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比听觉慢 说明什么 ?

对于考研来说,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决定考研的同学,应先了解想要报考的基本信息,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同学来说,复试成绩占整个考研成绩的比例比较大,复试的课知识点,也需要提前了解和掌握。小编整理了“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心理学导论梳理之言语”,希望能帮助大家。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具有创造性、结构性、社会性与个体性、指代性、意义性等特征。

2.言语的功能(新增)

1、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2、保存、传授、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学习、分享人类文化科学知识。

3、进行智力活动的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4.言语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语言的表征: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的表征具有层次性

心理词典:保存在人脑中的一部字典。它储存了大量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词的拼法、写法、语音及词义等信息。它们按照一

语言加工: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储存、提取的过程

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加工两种形式;也可分为模块化加工和交互式加工。

(请对照实验心理学启动范式研究来看——MJ注)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语言的发音机制: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

1.言语运动中枢(新增)

布洛卡区(语言运动中枢)位置:大脑左半球额叶(额下回)。病变或损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表现为: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虽然知道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其他布洛卡区受损伤的表现及可能原因:1)提供语言的语法结构:不能使用复杂的句法结构等,话语是一种吞吞吐吐、电报式的语言。2)语言调节机制破坏:词语反复现象。3)语言动机和愿望的形成:丧失说话的愿望,出现自发性主动语言的障碍。4)语言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2.言语听觉中枢(新增)

威尔尼克区(语言听觉中枢):1874年德国学者威尔尼克发现。位置:大脑左半球颞叶上回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与语言的接受有密切关系。病变或损伤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一种语言失认症。表现有:1)词盲: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音的复杂声音模式。2)对词义作出错误的估计。3)谈吐自由、语流很快,但话语没有意义,几乎不能提供任何意义。切断弓形束(联系威尔尼克区和布洛卡区的神经纤维束)也有同样结果。

3.言语视觉中枢(新增)

角回(语言视觉中枢):位置:顶—枕叶交界处,威尔尼克区上方。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实现着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的联合。可将书面语言和口语互相转换。切除或损伤角回会引起:1)阅读障碍: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2)听—视失语症:在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物名之间失去了联系,因而不能理解语词的意义。4)语义性失语症:角回部位存储着语法和拼写的规则。

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以及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在各自具有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彼此协同活动,共同执行着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

1)惠特克(1972):脑内语言代表区的模式图;两个主要的解剖组织。

2)欧杰曼(1991):语言的加工不只局限于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可能分布在脑的更广泛的区域内。其研究用微电极刺激大脑外侧裂周围不同区域的单个细胞,发现对命名和阅读任务的干扰现象。

3)普赖斯(1996):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对比了复述词、听词和安静休息时大脑的活动过程。

(脑成像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磁共振(MRI)和功能磁共振、EEG和MEG等。)

4,语言在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割裂脑的研究),。对大多数失语症病人来说,失语症是与大脑左半球某些脑区的病变相联系的。语言主要是左半球的功能。大脑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如贾斯特等人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在大脑左半球切除或损伤后,右半球的在语言功能方面的代偿作用。

语言理解首先要有正确的语言知觉,特别是在口头语言的理解中,正确辨别、分隔语音信息对口头语言的理解十分重要。听觉、视觉形式的语言知觉。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声音对应于物理学上的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等等。

1、音调:(对应于物理学上的频率)语音的高低,决定于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紧程度。

2、音强:(振幅)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常用单位分贝,学听觉时讲过。

3、音长:(时间)语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4、音色:(波形)语音的特色。取决于:1)发音体的性质;2)发音的方法;3)共鸣腔的形状和大小。例如汉语拼音、英语元音音色不同。

(二)音位及其区别性特征

元音:气流通过声道不受阻碍 清辅音:声带振动 浊 辅音:声带不振动,在发音通道上受阻

根据语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发音体的不同,可以确定每个音位的一些特征。例如英语辅音的9对区别性特征。研究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有助于解释人对语音的感知,每个音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别性特征的模式。特征觉察器(提问,见P126相关内容)

(三)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5点) 清晰度和可懂度——语音知觉的效果指标

1、语音类似性:两个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共同包含的特征越多,就越容易混淆。如,ma和na等。

2、语音强度:5——130分贝(dB)

3、噪音掩蔽:信噪比(信号、噪音的比率)。语音因语境作用,当语音低于噪音强度时,人仍可听懂语音。例如,在人群中听到自己的名字,阈限低。

4、语境(context):狭义说,语境是指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言后语。

单词语境和句子语境。句子语境条件下的“音位恢复效应”,说明人们对于个别音位的感知是受到语境影响的,也说明人们感知语言的主动性(主观意识的作用)。例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5、句法、语义的作用: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语言的情绪度都有重要的作用。

言语理解: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言语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词——小的意义单位;句子——需要句法和语义的知识,也要在语境的帮助下;文本——以句子为基础推理、整合、提取意义。

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句法分析的方式不同,得到句子的意义也就会不同;语义分析也不可缺少。例如:英语中的成语理解。影响因素有:

(一)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类型影响着句子的理解。

1)理解否定局比理解肯定句需要较长的加工时间;2)陈永明句子—图画验证任务研究表明验证汉语句子时间:真肯定句<假肯定句<假否定句<真否定句。3)可能的原因。

(二)词序: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学的变化,例如单词复数、时态等等。(参考陈永明〈基于记忆的句子理解研究〉)不同语言的词序不完全一样。如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其他如英语、日语)

(三)语境:语言活动的具体情境,提供各种背景知识,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 1)波拉克的实验;2)歧义句的理解:语境的重要作用是提供一般性的知识背景。

(四)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句法分析对句子的组成成分进行切分(相当于分析表层结构)

1)标准句策略:按照常见的句子结构来分析句子。

2)小依附策略:人们倾向于采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来理解句子。

3)晚终止策略:在分析句子时,不要急于根据前面的材料对句子的结构作出判断。例如,阅读英文长句的体验。

语义分析:语义知识帮助人们理解,与个体的知识经验有关。(相当于理解深层结构)

(一)推理:如前面所讲,语言理解是个主动、积极的过程。语言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语言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例如,在读到或听到这样的故事开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和“在一个漆黑而寂静的夜晚”,接受者就有不同的期待;再如,阅读侦探小说中读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推理能力。

(二)语境:见课本P312。布朗斯佛尔德的实验。

(三)图式的作用: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1)故事图式(人脑中保存的故事结构的表征):人们熟悉的关于故事结构的一般知识。桑代克(P. W. Throndyke,1977)提出故事的一般结构。一般包括背景、主题、情节和结局。研究表明,当故事按故事图式组成时,人们较易理解;相反就困难一些。例如,倒叙的小说故事、悬念故事等等。

2)特定生活经验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特定生活经验对语言理解也有重要作用。桑克(Schank)和阿伯尔森(Sbelson)(1977)把这种特定的生活经验称为“脚本”(Script)。例如,上饭馆吃饭的脚本(吃西餐的脚本等);早晨去上课的脚本;还有如经典的电影桥段(大团圆结局)。

当“脚本”形成以后,人们在语言交往中往往会根据头脑中的关于事件进行的标准顺序,去补充和所获得的语言信息。例如,对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件的更大兴趣。

总之,语言理解不仅依赖于对语言材料的正确感知,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例如,阅读专业书籍就需要专业知识,否则很难看懂;或者有某种特定生活经验或情感体验再读有关的故事就更容易理解。语言理解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相互作用饿过程,是根据过获得的语言材料去建构意义的过程。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在语言理解中起重要作用,它包括句法、语义。

语境——语境就是语言交际的环境,人们利用语境提供的背景知识,组织当前信息,对信息做出解释,产生期待和。

句子与课文的结构——语言的结构能从潜意识层面对其表达的内容进行暗示。

一直以来,视觉营销都是眼球经济下的主流,无论在产品设计亦或是营销层面,视觉往往作为信息的第一接触点被品牌重视,而同样作为五感之一的“听觉”,在营销上却鲜少有人问津。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碎片化信息已趋向饱和。在视觉审美越发疲劳之际,声音开始受到品牌关注,成为调动消费者感官记忆的一种创新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声音”这种别具一格的营销方式。

在中,任何可以触动人心的细节都可能成为整个营销战略的成功之处。从文字到图片再到影像,在人类社会的传播中视觉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据研究表明,在人的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60%,听觉信息占20%。当然,在视觉的道路上可以无限延展,同时也会出现创意窘境。这时候,听觉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借助声音的魅力能够引发大众的颅内高潮,产生强烈的认知度和记忆性。

比如,当你听到“噔,噔噔噔噔”的声音,就会立即想起英特尔;电脑上响起“嘀嘀嘀嘀嘀”时,就会直接想到是QQ的消息提示音...

声音的价值日渐凸显,背后离不开这几个原因: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放大了声音的无限潜力

传统时代,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较依赖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所以信息更多的是以视觉形式呈现,而声音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衬托视觉画面的表达。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接收消息的渠道逐渐向手机端靠拢,除了图文、视频类APP外,音频类APP也开始崛起,声音再度彰显出它的魅力,以及从未有过的经济价值。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音频用户规模已达4.25亿,预计2020年将达5.42,而接近50%的用户曾购买过音频APP平台广告推送和呈现的商品或服务,接近40% 的用户曾购买过音频节目里广告或赞助中出现的商品或服务,声音的商业价值转化效果非常明显。

2、声音是每一个人的灵魂伴侣,引发着内心的悸动和共鸣

如今,从大街小巷到公交地铁,大部分人的耳朵上总是戴着一副耳机。耳机里呈现的,却是独属于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没有了眼花缭乱的画面干扰眼睛,从耳机里传出的声音,是每一个人的灵魂伴侣,引发着内心的悸动和共鸣。

在各种移动设备的助力下,声音具备了伴随性和全场景性,任何场景都可以接收声音信息。音频APP上的音频课程,满足了人们丰富的精神需求,赢得大众的支持;而领域,围绕“声音”展开营销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用户记住你的品牌的特色标签,也是引发用户颅内高潮,建立联系的有效方法之一。

3、突破认知界限,ASMR广告日渐流行

在智能移动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促使广告商注意到在Youtube上悄然流行起来的一种视频: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ASMR)视频。

ASMR视频指的是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感知上的刺激,引起身体反应,从而在颅内、头皮、背部或其他身体部位产生愉悦、刺激的感受。而使得ASMR真正流行起来的部分,就是它那些“看似平常”的声音部分。

YouTube上,有超过1000万个与ASMR相关的视频,而一个吃炸鸡薯条的视频,播放量更是超过2700万。在国内,新浪微博上关于ASMR的内容超过1327万,视频网站bilibili上,ASMR也有超过1000个视频,播放量最高的达到150万次。不仅如此,各大网络电台也聚集了大量ASMR内容和爱好者。相对于让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经济,ASMR声音营销却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

由此可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声音潜藏着巨大的营销价值,让品牌营销具有更多可能性。

声音在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先声夺人,指的是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充分说明了声音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随着声音的潜力被越来越多的品牌挖掘出来,声音的营销价值也逐渐凸显。

1、配合视觉画面输出,增强品牌感染力

正如提到的,我们在接受信息之时,视觉占据60%,听觉占据20%,所以,声画结合会使得信息传递的效率更高。因此,品牌营销亦是如此,在通过视觉画面传递品牌信息时,借助声音声调的高低不同,语言的解释或者渲染,能够将视觉形象和使用场景所蕴含的精髓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从而增强营销的表现力,从而打动消费者。

2、以背景乐的声音形式,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声音是最能唤起消费者情感的符号系统,尤其是带有节奏和律动的音乐,能够引起消费者情绪的起伏共振。因此,我们会看到一些品牌推出的广告宣传片,都会加入一些合适的背景音乐,渲染广告片的情感氛围,从而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比如前段时间,网易云音乐上线亲子频道,并推出了《萌芽》短片。广告片中,除了还原妈妈带孩子的一系列生活场景外,还加入了毛不易的《给你给我》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妈妈、小孩的对话,加上毛不易的音乐,潜移默化的输出了品牌的情感。

3、富有感染力的ASMR声音,能够拉动产品销量

如今,随着声音营销迎来了商业价值的爆发期,以ASMR所代表的声音营销也成为了品牌们释放声音价值的新方向。苹果、华为、宜家都曾推出了ASMR广告,以声音为主要表达形式,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比如宜家就曾推出了一支长达25分钟的ASMR广告,视频中,一个温柔的声音对宿舍里的床铺、柜子、台灯等物品进行讲解,与此同时,女生还不断的揉擦抚摸这些东西,发出各种细碎的声音。值得一提的是,广告中的女生并没有正面出镜,这使得消费者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声音和产品上。

显然,宜家是想把产品柔软以及耐用的质感,通过立体化的声音无限放大到消费者的耳朵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广告在YouTube获得了超过236万次的播放,更难得的是,宜家店内销售额同比增长4.5%,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5.1%。

随着智能语音设备(智能音箱、车载智能语音系统)的渗透率和各种形态的声音技术应用(播客、语音搜索、语音助理),大大提升了声音技术在品牌营销应用。加之传统电视广告、平面广告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利用声音感官元素作为营销手段,能与消费者产生更丰富的感知连接,势必将成为品牌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全新手段。

声音营销呈几何式的增长

哪些声音值得品牌再利用

声音是五感营销中的其中之一,也是品牌的另一种标志。如果说图片或文字为主的视觉传播展示的是一个“二维”世界,那么,视觉+听觉的表达方式就会更接近完美真实生活的“三维”世界。

现如今,声音营销其实无处不在,如果说以前声音营销只局限于广告歌曲等推广营销手法,现在品牌则更注重搭建自身形象的听觉体系,或是开发出以声音为主体的整合营销手段。

那么哪些声音值得品牌们留意呢?老罗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声音范畴:

大自然的声音能够净化心灵,使整个人都静下来、慢下来。心静下来之后,我们才能更能专注于思考声音背后品牌所传递的更多信息,体会品牌的诉求点和价值输出。

比如京东在今年618之际,就将人们向往的大自然声音植入到了广告中,拍摄了一支“只有自然声,没有人声”的广告。夜间的虫鸣声,篝火噼里啪啦的燃烧声,森林里的鸟鸣声,小河潺潺的水流声,风吹麦浪的哗哗声…既成功俘获了广大消费者,也将一站式换新、海量5G手机任意选、5G流量免费用等诉求传递给更多消费者,实现了用户情感和心智的有效渗透。

日常生活中,一些有辨识度的声音,能快速在消费者大脑中产生画面联想,品牌可以借助一些有特点的声音,建立品牌的独特认知。就比如油炸东西时,呲呲的声音,会让我们想到肯德基的炸鸡;新闻联播的固定音乐开场,让我们立刻知道了7点这一时间点和新闻联播的画面...

这些特殊化的声音,都是唤起人们内心情感共鸣、引起大众注意力的“万能钥匙”。旺旺就携手网易云音乐推出的《听起来很好吃》,将仙贝、小小酥等旺旺产品的咀嚼酥脆声组合成一首歌。卡兹卡兹的“咀嚼声”伴上轻盈舒适的音乐,有种悠闲时光的情景感,瞬间就让大众get到旺旺产品的酥脆,唤醒用户想品尝零食的欲望。

3、具有时代印记和魔性的声音

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时代特色,在声音方面亦是如此,由此是以音乐为代表的时代声音,在每一代人心目中都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比如80年的的复古风、90年代的流行音乐、00后追捧的嘻哈、电子乐...

在怀旧营销的兴起下,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声音都将成为品牌营销的社交货币,引发大规模分享,降低营销成本。比如网易有道词典笔对《失恋阵线联盟》、《常回家看看》等一众经典歌曲的翻唱恶搞,便一次又一次地引爆了网络话题,也逐渐树立起了会玩、沙雕的品牌人设。

除此之外,社交网络上流行的一些魔性话语,也都是具备洗脑的传播效果,品牌可以直接借用或二次发挥,使得品牌快速在人群中建立知名度。

声音作为品牌的另一种符号,有其独特的存在形式。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来,并不是随随便便推出一首歌就算声音营销了。某种声音也好,一段音符节奏也罢,重点不在于你要呈现出什么样的声音,而是你要给消费者听到什么。

所以,在为广告创意抓耳饶腮时,声音营销也许是一个不错的idea!

用你的声音去打动消费者吧~

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品牌营销报

2022年自考《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6)

11.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C)

12.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D)

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D)

14.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B)

15.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某种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往往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性。这种社会知觉偏差称为(C)

16.古人日:“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B)

17.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B)

18.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C)

19.有的人听觉能力特别好,能够听出远处的轻微声音,这说明他的听觉(C)、

20.常看到有人对老年人讲话要放大声音,这说明老人的听觉的(D)

21.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B)

22.在视觉后象中,所保持的形象与原有的刺激性质相反时,这种后象被称作为(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视觉反应慢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