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好对文物遗址的保护历史遗址和文物的合理建议工作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革命老区、红色旧址、革命历史场馆考察。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全国各地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大革命文物遗产的全面保护、系统保护和整体保护力度,力求还原历史细节、再现历史事件,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同时着力推进革命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展陈手段,探索文旅融合,生动形象地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做好顶层设计 部署保护工作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根据2021年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规模庞大的革命文物遍布全国各地,这对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都是挑战。

  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必须摸清家底、认定身份。近年来,各省区市的文物管理部门陆续查清革命文物资源状况,并分别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革命文物名录的收录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山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处长王志军说,山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含的都是已定级、史实清楚、革命属性较强的文物。暂未公布的多为未定级、史实不清楚的文物,将是下一批收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各地各部门统筹做好保护、管理各项工作,推动革命文物工作开创新局面。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将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作为“1+1+9”工作部署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19年起,广东省财政在接下来的5年安排了15亿元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资金,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岁修”制度。

  2019年,广西印发了《关于实施广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9—2022)的意见》,实施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利用等六大重点工程。今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出台,进一步加强了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有助于发挥红色资源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山东省坚持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行动计划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计划,组织开展了革命文物修缮计划评审工作,投入财政资金1.32亿元,推进实施了新四军军部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旧址修缮保护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项目。

  各方合力 保护和挖掘整理见成效

  作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有效载体,革命文物得到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方合力,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

  红军长征途中湘江战役在桂北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广西桂林灵川县九屋镇新寨村是当地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缩影。据新寨村村主任赵土旺介绍,九屋镇先后投入了853.9万元实施红色资源保护项目建设,完成了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对长征步道等长征遗址进行保护,并通过整理物品、采访瑶胞、探寻遗迹等方式加强对长征史实和事迹挖掘研究。

  黑龙江省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力度,通过顶层规划设计、多方筹集资金、出台相关政策等多种方式,相继对黑龙江督军署旧址建筑群,合江省委、省政府旧址以及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等国家、省级革命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牡丹江市在抢救革命文物及挖掘革命遗址的基础上,推出了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等8家革命类纪念馆,利用馆内特色资源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五大连池市对朝阳山抗战史料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初步统计出抗联留下的遗址57处。

  在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当地依托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将革命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起来,建设“红色美丽乡村”。据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杨继春介绍,2019年,大岭山镇对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实施环境整治规划项目,委托专业团队对旧址的整体环境风貌建筑改造设计和村落整治利用编制规划。大岭山镇委、镇政府拨付专项维修经费,用于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文物历史环境风貌恢复及保护范围内民居的维修,先后对损坏程度较为严重的20多处民房进行了维修。如今,大岭村由原来的东莞市欠发达村蜕变为广东省“红色美丽乡村”,吸引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学习参观。

  文旅融合 用活用好红色资源

  各地各部门深挖红色资源内涵,树立创新融合的理念,通过丰富革命文物展示形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讲好红色故事,让革命文物融入旅游、融入百姓生活。

  在河南桐柏县,依托三军会师纪念地建立的桐柏革命纪念馆,采用文物与景观、照片与影视、音乐与解说、参观与参与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再现了桐柏30年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历程,弘扬了桐柏英雄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河南各级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坚持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重点围绕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着力策划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陈列展览精品,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

  各地以文旅融合探索革命文物利用展示的新路径,发展红色旅游,活化利用革命文物。黑龙江省结合省内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和抗联遗址遗迹,开发了5条抗战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旅行社有针对性地开发了研学旅行、体验旅行产品,创新休闲旅游项目,有效推动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借助声光电技术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系统再现抗战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杨芸介绍,该馆推出的党性教育精品课程,打破传统党课的模式,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入情景剧、红色故事讲述,让课程内容更丰富、受众更易理解。据悉,近年来,山西省文物局以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五台山4个片区为重点,实施山西省革命文物网上集中展示(一期)项目,现已有68处革命文物旧址、纪念馆纳入网络展示平台。

  山东省在提升硬件设施上下功夫,相继建成一批规模大、设施先进、藏品丰富的红色场馆,并加强科技应用,运用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展陈形式,增强展览吸引力、感染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展示展览手段,提高质量和水平,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中国考古学百余年来的历史发展,为中国各级博物馆提供了难以数计的文物收藏,显现出近现代考古学与博物馆事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也表现出考古对于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特别贡献。

中国的博物馆有它的特殊性。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不同的是,中国的公立博物馆都是由考古学和出土文物来支撑的,尤其是省级博物馆,都和具体的考古成果相关联,比如湖南省博物馆由马王堆考古成果作为支撑,湖北省博物馆由曾侯乙墓考古成果作为支撑。早在101年前,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中的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等,为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演进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世界考古史的研究做出属于中国的贡献。因此,我们今天来看各省级博物馆与文物考古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能够反映各地不同时期的文物考古的主要成果。关于地下文物的发现,可以说至少从宋代开始就陆续有一些出土,只不过那时候可能只是局限在雨水的冲刷,或水渠、地基等的开挖而偶然得以发现,缺少科学和系统的考古,也没有去研究文物所属的地层关系,更不可能去追索其源流。这些数百年前出土的陶器、青铜器等作为传世文物也进入到各级博物馆之中,可是,它们作为孤立的存在,缺少与考古关联的文化关系,甚至它的发现地点都难以确定,由此也显现出了考古的重要性。

经考古发现的出土文物作为国内博物馆收藏的一个重要方面,绝大多数都是20世纪中期基于科学考古所获得。这些文物所反映的墓葬以及具体的考古成果,往往不是孤立的存在,具有批量的特点——或多或少,都能够说明历史时代、相互关系以及具体的内容等各个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有着许多重大发现,单体面积大、整体数量多是重要特点,这对遗址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考古遗址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并不因为文物的出土而消失,相反,却在未来的研究中依然能发挥作用,有些是不可替代,有些是不可或缺。所以,对于考古遗址的保护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仰韶村遗址于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后来成为仰韶遗址博物馆的基础。而像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的秘鲁的马丘比丘,保存了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如今的对公众开放,实际上也是考古遗址的充分利用。正是基于遗址保护的基本原则,国内相应出现了一批遗址类博物馆。与一般博物馆不同的是,这里不是那种静态的展陈,而是在静态的遗址中展现出活态的考古现场以及日常的考古工作,而观众在这里不仅能认知考古,还能够了解考古工作和考古工作者;更重要的是这里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还有着考古的不断深化,还有成果的不断出现。

无疑,对于重要的考古遗址,原地保护和利用是最科学、最经济的举措。因此,在考古发掘的现场建立博物馆,成为20世纪中期来中国博物馆发展的一条新的路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4年,在西安市临潼区的秦陵镇发现了兵马俑之后,不仅开始了科学的发掘,而且在原地成立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筹建处,并于1979年10月1日正式开放。这是在兵马俑坑的基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截止到2020年1月,已先后建成并开放了秦俑一、三、二号坑和文物陈列厅,博物馆的面积在原址周边扩大到46.1公顷。试想,当年发现的一号兵马俑坑内埋藏有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等,如果搬运到其他地方存放和展示,是何等的重大工程,所带来的问题也难以想象,并且将令中国失去一处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在如今中国博物馆的版图内,许多重要的由考古发现的遗址而建立的博物馆,已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被评为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于2006年建成了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其中的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和礼制建筑遗址(罗经石)保护工程,就是一处独特的考古遗址博物馆。1993年成立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以遗址考古现场重建、“干栏式”建筑复原及室内外先民生产、生活场景再现为主体内容,由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的遗址陈列馆和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的遗址所构成。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自2011年被发现之后,经过科学的考古和精心的发掘,成果丰硕,出土有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超过1万件(套),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因此,在原址建立了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而持续升温的位于四川广汉市西北的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自1929年被发现,1933年首次发掘,其后经历了几代考古学家半个世纪的发掘和研究,直到2021年还在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与之相关的是,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建立遗址博物馆,都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向公众开放而扩大了社会影响。

重要的考古发现与考古遗址博物馆之间所构成的中国博物馆的一个特别的类型,在区域范围内呈现了重大考古发现的成果。当然,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始皇兵马俑这样的重大发现并不具有普遍性,有相当一部分发掘成果的影响力并不像兵马俑那样。而在发掘现场所建的遗址类博物馆,因为远离城市,地处偏远,给参观者带来不便。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考古发现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文旅结合,出现了和文化园区结合来推动考古成果的方法,为地方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要想了解中国考古的整体,只有一个点一个面、一个省一个市地去看,大概才能获得整体的认知,显然,这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不大可能。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座国家级的考古博物馆,或者在一个有重大考古发现和成果的省份建立考古博物馆,而不仅仅是一个大而全的省级博物馆。如果我们拥有像法国国家考古博物馆那样的专业博物馆,就能够通过一座博物馆而了解到国家在考古方面的整体成果,也能看到国家考古的系列脉络。可以想象的是,有这样一座考古博物馆,置身于各地不同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中,既能看到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中华文明的源头,又能看到三星堆、兵马俑等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还能看到与具体的文物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之间的关系。这将让公众了解考古的具体以及在一定区域内数十年、上百年来考古的延续与发展,由此加强公众对于文物考古、文化遗产的认知,加强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意识,这在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面对中国一个世纪以来如此众多的考古成果,一方面需要继续做好各省级博物馆对于考古成果的推广,另一方面需要扩大考古成果的集中呈现,而不仅仅是展陈一些具体的出土文物,更重要的是把相关联的考古过程和具体问题呈现给公众。从考古发现、发掘到原址保护等,这是公众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亮点。这其中有很多专业性的内容,正是今天考古连接公众的一些具体问题。业内应该探索更好更多样的办法,通过博物馆的规划和设计,让公众了解到这些考古发现的过程,激发公众对考古的兴趣。

作者:陈履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馆长)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经历。

时间,是距离也是宽恕,让一些东西更清晰,让一些感情更明白。

人世间悲伤的不仅仅只是你我,走过坎坷,迎面的也许就是欢乐。

人的一生,你过得好是精彩,过得不好就当是经历,

做人最不该失去信心,想开看开,才会愉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3月19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陆琼介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最近,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陆琼女士。下面先请顾玉才局长发言。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年]的意见》,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分县名单,现在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片区分县名单的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先后作出20多次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考察革命遗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30多次,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传承好红色基因。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

去年7月,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年]的意见》,对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文件印发以来,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立即见诸行动。国家文物局基本摸清了全国革命文物家底,举办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研修班,编制了《长征文化线路保护总体规划》,还出台了《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了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制定了《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规划》。文件公布以后,各地也积极跟进,抓紧落实。安徽、河北、吉林、宁夏、海南、浙江等省印发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方案;江西、安徽、福建、重庆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在这次机构改革当中增加设立了革命文物处;广东省设立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资金,预计在2018年至2022年五年时间投入15亿元用于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安徽省设立了2亿元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保护专项资金。这些都为全国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开展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是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六个重点项目之一。确定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分县名单是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家文物局在深入调研和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会商的基础上,依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和部分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确定了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片区。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包括15个片区,主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13个片区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2个片区;这2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主要是选择太行山区八路军总部所在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总部所在的苏北抗日根据地。所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3片区加上抗日战争时期的2片区,一共是15片区,也就是井冈山、原中央苏区、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陕甘、川陕、湘鄂川黔、晋冀豫、苏北,这15个片区一共涉及20个省、110个市、645个县。

我们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

下一步,我们将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的公布为基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强革命史实的研究和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和展示利用,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在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到保护好革命文物,弘扬好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继承好革命文化。

我就简要介绍到这里,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陆琼司长愿意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谢谢。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记者:

想提问顾局,此次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是一件新事,我们如何以此为契机,在工作当中有效推动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示范引领革命文物工作?

谢谢你的提问。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片区分县名单只是我们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第一步。公布名单以后,我们将以15个片区为“主战场”来统筹推进革命文物的整体规划、连片保护和统筹展示。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做好整体规划,加强统筹安排。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很多,我们第一批只公布了15个。这15个片区里,有的片区范围很大,涉及到几个省,包括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县。所以在这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当中,也需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做出统一安排。所以名单公布以后,我们会支持以省为单位,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总体方案或者是行动计划,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而且相邻的同属一个片区的各个省之间要加强统筹协调,比方说鄂豫皖,这三个省之间要统一步调,建立协调机制;再比如像湘鄂川黔,涉及的省也比较多,也需要统筹。

第二,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最关键的还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协同机制。在这一方面,国家文物局会加强对地方的宏观指导,也会加强跟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提出一些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绩效评估。省级文物部门作为省域内牵头抓总的部门,应该抓好项目实施的统筹和组织工作。市县文物部门应该在国家和省的统一指导下,抓好项目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三,在实施过程当中我们要抓住实施的重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的本体保护。虽然年代不是很久远,但是这些革命旧址、革命文物有一些是很普通的材质,保存状况不是很好,经过了七八十年、近百年的时间,做好文物的本体保护是我们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同时,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文物整体的展示、陈列和革命文物价值的传承传播。我想实施的过程当中对文物本身的保护要突出重点,据我们了解,革命文物旧址一共是3万多处,还是要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做好组织工作,实施一批、储备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加强对项目实施统筹指导。

第四,做好政策的相关配套工作。大家知道,革命老区都是贫困地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群众和老乡们生活还很艰苦,仅仅依靠地方力量来实施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显然不能适应保护利用工作的需要。为此,需要有关方面、有关部门,在中央层面和省一级层面加大统筹和支持力度,做好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目前,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央各部门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支持政策已经开始制定,有一些非常管用。比方说,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对原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内容、范围作了一定的调整。之所以做出调整,更多的是着眼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需要。以前我们的财政主要是分级财政、分灶吃饭,根据各自的事权、财权与之相匹配,以前是把国保单位作为国家的事权,省保、市县保分别作为省里和市县里的事权。所以这次在修订办法的时候,特别强调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要适当地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明确提出要向革命文物等党中央、国务院所确定的重点支持方向倾斜。在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当中,要把省级和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纳入中央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范围,同时也支持革命文物集中连片地区的总体片区的整体陈列展示。这是目前中央财政的支持政策。据我们了解,一些省也制定了一些政策,像广东、安徽,都安排了专项经费。广东每年3个亿,打算用5年的时间达到15个亿,支持的范围也都会突破原有的界限,不仅仅用于省保以上文物单位的维修,突破这个范围,来满足基层的实际需要。

第五,今年上半年我们还要抓好几件具体的事情。一是要举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研修班,推广、借鉴我们前一阶段在赣南原中央苏区和延安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当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二是下半年还要组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现场会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推进会,三是在下半年建国七十周年前后会跟相关部门检查督促地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的情况。

想问一下顾局长,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文物部门如何用好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把钱花好,把钱用在刀刃上?

谢谢这位记者,我想你提的问题也是广大群众、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党中央也号召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各级政府过紧日子。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我们最主要的是要继承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我们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您的问题。

一是重点保护好革命旧址本体和革命文物。据我们普查的资料,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近3.5万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00万余件/套,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最主要的是做好旧址和文物本身的保护,改善它们的保护状况。

二是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还要做好文物的合理利用。要充分利用革命旧址、革命文物来做现场展示。

三是为了更好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建设一些适当的、必要的展示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必须的。在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要严格把关,新建改扩建纪念设施,要按照中央有关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两办文件也明确要求,建设这些纪念设施必须经过批准,不得未批先建,不得边批边建。在这些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体现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精神。刚才我提到,国家文物局1月15号出台了《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2019]》,这个导则也就展示设施、服务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主要是弘扬、继承艰苦朴素的精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不能贪大求洋,不能搞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能搞的很现代化、很费钱。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果一味地贪大求洋,那就背离了革命传统,我们所谓的红色基因传承也就变了味。我们还是要用革命先辈们在革命年代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当代人继续努力奋斗。在纪念设施和展示设施的建设上,主要目的是要满足公众的参观需要,满足文物安全的需要,满足这些基本功能就可以,不提倡贪大求洋,也不能建的富丽堂皇。展示设施建设要尽可能利用革命旧址来进行,如果确有必要,不论是新建也好、改扩建也好,必须严格按程序报批,而且在批的时候必须严格把关,控制它的风格、体量、规模,以追求简洁、朴素、大方为主调,这样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才能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才能真正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改善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威尔科克斯

我补充一下,刚才顾局讲的非常好,一个片区可能涉及到几十个县甚至上百个县,纪念设施和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需要认真研究、科学论证,要防止重复建设,我就补充这一点。

请问顾局长,确定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各地都很关心。请问这份名单是如何确定的?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社会对这件事确实是非常关注。我们确定的时候,首先依据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革命文物利用片区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国家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革命史实为基础,以党史文献和党史研究最新成果为参考,以现存的革命文物为依据,革命文物片区必须有革命文物。大家知道的“东北抗联”,在整个白山黑水之间,“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在深山老林里很难留下革命旧址。片区就是必须有革命旧址留下来,这才是革命文物保护,不光是讲精神,必须有载体,这是总的原则。

片区的确定,是以党的决议为主要依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及的革命根据地为基础,确定片区13个。抗日战争时期,以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关于召开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及其筹备事项的决议》和《周恩来关于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事项的决议草案的说明》明确提及的抗日根据地为基础,确定片区19个。另外,统筹考虑红军长征、东北抗日联军和建党时期、大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史实,确定若干片区。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主要是基于权威可信的党史文献表述而确定,同时我们参考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相邻、相近、有渊源的革命根据地有所涵盖和拓展。比如,湘鄂川黔片区涵盖黔东革命根据地;左右江片区涵盖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闽浙赣片区涵盖闽东革命根据地。

分县名单的确定,被列入片区分县名单的县级行政单位,应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相应的革命史实,二是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级别的革命文物。

有些片区的范围有所重叠,比如井冈山片区和湘赣片区有部分重叠。为保持片区完整性,部分县级行政单位只要符合条件,都可列入不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且不去重,其中重复列入的县级行政单位计102个。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共同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成果。在深入研究、部门会商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意见征求和专题研讨,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国家文物局就片区分县名单达成共识。谢谢。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想问一下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体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主题,今年在文物系统会有哪些庆祝和纪念活动?谢谢。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感谢你的提问。革命文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见证和文化载体。今年,国家文物局将会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资源优势和独特作用。我们会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旨在弘扬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国家文物局主要打算做好四件事:

第一,我们将围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这个主题,在今年6月8号举办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用多种形式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二,我们将组织策划一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文物展览,组织推介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加强精品展览的网上展示传播,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贡献。

第三,我们要推进实施革命文物宣传传播工程,这是两办文件提出的六个重点项目之一。开展百集革命文物故事微视频、百集革命旧址短片、百集革命人物纪录片“三个百集”的试拍工作,同时支持地方制作传播当地革命文物故事短片。

第四,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指导地方依托革命文物的资源组织开展重大纪念活动,精心设计、精心策划主题载体和活动内容;同时发挥地方的聪明才智。刚才顾玉才副局长也提到了,像在广东省、安徽省,都做了一些很好的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安排,我们也了解到当地有一些活动的组织和推进工作,所以我们也会依靠地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的重要成绩,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非凡成就。

在这里,我发出邀请,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对我们上述介绍的几件事给予关注,期待你们的参与、报道。谢谢大家。

刚才我们一直在说革命文物保护的事情,但工程的名字叫“保护与利用”。在利用方面,我理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红色基因的传播是利用的一个核心内容。现在我想问的是,我们怎么样进一步拉近与青年人之间的距离,让红色文化更有效地传播传承出去?

您这个题目特别好。我们注意到,公众对革命文物的参观、红色旅游的体验有很大的需求,青年人也有很强烈的意愿,有很多青年观众自觉自发地走进革命旧址,走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去参观、去体验、去传承革命的文化、革命的精神。

我谈谈个人的感受。第一,前几天,我去观看了山东省的一部晋京演出,民族歌剧《沂蒙山》。当时现场有很多年轻人,坐无虚席,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流眼泪,非常感人。我当时就在想,怎么样让革命文物更好地拉近与青年人情感上的距离,让他们有感同身受的体会。一个是在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文物、革命旧址方面做好展示、陈列,推出展览精品,提高革命旧址现场展示陈列水平,我们大家要多做这方面的努力,包括展陈内容的挖掘,文化内涵的深入阐释,还有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让革命文物的展览做得更好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在革命旧址做一些必要的、合适的现场互动,让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革命成功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好地弘扬传播这种精神。

第二,前不久一个80后年轻人跟我提到一个例子。1958年落成的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面有刘开渠先生设计的浮雕。中央美院的学生用艺术的表现手法,用快闪体现浮雕的形式,做成了短视频、抖音,在网上广泛传播,年轻人非常喜欢。

第三是关于红色旅游。中办、国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年]的意见》提到,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我想红色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推动和发展、对乡村振兴、对革命老区发展的支撑,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在这方面也要着力推进。片区分县名单已经公布,我们鼓励支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做好红色旅游的总体策划、总体统筹,设计一些依托革命文物资源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我们注意到刚刚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想请问一下公布名单是基于什么考虑,以及我们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打算?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确定的六项任务之一,是我们做好集中连片革命文物保护的基础手段。

从这些年的实践来说,我们做革命文物保护主要是要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传承红色文化,第二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文物的保护利用,使人们在获得精神滋养的同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这些革命老区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脱贫攻坚的任务还任重道远。这些年,国家文物局按照中央的要求,利用文物资源和行业特点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有一些很成功的实践。例如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工作,国家文物局除了派驻挂职干部以外,还利用赣南地区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了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力度,效果很好。在赣南原中央苏区,中央财政投入的资金是11个多亿,推动当地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状况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群众也从中大大获益。他们创立了四种不同的模式,即把革命旧址的保护与精品红色旅游景区相结合,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与特色乡镇建设相结合,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这些工作,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就业。我们不主张、不鼓励革命文物景区建设从外面引一个公司来,把老百姓迁出去,我们就是发动当地的群众,统一规划、统一领导,让当地老百姓从中受益,让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能够助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把类似赣南原中央苏区等地所取得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全国。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工作,继续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的研究、确定和公布事宜。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将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为重点而确定;同时坚持统筹兼顾、拾遗补缺,综合考虑红军长征、东北抗日联军和建党时期、大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史实,确定若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我们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公布其他批次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顾局长和陆司长,谢谢各位。

育儿语录: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只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护历史遗址和文物的合理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