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变成硫酸失电子为什么会变成硫酸?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5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2H4+3O2=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取代反应①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六、乙酸(俗名:醋酸)CH3COOH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7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铝热反应③电解法:电解氧化铝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

  2、海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反渗透法等。(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理念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3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4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5

  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6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5.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2C+O22CO

  ②还原性: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6)、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7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8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表象:化合价升降实质:电子转移

  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注意:(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

  (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

  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产物(表现还原性)

  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

  (2)用顺口溜记“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原理: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步骤:列变化、找倍数、配系数

  注意:在反应式中如果某元素有多个原子变价,可以先配平有变价元素原子数,计算化合价升降按一个整体来计算。

  类型:一般填系数和缺项填空(一般缺水、酸、碱)

  5、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凡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

  最高价的元素(kmno4、hno3等)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cl2、o2等)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凡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最低价的元素(h2s、i―等)金属单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

  注意:(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过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过还原产物。

  (2)当一种物质中有多种元素显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记住强者显性(锌与硝酸反应为什么不能产生氢气呢?)

  (3)要记住强弱互变(即原子得电子越容易,其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越难,反之也一样)记住:(1)金属活动顺序表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非金属活动顺序

  (4)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关系

  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的判断:凡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都不能共存

  (2)生成易挥发性物质

  (3)生成难电离物质

  常见的有水、氨水、弱酸、弱碱等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注意注意:(1)哪些物质要拆成离子形式,哪些要保留化学式。大家记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盐”这三类物质要拆为离子方式,其余要保留分子式。注意浓硫酸、微溶物质的特殊处理方法

  (2(2)检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三查(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z)

  注意:化学反应只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所以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运动的特征:

  (2)描述电子运动的方法: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

  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守的四条规则

  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1)同位素是指原子,不是单质或化合物

  (2)一定是指同一种元素

  (3)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什么是原子序数?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律是谁发现的?

  2、元素性质的判断依据

  跟水或酸反应的难易

  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注意:上述依据反过也成立。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2)记住“七横行七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十八纵行十六族,主副各七族还有零和八”。

  (3)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

  (4)各族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排)

1.为什么硫酸和硫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单质,而不是都是硫单质呢?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一起通入水中也是会

前提是SO2易溶于水形成酸性的亚硫酸;另外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要强得多,所以硫酸和硫化氢反应可能的产物是生成SO2和S单质。二者的反应其实是与量有关的。H2S+3H2SO4 = 4SO2↑+4H2O硫化氢过量时:

2.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气味

1、二氧化硫为无色透明气体,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亚硫酸)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2、硫化氢,无透明气体,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常说的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指的就是硫化氢。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用鼻子作为检测这种气体的手段是致命的。二氧化硫的应用领域1、用作有机溶剂及冷冻剂,并用于精制各种润滑油。2、主要用于生产三氧化硫、硫酸、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也用作熏蒸剂、防腐剂、消毒剂、还原剂等。

3.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发生归中反应,其中硫化氢是还原剂,硫是氧化产物。硫化氢能溶于水。O硫化氢是一种二元弱酸。在20℃时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生成的水溶液称为氢硫酸,硫化氢在水中的第二级电离程度相当低。主要用途用于合成荧光粉,有机合成还原剂。用于金属精制、农药、催化剂再生。制取各种硫化物。用于制造无机硫化物,还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在有机胺中溶解度极大。在苛性碱溶液中也有较大的溶解度。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生成水与游离硫。可溶于水,水溶液具有弱酸性,与空气接触会因氧化析出硫而慢慢变浑。

4.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5.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

H2O如果是将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则:SO2+2H2S=3S↓+2H2O3S2- + SO3 2- + 3H2O= 3S↓ + 6OH-硫化氢具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两者相遇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为什么二氧化硫被还原也就是说,氧化

7.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 + SO2=3S+2H2O 这里的硫S要不要加↓?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及硫酸的制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及硫酸的制备(3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H2S,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2,0,+4,+6,+6,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扇闻法,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易溶于水,密度空气的有毒气体,易液化(10),溶液pH7,SO2是酸性氧化物,SO2,+4,S,H2SO4,0,+6,还原性,氧化性,加氧化剂,加还原剂,如O2、Cl2、Na2O2、KMnO4、HNO3等,作为S的中间价态的物质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升高时作还原剂,降低时作氧化剂,SO2+2H2S=3S+2H2O,探究2:SO2的还原性,H2SO4+BaCl2=BaSO4+2HCl,向SO2溶液中加BaCl2溶液,再加过氧化

2、氢与稀盐酸,生成不溶于酸白色沉淀,现象:,结论:SO2具有还原性,H2SO3+H2O2=H2SO4+H2O,H2SO3,H2SO4,BaSO4,2、加热后加SO2的试管红色,加氯气的无变化,探究3:SO2的漂白性,现象:,结论:,SO2有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加热有色物恢复原色,两支装品红试管各加SO2和氯水现象?加热两支试管现象?,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1,2,不能漂白指示剂,1、品红溶液都褪色,SO2也具有的特殊化学性质:漂白性,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用途:它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北方市场上,经常见有外面非常白而里面却是黄的馒头和粉丝,

3、里外不一样,它的做法是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先放入馒头或粉丝,再放入燃烧着的硫后熏一下而得到的,您能否马上就食用或用来做菜?,请你思考,为什么长时间放置的报纸和草帽会变黄?,P89资料卡片:SO2的漂白作用,漂白性物质小结,二氧化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SO2与水反应,、SO2和碱反应,、SO2和碱性氧化物反应,(2)还原性:,(3)氧化性:,(4)、漂白性,CaSO3+SO2+H2O=Ca(HSO3)2,(暂时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SO2,SO3,H2SO4,O2+2H2SO3=2H2SO4,SO3+H2O=H2SO4,1.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4.破坏建筑物,3.使土壤酸性增强、湖

4、泊酸化,生态环境受损,2.破坏森林、草原和农作物,酸雨的危害,开发新型洁净能源(氢能),含硫燃料脱硫,回收利用SO2废气,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讨论,酸,漂白,还原,酸,(1)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SO2体现性;(2)SO2使品红褪色,SO2体现性;(3)SO2使溴水褪色,SO2体现性。(4)S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褪色,SO2体现性。,1“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C.大气中CO2含量增多D.汽车排出大量的尾气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少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烟囱造高燃料脱硫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

5、石灰开发新能源A.B.C.D.,B,C,一个城市的环保部门采集了一份雨水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pH值,其结果如下:1.请你写出酸雨开始呈酸性的化学方程式.2.这种雨水的pH值逐渐减小,其原因何在?(提示: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和酸性强弱方面考虑),SO2+H2O=H2SO32SO2+O2=2SO3O2+2H2SO3=2H2SO4SO3+H2O=H2SO4,空气中的氧气在灰尘等存在下能够逐渐将水中的H2SO3氧化成强酸硫酸.,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灰白色,溶液仍为无色。,反应:,CuSO45H2O+H2SO4(浓)=CuSO4+H2SO45H2O,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在点滴板中放入少量胆矾

6、,再加入少量浓硫酸,现象:,滴有浓硫酸的滤纸炭化变黑。,解释:,滤纸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浓硫酸能把滤纸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结论:,浓硫酸有脱水性,实验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火柴梗上,比较学习,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结合。,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吸收现成的水,反应生成水,现象:,加热能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溶液稀释后呈蓝色。,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结论:,浓硫酸有氧化性,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出大量热,放出有刺激

7、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结论:,体现出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2H2SO4(浓)+C=CO2+2H2O+2SO2,总结,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强氧化性,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生成氢气。,常温下使铁铝钝化,脱水性,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与某些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CO2+SO2+2H2O,与硫化氢、碘化氢等还原剂反应,H2S+H2SO4(浓)=S+SO2+2H2O,分析,稀硫酸的氧化性和浓硫酸的氧化性有何不同?,稀硫酸的氧化性是由电离出的H+引起的,,氢离子只能氧化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所以稀硫酸具有弱的氧化性。,浓硫

8、酸的氧化性是由硫酸分子中+6价硫元素引起的,它可以氧化金属活动顺序表氢后的金属;,所以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硫酸,稀硫酸:酸的通性,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工业制硫酸的原理,硫酸的性质及应用,(原来有水),(原来没水,但含H、O元素),C+2H2SO4(浓)=CO2+2SO2+H2O,H2、O2、N2、CO、CO2、SO2、HCl、Cl2等,可干燥,不可干燥,硫酸用途,制过磷酸钙,电镀前去锈,制硫酸铵,制硫酸盐,制挥发性酸,精炼石油,制炸药、农药、染料,Ca3(PO4)2+2H2SO4=Ca(H2PO4)2+2CaSO4,如何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硫酸和浓硫酸?请同学们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1用废铜屑与硫酸反应制CuSO4,以下两种方法哪个好?为什么?浓硫酸与铜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氧化硫变成硫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