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充电一直滴滴响语音提示请你好手动帮助地宝充电,还是怎充不进电么回事?


辛苦工作了一周,周末还要在家大扫除?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所以低头弯腰扫地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智能扫地机器人来做吧!不过目前市面上扫地机器人价格差异较大,功能好像听起来也差不多,但是实际使用体验却可能差异很大。今天我们就选取了iRobot Roomba i7、石头T6、科沃斯T5这三款比较受大家关注的扫地机器人来进行对比测评,看一看这三款机器人使用起来有哪些体验上的不同,同时也希望能够给大家购买扫地机器人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由于测试项目很多文章也较长,所以先在这里给出我们测试的结论,那就是iRobot Roomba i7在全面的测评项目中都是在三款扫地机中表现最为出色的,而另外两款扫地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或者那样表现不佳的问题,让你难以放心将清扫家务的重任交给它们。

同样一份试卷,大家做到60分都很容易,做到80分的就很难了,做到90分更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iRobot Roomba i7在全方位上都是保持着比较好的表现,虽然每次对比下来,iRobot Roomba i7的测试表现好像也就是比另外两款扫地机好上了一点而已,但就是每次都好上一点,所以最终它的用户体验也才是最佳的,用着它去清扫也是最放心,最轻松的。


所以如果预算充足,我推荐购买iRobot Roomba i7这款扫地机,虽然它的价格最贵,但毫无疑问它相较于其它两款扫地机更突出的表现也对得起它的售价,更合理的清扫路径规划、更强的越障与窗帘探测能力、更智能的预约清扫方式,iRobot Roomba i7就是一款不会让你费心、彻底承包你清洁家务的扫地机。它无论是在性能表现还是实际使用体验上都确实要更好,并且它还能够可以和iRobot自家的擦地机Braava jet m6 进行先扫、后擦联动清洁,或者搭配自动集尘的基座使用,可以供你搭建一套高效的扫拖组合。


如果预算十分有限,你选择购买石头T6或者科沃斯T5,那么我要提醒你虽然这两款扫地机也能够在大多数场景下完成日常基本的清洁需求,但是你要先想好它们存在的缺点是否会影响你自己的使用体验。科沃斯T5相较于石头T6的优势是在清扫、穿越窗帘等方面表现,但是如果你想预约清扫,没办法选择只清扫哪些区域,则是一个比较头疼的事。


而石头T6相对来说优势是在于预约清扫拥有更多个性化的选择,这会让你更加地省心,但是清扫、越障等方面却表现不如人意,这意味着可能家中的很多地方还是需要你自己手动清扫,既然已经买了扫地机还要经常自己动手去清扫,这也十分影响用户体验。

至于为什么会得出以上的结论与购买建议,接下来就请看我们对于三款扫地机进行的详细测试内容吧。

科沃斯T5的主机正面看起来较为简洁,仅有一个凸起的圆形LDS激光扫描模块以及旁边的启动/暂停键。



正面的面盖可以轻松掀开,掀开之后可以看到集尘盒放置在中间,右上方是电源开关以及WiFi状态指示灯,正下方则是清理小工具。集尘盒手提即可取出,并且还配备了初级过滤网、过滤棉以及支持水洗的滤芯。

科沃斯T5的主机背面最惹人注目的除了一对悬浮式驱动轮之外就是中间的浮动滚刷组件,滚刷加入可拆卸轴承盖设计,可以更加轻易地清理缠绕的毛发,采用液态硅胶连接,官方也宣称更加贴合地面,实现密闭吸尘。


除了滚刷之外,科沃斯T5还配备了双边刷,主要功能就是将灰尘清扫至吸尘口,包装盒里共两对边刷,可以轮换使用;配备红外缓冲防撞板,能够起到缓冲碰撞的作用。

科沃斯T5内置5200mAh电池,配合充电座充电大约需要4小时充满,在标准清洁模式下续航时间可超过200分钟,清洁350m的面积。需要注意的是充电时主机必须是在开机状态才能进行充电。



石头T6云石白配色显得十分洁净清雅,主机正面也是设计较为简洁美观,除了圆形凸起的激光传感器之外,还有三个按键。左边的按键为局部清扫,中间为清扫/开关机,并且集成了一个电源指示灯可以显示电量状态,右边则是回充按键。打开石头T6的面盖,可以看到集尘盒、清理工具以及Wi-Fi指示灯,将集尘盒打开可以看到也配备了支持水洗的滤芯。


来到背面,石头T6也看着较为简洁,一对悬浮式驱动轮的中间是滚刷,拆卸也较为简单。除了滚刷之外,还有一支边刷。石头T6同样也内置5200mAh电池,标准模式下可使用150分钟,清洁250m的房屋面积。石头T6扫地机拥有红外缓冲防撞板,能够起到缓冲碰撞的作用,后面还有扬声器与排风口。



iRobot Roomba i7在外观上也是在正面放置了一个大大的“Clean”清扫按钮,左边是Home键,右边则是局部清洁按钮,此外还有一个摄像头视觉导航定位系统。值得一提的是iRobot为了用户能够更加便携地移动扫地机器人,还特地设计了一个隐藏式的把手。


别看这样的小设计好像也没什么,但是当你想拿起扫地机时,这个把手就派上用场了,你就不需要两个手抱起扫地机还要碰上灰尘。所以这个把手的设计很得我心,能够十分照顾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iRobot Roomba i7的机身背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绿色的双胶刷,胶刷的好处是不像毛刷那样容易缠绕毛发,维护更轻松。滚刷仓的开盖也十分简单,轻轻搬动右下方的绿色卡扣即可打开。



集尘盒也是放置在最下方,不过iRobot拥有两种集尘盒,其中左边有绿色标记的是与Clean Base自动集尘充电座配套使用,可以让你不用自己倾倒垃圾哦。两个集尘盒都采用了高效率的过滤网,可吸附99%的微尘、花粉以及宠物过敏源,无需担心二次污染,而且集尘盒也是支持水洗的。iRobot Roomba i7也是设计有一支边刷,另外它的电池续航也达到了75分钟。


在外观设计方面,三款扫地机器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更多的不同点其实是在于配备的边刷与毛刷。从上面的对比图中,可以明显看到iRobot Roomba i7的吸入垃圾的口要更大,另外科沃斯T5配备了双边刷,而另外两款则是单边刷,双边刷虽然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但是一般扬尘现象也会更严重,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iRobot Roomba i7配备的是双胶刷主刷,一个刷子扫入污垢,另外一个刷子负责剥离污垢。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深绿色的胶棒纹路更深,这是为了更好地拾取大颗粒污垢,两个胶棒滚刷上都有特殊的纹理设计,所以都能够将少量残留在滚刷上的头发传送到胶棒两边的凹槽里。而另外两款扫地机则是配备的单毛刷主刷,很明显在主刷的配置上iRobot Roomba i7更加有优势。此外毛刷在清扫毛发时能否做好防缠绕也是很令人担心的问题。对了,虽然都是毛刷,但是石头T6的毛刷却明显要比科沃斯T5更大。

接下来就谈一谈扫地机器人的实际使用体验。首先对于扫地机器人来说,路径规划技术其实是核心的技术之一,毕竟路径规划的好坏也是十分影响扫地机清洁的效率与清扫结果。测评的三款扫地机器人中,iRobot Roomba i7是采用iAdapt 3.0智能导航搭配vSLAM技术,而石头T6与科沃斯T5则都是激光雷达搭配SLAM算法,那么它们实际在应用中相互之间又有哪些差异呢?

我们自行搭建了一个模拟的场地,其中包含数个单独的分区拟作为独立的房间,让这三款扫地机器人在其中跑了几次,成功记录规划好地图之后利用相机长曝光来观察三款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路线。




通过实际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

1、三款扫地机中iRobot Roomba i7与科沃斯T5的路线规划图要明显比石头T6更加有条理性,有规可循。

2、iRobot Roomba i7相较于科沃斯T5在灰尘更难请扫的四周角落位置会有更多的清扫动作,而在应对摆放的小桌时,iRobot Roomba i7与科沃斯T5都能够轻易地环绕桌腿进行灰尘清扫。

3、iRobot Roomba i7路线规划时的清扫基本是按照房间来分区完成,这样的好处就是它能够首先完成某个房间的清扫,而不需要让你耗费更多的时间等待。毕竟iRobot有自研的iAdapt 3.0算法,在路线规划上比另外两款产品更加成熟也是在意料之内。

4、石头T6的清扫规划路线十分凌乱,最后也用时最长,但是仍然有小部分区域遗漏下来并未清扫到。

紧接着我们接着对三款扫地机器人进行小范围的模拟清扫测试,用到的垃圾有花生壳、苏打粉、黑豆以及头发。

通过上面的清扫测试视频我们可以看到三款扫地机器人对于垃圾的清扫都比较到位,清扫的路线规划图与之前的测试基本一致,科沃斯T5与石头T6十分相似,而iRobot i7+则是自成一派,在边角的区域查漏补缺,遇到顽固灰尘的地方还会重复进行清扫。

清扫完成垃圾,那么倒垃圾的体验又是孰好孰坏呢?毕竟如果扫地扫的好,但是每次倒垃圾都是一种折磨的话,那么扫地机器人的整体体验其实还是很糟糕的。


经过实际的体验,我们发现iRobot Roomba i7与科沃斯T5的倾倒垃圾体验更好,iRobot Roomba i7的集尘盒设计在尾部,通过按钮卸下后,再按下集尘盒上的按钮即可弹出盒盖,不会在拆装时轻易洒出垃圾或者将灰尘沾染到手上。



而石头T6与科沃斯T5的集尘盒则是设计比较相同,不过科沃斯T5有个小提手,更方便拎出集尘盒,也是非常不错的设计。石头T6在打开集尘盒时需要用力去掰,经常会把灰尘弄到手上,体验十分一般。



Disposal自动集尘充电基座,扫地机检测到集尘盒垃圾装满后就可以自动回到基座上倾倒垃圾,而且集尘盒中一次性清洁袋封口在取出时也是自动封闭的,能够彻底避免了灰尘的二次污染。虽然这个配件也并不便宜,但是它确实是给了你一个机会去可以完全解放你的双手,让你彻底享受家务清洁自由。



在时间上,三款扫地机器人耗时都是在10分钟上下,并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在续航上的话,这三款扫地机器人都拥有断点续扫的功能,即使扫地机在工作时没电了,扫地机也会自动回充然后在电量充足的时候,回到上次清扫的地方继续进行清扫任务,因此也不用担心续航的问题。但是从充电基座的设计来看,还是iRobot Roomba i7的基座体积最小巧,其次是科沃斯,最大的是石头T6,并且石头T6的电源线与底座还是设计相连在一起的,并非其它两款可插拔的。

不过在垃圾清扫完成后,像头发等垃圾总是会被缠绕在胶棒上,这三款扫地机官方也都声称对于头发缠绕都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可以让头发缠绕后分布到胶棒的两端。那么实际上又是如何呢?



经过我们的测试,可以看到科沃斯T5在头发缠绕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因为这款扫地机器人配备了毛刷,所以不可避免的很多头发都会被缠绕进毛刷中。当然石头T6也是同样采用了毛刷,所以缠绕毛发未能幸免,但略好于科沃斯T5。这两款扫地机,虽然也能够将部分头发传输到两端,但只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的头发仍是缠绕在毛刷上。


而iRobot Roomba i7的双胶棒本身并没有像另外两款扫地机一样拥有容易缠绕头发的毛刷,另外双胶棒都有特殊的纹理设计也能够轻松将残留的毛发传输到胶棒两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iRobot Roomba i7 在毛发缠绕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不错的,两个胶棒都避免了毛发餐绕。如果你家里有小宠物,比如猫狗脱落的毛发用iRobot Roomba i7清扫也是不错的哦。




在防跌落的测试中,我们特地的布置了深色的地毯来进行测试,不过三款扫地机表现都不错,都能够有效地通过机身上的传感器来进行准确地判断,如果发现前方是悬空,那么会立刻停下来。如果你家中是多层或者楼梯较多,那么就不用担心扫地机会发生跌落的事故。扫地机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基础安全功能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科沃斯T5将数据线吸入机身

同样在防缠绕测试中,我们经过多次测试发现针对普通充电线这样的线材,三款扫地机都可以可以轻松翻越,但是有的时候恰好数据线被吸进机器内,那扫地机多半是需要你的帮助了,有意思的是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iRobot Roomba i7在吸入数据线后竟然还能再把数据线吐出来,应该是防线缆缠绕模式发挥了作用,主刷系统进行了反向旋线,这点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智能的。


另外我们使用多的线材进行阻碍测试时,也只有iRobot Roomba i7成功通过。综合来看,iRobot Roomba i7确实是防缠绕以及越障能力要更强一些。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很大程度上会不会缠绕还是要看线材与扫地机之间是如何接触的。总之生活中最好还是在扫地机开始工作后就把地面上的线材之类的东西收好最妥当。

在比较过一些大家可能最关心的性能测试后,我们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谈一谈扫地机的一些细节体验感受。毕竟可能有的产品光看参数性能表现很好,但是实际使用体验上的细节却令人抓狂。所以我们也特地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公寓,真实模拟这三款扫地机的使用体验。


首先来说一下石头T6这款扫地机器人,石头T6在第一次清扫整屋时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清扫。通过手机App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整个清扫过程,首先是在客厅的清扫中,感觉石头T6的路线是有些凌乱,可能是放置了地毯、沙发以及茶几等物品,这部分耗时比较多。另外要说的是,石头T6拥有地毯模式,如果检测到是在地毯上清扫会自动增强动力。


通过路径图可以看到其它的区域相对来说是进行了较为有规律的进行了清扫,在清扫完成后整个屋子也被扫地机阅读理解成为三部分,并且还通过了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区分,这点倒是让人看了很舒服。


不过在清扫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石头T6在到窗边时因为窗帘的影响,虽然有轻微试探,但是并不能突破窗帘清扫到窗帘背后的区域进行清扫。而在清扫时遇到稍微高一些“槛”,石头T6也不能翻越过去。


科沃斯T5扫地机的实际路线清扫与石头T6很相似,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手机App上能够看到在清扫到地毯区域时,它会显示出不一样的标记,另外科沃斯T5在检测到地毯时会明显增加动力,并不需要手动进行开启。


不过同样科沃斯T5也遇到了不能够翻越高槛的尴尬,在清扫时遇到窗帘虽然会比石头T6有更多的试探,但是却不能完全突破窗帘到清扫到后面的灰尘。



iRobot Roomba i7的表现则与上面两款扫地机有很多的不同,首先因为iRobot Roomba i7首次清扫房间还需要进行地图规划,所以第一次完整清扫下来全部房间所用的时间要比另外两款扫地机器人的时间更长。

而且第一次清扫完之后地图完整度也只是完成了50%,后面我又通过训练跑了两次才完全达到100%。iRobot这样的地图规划虽然在刚开始使用时用的时间更多,但是随着清扫次数的增加它也在慢慢学习你家中的布置规划,越用就会越聪明。


这也体现在规划完成的地图上,你可以看到iRobot的地图规划明显要比另外两款扫地机更加清晰明了,将家中规划成了更多的区间。而在完成地图完整的规划后再次进行清扫,iRobot Roomba i7明显要比之前首次清扫更加快速,而且更加具有条理性。


在清扫的过程中iRobot Roomba i7明显要更加地“尽职尽责”,虽然在iRobot的手机App中找不到什么地毯模式,标准模式下iRobot Roomba i7爬上了地毯后依然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地毯上进行清扫。

我们后来也专门布置了一个有窗帘的测试场景,通过拍摄记录下的视频我们也可以看到:

1、iRobot Roomba i7将窗帘视若无物,布置的场地得到了完整的清扫,并且用时也很快。

2、科沃斯T5在边缘试探了几番之后,最后也清扫到了窗帘后的场地,不过没有像iRobot Roomba i7一样更加果断,而且很小的一块区域却用了比另外两款扫地机更长的时间。

3、石头T6在触碰到窗帘后,没有进行更多的试探,应该是将窗帘当做了墙,自然最后它也没有进入到窗帘后面进行清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测试结果呢?这里应该是要归功于iRobot独家的iAdapt3.0+VSLAM的技术优势,这能让iRobot Roomba i7扫地机清楚地识别遇到的障碍是否真实,这也使它达到更高的清洁效率。同样的,虽然科沃斯T5最后也清扫窗帘后的隐藏区域,但是很明显它在面对软障时反应迟缓,最后清洁完这么一小块区域也花了更长的时间,清洁效率明显降低了很多。

iRobot Roomba i7翻越过了另外两款机器人不能翻越的高槛,而且也能够进去窗帘后面实现更加深入的清洁。实际上,我们在测试三款扫地机的过程中,是能够感觉到三款扫地机对于边缘障碍物试探力度的不同,iRobot Roomba i7明显更加“大胆与有力”,其次是科沃斯T5,力度最小的是石头T6。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都会在下班前预设好扫地机的清扫,这样等回到家时就能够享受干净的环境。那么这三款扫地机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首先是科沃斯T5扫地机,虽然在规划好地图后你能够看到它也按照自己的逻辑分了很多区间,甚至你也可以使用手机App在房间任意的地方设置它去清扫,但是在预约清扫里,你只能够选择预约的时间,清扫的频率也只是选择每周哪几天清扫,并不包括清扫的力度,如果你想要清扫两遍,那你就只能够再设置一个预约了。


而石头T6扫地机相较于科沃斯T5功能则又是多了一些,比如你在预约清扫的时候可以你不仅可以选择清扫的模式,也可以选择区域,不过还是要提前在地图管理中进行分区。按照石头T6之前的地图管理,是三个分区,不过实际场景中客厅适合厨房连接在一起的,并没有区分开来,还是需要你来手动设置。


i7在预约清扫功能上的要更加的全面,首先它支持定时清扫某个房间,并且可以设置单次清扫房间的模式以及每周哪几天去清扫,而且如果你默认自动模式,扫地机还能够根据房间大小来进行合适的清扫模式。此外它还支持多个定时预约清扫,如果你的清扫需求比较固定,那么你设置好每周哪一天清扫哪一个房间,基本上就不需要你再去操心扫地机什么时候清扫哪个房间,它真的就可以自己去做,让你彻底解放双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Robot Roomba i7与科沃斯T5还支持保存记忆多楼层地图,这样扫地机即使从另外一个楼层清扫完,回到自己房间所在的楼层也不需要从新探索规划地图,更是方便了许多。不过iRobot Roomba i7支持10张地图,而科沃斯T5最多只支持记忆3张地图,保持2张地图。石头T6则并没有看到明确表明支持多楼层地图。


综合以上的测评,我想大家也了解了为什么我们会给出开头的结论。其实产品追求的就是均衡,相信大家也都听过木桶效应,决定木桶装水的多少,往往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扫地机产品也是一样,决定用户体验好坏的,往往是看产品短板表现如何,任意一方面表现不佳,其实用起来都是会令人比较抓狂的。而iRobot Roomba i7厉害就厉害在它太全面了,对比之下几乎没有什么槽点,这让它的用户体验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准。所以如果预算充足,我自然推荐购买iRobot Roomba i7这款扫地机。

随着科技发展逐渐深入,各种家居智能化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扫地机器人作为智能家居的代表,更是变得愈发普遍了。扫地机器人最初问世时,总是因为避障能力不好、清洁能力不强备受吐槽,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推出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今天和大家谈谈,什么样的扫地机器人才是家庭离不开的家务帮手。

经过一番对比后,我入手了这款科沃斯N9+扫地机器人,那么这款扫地机器人能不能帮我们彻底解放双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想提升家居幸福感,就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包括购买一款设计精致的扫地机器人。作为年轻人,对于家居物品选择,颜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款科沃斯N9+采用当下流行的简约设计,整体机身只有黑白二色搭配,在视觉上非常清爽,兼具格调与品味,同时科技感十足。

除了启动按键依旧在机身正面,WiFi按键以及开关按键都转移到了机身侧面,因此这款扫地机器人的设计相当简洁易上手,又不会因按键全都暴露在正面显得过于冗杂,可谓是做到了功能与颜值的优秀结合。

科沃斯N9+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多功能一体化设计,结合了扫、拖、吸、洗等清洁功能,强大的清洁系统能帮助我们将整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除了定期倾倒垃圾污水和更换耗材之外,完全不用我们动手参与任何清洁工作

科沃斯作为扫地机市场上的先驱者,早已不满足单纯的扫地了,如果说其他扫地机品牌还在扫拖一体的探索中,而科沃斯N9+此次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全新的Auto-Clean拖布清洁座,配合机身自带的电动水箱,可保证恒湿擦地,做到处处干净,而且还能自动回洗,减少了清洁拖布的繁杂环节,做到解放用户双手。 对比之前用过的小白鲸,每次扫拖切换都得手动更换模块,N9+显然方便太多。

而且之前用小白鲸的时候感觉拖地效果一般,尤其是有些污渍,需要反复拖才可以拖干净,同时还得手动更换扫拖模块,完全分不清到底是它在为我服务,还是我在为他服务。那么科沃斯N9+怎么样呢?

首先采用酱油来进行试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科沃斯N9+毫不费力的清除了酱油污渍,而且不需要反复清扫,得益于N9+搭载的OZMO Turbo旋转加压擦地系统上高速对旋的两块六角形拖布,通过模拟人工拖地对拖布向下施压,即使是干结在地上的可乐、油污等等,都轻松去除。而且对比之前用过的小白鲸,因为拖布锁水性不好,同时还没有水箱供水,导致拖地之后常常会发现地上干一块儿湿一块儿,同时受限于清洁基站的位置,离基站越远的地方清洁效率和效果就越差。而科沃斯N9+自带电控水箱,均匀控水,而且有三档水量可供调节,保证拖地的时候均匀出水,不论扫地机离基站有多远,都可以保证恒湿高效拖地。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地上有果皮呢?不难看出,科沃斯N9+同样轻而易举就把垃圾吸入尘盒里面了,不得不说这款科沃斯N9+的2200Pa大吸力非常给力!

科沃斯N9+采用的是净、污水分离设计,同时水箱里还配有浮球,一旦水满会自动提醒。同时机身还配有200ml的电控水箱,大户型用户完全可以放心,至少可以拖净200㎡左右的房屋;并且科沃斯N9+可以快速风干拖布,避免细菌滋生这对于南方潮湿的家庭来说非常友好。

再来说说APP功能,也是相当齐全,而且功能的多样化让人欣喜,下面就把我觉得十分不错的几个功能分享给大家:

作为品牌大厂,在软硬件的研究上的确是处于前沿,可以看到在Smart Eye 4.0视觉导航系统的加持下,建图非常快捷。科沃斯N9+的内置芯片算力也十分强劲,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最合理的清洁路线,然后扫地机器人会自动的根据这一路线将各个区域进行分区。

自定义分区,清洁有重点

在做家务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房间进行打扫,有些房间我要重点清扫,有些房间我也许会减少清洁频次,我可以用APP进行操作。比如孩子的涂鸦区或者是养花区/种植区,可以根据系统提示设置一堵虚拟墙,科沃斯T9的内置芯片就会把这些区域规划为清扫禁区。

但如果是使用小白鲸这款扫地机,可能真的是没办法,只能佛系操作,比如家里某块地方脏,就只能全家统一多拖几次,如果有扫地禁区,只能手动关门或者用东西挡上,很麻烦。

同时科沃斯N9+也支持自定义划区清扫,可别小看这项功能,笔者自己体验下来可是相当的实用。比如前两天给孩子冲泡奶粉的时候不小心撒了一地,如果要等扫地机器人从头把全家打扫一遍可能奶粉已经被风吹的到处都是。这时候只需要在使用划区清扫功能,召唤N9+过来把奶粉散落的区域单独清扫一遍,地面马上就可以光洁如新。

之所以有很多朋友都不敢入手扫地机器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扫地机器人不能准确识别路线,但科沃斯N9+带给了我较大的惊喜,不仅能够自如地在家具间穿梭,导航能力也非常精准,能够自动导航清扫,不会遗扫漏扫胡乱碰撞,一看就是很聪明。

从整体来看,科沃斯N9+的功能确实相当强大,可以带给我们全新的家居体验!无论是超强的清扫能力还是再度升级的智能系统都让人感觉震撼,对比市面上同类产品,比如小白鲸等等,科沃斯N9+才是一款可以真正解放用户双手的“清扫神器”。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充不进电怎么回事亲,您好,

本回答由深圳市泰科汉泽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充电一直滴滴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