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数据分析系统有哪些?

深圳市锦通数据分析师事务所为您介绍aaa级新型业态风险管控及项目收益数据论证流程有哪些2022已更新(今日【MzD7En】

aaa级新型业态风险管控及项目收益数据论证流程有哪些2022已更新(今日/热点)

深圳锦通数据分析事务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研究、财务咨询、信息咨询、数据分析、安全技术咨询、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咨询、环保技术咨询、企业登记代理。公司自成立以来本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公司将继续不断创新,积极寻求产品和服务上突破,秉承“团结创新求实高效”的企业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影响力优势,深入强化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可靠性和服务品质,欢迎广大的新老客户与我们联系咨询!

深圳锦通数据分析事务所以专业的方法、谨慎的作风、客观的态度、公正的原则以及热情的服务,致力为中小型企业、投融资公司、有关机构组织等提供投资项目数据分析、投资项目评估、经济效益评价、项目数据分析研究、数据处理、项目融资、投资项目策划、社会经济咨询、投资中介等专业的、系统的服务,并为项目投资方以及融资方提供一份具有经济性、客观性、公正性、实用性的项目数据分析报告。

在风险投资的谈判中,公司估值是投融资双方都非常重视的一环。如果投融资双方在公司估值上未能达成一致,就无法推动交易。毋庸置疑,融资方会希望公司的估值足够高,从而可以在稀释较少股权的情况下融得较多的资金。投融资双方在融资谈判前必须充分了解公司估值的基本方法、逻辑,并且要清楚公司估值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机制和管理,方可在谈判中有效交流、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估值。

aaa级新型业态风险管控及项目收益数据论证流程有哪些2022已更新(今日/热点)

科技行业不断发展并且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根据现有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面对来自企业以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冲击下,更应该结合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以及科技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量,尤其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在维持企业成绩稳定的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规避汇率风险。另外,对于筹集外币带来的风险,应从预测汇率变动的趋势人手,制定风险管理战略,通过其内在规律找出汇率变动的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并且在预测汇率变动的同时,还应在筹资战略上和具体筹资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企业要发展会遇到资金的问题,负债将是企业的筹资方式,因此,企业应该把握好负债经营方式来为企业谋发展,掌握上面所述内容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规避风险。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杠杆效应,支付利息是负债经营的一项必然的固定支出。因为债务利息是固定的,所以当负债取得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每一单位的利润分摊到的利息费用就会越少。

从公司的收入问题、业务包装利润、合同管理、知识产权、潜在风险、业务资质、牌照,策略、意见书等方面出一个鉴定报告。调报告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个公司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容忍,还是不可以容忍。 每个公司的成长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世界的公司微软,它的增长动力主要靠什么呢?靠买其他公司的东西。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驱动因素,而且他们按照自己能力擅长去做的话,都还做得不错。尤其对于早期,早期投资本质上投的不是项目,投的是人。如果一个公司只有创始人一个人行,其他人都不行,投资者要小心。

持续经营企业偿还债i务必须依赖于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入,如果偿债能力分析不包括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则有失偏颇。

1 以电力 IT 为核心的能源 IT 前景广阔

1.1“双碳”是全球共识

1.1.1 全球态势:各国低碳发展目标明确

低碳发展为全球转型主要方向,各国目标明确。为应对气候变化,2015 年全球近 两百个国家通过《巴黎协定》,明确减少室气体排放,本世纪内控制温升在工业化前水平 2℃以内,并力争 1.5℃的气候共识,全球需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欧盟率先于 2019 年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 2050 年实现整个欧洲地区的碳中 和,并于 2021 年 6 月 28 日通过了《欧洲气候法案》,为欧盟各国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目标铺平了道路。2021 年 4 月 22 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扩大美国政府的减排承诺, 到 2030 年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 2005 年减少 50%~52%,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目 标。根据能源与气候情报网(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的统计,截至 2021 年 8 月 12 日,全球共有 134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承诺,以低 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成为全球转型的主要方向。 部分国家以立法形式保障低碳政策目标如期实现。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中,政 策宣示是这些国家选择的主要方式,部分国家也以立法形式宣告碳中和目标,如法国、 美国等。美国多次制订降耗减排有关的政策制度,低碳金融政策体系得到完善,相继出 台了《能源政策法》《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碳减排目标,并将 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欧盟先后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融资行动计划》等 政策法规,发布了《气候中立法》,意在将 2050 年气候中立目标以立法形式确立,为欧 盟气候政策提供长期发展方向,积极实现到 2030 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净减少 55%的 目标。

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因素。全球一半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行业, 因此,能源行业是各国最为重视的减排领域,面临的减排任务艰巨。国际能源署发布的 《2020 能源技术展望》报告中显示,要实现全球经济与气候可持续发展,全球二氧化碳 排放需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净零排放,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需发生深刻变革。能 源转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从能源生产、输送、转换和存储全面进行改造或者调整,形成新的能源体系,全面提升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二是加大电能替代及电气化改造力度,推行终端用能领域多能协同 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提升能效水平。

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显著增长,全球太阳能总装机容量现已超过风能装机容量。根 据国际能源署(IEA)及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IRENA)数据,2021 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 源装机容量为290GW,截至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达到3064GW,同比增加了9.1%。 2021 年,太阳能和风能继续在新增装机容量中占主导地位,这两种技术合计占所有新可 再生能源发电量的 88%,其中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 19%,风能发电量增加 13%。

2021 年全球 60%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来自亚洲,中国是最大的贡献者,新增装 机 121GW;以美国为首的欧洲和北美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分别增加了 39GW、38 GW。 非洲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了 3.9%,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增长了 3.3%,尽管增长稳定, 但这两个地区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表明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以优化电力市 场并推动这些地区的大规模投资。

1.1.2 中国趋势:清洁能源为大趋势

双碳目标明确,政策陆续出台。2020 年 9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 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 现碳中和目标。此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国家多项重要会议和文件中被反复强调:

2020 年 12 月: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中再次重申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同 月,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提出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安全新战 略;

2021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 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同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 景目标纲要》推动“落实 2030 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锚定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 年 5 月 26 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1 年 7 月 16 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 2021 年 10 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以及《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 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配套政策也将围绕以上意见及方 案陆续出台。《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

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首次突破 1 亿千瓦。2020 年,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 1.2 亿千瓦,同比增加 6377 万千瓦。截至 2020 年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 5.3 亿千瓦, 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 24%,较 2015 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我国新 能源累计新增 3.6 亿千瓦,年均增长超过 7000 万千瓦,是“十二五”的 2.5 倍。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 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到 1.01 亿千 瓦,其中风电新增 4757 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 5297 万千瓦(连续 9 年稳居世界首位)。 截至 2021 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3.06 亿千瓦,突破 3 亿千瓦大关,约相当 于 13 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连续 7 年稳居全球首位。从发展情况看,2021 年海上风 电异军突起,全年新增装机 1690 万千瓦,是此前累计建成总规模的 1.8 倍,目前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2638 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分布式光伏发展亮点突出,年新增装机约 2920 万千瓦,约占光伏新增装机的 55%;第一批约 1 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 稳步推进,目前已开工约 7500 万千瓦。根据中国能源局数据,截至 2022 年 3 月底,我 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317.98GW,同比增长 22.9%。第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容量 13.21GW, 同比增长 148%。国内光伏装机以分布式为主,分布式光伏约 9GW,占比将近 70%。

新能源发电市场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在《能源生产 和消费革命战略()》中提出了到 205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 50% 以上的目标;同时,我国在 2020 年 12 月的气候峰会上承诺,到 2030 年我国非化石能 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 瓦以上,根据上述装机容量目标,预计 2021 年至 2030 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年均 复合增长率将至少达到 8.41%,平均每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 70GW(2011 年 至 2020 年我国平均每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 51.00GW)。2020 年,我国非化石能 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为 15.9%,考虑到 205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 50%以上的目标,以及我国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新能源发电市场将在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能源电力领域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也是减排的主战场。全社会对 于能源领域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能源中长 期发展面临的“安全、经济、绿色”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必须转换发展思路,以数字 化为基础、市场化为前提、场景化为手段,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尤其是围绕用电需 求环节,推进能源消费电气化和节能提效,解决“安全、经济、绿色”的能源不可能三

1)在能源供给侧,构建新能源为主的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目前电力系统 68%的 发电量来自燃煤发电,在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占比 40%,是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 一行业,减排效果对“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随着光伏、风电等风光新能源的持续投入, 预计到 2030 和 2060 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分别超过 25%和 60%,风光新能源将 成为我国电力供给的主力军。

2)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发展组织发布的《中国 2060 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中提到,2020 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7.5 万亿度,电能 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26%,随着各行业脱碳进程的加快,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 费的比重将持续增加,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在 2030 年和 2060 年有望分别达到约 35%和 70%。

2060 年重点行业终端电气化水平将超 50%。根据南方电网测算,工业、建筑、交 通三大领域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将从目前的 30%、30%和 5%提升至 2060 年约 50%、75%和 50%,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力电子装备的 广泛应用在提升能效的同时将使需求侧电力电子化特征更加凸显。

1.2 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网压力持续加大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征,导致新能源发电 的稳定性较差,发电电量较难预测,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集中并网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 产生较大的冲击。如何实现新能源电力的有序并网,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 减少“弃风弃光”等资源浪费,已成为新能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必须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 能力,以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 电力系统是能源革命及最终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能源成为主力电源, 高渗透率接入的新能源将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特征和机理,对电力系统带来新的 挑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打造更加灵活高效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支撑大规模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同时可有效促进需求侧大力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相比传统大电网模式,微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过去传统电网模式下, 中国主要通过“大电网+大基地”将西北地区富裕的风电、光伏和西南地区富裕的水电运 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这种“大电网+大基地”粗放的发展模式虽能满足新能源在全国范 围内大规模开发、配置和利用,但已不符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且大电网的 发展模式也对未来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构成隐患。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 新型电网需要构建“大电网+大基地”+“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协同的能源利用模式。

1.3 电网加大投入,电力 IT 是投入重点

1.3.1 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 3500 亿美元(约合 2.23 万亿元),2022 年计 划投资金额为 5012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8.84%),预测十四五年均投资规模将 维持在 5000 亿元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用电负荷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电网结 构复杂性大幅提高,电网加速升级改造的需求显著提升。2022 年 1 月 13 日,国家电网 年度工作会议中指出,2022 年电网计划投资将达 5012 亿元,为国家电网年度电网投资 计划首次突破 5000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8.84%。

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规划 6700 亿元,较十三五增加 51%。南网发布《十四五 电网发展规划》,从投资额来看,“十四五”期间南网的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 6700 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51%;年均投资额为1340亿元,较投资额最高年度的2019年同比增加27%。

各国在推进气候行动的同时,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应用,支持能源、工业、交通和 建筑等部门零碳转型。据世界经济论坛分析,到 2030 年,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等 数字技术可以助力全球 15%的碳减排。

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和安全性。向综合能源体系转型的过程将 伴随着各类能源间的灵活转换和互通互济,以及生产、传输、消费环节数据利用效率的 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能源全生命周期数据价值:5G 技术为能源 系统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通讯能力,物联网技术实现海量设备在线接入和数据采 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能源大数据的计算、处理和分析效率。能源企业通过数 据分析优化决策,从而提升能源生产、传输、交易与消费的运营效率,最终提升能源系 统整体效率与安全性。以电力系统为例,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分布式能源、储能、电 动汽车、智能用电设备等交互式设施大量使用,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 能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向更加高效化、互动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 势。

新型电力系统更智能化、数字化、互动化。新型电力系统模式下,源网荷储,供需 互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将全面智能化、数字化、互动化。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 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高效互联。因此,开放互联、多源协同、多能互补、能源与数字化 深度耦合的能源互联网将会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特征。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 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 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①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不断提升 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电网的智能化投资占国网投 资总额比重不断提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电网的智能化投资比重分别为 6.2%、11.7%、12.5%。 年前三阶段,国 家电网总投资为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比重为11.1%。

智能电网、数字电网等为国家电网长期战略目标。2019 年国家电网提出了“三型 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其中“三型”指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两网”指坚 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2021 年 7 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 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计划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到 2050 年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方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特征,实施路径等进行了系 统的阐述。其中,在电网发展方式上,方案提出要向数字电网、交直流混联电网、有源 配电网、微电网融合发展转变。

②南方电网:注重数字化、智能化投资 智能化数字化是南方电网 6700 亿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根据《南方电网“十四五” 电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将进一步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强智 能输电、配电、用电建设,推动建设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建设,以电网的数字化、智能 化建设,促服务智慧化,全力提升用户获得感。

智能化数字化:南网计划 2025 年全面建成数字电网。一方面,数字电网是承载新 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能够加强全网感知、决策、控制能力,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2025 年南网区域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提升至 60%、57%(2020 年分别是 56%、 53%),与年初目标一致;另一方面,数字化与智能化能够有效融合,推进智能输电、配 电、用电领域升级,例如无人巡视、智能配电台区、多站融合变电站(2025 年达 100 座) 等。到 2025 年,35 千伏及以上线路实现无人机智能巡检全覆盖;获得电力指数广州、 深圳达到国际领先,广东达到世界一流,海南核心区、西部省会达到国内一流;力争多 站融合变电站达到 100 座,打造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东莞松山湖等一批智能能源示范 区。

1.4 电力市场改革,售用电侧前景广阔

“十四五”期间配用电侧投资占比大幅提升。国家电网方面预计未来五年每年将 投入超过 700 亿美元,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预计约 30-50%将投向配用电侧。历 史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输变电侧,用于配用电侧的投资占比仅约 10-20%,“十四五”期间用于配网侧投资占比大幅提升。

用电侧改革可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心。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同时实现发电侧 新能源化、用电侧电气化及电网智能化,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拉动,互相支撑。此前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电侧新能源建设最为迅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建设持 续加速。但随着新能源电力规模不断增大,大规模的新能源电力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产生了一定影响,传统电网已难以支撑新能源发电的需求。由于风速、光照是随时变 化的,而风电、光伏发电的能量大小主要由风速、光照强度的大小决定,因此风电、光伏发出的电是波动的。其不稳定的特性会导致大规模风电、光伏电站并网之后,造 成电网电压、电流和频率的波动,影响电网传输质量。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用电侧改革可能会成为电力系统改革的重心, 通过推动用电侧市场化、数字化、场景化需求,倒逼智能电网建设,进而满足发电侧新 能源化带来的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市场化电量占比持续提升。2015 年新一轮电改以来,我国从省间、省内两级,中 长期和现货两个维度推动“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电力市场架构的建立,逐步完善电 力市场体系。2021 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 37787.4 亿千瓦 时,同比增长 19.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 45.5%,与 2015 年相比市场化电量占比显 著增加。

用电领域电气化趋势不可逆转。随着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不断提升,电气 化进程影响并促进着诸多行业领域的发展。以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工业电机和多电 飞机等四大行业的电气化发展进程不断提升。以电动汽车为例,电动车占整体汽车销售 量的比例不断提升。随着电气化、移动化服务和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行 业正不断兴起,在用电场景化给相关企业带来更多新的潜在机会。

2 电力 IT 各环节全梳理

2.1 各环节电力 IT 需求总览

电力各环节分别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售用电。

发电: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水能,石化燃料(煤、油、天然气)的热能、核能以及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

输电:通过输电,把相距远的(可达数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 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和其他能源的传输(如输煤、输油等)相比,输电的损 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 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输电是电能利用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中是重要的 能源动脉。

变电:通过一定设备将电压由低等级转变为高等级(升压)或由高等级转变为低等 级(降压)的过程。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般为(15~20)千伏以下。常用的输 电电压等级有 765 千伏、500 千伏、220 一 110 千伏、35 一 60 千伏等:配电电压等级有 35—60 千伏、3 一 10 千伏等;用电部门的用电器具有额定电压为 3~15 千伏的高压用 电设备和 110 伏、220 伏、380 伏等低压用电设备,通过变电实现电压转变。

配电:通常指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直接或降压后给用户供电的网络, 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 售用电:即通过电器具消耗电能的过程,是电力环节的最后节点。

2.2 发电侧:新能源发电带来更多需求

2.2.1 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厂持续建设

2014 年至 2019 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6.9%。根据沙利文的 研究,预计到 2024 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约 3.06 亿千瓦,2020 年至 2024 年, 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7.3%。

根据《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到 2020 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 装机容量将达到 1.1 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 1.05 亿千瓦以上,实际我 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速度远超“十三五”规划,到 2019 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 达到 2.04 亿千瓦。根据沙利文的研究,预计到 2024 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约 4.77 亿千瓦,2020 年至 2024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17.3%。 发电领域投资较快增长,结构性调整明显。2021 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 设完成投资额 5530 亿元,同比增长 4.5%,其中,水电投资完成额 988 亿元,同比下降 7.4%;火电投资完成额 672 亿元,同比增长 18.3%;核电投资完成额 538 亿元,同比增 长 41.8%;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 88.6%。

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厂持续建设,一方面带来电站建设中设计软件、电站自动化运 维软件、电站内部管理软件需求提升;另一方面风光等新能源电力的并网需求增加,带 来功率预测、智能并网、设备监测需求增加。

电气的设计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电气的设计方式,一般采用 CAD 二维 设计,通过主接线图设计、平断面设计、一二次电气设计等,完成建筑物电气的设计。 近年来,政府对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大力推广,以及 BIM 软件厂商的深入研发, 让 BIM 技术在电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网和南网推进 BIM 相关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早在 2012 年初,国家电网便启动了 BIM 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2018 年国家电网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通知文件,全面推进三维 设计工作,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全面应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及建设工程数据 中心的意见》和《国网办公厅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费用计列意见的通知》。与此 同时,南方电网随着“数字南网”建设的持续推进,基于 BIM 技术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工 作也在不断深入。目前,BIM 技术在电网主网工程建设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国 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引导的发展背景下,BIM 技术也在配网工程、风电光伏等新 能源、综合能源等项目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

发电侧设计软件国内参与者包括恒华科技、永福股份等。恒华科技 BIM 相关产品 及服务在电力行业已取得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三维线路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永福股份业务包括电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EPC 总承包、智慧能源、智能运维、储能系 统集成和电力能源投资等板块,涉及电力、石油、化工、钢铁和通信等行业客户,市场 范围遍及国内三十个省份及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十几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9 年以来,随着印度、东南亚市场的兴起以及欧洲的复苏,全球光伏电站装机 有望再上新台阶。以中国为代表的光伏电站应用市场的快速增加,给光伏电站运维带来 了无限的商机。

全球情况:伍德.麦肯兹(WoodMackenzie)报告显示,到 2024 年,光伏行业的年度 运营和维护成本将突破 90 亿美元(约合 642.6 亿元人民币),相比于 2019 年的 45 亿美 元,几乎是翻倍的增长。

我国情况:根据 CPIA 的测算,2019 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系统运维成本为 0.055 元 /W/年(2018 年为 0.06 元/W/年),集中式地面电站为 0.046 元/W/年(2018 年为 0.05 元/W/年)。预计未来几年地面光伏电站及分布式系统的运维成本将持续保持在这个水平 并略有下降。以运维成本为 0.045 元/W/年,装机容量 320GW 保守计算,每年的光伏电 站运维费用将高达 144 亿人民币,市场空间巨大。

从全球主要国家的风电装机情况来看,中国风电运维市场的潜在空间巨大,未来 有望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将迅速提高。

根据各能源局发布的《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新能源电站必须于 每天早上 9 点前向电网调度部门报送短期功率预测数据(指自次日 0 时起至未来 24 小 时或 72 小时的发电预测功率,分辨率 15 分钟,部分地区要求未来 168 小时的发电预测 功率),每 15 分钟向电网调度部门报送超短期功率预测数据(指自报送时刻起未来 15 分钟至 4 小时的发电预测功率,分辨率 15 分钟)。短期功率预测数据报送与电网后,用 于电网调度做未来 1 天或数天的发电计划;超短期功率预测系对新能源电站及时发电功 率的预测,用于电网调度做不同电能发电量的实时调控。

预计新能源功率预测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根据沙利文的《中国新能源软件及数 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截至 2019 年,我国发电功率预测市场的市场规模约为 6.34 亿 元,自 2014 年到 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3.90%。沙利文同时预计,2019 年至 2024 年我国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6.2%,到 2024 年市场规模将 增长至约 13.41 亿元,其中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市场规模预计为 6.51 亿元,风力发电功 率预测市场规模预计为 6.90 亿元。

中国新能源功率预测市场中,国能日新占有率最高。根据沙利文的《中国新能源 软件及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2019 年我国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参与者包括国能日 新、南瑞继保、东润环能、中科伏瑞,市占率分别为 22.10%、17.70%、16.20%、6.90%; 2019 年我国风力发电功率预测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国能日新、金风慧能、远景能源、东 润环能和南瑞继保,市占率分别为

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市场中,南瑞继保、金风慧能、远景能源为电力行业内的设 备、控制系统生产厂商,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一体化优势。国能日新、东润环能和中 科伏瑞属于专注于发电功率预测等新能源管理领域的专业化厂商。在经营重点上,南瑞 继保、金风慧能、远景能源等企业以继保设备、风机等为主营业务,进入功率预测领域 主要系为实现其业务的一体化。而国能日新等专业化厂商在经营上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 精度更高的功率预测服务为主。

新能源并网指标纳入考核,智能并网具有强需求性。2018 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 能源局连续发布了《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和《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 划( 年)》,进一步明确了对风电场、光伏电站并网指标的考核要求,将新能 源场站功率控制系统运行性能纳入考核。为实现电力的实时平衡,电力系统需要根据整体电力供需情况对新能源发电进行有效的管控,使其具备可调性、规律性和平滑性。新 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即是用于新能源电站根据电网的要求对电力生产情况进行实时 管控。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 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系统 (AVC 系统)和快速频率响应系统等。

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是国家在《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和《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等技术规范中明确的装机容 量 10MW 以上的集中式新能源电站所需配置的基础设备,其市场空间取决于每年新建的 新能源电站数量,下游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大概率保证了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 统的市场空间。根据沙利文的研究,截至 2019 年,我国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的市 场规模约为 2.61 亿元,预计 2019 年至 2024 年我国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市场的年 均复合增长率为 12.30%,到 2024 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 4.66 亿元。

智能并网市场分散。我国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市场的参与方较多,除国能日 新外,南瑞集团等电力行业的主要设备及控制系统厂商均为市场参与主体,市场较为分 散。

智能化监测系统在风电行业中逐步获得广泛应用。风电行业具有设备运行位置高、 设备维修费用高、日常巡检难度大、现场工作人员易流失等行业特点。近年来,随着风 电机组故障或事故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案例逐年增加,风电机组的状态监测 与故障诊断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使用有线监测系统可有效实现对风力发电机 组远程集中实时监测,提升设备监测和管理智能化水平。

风电监测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蕴量巨大,近年来日益受 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能源理事会(WEC)数据显示,全球陆地风能资源超过 1 万亿 千瓦。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1)预测,到 2030 年风电年新增市场达到 145GW,累计市 场达 2110GW;到 2050 年,年新增市场达到 208GW,累计市场容量达 5806GW。随着各国 风力发电产业不断受到重视和持续发展,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产品未来在该领域市场空 间广阔。

国内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容知日新等。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公布的数据, 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 1,966 万千瓦、 2,114 万千瓦和 2,678.5 万千瓦。根据容知日新招股书数据,容知日新 年对 应的装机容量分别为 515.58 万千瓦、610.06 万千瓦和 925.50 万千瓦,市场占有率分别 为

随着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厂持续建设,电站内部管理软件需求也将提升。

国内市场参与者包括远光软件、国网信通等。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系统软件大部 分由国外知名软件厂商提供,近年来,随着国内软件企业实力逐渐增强,市场竞争日趋 激烈,国内厂商逐渐崛起。

远光软件:在国家能源集团,完成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推广建设,实现了对 1400 多家单位的全覆盖,开创了能源行业全栈国产化资金系统大集中应用先河。

国网信通:产品线涵盖了信息通信产业链各环节,拥有大量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已经形成底层算力资源和上层应用服务的全方位产业布局,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信 息技术服务。随着国家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以及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通信 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云网资源是基础,应用服务是关键。公司已具备“云网融合”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可以充分发挥“云”和“网”的协同效应,竞争

2.3 输电侧:调度与监测需求

2.3.1 特高压投资加大,设计软件需求增加

我国仍需建设以高压、特高压为主的长距离坚强输电网络。我国风力、太阳能等 非化石新能源与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一样,均集中于工业不发达的三北地区,而工业 发达用电量大的区域集中于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发电和用电区域的不协调促使我国仍 需建设以高压、特高压为主的长距离坚强输电网络。国电提出将于“十四五”规划期间 新建特高压线路“24 交 14 直”,涉及线路长 3 万余公里,总投资共计 3800 亿元。相较 “十三五”规划结束时国网“14 交 12 直”共 3.59 万公里的规模翻倍。

特高压投资加大,输电线路建设加速,将带来相关设计软件需求的增加。

2.3.2 电力交易需求增大,调度系统复杂度提升

目前我国电网调度系统一般分为五级分层调度管理,分别是国调、网调、省调、地 调、县调。电网调度基本原则: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

电网调度复杂度提升。随着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快速建设,电力系统的结 构形态和系统特性収生重大发化,相应运行控制和管理模式将产生根本性发革,这就对 大电网一体化控制、清洁能源全网统一消纳、源网荷协同亏劢、电力市场化的支撑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度系统复杂度提升。

传统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由厂站端和调度主站组成基本框架,虽然实现电网实时 在线监视控制、优化电能质量、电网调度管理的数字可视化应用,只注重于电力系统的 数字化表达和自动化运转;但是信息是单向仅面对电网部门,从发电到用户之间缺乏信 息共享。而智能电网以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为导向,注重于以更友好、更灵活的 方式去适应变化。智能电网在传统调度自动化基础上,综合利用快速量测、信息通信、 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整合各种生产及运营信息,面向电网调度全方位业务 和调度生产全过程,实现建模、分析、决策、控制、计划和管理全方位智能化,形成安 全防御、经济优化、高效管理三位全新的电网调度体系,保障电网更加安全、经济、优 质、高效、环保的运行,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国电南瑞和东方电子的电力调度系统市场份额居前列。在五级电力调度系统中, 国调、网调和省调主要参与者为国电南瑞,地调及以下主要参与者为东方电子和国电南 瑞。

2.3.3 电网运营安全性稳定性需求提升:自动监测、巡检等需求提升

我国 11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逐年增长。据国家电网《2020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 示,国家电网 110(66)KV 及以上输电线路累计长度由 2015 年的 88.8 万千米增至 2020 年的 114.2 万千米。据南方电网《2020 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南方电网 110(66) KV 及以上输电线路累计长度 2020 年末 24.85 万千米。

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运维的需求日益迫切。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用电需求的快速 增长提高了线路的复杂度,倒逼电网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创造了海量电力 数字化市场。由于输电线路具有运行线路长、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输电线路一旦遭受自 然灾害及外力破坏,存在引发大电网事故风险,电网公司对输电线路智能巡视的需求日 益迫切。提升电网设备智能化、无人化程度,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力运维和检修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快速提升电网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力抓手。2014 年,国家电网修订了《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控装置技术规范》(Q/GDW560-2010),输电 可视化相关产品开始逐步在山东、江苏、福建等省份得到试点应用及推广。2019 年 5 月, 南方电网《智能输电线路推进路线策略》提到未来智能巡检的工作目标为实现输电线路 巡视现场作业 100%无人化,做到日常巡视、特殊巡视、故障巡视和状态监测。2021 年 2 月,国家电网正式下发《输电线路通道智能监拍装置技术规范》。

输电线路自动监测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通道可视化及本体状态监测、 无人机巡检及机器人巡检等方式。

输电线路自动监测为新兴行业,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该领域是在国家智能 电网建设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细分行业,行业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受益于国家 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战略的推进,输电线路自动监测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吸引了更多 企业进入该市场。但由于输电线路智能运维管理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涵盖了电力检测、 网络通信、数据采集与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软件开发、系统工程 等多种技术,是数学、结构学、计算机、电学、自动化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具有多 学科技术门槛,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因此目前输电线路智能运维管理市场仍只有少量 企业参与,总体市场集中度较高。

国内参与者包括智洋创新、煜邦电力等。由于电网客户对产品的安全可靠运行要 求较高,且行业企业需要根据客户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提出相应的系统性方案,因此对行 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快速响应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间以技术创新和服务竞 争为主。伴随着坚强智能电网及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持续推进,行业更加注重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市 场份额趋于向优势企业集中。

2.4 变电侧:自动化与运维需求

2.4.1 电网运营安全性稳定性需求提升:变电站监控运维

变电站是各级电网的核心枢纽,变电站智能监控建设确定性强。随着智能电网建 设的深入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全面 监测、智能分析管理成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2019 年 9 月,国家电网发布《变电 站运维班辅助设备全面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试行)》,规范要求通过在地市公司、省 检公司、运维班和变电站进行变电运维班辅助设备全面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变电站辅助 设备的监控。未来,此类电网智能监控、巡检或将成为电网系统的“标配”,与整个电网 智能化系统建设融为一体。

变电站监控运维市场空间巨大。根据中国国家电网制定的发展规划要求,2016 年 至 2020 年需实现新建变电站智能化率 100%,新建智能变电站约 8000 座。据统计,2019 年中国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整体行业规模达 400 至 550 亿元。基于国家电网设备管理部有关变电站数量统计情况,结合对变电站电压等级、变电站信息化基础水平、建设环境物 理条件和智能化配置需求等因素的考虑,若以每座变电站 50 万至 200 万的智能辅助监 控系统改造或新建建设费用水平进行大致匡算,仅国家电网近 4 万座电力变电站的智能 辅助监控市场空间可达数百亿元以上。

目前国内参与者主要有亿嘉和、安科瑞、山东鲁能、煜邦电力、智洋创新等。

2.4.2 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 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 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 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计 算机的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的自动化,使变电站内的智能设备进行相互连接 以及资源共享的实现。与此同时,还优化了现代化高负荷变电站的设计,更提高了输电的 稳定性。

根据 Zpryme 研究公司最新预测报告,到 2020 年,全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市 场规模预计达到 155.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955.8 亿元)。

近年来,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市场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2007 年变电站自动 化市场规模约为 54.5 亿元,到 2016 年变电站自动化市场规模扩大到约 72 亿元,较 2007 年增长 32.11%。由于传统继电保护、变电自动化系统非常分散,无法进行精确计 算,所以采取方法是先测算传统二次设备的金额,然后按照一定的溢价测算智能化二次 设备的市场空间。经过测算,如果按照 3500 座 110KV、220KV、500KV 智能变电站的数 量,那么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十三五”期间的市场规模约为 96.57 亿元,年均约 20 亿 元。(注:仅对 110KV、220KV、500KV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市场空间进行测算,没有考 虑传统二次设备的市场规模)。

国内市场参与者包括国电南瑞、智洋创新等。国电南瑞是国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 化领域能够提供全产业链产品和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综合实力国际领先,处 于市场龙头地位。主要产品包括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市场、 源网荷储协同控制、变电站自动化及保护、配电自动化、用电自动化及需求侧管理、电 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及充换电站运营管理等产品及服务。智洋创新直流电源智能监控管理 系统具备变电站蓄电池状态监测及智能核容、绝缘状况监测、充电装置状态监测等功能, 能够实现直流电源系统状态评估,为状态检修提供依据,提升运维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2.5 配电侧:自动化与运维需求

2.5.1 配网投资加大,设计软件需求增加

近年来,源网荷载的变化加快配电网走向智能化阶段。配电网是城市的关键基础 设施,是连接电网与用户的重要纽带。随着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和节能减排战略的加快 实施,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动汽车、储能等大量应用,配电网正在由传统的 无源网络成为有源网络,功能和形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适应 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十四五”期间电网对配网侧的投资加大。国家电网方面预计未来五年每年将投 入超过 700 亿美元,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预计约 30-50%将投向配用电侧。历 史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输变电侧,用于配用电侧的投资占比仅约 10-20%,“十四五”期间用于配网侧投资占比大幅提升。南方电网将配电网建设列入十四 五工作重点,规划投资达到 3200 亿元,配网端投资占比约为 48%。提升配网、农网供电 水平,增强电网服务清洁能源成未来趋势,十四五投资规划中配网侧投资占比明显提升, 配网侧投资占比有望达到 60%以上。

配网设计软件需求随着配网投资增大而提升,国内市场参与者主要有恒华科技等。 在以往的配网线路改造工作中,工程图纸绘制及材料统计模式是:先在 AutoCAD 中绘制 工程图,之后通过人工方式统计工程量及材料明细。人工统计的模式耗时耗力,且容易 产生统计误差,对工作效率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配网设计软件则是结合了两种方式,实 现一条线出图。

2.5.2 配网自动化监测、运维

配电网状态监测一直是配电网运维的迫切需求。配电作为电网末端,涉及到用户 用电可靠性,是直接关系用户体验的环节。目前,配电网运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配 电网分布较为分散,点多面广,且分支结构复杂,运维工作量大;②配电网深入到城区、 街道、小区,受外部影响因素多,更易发生故障,且故障难以及时准确定位。因此,实 现配电网的状态监测、异常告警与故障定位一直是配电网运维的迫切需求。

配电网自动化监测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新型 高性能的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配电网 始终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最优运行状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供电

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减少停电范围,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降低运行维护费用,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整个配电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工 作效率,改善为用户服务的水平。

配电网自动化监测、运维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在国家持续推动配电网建设改造 行动计划及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配电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但自 动化水平、供电可靠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配电网投资的稳步增长为公司配电网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国内市场参与者包括智洋创新等。智洋创新配电网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具备配电线 路故障预警及定位、配电台区智能巡视等功能,实时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大幅降低输电 线路、变电站、配电网运维难度和成本,提升电力运维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智能化配电网线路状态监测系统 IWOS(高精度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是综合利 用智能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高精度实时在线监 测中压配电网线路电流、对地电场,在线路状态发生异常改变时触发高采样录波,根据 录波数据可实现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准确定位、复杂故障过程回溯反演、线路异常 状态提前预警,有效缩短线路故障恢复时间,变“被动报修”为“主动监控”,切实提升 配电网运维水平,提高效益。

配网故障指示 IWOS 市场空间增长潜力大。要保障我国居民用电的可靠性,重中之 重是对长于 400 万千米的 10KV 输电线的监测。IWOS 产品假设每隔 2KM 安装一套,潜 在的市场规模为 192 万套左右。随着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推进,产品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参与者包括映翰通、科大智能、煜邦电力等。根据国家电网对该系列产 品的招投标统计:2018 年国家电网招标 69,382 套,映翰通中标 6,851 套,占比 9.87%, 排名第二;2017 年国家电网招标 83,394 套,映翰通中标 7,380 套,占比 8.85%,排名 第二。综合 2017 年、2018 年的招投标统计数,映翰通合计中标 14,231 套,占比 9.31%,排名第一,科大智能排名第二(占比 8.08%)。

配电自动化系统(DAS)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核心。它一种可以使配电企业在远方 以实时方式监视、协调和操作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其内容包括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 视(SCADA 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需求侧管理(DSM)等几个部分。从结构 上,配电自动化系统由配电主站、子站和终端三层结构构成。配电自动化的终端设备是 针对配网智能化设计的智能终端,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环节,通过对线路数据的分 析判断达到故障检测、故障迅速定位从而实现故障区域的快速隔离,最终提高供电可靠 性的技术手段;从配电网设备看,终端属于二次设备。

依据国家能源局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的目标,1)假设主站、子站数量未来 3 年保持 15%速度持续扩张;2)终端设备馈线终端(FTU)、配变终端(TTU)属于新兴设备,需求 有望持续攀升;而故障指示器(FLD)属于传统设备,站所终端(DTU)渗透率已经较高, 设备采购量可能持续下滑;3)市场竞争充分,假设主站、子站和终端设备价格未来呈小 幅下降趋势。综上,预计 2024 年我国配电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 194 亿元。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主站、子站环节国企主导寡头格局,终端环节格局分散。 配电是能源生产、转换、消费的枢纽,是投资加码的关键环节。配电主站系统技术壁垒 高,市场集中度较高,参与公司以国资背景为主,以 2017 年为例,CR3 高达 76%,国电 南瑞市占率达 43%;配电子站多与主站捆绑,竞争格局相似;配电终端相对来说技术壁垒较低,竞争格局更为分散。根据中标情况测算,2018 年 CR5

2.6 用电侧: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更多综合能源服务的需求

用电侧数字化、市场化、场景化是新型电力系统消费侧的主要特征。一方面,电 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用电服务核心系统、电能采集核心系统、市场及销售 分析软件、电力大数据系统等需求均会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分时电价”等电价市场 化政策的深入,针对 B 端和 C 端用户节能节电需求的智能用电和服务需求将会增加;同 时由于分布式发电的产生,微电网间的新型的电力交易需求也将会产生;此外,随着电 动车等新兴电力终端的出现,电力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多,终端电力运营服务需求(充电、 运营、收费等)预计会增多。

2.6.1 电力市场化交易与结算系统

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深化。电价水平是拉动电力需求和商业模式转型的根本驱动 力。2021 年 10 月 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 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本次改革有四项内容: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 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 定。电价市场化将从价格的层面形成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激发电力的商品属性,进一 步推动电能替代、电动汽车、清洁供暖、屋顶光伏、用户侧储能设备及智能家居的广泛 应用,使用电负荷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也会催生电力能源的相关信息化需求不断增长。

电力交易系统是推动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标志。2015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 印发《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推进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2020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印发实施《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快 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时间表及任务要求。该《意见》要求 2020 年上半年,北 京、广州两家区域性交易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交易机构中电网企业持股比例全 部降至 80%以下,2020 年底前电网企业持股比例降至 50%以下。2021 年 11 月,习近平 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 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发力,提出了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 场体系,统一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的新要求,要求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 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电力市场化交易时代开启,电力交易机构持续建设并 预计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高速发展阶段,电子交易系统有望加速建设。 绿电交易将带来更多数字化技术需求。目前已经有 17 个省份 259 家市场主体参 与,达成交易电量 79.35 亿千瓦时。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成交电量 68.98 亿千 瓦时,随着未来绿电交易的参与主体和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交易系统平台的数字 化技术支撑需求也会更将迫切。 国电南瑞等公司提供电力交易核心系统,朗新科技等公司可以提供相关结算体系。

营销系统进入 2.0 时代,有望开启新一轮建设浪潮。营销 1.0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 与运行,暴露出系统扩展能力差、需求响应不及时、迭代周期长、运营管理复杂、数据 一致性不强、数据模型标准不统一、基础硬件设备高负载等问题。2019 年国家电网推出 营销 2.0 迭代后的“营销 2.0”系统能够更好的对接多投资主体、多服务主体、多客户 需求、多业态形式,并且实现跨专业、跨领域业务融通和数据共享,电企的服务水平大 幅度提升。

市场参与者包括朗新科技、国电南瑞、东软集团等,朗新科技市场份额领先。早 在 2017 年,朗新科技核心产品电力营销系统已在山东、浙江、湖北、上海、福建、天 津、河北、山西、吉林、甘肃、青海、河南等 12 个省网公司应用,服务于超过 1.7 亿电 力最终用户,覆盖电网用户总数的 40%以上。截止 2021 年 3 月,朗新科技参与建设的能 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营销 2.0”)已率先在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上线试运行。预计 随着试点的不断成熟,营销 2.0 系统有望全国推广,迎来新一波的信息化建设浪潮。

智能电表招标量和招标额回升,有望进入新一轮换表周期。从 年我国 智能电表招标数量来看,2014 年我国智能电表需求量快速上升, 年智能电表 需求逐渐趋于饱和,招标量逐年下降,2018 年以后随着“坚强智能电网”计划进入引领 提升阶段,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电能表铺设进度放缓,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数量 有所下滑,而 2021 年前述影响消除后招标量又重新回升,招标量为 6674 万只,同比增 长 28.2%。智能电表招标额方面,据统计,截至 2021 年南方电网单相智能电表招标额为 18.56 亿元,同比增长 45.1%,三相智能电表招标额为 7.43 亿元,同比增长 62.9%,招 标总额为 25.99 亿元,同比增长 49.8%。智能电表属于强制检定类产品,预计国内 2022 年将迎来换表高峰,进入智能电表新一轮换表周期。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电动 汽车等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 电源协调管理系统。事实上,虚拟电厂是依靠能源互联网管理体系,精细化调解用户用 电,从而省下了大量电力,相当于再造一个“电厂”,为平衡电力峰谷差,缓解高峰电力 紧张提供安全保障措施。

虚拟电厂是电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新时期需求侧管理的重要载体。正是由 于大量分布式资源体量太小,无法直接参与电力批发市场获得相应的市场收益,使得需 求侧大量资源价值得不到挖掘。而虚拟电厂通过挖掘、汇聚和管理这些分布式资源,形 成规模化的市场参与主体,从而在市场中获得合理的回报。虚拟电厂可以通过代理委托 或者直接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其所属的分布式资源返回收益,使得业务具有可持续性。同 时根据市场的需求,虚拟电厂投资方还将考虑配备储能设备、分布式电源等投资选项, 从而进一步改善负荷特性,向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该市场为新兴领域,目前国能日新、东方电子等公司有相关业务布局。

2.6.5 电力交易辅助预测、数据管理等

目前 44%的工商业用户通过市场化交易购电,电力交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021 年 10 月起,国家发改委要求 10kV 及以上工商业用户要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其他工 商业用户也要尽快进入。由于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已取消,工商业用户购电主要有三种 方式:1) 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等方式直接与发 电企业达成市场化购电协议,主要以用电量较大的工业用户为主;2) 由售电公司代理 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售电公司每年与用户签订售电协议,用电价格约定方式包括固定价 格、分成模式等,由售电公司代理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发电企业处购电;3) 此前 尚未进入电力市场的用户在过渡期可由电网代理购电。随着工商业目录电价取消,大量 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以及在省内电力现货试点省份增加、省间现货市场试运行准备等 诸多因素驱动下,电力交易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国家发改委测算 2020 年国内电 能量市场交易规模接近 3 万亿人民币。如此巨大的万亿级市场,参与交易的各市场主体 及上下游企业均具备海量的商业机会和参与空间。

电力交易辅助预测成为解决各市场主体业务痛点的关键。由于电力交易体系建设 的高度复杂性、长期性、迭代性,高质量的市场交易决策是摆在所有参与主体面前的巨 大挑战。电力商品属性特殊,不可以大量储存,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呈周期性变化,而 电力的交易、交割、生产、使用都在用电的瞬间同时发生。无论对各类发电企业还是售 电公司和电力用户,在电力交易中最核心和最挑战的工作是如何完成高质量的商业决策 (仓位控制、报价报量、交易组合等),以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交易中规避风险、获取收 益。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交易规则日渐稳定和健全,影响决策质量的关键因素越来越 集中在“多维、差异、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数据,以及相对应的辅助决策工具上。

电力数字化时代,数据价值凸显。在电网的现代化和数据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的数据。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数据的战略价值越来越大。如何发电、输电和供电已经不 再是电力公司的核心能力,电力公司必须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从手中掌握的数据中创造 价值。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数字与物理系统深度融合,以数据流引领和优化能量流、业 务流。以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信息,发电侧实现“全面可观、 精确可测、高度可控”,电网侧形成云边融合的调控体系,用电侧有效聚合海量可调节资 源支撑实时动态响应。依托强大的“电力+算力”,通过海量信息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 技术,透过数据关系发现电网运行规律和潜在风险,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资源 大范围优化配置,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因此,我 们认为企业对自己系统中数据进行管理和响应的需求正不断涌现。

朗新科技前瞻性布局电力大数据业务。朗新为电力客户提供的能源大数据平台及 数据产品服务,聚焦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生产企业、电力客户各方数据应用诉求,将 电力数据与政府、企业、能源上下游数据汇聚整合、共享交换和挖掘分析,汇聚电力、 石油、燃气、水务等能源数据,引入气象、交通、金融等领域数据,面向政府、企业、 公众等对象展示,反映经济发展和行业动态、支撑政府政策决策落实。目前,朗新协同多个省电力公司建立了能源大数据中心,并发展了各种电力指数、碳排放指数等数据产 品,为政府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产业扶持、碳排放提供能源大数据支撑服务。

2.6.6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电侧信息采集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市场对终端感知设备、信息采集以及配 套的数据服务云平台需求较大,主要源于用户节能增效、环保监控的需求和相关政策引 导,获取用户侧实时关键数据才能实现节能增效。行业围绕用户需求,配合政策导向为 用户搭建能效系统、安全用电系统和环保用电监控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用电数据服 务。根据《《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国家电网将重点开展电力计量数字化转 型研究,全面建成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终端感知设备、数据传输和数据获取方式都得到很快发展。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实现用电监控、推行阶梯定价、负荷管理、线损分析,最终达到自动抄表、错峰用电、 用电检查(防窃电) 、负荷预测和节约用电成本等目的。建立全面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 系统需要建设系统主站、传输信道、采集设备以及电子式电能表(即智能电表)。国网公 司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为 100%。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逻辑上分为主站层、通信信道层、采集设备层三个层次。其中 采集设备层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底层,负责收集和提供整个系统的原始用电信息。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需要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随着下游市 场需求持续扩大,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市场空间将不断被释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市 场保持较好增长。从市场规模来看, 年,智能电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将带来总计超过 2000 亿元的市场需求,未来 2-3 年,智能用电市场预计将保持 20%- 30%的年均增速。市场参与者主要有朗新科技、林祥能源、海兴电力、炬华科技等。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 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类型。市场参与者包括东方电子、煜邦电力、积成电子 等,格局较为分散。

节能降耗为趋势,企业能效管理需求增强。“双碳”发展目标下,监管对企业节能 降耗要求提升,对此已出台“能耗双控”政策并强力执行,同时加快推动电价市场化改 革,让电力回归商品属性,电价上涨致企业能耗精细化管控动力提升,带动企业能效管 理系统市场发展。 能源管理系统助力用户实现节能目标,市场具备较大的放量空间。

能源管理系统 属于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可实现各类能源信息连接、互通,打破信息隔离,帮助管理 者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分析能源使用特征,更好地实现节能目标。自“十一五”规划明 确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后,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六大高 能耗、高污染行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各行业节能投入明显增加。数据显示,在节能减 排政策的驱动以及中国节能环保行业蓬勃发展影响下,中国能源管理系统行业发展迅速, 市场规模(按销售总量统计)由 2014 年的 514.0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979.6 亿元,年复 合增长率为 17.5%。随着企业节能环保意识提高,能源管理系统将会更加普及,中国能 源管理系统行业仍具备较大的放量空间。

国内市场参与者包括朗新科技、安科瑞等。

朗新科技——BES 智慧节能系统:以能源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支撑,通过集 成研发的 BSE 智慧节能系统,提供建筑能源管理、动力能源中心运行控制等综合能源服 务,以用能智能化管理、控制、优化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提高用电效率、减少运维人员 投入,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平均节能效率达 15%以上。

安科瑞——EMS 能效管理平台:利用数据为企业提供节能分析和新能源使用策略, 为企业微电网开源降耗提供改造方案。根据企业用电负荷特点,通过配置分布式光伏、 储能等方式扩展其用电容量,提供削峰填谷优化用能策略,将企业市电需求、新能源发 电、生产负载、充电桩等组成的企业微电网通过数字化形式展现出来,最终帮助企业实 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3.1 电力 IT 迎来向上大周期

在“双碳”背景下,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 IT 迎来向上大周期,各电力 IT 环节均会受益。

发电: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厂持续建设,带来功率预测、智能并网、电站监测与运维 等需求提升。

输电:随着电力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以特高压电网为代表的 输电网建设将会加强,电力调度系统、自动监测、巡检等需求随之提升。

变电:变电站是各级电网的核心枢纽,变电站监控运维、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建设 确定性强。

配电:“十四五”期间电网对配网侧的投资加大,配电侧相关设计软件、监测运维、 故障指示、配电自动化等需求受益。

用电:一方面,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用电服务核心系统、电能采集 核心系统、市场及销售分析软件、电力大数据系统等需求均会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分 时电价”政策深入,针对 B 端和 C 端用户节能节电需求的智能用电和服务需求将会增加, 同时由于分布式发电的产生,微电网间的新型的电力交易需求也将会产生。此外,随着 电动车等新兴电力终端的出现,电力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多,终端电力运营服务需求(充 电、运营、收费)预计会增多。

4.2 短期看发电侧,中期看输配电,长期大空间在用电侧

我们认为,电力 IT 的发展具有一定步骤:短期看发电侧,中期看输配电侧,长期 大空间在用电侧。长期大空间在用电侧。下一阶段用电侧改革可能会成为电力系统改革的重心,通 过推动用电侧市场化、数字化、场景化需求,倒逼智能电网建设,进而满足发电侧新能 源化带来的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2019年的物联网行业,政策持续聚焦在推动IOT应用落地,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等领域,物联网的应用已非常广泛。随着5G的建设被加速提上日程,11月各大运营商纷纷上线了5G商用套餐,NB-IoT和LoRa等技术持续在消防以及水电燃等应用领域渗透,5G等通信技术和物联网底层感知技术及产业生态的成熟将极大的推动下游IoT应用的发展和落地。

通过2019物联之星中国物联网产业年度评选的“最佳方案奖”的企业申报,我们可以对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应用现状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次应用方案评选主要集中在智能工业、智慧城市、新零售、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能源、智慧园区等9大应用领域。那么,透过2019年物联之星的应用方案申报,物联网应用有哪些新的突破呢?

目前物联之星评选正在持续进行中,物联网企业可以通过下方的链接报名参与评选,此外,物联之星评选的专家评委的招募以及评选的预热活动也在同步进行中。

企业参选提料资料链接:

(因提交资料较多,建议在电脑端填写资料)

(物联之星奖项将有专家评委评选而定,评委资料需审核认证)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评选预热页面,可以查看目前参与评选企业的详细资料,可为优秀的企业点赞助力。

扫描二维码,进入评选预热页面

下面是我们整理的物联之星应用方案与相应的简介。

01.炼铁大数据智能互联平台--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炼铁大数据智能互联平台通过在企业端部署自主研发的工业传感器物联网,对高炉“黑箱”可视化,实现了企业端“自感知”;通过数据采集平台将实时数据上传到大数据中心,通过分布式计算引擎等对数据进行综合加工、处理和挖掘;在业务层以机理模型集合为核心,结合多维度大数据信息形成大数据平台的核心业务,可以实现实现“自诊断”、“自决策”和“自适应”。

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是中国领先的大数据上市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东方国信就专注于大数据领域,并打造了业内领先的大数据能力开放平台。

02.京东方B7精确定位项目--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B7为了解决厂区在生产中存在的生产设备繁多,生产车间广阔,产区人员组成复杂。为实现生产工程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突破生产瓶颈,同时实现对员工的智能化管理及生产设备的维护问题,基于UWB的精准定位技术,并采用京东方自产电子显示屏,解决了以前高精度位置信息与业务没有充分结合的问题,有效的在京东方厂B7区复杂的环境内实现了人员管理,实现了物联网与工厂生产管理的初步融合。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自主完整的UWB高精度定位技术知识产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UWB国产芯片厂商,并提供多种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系统深度定制化服务。

03.工业设备数字化应用方案--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该方案主要针对工业设备(大型设备/特种设备)等设备数字化转型而设计,便于设备生产商将设备卖给消费者后,可以远程监控/管理/预测设备本体的特征情况,便于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收到通知,以及设备故障预测等,帮助设备提供商以及使用方均减少设备问题带来的损失,帮助企业快速转型以及带来后续设备服务的维保价值。

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成立较早的本地化的ERP咨询实施公司之一。汉得已由最初的信息化产品实施商,历经解决方案提供商阶段,发展为数字化生态综合服务商。

04.真趣科技化工智能管理解决方案--苏州真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真趣科技独创的钛准定位系统采用HCSLP通信技术+蓝牙定位技术,是业内首创的轻量级定位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定位系统的实施成本和周期,而且通过技术上的创新,能让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均处于行业前列。具有定位精度高、覆盖广、容量高、功耗低、实时性高、普适性强的优势。能实现人员分类定位管理、移动轨迹追踪与视频联动、电子围栏安全预警、险情一键求助、PDA点巡检管理、特殊作业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车辆及应急物资管理等功能。

苏州真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物联网领域专业提供室内外位置服务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公司重点在人员与物品定位管理方面形成了突出的产品服务能力,为医院、养老院、工业等诸多行业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

05.基于IOT电气火灾预警解决方案--中科(深圳)有限公司

本方案采用了最新的LoRa/NB-IoT技术,对配电低压线路加装新型智能监测传感器,能稳定准确地对低压线缆温度、电流、带电状态等信息进行监测,实现线路的过热、过流和失压事故报警。同时,在后台系统及运维人员移动终端呈现线路及设备的运行信息和告警信息,做到负荷监测,故障快速定位并恢复供电,能自动实现预警信息推送和数据统计分析。真正的通过自动化手段来提高运维效率,保障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中科(深圳)能源物联网有限公司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的创新型企业,专注于能源领域和智能传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致力于成为专业的能源领域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制造商。

06.机智云平台--机智云

机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工业设备物联、工业大数据和客户业务需求场景,提供行业应用开发、测试、维护的一体化服务,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产出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借助机智云开发平台,有效发挥海量开发者接入、资源弹性配置、云化部署运行等优势,促进创新产品和服务规模化应用,形成第三方云平台运营模式。

机智云,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开发和云服务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电信集团指定使能平台战略合作伙伴,2017年通过信通院智能硬件云平台可信评估。

07.青莲云工业互联网边缘安全管理平台--北京方研矩行科技有限公司

青莲云工业互联网边缘安全管理平台采用 “分层部署,纵深防御”的核心思想,构建整体安全架构,实现端到端的安全覆盖,一方面解决了工业互联网边缘设备如工业路由器、网关、DTU系统级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边缘安全问题。包括以下三个安全维度:边缘设备系统安全、边缘设备通信安全、安全态势感知。

北京方研矩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核心团队来自于奇虎360,具有10年以上企业级安全产品和大规模云计算平台研发及服务经验。青莲云依托多年来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攻防实战经验以及完整的智能硬件产品研发经验,将“安全”与“业务”无缝融合,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物联网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08.触想智能工业机器视觉检测解决方案--深圳触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触想智能的自动化视觉产品检测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对多运动轴的精确控制、面阵相机对产品进行精准的定位、捕抓高清图像,检测零件是否缺损、品质是否完好等缺陷。具有自动化、非接触、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高等优点,并对产品品质作进一步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高运行效率。该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产品检测、显微医学检验、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监视、石油检测、煤矿检测等工业监控等触控显示设备检测应用领域。

深圳触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触控显示设备类产品,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工业平板电脑、嵌入式工控电脑、工业显示器、工业安卓一体机等的开发定制服务。

09.工厂数据采集方案--上海数采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该方案通过各种低功耗电池供电的,可快速实现工业设备数据上云,方便快捷的实现工厂各种设备(电机、空压机、真空泵)、各种仪表如水表、电表、气表的快速采集,核心产品均支持低功耗电池供电、无线传输、远程配置。免去了布线的麻烦,使现场产品安装调试极为便捷,大大缩短了项目实施周期,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有效避免了后期人员去现场维护设备环节,做到远程配置,远程维护。

上海数采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数据采集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核心数据采集产品均支持电池供电、无线传输。免去了布线的麻烦,使现场产品安装调试极为便捷,大大缩短了项目实施周期和成本。

10.蒲公英工业远控互通解决方案--上海贝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蒲公英工业远控互通解决方案专注于工业场景并采用软硬件组合方式,结合实际场景制定灵活的组网方案,实现设备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等,目前已有在电站、基站、水文站、山区遥感等大规模部署案例。贝锐科技通过组合软件技术“蒲公英SD-WAN”与硬件路由器“专攻工业场景的蒲公英R300”为企业提供工业场景整体解决方案。

上海贝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连接无处不在”作为企业使命,为中小型企业用户建立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网络与网络的连接。贝锐科技为用户提供包括:花生壳内网穿透、向日葵远程控制与开机、蒲公英VPN异地组网、域名智能建站等一站式的专业化互联网服务。

11.云栖智造——数字化智能工厂SaaS+解决方案--杭州博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云栖智造数字化智能工厂SaaS+解决方案通过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双驱动,打通各个生产环节的信息不透明,实时性不够等问题,依托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阿里云数字化运营中心,能够实现海量、异构工业数据接入和建模,有效挖掘数据价值,建立满足企业需求的工业数据中台;同时SaaS化的产品能够大幅降低企业应用成本,迅速上线使用。

杭州博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杭州云栖小镇,业务覆盖全国,已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成功合作签约。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戈壁创投等顶级投资机构投资,融资金额近亿元。

12.工业物联机房/基站环境监测系统--苏州芒种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芒种机房基站监测解决方案利用全系统,解决传统工业行业客户的痛点问题,智能监测,终端无线有线智能终端相结合,实现智能终端+客户移动端+PC后台管理平台+PC端AIOT大数据展示系统+多用户访问WEB。方案系统优势在于:数据集中展示,机房状态实时手机电脑查看;手机APP消息推送,短信,邮件报警,及时掌握异常信息;进行异常工单处理;利用AIOT数据分析,智能控制调控系统;实现机房智能环控比传统节能15%。

苏州芒种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物联网感知/通讯/控制、物联AI云平台,长期专注于传感联网通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业内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

Han-Modular?系列的新增产品成为机械工程和运输应用以及Han DD?双模块的M12解决方案,利用该方案,可在诸如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打造节省空间型接口,从而缩短组装时间。其中,Han?屏蔽电源模块,用户首次可以实现屏蔽电源电缆连接的模块化和接合。

浩亭技术集团是工业连接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在全球44个国家拥有14个生产工厂和子公司。公司还生产结账区相关设备,汽车和工业系列的电磁制动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电缆、还为在自动化技术、机器人和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的客户及应用提供硬件和软件等。在2017/18财年,约5,000名员工共同创造了7.62亿欧元的收入。

14.巡检+远程专家指导方案--武汉安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该智能手电筒用于该企业全国电厂巡检任务,可对各手电筒进行实时位置监控,现场人员可利用手电筒进行拍摄、录制视频实时上传云平台;异常或紧急情况下一键呼叫或扫码呼叫技术专家进行视频会议互动;专家配置平板电脑搭配定制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远程视频指导,可对视频互动内容做记录或标识,视频内容录制后上传云平台进行存储;可对专家坐席接待服务方数做限制,实现一到多个专家坐席轮询;专家状况可查,可对专家业务能力进行考评。

武汉安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科技的高科技企业,主打品牌“目易安”,旗下产品主要有智能云平台、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电筒、智能执法仪等。

15.万群标化自主研发的塔机吊钩可视化系统--山东万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塔机吊钩可视化系统能实时以高清晰图像向塔机司机展现吊钩周围实时的视频图像,解决了施工现场塔机司机视觉盲区,远距离视觉模糊,人工语音引导易出差错等行业难题。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塔机自动视频引导仪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方式,可保证吊钩镜头实时跟踪和捕捉吊装现场,系统对摄像机的焦距、倍率、光圈、转向等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近距离的视觉效果。

山东万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通讯器件研发、环境监测设备生产、弱电工程,计算机信息服务和智慧工地建设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嵌入式数据采集设备的多项国家专利。

01.社区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康益恒科技

康益恒针对中国社区和家庭的居住老人情况专门开发基于AI技术的康养云平台和智慧康养陪护机器人,康养陪护机器人及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作为康益恒的核心产品,依托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病7个病种及其它总共18个健康信息形成健康档案,模拟医生临床思维,构建"云平台+机器人+智能终端+APP应用"高度融合的创新AI慢病大数据管理生态系统。

康益恒科技成立于2015年,致力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智慧康养综合服务云平台提供商。提供康养陪护机器人和监护终端进入社区家庭,和地产商产业协同,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护相结合的专业化机器人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02.智慧环保——网格化监测、扬尘监测应用方案--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环保——网格化监测、扬尘监测应用方案,通过网格化监测设备及扬尘在线监测设备中核心的室外激光粉尘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室外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输出精准数据,真实客观的反映当前区域的污染状况,为环境执法部门的决策及降尘、控尘措施的效果评定提供依据。

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及基于核心传感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传感技术为基础,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现有六大类五十余款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03.智慧灯杆系统解决方案--厦门佰马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路灯系统除了实现节能、环保、智能的照明系统外,还需承载以下子应用系统:环境监测、一键报警、视频监控系统,承担了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物联网感知入口和服务大众的出口,成为智慧城市前端的信息中枢,也可应用于公园、小区等小范围的应用场景,形成服务闭环,实现提升管理效能和更好地服务大众的目标。

厦门佰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工业级物联网通信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企业。产品线包括工业级无线路由器、工业级无线DTU数传终端、工业级无线网关、无线RTU、NB-IoT终端、短信Modem、串口服务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通信组网产品。

04.力维智联智慧平安社区解决方案--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方案通过泛在感知技术,实现辖区人、物、房、点、路、网等数据的全面采集;通过多维数据的融合、治理、分析和使能,实现对实有人口的精准管理、对安全隐患的精准识别、对重点人员的精准管控、对违法犯罪的精准发现、对实时警情的精准处置,有效助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由“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提升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AIoT技术的创新与“AIoT+行业”的落地应用。公司聚焦城市治理/智慧城市、4G/5G+行业、等领域,服务政府、电信、电力等行业,为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05.智慧城市之市政管理系统--躬远科技

该方案基于LoRa技术传输,实现低功耗的工作,超长的传输距离及较好的穿透力。实时监控井盖运动状态,当井盖发生翻转或移动会启动报警系统。液位探测器监测窨井内水位深度,当窨井内水深超标会启动报警系统。实时监测井内温度,记录温度变化曲线,过温报警。井内可燃气体泄露监测,超阈值报警。检测垃圾桶存储状况,并将之传送到垃圾处理中心,及时掌握垃圾桶存储状况,准确处理垃圾。

躬远科技(IOCA)是一家物联网产品和方案的服务提供商,产品涵盖:物联网云平台、LoRa传感器和基站、养老手环和消防头盔、以及各行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在铁路轨道动态监测和人员出入网管理、消防水资源管理和官兵监护、智慧园区、智慧农业、社区养老、森林防火等方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06.全域追踪助力视频警务实战应用全面升级 ——华为展厅演示项目--千视通

千视通全域追踪通过人体人脸关联、人车关联、人机关联、人号关联等复杂场景下的跨场景检索比对分析,基于多维数据融合,时空研判推演,实现跨镜、实时、快速、精准的全域追踪,让城市更加安全、便捷、智慧。通过在华为展厅的实际搭建展示落地,建设成新一代智慧警务实战系统,实现智能、融合、跨场景、收敛式研判的效果,同时也是对安防行业的树立新产品完美商业落地的示范效应。

千视通成立于2011年,深耕原创人工智能与视频深度学习技术,是国内第一家推出视频搜索产品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科技公司,为用户提供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解决方案。

07.名人故居灭弧保护智慧城市应用方案--统一通信(苏州)有限公司

该方案可以及时在源头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项目为苏州章太炎故居,共两栋三层楼房,用电保护区域为工作人员办公区、故居内部藏书室、大厅、阁楼储藏室、会议室,故居非对外开放区及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统一通信制定名人故居灭弧保护智慧城市应用方案,从用电安全保障城市安全。

统一通信(苏州)有限公司2012年成立,是国内最大的基础通信服务商之一。同时,2015年开始向物联网行业进军,依托公司强大的通讯技术实力,以智慧城市平台为理念,集交通、安防、电力、楼宇智能化为一体的物联网智慧城市服务商。

08.源建盛思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系统--深圳市源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该方案通过远程无线GPRS传输对现场温湿度、二氧化碳、PM2.5、扬尘数据显示,采用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将现场数据实时显示或者传输到远端云平台进行数据管理,以便分析空气质量污染的实时变化,与环境管理和城市建设相结合,进行统计分析规划管理,实现管理的可视化、自动化和网格化。

深圳市源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传感器技术为核心,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拥有专业研发、生产制造团队。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礼品、家电、智能楼宇、暖通空调、机房监控、智能家居、空气净化、空气新风等领域。

09.智慧城市智能井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厦门南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NPIOT智慧井盖管理系统利用LPWAN窄带通讯技术来实现对窨井盖的追溯监管,维护道路和地井安全,一旦窨井盖丢失,立即发送报警信息到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后台通过短信方式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维护人员,维护人员可根据系统上设备登记信息出产权单位,在最短时间内补装窨井盖。

厦门南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物联网技术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以低功耗物联网服务平台为基础,配套感知层方案设计与开发服务,为智慧城市、智慧农牧业、环境监测、智慧工业、智能家居等行业领域提供物联网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10.无线物联网消防解决方案--武汉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oRa+NB-IoT混合组网无线物联网消防解决方案由智能感知、广域网络、物联网云平台和行业应用平台四个层次组成。方案优势在于覆盖范围广,可大面积覆盖建筑分散的场所;端到端解决方案,简单部署,轻松实现;系统成本低,只需很少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智能报警,火灾响应更迅速,设备维护更及时;终端种类齐全,满足多种场合需求。可广泛适用于九小场所、古镇老街、校园宿舍、独居老人居所、养老院等各类场所的初期火灾报警。

武汉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开发领先的无线物联网技术和产品,为客户提供先进的行业解决方案。公司由富有创新精神的留美博士和企业家创立,在无线通信、微波射频、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方面有业内领先的产品和技术研发能力,公司拥有近四十项专利和十余项软件著作权。

11.城市重点区域TVOCs污染源排放实时监测系统--北京微点至信科技有限公司

该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高科技生物技术,实现污染气体的达标排放;同时利用自主研发的在线监测装置,实时获取气体排放数据。通过源头治理、末端监控等手段对VOCSs进行实时治理与监控。其中有机废气收集率达到90%以上。技术既降低了处理成本,又确保排放达标,实现了环保节能生产目标,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北京微点至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具备从传感器芯片至物联网云平台的全产业链应用产品体系,致力于用物联网传感核心技术打通物联网应用上下游应用。

12.全磁探伤安全监测物联集控系统--冷丘(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本方案用途属于公共安全领域,是钢丝绳设备安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钢丝绳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本方案采用有线数据通讯方式,将高灵敏度探伤装置、大容量数据采集装置和通讯单元一次性固定安装于适当部位,整个系统价格低,运行高效,操作方便,性价比突出。

冷丘(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项核心技术“铁磁性构件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对钢丝绳、钢缆、斜拉索、轨道进行精确内外部各种损伤及剩余载荷检测。

13.云上扬州智慧城市--通邮物联智慧城市开发运营(江苏)有限公司

“云上扬州”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推进基础设施统建共用、大平台融合通用、大数据开放利用和“互联网+”创新应用,实现精细化的城市治理和精准化的公共服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在扬州的落地。

通邮物联智慧城市开发运营(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物联网和云计算创新研发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并推广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搭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管控的重要手段。

14.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消防系统--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消防水系统远程监测平台,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利用各种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监测压力等数据,实时监测压力过低或过高自动报警,可及时发现管道堵塞、阀门关闭、管道破裂等异常情况,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实时传输到云端服务器监测中心,由云端的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查询、报警处理等功能,帮助用户对消火栓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公司是《超声波物位计》中国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是《物联网温度变送器规范》中国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同时还参与起草其他多个国家标准;昆仑海岸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参研参试单位。

01.美格智能在新零售领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美格智能为客户提供基于高通平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功能完整的标准SDK,客户只需要专注于外观和结构的开发,降低高通开发门槛,帮助客户快速实现新产品项目落地。方案的优点有:基于高通平台强大的Modem性能,支持全球主流频段;自主开发了双屏架构,支持双屏异显同触的应用功能需求;多媒体外设接口丰富;扩展接口丰富。

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终端及无线数据方案提供商,美格智能致力建设研发驱动型企业,公司研发基地主要设立在深圳、上海和西安,物联网研发人员规模近千人。

02.基于新零售领域的物联网连接创新应用方案--中兴视通

为无人售货机生产及营运企业提供物联网连接应用方案,打通无人货柜、无人快递柜等智能终端的通信与设备管理,实时获取设备使用状态和商户的经营状况,帮助用户实现从端到云的应用生态闭合。通过该方案,真正赋能行业,提升行业整体运营效率。方案上线不到半年时间,目前直接服务的终端用户数近200万。

中兴视通中兴通讯公司政企业务战略的重要部署,公司业务主要包含物联网业务和移动转售业务。物联网业务是中兴视通的战略业务,主要面向广大行业用户、合作方提供流量运营(物联网卡)、卡连接管理平台、通信能力解决方案等4个板块的产品和服务。

03.xLabel 2.0电子货架标签管理系统--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

xLabel 2.0是基于盤启低功耗2.4GHz无线收发SOC芯片PAN188而设计的专用于电子货架标签管理的系统。磐启的新零售货架标签(ESL)系统具有业界领先的性能及性价比,其电池使用年限高达5~8年(与刷新频次相关),且支持自动入网,还支持定时快速批量刷新,非常适用于商超、仓库、会议室管理等应用场合。

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无线通讯及物联网芯片设计企业。公司拥有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扩频通信平台Chirp-IOT,并且创新地采用多维度传输调制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的兼容主流LPWAN协议的低功耗广域网物理层芯片是唯一的可与国外垄断厂商相抗衡且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芯片,具有业界领先的性能、成本及可靠性。

04.时尚门店商品互动数字化解决方案--销邦科技

时尚门店商品互动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在服装吊牌上装置RFID标签,同时在衣服上吊装RS10智能传感器,在门店的固定场景位置安装DT20 RFID接收器,来识别顾客对产品的翻看、拿起等不同的动作,进而全面采集相关数据。

销邦科技致力于帮助国内外品牌商通过信息化革命,销邦依靠众多稳定可靠的智能硬件设备来完成此愿景,从条码扫描器到工业PDA手持终端、从便捷支付扫描终端到RFID读写设备、从商用智能AP到一体式条码打印机,从嵌入式软件开发到移动信息化系统实施,销邦构建了完整的移动物联网生态系统。

iData依托物联网、大数据、自动识别技术及RFID技术,为众多商家提供了一整套智慧零售解决方案。零售企业使用iData自主研发的移动智能终端(PDA),通过扫描商品的条码,可迅速帮助新零售门店实现顾客网上APP下单,商家“五公里范围内半小时送达”的承诺,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

iData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设有研发和销售中心,拥有高素质的自动识别技术和尖端的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团队,具备世界级的工业设计制造能力,致力于研发、设计、制造高性能、高可靠的工业级手持数据终端。

01.康利达可视化物流追踪解决方案--广东康利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康利达物联可视化物流追踪解决方案应用实现图像视频监控追踪定位,可搜索关键字,快速查找相关数据资料。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实现物流信息的可视化,包括物流资源信息、物流需求信息、物流过程、物流状态、物流控制和物流环境等的可视化,解决了流运输行业配送装卸、拣选打包、出入库、客诉响应等环节的痛点问题,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减少物流时间成本,实现物流运输行业智能化运营管理。

广东康利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物联网智能数据采集方案的综合运营商。公司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新零售、食品安全、政府公用事业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生产线改造等领域具有领先技术的经典案例,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

02.携手普洛斯,探索智慧物流园区顶层设计实践--中兴克拉科技有限公司

该智慧园区方案包括:智慧消防、水电能耗管理、自动远程抄表、租户账单管理、配电间管理、用电安全管理以及视频监控大屏;应用终端包含: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消防主机、水泵状态监测、管道压力、消防水位、变压器测温、母排测温、电流三相不平衡监测、以及视频监控大屏。

中兴克拉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兴通讯旗下唯一物联网子公司,提供“端、边、管、云”一体化平台型物联网服务;以“一张网、一个平台,N种插件式应用”方式提供各行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青云QingCloud高速公路边缘智能分析方案可以针对老旧摄像头加持AI能力,设备利旧,软硬解绑,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大幅度降低带宽成本,优化车牌识别响应速度,同时保持边云协同,云端AI模型、应用更新,批量部署,简化运维,提高效率。

青云QingCloud是一家技术领先的企业级云服务商与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通过一套自主可控、中立可靠、灵活开放的全维云平台为数字世界的高效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加速推动百行千业数字化转型。

02.长安停车城市级智慧停车综合解决方案--长安停车(西安)有限公司

长安停车从城市级交通运营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打造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的“城市级智慧停车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城市交通诱导、智慧道路停车管理、智能停车场管理、静态交通监控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等一系列智能交通产品,提供开放、互动的停车服务平台,向上可融入智慧城市,向下可连接智能交通设备,真正实现城市停车数据的互联互通。

长安停车(西安)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城市级智慧停车领域自主创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长安停车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金融等领域有丰富开发经验和雄厚的技术积累。目前管理全国超过30万个智能停车泊位,其资产规模超过40亿元。

03.识路室内外一体化智慧停车场驾车引导解决方案--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识路室内外一体化导航系统,采用蓝牙定位技术实现。识路系统支持与停车场管理系统(车位摄像头等系统)对接,将寻车机软件化,不再依赖于笨拙且稀少的寻车机,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的定位导航服务,为车主在停车场内停车、寻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精准室内定位技术研发。目前已推出识路SeekLane精准位置服务平台,广泛应用于交通枢纽、大型园区、停车场、医院、博物馆、展览馆、商业综合体等室内环境为主的场景。

04.天启卫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天启卫星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能够将天启定位、卫星通信、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等多种技术,集成式运用到城市交通管理中,主要用于道路监控调度、路段路况采集和车辆实时信息采集,完成道路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提升道路车辆通行效率,实现实时、准确、高效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由国际电联授权使用的卫星通信频率资源,以及由工信部颁发的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正部署和运营由38颗卫星组成的“天启物联网卫星星座”,致力为全球物联网相关行业用户提供覆盖全球、准实时的物联网卫星数据服务。

05.基于货车载重实时监测技术的科技治超方案--飞宝智能

车载实时称重系统的原理是基于自主研发的微压压力芯片,通过车辆静态和动态载重的变化使得感知车辆弹簧发生形变,继而通过算法精确检测载重数据,并将其上传至中控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最终在应用平台或APP端实时显示车辆载重变化,其动态检测精度可达3%以内,而这一复杂过程仅需10秒即可完成,这意味着司机和监管部门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地磅或不停车检测系统来管理车辆,超载超限也可即时上报预警信息,及时做好处理办法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飞宝智能是一家专注货车实时称重设备的研发型科技公司,团队专注车载称重研发长达五年,该系统实现了对货运车辆重量的实时监测,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SIM7920X-Au车载模组是基于高通SA415M平台的LTE-A+C-V2X下一代车载模组解决方案,采用LGA封装,最高支持LTE Cat 19连接,同时支持LTE Cat6/9/16全网通网络制式 ,下行最高速率可达1.6Gbps,同时模组内集成符合汽车网络通信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多重安全策略机制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

芯讯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为日海智能(深股002313)控股子公司,公司一直致力于提供5G、C-V2X、LPWA、LTE-A、智能模组、 LTE、WCDMA/HSPA(+)、GSM/GPRS无线蜂窝通信以及GNSS卫星定位等多种技术平台的模组及解决方案。

01.医院二级仓库管理解决方案--南京百杰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二级仓库管理子系统通过在医疗物资上粘贴RFID标签,在仓库门口加装RFID设备,可精确管控仓库物资的出入库,极大提高配送人员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本系统主要用于对各类耗材的流转、出入库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包括耗材的分类和库存盘点等,从而辅助管理人员更合理的进行物资调配计划的编制。

南京百杰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公司有领先全球的导电浆料技术,利用传统丝网印刷获得环保且具优异天线特性的印刷天线。公司结合顶尖的石墨烯材料与天线设计团队,设计可应用于各种场景的无线射频天线,成功将石墨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天线及接收器上。

02.益糯智能售药柜--深圳极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益糯智能售药柜将自动分拣与智能仓储系统结合,实现24小时售药等,同时节省门店空间,将传统门店内的货架省去,节省的空间可做其他创收项目。该产品占地8-10平方米,相对于传统售货机极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高效存取系统实现了sku数量的激增。

深圳极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I技术,IoT技术,微仓分拣技术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运维等服务。公司研发出了基于AI+IOT技术的益糯智能药诊柜,把传统药店、互联网医院和体检中心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解决居民看病难,买药难,城乡医疗不均衡等问题。

0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慧病房无线物联网应用》--昂科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该智慧病房应用主要包括患者体温监护系统和无线输液监控系统。患者体温监护系统能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24小时动态体温监护系统能帮助医护人员对术后患者、发烧患者、传染病等温度变化敏感的患者,以及感染性较高的患者提供体温监护服务,主动、实时的掌握体温变化带来的病情恶化。

昂科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长期深耕医疗信息化、物联网和智慧医院的建设,始终专注于医疗专用无线网络及医疗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医疗专用无线网络平台与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化公司。

04.基于 RFID 温感 + 区块链 的疫苗温控溯源系统解决方案--上海宜链物联网有限公司

该方案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温感 RFID 芯片及匹配的读写设备、平台进行溯源及温度采集,与数字化疫苗接种平台、疫苗物流商/运营商合作,提供精准的疫苗出入库管理、在途、在库库存查询、温度自动监控与预警、效期管理,同时将上述信息在区块链存证,改善疫苗溯源及质量监管。

上海宜链物联网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教授领军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技术转移转化公司,为国内领先的超高频传感 RFID 芯片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05.基于人脸识别的医院物联网融合管理平台--江苏瑞孚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该方案具有系统使用安全、便捷、自然和用户体验流畅等特点,通过使用人脸识别替代传统智能卡这一交互介质,真正做到无感通行。采用以人脸识别为主的集成融合平台进行管理,融合管理医院其他人脸应用及传统智能卡应用,提升医院安全管理的等级。

江苏瑞孚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物联网为应用核心,运用云计算及大数据管理,聚焦智慧医院管理和患者服务。企业为提供医院物联网的顶层设计和医疗智能卡、视频AI、人脸识别、医院智慧停车、医院后勤精细化、医院安全管理、医疗支持系统等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06.宝比万像医疗物联网移动护理系统解决方案--广州市宝比万像科技有限公司

宝比万像医疗物联网移动护理系统解决方案,专为医用客户设计,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移动应用、智能识别、RFID等核心技术,融合宝比万像移动护理系统、宝比RFID打印机、宝比移动智能终端PDA、宝比RFID热敏打印腕带等产品优势,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EMR)护理系统等无缝对接,避免人工误差,提高医护工作管理和效率。

广州市宝比万像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物联网行业领先的人员识别和物品标识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01.查情宝--深圳德里克设备有限公司

查情宝主要功能包括:母猪发情监测、最佳配种时间推荐、配种任务提醒三项,该产品有效解决了猪场养殖户的最大痛点,即用设备代替人,弥补了人工查情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和无法24小时监测发情的局限性。在实际猪场应用中,稳定将母猪受孕率提升10%,极大提高了生猪产能,切实帮助养猪业恢复产能、保障供给。

深圳德里克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用互联网技术赋能于畜牧行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旨在为终端养殖者提供一体化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

02.智慧养殖-物联网养殖环境气体检测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感闻环境提供禽畜养殖环境气体检测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结合无线物联网传输技术,采用纳米半导体材料、MEMS制造工艺,可提供低功耗、长寿命氨气体探测器。感闻智能气体探测器适用0~100ppm范围,24小时在线监测,控制浓度可从5ppm起检测报警。

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领先的智能气体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提供人工嗅觉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已开发出针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传感器芯片及相应的检测模块,在苏州建成了国内首条年产千万级芯片规模的 MEMS 气体传感器的生产线。

03.桑锐畜牧管家方案--上海桑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桑锐畜牧管家方案采用先进的数据存储服务器、微处理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防伪溯源技术,保障畜禽饲养过程的绿色全生态,从畜禽供应、养殖过程、检疫、屠宰、物流等环节一直到终端消费者实现全程信息的真实记录,且防篡改;结合智能防伪设备,实现真正的防伪溯源。

上海桑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物联网微功率无线通讯技术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物联网微功率无线通讯模块、LoRa/NB-IoT模组及产品、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云平台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04.基于易微联IoT平台的恒温恒湿灵芝种植基地--深圳酷宅科技有限公司

在越南安江省瑞山县,农户“NGUYEN HUNG SINH”使用了来自深圳酷宅科技有限公司的易微联IoT平台搭建了一个400平米的恒温恒湿灵芝种植场,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使得灵芝增产30%。借助易微联(eWeLink)IoT平台的自动化技术,整个大棚能够长期保持在一定温度和湿度。当温度或者湿度超出设置的阈值时,易微联IoT平台会自动触发关联设备进行工作,最终让大棚的温湿度回归合适灵芝生长的最佳环境要求。

深圳酷宅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为传统电器企业提供一站式智能硬件解决方案,目前累计服务2000多家中小型传统企业,在国内智能硬件解决方案行业中位居前二。旗下易微联AIoT平台在线设备数接近千万台,注册用户人数超过1200万。

05.基于低功耗广域网及数据融合技术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解决方案--北京博大光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低功耗广域网及数据融合技术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解决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农业灌溉用水的低功耗、高效、精准控制,旨在通过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伺服控制技术实现节水灌溉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北京博大光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于物联网全产业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以物联网通讯系统、感知数据平台、AI智能传感终端的研究和开发为主要发展方向,产品可用于城市应急管理、社会安全管理、市政市容管理、环境监测监等智慧城市和生产领域。

01.水电气节能控制系统--大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该方案基于大秦云IoT基础上结合能源业务应用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的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提供建筑内空调、热水、水电表远程集中监测、控制、预警、计费、调整运行策略的各种操作,节省管理成本。系统支持以历史运行数据为标准优化现有运行策略,分析能源调度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大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物联网技术研发为核心,主要业务产品包括大秦物联网服务云平台(简称:大秦云IOT), XBY系列DTU网关产品等。

02.智能燃气表应用解决方案--厦门骐俊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方案实现燃气数据定时采集上报、异常故障动态监测、远程阀控开关、阶梯计费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全面监控燃气表的工作运行状态,精确统计燃气用量,及时上报并协同处理异常告警、简化燃气设备运维机制,实现燃气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助力推动燃气表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厦门骐俊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2G/3G/4G/5G/NB-IoT/eMTC/LoRa/Wi-Fi/BT等)、物联网定位技术(GPS/BDS/LBS等)研发和应用的专业物联网技术方案提供商。

03.徐州乐园智慧集抄解决方案--杭州罗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该方案结合数据采集通信要求及LoRa网络优势,对徐州乐园70余块电表、20余块水表进行集中抄表改造,搭建覆盖徐州乐园的LoRa广域网络,解决广域网络数据采集最后一公里的通讯问题。实现徐州乐园内水、电表数据自动化采集,满足预付费业务的开展,实现电能计量应用的集约化和精益化,减少人为差错,确保电能量、用水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杭州罗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相关技术,是领先的低功耗广域通信技术开发者与物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是国内最早的低功耗物联网全联接平台与应用服务提供商,具备自主研发生产网关、模块、终端,自主设计研发高并发通讯服务器集群的能力。

01.金地九珑璧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珠海太川云社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太川云社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前瞻性地创造了“智慧社区”新概念,并在广东佛山落地全国首个3G智慧社区项目“金地九珑璧”。该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通过前端硬件产品(云门禁、云停车、人行通道、智慧树等)精准采集人口信息大数据,后端各方软件平台(U家智慧社区平台、智慧社区一键应急平台、智慧电梯物联平台等)海量服务公安综治大数据系统构建智慧社区人口信息大数据平台。

珠海太川云社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建设及运营为一体的科技型、专业化企业,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将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领域创新落地。

02.LoRaWAN智慧园区物联网解决方案--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顺舟智能LoRaWAN智慧园区物联网解决方案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为实体,集成视频安防,照明控制,WIFI覆盖,多媒体发布,园区能耗监控,基础设备联网,为产业集群带动园内各企业及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建立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系统或体系。

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深耕无线通信技术,涵盖Zigbee、NB-IoT、LoRa、WiFi、Ble、4G等领域,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物联网垂直领域硬件解决方案,涉及智能家居、智慧照明、智慧城市、智慧电力、智慧园区等不同行业 。

03.5G多功能智慧园区--扬州利优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该方案可实现现有或新建的路灯智能化管理,夜景配电柜管理,无线wifi 4G/5G基站覆盖,城市或园区信息推送,广播音乐,智能路名牌,城市应急指挥,视频安防监控,人流量分析,紧急呼叫,人脸识别,地下管网,水位监测 井盖管理,市政设施管理,一键道路喷淋,空气质量分析,污水监测管理,新能源发电站以及智慧停车管理等。

扬州利优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物联网智慧城市和云计算领域创新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推进以智慧灯杆为载体的智慧城市物联网通信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04.万佳安AI+ 视频物联解决方案--深圳市万佳安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万佳安AI+视频物联网解决方案是以智能化、模块化和集成化为原则,以云燕云平台为核心,以AI人工智能为方向,集成“视频监控、人脸门禁、车辆识别、可视对讲、访客、电子巡更、防盗报警、电子围栏、物联网采集”等子系统,实现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智能分析、电子地图、移动平台APP、数据报表分析、信息统一呈现和联动等功能设计。

深圳市万佳安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以智慧物联、人工智能、数据价值为核心,垂直于安防物联、行业物联、家居物联三大领域,依托于自主研发实时视频连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视频云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等。

05.UWB+WLAN双网合一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南京沃旭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传统园区的信息化往往是孤立的烟囱式子系统建设,数据不互通,业务难融合,长期面临着服务体验差、综合安防弱、运营效率低、管理成本高、业务创新难等痛点。UWB+WLAN双网合一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将沃旭UWB定位技术与华为无线AP结合,利用华为成熟的网络通道作为UWB定位信号数据的传输媒介,同时满足无线覆盖和定位功能,全面助力园区管理的智慧升级。

南京沃旭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UWB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开发,是 Decawave 和 NXP 在中国区的主要合作伙伴。产品涵盖 UWB 定位模块、标签、基站及其计算引擎,应用软件等,主要为安全(电力、化工、地下空间行业)和智能(工业 4.0、仓储、司法)领域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06.华正智慧园区数字化解决方案--青岛华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正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核心关键点在于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与协同,基于平台之上,横向打通园区业务子系统,通过数据融合到业务融合,为园区更有效、更快捷的提供精准分析,以可视化的图表进行信息展示,为园区管理人员指挥决策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有价值参考。

青岛华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政府机构、事业机关单位、企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主要服务内容有软件产品、平台及服务,应用开发和维护、ERP实施与咨询服务等。

07.福州软件园全新智慧园区IOC管理系统示范工程--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福软件园智慧园区IOC系统”以数字孪生的三维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理念为目标,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手段,通过直观、动态的形式展示园区各类建筑及设备的空间分布、运行状况和统计数据,实现对园区从宏观到微观、从时间到空间的全方位展示和管理,促进福州软件园从“数字园区”向“智慧园区”转变提升,极大的提示了园区管理运营水平。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以Digital Twins的理念提供智能可视管理平台,实现对万物互联的数字化世界的可视化、智能化、人性化、众创化的创新管理,是IT智能管理和IoT物联网可视化管理领域的专业厂商。

08.数字化智慧园区--杭州码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该数字化智慧园区方案运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关联车闸、人脸门禁、视频监控、烟感传感器等多类物联感知设备,汇聚基础设施、视频设备感知、人脸、车脸等各类数据,通过访客预约、园区公告新闻推送、员工考勤等园区服务以及电子巡更、物联设备监测、视频监控等安全防范多项功能,提升园区自我管理的智能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杭州码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创始团队均拥有浙江大学博士学位,专注于视频图像传输与分析,数据采集与挖掘的关键技术及智能服务机器人系统整体方案的研发。

09."创新治理 智能发展" 云森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安徽云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云森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主要通过构建智慧园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以园区安全为核心,以视频监控为基础,接入门禁控制、周界报警、电子巡更、语音视频对讲、停车场管理、人脸/车辆结构化、一卡通管理、园区地图联动、智能感知运维等系统,通过系统之间的融合关联,对园区的人、车、物进行全面的管理,加强对园区内紧急事件的预警防范能力。

安徽云森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科技大学旗下企业科大擎天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立足公安业务,专注安防与物联网技术,承担了多个公安部和安徽省公安厅的“科技强警”专项,主持和参与起草了多项地方标准。

10.唯传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唯传科技

传统园区对人工管理依赖性强,这不仅造成较高的管理成本,同时也产生了管理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本方案把智能安防、物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多个功能有效连接起来,提供园区设备管理、安全巡检、门禁管理、访客管理、智慧照明、电梯监控等服务,为用户及物业部门提供全新的智慧园区体验。

唯传科技是一家AIoT广域物联网“端到端”一站式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广域物联网的技术研发、产品供应、销售服务,拥有“云-管-端”全栈式物联网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业务范围涵盖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园区)、智慧消防、智慧电梯、智慧路灯、智慧停车等应用领域。

11.楼掌门智慧园区全生态整体解决方案--深圳中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传统园区存在服务滞后、碎片智能、管理低效、资源孤岛等问题,无法有效的服务于园区的业主、物业及用户。针对行业痛点,中正信息通过对行业的认知和探索,结合“楼掌门”智慧楼宇生态平台,形成了一套功能完备且独具特色的智慧园区全生态整体解决方案,方案包括:规划设计、集成建设、生态平台及运营服务。在平台方面,LZM-IBE(INTELLIGENT BUILDING ECOPLATFORM)智慧楼宇生态平台涵盖XoT物联平台、智能楼管平台、运营服务平台和全景大数据平台。

深圳中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助力传统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自主设计研发“楼掌门”系列产品,构建基于AI人工智能+大数据+超级服务(ABS)的智慧楼宇全生态平台(LZM-IBE),赋能楼宇生命力。

评选预热: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进入文末原文链接),进入评选预热页面,可以查看目前参与评选企业的详细资料,可为优秀的企业点赞助力。

扫描二维码,进入评选预热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分析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