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未来机器人人怎么样?

近年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服务机器人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新冠疫情又给了配餐机器人无人化、无接触服务按下了“加速键”。

在隔离酒店和特定医院场所中,工作人员每天定时为隔离人员配送饭菜等生活物资。考虑到隔离人员的恢复情况各不相同,若是触碰同一个配餐盒或者在一个时段内与同一个人接触,都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也会增加工作人员感染风险的可能性。为了有效地从源头隔绝传染源,保障防疫人员安全,提高防疫工作效率,隔离酒店、医疗场所等对无人化、无接触服务的配餐机器人的需求持续升温。

传统配餐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从事繁杂且重复性工作,避免人员交叉感染风险。然而,传统配餐机器人因技术不足而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器人只能沿着预设轨道移动、频繁出现死机、送错餐台等情况,导致热腾腾的饭菜变凉,用户体验不佳,实用价值不大等。

针对这种情况,大族机器人积极响应,在大族STAR复合机器人基础上历经多次研发与实践,推出了专门用于防疫的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运用科技的力量直击抗疫痛点,践行用机器人技术为人民服务的企业使命。

大族STAR-L疫区无接触配餐机器人主要优势:

大族配餐机器人从移动底盘到六轴协作机械臂,90%部件均由大族机器人自主研发完成。设计结构紧凑,整体尺寸(长*宽*高)为950*650*1500,占地面积小。

大族配餐机器人在隔离酒店同层配送时,能一次性储存40盒饭菜,最大容量一次可装到48盒(选用汤、饭、菜一体式饭盒)。

大族配餐机器人响应速度快,精准送达。如在酒店配送过程中,上一个房间到下一个房间配送时间小于60s内;同层配送的效率为15分钟40盒餐食,跨层配送的效率为40分钟80盒餐食。

大族配餐机器人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调节保温模式,保证菜品的温度,使隔离人员能够及时吃上热乎的饭菜,提升对酒店或医院的服务满意度。

大族配餐机器人基于激光SLAM导航技术,无需进行场景化改造,可自动生成环境地图,实现调度规划服务并快速部署。既可以自主导航到待配餐房间所在位置,又可以自动把餐盒放置到每个房间指定的置物架上。

大族配餐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可选)等传感器,能在复杂环境中(活动空间狭窄、光线明暗不一的空间)稳定运行,智能检测识别障碍物位置、大小和与机器人的距离等,主动停车和灵活避障。

大族配餐机器人行驶速度可精准控制,具备±3°的爬坡能力,离地高度为25mm,最大速度可达15m/s,前进、后退、原地旋转均可满足,续航时间可达6-8小时。

大族配餐机器人可高效对接企业MES/WMS企业信息系统,根据需求快速搭载应用功能模块。如搭载酒店住客系统,根据酒店实际入住人员进行定点配餐,也可以根据一间房内实际入住人员数量进行定量配送;还能连接电梯控制系统,保障配餐机器人在不借助人和设备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对不同房间和楼层间的快速切换。

酒店和医院等特定场所通过大族配餐机器人无人化、无接触服务方式圆满完成配餐任务,不仅可以阻断“人传人”病毒传染链条,减少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可能性,还可以有效提高配餐效率,降本增效。

疫情防控下不松懈。大族机器人以零失误、高精准的标准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积极探索着疫情下更安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为隔离酒店和特定医院等防控疫情措施保驾护航。愿中国疫情早日结束!

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 彭晴

集合了“机械臂+AGV”两者特性的复合型机器人近两年开始逐步进入人们视野,一般而言,复合型机器人多出现在3C电子及机加工等传统制造业的零部件组装环节、电力巡检、场内物流自动化搬运等场景中,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建筑工地也迎来了复合型机器人的身影。

上面视频中正在进行焊接工作的复合机器人来自于一家叫奥马迪的香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智能科技领域的产品的研发。其焊接机器人 Weldbot 是一款配备焊接机和六轴协作式机械臂的无人驾驶车辆,能够游走于建筑工地肩负各种不同的焊接工作,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五公里,无人驾驶车辆负载可达一百公斤,六轴协作式机械臂臂长可达一米,协作式机械臂负载可达十公斤。

除了焊接机器人外,奥马迪还推出了打凿机器人Jackbot、钻孔机器人 Drillbot等复合型机器人产品用于建筑行业。

而随着应用市场的逐渐拓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当下,复合型机器人厂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臂和移动平台完全自主开发,而另一类则是选择强强联合,即专业的机械臂厂商与AGV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复合机器人产品,爱马迪则属于后者,其移动平台上搭载的协作机器人由大族提供。

图:奥马迪建筑焊接机器人

大族协作机器人:国产协作机器人的代表

从产品方面来讲,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涉及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厂商,大族“Elfin”的人机协作机器人,采用独特的双关节模块化结构设计,方便装配和维修;其控制器与各关机间才用EtherCAT总线通信,在达到10KHz的控制频率下仍能有非常好的抗干扰性能。Elfin具有“牵引示教”、“自动负载检测”和“图形化编程界面”等功能,使操作者能快速控制机器人进行自动化作业;此外,Elfin机器人可以实现底座进气末端直接供气的功能,自动化布局方便;Elfin机器人末端支持CAN/485等通信接口,能与智能相机和力控夹爪等末端执行器完美结合。高刚度的设计使其重复精度能够达到±0.03mm,在集成自动化产品线、焊接、打磨、装配、拾取、喷漆等工作场合都可适用。

合作协同方面,大族机器人将Elfin机器人接口对外开放,使第三方控制器开发商可以用自己的控制器通过EtherCAT直接控制大族的机器人,并发布了通过ROS实时控制Elfin的例程源码。一般来说,对于合作开发复合型机器人的厂商而言,让各自的机械臂与移动平台协同合作跟一般的复合机器人厂商相比要经过更多的磨合,大族机器人对合作伙伴在技术指令及协议方面的开放性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大族机器人总经理王光能看来,机械臂厂商与移动平台厂商的联合能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专业性,毕竟术业有专攻,“移动平台厂商没有协作机器人方面的技术,自主开发的话不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太大,而机械臂厂商在移动车辆方面也不如AGV厂商专业。”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不管是复合型机器人市场还是协作机器人市场,相对来说都较小,这其中还有大部分被外商企业占据,尽管国内企业在技术合作方面在不断突破,但如何实现大规模应用或许是接下来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王光能也认为“目前整体的市场还不大,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在专注技术发展之外还应该去开拓更大的市场,针对不同的场景开发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配套技术也要跟上,这样才有利于降低整体成本,做大市场。”

显然,大族机器人的协作机械臂将具有强势的竞争力。

2019年5月16日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惠州智能终端制造协会主办的《手机先进制造与物流仓储技术前瞻发展峰会》,将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多关节机器人、系统集成、柔性夹爪、视觉、检测、测试、AGV机器人、包装、分拣及立体仓储等等全方位的新技术,都将在本次手机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会议上得到诠释。

报名参会请查阅上图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机器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