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克顶部加双层钢网?

2023-06-14 09:15
来源:
老陈说文史
西班牙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一个欧洲国家,在大航海时代曾经一度成为海上的霸主,并控制进出地中海的交通要道直布罗陀海峡,同时也算是最早踏上美洲大陆的殖民者之一。但是今天西班牙早就没了往日的光辉,就算是斗个牛也经常被人道主义者攻击,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西班牙就显得更低调了。且不管他们在干什么,西班牙其实也是有坦克的,而且种类还不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班牙
现今将西班牙语当做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仅次于用英语的,这足以证明曾经的西班牙是有多么的强,无敌舰队和珍宝舰队肆无忌惮的在各大洋上横行,但后来怎么就衰落了呢?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内部战乱的对外战争,西班牙在海外获得了财富后,它的邻国开始眼红,这其中就有英国,而后就是无敌舰队和珍宝舰队败在了一张小小的肆掠许可证上的事。虽然西班牙当时的殖民地不少,但经营方式基本是以掠夺为主,所以衰败是必然的结果。
拿破仑时代,西班牙被法国占领,而后的独立战争中西班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大量的海外殖民地丧失。期间西班牙皇室还经历了被推翻、复辟、立宪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了,最终的结果以西班牙失败而告终,并彻底的失去了曾经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自此西班牙从曾经的西方霸主变成了小白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闭门思过,保持中立。
但西班牙的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再次推翻了西班牙王国,阿方索十三世流亡国外。1936年弗朗哥带领国民军、长枪党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史称“西班牙内战”,在这期间坦克这种武器的理念和威力早就已经传到了西班牙,将它用于战争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虽然这些坦克看似比较落后,但对于千疮百孔的西班牙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援助的坦克,苏德的首次交锋
坦克发明之后,西班牙就像模像样的搞来了几辆,最先进的就要数法国的雷诺FT-17了,但到了三十年代,这些坦克明显已经过时了。暂且不提这期间西班牙自己生产的坦克,让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国家援助的坦克。西班牙内战的交战方分成了两拨人,一伙就是共和军,站在他背后的是苏联,而另一伙就是以弗朗哥为首的叛军,站在他们后面的则是纳粹德国。所以两方所得到的援助分别是苏械和德器械。
内战爆发之后,弗朗哥得到了纳粹德国援助的120辆1号坦克,这是在30年代初期德国研制的轻型坦克,因为之前的失败,德国在武器研究方面受到的诸多的限制,所以1号被定义成了多用途装甲车。前装甲13毫米,主武器是两挺德制通用机枪,据资料显示,从一号诞生以来,包括它的衍生型号都没有被装过机炮。另外弗朗哥还受到了意大利援助的150辆L3超轻型坦克,就是没有炮塔的那一种,内置成员两人,主武器也是机枪。
而共和军那一边,则收到了苏联运来的280辆T-26,另外还有50辆BT-5。熟悉坦克的人一定听过他们俩的名号,T-26是苏联在二战之前的主力坦克,甚至在二战初期也一度参与战事。主武器是从37mm到45mm坦克炮,前装甲15mm。而BT-5是一款快速突击坦克,拥有火力的同时,它的机动性也是同期坦克无法匹敌的,二战期间苏联又推出了BT-7型,为前者的加强版。
西班牙自产的坦克
坦克最早源于拖拉机这一点是个事实,而西班牙最早的自产坦克就是从拖拉机改进而来的,说是改进,其实就是加了一层装甲,配了一挺机枪。1932年的时候,兰德萨拖拉机接到了生产坦克的任务,但怎奈经验有限,他们只造出了武装拖拉机,结构什么的就不多说了。但西班牙自主研发坦克的道路也就是从这辆坦克开始的。内战爆发之前,萨兰德武装拖拉机仅被生产出了两辆,落到了弗朗哥手中后,它们被运到西班牙北部继续从事农业工作。
当然仅造出了辆拖拉机实在是有点太掉面了,西班牙在这期间还是造出了颇具特色的坦克。早在1925年,特鲁维亚的兵工厂就接到了研发坦克的命令,但就算是兵工厂对坦克的了解也很是有限,当时唯一的参考对象也仅是法国的雷诺FT-17。凭借着有限的资源和技术,特鲁维亚的兵工厂在1928年研制出了第一辆样车,并给它取名为A4,全名即特鲁维亚-A4。和其它坦克不同,A4采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炮塔结构。
这辆坦克全重9.26吨,前装甲最厚的地方达到了20毫米,也算是身披重甲了,发动机采用的是苏萨公司生产的汽油发动机,在50马力的推动下,这辆坦克仅能以每小时19千米的速度向前挺进。从外形上来看这辆坦克几乎和雷诺无异,但仔细一看其实差别还是挺多的。比如悬挂和位于车体前方的机枪位,当然这些可都没有它的炮塔特殊。A-4的炮塔采用了双层结构,每一层都配备了一挺哈奇开斯机枪,可以同时向多个角度射击。
A-4坦克算是西班牙自行研发的第一辆坦克,虽然从数值上来看它并不是很优秀,但其设计理念却很超前,也算是为西班牙日后的坦克研发铺垫好了道路。A-4坦克具体的生产数量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能推断出数量不会很多,内战期间共和军和弗朗哥的阵营中均有少量的A-4在服役。
结语
在A-4坦克之后,其实西班牙还研制了更为强大一点的特鲁维亚36型坦克,但武器依旧还是以机枪为主,而且产量也仅有15到20辆左右,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西班牙内战也以弗朗哥的上台终止了,此时的西班牙实力微弱,所以在二战中也保持了中立,不然这些小坦克开出去也只能充当一个靶子。
参考文献《Trubia A4 (1925)》、《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共和国的武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作为当前全球的热点交战区域之一,俄乌双方目前在乌东地区持续化进行的战事让俄乌双方都呈现出了精疲力竭的状态,战争进行到现在,俄乌双方的处境其实都是非常艰难的,就在这两天,甚至有消息曝出,俄军现在需要在MT-LB装甲运兵车上焊接2M-3型舰炮来保障前线作战的装甲火力。毕竟从现在曝光的画面我们不难发现,俄军焊接了2M-3型舰炮的MT-LB装甲运兵车都涂装了“Z”的标志,不出意外的话这些经过临时改装的装甲运兵车是运往俄乌冲突前线的,作为一款上个世纪70年代苏军用于牵引大口径火炮的装甲车,俄军在该装甲车上焊接2M-3型舰炮确实是将MT-LB装甲车强大牵引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这种让装甲运兵车经历“陆地战舰化”的改装,可以让俄军装甲部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输出火力毕竟2M-3型舰炮搭载了2艇25毫米口径的机炮,利用MT-LB装甲运兵车的载重优势,这种临时的组合确实可以让2M-3型舰炮携带大量的弹药,从而快速让一线作战的俄军具备一定的火力优势,而且利用2M-3型舰炮的大仰角优势,俄军也可以利用“土改”后的MT-LB装甲运兵车对躲藏在高层建筑物内的敌军进行攻击。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这种改装只是俄军为了满足当前战事的作战需要,这种临时改装的战车仅仅适用于当前的俄乌冲突,毕竟这类“拼接战车”的整体高度实在难以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在当前俄乌两军主要以阵地战作战的样式中,这种改装大概率只能为单兵反坦克武器提供一个明显的标靶,它只能是俄军为了满足前线一线部队作战需要而想出的临时对策。▲即将奔赴前线的“改装战车”,这些搭载着双联舰炮的苏式MT-LB装甲运兵车,其外形神似即时战略游戏《红色警戒2》中的天启坦克的设定第二,至于这种战车的战损率,或许这还真的不是俄军当前考虑的重点,毕竟这个舰炮+装甲车改装组合的整体高度过高的缺陷连我们都能发现,俄军坐镇一线指挥的军方高层岂会不知?俄军方或许就想利用这种结构简单但火力强大的装备对乌军进行持续化的压制,即便己方这种战车有着高战损率俄军或许也能承受得起。所以,我们现在也不难发现,俄军在乌克兰的战事已经到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地步,俄乌双方常规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补充速度很有可能已经赶不上当前战事的持续消耗。但是,前线的火力缺口的现实问题可不会和俄军讲道理。因此,对于俄军来说,俄军似乎只能通过这种“土改”武器的方式,来让自家军队迅速填补自身的火力以及装备缺口。▲作为一款在上个世纪60年代问世的舰炮,2M-3舰炮可以说原本是搭载在1204型巡逻艇上用于防空的,俄军把2M-3舰炮搭载在MT-LB装甲运兵车上重新发挥作战能力可以说是把老旧装备的作战潜力发挥到极致了毕竟这种在装甲车上直接焊接舰炮的方式改装速度快,“出货”效率极高而且维护成本也很低,并且几乎不会涉及现代科技型的军工制造技术,利用俄军现有老式库存武器确实能快速形成战斗力,且凭借双25mm舰炮的口径,压制敌军轻装甲目标或者藏匿在掩体后方的敌方一线作战人员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俄军在本次俄乌冲突中,利用“万能的”焊接工艺改装“土味儿”武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除了在开战初期,俄军在T-72系列坦克周边临时焊接很多金属钢网充当坦克防御装甲外,就在今年的1月份,甚至还有消息表明,俄军在无制导功能的航弹上焊接了金属架来充当滑翔弹。▲这种看起来针对无制导航弹的粗糙的改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蕴含现代战争的作战思想的,不过这种简易改装发挥的作用确实非常有限我们现在不难发现,俄军现在就是在现代战争的作战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在原理层面对装备进行极简化的改装,从而让传统的武器达到蕴含现代作战思想的目的,当然,俄军老式装备进行这种简易化改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适应长期化的消耗战,毕竟无论是俄罗斯国内的经济情况,还是俄军自己的军费,也都是相对捉襟见肘的。由此可见,俄乌双方的战事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交战双方的库存武器或者装备基本都已经处于告罄状态了,对于俄乌两国而言,此次的俄乌冲突确实对于本国常规军力来说是一此非常之严重的消耗,未来,如果俄乌两国的战事继续常态化的持续下去,这种临时改装的“土味儿”武器恐怕会成为俄乌双方的主力型武器。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最近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坦克装甲车辆受到了大量的损失,目前向前线的补充中已经多次出现了T-54B中型坦克的身影,这种二战后第一代坦克早已在俄军中退役,而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武装冲突中,都已经很少见到这种老式坦克了,没有想到在俄乌冲突中却多次出现,显然说明了俄军现代化坦克补充能力的不足。与此同时,最新出现的T-54B坦克还装上了“天棚”,这种“天棚”目前是俄乌前线坦克的标志,最开始是用于防御“标枪”攻顶反坦克导弹,但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但后来这种天棚和软质尼龙网反而对螺旋桨拖进的巡飞弹有防御奇效,因此俄军坦克仍然在各种坦克上装“天棚”。图片:装有双层“天棚”的T-54B俄军中型坦克,开春之后的乌克兰野外泥泞可见一斑。
像俄乌战争这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规模战争,各种武器装备消耗是巨量的,对于坦克来说,一旦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坦克的装甲洪流就不大可能会看到,反而是作为火力点在战争中不断被消耗。这个时候,第三代坦克和第一代坦克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实相差不多。而对于战争一方来说,保持坦克的数量可能比提升坦克质量还要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将精力放在不断提升坦克作战性能上,先后研制装备了作战能力强大的“豹”式、“虎”式和“虎王”坦克,但美国和苏联则主要在保持坦克均衡的性能前提下,重点在加强坦克的量产化,以数量压倒质量,列装的M4“谢尔曼”坦克和T-34系列坦克都具有海量的数量,最终实现在战线的任何地方都能够投入大量坦克,而德军的重型坦克营则作为救火队员,不断填补战线的漏洞,最终被美苏的坦克海所淹没。图片:T-34坦克和M4坦克是二战中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最终压垮了德军单车战斗力更强的坦克。
事实上,苏联的解体对于俄罗斯来说确实是巨大的损失,原本庞大的坦克库存被分割到了各个加盟共和国,而且在解体后大量出口T-72、T-80等坦克,让第三代坦克的库存急剧减少,这是俄军也没有料到的,这就使得俄军在战场上大量损失坦克装甲车辆后,后方的补充就有点跟不上。而且,现代坦克的生产已经不再是二战时期的那样,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时,虽然俄军还有一些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库存,但要解封后修复再投入战斗,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上述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是目前俄军的状况,一边继续生产新型的T-90M主战坦克和改装T-72B3主战坦克,另一方面将没有太多电子元件的老式T-54B中型坦克快速解封修复,投入战斗,弥补前线战斗力缺失的短板。图片:T-72B3主战坦克在乌克兰,也带有“天棚”。
最后一个问题是,从“天棚”的出现,说明俄军坦克目前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对方的坦克,因为以T-54B中型坦克的装甲,是很难抵挡现代化反坦克武器打击的。目前战场已经处于相持阶段,再难看到坦克大战的场面,最大的威胁也并非是敌人的坦克,而是无处不在的无人机和巡飞弹。对付这种从天而降的打击,“天棚”特别是双层“天棚”是有奇效的,这将大幅增加坦克的存活性。不过,待乌克兰大量西方主战坦克参加战斗后,T-54B中型坦克将面临巨大的威胁,这种坦克之间的跨代碾压仍然是非常恐怖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地5钢铁扭曲大桥顶怎么上去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