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问题?

  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向各省教育部门下发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就大纲而言,各个学科考试模块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2017年四川将全面使用全国卷,因此这一对高考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一经出台,立即引起了四川高三教师、考生极大的关注。

  10日,成都市教科院召开了高三学科分科讨论会,大纲的变化成为了老师们热议的焦点。记者随后采访了成都市教科院以及成都部分名校学科带头人,就新大纲的变化进行解读:调整后的2017高考大纲,在文综上难度有所降低,理综里面物理增加了动量模块考查成为关注热点,另外语文加强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创新继承方面的考查。

  根据变化,老师们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知识点的练习,回归教材,构建知识体系,不要搞“题海战术”。

  阅读量可能增大 注重综合素养的考查


  成都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程一凡
  语文考纲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突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民族精神的发扬;第二,现行考纲中传统的两个选修模块“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成为必考模块;第三阅读量可能增大,考查学生快速阅读和筛选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还将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在材料中渗透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等元素。

  备考建议: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对材料的选用,对人文素养、核心素养的关注,重视传统文化,比如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民族自信心,体现创新精神等正能量内容;在文体复习上,文学作品和实用文体要兼顾,纠正过去偏向实用类文本的复习倾向;同时限时训练快速阅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使用全国卷有利中上学生考出好成绩


  七中万达学校数学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刘志刚
  2017年,四川高考数学科目将使用全国卷。从试卷结构上来看,以前四川卷选择题10题,全国卷12题,四川卷填空题5题,全国卷4题,四川卷解答题6题,全国卷5题+3选1(2017年变成2选1)。从均分上看,全国卷得分略低,但四川卷最难的圆锥曲线、导数比全国卷更难,全国卷有利于数学中上同学考出好成绩。

  全国卷和四川卷考察主干知识基本相同,全国卷在三角函数、数列两个内容中考一个解答题,四川卷则两个内容都要考。四川卷边缘化的正态分布、线性回归、独立性检验、积分,在全国卷中各年均有考。

  备考建议: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回归教材,挖掘典型题变式扩展,做到教材上的例题、练习完全过手;要重视思维训练,少搞题海战术,注重书写格式培训,规范表达方式。

  单词量有所增加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成都市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 罗炯彬  第一,应该关注考纲的微调和变化,例如词汇量在原有3200个单词的基础上增加至3500个,建议考生参考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上所列的3500个词汇,这将成为2017高考英语词汇范围。

  第二,在教学内容进度要求上,建议教师完成我省统一使用的外研版高中新标准英语教材第八册各模块中相应语篇的阅读教学。

  第三,在测试练习中,建议采用全国课标Ⅱ卷题型与难度。

  第四,在阅读教学中,增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英语文化习俗密切相关内容的训练。

  第五,听力训练做到常态化,听力内容要覆盖课标中涵盖的24个话题,训练难度不宜过高,录音内容的速度不宜过快。

  在书面表达方面,要注意抓准写作要点,用常见词汇及多元表达方式,组织好文章结构,突出写作重点。

  考试内容减少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成都实外西区地理教研组长 魏国富
  对考生来说难度降低是好事。从2017高考地理修改的考纲来看,地理学科的选考模块从三选一改为二选一,减少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的复习。由于减少了一本教材的单独复习,这对考生来说考试内容减少了,因此,并不会带来备考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说有减负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大纲删去的“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在必修一《自然地理》模块里面是会涉及到的,很难隔离开来,所以还是会复习到。至于四川高考采用的全国丙卷的总体难度如何,本人认为,还是在2016年的基础上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备考建议:注重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和基本能力的落实训练,以能力立意为导向,培养学生关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难度降低 考生负担减轻

  成都实外西区高一历史备课组组长 陈兵


  看到修订后的历史大纲,考生应该笑了。新修订大纲的主要变化体现在选修内容上:从以前的6个选考模块变为删去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考生从“历史上的重大改革”“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删除的考点都是难度较大、学生熟悉度不高的。事实上,在2016年高考中,选考“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的人的确较少。

  各省学生选做题的数据统计显示,特别是民主思想与实践难度较大,得分率不稳定;而历史人物评说、历史上重大改革和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选做率和得分率相对较高且趋向稳定。

  备考建议:建议教师和学生在平时模拟训练时严格按照全国卷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多命制3选1的试题模式,针对全国卷选修题脱离教材的明显趋势,材料选择上不要拘泥于教材;针对学生普遍在材料信息提取和综合运用材料逻辑分析推理解决问题能力偏弱的实际,设问方式上多采用全国卷常用的设问方式,如背景、原因、比较、意义、作用和评价等,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各类题型的规律性解题技术,以尽快适应全国卷。从大纲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还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拓展复习。

  关注核心素养向培养答题思路转变

  成都实外西区政治备课组长 张磊


  2017年新考纲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其“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与2016年基本保持一致。届时四川考生将会是第二年参加全国丙卷的考试,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大考核目标与要求上将进一步面临挑战。

  备考建议:考生可在几方面重点关注:

  一、新考纲更加强化价值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关注核心素养。如:对歪曲历史认知和错误的价值观要提高敏感度,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反映国家发展战略及成就,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意识。

  二、要以学科主干核心知识为基础,突出核心素养能力要求。1、要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巩固深化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如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经济全球化;国家性质、政府职能、民主政治建设等知识。2、由死记答题套路向培养答题思路转变,学会结合材料灵活分析。通过各种热点材料培养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意义、原因、措施类题。

  三、要体现学科特色,紧贴国家当前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突出各种热点话题。

  新增动量考点知识体系更完备

  石室中学物理教师成都市高三物理中心组成员 杜一平

  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出台之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新考纲修订内容,物理学科修订内容如下:进一步细化“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是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了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

  物理选考模块由原来的3(3-3、3-4、3-5)选1,变成1(3-5)必考+2(3-3、3-4)选1,新增1个模块,使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更加完备。这对之前选学任一模块的考生来讲都是平等的,也有利于考生的大学学习。

  备考建议:鉴于各学校已经开始一轮复习,不建议中途改上新增模块新课,新增模块教学可以放在原定一轮复习计划完成之后进行。之前未选学3-5模块的学校在进行3-5模块教学时,建议用时1学月以上,侧重动量问题的综合运用。

  由于3-5模块从选考变成必考,已选学3-5模块的学校也需加强动量结合电磁学知识综合类问题的复习,并适应动量类问题出现在试卷的不同位置。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最好的状态迎考。

  对考生影响不大 扎实掌握实验基本原理

  成都市教科院高中化学教研员 邓玉华


  2017年高考大纲化学考试模块的修改变化对考生影响不大。删除的选修2模块“化学与技术”,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很多地方考生都没有学。而另一个模块“化学与生活”是文科生学习的知识点,高考化学没有该模块。

  修改后的大纲,要求考生在选修3和选修5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在四川都是在学的模块。

  备考建议:复习方面,现在高三复习已经进行了一个月。对大部分考生来说第一轮复习就要处理好选考问题,对复习模块内容有所倾向。第一轮复习以掌握教材为主,带着问题梳理出主干和重难点。

  化学全国卷着重对基础及其应用的考查,复习时首先要把教材中的知识框架搞清楚,建立起系统性的认识,要重视实验,基本原理要掌握扎实。不能用题海来代替复习。

  只是微调影响不大 学会用语言表达生物学观点

  成都市教科院高中生物教研员 郑达钊


  生物学科考纲的变化是把选修1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删去了,考查的内容减少了,更方便考生集中精力复习要考的内容。而调整的内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PCR)”属于选修3,四川的考生基本没选该模块,影响不大。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的“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都是四川学生在学的内容。

  备考建议:2017年四川高考理综将使用全国卷。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注意回归教材,关注基础知识。尤其注意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简单记忆上。注意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注意训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学观点的能力,这是难点和全国卷最看重的。 (记者 张峥)

物理疑难问题微课的定量评价

物理疑难问题微课的定量评价

【摘要】近几年,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微课得到兴起,微课的形式、取材、时长、录制模式等多种多样,但对于微课的评价标准却很模糊和缺乏。各种微课大量涌现,这必然导致微课的质量参差不齐,因而,如何定量的评价一节微课的好坏成为一个必要的环节。有了微课的定量评价标准,反过来也可以对现有微课的改进加以指导。本文主要讨论关于物理疑难问题微课的定量评价。

【关键词】微课 评价 定量 疑难问题

微课,是以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为核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而录制的时间相对简短的一种教学资源。一节微课针对的主题或者知识点单一而集中,但内容精炼而突出,便于学习者集中火力突破某个重点或者疑难点的学习。而且微课可以让学习者多次观看,反复品味,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

近几年,微课制作与使用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微课的出现,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和体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的空缺,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知识点微课的搜索与学习。但是微课的形式、取材、时长、录制模式等多种多样,加上各种微课大量涌现,必定对应着微课的质量会参差不齐,而一节微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与效果,最终影响到了微课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能否得以发挥。微课的制作,应该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对于一节微课的评判,尤其是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定量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定量评价强调数值评判,它以教育测量为基础,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以选拔、甄别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需求。[2]  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按照数量分析方法,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从客观量化角度对科学数据资源进行的优选与评价。定量评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客观的数量分析方法,结果更加直观、具体,是评价相关教学资源的发展方向。

二、微课定量评价的组成要素

微课涉及的领域很广,题材也丰富多彩,对于不同类别的微课,其定量评价的方式和细则也会相应不同。本文集中笔力讨论有关高中物理疑难问题微课的定量评价。

作为一节微课,有很多的组成要素,从而应有相应的评价细则和定量评价标准,现论述如下:

(一)选材要求:高中物理疑难问题微课是针对高中物理中比较让学生犯难的问题设计和开发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解惑,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学生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或者针对在课堂有限时间内不能充分展开讲述的疑难点的补充辅导。所以这就对微课的选材提出了要求和进行了限制。选择的材料要求定位精准,疑难点集中,主题突出,知识点相对完整,且针对性强——针对高中物理中的某一个具体的疑难问题。问题要选择得小而精,且最好是多数学生会感到困惑的问题,而不是“个别”学生的疑问。比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处理方法”、“牛顿运动定律中的连接体问题”等,这样的选题就针对性很强,且疑难性突出,是多年教学下来多数学生会犯难和出错的地方,同时又是相对完整的一个知识点,这样的微课就特别符合“高中物理疑难问题”的选材要求。又如,“匀速圆周运动”,这样的选题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疑难性和针对性不强,更倾向于新课的讲授,且选题太过宽泛,匀速圆周运动包含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知识点很多,这样就很难起到突破“某一个”疑难点的效果。

(二)授课设计:这是微课的主要环节。微课最主要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这本身也是符合中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的,一般中学生学习时,精力能够连续集中的时间不长,也就在10分钟左右。所以微课正应该响应这一特点,时间一般控制在8分钟左右(5~10分钟)为宜。这就对授课教师的讲解过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语言必须言简意赅,精准明晰,避免同样的话重复讲授,避免使用口头禅;讲解要到位,一针见血,把讲解的“力道”用在“刀刃”上,使学生一听就懂,易于接受,便于掌握。整个授课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微课的完整性:虽然微课主要是针对单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与阐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内容本身应该相对独立和完整;

2.微课的逻辑性:即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体现物理思维;
3.微课的科学性:讲解规范,用词准确,无科学性错误;
4.微课的合理性:整个教学框架要布局合理,详略得当;
5.微课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微课开头的一两分钟,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观看下去的欲望。

总体来说,就是微课的设计要能体现学术、心术与艺术。学术指微课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学术性和真实性;心术指的是微课需要有强大的教学设计和心理学设计。微课要在短时间内将内容传播给学习者,而且要能吸引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而如何体现知识的魅力,如何展示教师的风采,如何传播知识背后的文化,都需要有较好的教学艺术。[3]

(三)视频文件:这是微课最终展现的载体。整个微课视频的声音要清晰,响亮;语言最好能抑扬顿挫,有节奏感;表述要重点突出,有详略之分。画质要清楚,使用的课件设计应有适当美感,但不宜太花哨,以免本末倒置,分散学生该有的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还可以恰当的使用手写画笔(例如画受力分析图,过程示意图)等,以使对问题的分析更加直观,亲切,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微课中,讲授者可以出镜,也可以采用话外音——若有授课者自身形象出现的,应该注意形象自然,亲切,教态稳重,可以适当看镜头,与观众有适当的眼神、肢体交流。同时要注意外部光线的布局,镜头的远近,选取合适的背景等;若采用话外音的,尤其要注意声音的清晰度,音质的完美度以及音量的轻重度和音调的抑扬顿挫。录制本身也要讲求一定的技术性。微课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展示和传播的,因此技术对于微课来说非常重要,恰当和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个成功微课的重要基础[3]

微课的录制手段和录制软件多种多样,授课者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录制方法和形式。但是总体来说,要使得声音、画面协调统一,前后连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学习者在观看的时候有一种“美”的享受。微课中若要直接拍摄PPT文件的,要避免在拍摄过程中出现闪烁的画面。若要加入字幕的,要注意字体的颜色、大小以及停留时间等,在字体、字型的设计上可以带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最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另外,应注意整个微课视频文件的大小,以几十兆为宜。因为微课要能易于推广,其下载和储存的便捷性很重要。文件太大的话就不方便在线观看或下载、储存,从而影响微课在移动终端的灵活使用,所以要对微课文件的大小加以控制。

(四)教学效果:微课的好与坏,最重要的一个评价环节就是它的效果。微课拍得再美艳,录制的设备再先进,若没有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那也是白费劲。所以对于一节微课的评价,少不了微课使用后学生的体验和效果反馈,以判断微课是否完成了“解惑”的任务。因此,微课的定量评价中,还应该包含学生使用后的反馈收集,例如学生的问卷调查,相关知识点的配套测试,网络点击率,好评率等。

综合以上各点的分析,笔者制作了一张定量评价高中疑难问题微课的量化表,如下图所示:

属于高中物理的疑难问题,选题(材)尽量小(微)而精,紧紧围绕着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专门针对高中物理中的疑难问题,是学生容易困惑和出错的问题。

该疑难问题应该是多数学生需要掌握的,也是多数学生都会面临或认为困难的问题,而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且该问题不偏不怪,普适性强。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微课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与分析,内容上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相对的完整性,是对这个知识点相对完整的总结与展示。

微课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主线清晰,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微课内容严谨,授课语言和知识本身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微课的设计上做到了重点突出,框架合理,详略得当。

微课的引入和讲授过程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引发学生观看的欲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整个微课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5~10分钟),过短或者过长都要酌情扣分。

整个视频文件大小应该控制在几十兆,便于下载和保存,文件过大要酌情扣分。或者在用电脑、手机浏览时流畅不卡顿,易于在线观看。

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若有增加字幕的,字幕停留的时间、颜色、大小等是否配得恰当。

课件制作有适度美感,同时不宜太过花哨。课件的切换合理,与讲解同步。课件的制作工具(例如powerpoint等)适合本节微课的教学。使用了电子画笔、黑板、白纸等辅助工具,使得解题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清晰。

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调抑扬顿挫,语言富有感染力

如果有作者本人出镜的,要求教态自然,亲切,可以与观众有适当的眼神或肢体的交流;若没有作者出镜的,此项分数合并到“课件及辅助”中去。

可以做学生对该微课的满意度测评,满分为5分。多个学生测评取平均值。分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比较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0~1分)。

微课上传至网络上,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若没有上传至网络,则此项分数合并到“学生反馈”中去。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高中物理疑难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可以设置相关练习题,测试微课使用后的效果。例如,学生能100%完成相关题目则为10分,完成90%的题目为9分,以此类推;若条件不具备,本项分数也可由评分裁判根据整个微课的总体印象给出“目标达成”预期打分。

 备注:各项分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三、微课定量评价案例分析

笔者根据制定出的微课定量评价标准,对“中国微课网”()首页中的“热门微课”点击率排名首位的《高中物理共振》进行了分析与评分。该微课点击率达到了1996980次(截止2015年9月1日18:30),作者是卢县电厂中学的刘润成。

现以量化表格形式分析如下:

属于高中物理中比较细化的一个专题,内容较为具体,紧紧围绕着“共振”这个知识点,建议4.2分。

专门针对“共振”现象,是一些学生会出现困惑的问题,但偏于新课内容的教学,且疑难性稍有欠缺,建议3.2分。

该疑难问题应该是多数学生需要掌握的,问题不偏不怪,也是多数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建议4.2分。

是相对完整的一节内容,建议4.5分。

逻辑性强,先提出相关知识点,温故而知新,由实验现象提取出共振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建议4.5分。

微课内容严谨,基本没出现科学性错误,建议4.8分。

微课的设计框架较为合理,但是最后一个手机输出音频的实验,若改为调整输出频率从而观察振幅大小则更为合理,建议3.2分。

微课用“声音击碎烧杯”做为开头,能够一下子吸引住观者的兴趣,且整个微课中设计的铁尺的振动,金属丝的振动,共振摆等实验趣味性都很高,建议4.7分。

整个微课时间为810秒,时间把控得非常好,建议5分。

该微课在线用电脑或者手机观看都非常流畅,不卡顿,且可以一键分享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便于微课的多途径学习,建议5分。

画面较为清楚,但是图像拍摄时有抖动;字幕较为合理,但是当有教授者出境的时候,声音就很不清晰,非常影响观看,建议6.5分。

课件制作有适度美感,且不花哨。课件和实景的切换较合理,与讲解基本同步,建议4.1分。

普通话一般,节奏感一般,略有重复性话语,建议3.2分。

有作者本人出镜,教态较为自然,建议3.8分。

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三(4)班、高三(6)班)的73名学生进行该微课的播放与征询意见,数据统计如下:给5分的1人,4分的16人,3分的39人,2分的17人,取平均值为3.0分。

微课上传至网络上,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是点击率排名第一的微课,但网络评价高低不一,建议3.9分。

在使用该微课后,用微课上预留的习题作为测试,正确率达到98.6%72/73),但建议8分。(备注:受试者为高三学生,知识储备较为丰富,正确率不一定能直接反映该微课的教学效果,且测试习题单一。)

通过评分可以得到一个微课的具体量化的数值,这尤其在微课评选的时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不同的评委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打分可能会有不同甚至悬殊,因此可以用物理中取平均值的方法,取多位评委打分的平均值,这样的定量评价就更加的客观、准确。

同时这些定量的评分,尤其是每一项细目的具体打分,反过来也是相关微课反思、修改的很好参考。分数高的项目,说明是这一项做得好的,值得发扬和保持(比如此微课案例的趣味性、微课时间的把控等);分数较低的项目,正是微课需要修改的某个不足的点(比如此微课案例的图像、声音等),这样改进起来也就很有针对性了。

笔者还跟同事一起,针对有关高中物理疑难问题的一些微课(微课资源主要来源于杭州市青年物理研究小组制作与上传的微课,网址:)进行了相关的定量评价,比较有趣的是,得分较高的微课,同时也是学生反馈较好或点击率较高的微课。这说明评价者对质量较高的微课都有较为一致的认可。

本文的定量评价标准虽然主要针对高中物理疑难问题的微课而设计,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选修3-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