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坏思想愚昧,顽固,自私?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精选37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舍的《茶馆》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

  近日去新华书店,在书之海洋中,惋叹自己太渺小,忽逢一薄书者,名曰《茶馆》,置于书山中,其渺小程度同吾也,吾大喜,捧书而视,受益无穷于其中,故有感如下:书名为《茶馆》,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外公每次带我去茶馆打牌的情形,在我印象中,茶馆就是一个热闹而常常笼罩着烟雾的地方。可翻开了书,才发现它并不是仅仅讲的是在茶馆里的事,而是以对话剧本的形式讲述了一副旧北平社会的浮世绘的黑暗社会,老舍从小小的一个茶馆中反映出了整个社会,以小见大。是由茶馆中的客人的话中而得。语言朴素却能体会出许多意味。书虽短小而精致。把我印象中的茶馆的形象完全颠覆,同《骆驼祥子》一样,老舍也是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他不让好人有出路。

  书的主人公是王利发,他是他裕泰茶馆的老板,他也是整本书的线索。在第一阶段中,太监娶老婆,暗探遍布社会,麻木的旗兵无所事事,寻衅打群架,另一方面是破产的农民卖儿鬻女,爱国的旗人常四爷因几句牢骚被捕,新兴的资本家企图“实业救国”,王利发左右周旋,企图使生意兴隆。而在第二阶段的发展中,恶势力越来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暗探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子承父业,继续敲诈勒索,刘麻子的后代青出于蓝,依托当局要员准备开女招待“拖拉撕”,庞太监的侄子侄媳组成的迷信会道门在社会上称王称霸,甚至做着“皇帝”、“娘娘”的美梦,而一些企图有所作为的良民百姓却走投无路。

  我第一遍读它的时候,还不能理解它,此书短小,且为剧本式的,还被拍成了真正的话剧,我虽未深入去读,但也能浅薄的感受到当时社会下厚重的历史画面。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2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一、王利发,二、松二爷,三、常四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而吴祥这老式特务到了儿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3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里的道理可真多呀!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4

  时隔半个世界,现如今我们周围也充斥着和《茶馆》里的各式各样的人一样的人。我爱国了,谁爱我?中国式思维、中国式人际关系、中国式的悲哀。

  《茶馆》里有的对白能引人一笑,但是这笑中更多的是苦笑,是无奈的自嘲。这些发笑的对白,要么出自那些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人无奈之下说出的无奈之话,要么就是那些令人厌恶的角色的溜须拍马。笑过之后,不禁感到一丝悲凉――“人活着总得有条路走啊,可是哪有路可走啊!”愿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人们飘零四方,一辈子只想太太平平的老掌柜被逼上吊自杀,见风使舵溜须拍马毫无良心的人却有钱有势,不惜让别人用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打学生的老师追杀爱学生的老师,给官差两个洋钱就能免去杀身之祸,官差指谁就杀谁――“这什么世道啊?”

  《茶馆》最后的一部分,三位气数将尽的老人碰在一起,回顾自己的一辈子,让人颇感心酸:心怀浩然正气的常四爷干了一辈子的活却“一事无成”,心怀实业救国理想的秦二爷耗了四十年心血建的工厂“拆了”,安分守己的王掌柜“做了一辈子顺民”,到了让人赶出自己开了50年的茶馆。这就是“爱国”“顺民”的“下场”……“我爱咱们的国啊,可是谁爱我啊?”常四爷在同一地点时隔五十年两出此话,着实让人嗟叹不已……

  老舍先生的《茶馆》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件小小的茶馆,更代表着当时的那个社会,代表当时的每一个人。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5

  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由一个茶馆,将半个世纪的时刻跨越,许多人物都被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分别展示了清末、民初、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年代的旧中国生活。

  曹禺先生曾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因这剧本构思纵横开阔,既是大气魄大手笔,又有细部的白描,是老舍先生的独创。《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刻,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变动,但是剧中只透过一个茶馆的小人物来反映,并没有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样活着和怎样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他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语言: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台词到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及至。《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的十分生动传神、赋予个性,同时有简洁凝练,意味深长。戏剧结构:全剧人物多,时刻跨越大,没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种手法结构该剧:

  其一是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主要人物有了连贯与交代,故事虽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

  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

  其三是每个人物都扮演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

  其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从考察老舍个体生命的历史的角度看,《茶馆》是一个生活阅历与个体经验丰富的作家在新的历史情景中回望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旧中国而写下的一部沉思之作,他沉淀着历史的教训,揭示了历史前行的趋势。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6

  ta们的故事被讲述出来,ta们的脚步被描绘的迷茫却铿锵。――题记

  10月11日,我开始了我的读书之旅,算起来差不多3个多月了,让我感受很深。

  在之前我读了《假如我给三天光明》、《城南旧事》、《茶花女》、《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愤怒的葡萄》、《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茶馆》、《雨季不再来》、《了不起的盖茨比》、《伊豆的舞女》这11本书。还有必读的《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

  我没有想到,我居然读了这么多本书,非常的惊讶,因为在以前我只想看我觉得感兴趣的书看完,但在这么多个月,发现其实有很多本书都很好看,难怪有人说我们是“年少不知读书好,错把游戏当成宝。”

  在这些书中如果让我选我最喜欢的书,我会选《茶》,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中国50多年的历史朝代变化,在《茶馆》中我们所能感到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变迁,更是一种历史的变迁。

  在《茶馆》中现出了人物有∶茶馆老板王利发,心不坏但胆小的松二爷,爱国情怀高涨的常四爷,一些平民百姓……

  有一段也有发生很多有趣的小事情,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乡妇拉着一个十来多岁的小姐进来小妞头上还插着一根草标,李三并不想让她们两个进来,可是心中有一丝难过,所以没管,她们两个继续往前走。这里体现出了当时平民百姓的困苦,也感受到了李三的爱心。

  还有一段,我还想跟您商量呢,当初我觉得,蹬车不是什么体面事儿,我讨厌他蹬车,没个准进项,赵大爷,您不是说现下工人最体面吗?您劝劝他,讲他找个正事儿干。在这里体现了当时普通人民的现状人们生活中的琐事儿。

  对于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京味儿十分的充足,在《茶馆》中从老舍那略带的话语中让人们了解到他的真情感。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7

  老舍先生的作品,大家都不陌生。例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老舍先生的一部话剧――《茶馆》。

  《茶馆》主要讲了北京一家小茶馆,从晚清到民国的生意变化,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侧面写出了统治者的凶猛与贪婪。

  合上《茶馆》这本书,我脑海中出现了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恭敬达官贵族的王利发,心狠毒辣的刘麻子、唐铁嘴,为人正直的常四爷……不得不说老舍先生将形形色色的人刻画得维妙维肖。

  我不禁愤慨万千,当时的统治者竟然如此贪婪,旧时代的腐朽昏庸,老百姓的生活实在是苦不堪言。甚至当时买卖仆人,压榨人民是理所当然的,那时的中国是多么黑暗!

  我感慨万千,想想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就热泪盈眶。我突然想起巴金《家》《春》《秋》中张蕴华的一句话:如果改革需要我牺牲,我愿意为改革出一份力!

  我也十分庆幸,庆幸我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一个幸福的年代。没有战争,没有图财害命的统治者,有的是鸟语花香的大世界,和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

  老舍先生的《茶馆》让我受益匪浅,老舍先生不愧拥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他的作品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兴衰,实在让人敬佩!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8

  这几天我读了《茶馆》这本书,以前看题目,我还以为是写了一个小茶馆的故事,可看了之后才知道这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分别写了清朝末期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三个年代,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老北京的气息。

  本书的作者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写的故事写的非常的真实,让人感触颇深。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难不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忙活一整天,甚至还挣不够一顿饭钱,而且他们还经常会被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所欺负,拿我们和他们做对比,我感觉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在这三幕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二幕“龙须沟”,本篇章主要是围绕着北京的“龙须沟”来写的,反映了当时人民在新政府成立之前和新政府成立之后的生活变化。

  在茶馆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心不坏,确有些胆小的松二爷,爱国情怀高的常四爷,可是他们的生活过的并不好。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险恶,王利发是个好人,他见到人就会打招呼,可他们茶馆却一天不如一天,那些可恶的伤兵,天天来捣乱,看到这些令我愤恨不已,好想走进书里,为他们打抱不平。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而那些坏人却过得很好真是太气人了。

  一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在大茶馆里上演,演绎出旧时代的黑暗历史,给人们留下永恒的记忆。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9

  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而《茶馆》作为老舍代表作之一,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

  在漫漫冬夜,捧一杯热茶,细细品着,感受老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也是人间一大快事。

  茶馆,在我眼里,便是当时社会的人情百态。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就是康顺子被迫嫁给庞太监的剧情了。许是年龄相仿的缘故,我对康顺子这个人物有着极大的共鸣。康六因贫困被迫卖女,而十五岁的康顺子却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嫁给七十几岁的庞太监。说是做妻子,但其实就是当牛做马,说打就打,说骂就骂的奴隶,我仿佛也能从这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康顺子的无奈与绝望,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农民生活痛苦不堪,更加理解到了当时社会的扭曲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人性可言,也不禁庆幸与感叹珍惜当下我们美好生活的可贵。

  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和平美好的,没有硝烟,但这都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感到感恩,而不是理所应当,自我堕落。

  未来的生活或许会更美好,但这依赖于我们这一代的努力与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这一辈积极向上,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未来,不辜负先人的期望与鲜血。

  再品《茶馆》,再看那些年代的不易与困难艰辛,却已是不一样的心境。

  重读传统文化,共建美好时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被洗礼,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是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建设一个属于我们的新时代。

  让我们铭记先人的付出与血泪,砥砺前行,创建更美好的未来!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0

  竹板一敲响,大幕徐启,一个身着晚清大褂的人亮出嗓门:“大茶馆,老裕泰,生意兴隆真不赖……”接着入目的便是一间大茶馆,人来人往,热闹气十足,只有四处张贴着的“莫谈国事”的纸条独自寂寞着,有些突兀。这便是老舍笔下的裕泰大茶馆。

  《茶馆》共分为三幕,时间跨度却很大,跨越了从戊戌变法到军阀割据再到国民党黑暗统治的五十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茶馆里发生了许多不同的故事,却又大致相似,换的是主角,不换的是黑暗时期下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茶馆》里的人物多多少少有五十个,从父辈到孙子辈,从“刘麻子”“二德子”到“小刘麻子”“小二德子”,这些人物里有好有坏,可即便是最可恶的人,结局也令人唏嘘。正是这样一个茶馆,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悲哀与心酸。

  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的,王利发,自小便接管父亲留给他的茶馆,他为人圆滑精明,心眼却不坏,对“上层”人恭敬请安只为保全茶馆和家人,可最后苦心经营的茶馆却被国民党强夺作为根据点,王掌柜最终自缢而死。其实,从茶馆越来越浓厚的“洋气”和越来越紧张的改良中已经暗示了旧中国的灭亡和帝国主义入侵势力的强大。茶馆中“莫谈国事”的字条越来越大,生意惨淡,更是反映出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惨况。在这样的社会情形下,百姓们更可谓是“自相残杀”,如文中康六卖女,宋恩子吴祥子为几块现大洋诬告刘麻子,小刘麻子为国民党效力强夺茶馆等情节,让人心痛不已。为了白面粮食和大洋,他们可以出卖自己,他们可恨吗?当然!但他们却又是可悲的,愚昧无知,只求保全。

  但配角之中也不乏清醒之人。身为旗人的常四爷正直勇敢,厚道善良,是热心的市民代表,可却逃不过必然的命运,发出了“我爱我们的国,可谁爱我呀!”的沉重悲叹;还有一心要“实业救国”的先进资本家代表秦仲义,他开的几个工厂最后都被拆了,只得到个“有钱便应吃喝玩乐”的教训,这何尝不是历史上民族企业家软弱一面的反映呢。他们二人与王掌柜一起撒纸钱,给自己出殡来祭奠自己,是何等的悲凉!可他们再也没有力气做出比“死亡”更为激烈的反抗了。

  老舍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没有写官场上横行的党员军官,没有写腐败落寞的晚清贵族,政治上的风云仅通过一座茶馆和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翻涌了起来,百姓的悲哀其实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悲哀。

  幕已谢,那个开场时身着大褂的人早已换上的短袄,剪去了小辫儿。竹板这么一敲响,他又哼唱了起来:“小姑娘别这样,黑到头儿天会亮。小姑娘,别发愁,西山的泉向东流。苦水去,甜水来,谁也不再做奴才……”

  近代史上近百年的压迫与屈辱早起过去,黑暗已落幕,我多想踏进裕泰茶馆,为这里的人撕去黑暗的历史,高呼一声:“天亮了!”

  读《茶馆》仿佛痛饮一碗“悲茶”,我坐在茶馆里不动声色地看着每一个过往的人,心中郁结着什么,若非要形容出来,那便是鲁迅先生曾用过的“浓黑的悲凉”罢!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1

  这是一部话剧作品,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最高成就。老舍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笔下的茶馆更是如此。

  小小的茶馆中,我们看到了茶馆掌柜王利发青、壮、老、三个年龄阶段的生活;看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看到了社会的更替也看到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对立。不管是面对清朝的灭亡前那些封建制度的压迫,还是民国初年社会的动荡不安,还有解放初期的内战,精明世故的王利发为了生存,不断对茶馆进行改量,但面对社会如此局面,如此精明,他还是被逼无奈,最终选择了自杀。我们常发现,无论是《骆驼祥子》,还是这本《茶馆》,老舍笔下的人物最后结局总是悲惨的。而那却暗示了那个时代的悲剧。

  书中的常四爷也令人敬佩。他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他就像黑暗世界里的微小光芒,孤独却有毅力的闪烁。也许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微小光芒,才能把黑暗的世界照亮。也许我们需要这样更多正义的人,才能把黑暗腐败的社会带向光明。

  这部作品对底层社会人民的生活的描写让我十分感触。社会高层的争斗,变革,影响最大的还是底层人民。馆中的纸条“莫谈国事”,爱国的旗人常四爷和一心要实业救国的松二爷,最后却都被事实击败。鲜明刻画了百姓们为国分忧却无能为力的悲烈事实。

  历史代表着过往,现在的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到那段已经过往的历史,正是有了这样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保留历史,重现历史,让我们担当起时代的使命,为了悲惨的历史不再重现而努力。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2

  《茶馆》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绘导了一出由往昔岁月和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大戏。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中。这个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概括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几种势力得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等人物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而到了民国时期,裕泰茶馆的王掌柜开张的时候,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来贺喜,松二爷说我可以挨饿但是鸟不可以。还给众人看了那鸟,王掌柜说你的鸟还是那么的体面。这和松二爷本身形成巨大的对比,显得是多么的讽刺。常四爷虽然穿的没有那么体面,但是他的精神面貌,面对政局的混乱他能放得下面子。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因为他是以一种单纯的方式出现在舞台上。他正义,有爱国心,实话实说。也许你会觉得这个人太过于直肠子,不够圆滑,反而会让自己惹上麻烦。就好像在剧中他说了一句:“大清国就要完了。”却遭到了清朝的特务的拘捕。反过来看看王利发这个人,他够圆滑了吧,为人处世懂得精通,每个人都不想得罪,既不关系中,我们应当做一个圆滑的人才能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人是自私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却掩盖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我们的社会正是缺少了像常四爷这样的人,正是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的社会动力。正是常四爷这样的单纯独特才会一种让人深思的光芒,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借鉴的地方。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3

  茶馆,在我们眼中只是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依旧会是那样的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位大师便是老舍,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让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有力的讽刺度,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在旧社会时的生活、背景,深刻的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三个时代对人们的欺压,及三个时代统治的黑暗,真实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正本相。《茶馆》也成为了老舍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十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

  以老舍先生独一无二的创作手法,使全剧显得干净、简洁。它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全剧仅有三幕,一幕一时段,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是时间变迁,同时也是历史变迁。用人物来表现年代,同时又把年代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二者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成为中国旧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以看“历史剧”的眼光来评审。三教九流市场汇集地的茶馆,仍有几位核心人物始终贯穿其中,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胆儿小的松二爷,十分爱国并胸怀正义常四爷等等。茶客间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他们之间的谈话使人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

  《茶馆》中语言的精妙运用,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里茶客的东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语言的精华,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淀。它们多彩而不杂乱,节奏明快又一气呵成。这使得第一幕成为全剧的高峰,后边两幕也是由第一幕而来,托着衬着第一幕构成整部戏。

  可是,老舍先生的《茶馆》,并不像曹禺先生代表作《雷雨》一样,在舞台上演了半个多世纪,《茶馆》低调的很,仅有一个电影演员剧团,算是业余演话剧,排过,在郊区剧场也只演过一两场。因为《雷雨》写的是贵族家庭,而《茶馆》则是市井社会,三教九流,恰巧《茶馆》在上演时,更是由于作者老舍的原因被舞台“排挤”。可真的艺术,无论何时,都会散发光辉。此刻的《茶馆》已经成为人艺的经典保留节目,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期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午时茶去!”。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4

  我觉得书是回忆的另一种表达方,它或许有些虚构,却是基于生活的。所表达的必然也是人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才会随着历史颠簸影响着一代一代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共鸣。

  看如今的世界,城市里车水马龙,灯火阑珊。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生活也更丰富多彩。农村里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舒适的日子在那片土地上就可以自给自足……可现在城市里的人用冷漠伪装自己,农村里的人拼命想要逃离。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也并不觉得感激,反倒是认为日子平淡,比上白开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总想着思甜,却忘了忆苦,谁曾想过那从前的时光呢?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五十年间,社会的风貌和不同阶级人物的不同命运。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捧着这本书,思绪也随窗外翩跹的杨柳飘回那个年代。

  满清末年,茶馆里依然是一派和谐的景象,茶馆掌柜王利发左右逢源,一切似乎都如此美好。然而在这背后却充斥着令人窒息的衰亡。富裕的人在茶馆里喝茶,聊天,只是莫谈国事,贫穷的人却在茶馆里卖孩子。农村破产,人们生活更加贫困,今天想着明天,明天却又想着后天。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孩子卖了以获得微薄的费用养活家里更多的人。我想起《捕蛇者说》中的那个捕蛇人,冒着生命危险讨生活,原来古今贫困竟也是相同的。想起老舍笔下另一个人物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即便尊严被践踏也不反抗,终究是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那样的社会给人的失望大于希望,结局似乎注定了悲惨。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生活更加痛苦悲伤愈演愈烈。生活就像重砣压在人们生上,那时连呼吸的空气都是浑浊且阴暗的。京城里的好多茶馆店铺都关门了,唯有王利发掌柜改良经营。然而社会动乱是全方位的,迂腐的大兵前来敲诈,逃难的人堵在茶馆门口……莫谈国事的标语在墙上显得愈加刺眼。人们不敢乱说话,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人们就像活在枪弹雨林里,稍不留神就会被击中。困难的环境也激发了人们的本心。善于伪装的人一下就露出了丑陋的面孔,站到了正义的对立面上。说来也是可悲,这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迂腐黑暗,毕竟太平盛世谁会愿意去干那样的事呢?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的王掌柜仍在苦撑着茶馆,可那股黑暗势力仍没放过他。流氓特务靠着阿谀奉承的嘴脸获得了权势,想要霸占王掌柜的茶馆。虚弱的老人终究被现实击垮了,自己安然了这一生。

  莎士比亚说过:“黑暗无论怎样漫长,白昼总会来到。”现在是灵验了,可谁又知道这漫漫探索路上祖辈们付出的艰辛呢?不能忘也不可忘。

  读完了《茶馆》,心情格外压抑。放眼看向窗外,杨柳依依,岁月静好。温水般的生活也总有它的滋味所在,想来也满足了。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5

  老舍先生创作《茶馆》时,是政治清明的好时候,他写出了了如此有力度的作品,读来令人回味。

  《茶馆》叙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以及抗战结束的三个时期一家大茶馆的变迁,以此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老舍除此之外还经历了新中国这一时期,他的这部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对时代的总结从他的这种宏大叙事中能感受到老舍先生的将自身生活经历与所处的环境紧密联合起来,用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诠释这个年代的复杂悲凉,他的才思涌动,笔力雄厚可以被我们深深地所感知。

  老舍先生对这篇文章的叙述动机,是来自于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社会的憎恶。刘麻子之死就是一个印证。刘麻子是一个坏人,他却不是因为他做过的错事而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被人冤枉了,说他是逃兵,顶着这样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罪名,读到这儿,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同情他吗,他是坏人,不值得同情;不同情他吗,可他确实是被冤枉的可怜人。仅这一幕就能让我们知道军阀一贯草菅人命的作风,即使是像刘麻子一样的坏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生命权,他被冤死,只能说明军阀更坏,这个社会充斥着巨大的不公。而庞太监之死,则又是另外一种基调,充满了悲凉哀悯的色调。曾经是大权在握的宫廷大太监,改了朝换了代,大权旁落,没了势力就面临着被狠心的侄子们活活饿死的局面。他有权势时,是做过些见不得人的事,却被亲近的人如此对待,可能在今天的我们心里感受并没有那么强烈,但如果把他放在现在,想象一下,一位老人,他心力憔悴了一生,却不能拥有活下去的权利,他是多么的可怜悲哀啊。在这个时代我们想着这是如何如何的绝情,但在当时,似乎并没有什么,乱世之中,黑暗的社会里,好像只有麻木的人心。所以,这样的社会里满是不公正,亦满是老舍先生对此深深地憎恶,他也渴望真正的现代新民族国家得以建立,从这人吃人的社会中逃离出来,把它击碎,让每个人真正得到幸福。

  有人说,老舍这篇《茶馆》的结构方法是新旧社会对比,这也是他的历史观。有人认为,这种新旧社会的对比是是旧时代的中国与新中国的社会对比,有人说,老舍这篇《茶馆》的结构方法是新旧社会对比,这也是他的历史观。有人认为,这种新旧社会的对比是是旧时代的中国与新中国的社会对比,老舍写这篇文章是主要是想让年轻人珍惜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但我对这个说法却不苟同。我认为这里的新与旧是民国于清朝为新,而于新中国为旧,是一种从不间断的新旧社会的交替,没有人说这是真正新社会的完整呈现,没有人说这是人民最满意的时代,我们以后继续发展繁荣的社会于那时的心中来说才是真正的新。再者,这种新旧之比是反向的,社会制度一幕比一幕进步发展,但民生状况却一幕比一幕沉沦。常四爷的一句“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深深地戳痛了无数为国奋斗抗争在第一线的爱国人士,他们对新社会新国家的理想抱负,在一次次被打击消灭,知道自己也绝望了,在他们心里,再“新”的社会也只是一个空架子,充斥的只是更多的虚幻与沉沦。不过也正是如此,才构成了这部剧如此的张力。

  《茶馆》这部剧早已超越了对新中国的歌颂,而是用人的生存际遇与命运沉浮去写社会变革,历史变迁。读来总是令人深思,想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6

  在暑假中,我找出了爸爸珍藏的书《茶馆》。

  《茶馆》是老舍的著作,里面写了一个掌柜和他的茶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王利发的人,正因丧失了父亲,因此他二十岁就当上了裕泰茶馆的掌柜。在这个茶馆,你没事有事都能待很久。

  但是,好景不长,大清的警察宋恩子吴祥子天天来捣乱,搅得生意一塌糊涂。好不容易等到了民国,宋恩子吴祥子的儿子居然也当上了警察……

  裕泰茶馆一天不如一天,杯具就天天发生:先是妻子被车撞了没人管,又是伤兵天天来搅生意,最后竟然让刘麻子给要走了。

  最后的一天晚上,老掌柜叫来了朋友秦二爷、常四爷一齐说起了自己的遭遇,朋友走后,老掌柜将常四爷拣来的纸钱点燃了。一会儿,就火光冲天,老掌柜依然坐在哪儿,他想起了年轻的时候……

  《茶馆》这部小说看后总是叫人悲愤不已。为什么能够让小唐铁嘴儿、小刘麻子、小宋恩子、小吴祥子这样的家伙过得有滋有味,天天不愁吃不愁穿。而就不许像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松二爷这样的大好人过上好日子?这种世道也太不公平了,但那时的人们又能说什么呢?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7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一部不朽的传奇。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老舍把这些人物集中在茶馆这个微缩社会中,让他们各自上演不一样的人生故事,用小人生来写大社会,同时以茶馆的兴衰来透视旧中国的衰败。

  《茶馆》一剧具有极强的社会批判精神,反映了生活在黑暗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道出了劳苦百姓对生活的憎恨与不满。能够说,老舍笔下的三幕戏葬送了三个时代,这三幕戏共占了五十年的时刻。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变动,但是剧中只透过一个茶馆和一些下茶馆的小人物来反映,并没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样活着和怎样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这些混杂着汗与泪,歌与笑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刻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级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这样的戏剧构思纵横开阖,既是大气魄大手笔,又不乏细微之处的生动描述,是老舍先生的独创,带给了大家这样耳目一新的故事。因此曹禺先生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一锅老汤、一壶酽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间悲喜剧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馆”里上演,演绎着老舍先生蘸着沧桑写出的旧时代里黑暗的一页,把一幅沾满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历史民俗画卷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留下永恒的记忆。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8

  这部剧运用对京城中裕泰大茶馆里人们的谈话,体现了国家的兴盛衰败。从戊戌变法的失败到解放战争的前夕,时代的变迁让茶馆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变成了一部历史剧,而这部历史剧的主角当然就是茶馆掌柜王利发了。

  王利发是个精明而正直的人,年仅二十岁就出来替早逝的父亲打理生意,他生在一个混乱的、战火连绵的年代,最后正因不能忍受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茶馆被人强行霸占而上吊自杀。是啊,用戏中的话说,那是一个人们“一堆一堆给洋人送钞票”的日子,不少的人都当起了汉奸,个性是戏中的两代小人――刘麻子和小刘麻子。

  先说刘麻子吧,他见利忘义,干着给人说媒拉线这种不正当的生意,不论双方愿意与否,只要有钱赚他就干,有时甚至还卖人儿女。在第一幕中,他竟然把一位生活贫苦的农民――康六的女儿康顺子以十两银子的价钱卖给了给了一个太监。

  而刘麻子的儿子小刘麻子呢?他非但没有“改邪归正”,反而还“发扬光大”,要创办一个专给美国人带给女招待的“花花联合公司”,甚至想方设法霸占了王掌柜的裕泰茶馆,把它改成了一个“取得超多情报,捉拿共产党”的地方。

  现如今,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人还在少数吗?有些奸商,为了谋求暴利,用偷工减料制成的东西来蒙骗消费者,甚至不惜搭上消费者的性命!

  但是此刻,随着人们的意识不断增强,明白那些为祖国作贡献的好心人越来越多,这是让人们欣慰的一点。不管怎样,《茶馆》这篇局本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中读出了一位语言大师的爱国爱民,善解人意。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19

  前阵子,听到了有种新型教学叫“后‘茶馆式’”的,心中感觉非常好奇与新鲜,只感觉肯定是在一种很轻松地、无拘无束的氛围下,在茶馆里大家就某事高谈阔论。不过真很难想象在课堂上到底怎么开展教学呢?暑假里,我终有机会拜读了本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所著的《后“茶馆式”教学》一书。

  本书中,张校长生动具体地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的内涵及其精髓,并以各种教学例子来证明和阐述,非常令人记忆深刻――简单来说后“茶馆式”教学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读读,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议议,就是提倡学生自觉议论,主动探讨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练练,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讲讲,即是讲解、解惑,可由教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后茶馆式教学"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教师不讲。这一教学特征体现了“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的理念。当然,这个先学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这个先学,可以是学生先“读”,也可以是学生先“练”,也可以是学生先“做”,甚至是学生先“议”。同时,也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第二: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不管学生的己有经验,没有学生的经验与文本的对话,仅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即使有的课堂教学有“暴露”,教师津津乐道的也是“闪光点”,而不是关注班中还有哪些“相异构想”。这一课堂特征的呈现,不但在于“暴露”,更在于解决。

  归纳起来,后“茶馆式”教学的特点是:一个核心,“议”为核心;两个基本特征,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牢牢记住了张人利校长的一句话:“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要你做到一点,只要改进一点,兢兢业业的改进一点,勤勤恳恳地改进一点,扎扎实实地改进一点,而这一点你坚持做下来,那你就成功了。”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20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剧作之一,我读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想。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末期的北京,那个时期十分混乱,军阀混战、敌寇入侵,裕泰茶馆里却是热热闹闹,那里聚集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掌柜王利发为了适应当时革命的浪潮,不断改良茶馆的经营,把茶馆开了下去,但最终还是被军阀霸占,成了他的歌舞厅,王利发便上吊自尽了。

  茶馆本是给人歇脚、喝茶的地方,在《茶馆》中,它被描述成一个缩小的社会,提鸟笼的有钱人、卖蝈蝈的穷人、算命的先生、专横无理的士兵、奸诈狡猾的商人都聚集在那里,人物描述得十分生动,有正直善良的王利发、常四爷,也有奸诈狡猾的刘麻子、吴祥子等,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冲突都体现了旧社会的封建与腐朽,就像常四爷的经典对白:“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呀。”

  当时的社会局势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茶馆里每一天都有悲惨的事情发生,这让我体会到,我们能拥有此刻完美的生活,十分不容易,裕泰茶馆里的那些人,不正是为这样的生活而奋斗的吗?既然如此,我们更应当珍惜这幸福时光、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同时也要不停磨练自我,就像裕泰茶馆的改良一样,理解失败、知难而上,这样才会更上一层楼。

  这篇剧作也让我体会到了那时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是多么困难,谈国事谈多了就会掉脑袋,他们能坚持下来十分不容易,使我更佩服劳动人民的坚忍不拔,我要向他们学习。

  老舍的《茶馆》读后感 篇21

  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眼前氤氲的水雾,缠绵,消散……茶馆,一个充满情思的地方,它固执地守在尘世浮华中,护住了自己的清雅。她微微颔首,

文革批判之一:哪四种人怀念文革 

毫无疑问,文革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叫人不堪回首的时代,一个丑恶的时代。百年后,当一切当世人都已远去,人们能够冷静地面对和评价这个时代的时候,人们会得出这个结论:这十年,即使把它放在二千年中华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它的黑暗,它的丑恶,也是排得上号的。

  然而就是这样丑恶、混乱让人不堪回首的时代,却有许多人津津乐道,动不动就怀着甜蜜的感觉想起提起,甚至还有人借彼非今,否认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反对改革,说现在不如那个时代。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改革开放以前是美好的,那个时代在各个方面都是伟大正确的。我认为怀念大跃进、文革的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文革时代的既得利益者

  这些人多数不是凭真才实学,也不是凭勤恳努力,而是凭打砸抢或投机钻营为自己谋取了可以居于特权阶层的地位。比如,革委会主任、知青办主任、大队书记、军代表、工农代表等。那个时代,有钱就是有罪,无钱就是英雄,越穷越光荣,越富越反动。所以那些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游手好闲,甚至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命运,不但分得了大量的浮财,甚至还抢来了富人的小老婆。这么改变命运的事,搁谁谁不乐意啊,难怪许多人至今还在感恩戴图德。拨乱反正,使这些人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眼看着“地富反坏右”都“复辟”了,都靠才学、靠努力成了令人艳羡的人,而自己却从高高的云端跌落至现实的地面,于是今不如昔之感油然而生。

  第二、在现实社会失意的人

  这种人,大多是没有什么本事和技能,在现代社会的汹涌浪潮的冲击下,他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日子过得很不如意,这一类型的人以现在的一些下岗职工,和一些贫穷的农民为主。准确说他们不是怀念文革,而是在怀念那段大家都贫的日子。说穿了就是中国的传统问题在作祟,不患贫,患不均。有人说毛解决了这一问题,方法就是所有人都贫,这样自然就没人患不均了。

  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出现,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拉大,在中国传统观念的作祟下,在这类人眼中,与其让一部分人先富,还不如大家都穷,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人一旦摆脱现状,文革在他们眼中就一文不值了。这些人不知道这样一个永恒的真理,就是不管生活在什么时代,有真正的本事才可能吃得开,生活得好。一个没本事的人,可能会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吃香一时,但终不是长久之计。比如,由于改革的冲击,大量的下岗工人,还有在现在,从来就无岗可就的人。这在现代中国,可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这些人里头,下岗工人以为在过去不会下岗,那些无业可就的人,又以为如果在过去自己不会失业,他们并没有明白自己失业的真正原因。

  第三、对现实丑恶现象不满的人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一些让人痛恨的丑恶现象,比如贪官横行,腐败丛生,道德沦丧等等。有人便由此感叹,还是文革好啊,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这是一个贫穷、呆板、死寂的社会走向繁荣、富裕、活泼过程中的必由阶段,是从清教徒般的虚假道德走上真正道德的过渡。在那个时代,清一色的黄军装,清一色的蓝蚂蚁,全民皆兵,全国人民都成了高度统一的战争机器,解放全人类的工具。哪个女子要打扮一下,穿点漂亮的衣服,就会被骂臭美,就会被批资产阶级作风。就是以追求美为天性的文艺,也完全沦为政服务的工具,稍微写点风花月夜,爱情美女,就给你戴上一个“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为艺术而艺术”的大帽子,将你批判得体无完肤,让你谈美色变。没有了美,没有了文艺,中国人的生活实在是“无趣”,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对文革的怀旧者,如果你真的追问他一句:你还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吗?我想多数人如果能客观地回答问题,除非他睁眼说瞎话。

  说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社会不公、贫富不均等现象,应该予以坚决地谴责,批判,但是,对上述现象,决不应以用文革的形式加以解决,也无法真正解决,而应以一种全新的、民主的方式来解决,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第四、七十年代后出生的一些人

  这些人对近现代历史一无所知,大多数又不肯踏踏实实地对十年浩劫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任何一个版本的文革史料都不屑一顾,却天真地对那个时代盲目怀念。究其因有几点:

  1、文化熏陶:拨乱反正后,虽然对文革进行了否定,但出于政治考虑,对文革的起因和危害、根源没有进行彻底清算,后来更逐步淡化,以至于许多年轻人根本不了解文革的本来面目。

  2、年轻人的不可一世、疏狂傲世的天性:自以为世界即将在我的掌握之中,沉迷于“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势,于是对独裁者产生盲目崇拜的感情。有人崇拜希特勒,有人崇拜斯大林,还有人崇拜毛,因此对文革也欣然向往。

  3、故作惊人之语,以求标新立异:文革时代似乎只有随大溜才是时髦的,比如忠字舞、黄军装、武装带、红宝书;当代似乎只有叛逆、另类、非主流甚至反政府才是时髦的,既然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否定了“文化大革命”,那么这些以另类标榜自己的新生代们便不顾历史事实,摆出了架势,偏偏要给十年浩劫平反讨说法,有的甚至仅仅是为了发惊人之语,以求与众不同。

文革批判之二无产、无知、无情、无法、无德、无美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确具有改天换地的历史功绩,不仅国家被彻底改造了,人民也被彻底改造了。文化大革命有一个响亮的革命口号,叫做“兴无灭资”,就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的旧世界,建立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新世界的战斗豪情。反思这一“伟大革命”,我们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国家、民族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这个灾难有多大,就像一场强烈的地震、一场巨大的海啸,彻底摧毁了一切,使中国人“一无所有”。

  我们的革命,被冠以“无产”的称号,因为“无产阶级”决定了我们革命的性质,就是要以“无产”消灭“有产”,将有产改造成“无产”,无产者最先进、无产者最革命,这从很多导师级的伟人那儿都找得到出处。的确无产者最具革命精神,因为他们除了还有一条命以外还有什么呢?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练,他们还怕什么呢。所以一煽就燃,一点就炸,于是就反抗,就***、就推翻压迫他的统治者,就让无产者的代表来坐江山。

  然而无产者依然无产,有产者也变得无产了。这个产到哪儿去了呢,到国家那去了,管他的,反正大家都无产了,起码心理平衡。

  然而受动物本能的驱驶,人要吃饭,要生存,还想过好日子,于是就有人偷偷开自留地、养几只鸡,这不行,这又有私产了,结果被无情地革了命,割掉了资本主义的小尾巴。这一下彻底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结果搞得国家也差点破产。

  当时是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所以大家都来比穷,高声喊穷。然而本能却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希望多有点物质财富,最好还要有点固定资产,比如农民就希望有点田产。人无恒产,身心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常理还告诉我们,人类文明是从一无所有,到有一定的私有财产,以及私有财产受到一定的保护开始的。没有了财产也就没有了文明,也就回到了野蛮。当人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就与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了。革命也就是革到家了。

  所以邓小平拨乱反正,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近几年终于文明了,宪法也明文规定要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了。

  不仅在物质上要无产,在精神上也要彻底革命,就是要与人类的一切旧文化彻底决裂,因为那些旧文化都是“封、资、修”的,统统都是垃圾、秦始皇焚书坑儒,文革比他更厉害,要毁灭一切人类文化。学生不用上学了,不用考试了,白卷先生成了革命英雄,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无知者也就没有了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判断和思想,这些当然不能要,几亿人只要有一个人的思想就够了,只要有一本“小语录”就行了,中国人都成了愚民、白痴、而野心家则利用人民的愚昧无知为所欲为。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奇怪,中国历来不缺愚昧无知的顺民、良民、草民、忠臣、奴隶、奴才,中国人的头脑不是早就被几个圣贤教导、统治了几千年吗,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能耐不就是领会、注释、遵循几个圣贤的思想吗,哪里有自己的思想。都有了自己的思想那还不乱套了,所以必须要用一个人的思想来统一几亿、十几人的思想,上下一心,国家才能强盛。

  无知、愚昧,必然造成无能,有能力也是不允许的,有能力就是走“白专道路”,白专道路在文革也是受到坚决批判的。能力都不让你有,更不要说才了。有才的人往往生命力旺盛,个性张扬,还要有点灵性,还爱表现自己,那还了得,那不是尾巴翘到天上去了,那不就听话了吗?那还会甘愿做螺丝钉这样的驯服工具吗?再说中国的传统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人无才便是乖”。乖了主子才喜欢,没有哪个主子会爱比自己还有才的人,也没有哪个无能的人会喜欢所谓有才的能人,所以中国的人才总逃脱不了被嫉妒、被毁灭、被斩草除根的命运。即使到今天,最少也落得个受打击,不被承认的下场,于是人才都跑到国外去了。

  人的感情是什么东西,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谓感情,那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虚伪的东西,那是小资产阶级的温情脉脉,统统都是革命的对象。文化大革命狠批资产阶级人性论、人情论。没有超阶级的感情、人性。世界上最纯洁的是无产阶级感情,是党性,原则性。对待阶级敌人、封资、修、地、富、反、坏、右,要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什么亲情,难道革命者还讲儿女私情吗?你看《红灯记》,祖孙三代都是鳏寡孤独,都是最纯洁的阶级感情,哪里有什么男女情长。

  什么友情,难道好朋友就不讲原则,不讲党性了吗?那是自由主义!什么超阶级的爱,统统都是骗人的东西,革命者只懂得党的恩情、领袖的恩情,其他一切都是腐朽的反动的东西,要彻底革它的命。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要天天讲,年年讲。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哪里还能讲半点人性感情。于是中国人都被改造成了六亲不认,不谈爱情(起码当时不敢公开谈),冷漠无情、残酷凶狠、禽兽不如的人。

  文化大革命还有一个伟大的功绩,就是砸烂公检法,那些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革命派造反有理,岂容法律来制约,革命小将个个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无法无天,想斗谁就斗谁,想抄家就抄家。其实中国人历来讲的就是人治、皇帝就是法,当官的就是法,在中国搞法制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吗?中国人讲的是官大、是关系,什么法制观念不懂!什么法律制度最好砸烂,即使有也是形同虚设,还是看哪个关系硬、拳头硬,看哪个更黑。

  中国本来是一个最讲道德的国度,几千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强调的就是一个德字,尽管这个道德有着很多虚伪的成分,吃人的本质,当然也有一些合理的成份。但最讲道德的国家恰恰治理不好,老子说,“儒家以德治国,搞了那么多规矩,结果天下大乱。”到了文化大革命,传统的道德受到了彻底的批判,而西方的道德又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更加虚伪反动,也要彻底批判,新的道德又没有建立,也无法凭空建立,最后造成了道德的彻底缺失。中国再无道德规范可言,剩下的只是斗争哲学,阶级性、党性原则。“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高贵成了高贵者的墓志铭”。到今天斗争哲学也不讲了,还剩什么呢。什么诚信廉耻、什么正义礼让、统统见鬼去,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无耻的时代,再加上实用主义风盛行,由阶级斗争、转为利益之争,唯利是图、勾心斗角、贪污腐败、坑蒙拐骗、抢劫杀人、黄黑白盛行,不择手段,无恶不作,有识者想捡起儒家那一套传统道德,又已是早被揭穿的皇帝的新衣,无人真信。人类的所谓普世的道德观、价值观、又有很多人不认同,真不知还要乱到何时,无耻到哪天才有尽头。

  美这个东西,本来是人人都喜欢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成了资产阶级的东西,也被彻底批判和扬弃,哪个女子要打扮一下,穿点漂亮的衣服,就会被骂臭美,就会被批资产阶级作风。那时候的革命小将,清一色的黄军装,那时候的中国人清一色的蓝蚂蚁,伟大领袖也号召人民,“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全民皆兵,全国人民都成了高度统一的战争机器了,解放全人类的工具了,哪里还允许你去爱美、臭美!还记得文革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你烫大包头要被剃光,你穿喇叭裤要被剪,你穿露手臂的红裙子要被骂,还要写检查。当然,人作为工具,你的职责就是工作奉献,哪里能追求个人的情趣?作为革命者,作为战士,你的任务就是战斗、牺牲,哪里由得你享乐来哉?

  文化革命将什么都灭了,什么都无了,那还剩下什么呢,还剩下的就是无赖了,明明是空前的浩劫,巨大的灾难,却偏要说什么“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明明是大倒退,是人类文明的反动,却偏要说什么“伟大、光荣、正确”,玩无赖,耍流氓,你还拿他没有办法,无赖的嘴脸就是“睁起眼睛说话,张开嘴巴说屁话,昧着良心说假话”就是不敢说真话,这样的无赖,中国还少了吗。

  灾难过后是一片荒芜,灾难造成的伤痛永远不能忘记,还需要痛定思痛的反思,动乱之后需要拨乱,废墟一片需要重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终于欣喜地看到了重建的成果。看到了中国已经是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了,(有产了)。有部分老百姓的包包也鼓了(私产),看到了文化也开始繁荣了,法治制度、经济制度也开始在建设了(虽然还不太健全),老百姓也在追求知识文化和美了。国家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文化大革命不是天灾,是人祸,祸根就是那些荒唐观念。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观念的改变,要从“兴无灭有”,转变到“兴有灭无”,国家要有,人民也要有。要兴的东西还有很多,特别是那些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不反思历史,彻底改变那些表面很革命,实际上很可怕的观念,甚至还在继续宣扬这些观念,再来一场浩劫灾难,不是不可能的。

文革批判之三  文革有民主吗?

  现在民主是个热门话题。一谈起民主,有人马上说:“有啊,中国有民主啊,而且比西方还民主呢。文革不是就民主吗?”这些人认为文革的种种举措、行为就是民主,而且是民主的最高形式,文革是中国人最有民主的时期。确实,从表面上看,似乎文革真的很民主,宪法规定“四大”即“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也正因为有这四个“大”,才称之为“大民主”。“大民主”给了老百姓说话的机会,让中国人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批判社会,向现存的政治权力机构造反,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在公开讲坛、大字报和报纸上发表自己的不满和希望等等。还包含群众可以自行成立组织,对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判、斗争、抄家、体罚关押、拘禁直至剥夺生命等等。

  为了分析“大民主”是否是民主,就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换言之,就是明确了民主的规定和做法究竟有哪些,再拿“大民主”与之对照,自然就可以发现“大民主”绝非民主了。

  简而言之,民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制度,它的核心理念是:权力源自人民、要由人民授予,权力要接受监督制约,要对掌权者进行定期的更换,权力更换和运行的规则由多数人决定。具体内容包括:民公民享有言论权、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同时保证这些权利的自由与平等;实行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决定的原则,同时实行多数人又要保护少数人的原则;既要实行直接民主的形式,同时又要实行间接民主的形式;民主与法制密不可分,实行民主必须同时实施法制建设等等。

  而文革时期所谓的“大民主”,和上述内容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四大自由”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的,一般是在上层决定开展某个运动了,才被动员式地、集中地使用起来,这实际是等候来自上层的恩赐。“四大自由”不是允许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恰恰是为了达到高度的统一,统一到某种“正统”、“权威”的理解、主张和声音,遇罗克、张志新的遭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四大自由”可以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利和家庭个人的私域,可以不负责任地进行造谣、污蔑,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大民主”奉行的不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决定的原则,而是信奉“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强调真理总是由少数人发现的,而大多数人并不能够理解,所以大多数人必须跟着少数人走。“大民主”根本不对少数人进行保护,多数人可以任意地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包括剥夺他的思想自由、财产和生命,正如现在大家公认的,“大民主”是对少数人实行暴政。

  在整个文革过程中,群众并不是主体,领导始终控制着一切。没有《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等,文革即不可能发生。没有《炮打司令部》一文的发表,没有三次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和“革命串连”,甚至“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毛语录》)等的持续而有力的“发动”和“教唆”,“红卫兵运动”决不可能升级。没有一再充分“放手发动群众”(《十六条》),红卫兵以外的知识分子、干部、工人和农民等,决不会大规模地席卷进去。没有“我们的目的是斗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十六条》)等“明确指引”,以及对1967年初上海“一月风暴”的样板性“夺权”实践的推广,从中央到地方相关当事人,决不会遭到“夺权”的打击、迫害和折磨。因此,“大民主”与公民直接地或间接地决定国家的和社会的政治事务毫无关系。更为严重的是,“大民主”完全离开了法律制度,抛弃法治,实行人治,公然以“无法无天”为自豪,蔑视和践踏一切法律条文,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基层干部,都可以越过法律界限,任意地张贴大字报,任意地进行批斗。“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对冲进中南海批斗他的红卫兵,曾高高举起宪法,试图捍卫自己作为国家主席的法律尊严,结果遭到了无情的嘲弄。

  结论:文革的种种所谓民主措施,是由一个高度集权的权威赋予的,也是围绕着有利于这个高度集权的权威运行的。文革,不是所谓“群众运动”,而是“运动群众”,其根本目的,是打倒预先设定的“政敌”(或称“权敌”);文革的基本文件法规等,完全是为着实现那个“夺权”的根本目标的。那些为此而全面、始终受到权力操控和权力支配的基本民众,是一种高度缺乏清醒自我意识的人们,才是真正意义上“不明真相的群众”。换句话说,从运动的目标设定、手法、形式到程序等,全由几个人在操控和支配,体现了其“独裁”性质,和民主没有半点关联。

在怀念文革的人群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当前现实的不满,尤其是对腐败现象的痛恨。在他们看来,文革时代非常清廉,要想根治腐败,就得用毛时代的方法,特别是文革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反对腐败。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位朋友说得好:“如果毛时代真是那么清廉,那他为什么要发动文革来反腐呢?!”事实上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在毛时代就很盛行,在文革刚爆发时为了打倒“当权派”而爆出了很多的猛料,官员们为自己的子女安排好的出路,享受各种各样的特供,为上级和自己修建大量行宫,等等事例让全国人民都开了回眼,原来腐败一直就存在!

那么用文革式的群众造反是否就解决了腐败呢?恰恰相反,腐败不是被减轻了,而是更为惊人,整个文革就是一场大腐败运动,从各个方面来看腐败情况都很普遍。

先讲政治上的腐败,无视国法党纪人事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公然违反宪法践踏公民的人权甚至连国家主席都不能幸免,导致国家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这不是腐败是什么?单凭领导人的一句话,象江青、王洪文之流就可以窃居高位,换到古代这都是不可想像的,汉武帝为了封妻兄李广利为侯还得让他去打仗,因为他要守“无功者不得封侯”的规矩!而文革则无需这样,一个人的上下全由他一人说了算,想提拔就把副科长王洪文放到国家副主席的位置上,想打击就可无视国法无视人民的志愿把一大批人才打入地狱!这种风气由上而下层层相传,多少只会打砸抢的文革干将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多少仁人志士治国良才进牛棚入大牢?只要看一看文革中大批知识分子就可知道,这对国家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绝不比今天任用一个贪官小嘛!

再讲经济上的腐败,的确因为商品经济不发达国家又闭关锁国,文革中的腐败分子没有象如今一样贪污大量现金,但在其他方面他们的作为一样恶心!文革干将康生就贪污了大量的文物归于己有,有的是用抄家的方式从人家家里抢来的,有的则是从国家仓库中直接夺过来的,他贪污的方式比如今受贿者有过之无不及。革命极左派不收礼,只用抢就行了,整个一强盗作为。王洪文“坐直升机”得意无比,最喜欢打猎的他到处打猎,仅进口猎枪就有好几十把,甚至因其打猎而误了向毛汇报工作。至于江青攻击人家是“买办和洋奴”,自己却进口大量洋玩意使用,在庐山开会时为了给她消暑省里只好临时从香港进口空调。至于地方上的各级革委会主任、大队干部,有多少是利用职权为亲人安排工作,收取烟酒礼品,霸占知青妇女的?各位自己去看看相关书籍,数量小不了!

整个国家人们的传统美德、美好信仰、道德诚信在文革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坏!“拉关系、走后门”这类词语可不是在改革后才发明的,而是在文革中就流传甚广了。当年就连去商店卖点糖,去肉店卖点肉,都要和营业员拉点关系,不然当年卖肉的地位何至于高于专家教授呢?!

这些全都发生在文革之中,改革之后不过是延续了其中一部分腐败罢了,只是因为商品经济导致腐败数额变大,变得更让人民一目了然,才让人产生腐败比文革中多得多的感觉。

事实告诉人们,文革并不能治腐败,靠造反并不能杀尽贪官,无非是一帮别有用心者借此上台罢了,等他们上了台一样的贪污!反腐要靠法治,要用合理的制度去约束当权者,而不能以“打倒一批-提拔一批-再打倒一批”这种恶性循环来治腐败!

文革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企图以不停的造反来反官僚、反修,而事实上破坏法制、破坏道德的结果是腐败更为猖狂了!所以不得不提出文革每隔几年就要再来一次的说法。

现在有的人是不清楚情况,误以为文革形式可以反腐,这一类人只需多了解一下历史就可走出误区。而另一类人则是别有用心的欺骗人民,打着反腐的牌子企图在下一次造反中得利。假如这些人真的掌权了,真的就不会腐败吗?!谁又能约束他们?!

文革批判之五 红卫兵:中国的“冲锋队”

  提起文革,人们就一定会想到红卫兵,就会想起身穿绿军装、手挥红宝书的革命小将。可以肯定,若干年后,“红卫兵”一定会成为史学家的最爱,成为中国史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可以这样说,红卫兵是一群具有极度宗教式狂热的青少年,而这种极度宗教式狂热,恰恰可以表明这些青少年愚昧无知,易受某些人的操纵和利用。就红卫兵的种种行为究竟是在何种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的支配下产生的,看了文革时留下来的照片或影视资料(而在这些照片或影视资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毛泽东八次检阅红卫兵时,成百万的红卫兵手举红宝书狂热欢呼的埸面),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红卫兵的行为是无法理解的,充满了“狂热”和“暴虐”,只能用“疯子”这个词语来概括和说明。记得一本精神病学书上讲,特定环境下的人群,会在某种诱因下,引发集体精神失常现象,称之为“精神病流行”。当年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陆,就类似这种发病环境,各种矛盾找不到宣泄的孔道,一旦被人诱导,便集体发狂,释放出心中的魔鬼,使全国成为恐怖的大疯人院。前些年一位中共最高领袖的后代访问德国后对人说:“与经历过纳粹时代的老一辈谈起中国“文革”,他们特别能理解。”红卫兵成为“文革”的第一批社会打手,就类似“冲锋队”。

  那么,这种“暴虐”和“狂热”究竟从何而来?如果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那些红卫兵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过程,也许会从中找寻到答案。

  绝大部分红卫兵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文革开始时中学在校学生(即所谓的“老三届”)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在这些新中国的同龄人中,名字叫“建国”、“建华”、“建中”、“成华”、“立华”的特别多,几乎都是听着革命英雄故事长大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全社会都洋溢着一种崇拜革命英雄的气氛。对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少年来说,英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就在他们的身边。有不少青少年学生渴望成为英雄,常感叹自己出生太晚,没能赶上革命战争年代,没有了当英雄的机会。因此,当文革出现了可以让这些青少年显示其“英雄主义”的机会时,他们是不肯放过的。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在党的有关指示下,全国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当时的共青团中央多次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中发起关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大讨论,讨论的主要题目是: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什么样的青春值得歌颂?等等。在1958年中国进行的那次失败的共产主义试验中,毛泽东已经意识到,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可能是阻碍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最大障碍。因此,即使在文革中,毛泽东仍然将“斗私”放在“批修”的前面,要求红卫兵和造反派们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经常狠斗“私”字一闪念。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党中央在全党和全民中开展了深入持久的“阶级教育”活动,而当时的青少年在校学生是这埸“阶级教育”的重点。六十年代上半期涌现了大批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小说、诗歌、戏剧、电影。在那个年代,小说、戏剧、电影等文艺作品对青少年思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要比现在大得多,而所有描写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斗争主题的文艺作品中出现的阶级敌人形象,都有共同特点:他们隐藏在善良人们的身边,表面看起来道貌岸然或慈眉善目,平时用一些剥削阶级的自私自利的思想观念来拉拢腐蚀干部或青年人,企图以这种方式来达到他们的各种反革命目的。当时的所有媒体都在不断地告诫青少年们:阶级敌人就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我们必须警钟长鸣,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英雄主义、共产主义、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我国一代青少年,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并由此形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怀疑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阶级敌人”。文革初期,“怀疑一切”的思潮非常流行,当时有一位位居要职的中共高级领导人在接见造反群众代表时称,除了毛主席以外,任何人都可以怀疑和炮轰(这位领导人后来自己在文革中被整死了)。

  随意给个人贴“阶级”标签,即试图确定每一个人的阶级属性,凡被确认为属于敌对阶级的人,即被视为“阶级敌人”。而在这样做的时候,标准极其混乱,态度极其草率。仅仅根据他(她)的少量言论、行为和所谓历史问题,进行捕风捉影、穿凿附会、扩展引申的所谓分析,通过无限上纲的方式加以罪名。尤其是建国后以言论定罪的做法的盛行,造成了无数的冤、假、错案。在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将判定一个人是否右派的权力交给了各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因此,一个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很轻易地给一个向其提过意见的人戴上右派帽子;而在文革中,更将判定一个人是否阶级敌人的权力交给了“群众”,致使各种有机会操纵利用群众组织的人执掌了随意入人于罪的权力,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后果。

  一旦将一个人判定为“阶级敌人”,即剥夺了他(她)的一切基本的公民权利甚至最起码的人身权利。“阶级敌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些“阶级敌人”进行任意地殴打、辱骂以及其他侵害行为而不必为之承担法律责任。相反,同情“阶级敌人”不幸遭遇者,倒是有可能被扣上“阶级立埸不稳”的帽子,受到与“阶级敌人”相同的待遇。由此而造成了文革运动中数度出现的较普遍的并且很严重的对所谓“阶级敌人”的人身虐待和人身污辱行为,这是造成众多自杀事件的主要原因。

  红卫兵,一个时代悲剧,就这样走上了历史舞台。

文革批判之六 红卫兵杀人实录

  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毛泽东写信热烈支持清华大学附中自称为“红卫兵”的学生。那时全国的大学和中学已经停课开展文革两个月。六月一日北京大学聂元梓大字报指控北大领导是“反D反社会主义的黑帮”。“工作组”被派到各大学中学掌权,号召学生揭发“斗争”校领导与教师。后来工作组被中央否定。六月二十日,刘少奇发出中央文件,不准学生“乱斗”。八月五日,中央发出三九五号档,撤销刘少奇的三一○号文件。影响巨大。无异于发出了暴力准许证。

  随着工作组被撤销及红卫兵在各学校掌权,大规模的暴力迫害全面展开。以红卫兵发源地清华大学附中为例,红卫兵建立了校园“专政队”,对领导干部和教员“劳改”,并且以剃“阴阳头”(剃去半边头发)、挂黑牌、戴高帽子等手段侮辱和野蛮殴打。校长万邦儒被打得肾脏出血,头上被打出裂口长期不能愈合。副校长韩家鳌的头被按在火盆里烧,打伤后不准就医。红卫兵强迫老师和干部成排跪在教室大楼的阶梯平台上挨斗。

  清华附中红卫兵还推行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迫害所谓“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学。高一女生杨爱伦,初中时因成绩优秀而获得金质奖章,校运动队,校文工团独唱演员,父亲曾是旧政府职员。因此,红卫兵领导人说要“杀鸡给猴看”。红卫兵在班里开会斗她,揪她的辫子,打她,踢她,强迫她低头下跪。她被单独关押,去食堂吃饭由同学押着。一个星期后,八月八日,她逃出学校,在清华园火车站寻死卧轨。疾驶而来的火车头把她推出了轨道。(在同一地点,文革后担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长的俞伟超也在被斗争被打后卧轨而被火车头推出轨道但变成瘸子。)杨爱伦受了重伤,失去三个手指,头部缝合的伤口有一尺长,幸而未死。(二○○八年,该校红卫兵卜伟华写文章却说,杨爱伦“只受了轻伤”。)除了教职员以外,该校还有杨百龄、陈向明、张蕴环、王淑英、孙淑绮等女同学被红卫兵剃了“阴阳头”,并且遭到殴打。八月二十日是星期六,“家庭出身不好”的高二学生郭兰蕙获知下星期要斗她时,服毒自杀身亡。罪名之一是“灰色人生观”。

  文革的大规模的群体性的迫害,在手段上和希特勒、斯达林有所区别,就是毛泽东说的“群众专政”。因此,红卫兵在施害中起了重要作用。红卫兵只允许“红五类子弟”参加,以家庭出身作为入伙标准,使其暴力倾向更为放肆无忌。这样一整套迫害方式,清华附中是最早配套成型的地方,可以称之为“清华附中模式”。

  八月五日,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的红卫兵在校园中(西单附近)打死了副校长卞仲耘。折磨殴打的过程持续数小时。卞仲耘是北京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和她一起被打的还有另外四名学校领导人。卞仲耘被打死之事立即被报告北京市委以及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但是上面没有派人来制止红卫兵打人(二○○六年,南京的电影制作者胡杰把卞仲耘的故事制成纪录片。片中有她被打死时的血衣和打坏的手表等实物,也有学校红卫兵负责人宋彬彬等人处理尸体时写下的字据。这纪录片在香港获奖并已经被翻译成德文,但在中国不能公演)。

  十二天以后,八月十七日,北京一○一中学美术教师陈葆昆在学校喷水池边被打死。同时和他一起被打的,还有该校十多名教师。初三女生吴芳芳,被指控撕坏一张毛泽东像。她的父亲是航空学院教授吴礼义,也算家庭出身不好。她遭到毒打,还和陈葆昆尸体关在一小屋里。她从此精神失常,一直没有康复,由父母照顾(大型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制片人卡玛当时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她的电影里没有报导这类红卫兵暴行。影片中出现的北京五所中学的红卫兵成员,都没有为红卫兵暴行表示道歉。那五所中学有九人被红卫兵打死)。

  八月十八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一百万高呼万岁的红卫兵。红卫兵领导人则登上天安门城楼,这些红卫兵头头几乎全是高干子弟。八一八大会向全国实况广播。在城楼上,北京大学红卫兵彭小蒙代表红卫兵讲话。北师大女附中红卫兵头头宋彬彬给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毛问她的名字后,说“要武嘛”。这样的接见以后还有七次。一千多万红卫兵得到免费火车票和食宿来到北京,被称为“革命大串连”。

  北大附中是北京最早开始暴力行为的学校之一。六六年八月,该校红卫兵在校中打死三个人。而师大女中是北京第一个打死人的学校。彭小蒙和宋彬彬在八一八大会上得到的显赫位置,其中包含的指令再清楚不过。八一八大会后,红卫兵暴力在规模上和程度上全面升级。八一八大会前北京被红卫兵打死的教师有二人。八一八大会后,红卫兵竟打死了一千多人。

  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林枫,在八一八大会后回到党校就被抓去“游街”、戴高帽子、手里敲着簸箕自报“罪名”。中央党校干部说,这是中学红卫兵引导了高层理论机关。

  十九日,北京第四、第六、第八中学的红卫兵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斗争”北京教育局和三所中学的领导干部。在舞台上,教育局长被打断三根肋骨。其他人被打得头大如斗,面目全非,他们的血流在舞台上。从那时候起,剧场、体育馆这些文化场所变成了召开暴力“斗争会”的野蛮血腥之地,延续多年。

  八月十九日晚,位于北京和平门的外语学院附中,红卫兵打死了两名教师张辅仁和张福臻。北京第三女子中学红卫兵从八月十九日开始连续殴打和折磨校长沙坪。八月二十日上午,沙坪和几十名教员干部跪在全校人面前被斗和殴打。沙坪在中午时候死亡。副校长熊易华跪在沙坪旁边,头上压了三块砖头,额头打破,流了一地血。数学教员张梅岩上吊身亡。一位教师目击者说,她后来还看到打死沙坪的红卫兵(都是中学女生)在西城区委大院里挥动铜头军用皮带打人。

  北京宣武区梁家园小学校长王庆萍,在八月十九日被斗和毒打后被关在学校。她在二十日早晨坠楼身亡。被宣布是“自杀”,虽然没有遗书。她有三个孩子,当时八岁九岁十一岁.她的大儿子说:妈妈一定是被推下楼去或者是被打死了扔下去的。

  清华大学校长、高教部长蒋南翔在西单家中遭打二龙路中学红卫兵毒打。目击者说,红卫兵命令他跪在地上,用铜头皮带抽他的后背。打了一阵,掀起他的衬衫说背上的条状伤痕分布不对称,接着又抽打伤痕较少的半边。

  八一八大会后,红卫兵暴力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八月廿三日,北京市文联的廿八名作家、演员和领导干部在文庙(现在是博物馆)遭到红卫兵毒打,其中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他在第二天投湖身亡。八月廿四日,红卫兵到北京东厂胡同六号居民左庆明家抄家并毒打他年已七十的妻子。租住他家房子的马大娘是个家庭服务钟点工,到胡同口给左庆明报信叫他不要回家。红卫兵发现后把马大娘和左奶奶一起绑在葡萄架子上毒打。红卫兵还用开水浇烫她们,他们的哀嚎传到四邻。那天晚上东厂胡同至少有六个居民被打死。死者中还有一人是北京有名的技术精良的眼镜师孙琢良。他曾经开过一个眼镜店,并有自己的住房。

  八月廿二日《人民日报》头版报导红卫兵“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行动,特别介绍北京第二中学红卫兵的“宣战书”。红卫兵开始到处烧书,烧画,破坏文物,以及开始大规模的抄家行动。红卫兵还强迫市民交出他们存有的所有黄金和白银。

  八月廿四日,清华附中红卫兵召集北京十二所中学的红卫兵到清华大学“造反”。他们在清华大学里打人,抄家。此前暴力主要由中学红卫兵施行,这时传到了大学生中。那一天,无线电系教员被打,血流在地,有人在旁边写了“狗血”二字。水利系教授黄万里,跪在地上被打还被剪了“阴阳头”。然后,他被挂上黑牌去拆除一九一一年为清华建校所造的汉白玉牌坊。牌坊被拉倒后,红卫兵命令“牛鬼蛇神”搬走石头,还在他们身后用鞭子打他们。六七年在那个地点建造了巨大的毛泽东塑像,林彪为此塑像题字。(这个塑像已在一九八七年被拆除。但是前两年有人写书题为“四个伟大毛泽东”,书名显然来自这个林彪题词。现在清华大学的学生,也都不知道这座俗称“二校门”的牌坊是文革后照原样重建的。)

  清华牌坊是旧学校制度的一个象征。拉倒这个牌坊,殴打侮辱学校的教授,当然是对教育制度的打击和破坏。“红八月”的校外打击目标是有房产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被抄家甚至打死。红卫兵命令人们交出房产证。面对被打死的恐怖,人们到房管所排队上缴房契。在北京有五十万间私房被没收,从此共产党一直没有取缔的房屋私有就被彻底结束了。“红八月”还改变了当时的“集体制”企业。例如,文革前的理发店虽然已不再是私营,但是理发师的收入是按劳所得。这种分配制度在那个月也被取消。

  八月廿四日这一天,北京每日被红卫兵打死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位数。每天公安局和其他情报机构向上报告死亡人数。

  八月廿五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中中学的红卫兵在校园中打死了三个人:语文老师靳振宇,学校书记江培良,学生曹滨海的母亲樊希曼。当日发生在崇文区的一个事件成为已经十分严重的红卫兵暴力再次升级的藉口。

  廿五日,北京第十五女子中学的红卫兵到广渠门内大街一二一号李文波家抄家。李文波从前曾是小资本家,产业早已没有,他自住房子的房产证也已经在前一天交给了房管局。抄家过程中,红卫兵说他打了红卫兵(文革后有红卫兵承认说没有其事)。李文波当时就被打死。他的妻子刘文秀被警察带走。刘文秀在九月十日被法院判处死刑,两天后被处决。文革结束后他们夫妇得到平反。

  当日夜里,第十五女子中学的红卫兵把该校校长梁光琪活活打死。梁光琪的儿子痛心地说,他那时是北京第四中学的红卫兵,参加过抄家打人,没想到自己的母亲也被红卫兵打死,他说为此“后悔一辈子”。

  第二天上午,在清华大学西大操场召开了全体“红五类子弟”大会(与这个特别的词语对应的“黑五类子弟“在文革中成为迫害的新对象之一。而北京的主体居民都不是“红五类”,这是新一轮的摧毁城市文明的手段。这种分类法,后来在红色高棉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声讨反革命分子杀害红卫兵的滔天罪行”。

  会后,在清华大学附中立即开始更疯狂地殴打所谓“狗崽子”和“黑帮”。高三学生戴建忠、郑光昭等遭到毒打后继续在抽打中“劳改“拔草。然后被罚每人写一百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对联贴到各学校去。那天下午,团委书记顾涵芬(女,清华大学一九六○年毕业生,当时三十岁)那时已经被剃了头发,和副书记刘澍华(物理老师)跪在高二的教室里被斗。

  顾涵芬的衣服被打得满是窟窿(八月炎夏只穿单衣),她背部都被打烂了。特别严重的是她的左眼被铜头皮带打伤,眼睛肿大鼓出来,快有鸡蛋大。她丈夫来把她背回家。他们上医院时,需要有红卫兵开的证明信,还有两个红卫兵押送去。(当时清华附中红卫兵已经刻了一个圆形公章。用在对被打死的人的尸体处理的信上。可见红卫兵暴力已经相当制度化。)她的眼睛从此失明。文革后“落实政策”,大学给她买了一副墨镜了事。打她的红卫兵,直到二○○九年也没有向她道过歉。

  八月廿六日晚上,清华附中红卫兵在五楼大教室召开斗争会直到深夜。刘澍华跪在教室前面,被红卫兵用铜头皮带抽打。和他一起被打的还有清华大学主管附中的教务处副处长邢家鲤和校长万邦儒和副校长韩家鳌等人。会后,刘澍华爬上清华校园内的大烟囟,跳下身亡。

  八月廿七日,清华附中红卫兵印发了《对目前形势的十点估计》。其中第三点说:“目前,有些红卫兵和红五类子弟被反革命杀害了,对此,我们表示极大的愤慨,我们一定要为自己的阶级兄弟报仇,坚决镇压现行反革命,对他们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他们没有说出是哪个红卫兵或者红五类子弟被杀害。二○○九年卜伟华说这指的是李文波事件。但是李文波事件中根本没有红卫兵被打死,连受重伤的都没有。清华附中红卫兵这份传单显然是在说谎,为的是煽动起更残酷的迫害。

  李文波死后第二天,八月廿六日,被打死人数从两位数跳到了三位数,从不到一百人变为超过一百人。从八月廿五日到廿六日,被打死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从八月廿六日到八月廿七日,被打死人数又再次加倍。在九月一日,被打死人数达到了最高峰。八月三十一日,被打死人数低下来,是因为那一天毛接见百万红卫兵,大批红卫兵停工一天,死人相对少了。

  九月一日,发生了北京杀戮的最高峰,一天内有二百二十八人被打死。那天以后数字骤降,原因也很清楚。九月二日中共北京市委发出档,指出“要用最大努力耐心说服和坚决制止一切打死人的现象“。一个口气并不严厉的书面指示,就立即发生效果。说明暴行是可以控制的,不是现在有人说暴行产生是因为“失控“当局无能为力。

  (表二)是北京市各区的被打死的人的数字。区名按照和中南海的距离排列。可以看到,离中南海最近的西城区数字最高。其他被打死人的很多区,也都是距离中南海很近的。北京六中和中南海仅一街之隔,该校红卫兵在他们的校内监狱中就打死了三个人,一个退休老校工,一个出身不好的学生,以及附近一个拥有房产的老人。

  八月廿七日,在北京宽街小学(在市中心),校长郭文玉和教导主任吕贞先被打死。郭文玉的丈夫孟昭江也同时遭到毒打,两天后死亡。连小学生也成为凶杀犯,可见红八月暴行已疯狂到何等地步!

  八月廿九日,西城区红卫兵纠察队发布“第四号通令”,其中第七条说:“确实查明,并斗争过的黑六类分子,尤其是逃亡地富分子。除现行反革命分子应当依法处置外,其余一律给政治上、生活上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限期(于九月十日前)离开北京(如有特殊情况,经本人所在单位及查抄单位批准,可酌情延长),回原籍劳动,由革命群众监督改造,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这个“通令”在全城甚至全国张贴公布。直接后果是北京城中有近十万人口被扫地出门,驱逐到农村,占当时城市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六。而且,这些被驱逐的人有的在火车上就被打死,有的到了农村没有食物没有住房,而且作为“阶级敌人”遭到批斗,很快死去。

  八月下旬,大批被打死的人不标姓名堆在一起被运往火葬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校长高云和北京第三十一中的书记杜光,都是在被红卫兵打昏过去以后就送去火葬场。火葬场的老工人发现他们还没有死,没有烧他们。他们又回了家。当时大量尸体积压,火葬场来不及焚烧,只好在尸体堆上放了冰块,血水横流。一名军人目击者说,那里的气味和情景恐怖至极。一名在九月十三日去火葬场的女教师说,那时候那里还是满目尸体,草地上摆得横七竖八,排队火葬。

  本文不能详述八月发生在北京之外的暴行。实际上,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和乡村学校中,都发生了类似暴行。在笔者所作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全国找不到一所没有殴打侮辱老师的学校。但是相对来说,红卫兵暴行在外地没有北京那么严重,在小城市也没有资讯发达的大城市如上海和广州严重。这是因为这场八月恐怖,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领导下进行的,是在文革最高当局的指挥下进行的。

  九月五日,当时领导文革的中央文革小组发出了一期《简报》,标题是〈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红卫兵半个月来战果累累〉。其中说,到八月底止北京已有上千人被打死。十月九日到廿八日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出的《参考材料之四》,题为〈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列出了北京的红卫兵打死一千七百多人,没收私房五十二万间,作为红卫兵的功绩和文革的成果。六七年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首都红卫兵革命造反展览会”,林彪为其题词.展览把八一八大会毛泽东佩戴的红卫兵袖章当作革命圣物展出。展览还高度赞扬红卫兵在六六年八月的“横扫社会上的牛鬼蛇神”……这些是最高当局煽动、纵容和赞扬红卫兵血腥暴力的铁证。

  换言之,发动青少年红卫兵打死人的做法,没收私人拥有的房屋,搜刮民间存有的黄金,驱逐近十万人出北京城,都顺利完成,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但是非常明显的是,不用这些残忍的做法,这些“革命”目标也可以完成。这些手无寸铁的中小学教员和房产主们,根本不可能对任何人构成什么威胁。所以,“红八月”的残忍暴行,完全是一种在革命名义下不可理喻的狂暴的犯罪行为。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由青少年打杀教师的事情。在皇帝时代,死刑要经过审理、上诉、专业执刑。把文革解释为“封建主义传统”造成,显然不符合事实。

  文革结束后,六六年八月的受难者们都得到了“平反”,家人得到了一点钱,标准的数额是四百二十元。但是他们的悲惨遭遇却一直不准许报导。

  中国书店里二十年来唯一出售的一本文革通史《大动乱的年代》(作者王年一)中,对红八月惨案只写了一句:“据统计,在六六年八、九月北京市打死一千多人。”这个句子有意回避了主语,即打死人的凶手。而更重要的是,一千多人被打死,在一部六百四十八页的书中只写了一句话。这是死了一群鸡或者鸭吗?

  对一九六六年八月的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诚实地写出历史事实和理性地分析历史因果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对人民的生命以及残害生命的犯罪行动持有什么样的司法和道德判断标准的问题。

文革批判之七 文革的幽灵在中华大地游荡

  一个幽灵,一个文革的幽灵,正在神州大地上空游荡。在柬埔寨、北朝鲜作了一番短暂旅行,这个幽灵,在旧脸谱上加了几样新装饰后,又悄悄折回中华大地了,正在寻找时机和突破口。一旦以为有机可乘,这个幽灵就会摇身一变,变成魔鬼,向普通善良的人们伸出魔爪和獠牙。

  我似乎看到了它的影子。

  文化大革命对中华文明的伤害是无与伦比的,是中华文明史最为痛心疾首的一页。中华民族的良知、人性、公平、正义受到残酷践踏,甚至于毁灭了整个民族的灵魂。文革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可大部分国民的良知依旧整体沉睡,为了追逐眼前的急功近利无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从根子上讲都是文革的遗毒在起作用。

  既然文革对中华民族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害,理应遭到全民族的唾弃和批判而无任何存身之地。但现实却正与此相反,寄希望与文革,希望通过采取文革的方式来解决现存社会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响亮,大有“东风压倒西风”之势。

  这是为什么?回答只有两个字:“真相”!

  除去因为改革出现方向性偏颇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外,对文革真相的不理解、不清楚,是许多人怀念文革,误以为用文革方式可以铲除腐败、解决社会不公、消除贫富对立的主要原因。当然别有用心者不在此列。

  今天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真正的文化大革命。他们心目中的文革不外乎急风暴雨式的群体运动,群众第一次把欺压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各级“领导”踩在脚下;不外乎把包括国家主席在内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押上审判台批斗,戴高帽、游街,群众可以任意打骂过去的领导而不受追究……虽然民众也惋惜严凤英、老舍等天才艺术家被迫害致死;可一想到有那么多的官员为他们垫背,心中一个“值”字了得!

  急风暴雨式群众运动和对官僚阶层的整体清算批斗只是文革的一个非主要方面;因此而催生的骇人听闻的人权灾难,令人发指的残忍暴虐,灭绝人性的屠杀折磨,无穷无尽的荒唐冷酷,最终造成整个民族丧失人性并集体走向疯狂则是文革最主要的方面。前一个方面国民都了然如胸并津津乐道;后一个方面绝大多数国民则不了解真相。绝大多数国民不知道本应温柔善良的花季少女宋彬彬一旦成了红卫兵旗手后竟然和同伴举行杀人比赛,亲手打死了十三条无辜生命;不知道张志新在押往刑场枪决前被残暴割断喉管;不知道小女子黎莲、钟海源在临刑前被“活体取肾”;不知道北大才女林昭在监狱受尽非人凌辱折磨;不知道大兴县、道县大屠杀;不知道广西宾阳、武宣发生的禽兽不如惨案……

  我们对文革的批露则只限于前一个方面;对后一个方面则讳莫如深并因此设置“文革禁区”。因此我们对于文革的责难只限于“破坏文物古迹”,“打倒老干部”和“砸烂公、检、法”……

  今天的中国因为体制的原因,贪污腐败已成不可遏制的燎原之势,司法腐败无处不在,多数国民对贪官和干警恨入骨髓。如果国民知道文革的错误只限于“打到干部”和“砸烂公、检、法”,他们会认为那是文革的“错误”吗?难道不认为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阳光时代”吗?难道不对文革心向往之吗?

  如果民众对文革的理解仅限于对特权阶层的清算迫害,政府又没有及时实现民主、法治的政治转型,贪污腐败愈演愈烈并成为不治之症时,他们难道不会从心底呼唤文革的回归吗?

  历史经验和人性规律证明,一个民族要想不重复某一悲剧,就必须要让这个民族在相当长时间内牢记这一悲剧的教训,时刻警醒这个民族别再犯同样的错误。否则因为人性容易健忘的原因,极有可能在若干年后以改头换面的方式重演这一悲剧。以色列国为了让犹太人永远牢记纳粹大屠杀这段血腥悲剧,在各地建有大屠杀纪念馆,让犹太人永远保持浓厚的危机意识,全民一心谋求国家强大民族振兴,不要在歌舞升平中玩物丧志,再度沦为另一个野蛮民族的整体屠杀对象。

  巴金就在生前一再呼吁要建立“文革纪念馆”!可惜只停留在表面上,没了下文。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设立任何一个“文革纪念馆”,我们还人为设立了“文革禁区”,不准中国人系统深入地讨论研究文革话题,“文革”也成为网络最经常的屏蔽文字……

  设置“文革禁区”的苦果是文革思维的回潮,下一次文化大革命已“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听听民间广为流传的“民心谚语”吧:

  “如果把局级以上的干部全部杀头,肯定有个别冤枉的;如果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很多漏网的!”

  “如果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对当官的就不是批斗游街了,干脆一律砍尽杀绝,免得秋后又跳出来害人!”

  所以如果中国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官僚阶层将会成为首当其冲的“革命目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