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火力2019发电量统计最多的四个地区

数据集名称:各省能源平衡表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相关说明: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按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我国实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主要由综合年报表、综合定期报表、基层年报表构成,反映能源的生产、进出口、库存、购进、消费和能源单耗等情况。

全国(地区)能源平衡表的组成及其分析

    全国(地区)能源平衡表,是用来反映全国或一个地区(省、市、县)的能源系统流程情况的平衡表,如下图所示:

一、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

  6.我轮、机在国外加油量

二、加工转换投入(-)产出(+)

其中:焦炭再投入(-)

其中:农、林、牧、渔业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

2.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五、平衡差额(+、-)

 说明:平衡关系

(1)列平衡关系:第1栏等于2、3、4、5栏的代数和;第9栏等于10、11、12、13、14、15、16、18栏的代数和。

一、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

  6.我轮、机在国外加油量

二、加工转换投入(-)产出(+)

其中:焦炭再投入(-)

其中:农、林、牧、渔业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

2.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五、平衡差额(+、-)

(1)列平衡关系:第23栏等于01~17、18、20、22栏的代数和;第24栏等于01~17、19、21、22栏的代数和。

全国或地区能源平衡表分为单项能源平衡表和综合能源平衡表两种。在编制综合能源平衡表之前,必须先编制用实物量单位表示的单项能源平衡表,如煤炭平衡表、焦炭平衡表、电力平衡表等。然后根据每种能源具有的热值,再换算成标准煤数量,编制全国、地区的综合能源平衡表。

全国(地区)平衡表的表式,是采用行列的矩阵形式。“行”的各项表示能源的流向,包括能源资源的形式和使用的方向,“列”的各栏表示能源的品种,包括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如煤及各种煤制品、石油及各种石油制品,天然气、电力。这种矩阵形式的平衡表,可以把各种能源的单项平衡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可以较为完整地反映各种能源的生产、进出口、储存、加工转换、消费等各项环节的综合平衡。

 二、全国(地区)能源平衡表的组成

全国(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由三个最基本的能源平衡组成,即资源和使用平衡,能源加工转换平衡和能源终端消费平衡。此外还包括了损失量和平衡差额。

1、能源资源和使用平衡

能源资源与使用平衡是综合能源平衡表中的第一个子矩阵,它揭示了能源的收支总平衡,是整个综合能源平衡表的基础。它包括资源和使用两大部分。在资源部分的指标有五项,显示了全地区能源资源的来源,分别是:年初库存量、一次能源生产量(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发电、核电的产量)、外省调入量(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进口量、我国轮机在国外加油量。

属于使用部分的指标也有五项,分别指出了本地区能源的总去向,包括:本省调出量(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出口量、外国轮机在我国加油量、年末库存量、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其中“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是指本地区在报告期内总资源中,可以用于各种用途的当年可用资源,它可以直接用于各单位的终端消费,也可以用来加工转换各种二次能源,也还有一部分由于运输、保管以及加工转换中产生的损失形成损失量。

一个地区的能源,不可能正好全部自产自用,不足部分需要从省外调入或者进口能源来弥补,多余部分还要调出省外供其它省市使用。因而在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中设置了“外省调入量”和“本省调出量”两个指标来反映各省、市之间的相互调拨。但在全国平衡表中,由于包括了全部省、市,各省市之间的调拨,因此并没有超出全国范围。所以在全国综合能源平衡表中,只有“进口量”和“出口量”指标,而没有“本省调出量”指标,这一点是全国综合能源平衡表与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的唯一不同之处,其它部分则完全相同。

在这一子矩阵中体现了能源资源与使用的总平衡,通过总平衡来计算出本地区报告期内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作为第二子矩阵加工转换投入产出平衡的基础数据。它的各项指标的平衡关系表现如下:

一次能源生产量+外省调入量+进口量+我国轮机在外国加油量+年初库存量=本省调出量+出口量+外国轮机在我国加油量+年末库存量+可供本地区消费量

由上式得到可供本地区消费量的计算公式为:

可供本地区消费量=一次能源生产量+外省调入量+进口量+我国轮机在外国加油量+年初库存量-本省调出量-出口量-外国轮机在我国加油量-年末库存量

注意:为便于计算机统计,规定在相减的指标前,都必须冠以负号,以示区别。

能源加工转换平衡,是综合能源平衡表的第二个子矩阵。它反映了二次能源的生产部门(如发电厂、炼油厂、焦化厂、煤气厂等)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能源与产出的能源之间的平衡情况。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即投入量=产出量+加工转换损失量

按照平衡要求,加工转换平衡应该包括三大部分,即投入量、产出量和加工转换损失量,但在第二矩阵中却找不到这三个指标。这是因为在每种能源加工转换类别中,投入的能源决不会与产出的能源相重合,决不会有哪个企业会用焦炭去生产焦炭,用汽油去生产汽油。因此可以采取在各种能源栏内,用负号表示投入量,用正号表示产出量的方法,来分别填报投入量和产出量,从而使表式得以简化。又由于加工转换损失量的计算方法为:

加工转换损失量=投入量-产出量

令等式两边都乘以-1,其值不变,得

-加工转换损失量=-投入量+产出量

按照这一算式要求,我们不必在表内再单独设置投入量合计和产出量合计,再来计算损失量,而可以将各种能源数量直接相加,正、负相消后的合计栏即是加工转换损失量(用负号表示)。

由于上述的一系列简化变动,所以在能源加工转换平衡表中,找不到投入量、产出量和加工转换损失量这三个平衡时必不可少的基本指标。

编制第二子矩阵能源加工转换平衡表,在方法上比第一子矩阵复杂一些。在资源使用平衡中,各种能源都是各自平衡,相互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表现在平衡表内,着重要求对纵向进行平衡,也就是资源与使用间的平衡,而横向只是将所有能源数量加总,求得全省的资源使用总平衡。但在加工转换平衡内则不同,它在纵向上,虽然也要求将各种加工转换类别中各种能源的投入、产出量加总,求得全国(地区)加工转换的总平衡,但更重要的却是在横向上对投入量、产出量和加工转换损失量进行平衡,要求能够真实地反映全国、本地区的加工转换效率,在这里着重要解决的是横向平衡。

各种能源在第一子矩阵中,经过纵向平衡而得到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进入第二子矩阵。通过能源的加工转换,就从投入能源中扩散到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中,也就是一种能源在综合能源平衡表内直线下流,到第二子矩阵遇到了加工转换的分支,派生出若干个支流后才继续流向第三矩阵。如下图(能源流转图)所示:

(一)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

(二)加工转换投入产出量

在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用燃料油生产电力。将原煤进行洗选,得到的其它洗煤用来供热,得到的洗精煤用来炼焦。炼焦得到的焦炭、焦炉煤气和其它焦化产品连同热力、电力一起,供各单位终端消费。投入的只有原煤和燃料油,通过加工转换分支出五种二次能源,共同流向社会终端消费量。

案例:假定某地区可供本地区消费的原煤吨,燃料油400×104吨,加工转换如下图:

综合能源平衡表(加工转换部分)(单位:×104吨标准煤)

(一)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

(二)加工转换投入产出量

将每种加工转换类别中投入和产出的各种能源数量相加,求得每种加工转换的损失量填入各行的合计栏中,如火力发电的损失量为-260,供热损失量为-20等。然后再用同样方法求出“加工转换投入产出量”行的加工转换损失量填入该行的合计栏中,在表内的数据为

这-310损失量就是本地区全部加工转换类别的损失总量,它应该与表列各种加工转换损失量之和相等,即-260-20-10-20=-310。纵横数据相等,表示数据无误。

能源终端消费平衡也称最终消费平衡,是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的第三子矩阵,是指生产和生活中最终的直接消费平衡。终端消费,是与中间消费相对而言。中间消费是指加工转换过程中投入的能源消费,这部分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出的二次能源,只是在品质上得到提高,它仍具有能源属性,仍可继续作为能源使用。终端消费也称最终消费,它是指能源通过消费释放了能量,转换成热能或动力,或者经过化学物理变化,生产各种新的化工产品。这些热能、动能和化工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能源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再不能作为能源重复投入使用。因此称这类能源消费为终端消费。

在终端能源消费平衡中,对竖向的平衡要求是:凡大类中的所有细项都已列全,则细项之和应等于大类,不允许大于或小于大类合计。对横向的平衡要求是:各个部门内各种能源的数量相加应等于合计。

4、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的总体平衡

组成地区综合能源平衡表的,除了三个子矩阵外还有“损失量”和“平衡差额”两项。

 “损失量”是指能源在生产、输送、储存过程中发生的经营管理损失,以及由于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损失,但不包括加工转换损失,因为加工转换损失已表现在第二矩阵中。“其中:运输和输配损失”的数量,这是专指能源由生产地向消费地输送过程中发生的损失量。如电力的输变电损失、原油的管道输送损失量等。

 “平衡差额”是指各种能源资源与消费平衡后的差额。资源大于消费为正差,资源小于消费为负差。

第一矩阵提供了“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数量”,第二矩阵提供了全地区的“加工转换投入产出量”,第三矩阵提供了“终端消费量”,再加上“损失量”,就可以进行全地区的能源平衡。总矩阵的平衡关系为:

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加工转换损失量=损失量+终端消费量+平衡差额

平衡差额=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加工转换损失量-损失量-终端消费量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要求,能源的资源与使用应该是绝对平衡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平衡的情况是常见的。这是因为当前的统计工作还无法对整个能源流转过程的所有环节,一个不缺地全部纳入统计范围。例如在同一报告期内,全国所有单位的拨出量,与全国所有单位的到货量不会相同,这是由于存在跨报告期的因素。上期拨出的能源本期收到了,本期拨出的能源有的还在途中,尚未到达用户。这种期初期末在途能源在数量上的变化导致了收入与拨出数量的不一致。由于对在途能源未建立统计,这一差额就导致平衡表的不平衡。又如个体经济用能、城乡生活用能,都是根据部分资料推算出来的。但推算与实际总会存在误差,这些误差最终也落入了平衡差额内。

因为客观上消灭不了不平衡差额,所以允许平衡差额的存在,但不允许差额过大。不论是正差还是负差,如果差额过大,说明数据不实的程度较高,需要进一步查找核实。

指本地区报告期内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以及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包括终端消费量、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

计算方法:根据地区能源平衡表(标准量)中的合计栏进行计算。

能源消费总量=终端消费量+加工转换损失量(即加工转换投入(-)产出(+)量行)+损失量

或=可供消费的能源量+(-)平衡差额

 三、综合能源平衡表的编制程序

1、先编制实物量平衡表。在编制实物量平衡表时,一般应先编制单项能源平衡表。

2、编制标准量平衡表。即将各种能源数量,分别乘以各自的能源折算系数,换算成标准煤量。

3、计算全地区合计数量。标准量平衡表编好后,将各种单项平衡表集中填入综合能源平衡表内,然后按横向加总,求得全地区合计数量填入合计栏内。

4、进行加工转换平衡。无论是单项能源的实物量平衡还是标准量平衡,它们的平衡要求都是纵向的,没有涉及能源之间的联系。加工转换平衡则不同,它主要反映各种能源间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编制好加工转换平衡是最重要的一环。

5、计算平衡差额。如前所述,平衡差额允许存在,但不能很大,否则要对差额大的品种的各项指标逐一进行复查,寻找矛盾给予解决,以期缩小平衡差额。

年中国发电量情况分析全国,发电,分析,2017年,发电量,2012年,中国发电量,全国发电量,我国发电量,情况分析

0


中国电力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分析及十四五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8年版

【最新修订】:2022年11月

【出版机构】:鸿晟信合研究院

【内容部分有删减·详细可参鸿晟信合研究院出版完整信息!】

第一部分 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章 电力发展概述 1

三、电力发展的外部性 3
第二节 中国电力工业历史 4
第三节 电力行业概况 6
一、电力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地位 6
二、技术和装备水平发展情况 8
三、电源结构和资源分布及电能局部地区供应情况 9
四、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长期路线 10
五、我国电力市场运行方式 12

第二部分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章 电力行业经济与政策环境分析 15

第一节 电力行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15
一、电力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关系 15
二、电力工业形势 17
三、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19
四、电力行业重要发展事件 29
五、全社会用电统计分类 34
第二节 电力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35
一、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35
二、行业政策影响 43
三、电力行业相关标准发展 49
四、电力改革发展概况 50
第三节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52
一、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52
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82
第四节 电力行业重大政策 99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 105

第三章 中国电力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117

第一节 中国电力市场现状分析 117
第二节 中国电力产量分析 124
一、电力产业产能分析 124
二、电力生产区域分布 130
三、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态势 137
四、我国发电量统计情况 141
第三节 中国电力市场需求现状 151
第四节 中国电力消费现状 155
第五节 中国电力行业供求分析 161
二、电力投资情况 165
三、电力行业经营情况 166

第四章 世界电力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67

第一节 世界电力行业分析 167
一、世界电力行业简介 167
二、世界电力行业产能状况 170
三、世界电力行业动态 171
第二节 世界电力市场分析 178
一、世界电力生产情况 178
二、世界电力消费现状 193
三、世界电力行业供求状况 194
第三节 中外电力市场对比 195
一、中国与美国 195
二、中国与欧洲 199
三、中国与日本 200

第三部分 电力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第五章 中国水电发展分析 203

第一节 水电简介 203
第二节 水电发展 204
一、我国水电机组发展历程 204
二、水电机组发展水平 205
三、水电机组国产化进程 207
四、水电机组市场情况 208
五、我国水电设备选型需求的技术趋势和特点 209
第三节 我国水电产业经营数据分析 210
一、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0
二、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1
三、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1
四、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2
五、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3
六、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3
七、我国水力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4
八、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5
九、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5
十、我国水力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6
十一、我国水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7
第四节 我国水电发展前景预测及合理开发利用 217

第六章 中国核电发展分析 221

第一节 核电简介 221
第二节 核电发展 222
第三节 我国核电产业经营数据分析 223
一、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3
二、中国核力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3
三、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税金及附加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4
四、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5
五、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5
六、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6
七、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7
八、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7
九、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8
十、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9
第四节 我国核电发展前景预测及合理开发利用 229

第七章 我国火电发展分析 233

第一节 火电简介 233
第二节 火电发展 235
第三节 我国火电产业经营数据分析 239
一、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39
二、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0
三、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1
四、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1
五、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2
六、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3
七、我国火力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3
八、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4
九、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5
十、我国核能发电量产量及其增长趋势 245
第四节 中国火电行业十大事件 246
第五节 我国火电发展前景预测及合理开发利用 254

第八章 其他能源发电发展分析 260

第一节 其他能源发电简介 260
第二节 其他能源发电发展 260
第三节 其他能源发电行业经营数据分析 266
一、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6
二、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7
三、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7
四、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8
五、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9
六、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9
七、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0
八、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1
九、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1
十、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2
第四节 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前景预测及合理开发利用 273

第九章 中国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275

第一节 中国电力的需求分析 275
第二节 我国各地区电力的需求结构分析 277
一、我国电力行业分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277
二、我国华东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79
三、我国华北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0
四、我国华中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0
五、我国华南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2
六、我国东北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4
七、我国西部地区电力需求分析 284
第三节 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 284

第四部分 电力企业经营及发展趋势

第十章 国内主要电力企业分析 291

第一节 国家电网公司 291
二、国家电网公司经营数据分析 293
三、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297
四、国家电网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299
第二节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312
二、南方电网经营数据分析 314
三、南方电网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19
四、南方电网未来发展策略 323
第三节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333
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36
三、华能国际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42
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348
第四节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352
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53
三、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61
四、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362
第五节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369
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71
三、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74
四、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375
第六节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376
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经营分析 378
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80
四、企业未来发展策略 384
第七节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388
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389
三、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393
四、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395
第八节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404
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406
三、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409
第九节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412
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413
三、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417
第十节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18
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分析 420
三、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建团有限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421

第五部分 电力行业竞争分析

第十一章 我国电力价格趋势分析 423

第一节 我国电价调整情况 423
第二节 全国各省(市)销售电价平均提价列表 424
第三节 电价改革 425
第四节 电价趋势 427

第十二章 中国电力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及预测 432

第一节 电力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432
第二节 电力行业发展阶段判断 433
第三节 电力行业市场集中度 435
第四节 电力行业竞争力评价 435
第五节 电力行业竞争发展趋势预测 437

第六部分 电力行业投资及策略分析

第十三章 电力行业投资建议分析 439

第一节 电力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439
第二节 电力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441
一、主线下的机会和风险 441
二、投资电力行业原因分析 442
第三节 电力行业投资形势 444

第十四章 中国电力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 450

第一节 未来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50
一、未来电力行业发展分析 450
二、未来电力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451
三、电力行业重点规划及预测 459
第二节 年电力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463
一、电力行业发展情况预测 463
二、年电力行业企业数量趋势预测 470
三、年电力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471
四、年电力行业总资产预测 473

第十五章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475

第一节 电力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475
一、电力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475
二、电力行业改革、竞争趋势 477
三、电力行业渠道规划与建设变化 478
第二节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79
一、电力行业品牌发展趋势 479
二、电力行业趋势 481
三、电力行业消费趋势分析 483
第三节 电力行业发展战略 485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496
第四节 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启示 501

第十六章 电力行业“十四”五规划 508

第一节 电力行业“十三五”成就 508
第二节 电力行业“十三五”规划 511

图表: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20
图表: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合计 21
图表:东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北京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天津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河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辽宁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上海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江苏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浙江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2
图表:福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山东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广东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海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中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山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吉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黑龙江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3
图表:安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江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河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湖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湖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西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西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内蒙古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4
图表:广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重庆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四川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贵州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云南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西藏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陕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甘肃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5
图表:青海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6
图表:宁夏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6
图表:新疆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26
图表: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26
图表: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增速 27
图表:东西部地区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7
图表:全行业用电分类表 35
图表:1922-全球经济增长 60
图表:经济危机中产生贸易与“大萧条”比较(一) 60
图表:经济危机中产生贸易与“大萧条”比较(二) 61
图表:全球与欧元区GDP(一) 62
图表:全球与欧元区GDP规模(二) 62
图表:,美国GDP规模 63
图表:,德国GDP规模 63
图表:日本GDP规模 64
图表:发达国家失业率 65
图表:1975-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百分比 65
图表:美国消费疲软趋势图 66
图表:美国次级债指数继续下滑 67
图表:美联署资产扩张情况 68
图表:美国潜在资产泡沫风险形势 68
图表:全球股市形势 69
图表:主权债务危机潜在分析 70
图表:1970-欧盟财政情况走势图 71
图表:美国政府债务 71
图表:美元实际有效汇率 72
图表:1991年-美元与日元银行间融资成本比较 73
图表:美元与日元银行间融资成本差 73
图表:二战以来首次出现G3经济体同时衰退 75
图表:不同地区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 75
图表:我国电网分布图 130
图表:我国核电站分布图 135
图表:我国大中型水电站分布图 137
图表:中国核能发电量数据分析 142
图表:中国水力发电量数据分析 142
图表:中国火力发电量数据分析 143
图表:中国发电量数据分析 143
图表:我国核电发电量及其增长趋势 144
图表:我国水电发电量及其增长趋势 144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量及其增长趋势 144
图表:我国发电量及其增长趋势 145
图表: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及增速 161
图表:我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减数 162
图表:秦皇岛港5500大卡西优混煤炭平均价格 162
图表:我国跨区域送电情况 163
图表:各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 163
图表:我国按产业分用电结构 164
图表:以来我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用电量及同比增速 164
图表:我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同比增速 165
图表: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和电力投资增速 165
图表:我国电力投资结构 166
图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速 166
图表:中国水电设备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206
图表:中国水电设备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206
图表:我国各大型混流机组运行安装情况 207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 210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1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2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2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3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4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4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5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6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6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17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3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4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税金及附加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4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5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6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6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7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8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8
图表: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29
图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0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0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1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2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2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3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4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4
图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45
图表:我国核能发电量产量及其增长趋势 246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管理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6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财务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7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费用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8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成本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8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负债合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69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产成品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0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资产总计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0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1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2
图表:中国其他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增长趋势分析 272
图表:国家电网公司资产负债表(母公司) 297
图表:国家电网公司利润表(母公司) 298
图表:国家电网公司现金流量表(母公司) 299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装机总容量趋势图 337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发电量趋势图 337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趋势图 338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营业总收入趋势图 338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上缴税金趋势图 339
图表:利润总额 339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趋势图 340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电装机规模趋势图 340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装机规模趋势图 341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火电机组容量趋势图 341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煤炭生产能力趋势图 342
图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煤炭产量趋势图 342
图表:华能国际综合能力 343
图表:华能国际盈利能力 343
图表:华能国际偿债能力 344
图表:华能国际成长能力 344
图表:华能国际资产经营 345
图表:华能国际市场表现 345
图表:华能国际投资收益 346
图表:华能国际资产负债表 346
图表:华能国际利润表 348
图表:大唐集团公司发电量趋势 359
图表:大唐集团公司电源结构 360
图表:大唐集团公司水电装机规模 360
图表:大唐集团公司风电装机规模 360
图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资产总额 361
图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销售收入 361
图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利润总额 362
图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装机容量趋势 373
图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电量趋势 373
图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资产总额 374
图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374
图表:中国国电集团资产分布图 378
图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装机容量趋势 379
图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发电量趋势 379
图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资产总额 380
图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流动资产 381
图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非流动资产 382
图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营业务 382
图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现金流量 383
图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资源分布 390
图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发电量情况 391
图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电源结构 391
图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装机规模及增长趋势 392
图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资产规模趋势 393
图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资产负债表(一) 394
图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资产负债表(二) 395
图表:我国电力生产亏损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趋势 471
图表: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单位数及其增长趋势 471
图表:我国电力生产工业销售产值及其增长趋势 472
图表:我国电力供应工业销售产值及其增长趋势 472
图表:我国电力供应资产合计及其增长趋势 473
图表:我国电力生产资产合计及其增长趋势 4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工程专业论文选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