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任意等边三角形分成4个等腰三角形形剪成4个互不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分成4个等腰三角形形怎么剪?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通用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证明,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是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过程方法: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及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和应用。由于对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的证明要求严格且步骤繁琐,此时八年级学生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因此我将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二、教法设计:  教法设想:我采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学法设计: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将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一方面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在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过程中,老师要巧妙引导,分散难点。这样做既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他们探本求源,这样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过程: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设计我的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首先向同学们出示精美的建筑物图片,并提出问题串: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片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2)里面有等腰三角形吗?然后向学生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边角等相关的概念,由于学生小学就已经接触过,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再提出第三个问题:  (3)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b、等腰三角形具备哪些性质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我们这节课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拿出课下制作的等腰三角形的纸片,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谁?用你手中的纸片说明你的看法?②等腰三角形沿对称轴折叠后,你能得到哪些结论?(看谁得到的结论多)  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气氛最活跃,结论又对又多。)  然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④归纳:你能猜想得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你能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下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性质1,2)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活动,根据等腰三角形轴对称性,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和性质2。培养了学生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 篇2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等腰三角形》,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下面我将来汇报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三角形的性质的呈现。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的边角关系,并且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并且在以后直角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占有一席之地。  2、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相等,且每个角都为60度,使学生会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证明或计算,逐步渗透几何证题的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是本课的重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是本课的难点  4、为了使学生了解这堂课,本课要求学生自制一个等腰三角形模型,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二、说教学方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初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具直观教学法,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三、说学生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环境,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在某一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提问: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它的对称轴?  2、教师演示(模型)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实验,并让学生做同样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重合部分,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性质。  3、新课:让学生由实验或演示指出各自的发现,并加以引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逐条归纳,最后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2。  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在△ABC中,∵AB=AC()∴∠B=∠C()  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  ①∵AB=AC∠1=∠2()∴BD=DCAD⊥BC()  ②∵AB=ACBD=DC()∴∠1=∠2AD⊥BC()  ③∵AB=ACAD⊥BC于D()∴BD=DC∠1=∠2()  4、对新知识的感知性应用  指导学生表述证明过程。  思考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线)是否相等?为什么?  课堂练习:  p227练习1,练习2(指出这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5、小结: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可证明:两角相等,两线段相等,两直线互相垂直。  (4)联想方法要经常运用,对解题大有裨益。  五、布置作业:  见作业本  六、对于本节的几点思考  1、本节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要,有定理的证明、定理的计算和证题应用,所以本人针对学生的特点,在上节课例的掌握好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联想,能充分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练习2其目的有二:  (一)使学生在复习本节知识。  (二)为下一节内容铺垫。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到两个定理的内容,可以使他们比较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步入主动想学的习惯。  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的。  9.1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板书设计  课题: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例1、书写格式  例2、书写过程  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2  学生板演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 篇3  一、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将始终体现以下教育教学理念:  1、突出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要遵循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已有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初步具有“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以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它是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本节课就是要利用对称的知识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这些性质。  2、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进一步训练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证明的任务,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本节课是第三课时研究等边三角形的基础,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数学思考:  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验证。  5、教学准备:CAI课件,长方形的纸片,剪刀,常用画图工具。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四、教法设想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在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具直观教学、联想发现教学、设疑思考和逐步渗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思想,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不断克服学习中的被动心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更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五、学法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抽象结论,应以观察、实验为前提,几何教学应该把实验方法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边进行折叠重合的模型演示,一边进行阅读讨论,通过看、想、议、练等活动,自己“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注入式。这样做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探本求源,体现了“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和“学问之道,问而得,不如求而得之深固也”的思想。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通过直观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在实践、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由验证归纳到推理论证的认知过程,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造性思维。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与思考(2′)  1、课件出示人字型屋顶的图象,提问:  (1)、屋顶设计成了哪种几何图形?  (2)、它有什么特征?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哪一条?(由日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引出课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新知创造丰富的旧知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特别是问题(2),其实就是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伏笔。)  2、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再提问引入课题:等腰三角形还有其他的特殊性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正式进行探索和发现前,要让学生对探索的目标、意义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做好探索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二)观察与表达(4′)  剪一剪: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片按教材要求对折后剪下,再把它展开,看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通过让学生动手剪纸,获得图形的直观感受,并为下面的折纸操作做好铺垫,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想一想:1、剪纸过程中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交流意见,教师归纳并板书:在⊿ABC中,AB=AC,像这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  2、除了剪纸的方法外,你还可以其他的方法作(画)出等腰三角形吗?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基础上给出等腰三角形的画法,并画出图形,然后结合前面剪、画的图形介绍“腰”、“底边”、“顶角”、“底角”等概念。(结合自已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和画出的图形学习相关概念,加深印象。)  (三)了解与探究(14′)  1、提问:刚才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顾剪纸过程,动手把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容易回答出⊿ABC是轴对称图形,折痕A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让学生认识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验证方式。)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并填在书上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能猜一猜等腰三角形ABC有哪些性质吗?  ①∠B=∠C→两个底角相等  ②BD=CD→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③∠BAD=∠CAD→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④∠ADB=∠ADC=90°→AD为底边BC上的高  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和性质2: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讨论、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如何证明?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猜想的结论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师生共同分析证明思路,强调以下两点:  ①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两角相等,为证∠B=∠C,需证明以∠B、∠C为元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符合证明要求的两个三角形。  ②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作顶角∠BAC的平分线,或作底边BC上的中线,或作底边BC上的高等,让学生选择一种辅助线并完成证明过程。  (2)回顾性质1的证明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证明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吗?  让学生模仿证明性质2,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与验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本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经历性质证明的过程,增强理性认识,体验性质的正确性和辅助线在几何论证中的作用,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完成了重点知识的教学,突破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四)应用与提高(10′)  1、课件出示:某房屋的顶角∠BAC=12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椽AB=AC,求顶架上的∠B、∠C、∠CAD的度数。  (本节课从居民建筑人字梁结构中抽象出几何问题,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结论,在此,再将得到的结论应用到实践中,解决人字梁结构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有前后呼应,又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⑴∵AB=AC,AD⊥BC  ∴∠_=∠_,_=_;  ⑵∵AB=AC,BD=DC  ∴∠_=∠_,_⊥_;  ⑶∵AB=AC,AD平分∠BAC  ∴_⊥_,_=_  (让学生再次理解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以填空的形式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课件出示:如图(二),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  且BD=AD,  ⑴图中共有几个等腰三角形?分别写出它们的顶角与底角;  ⑵你能求出各角的度数吗?  师生共同分析:  ⑴已知中没有给出角度,需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条件来求具体度数,但由于未知数过多,需根据已知各边的关系寻找到⊿ABC的各角关系,由图中的三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及外角性质,可设∠A=X°,列方程解决。  ⑵强调此题图形特殊,只有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才能满足。  (改编课本例题,使问题更富层次性与探究性,使学生认识到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等腰三角形是利用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和方程的思想。)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是这节课的又一重点,本环节就是通过运用这一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让学生在解答活动中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五)拓展与延伸(5′)  ⑴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吗?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画图,折纸,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并用适当的方法验证这一结论。  ⑵利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中哪些线段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等腰三角形中其他相等的线段,如:两腰上的高,两腰上的中线,两底角的平分线等。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更深入地认识等腰三角形和性质,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心得与体会(4′)  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用“通过今天这堂课的研究,我明白了(),我的收获与感受有(),我还有疑惑之处是()”的模式来总结、评价这堂课的学习。  (让学生按上述的模式进行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回顾,增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理解和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反思”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自我的评价来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七)练习与作业(1′)  1、略(详见课件);  2、教科书习题14.3第1、4、6题;  3、教科书第143页练习题1、2、3。  (让学生体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分层次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层次性和开放性。)  设计思想:  现代数学教学观念要求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所以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把重点放在了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先让学生通过剪纸来认识等腰三角形;再通过折纸、猜测、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论证,在教学设计中遵循由个别形象到一般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  在教学设计中还突出了三个注重:  1、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2、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3、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之地位和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课安排在《轴对称的认识》后,明确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轴对称的认识》的联系,起到知识的链接与开拓的作用。本课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三角形的性质的呈现。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反映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边角关系,并且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直观反映(三线合一)。它所倡导的“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今后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分析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性质。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内角以及边的计算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性质的探究活动和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观察、试验、归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突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  3、教材分析之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这两个性质对于平面几何中的计算,以及今后的证明尤为重要,故确定为重点)  难点:等腰三角形中关于底和腰,底角和顶角的计算问题。  (由于等腰三角形底和腰,底角和顶角性质特点很容易混淆,而且它们在用法和讨论上很有考究,只能练习实践中获取经验,故确定为难点。)  4、教材分析之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初一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具直观教学法,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5、教材分析之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对于我们教师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本节课我将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探究---发现---联想---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①复习提问:向同学们出示几张精美的建筑物图片;  问题: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些图片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②引入新课:再次通过精美的建筑物图片,找出里面的等腰三角形。  问题: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③相关概念: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边: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  角: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探究问题  ①动动手:让同学们做出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的纸片,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在一起,你能发现什么现象?请你尽可能多的写出结论。  ②得出结论: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  (5)∠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  3、重要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简称“三线合一”)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  (1)如果∠BAD=∠CAD,那么AD⊥BC,BD=CD  (2)如果BD=CD,那么∠BAD=∠CAD,AD⊥BC  (3)如果AD⊥BC,那么∠BAD=∠CAD,BD=CD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说成“知一求二!”)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推论证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担负着训练学生学会分析证明思路的任务,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能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渗透几何证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四、说教法与学法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课我采取了“开放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五、说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回顾与思考电脑展示人字型屋顶的图像,提问:  1、屋顶设计成了何种几何图形?  2、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那么它特殊在哪里呢?(两腰相等,是轴对称图形)  3、它的对称轴是哪一条呢?由日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创造丰富的旧知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特别是问题3,其实就是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伏笔。除了这些特殊点,等腰三角形还有其它特殊性质吗?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此引出课题)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正式进行发现过程前要让学生对探索的目标、意义认识得十分明确,做好探索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二、观察与表达  1、观察猜想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把两腰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ABC叠合情况,请学生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得出定理学生回答发现后,教师给予指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逐条归纳,得出两个性质定理:  定理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体验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变灌注知识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学习内容不再以定论的形式呈现,而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学习的心理机制不再是仅仅是同化,而是顺应。  三、了解与探究  3、探索定理  一、(A组口答,B组独立解答)  A组: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等于几度?  2、若等腰三角形顶角为40度,则它的顶角为几度?  3、若等腰三角形底角为40度,则它的底角为几度?  B组:  1、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40度,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  2、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120度,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  3、一个内角为60度,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几度?(A组口答,B组独立解答)由此引出推论:等边三角形各个角都相等,且各个角都等于60°。  二、根据性质2填空:  (1)∵AB=AC,AD⊥BC,  ∴  (2)∵AB=AC,BD=CD,  ∴  (3)∵AB=AC,∠1=∠2,  ∴  为了对定理进行进一步探索,设计了以下练习:练习一的整体设计遵循低起点、小分阶、大容量、高密度的原则,其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的规律,但教师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使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属性的思维能力。从认知结构看,利用三线合一性质来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较少,需要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是一种“顺应”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设计了下面一组填空题,帮助学生进行建构活动。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性质应用应以等腰三角形为前提,为例2的教学作了辅垫,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四、应用与提高应用举例:  如图,某房屋的顶角∠BAC=12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椽AB=AC,求顶架上的∠B,∠C,∠CAD的度数。  例1: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AEDBC由于这是个用文字语言叙述的的几何命题,师生共同商讨,将解题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根据命题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标出字母  ②通过分析题设结论,将命题翻译为几何符号语言,写出已知与求证。  ③探索证法在寻求证法时启发学生从“已知”、“求证”两方面出发进行思考。  从已知出发:  a:由AB=AC联想到什么  b: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联想到什么  c:由a、b联想到什么  d:由a、b、c联想到什么  e:由d联想到什么  从求证出发:证明两条线段相等通常用什么方法?(全等三角形)。这两条线段分别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何证明?本课从居民建筑人字梁结构中抽象出几何问题,通过探索实践活动得出结论,在这里,再将得到的结论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解决了人字梁结构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有前后呼应,又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证明”的教学所关注的是,对证明基本方法和证明过程的体验,而不是追求所证命题的数量、证明的技巧。因此在例1教学中,有意让学生来确定学习任务与步骤,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这里要求学生从两方面都能够思考问题。但这对于刚接触论证几何不久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由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本题是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条角平分线相等,而这对全等三角形可是△ABD和△ACE也可是△BCE和△CBD分别用到了公共边和公共角这两对元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四、应用与提高例2:已知:如图,△AOBDCO’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AO的延长线交BC与D.  求证:BD=CD,AD⊥BC  思考:(1)本题的结论有何特  殊之处?——证明两个结论  (2)你准备如何得出这两个结论?——分别认证或同时证明  (3)哪一种简捷?利用什么性质?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按照例1的思考方法自己寻找解题思路,可以在小组间进行讨论。  变式拓展:  (1)如图,在例2中若点O是△ABC外一点,AO连线交BC于D,如何求证?  (2)若点O在BC上呢?  经过例1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推理基础,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证题思路,从而学到新的研究数学学习的方法,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同时也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这里有意通过变式让学生经历图形变换过程,并使他们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图形变换不会改变图形的实质,最后将点O移到BC上,使学生体验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想一想:记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尺的底边中点为,再从顶点悬挂一个铅锤,把这块三角尺放在房梁上,如果悬线通过点M就能确定房梁是水平的,为什么?通过想一想进一步突出重点与难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五、心得与体会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研究,我明确了,我的收获与感受有,我还有疑惑之处是。请学生按这一模式进行小结,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反思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自我的评价来获得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六、作业(1)作业本上相应的作业。(2)已知: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1)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2)及时反馈、查漏补缺(3)体现层次性与开放性六、说评价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先课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来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这些性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操作——观察——发现——猜想——论证——应用”的方法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常用方法。同时“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是又是接下来学习等边三角形知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知识,更是今后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线垂直的重要依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性质,能运用它们解决等腰三角形的边、角计算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观察、同组间学生以及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性质的探究和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上期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感知,有一定的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但其运用数学思维的广阔性、紧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和培养。  三、教法与手段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初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将采用“操作——观察——发现——猜想——论证——应用”的教学法,利用分组活动,组间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对“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的探究的层层深入。另外,我还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更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法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抽象结论,应以观察、实验为前提,几何教学应该把实验方法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结合这一理念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将采用学生实验操作、小组合作、观察发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①复习提问:向同学们出示几张精美的建筑物图片,引入等腰三角形。  (设计意图:感知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培养观察力,感受身边处处有数学。)  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边: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  角: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③设问: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引入新课)  (二)实验探索、得出猜想:  ①动动手:让同学们用剪刀在长方形纸片上剪下等腰三角形,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在一起,你能发现什么现象?“比一比”看谁思考的结论最多。  (设计意图:以六人小组为单位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填写导学案。通过组内合作与交流,集思广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发现。)  ②得出猜想: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5)∠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发言即组间交流补充,引导归纳提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新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做准备。)  (三)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1、结论(2)∠B=∠C你能用一个命题表达这一结论并论证它的正确性吗?  (1)语言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怎样论证这个一命题的正确性呢?  ①为证∠B=∠C,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以∠B、∠C为元素的两个全等三角形。  ②探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让学生选择一种辅助线并完成证明过程。  设计说明:以上过程分小组讨论,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寻求不同(作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利用展台展示各小组不同的证明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3)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结论(3)(4)(5)你也能用一个命题表达这一结论并论证它的正确性吗?  (1)结合性质一的证明鼓励学生证明总结的命题  (2)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三线合一”的几何表达: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  ①(1)如果∠BAD=∠CAD,那么AD⊥BC,BD=CD  ②(2)如果BD=CD,那么∠BAD=∠CAD,AD⊥BC(为了方便记忆可以说成“知一求二!”)  ③(3)如果AD⊥BC,那么∠BAD=∠CAD,BD=CD  2.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各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采用各小组竞争的方式,参照性质1的探索完成本性质的探索与证明。通过本性质的探索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四)实例剖析、巩固新知:  1、例1:已知:在△ABC中,AB=AC,∠B=80°,求∠C和∠A的度数  2、例2: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B=30  (1)求∠ADC的度数  (2)求∠BAD的度数  此题的目的在于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性质的综合运用,以及怎么书写解答题,强调“三线合一”的表达过程。  解:(1)∵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已知)  ∴AD⊥BC,∠BAD=∠CAD(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ADC=∠ADB=90°(垂直的定义)  (2)∵∠BAD+∠B+∠ADB=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BAD=180°-∠B-∠ADB  =180°-30°-90°=60°  (设计意图:设计例题1巩固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的理解,让学生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例题2主要是体会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这两个例题作为课本上的例题是基础新知的巩固,要求能正确的写出解题过程。)  (五)课堂练习、总结所得:  1、先完成课后81页练习1、2、3、4题  (设计意图:作为课本上的练习题的完成达到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基础知识。)  2、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让书生体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如图,是西安半坡博物馆屋顶的截面图,已经知道它的两边AB和AC是相等的.建筑工人师傅对这个建筑物做出了两个判断:  ①工人师傅在测量了∠B为37°以后,并没有测量∠C,就说∠C的度数也是37°。  ②工人师傅要加固屋顶,他们通过测量找到了横梁BC的中点D,然后在AD两点之间钉上一根木桩,他们认为木桩是垂直横梁的。  请同学们想想,工人师傅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从数学回到实际生活,自然地渗透数学作用于实际问题的思想。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深化提高:  1、课本P84:习题13.31、2、3;(必做题)  2、(思维发散)选做题  已知:如图△ABC中,AB=AC,CE⊥AEE1于E,CE=BCB2  求证:∠ACE=∠BC  六、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人教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三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轴对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节课的知识为以后将为以后学习的四边形及多边形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真钻研教材,特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知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推理过程  3、会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知识结构。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即“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还较弱,因此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推理过程及会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动手操作法。  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是根据“四步五环节”教学法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的。  1、复习导入  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任意取一个点为圆心,适当的长为半径画弧,在所画的弧上任意取两个点顺次连接这三个点所得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的方法能确定是所画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导入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用尺规作图做一个等腰三角形,并引导他们回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腰、底边、顶角、底角的概念。  2、探究新知  在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轴对称的基础上通过对折剪纸观察猜想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样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了,又能更直观的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三条性质即:对称性、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写出推理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理解与运用  为了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个性质,我设计了一道相关证明题,让学生先自主探究不会的同学请教会做的给其讲解进行兵练兵,再找一名学生将解题过程板术黑板上,教师进行点评,以提高学生书写完整、简洁的解题过程的能力。  4、强化巩固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2道求角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5、小结  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回答出来,从而把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化。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本节课我采用观察法和动手操作法导入新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顺利完成的预定的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相关文章:小数性质四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09-0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说课稿04-02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范文04-02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范文09-02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范文01-31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12-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04-30等腰三角形性质说课稿11-0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11-05
2023-06-20 21:10
来源:
高等教育法研究
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准备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专项训练+参考答案,需要的家长们记得下载练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48厘米,那它的每条边长是( 16 )厘米,每个角是( 60°)
2、我们的红领巾按边分是( 等腰 )三角形,其中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 120 )°
3、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5°,另一个内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内角是( 45)度,这个三角形叫( 等腰直角)三角形。
4、 2.3千克=( 2300)克
4.6平方分米=( 460)平方厘米
86克=( 0.086)千克
103分米=( 10.3)米
( 15)分米=1.5米
4.08吨=( 4 )吨( 80)千克
二.选择: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A)厘米。
A、12厘米 B、13厘米 C、14厘米
2、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其中一条高剪开,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B)。
A、45°和45° B、30°和60° C、30°和30°
3、自行车的支架常常做成三角形,是利用了三角形( C)的特性。
A、内角和是180° B、容易变形 C、稳定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内角是10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C)。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5、在三角形中,如果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6、三角形越大,内角和( B)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7、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C)高。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D.无数条
8、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是40°,另外两个内角是( C)。
A、一定是40°和100°。B一定都是70°。
C、可能是40°和100°也可能都是70°。
9、一个三角形最少有( B)个锐角。
A、3个 B、2个 C、1个
10、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C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或正方形
三.解决问题
1、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720,求底角的度数。
(180°-72°)÷2=54°
答:底角是54°
2、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地,周长是108米,底边是320分米,它的腰长多少米?
320分米=32米
(108-32)÷2=38(米)
答:它的腰长是38米。
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它的其它两个分别角是多少度?
当底角是70° 180°-70°-70°=40°
答另外两个角分别是70°和40°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领取电子版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资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如下:等腰三角形(isosceles triangle),是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5)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展开全部1. 两两连接三角形各边的中点,可将等边三角形分成4个小等边三角形。2. 连接一边的中点和另外两边的中点,以及该边所对的等边三角形顶点,可以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小等边三角形,和两个顶角为120度的等腰三角形。3. 作等边三角形两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过这个交点作这两个角所共边的平分线,可以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一个小等边三角形和三个顶角为120度的等腰三角形。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边三角形分成4个等腰三角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