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是否应该为什么老实人受欺负负?


前段时间,3名“北大才女”采访东京大学女教授、女性主义作家上野千鹤子引发热议。
有网友将其调侃为:
“3个子宫与1个大脑的对话。”
“北大的裹脚布,治好了我的学历崇拜。”
“爱因斯坦在给3个猴子开会。”
不得不说,网友们的嘲讽水平令我大开眼界,我也从没想过北大毕业的才女,竟有一天会成为大家群嘲的对象。
为何3名北大的高材生,会受到如此猛烈的抨击呢?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她们所问出的问题以及展露出的眼界,并不符合大家印象中“北大才女”独立、自强的基本水准。
这3位自称“女性主义者”的北大才女,表现出了一种盲目的自信,她们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上野千鹤子,”你之所以不结婚,是因为被男性伤害过吗?还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上野千鹤子则认为,真正的女性主义者是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尊重别人喜欢的生活方式,两种生活方式都应该获得理解和支持。
而这3名“女性主义者”则认为,女性离不开男性和婚姻,婚姻才能代表幸福,结婚生子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按她们的想法,大概只有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对男性的颐气指使,才称得上是女性主义吧。
但显然,这与现代女性意识觉醒是背道而驰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拒绝生育,前段时间“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冲上热搜。
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还是6.1%。
那么从现实角度考虑,那些不愿意结婚、不生孩子的女性,她们的生活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国丁克家庭数量超60万
上世纪80年代末,“丁克”的概念从西方传入我国。
所谓“丁克(DINK)”,指的就是“Double Income No Kids”,即“双倍收入但没有孩子”。
有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丁克家庭数量已经超过60万。
这些拿着双份薪水,能生育但不生育的家庭,选择了另外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拥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而之所以会选择丁克,不外乎以下这些原因:
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自由高于一切;
受原生家庭伤害,从小对婚姻和生育留下了心理阴影;
一心忙于事业,不指望“养儿防老”;
没有信心给下一代好的生活,不想让他们来这个世界“受苦”。
但人的奇妙之处在于,思想是会随着时过境迁发生改变的。
很多年轻时的“铁丁(坚决不生育)”,到了中年时会变成“白丁(丁克数年后反悔,白白做了一场丁克梦)”,为此很多夫妻出现分歧,乃至于不得不走向分开的结局。
不生孩子,养老是个问题
拒绝生育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养老。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老了以后大不了住进养老院,再大不了找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一起抱团养老,也很不错。
但现实证明,“养儿防老”的观念流传至今,并非没有道理。
如果不生孩子,养老是个大问题。
首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养老院也不例外。
有博士曾对养老院做过调研,他说:“养老院就是一个小江湖,那里有两种老人,一种是有子女的,一种是没有子女的。”
如果没有孩子,就算是住进养老院,也会面临受欺负无处伸冤的窘境,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软的软柿子:
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又无依无靠,不欺负你欺负谁?
其次,抱团养老看似完美,但实际上也很难解决问题。
日本NHK曾播出一部纪录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
她们的平均年龄近80,且已买房同居10年,期间既保留了自己的世界,又能够互相取暖,不仅一起组织旅行,还相约去看烟火晚会。
但一切如此美好的前提是,彼此性格平和,能够和睦相处,且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态健康。
纪录片结尾,80岁患癌的老人清田,被其他老人拒绝回到公寓,不得不一直住在康复医院。
理由是组团之初,她们就已经定下了“不提供护理帮助”的原则。
确实,都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弱者怎样帮助弱者呢?
所以这条路的限制也很多,真正实现的难度相当大。
生不生孩子,都是自由
现在很多人将生育与“女性独立”挂钩,似乎拒绝婚姻、拒绝生育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独立,觉得只要生孩子就很亏。
但我觉得,生不生孩子,都是自由。
如果选择了丁克,一辈子不生孩子,就要提前多为晚年生活做准备,尽量攒下一些经济基础。
毕竟钱财傍身才是硬道理,要想退休以后全世界各地不停地观光游览、住进高级养老院,雄厚的财力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如果选择了生娃,则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尽量给子女好的教育,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否则一旦孩子被溺爱成性,家长又指望着“养儿防老”,晚年生活也很难太幸福。
结语:
到底要不要生孩子,归根结底要看自己。
但在做出这种事关整个人生的重大决定前,我们一定要想清楚,是否能够承担选择背后所代表的结果。
正如一位读者写给史铁生的书评:
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偶然捡到一把手枪后扣下了扳机;
没有人死,也没人受伤;
等到三十岁或者更老,才听到背后隐隐约约传来风声,转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
今日话题:你觉得应该选择生娃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老实人受欺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