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梅森公式求解下图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数

范文一:梅森公式例题 梅森公式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梅森公式”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您的在线图书馆

范文二:梅森公式的导出

以 R 为输入, V 2为输出则可整理成下列方程

的类型和数量。而信号流图所含回路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单独的回路和互不接触回路。

图中所示信号流图共含有五个单独回路和三对互不接触回路(回路Ⅰ和Ⅲ、Ⅰ和Ⅳ、 Ⅱ和Ⅳ)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为

++++=∑ 两两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为

可见,传递函数的分母△取决于信号流图的拓扑结构特征。

如果把△中与第 k 条前向通道有关的回路去掉后,剩下的部分叫做第 k 条前向通道的 余子式,并记为△ k 。由图可得,从输入到输出的前向通道和其增益以及响应的余子式如下 表所示

传递函数的分子等于系数行列式△ 2除以 R(s)。而 R

范文三:梅森公式的理解

是包含于,你理解的有点偏差,举个例子如果有三个互不接触的回路,取两个不接触的回路应有三项,取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就一项。具体的应该是这样:

梅森公式G(s)=Σ(Ρκ*△κ)╱△ G(s)= ——系统总传递函数;n ——是前向通道数; Ρκ——第k 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由输入端单向传递至输出端的信号通道称为前向通道; △——流图的特征式△=1-ΣLi+ΣLjLk-ΣLiLjLk+······

aLA为所有回路增益之和; bcLaLb为每两个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Li ——所有单独回路的增益之和;

LjLk ——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取其中两个不接触的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LiLjLk ——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取三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之和;

△κ——第k 条前向通路特征式的余因子,即对于流图的特征式△,将与第k 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

增益代以零值,余下的即为△κ。

对于复杂的结构,理论上有很多项,但实际上△就取到前两三项

范文四:信号流图与梅森公式

2.5 信号流图与梅森公式

信号流图是表示复杂的又一种图示方法. 信号流图相对于结构图更简便明了, 而且不必对图形进行简化, 只要根据统一的公式, 就能方便地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1. 信号流图的组成及基本性质

信号流图由节点和支路组成. 一个节点代表系统中的一个变量, 用小圆圈”Ο”表示; 连接两个节点之间有箭头的定向线段为支路. 支路相当于信号乘法器, 乘法因子(或支路增益) 表在支路上; 信号只能沿箭头单方向传递, 经支路传递的信号应乘以乘法因子; 只有输出支路, 无输入支路的节点称为输入节点, 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 只有输入支路, 无输出支路的节点称为输出节点, 代表系统的输出变量; 既有输入支路, 也有输出支路的节点称为混合节点. 信号流图的特征描述还需要以下专用术语:

前向通路 信号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传递时, 对任何节点只通过一次的通路称为前向通路. 而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积, 为前向通路总增益.

回路 如果信号传递通路的起点和终点在同一节点上, 且通过任何一个节点不多于一次的闭合通路称为单独回路, 简称回路. 回路中各支炉增益的乘积称为回路增益.

不接触回路 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之间没有任何公共节点, 此种回路称为不接触回路. 由图2-31的信号流图可以说明以上的基本元素, 即 X 1X 2X 3X

信号流图共有三条前向通道,第一条是X 1→X

有两个单独回路,一个是X 5→X 6→X 5,起点和终点是X 5;另一个起点、终点在X 3的自回路。而且这两个回路无公共节点,是不接触回路。

注意:对于确定的控制系统,其信号流图不是唯一的。

2.5.2 信号流图的绘制

信号流图可以根据系统方框图的绘制,也可以根据数学表达式绘制。 1. 根据系统方框图绘制

将方框图中比较点和引出点分别作为信号流图的节点,方框图中的方框变为信号流图中标有传递函数的线段,便得到支路。

从系统方框图绘制信号流图是时应尽量精简节点数目。若在方框图的比较点之前没有引出

点,但在比较点之后有引出点时,只需在比较点之后设置一个节点即可,如图2-32(a )所示;若方框图的比较点之前有引出点,就需要在比较点和引出点处各设一个节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两个节点之间的增益是1,如图2-32(b)所示。

图 2-32 比较点与节点对应关系

系统结构图如图2-33所示,其对应的信号流图如图2-34所示。

图2-33 比较点与节点对应关系

图2-34 系统信号流图

2. 根据系统方程绘制信号流图 某线形系统由下方程组描述

根据系统(2-55),首先确定接点 X 1, X 2, X 3, X 4 ,然后绘制式(2-55)中各方程信号流图,如图2-35(a ),(b), (c), 所示;最后将各个图连接起来,即得到系统的信号流图,如图2-35(d )所示。X 1 为输入变量,X 4为输出变量。

图2-35 系统信号流图

如果采用克莱姆法则求解,将输入变量 X 1 留到方程右侧,其余移到方程左边经整理式(2-55)变为

上述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从上式求解过程可知,系数行列式与信号流图之间有一种巧妙的关系,首先作为传递函数分母的系数行列式? ,其中的两项恰巧与信号流图中的两各回路增益之和相对应,即

(f +de ) 。其次,作为传递函数分子系数行列式?4 的系数,其中的两项恰好与信号流图中

的两个前向通道总增益之和相对应,即abd +ac 。这种对应关系,为我们直接从信号流图采用观察的方法,求区系统的传递函数提供了一般规律,这就是梅森公式的基本指导思想。

由信号流图可以得到任意输入接点之间的传递函数,即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总增益。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传递函数的梅森增益公式为

式中:P 为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总增益(或传递函数);

n 为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前向通道条数;

为系统流图中所有单独回路的增益之和;

L c 为所有两个互不接触回路的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为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的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P k 为第k 条的前向通道增益;

?k 为第k 条前向通道的余因子,即在信号流图中,把与第k 条前向通道相接触的回路

例2-11 如图2-36所示信号流图,求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传递函数。

解 根据梅森增益公式,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之间,只有一条前向通道,其增益为

这三个回路都有公共点,所以不存在互不接触电路。于是特征式为

因为这三个回路都和前向通道 接触,所以其余因子式 ,最后得到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总增益P 即系统传递函数为

例 2-12 求图2-37所示信号流图的传递函数。

解 由图2-37知,系统有4个单独回路,分别为

只有L 1 与 L 3 回路互不接触,所以两两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为

有两个前向通道,分别为

第一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都接触,第二条前向通道与回路L 2=bg 不接触,因此

系统的总增益即传递函数为

例2-13 如图2-38 所示为一个交叉反馈系统,求其开环传递函数。

解 系统相应的信号流图如图2-39所示。分析信号流图,克制有5个单独回路,分

没有互不接触回路,系统特征式为

前向通道有4条,分别为

4个前向提到与所有的单独回路都接触,因此

由梅森公式得系统传递函数为

对于单位负反馈系统,有

式中G (s ) 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则

熟悉了梅森公式以后,根据它求取系统得增益,比利用结构图更简便有效,特别是复杂得多环系统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效果更著。因此,信号流图得到了广泛得使用,并常用于控制系统得计算和辅助设计。

范文五:信号流图与梅森公式

6-5 系统的信号流图与梅森公式

由节点与有向支路构成的能表征系统功能与信号流动方向的图,称为系统的信号流图,简称信号流图或流图。例如,图6-29(a)所示的系统框图,可用图6-29(b)来表示,图(b)即为图(a)的信号流图。图(b)中的小圆圈“o ”代表变量,有向支路代表一个子系统及信号传输(或流动) 方向,支路上标注的H(s)代表支路(子系统) 的传输函数。这样,根据图6-29(b)

,同样可写出系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即

二、三种运算器的信号流图表示

三种运算器:加法器、数乘器、积分器的信号流图表示如表6-3中所列。由该表中看出:在信号流图中,节点“o ”除代表变量外,它还对流入节点的信号具有相加(求和) 的作用,如表中第一行中的节点Y(s)即是。

三、模拟图与信号流图的相互转换规则

模拟图与信号流图都可用来表示系统,它们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其规则是:(1)?在转换中,信号流动的方向(即支路方向) 及正、负号不能改变。

(2)?模拟图(或框图) 中先是“和点”后是“分点”的地方,在信号流图中应画成一个“混合”节点,如图6-30所示。根据此两图写出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是相同的,即

(3)?模拟图(或框图) 中先是“分点”后是“和点”的地方,在信号流图中应在“分点”与“和点”之间,增加一条传输函数为1的支路,如图6-31所示。

(4)?模拟图(或框图) 中的两个“和点”之间,在信号流图中有时要增加一条传输函数为1的支路(若不增加,就会出现环路的接触,此时就必须增加) ,但有时则不需增加(若不增加,也不会出现环路的接触,此时即可以不增加。见例6-17)。

(5)?在模拟图(或框图) 中,若激励节点上有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叠加时,在信号流图中,应在激励节点与此“和点”之间增加一条传输函数为1的支路(见例6-17)。

(6)?在模拟图(或框图) 中,若响应节点上有反馈信号流出时,在信号流图中,可从响应节点上增加引出

一条传输函数为1的支路(也可以不增加,见例6-17)。

信号流图实际上是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图示形式,即用图把线性代数方程组表示出来。有了系统的信号流图,利用梅森公式,即可很容易地求得系统函数H(s)。这要比从解线性代数方程组求H(s)容易得多。

(1)?用它来表示系统,要比用模拟图或框图表示系统更加简明、清晰,而且图也易画。

(2)?下面将会知道,信号流图也是求系统函数H(s)的有力工具。亦即根据信号流图,利用梅森(Mason)公式,可以很容易地求得系统的系统函数H(s)。

例6-18??已知系统的信号流图如图6-33(a)所示。试画出与之对应的模拟图。

解:根据模拟图与信号流图的转换规则,即可画出其模拟图,如图6-33(b)所示。于是可求得此系统的传输函数(请读者求之) 为

四、信号流图的名词术语

下面以图6-32(a)为例,介绍信号流图中的一些名词术语。1 节点

表示系统变量(即信号) 的点,如图中的点F(s),?s2X(s),?sX(s),?X(s),?Y(s);或者说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变量。该图中共有5个变量,故共有5个节点。2 支路

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有向线段(或线条) 称为支路。每一条支路代表一个子系统,支路的方向表示信号的传输(或流动) 方向,支路旁标注的H(s)代表支路(子系统) 的传输函数。例如图中的

1, 应支路的传输函数。

代表系统激励信号的节点,如图中的节点F(s)。激励节点的特点是,连接在它上面的支路只有流出去的支路,而没有流入它的支路。激励节点也称源节点或源点。4 响应节点

代表所求响应变量的节点,如图中的节点Y(s)。有时为了把响应节点更突出地显示出来,也可从响应节点上再增加引出一条传输函数为1的有向支路,如图

6-32(a)中最右边的虚线条所示。?

若在一个节点上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则这样的节点即为混合节点。混合节点除了代表变量外,还对输入它的信号有求和的功能,它所代表的变量就是所有输入信号的和,此和信号就是它的输出信号。6 通路

从任一节点出发,沿支路箭头方向(不能是相反方向) 连续地经过各相连支路而到达另一节点的路径称为通路。7 环路

若通路的起始节点就是通路的终止节点,而且除起始节点外,该通路与其余节点相遇的次数不多于

1,则这样的通路称为闭合通路或称环路。如图6-32(a)中共有两个环路:

与任一节点相遇的次数不多于1的通路称为开通路,它的起始节点与终止节点不是同一节点。9 前向开通路

从激励节点至响应节点的开通路,也简称前向通路。如图6-32(a)中共有三条

没有公共节点的两个环路称为互不接触的环路。在图6-32(a)中不存在互不接触的环路。11 自环路

只有一个节点和一条支路的环路称为自环路,简称自环。12 环路传输函数

环路中各支路传输函数的乘积称为环路传输函数。

13 前向开通路的传输函数

前向开通路中各支路传输函数的乘积,称为前向开通路的传输函数。

从系统的信号流图直接求系统函数

的计算公式,称为梅森公式。该公式如下:

此公式的证明甚繁,此处略去。现从应用角度对此公式予以说明。式中

Δ称为信号流图的特征行列式。式中:为第i 个环路的传输函数,

为所有环路传输函数之和;

为所有两个互不接触环路传输函数乘积之和;

为所有三个互不接触环路传输函数乘积之

为两个互不接触环路传输函数的乘积,

为三个互不接触环路传输函数的乘积,

为由激励节点至所求响应节点的第k 条前向开通路所有支路传输函数的乘积;为除去第k

条前向通路中所包含的支路和节点后所剩子流图的特征行列式。求

个环路,其传输函数分别为

:该图中两两互不接触的环路共有3

该图中没有3个和3个以上互不接触的环路

个前向通路,其传输函数分别为

前向通路中所包含的支路和节点后,所剩子图如图6-34(b)所示。该子图共有两个环路,故

前向通路中所包含的支路和节点后,已无子图存在,故有

例6-20图6-35(a)所示系统。求系统函数。

4组两两互不接触的环路:

个以上互不接触的环路,故有

因除去与前向通路中所包含的支路和节点后,已无子图存在,故有

(2)?求。Δ的求法与结果完全同上。该系统从

所示用框图表示的系统的信号流图,并用梅森公式求子系统函数。

解:?所画出的信号流图如图

所示。下面用梅森公式求

可见与例6-16所得结果相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