,对桑德斯的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批评:机会平等与程序平等常常并不一致,不平等的权力嵌入在阶级结构之中。重视机会平等主要不是为了奖赏那些有才能者,而是因为这样做更有利于有效地配置资源,而有效配置资源会对弱势群体也有利。 关于阶级死亡与没有死亡的争论 帕库斯基(JanPakulski)和沃特斯(Malcolm Waters)的《阶级的死亡》 :在经济最发达的社会(most advanced societies),阶级正在走向衰落,这些社会已经不是阶级社会了。 资本主义社会分层秩序的三个历史时期: 经济-阶级社会:19 实际殖民主义时代,阶级矛盾激烈; 组织-阶级社会:20 世纪前四分之三的帝国主义时代,精英统治国家,资本密集、流水线生产、科层管理; 身份-习俗社会:当代全球化时代,注重文化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习俗影响分层,阶级衰落。 克拉克(Terry Nicholls Clark)与利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的《社会阶级正在死亡吗?》:不同意阶级死亡的极端观点,但承认阶级关系已大大弱化。 政治:选举中的阶级倾向弱化,左翼关注的已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经济:经济持续增长、个体主义(小公司的大量出现)增强、白领化、高等教育普及; 家庭:传统的男性家长制模式逐渐消失,女性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妇女和孩子在家庭内部的地位在上升。 迈克·霍特(Mike Hout)、科莱姆·布鲁克斯(ClemBrooks)和杰弗·曼扎(Jeff Manza)的《后工业社会中阶级继续存在》:近年来,阶级的影响并不是持续下降,而是不断上下波动的。 贫富差距加大,富人对政治的影响大。政治组织仍然围绕阶级组织,小公司对于工人的剥削比大公司还严重,家庭之间的差别很大。 当下的中国,不是阶级的死亡,反而是阶级的成长和定型的时期。 布迪厄的后现代文化分层理论强调文化、生活方式、品味、惯习等在区分社会地位差异方面的重大作用,可归结为文化阶级理论。 《区隔:关于品味鉴赏的社会评判》(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of Taste) 四种资本: 经济资本:用于生产商品、服务的金钱和物质资料。 文化资本:借助教育的行动所传递的文化物品。文化资本内容广泛,包括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程度、格调、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接人待物的方式等等。 社会资本:持久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会资本的多少,与关系网的规模和网中人的资本相关。符号资本:运用符号使占有不同形态的其他三种资本合法化。 文化资本为布迪厄的创新,包括三种存在形态: 身体化的形态:与身体结合,不可转让,如教育、修养、知识等; 文化物品或文化商品:既有物质性的一面,也有象征性的一面,如书籍、绘画、机器等; 制度化的形态:表现为制度的安排,如教育资格、证书的认定,常作为某种隐性准入的工具。 布迪厄按占有四种资本的数量将现代工业社会分为三大阶级:支配阶级(dominant class)、中间阶级(middle class)和下层阶级(lower class)。按四种资本的配置禅意,将每种阶级内部各自又分为三个集团。 社会空间(social space):是日常生活的实际空间,但不等同于物质空间(两个在物质空间上很接近的邻居,在社会空间上也可能很遥远),在此空间中,各个社会阶级展现出地位分异的异常复杂的社会关系。 社会空间的三个维度: 资本总量(数量):四种资本的总量。 资本类型:主要关注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 时间变迁:代际关系,地位变化。用轨迹来描述,相同资本数量的人,往往有相似的轨迹,导向相似的社会位置,但也有个人事件导致的变化。 社会空间:用箭头表示就业人数的增减,代表第三维的趋势惯习(habitus):兼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区分、分类或制造分类活动的能力,另一种是欣赏分类结果的能力。 惯习逐渐系统化,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生活方式(life-style)。惯习也营造了品味、言谈、举止、衣着、仪表等综合品质。一方面阶级地位会影响惯习,另一方面,惯习本身又生产着区分阶级地位的活动。 在布迪厄看来,惯习是一种生成性结构,它塑造、组织实践,生产着历史,但惯习本身又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人们后天所获得的各种生成性图式的系统,正因为这一点,布迪厄称惯习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embodied history)。 ——李猛 品味(taste):一种表现与其他人或其他群体相区别的偏好,是阶级的一种象征和标志,比如家具、陈设、衣着、艺术爱好、言语、举止等。 支配阶级的品味 :自由和奢侈,艺术形式的重要性高于功能和内容。行为方式还包括:礼貌、有距离、讲规矩等等。内部分支包括知识分子的「左岸品味」(left-bank taste)和工商业主资产阶级的「右岸品味」(right-bank taste),前者喜爱现代的、当代的作品,而后者则喜爱古典的、神圣的、圣洁的作品。 下层阶级的「大众流行品味」:重视直接的经济必需和物质需求;注重现实、简单,鄙视颓废的艺术形式。行为方式:更为物质化的互动方式、距离较近、不在乎彼此接触、直言不讳、不讲究礼节。 饮食结构的角度很有趣: 十、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与变迁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总体特征 社会差异巨大:中央集权的遗留。 城乡分野严重:从国人-野人到户籍制度。 金字塔形社会结构。身份社会:等级森严。 官民社会:财产资源从属于政治权力,商人地位也不稳。 精英层的巨大作用:精英配置(政治、经济、技术三类)、精英循环(用看似相对公平的方式吸收精英)、精英互换(改革后的「下海」)、精英结盟(维护稳定,但也要注意对底层的忽视)。 基层群体的重大社会功能:王朝周期律。 社会流动机制:科举制,建国后从政治流动到经济流动。 家庭纽带弥合社会差异:大家族可内部转移支付,转为小家庭后,弥合阶级裂痕功能被大大弱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变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打碎原有阶级结构,此时身份比经济更重要,包括出身、户口、工作时间、级别、单位等。 建国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束缚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也加剧了经济上的不平等。 干部与工人的身份区分:档案身份管理制度将城镇正式就业者划分为两种有重大物质利益差别的身份。 干部主要包括高学历、国家人事部门指标、「以工代干」、部队转业人员等。 从人数和比例上看,在城市就业者中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大约占 1/6 ~ 1/7,其余都是工人身份。 干部分层体系:一种官本位制,一共 30 个级别,与计划经济相关,由此延伸,对其他机构、团体都做了等级分层,如对各类职业都有工资级别划分。包括福利、待遇、服务等制度。 工作单位:单位包办各种社会服务与关系,铁饭碗、流动少,单位之内较平均,单位之间差异较大。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变化 农民职业的分化:农民工的出现。2006 年我国真正常年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完全没有离开土地的农民仅占全社会劳动者的 23.77%。 个体、私营工商层兴起:民营经济在 GDP 中的比重已达大半,具有很大的活力。90 年代下海潮,使这一层人员素质得到提高,2006 年,个体私营从业者占包括农民在内的全国从业人员的 19.73%。 身份制的变迁:户籍限制有所突破,官本位制弱化,档案身份不再重要,更注重市场效益和学历技术,但近年国进民退有回潮。财产所有权可能会成为新的维持秩序的制度,此时社会矛盾也越来越激烈。 单位制弱化:单位不再全包,企业不再有上级主管,单位外的群体发展迅速,社区生活重现。 政策变量对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影响 政府主导型社会:政策变量影响社会分层结构,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 政策群:影响社会分层的具体机制有三个层次,首先「基调理论」,其次是将「基调理论」转化为「大的政策原则」,最后是落实为很多具体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处于革命、改革中,制度并不稳定,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因而政府政策对社会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即使经济领域逐步交由市场,但在政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政府的主导是很强势的。 政府的干预在何种程度上是公正合理的,以经济领域为例,有四条界定: 政府的干预或调控不应该是直接干预具体企业的运行,而是通过法律、法规调整市场的管理原则。 国家的干预不是简单行政手段的干预,而是通过经济杠杆,比如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等。政府与市场以及企业的关系,都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约束的。法律、法规不应只是对企业、市场的约束,也要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 法律、法规的建立应是普遍参与的,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都应参与。 政策改变结构:与重大历史事件联系;政策以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政策群」形态出现。 几大重要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1978 改革开放、1992 南方谈话、2003 发展新思路。103人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发展过快的弊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