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卫星“弯道超车”是否意味着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为什么?

“过去20年,影响社会发展最大的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结合后形成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这有赖于无处不在的芯片技术所赐。”在日前清华五道口“在线大讲堂”上,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主任魏少军分享了他对芯片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向的前沿思考与判断。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将大大加快商业模式向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进程。而芯片技术作为高科技中的“皇冠”,无疑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后的这20年,全球GDP增长是之前30年的三倍。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靠的是什么?”魏少军说,传统的钢铁、交通、能源、农业等都不足以拉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以芯片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自从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发明集成电路技术(也就是芯片技术)以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

  199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一项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百人计划”。该项目原来计划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从国外吸引并培养百余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20年弹指一挥间,“百人计划”已经吸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远远超过“百人”的数量级,为中国科学凝聚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巡视员关白玉日前表示,L E D照明是新兴产业,今年将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完成报批程序予以发布,同时还有一批标准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她是在20日中国照明学会举办的“首届L E D普通照明产品与技术研讨会”上作上述表述的。  关白玉介绍,工信部半导体照明标准工作组制定

  1 前言   当前制药、半导体等行业生产中,对纯水、去离子水中TOC(总有机碳)的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需要实时对水中的TOC进行检测,因此需要一款TOC分析仪能够对生产用水进行在线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一款直接电导率法的TOC分析仪的设计,能够满足当前制药、半导体等行业生产中对纯水及去离子

  黄昆物理奖全名为“黄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科学研究奖”,遵照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黄昆先生的意愿设立而成,用以激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工作者。  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奖人应在近几年内立足国内在固体物理及半导体物理领域内做出重大成果,包括那些其重要性直到近几年内才显

1、 固定式探头使用注意事项?a气体检测探头选点应选择阀门、管道接口、出气口或易泄漏处附近方圆1米的范围内,尽可能靠近,但不要影响其它设备操作,同时尽量避免高温、高湿环境,要避开外部影响,如溅水、油及造成机械损坏的可能性。b气体检测探头安装方式可采用房顶吊装、墙壁安装或抱管安装,应确保安装牢固可靠,

  人类既没有猫科动物的那种夜视能力,也不能像蝙蝠一样发射超声波定位物体,在远古,夜幕降临,两眼一抹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而现在,美丽的城市夜景,丰富的夜生活,万家灯火,黑暗似乎离我们已经很远了。这背后是无数盏灯默默在工作,照亮生活。  灯的进化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的缩影,从原始

201张阿漫男博士教授水下爆炸与舰船毁伤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202蒋金洋男博士研究员海工混凝土超材料东南大学中国203翟成男博士教授低透气性煤层致裂增透及瓦斯高效抽采中国矿业大学中国204鲁军勇男博士教授舰载电磁发射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中国205陈海生男博士研究员压缩空气储能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3月15至17日,2011慕尼黑上海激光、光电展在上海举办,此次展会汇聚了行业内超过350家相关企业,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数名归国留学人员团队创办的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亮相展会。   在此次展会中,炬光公司共展出12大系列产品,除了单管、叠阵、光纤耦合模块等系

   据《日本经济新闻》2015年5月18日报道,日本松下电器研发出利用氮化镓制作的半导体,电能损耗较现有同类制品降低50%。计划于2016年实现量产。   目前,氮化镓做为半导体材料多被用于蓝光二级管(LED)。控制电压的半导体多用碳化硅制作。由于其优异的节电性能,氮化镓被称为替代碳化硅的“终极半

  催化科学和技术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衣、食、住、行到环境、健康、生命及国防安全。当前中国的石油炼制能力已经超过5 亿吨/年,炼钢产能超过亿吨/年,化肥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生产国和需求国。据统计,化学工业的80%产值是经催化作用取得,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黄昆,特别珍惜国家的科研经费。  “基础研究,也应算一算投入产出,算一算为这篇研究论文所花的钱值不值。”黄昆的一个朴素信念是,“做基础研究,花了钱就应该相应地在科学上作出贡献。”  “黄先生这辈子只申请过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昆的学生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半导体量子计算芯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创新性地引入第三个量子点作为控制参数,在保证新型杂化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前提下,极大地增强了杂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国际应用物理学顶级期刊《应用物理评论》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开发

  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可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是获得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发展具有高效太阳能光电催化性能的半导体光阳极材料是实现太阳能清洁应用的关键问题。纳米多孔半导体材料因其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光吸收等优异性能,在太阳能光电催化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纳米多孔材料的光吸收及其光电催化作用

波长越短测量精度越高。氦氖激光波长632.8纳米,显然优于半导体激光635纳米和650纳米。 氦氖激光线宽窄稳定性高在诸多激光器中是首屈一指的,这已经是光学界的共识。 半导体激光器的线宽在各种激光器中是最宽的,可以达到几十至几百cm-1,也就是说半导体激光器的单色性是最差的。

  会议现场  3月6日,南京市栖霞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毛银玲一行4人就南京市栖霞区筹建物联网传感中心等事宜调研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半导体所副所长陈弘达简要介绍了半导体所概况。成果管理与转化处处长樊志军详细介绍了半导体所成果转化的情况。光电系统实验室主任李芳、超晶格室吴南健研究员、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明亮的落地玻璃窗,琳琅满目的仪器设备,严肃认真的研究人员穿梭忙碌。这是分析测试百科小编对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第一印象。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于2005年4月成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信息、

1. 氩离子、半导体、氦氖2. 可见光激光器应用最多的是氩离子激光器,可产生10种波长的激光,其中最强的是488纳米(蓝光)和514纳米(绿光)激光器,现在最为常用,性能十分稳定的是514纳米激光器;另外,532纳米固体二极管泵浦激光器、632.8纳米(红光)、780纳米等可见光激光器;以及785纳

   2017年10月23日,“2017中国元器件与信息技术创新论坛”于上海正式拉开序幕。本届论坛由赛思库(CISSDATA)、锐来研究院主办,同时也得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院、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始于融合,共创未来”是本届论坛的

8月13日,飞思卡尔半导体(天津)公司—天津大学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捐赠仪式暨天津大学—飞思卡尔公司IC测试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海泰发展大厦举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副主任刘力、天津大学副校长舒歌群、飞思卡尔半导体(天津)公司总经理何体梁及天津市科委、信息化办公室、相关高校、著名EDA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喜欢用“玩”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在最近,他和课题组的同事“玩”出了一个大名堂——他们找到了一类固体材料,其能在室温至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范围内,保持电阻率几乎恒定不变。   这在材料学领域算得上是一个爆炸性消息。稍微有些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对已知的单一固体材料来说,不管

摘要:光电池是一种简单适用的光电转换元件。它的优点是简单、便宜、使用方便,不需要附加电源,可以直接使用;它的缺点是响应时间较长,有疲劳效应和温度效应。光电池分硒光电池和硅光电池。目前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使用最多的是硅光电池。 光电池是一种简单适用的光电转换元件。它的优点是简单、便宜、使用方便,

  韩国研究财团发布消息称,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等机构利用肥皂含有的表面活性剂开发出环保型水性半导体墨水。该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能量与环境科学》上。  目前的高分子半导体属于下一代新材料,柔软性好、重量轻,并且通过溶液工艺,以低廉的价格生产,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设备。但

  光是生命起源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对光的研究派生了人类科学史上量子力学等许多重大科学领域。这其中,光化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始于20 世纪初。  光化学早期主要是研究处于激发态的分子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的科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现代光化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不再

由“神奇材料”钙钛矿制成的LED  钙钛矿的一种混合形式——它的同类型材料最近已经被发现,可以用来制备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未来有望取代硅,目前已经被用来制造低成本,易制造的发光二极管,为未来广泛的商业应用开辟了道路,比如灵活的色彩显示方面的应用。  在牛津大学Henry Snai

    ——记安捷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新技术与应用VIP研讨会   2012年3月16日,安捷伦科技在盘古七星酒店隆重举办“安捷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新技术与应用VIP研讨会”, 与到会各界专家分享安捷伦ICP-MS研发新成果、全球首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半导体量子计算芯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创新性地引入第三个量子点作为控制参数,在保证新型杂化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前提下,极大地增强了杂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国际应用物理学顶级期刊《应用物理评论》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开发与

         多个类型的平面材料堆砌在一起,可能展现每个的最佳性能。图片来源:H. Terrones et al  物理学家习惯使用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词语来形容石墨烯。这丝薄的单原子厚度的碳是灵活、透明的,比钢强、比铜导电好,虽然非常

激光粒度仪是专指通过颗粒的衍射或散射光的空间分布(散射谱)来分析颗粒大小的仪器。根据能谱稳定与否分为静态光散射粒度仪和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 为什么采用激光作光源? 激光是一种具有良好准直性、单色性的光源,由于它的单色性,当颗粒进入到激光束中时,可以得到清晰的光散射能谱分布,而这些能谱分

气体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传感器。     一般认为,气体传感器的定义是以检测目标为分类基础的,也就是说,凡是用于检测气体成份和浓度的传感器都称作气体传感器,不管它是用物理方法,还是用化学方法。比如,检测气体流量的传感器不被看作气体传感器,但是热导

三十五.我现在正在做拉曼光谱试验,用金金属做底物,分析:CNBP(4-Cyanobiphenyl)和Cyclodextrin如何镶嵌在一起,用检测CNBP在金金属底物上的角度和方向,平行还是垂直,来确定是否进入到Cyclodextrin里面,制备金属底物需要购买金属板,用硫酸洗,在用氮气吹平,进行粗

俄罗斯媒体称,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走在了 世界前列,已在潜艇上先行先试,深海保密通信取得 了成功,对“反窃听”意义重大。早在2011年10月 份,中国就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内量子实现 信息传输,这为中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 星”奠定了技术基础。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能确保两 地之间密匙分配的绝对安全性,从而保证了通信的绝 对安全。 量子密码在原理上是无法破译的,也是绝对安全 的,“量子密码”

  原标题: 这些牛到没朋友的“黑科技”,还只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冰山一角

  当前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已居世界第二位,科技实力占世界总量比重提高,实际已经超过美国的比重;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运载火箭、卫星导航、材料科学、量子通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行业向领军者转变,在军工领域武器装备方面更是喜讯连连。

  数一数最近几年中国那些牛到没朋友“黑科技”,可以说,在西方的技术垄断之下,中国正在不断弯道超车,实现后来者居上。

  文 | 铁流 瞭望智库特约科技观察员  

  神威和天河超级计算机连续刷榜

  2016年6月20日,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上,国际TOP500组织发布的榜单显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榜单之首,不仅速度比第二名“天河二号”快出近两倍,其效率也提高3倍。截止到今年6月份,它已经连续三次登顶榜首。

  更可贵的是,相对于以往一些国产超级计算机采用了国外芯片,“神威·太湖之光”实现了运算系统、存储系统、互联系统、操作系统、基础库等超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部国产化,而且性能非常卓越,将之与美国泰坦超算相比较,优势明显:

  就绝对性能来说,“神威·太湖之光”双精浮点峰值高达125 PFlops,稳定性能为93 PFlops,相比较之下,美国顶尖超算泰坦的双精浮点峰值高达27 PFlops,稳定性能为17.6 PFlops,“神威·太湖之光”的稳定性能是美国超算泰坦的5.2倍。

  就效率而言,“神威·太湖之光”整机效率高达74.16%,相比较之下,美国超算泰坦的整机效率为65.19%。一般情况下,超算性能越强,规模越大,整机效率提升就越困难,而“神威·太湖之光”在稳定性能是美国超算泰坦5.2倍的情况下,整机效率依然大幅优于泰坦,这是目前绝无仅有的!

  就性能功耗比而言,“神威·太湖之光”的性能功耗比高达6G/W,作为对比,美国超算泰坦的性能功耗比为2.143G/W,美国超算红杉整机性能功耗比为2.069G/W,日本超算京整机性能功耗比为0.830/W,美国超算米拉整机性能功耗比为2.069G/W。从这些对比可以看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不仅性能卓越,而且非常节能省电,是一台绿色环保的超级计算机。

  除了“神威·太湖之光”,不久前,天河2号也完成了升级。

  由于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超算中心禁售超算芯片,影响了天河2号的升级计划,国防科大启用了备份方案,用自主设计的矩阵2000芯片取代美国的超算芯片。没想到,采用国产矩阵2000芯片升级之后的天河2A超级计算机,比原本使用美国超算芯片的天河2号性能更强——双精浮点峰值性能达到94 PFlops,性能提升超过80%,位列TOP500第二名。虽然性能略逊色于“神威·太湖之光”,但已经大幅优于美国泰坦、红杉、米拉等一系列超算。

  量子计算研究上与美国交错领先

  近年来,传统经典计算机在发展中遭遇功耗墙、通信墙等一系列问题,其性能增长速度已然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全新物理原理的高性能计算技术的需求应运而生。

  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效应的新型计算方式,基本原理是以量子位作为信息编码和存储的基本单元,通过大量量子位的受控演化来完成计算任务。所谓量子位就是一个具有两个量子态的物理系统,如光子的两个偏振态、电子的两个自旋态、离子(原子)的两个能级等都可构成量子位的两个状态——晶体管只有开/关状态,也就是要么是0状态,要么是1状态,而基于量子叠加性原理,一个量子位可以同时处于0状态和1状态,当量子系统的状态变化时,叠加的各个状态都可以发生变化。

  举例来说,1个量子位可以同时表示0和1两个状态,7个这样的量子态就可以同时表示128个状态。N个量子位可同时存储2的N次方个数据,数据量随N呈指数增长。也就是说,一次演化相当于完成了2的N次方个数据的并行处理,这就是量子计算机相对于经典计算机的优势。量子计算机具有极大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超并行计算能力,在核爆模拟、密码破译、材料和微纳制造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是新概念高性能计算领域公认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在这项新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2015年,杜江峰院士研究组就研究出基于金刚石的单自旋固态量子计算的载体,在传统的纠错码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操作精度,量子逻辑门精度达到了99.99%,其单比特门精度已经满足容错计算的需求。

  2016年,郭光灿院士团队成功研发出基于砷化镓材料的半导体量子芯片,在纠错码的辅助下,量子逻辑门精度也达到量子计算的门槛。

  不久前,中科大、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或公司联合研制了两台量子计算原型机,其中一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可以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美国保持的9个量子比特操纵记录,另一台低温超导系统的原型机也实现了10个量子比特。

  虽然这两台原型机目前只能用于波色取样和线性方程组求解,与ENIAC(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TRADIC(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类似,距离真正通用的标准量子计算机还有一定距离,但却是人类在该领域迈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同时,这两台原型机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量子通信产业化方面领跑世界

  如果说量子计算领域中国和美国还处于交错领先的话,那么量子通信产业化方面,中国已经领跑世界。

  近年来,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持续发力,先后建成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覆盖济南市城区的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新华社新闻大厦和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之间的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验证网、北京城域量子通信网以及上海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等。此外,“墨子号”量子通信试验卫星的发射和使用,以及量子通信京沪干线的建成也都展示出中国在推进量子通信产业化的雄心。

 半导体量子芯片

  正是这些技术成果让国内专家非常有底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宇翱在全国量子力学2017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已全面领先于世界”。

  而且,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标准。

  2017年6月14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量子通信与信息技术特设任务组(ST7)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顺利举行,共有36家单位参与其中。这些参与者既包括国科量子、科大国盾、安徽问天这样在量子通信领域潜心多年的科技公司,也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和华为、中兴、烽火、爱立信、上海贝尔等通信行业的资深企业,以及神州数码信息服务、科华恒盛、科大国创等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标准化研究院、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研究所、中通建设计院等标准专业机构、大学和研究院所等科研院所。

  这些成员共同勾勒出了我国量子通信产业链的雏形。

  如果能把中国量子通信标准做起来,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被更多的厂商和客户使用和接受,那么国外企业就必须向中国企业缴纳专利费,这不仅是真金白银的利益,也标志着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中已经从标准战略层面超越了西方。

  载人航天昂首迈入“空间站时代”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016年10月17日,神舟11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天后,神舟11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天宫二号上装载的世界第一台空间冷原子钟是目前在空间运行中精度最高的,约3000万年才会产生1秒的误差。其上的γ射线暴偏振探测仪将探测遥远宇宙中突然发生的γ射线暴现象和太阳耀斑,深入地研究宇宙结构、恒星演化、黑洞形成以及γ射线暴爆发的物理机制。

  2016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 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今年4月,天舟1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对接。天舟1号不仅向天宫二号输送了大量补给物质,其后所开展的多项拓展应用和相关试验也为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天宫二号与神舟11号、天舟1号的对接和测试,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今年9月22日,天舟1号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全部完成,中国载人航天昂首迈入“空间站时代”。

  过去短短一年,长征7号、天宫二号、神舟11号、天舟1号等四次重大任务相继执行,启用生态、环保、开放的新发射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建造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实现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中期驻留,发射我国首艘货运飞船,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等。发射密度之高、试验任务之重、前后跨度之长、风险挑战之大、质量要求之严,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前所未有。

  北斗导航已超越欧盟、俄罗斯

  在卫星定位这个领域,美国起步最早,在1994年就提供服务了。

  而中国在1994年才正式启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但是,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很快,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立北斗卫星双星定位试验系统,形成区域有源定位与导航服务能力;

  第二阶段是完成三种轨道十余颗卫星的发射,建成区域导航系统,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阶段是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定位服务能力。

  目前,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成为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2015年,北斗导航工程的顶层设计专家和专家组组长王飞雪受邀赴俄罗斯参加莫斯科导航论坛。在论坛上国际卫星导航界的专家感叹:中国北斗已超越欧盟的“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关键元器件上,中国也实现了高度国产化,像最近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到98%,像宇航级CPU等关键器部件全部为国产。到2020年,中国将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实现全球覆盖,部分性能将有望领先于美国的GPS,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FAST实现我国脉冲星发现领域“零的突破”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贺信中指出,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

  FAST是由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带领团队逾20年的预研、推动及建设的成果。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是世界最大的也是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被南仁东定义为“下一代天文学家准备的观测设备”。

  虽然FAST中文名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但它并不仅仅是一台望远镜,它还可以实现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等科学目标和空间飞行器测量与通讯等应用目标。同时,FAST也可作为非相干散射雷达接收系统,相当于放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部超大型被动式雷达,守护着祖国大西南的领空。

  最近,FAST还有了新发现。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的天文设备第一次发现脉冲星,实现了该领域“零的突破”。

  FAST工程的副总工程师李菂介绍,FAST调试进展超过预期,目前已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而脉冲星在计时、引力波探测、广义相对论检验和宇宙导航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应用。澳大利亚科学及工业研究院Parkes望远镜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就表示,“天眼”的调试以及逐渐产出成果,是目前国际天文学界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蛟龙号”成为“第一梯队”中的佼佼者

  “蛟龙号”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成功,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同时,在全球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不仅属于第一梯队,还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在“蛟龙号”之前,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的6527米。这一纪录在2012年6月27日被“蛟龙号”打破,它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062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自2013年起,“蛟龙号”就正式进入了试验性应用阶段,这几年它的足迹踏遍了东太平洋、西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下潜上百次,深海科技成果丰硕,获取了海量珍贵视像数据资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质与生物样品。

  2017年6月23日,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96名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9”号船结束了中国大洋38航次,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靠岸。这次远航的顺利结束,标志着“蛟龙号”为期近五年的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蛟龙号”即将步入下一个新的阶段:业务化运行阶段。

  相信“蛟龙号”会为我国的深海探测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所举技术突破或产业崛起的例子仅仅是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茁壮成长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中国在军工领域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开发出了J20隐身战机、FC31隐身战机、055驱逐舰、新型航母等一批新锐装备。这些新锐军事装备与各种民用黑科技一起,都将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保卫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弯道超车是谁提出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