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方向的书籍比较研究时,那个方面不是区分文化的依据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的论文(精选8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的论文 篇1

  【摘 要】本文对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分类并着重从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等方面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分析,指出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说明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文化差异 跨文化对比

  人类交际包括两个方面: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但是,人们往往只重视语言交际行为,却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交际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其实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言语不可替代的交际功能。因此,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对非语言的差异有所了解。

  一、非语言行为的种类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非语言行为的分类,学者们仁者见人,智者见智。根据美国社会心理K. W. Back的观点,非语言行为可分作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学者相对统一的结论,将非语言交际行为分为以下几类:体态语(Body Language);副语言(Paralanguage);客体语(Object language);环境语(Environment

  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认识到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和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文化与非语言交际不可分割,人的非语言行为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一般情况下,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行为起到的是辅助作用,通过重复、否定、代替、补充、强调、调节等配合,甚至代替语言交际行为。

  二、几种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跨文化对比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人们会对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加以综合和概括,归纳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然而,在实际交往中,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甚至在同一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有差别。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正确理解不同文化内所孕育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就表现的尤为重要。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揭示出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尤其是找出造成文化误解的相异点,排除障碍,从而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以下是就几个代表性的方面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

  身势语(也叫作体态语),又称肢体语言,这一领域包括手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语言以及其他可以传递信息的肢体动作,它是最直观、信息含量最大、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类非语言交际行为。著名身势语学家艾克曼和弗里森按照功能的不同,将身势语划分为五类,即象征性身势语、说明性身势语、情感性身势语、调节性身势语和适应性身势语,我们在这里主要对比象征性身势语的中西文化差异。

  总的说来,象征性身势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相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欧美人用左右摇头表示反对,在中国可能是表示赞许,而在土耳其则表示“我不明白。”

  其二,意思相同但身势语不同。如表示自己时中国人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英语国家用食指或拇指指胸部。

  其三,身势语为某一文化所特有,表达特定的意义。欧美人常用交叉中指和食指的动作(put my fingers crossed for you)来表示对对方的祝福。这一象征性手势语来源于基督教用一只手画“十”字的动作。有时欧美人也会在说谎时将交叉的手指放在背后或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用以请求上帝的宽恕。与英语国家相比,中国人特有的一个典型身势语是抱拳。这一动作在古代表示“你好”,在现代意义更为丰富,可以表示“请多多关照”、“多谢”等等。

  2.副语言之文化差异

  需要注意在对待沉默的态度上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沉默的意义在中西文化中也有较大差异。中国比英语国家更频繁地使用沉默,并赋予它更丰富的含义,如表示赞同、反对、鼓励、蔑视等等。一般来说,中国人倾向于将沉默赋予积极方面的意义,中国人认为“沉默是金”。而英语国家倾向于赋予它消极方面的意义,西方人认为这是“缺乏信心”或有“交际恐惧症”。如中国人对于不知如何回答或比较尴尬的问题时常抱以“沉默”,以照顾提问者的面子;而这往往令欧美人十分恼火,感到受得了极大的侮辱,他们认为哪怕是支支吾吾,也要比沉默好。另外,中国人比欧美人更珍惜沉默和安静,不像欧美人那样动不动就怀疑沉默有什么不对。

  在非语言声音方面,不同的文化表现也不同。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高声讲话、打电话与西方文化不同,而西方人在演说时开怀大笑却并不被认为失礼。对于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如咳嗽、打嗝、清嗓子等,英语国家的人都严加控制,如控制不住,则表示歉意。

  3.客体语的中心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讲,一个人的服饰,化妆品、家具等都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服饰一直被视为文化的标志。常常以一个人的着装来判定他的职业和经济状况。从日常穿衣来看,美国人休闲、大胆,英国人讲究庄重、含蓄。从着装场合上讲,英美均讲究服装要与场合协调。一般情况下,音乐会,歌剧等场合越正式越好,私人聚会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交际场合,女性往往盛装打扮,除衣着之外,脸部化妆和耳饰也是必须的。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穿西装,也分正式,非正式和随意式。

  4.环境语的中西文化差异

  环境语主要指对空间的使用和控制而发出的交际信息,它与人口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自然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文化特性。

  美国人在公共场合不希望与人近距离接触,彼此过于亲近会使他们感到很不自在,因为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人和德国人对领地的占有欲望较强。在对待拥挤的态度上,中西方的差别非常明显。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排队时的拥挤现象很不习惯,而中国人对此却习以为常。中西文化在领地被侵犯时的反映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中国人的反应要温和些,而欧美人对排队时“加塞儿”的行为会明确地表现出不满,加以阻止,而中国人往往默默忍受,不作过多计较。

  文化不同,体距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的体距要比西方国家近得多。在中国,几个人结伴到饭店吃饭,大家对很多人尽量挤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毫无疑义,反而会觉得这样会显得亲近,其乐融融;而在西方,就会分开两个桌子做。所以,在跨文化交际场合,对中西体距文化的不同也就成为误解的根源。对西方人认为合适的体距,对中国人来说就显得疏远,冷漠。而中国人认为合适的体距,西方人可能会感觉无法忍受,可能导致双方误解的产生,导致人际交流的终止。

  非语言行为的差异常常是十分微妙和难以辨认。这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而且也影响交际质量,有时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难堪。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清楚地了解非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非语言交际都带上了名族的独特性,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要正确对待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对不同的非语言行为采取理解、包容的态度,正确对待、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

  [5]毕继万.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的论文 篇2

  一、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

  虽然每种文化都各成系统,但至今为止,在外语教学中关于如何学习跨文化还没有定论。教师们通常遇到什么文化现象就浅尝辄止地说明一下,给人的感觉就是话题不定,随意性很强,缺乏系统性。这也是困扰大多数外语教师的问题。细川认为“在教授日本事情的时候,教师对所教知识在大脑中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比如这部分对学习者来说将来会起到多大作用,为了扩大所起的作用,接下来要讲哪部分必须要想好”[3]20。如果不这样的话,也许课堂气氛会很活跃,也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也许什么都学不到。那么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到底需讲授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如何讲授,这就涉及到教学大纲的问题了。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参考外语专业的社会、事情、概况等课本及相关的大纲,明确对待跨文化的原则、内容、方法、手段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性的文化讲授成为可能。

  课堂中所导入的文化知识必须要适时适度,本着紧密为传授语言知识服务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需要导入的文化必须要与外语知识学习或交际能力培养相关联。如果理解成文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哲学等,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样大量的导入,不但超出了大纲的范围,而且也与教学目的和目标背道而驰。文化的导入目的应该是外语学习的补充,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掌握。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随时对内容进行调整,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是不适合的。还应合理地把握时间的分配,注意既不能影响教学的进度,又能达到文化导入的目的。

  文化的种类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既包括高尚的,也包括低俗的部分。应该导入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既包括政治、经济等,也包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习惯、礼仪等等。通常会有很多人认为“讲什么都行”,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什么都行”中选择出“什么(即所教授内容)”[4]95。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挑选,尽可能的选取那些能为课堂知识服务的主流文化。

  二、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手段

  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室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充分利用文字资料

  包括课本、杂志、参考书等书籍的阅读。阅读书籍是学生系统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利于人们对该国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因为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作品是该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积蓄。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修养、欣赏作者的创作技巧,还应该对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社会背景、历史时代及文化风俗进行详细地剖析,这样才利于学生对该作品所包含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培养其对跨文化的理解意识和运用能力。因此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外语教师的一项重要责任。另外,杂志往往会及时地登载一些最新的信息,通过阅读杂志可以了解目的语国家最新的文化发展动态,以此来推察该国文化的变迁,以便系统完整地理解该国文化。

  2.合理利用视听资料

  现阶段人们使用的视听资料主要有幻灯、收音机、录音机、录像、电影、网络等。视听教育是把声音或影像资料作为素材进行教学的。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视听资料的长处,有机地使声音和影像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外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的“听”与“看(另一种形式的读)”有效地结合到一起,提高效率。而且视听教材能够把抽象的文化通过客观的声音、图像等以影视剧等形式,再现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5]。

  3.充分发挥实际指导者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指导者是指来自于目的语国家的外语教师、留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对跨文化感兴趣的人士。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邀请外籍教师来担任会话、听解、社会事情、作文等课程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接触和交流,可以很自然的习得通常情况下在教室和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文化。例如: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知道,与人见面时为了表示诚意,要主动把自己的手伸给对方,通过握手来传达友好。而我们在书本上也学到了日本人见面时,要把自己的头低下,通过鞠躬来传达一种敬意。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实际上,对于互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双方来说,当时的姿势、视线、表情、时间的长短、使用的语言等都是难题。而且这些东西不经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所以,在生活中通过与目的语国家人们的实际接触会很自然地掌握。为了更好地发挥人的媒介作用,除了聘请外教外,很多学校还邀请外国留学生走进外语课堂,互相做学习伙伴,以便在实践中学会跨文化交流。

  4.利用各种渠道拓展第二课堂

  语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外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和学校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教学实践满足学生对语言实践机会的需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二课堂的形势主要有外语角、原版影视作品欣赏、外语专题讲座、外事活动见习和去外企社会实践等形式。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掌控能力,并能切身体会感悟和检验课堂中所学相关文化在语言应用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指导,让学生领悟文化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规律分析

  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发现人们对跨文化的认识,通常有以下五个阶段。在课堂中学生对跨文化的接触吸收也同样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以日语学习为例。第一阶段:接触跨文化(Contact)。大部分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进入大学才刚刚接触日语的。由于要接触一门崭新的语言和文化,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得非常兴奋和期待,习惯于用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去审视新接触的文化,觉得这也新鲜、那也新奇,而忽视了对文化深层内涵的挖掘。经常听到的话语有「日本人は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的主要题目第一部分研究方法总述

一、如何评价一个研究设计?

(一)从大原则上分析: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性原则以及伦理性原则。

(二)从研究设计过程分析:

1. 研究问题是什么?提的怎么样?(1)有针对性,最好反映的是技术的变革、知识的空白或以往研究的矛盾结果;(2)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如何;(3)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三种——“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4)具有可答性,也提供了答案的范围;(5)不带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

2. 研究假设是什么?提的是否恰当?(1)准确反映研究目的,回答研究问题;(2)有根据性,根据理论或经验和观察事实;(3)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做出预测,以定量的方式提出;(4)清晰而明确的陈述句说明;(5)具有可验证性;(6)简单明了。

3. 文献综述是否恰当?(1)根据研究目的写;(2)全面;(3)根据权威的理论或研究结果;(4)能引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4. 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否恰当?是否能反映总体?取样采取的是何种方法?简单随机、系统取样、分层取样、多阶层取样或非随机取样(定额取样法和判断取样法)?样本容量是否恰当?(取样误差与偏见误差)被试取样后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分组?

5. 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设计,是否能说明问题?是否经济有效?一般的执行程序:随研究的样本是一个群体还是一个参与者——是否被随机分配到各个条件——实验者能否有效控制自变量——参与者按条件分成区组吗——研究变量有多少个——1个则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多个用随机析因区组设计。

6. 研究变量和指标是什么?有几个?操作性定义下得怎么样?无关变量是否?采取了何种方法控制,控制得是否恰当,是否充分?实验研究的本质就是控制。随机、控制组、前测以及自变量的控制都是控制。为保证有效的控制,可以先进行预试。

7. 收集数据的方法是什么?是否与研究问题密切?采用的材料与工具信效度如何? 8. 研究程序实施是否恰当,有没有严格按设计进行?选择的环境是否恰当?无关变量控制得怎么样?

9. 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是什么?在分析之前有没有对研究数据进行必要的初步整理和质量审核(缺失20%以下、极端值、被试反应错误或谎答等)?统计分析是否尊重了统计前提,是否有统计检验力?结果的呈现是否恰当清晰?

10. 结果的解释是否是根据研究的数据?研究结论是否反应了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与已有的相关理论是否相符合?有无主观臆断成分,推理依据是否真实可靠?结果解释是否完全?结果的普遍适用性如何?一般步骤为:下结论——阐明结果的清晰含义——综合其它理论和研究进行讨论——建立理论——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三)从研究的本质特征分析:信效度问题。

(四)其它评价:是否反映了当前研究的总趋势?生态化?跨学科化?现代化?

二、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心理学研究有哪些特殊性?心理学研究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有其特殊性:(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 1. 研究对象是人,人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机体,需取得对方配合,且个体特性具有不稳定性,对结果的精确性会有影响; 2. 研究对象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可能会社会期许性,因此反应可能不代表真实情况; 3. 心理研究涉及的变量较多且负责,难以精确的控制与预测;4. 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意控制与操纵,遵循伦理道德;5. 人的心理具有发展性,成熟因素会起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文化研究方向的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