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主张无为避世吗?

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庄子隐居不仕。道家成为隐士的代名词,真实是否如此?本文将论证道家并不是纯粹的追求避世,避世只是因为理想实现不了,保身求道的方法,而一旦时机成熟,道家应该积极入世,推进社会进步。道家的无为并非消极的无为,而是无为无不为。道家崇尚的个人主义也是为了获取幸福,并且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福祉。

《道德经》里,老子反复表现出对社会热切的关注,文中多处写了国家兴衰存亡的道理,教导大国应如何治理,小国该如何生存,此皆是入世之语。例如“爱国治民,能无为乎”,“治大国,若烹小鲜”,“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如果老子对社会不关注,只是主张避世,为什么会给出这么多治国之策?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关心社会且持救世之方的老子离开周室,出函谷关了呢?

太史公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老子知道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实施,于是便翛然离去,这是道家与儒家的最大区别,前者可行则行,该止则止,遵循自然条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道德经收篇之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什么是为而不争,我做了,并非要公示天下,不求名声,默默而为,无为只是表面现象,就像一条河,看上去没有变化,实质却一直在流动。

老子留下5000字,把他治理国家、治世修道的哲学留给后人,这就是为,并非消极无为。“为”或是“不为”在于时间与机遇,可以是动态的为,也可以是静态的为;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行动。庄子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与老子持有相同的观点。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人世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孔子见楚狂接舆的故事记录于庄子与论语,为儒道共同接受。道家的选择是天下有道,圣人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保全自我。这里,道家的思想与孟子殊途同归,“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两者的交叉点体现在儒道两家的共同经典《易经.乾卦》,“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只是儒家更倾向于杀身成仁,而老庄以保身为基础。这是无可奈何的状况,并非普遍行为准则。

庄子生活的年代,“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公孙丑》(下),性命朝夕不保,又如何实现抱负,只是白白牺牲性命,所以庄子问楚王派来聘他为相的使者,想成为死了被供奉的神龟,还是摇着尾巴活着的泥龟?

《庄子.秋水》为了名声身遭屠戮的比比皆是,“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老庄都是反对无畏牺牲《庄子.胠箧》。庄子提出的保身是有条件的,而不是任何时候都只是个人主义,更不是孱弱怕事。庄子提出死生一致,外物、外天下,怎么会贪生怕死畏畏缩缩了?只是在战国,实现理想无望,保全生命已经是不容易的。

“劝君莫谈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灰”,生命是最可贵的,不可随便成为他人的棋子。“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爱自己才能爱他人,然后才可能帮助国家治理,使得人民生活安乐,实现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理想。

综上所述,可见道家并不是一味地坚持出世,不参与社会事务,只是需要看机会与条件。“内圣外王”是庄子首先提出的,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外王之道失传,但仍应是道家的最高目标。清平之世,正是积极入世的好时机,把个人的修行用于成就社会。

《庄子》是讨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著。我觉得庄子想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本文是读《庄子》的心得感悟,欢迎阅读。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而可喜,面对死亡来临而可怕。那情形,该像路边的野花,庄子对妻子的去世就“鼓盆而歌”。真人不易,学者说儒家教人入世,道家导人出世,曾经,至亲的人离世,让我感到生命无奈,生活疲惫,很多时连“世”也分不清,混混沌沌,顾此失彼,随波逐流,以为明了的事多了,却是越发失了方寸和方向。我翻开书,参照已心。

有时,成年人比少年成熟,是成年人多经历了几场葬礼。生死是庄子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的,生死纠集了一切利益所在,物质、精神、爱憎,是人就逃不了。朋友学佛,说人世是苦难的集合体,要历无数生离死别,得失祸患,来日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下世不要为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庄子也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乎。”所以庄子说,我们要懂得“顺应”,去面对,当你已无能力握着的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时候,去放开。世上没什么是理所当然,或是横加于人的。多经历了葬礼,我懂得无论对人对物,如果只去忧患失去的悲哀,而不感恩曾经相遇相守的幸运,那去到哪个世界,也并不能真正快乐。有人问佛祖,什么是佛?佛说,无忧是佛。原来,现在脚下的土地,也可以是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与众不同的生命力量。生命在思潮里庞杂,回归自然便直观,生命是八个数目字和一条小桥,像德兰修女1910—1997,周1898—1976,在看这篇的人,生命尚缺四个数字。我是人类社会的瑰宝,也是大自然的一棵草,我笑笑自勉,能踏上小桥赏过风光,“活好当下”活出真我就不“悲乎”。

何为真我?生活的本原,生命的本初,愿望的本真,书里娓娓而出。外面实在太吵了,在信息、物质、欲望膨胀的今天,滋长出原始森林里蔓藤一样的人际网,已天天疲于奔命,却发觉满足更难,快乐变小。“心为形役”原来心被外物奴役着,心当然是高兴不起来。是时候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声音。见过有种培训课程,学员要每日停下来和自己的手手脚脚,耳朵肚子身体各部话,关心它们过得怎么样。这近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公于庄子的观心入门。“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庄子说的耳聪目明,不在于听得、看得有多高远,而是能听见自己的声音,看见自己的心。心要见,必先静。“水静尤明,况精神乎,圣人之心静乎。”水能映本文来源:照天地万物,是水清静的时候,风浪大作之下水映不出东西,人心亦然,心湖急流暗涌,世界万物也照不进人的心。

“庄子把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叫善养生者。”以心为镜,才可看清现状,联系过去,看到未来。“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闭上目,静静的,我问我自己的心,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梦,怎样努力过?你心里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幅画卷?“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懂得生命真谛的人,不会花时间在不该当的事情上,不会因为执拗、较劲追逐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于丹老师说,为了娶绝色女子,为了虚荣嫁给富商,离开了爱情,于是此生与他(她)错过了;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一撮米,结果猴子给逮着了。“丧己于物,失性本文来自站的领头羊于俗,谓倒置之民。”将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心分开,以心为镜照见自己,再去思索问题,我看到了前面的清朗。“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他的生活状态。”且好的心态,比生活中好的技巧和技艺重要,像运动员往往场上显不出场下的好成绩;搭在板凳上的板条我可以轻易走过,但横到悬崖上就我就却步了。静心达而见心,心能“以天合天”,能以一颗的心,以规律迎合规律,忘利忘名忘我,做事做人都会游刃有余,做得更好。

书禅明了一种“道法自然”的生命状态,以真求真,以真发现真,“大道合乎自然”是庄子所有理论的核心。“大道合乎自然”,不是人们平常断章取义的无为、懈怠、隐世避事,“大道合乎自然”我们才能最后获到大自然里“和缓的凝聚力”。天地运行,万物更迭,四时有序,生生不息,正是天地间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大圣大哲,能聚贤纳士传授至理,是他们不可或缺地拥有和缓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五千年泱泱大国,骨子里就是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团结共济和谐发展,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里不息不灭。“和缓的凝聚力”,让我们的心恒久澄静清明,精神有了足够的强大,便能找到自己心的大道。

静而观己心,洞明规律,勉力,顺应!

读《庄子》心得感悟范文2

《庄子》是讨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著。我觉得庄子想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要老从一面看问题。自以为是也是一种极端,以一技之长为耀也是极端。世界是和谐的。人与人也应是和谐的。

所谓的“坚白论”,山人以为,讨论的两派其实已经不是在讨论同一问题了:一个论述某物有何种属性〖即白与坚〗,另一派则是论某特性〖即白与坚〗是该物特有的个性还是许多物质都可以有的共性。

事实上,我们往往看到在许多争论中,所谓对立的两派,追溯到本质上,自己都不知道在争论什么。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个对立的阵营,争论、对立几十年。可是有谁能说清除什么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呢?

其实,综观中国的哲学,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非常现实。对于那种“万物起源”、“谁创造人”等等之类扯不清道不白的问题采用回避的态度。对于大自然则采用接受它、并与之相容的态度。不追求绝对、不走极端,只求中庸。而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山人认为是受西方影响而来的。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就是试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例子。而中国的医学、气功、养生之道等等则是顺其自然、接受自然、融于自然的例子,典型说法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许多人把庄子与道家放在一起,与儒家相对。山人以为,儒家侧重与社会及社会体系;老子强调人与自然;而墨家则重客体与其自然属性;反观庄子,则是这些的融合。只是墨家的论点采用的较少一点。而过多地将儒家、老子相容。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是一种和谐的共存,无主次之别。这也是与儒家的最大不同。在儒家中,要有等级之分,要有对自我的克制(这一点又与“无我”相近)。

自然了,从当政者的角度看,儒家是有利于朝廷的。但庄子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因此,儒家成为封建社会中的主体思想而被当政者大力提倡。可是同时,庄子的思想又作为主要的旁支而存在,没有收到异常的压制。而法家因为是强调客体、鄙弃主要因人的主观而形成的社会体系、结构,从而无生存之地。

读《庄子》心得感悟范文3

《庄子》一书的大名如雷贯耳,我早有耳闻,可惜我买来之后却将其束之高阁,直到近日才有空拜读。而在读完整本书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开篇的两章——《逍遥游》和《齐物论》了。鄙人认为,这两篇才是庄子思想的精髓,所以我的感想主要针对这两篇内容。

先说说《逍遥游》吧。开篇那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虽早在高中就已背熟,但却不知他通过描写大与小的区别,以卮言为曼衍,道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种看似无理细看却惊为天人的语句。是呵,所谓的声名,所谓功绩,不过是你们世俗人所认为的,而圣人、神人根本就不在乎这种世俗的看法。庄子也正是借这一点,表达了自己不愿被世俗拘束,超脱于物外的逍遥。而其后所说的山之神人不食五谷、以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湖、以及树之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均体现了这一观点。读完之后不仅感叹,庄子果非俗人也!

然而庄子的无为避世并不是因为他的无能。恰恰相反,在《人间世》篇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通世故、练达人情的庄子。而他正是悟到人世间这些迂曲、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才臆想出了一种”逍遥“世外的消极思想。

而在《齐物论》中,庄子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异于常人的世界。从一开始提出的“吾丧我”的境界,到后面天籁、地籁、人籁的描述,都在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后,著名的”庄周梦蝶“更是体现这种物我的合一,是一种无我的境界。恕我才疏学浅,无法从其窥得更深的意义了。

虽然庄子的看法受到时代的限制,但其飘然洒脱,逍遥自得的生活态度确实在哲学上达到了一种令人仰视的高度。

读《庄子》心得感悟范文4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消息:韩国联合通讯报道,韩国钟路学院对全国18所高校2000年至2006年考试论文的考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国古代名著《庄子》,在这些大学的高考论文题中出现过9次。其中高丽大学和庆熙大学先后两次在考试题目中引用《庄子》。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说作为一名教师,一位家长,我觉得都应该去读读这本书。于是在假期翻阅了此书,感到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本书介绍给大家,谈一下自己一点肤浅的感悟。

《庄子》流传至今共有三十三篇作品,其中“内篇”是七篇,有“外篇”十五篇,还有十一篇是“杂篇。我们都知道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远。

庄子有一种观点,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意思就是水什么时候能够照到天地万物呢?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就是水是安静的时候。正如人们常说的“天地之鉴之,万物之镜也。”这样的心对于世间的万物既不逢迎,也不拒绝,安安静静,坦坦然然地去接受,去反射,去照见而已。这就是庄子一直都提倡的人心一定要自然,不要有很多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锤炼,我也很认同。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马蹄》,正是此观点的诠释,这篇文章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纥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就是说马的蹄子可以踏霜雪而飞奔,马的皮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草喝水,自由驰骋,蹦蹦跳跳,欢欢畅畅,这就是马的本性。但是伯乐出现了。伯乐说:“我善治马。”他是怎样对待马的呢?书上说他要修剪马的鬃毛,对马蹄子要烧治,要削刻,要烙印,给这些马勒上马嚼子,捆上脚绊子,关进马槽里栓住。等伯乐做完这些的时候,他的马十有二三已经死了。但这些还没有完,伯乐还要训练马。他要让这些马饿着,渴着,奔跑,驰骋,编队整齐,步伐一致,前面有马嚼子勒着,后面要有鞭子赶着,到这个时候,马已经死伤过半了。

其实,庄子的这篇文章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伯乐虽然是一个善于发现骏马,训练骏马的优秀人才,但是庄子认为,伯乐恰恰是伐害马天性的最大杀手。在庄子看来所有这些外在的雕琢治理,实际上都违反了自然的本性之意,也就是说,每个生命都要求得到尊重,也应该得到尊重,所以庄子说:“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就是说我所说的耳聪,不是说他能听到世间所有的声音,而是他自己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我所说的目明,不是说他能够看见世间所有的事物,而是能够看见自己。庄子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恬淡清净,以淡漠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你就可以保持一颗健康的,恒久的心。其实,对人,对马,对植物,甚至对自己,我们都应该以一种静观之心去尊重真正的物性。

我们可能都听过三个小金人的吧?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故事是说有个国王得到了三个进贡来的小金人,这三个小金人形态一模一样,重量也是分毫不差。国王就问:“那这三个小金人哪个更好更贵重呢?”众臣是鸦雀无声,后来有一个睿智的大臣拿来一根草,把草从第一个小金人的左耳插进去,结果从右耳出来了;第二个小金人是,草从左耳朵进去,却从嘴里出来了;第三个小金人,草也是从左耳朵插进去,结果掉到肚子里,不出来了。这个国王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第三个小金人最贵重!”

其实这就像是我们的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过于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听到的言辞、消息、故事、道理太多太多了,左耳进,右耳出,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情形,根本就没有经过大脑。第二种是进了耳朵,从嘴里出来了,听见什么道听途说的消息,信与不信都去传播。而第三种人,从耳朵进去,落到肚子里,再不说话了,这是一个沉默的人,但他是一个有辨别的人。他能够了解自己的愿望,对很多东西不热衷,不逢迎,而以一种沉默的姿态让自己“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人生的本性,就是不受到社会的雕琢,不违逆内心的本真,看清晰心中的愿望,真真实实地走自己的人生路。

读《庄子》心得感悟范文5

为什么学生一读到现行中小学教材中的涉及到庄子思想的文章就说读不懂?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舒服反而觉得心累?为什么中国人在祝福别人是时,常说“长命富贵”?为什么中国文人都有山林情结?……如果要寻求答案,可以读读《庄子》。

庄子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的思想,虽然不是正统,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到处都有庄子的影子。庄子的思想庞杂,也有许多矛盾之处。主要思想可以归结为齐物论和逍遥观。

齐物论有三个方面的意思,生死一样,没有是非,物我一体。庄子强调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他认为人和物是一回事,都是气聚而成。人死了,就是气散了,气会变成另外的物。庄子把生和死看成是一回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知北游》)

没有是非,今天就有现成的例子。把顺德改成佛山市的一个区,不少人都认为这是胡来(非),那是因为市民只从顺德本位着眼。如果将目光放到全省或全国,就会觉得这种做种法是对的(是),是与非有什么区别呢?前天,中央电视报道黑熊伤人事件,对黑熊是杀还是保护,专家的观点和村民的观点绝然不同,谁是谁非也没有定论。

对环境的破坏,无异于自杀。这是我们的共识。庄子认为天地万物与我是共为一体的,他在《大宗师》里说:“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把人从拘束的形体中解放出来,真正与宇宙同体。当人把对死生的观察点从个体移到超越个体的另外一个更高的、更普遍的存在时,死生的界限就消失了。

也就是说,当人把个体与整体结合在一起时,人就超越了对死的恐惧,是非没有了,物我的界限也就没有了,人类从另一个层面上获得了自由,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

在《逍遥游》、《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中,庄子提出,要达到彻底的逍遥,就要做到“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将功名去掉,一点也没有挂念,悠然自适的生活,“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就是要过天然的生活,自任自适如不系之舟漂流于人生的大海上,在可悲的命运中愉快地渡过去。这就是逍遥了,这就是解放自己了。当一个人理性地把自己和一个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宇宙结合在一起时,个人的存在也就是一种无限。这样,胸襟就会变得宽广,人生的得失祸福、穷达贫富无足萦怀。世俗纷扰没有了,只有内心的宁静。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所要求的不过是鹪鹩和偃鼠一样的生活而已,只要摆脱了世俗观念和事务困扰,人就逍遥了。清静无为,清虚寡欲,不以外物为思想的对象,注重个人内心的修养,就达到了“至人”的境界。就可以逍遥了。

庄子的思想是承老子而来,他的理想是追求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读《庄子》也不失为认识世界的另一法门。

读《庄子》心得感悟范文6

今日偶得《庄子》一书,静而读之。渐知庄子概况。虽在上学时亦对庄子其人略有懵知,然知之不详。近读《庄子》一书方有更深的了解。庄子名庄周,其人大约生活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据记载庄周住在贫民区、生活较为贫苦,靠打草鞋维持生计。有一次曾向监河侯借米,甚至穿补丁的衣服去见魏王。自称生不逢时,贫困交加。其为人虽重金聘相而不就。却与当时名家惠施等人来往,共讨学术上的问题。

《庄子》又叫《南华经》,它是先秦时代的作品。一般认为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集。现存共三十三篇。分成内、外、杂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据学者研究内篇七篇基本思想较为统一,相互间有一种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可视为庄周本人的作品。外、杂篇无论思想内容还是文字风格皆不尽统一,非一人一时之作。可视为庄周后学的作品。但总的概括来看,内、外、杂篇之间也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

根据历史记载《庄子》一书,在先秦便有流传。不少名人学者都读过其书。并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如:荀子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段评价“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实,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儿不知人”。书于秦朝初年的《吕氏春秋》中也引过庄子的一段话。其中写到“庄子曰:以瓦注者巧,以锔注者战,以黄金注者殙。其辞一也,而所有殆者,必外有所重者也。外有所重者泄,盖内拙。”这段话虽与该书文字略有差别,但文意一致。在史记中、在汉书中,都有引用或对《庄子》一书的评价。可是《庄子》一书应该是在当时的知识者中间可以读到的。

在《庄子》成书以后历代学者对其有很多的研究。如晋朝武帝时司马彪较早地注释了《庄子》,唐人陆德的《经典释文·序录》。目前所通行的本子是晋太傅主薄郭象的注释。共三十三卷、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一子在魏晋时期大为流行。因此时期道家思想很盛行,而《庄子》一书被列为“三玄”之道。很多著名玄学思想家如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等,都是庄子思想的者。所谓“三玄”是指《庄子》、《老子》、《周易》。

《庄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道为本。(2)安命无为。(3)逍遥而游。(4)万物一体。(5)体道求真。以道为本是《庄子》一书的基本观点。把“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根,这一点在书中处处透露。在《知北游》篇明确指出:“昏然若之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蓄而不知,此之谓本根。”所谓“本根”,不仅是指产生万物的根源,而且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据。而“道”作为天地万物之本根,具有绝对性、永恒性、超越性、普遍性和无目的性的特点。而且还是人的最高认识。安命无为的思想乃因成书的时代处于战国时期。连年的战争,人死生无常,心神不宁。更体现了人们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渴求,和人们心底深处对生活于安静、乐观、悠闲的向往。逍遥而游是该书所倡导安命无为的思想,走向极处便是无目的、无追求的境界。即逍遥而游的境界,在书中更有明确的篇章具体描写。如:《逍遥游》、《人间世》、《大宗师》、《应帝王》等几篇先后讨论了逍遥而游的问题。万物一体是读书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较为独特。其中不仅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精神,而且具有一系列深刻的关于人生与社会的论断。体道求真书读书以道是生天生地的世界根本,又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最高真理,人处在必然性即命运支配的社会之中,只有安命无为,才能求得真正的生活方式,而只要实现心灵的逍遥而游,便可以达到无情无心的境界,实现与万物为一,与道为一,与天地合一。从认识意义上说,这个逍遥而游的过程,也就是体悟道的存在及其意义的过程,就是由凡人走向真人的过程。体道求真即体悟道的存在及其意义,走向真知与真际,是实现逍遥自适,安闲自由的必由之路。

该书是先秦时代的作品,其中所含的思想内容及历史影响是丰富而巨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许多思想观点对现时代仍有其意义和影响,该书中所讲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与现代环保主张有一些相同之处。都有顺应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的观点。所倡导的无心无情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时间观念加强了。同时减少了生活中精神享受的成分。各种危机、精神的烦闷不断出现。而无为的生活观念却能给现代人们带来一些启示,这也是现代许多社会现象。心理学家都把拯救现代人的灵魂作为最重要的研究之一。

总而言之,通过对《庄子》一书的阅读,使我对庄子有了更深的理解。此书所包含的丰富思想理论,非一时所能理解、明知,纵读千遍亦时有收获。同时亦感慨古人思想之深奥。中国古的博大精深。我辈之人更应加强国学的学习,发扬国学,弘扬国萃。为国学的发展增一分光、添一片瓦。

读《庄子》心得感悟_读庄子文章的感想相关文章:


三年前,我喜欢上了一个男生(是我一个室友)。

相处下来,既不冷淡,也没有过分热情,即不死板,也没有过分随意,真是如沐春风。

其实,我觉得这是他的天性,我称之为 “无为”;见过他之后,也许都会被他的风度迷住。

他的 “无为” 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得特别自然,让人感觉他毫不费力。这不就是我们想做到的 [神如] 嘛!!!

神如:就是不用意识去控制,完全是下意识的,与自己,与环境,与他人。

无为 = 神如,无为是道家的说法,神如是心理学的概念,我们的 [无为] ,就是 [神如]。

神如:就是不用意识去控制,完全是下意识的,与自己,与环境,与他人。

我之所以特别喜欢,也是有原因的。

我在中学时,有俩次被说是 绅士,当时老师在班会时说的,我顿时没反应过来,怎么说呢,受之有愧。

其实我是经过大量练习的:

  • 背诵过许多经典、学习礼仪;
  • 知道鞠躬时腰要弯到什么角度、蹲姿、坐姿;
  • 进入房间怎么迈步,而且要坐得笔直;
  • 老师和我沟通之后要说谢谢;
  • 用纸擦嘴,不在纸上留痕迹;(好像黑客打字都是无声的)

这些基础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达到文质彬彬的状态(因为经过大量训练,最后做出来就很自然)。

这个状态,就比那些一进房间都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生怕自己握手的姿势不对,每说一句话都字斟句酌想半天的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正是因为经受过这种训练,我感觉,我很大尺度是“伪君子”;因为我少了一份天然的灵气,这份灵气不是努力训练能做得到的。

想起来,我现在觉得这压抑了我的天性,不然我可能是一个勇者、也可能是个疯子、一个霸王、一个熊孩子,这没什么不好,这才是真实的我,不是吗 !(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其实,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某年级课余的时间,和同学玩弹珠。一个人跑过来,把我的弹珠都弄没了,当时,我开始生气了,而且感觉自己是正义的。

可下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性格:“TA(也就是我) 又要发疯了”。

顿时,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

原来,我在同学的眼里是个只会发疯的家伙。

我真的改变了,这一路都不再疯了......


绅士,我没风度;君子,我没气度;暖男才对呀,也许我暖着却到今天才发现。

我对人特友善,我想找人一起健身一起学习一起玩的

每天我俩单独交流,比如你要考 GRE,要早起,没问题啊,让我每天叫你吧。


你要理解大脑有俩种模式:

自动驾驶模式的特点是很快,例如你驾驶汽车遇到突发事件时猛踩刹车,这是个自动处理的动作,包含了反射、本能、直觉、冲动。

主动控制模式则显得有点儿慢,但TA需要深思熟虑,你需要调用经验、记忆、分析、理性。

  • 一位男士买个一两千的手机会研究来研究去,买只几万、几十万的股票却不用脑子;
  • 一位女士选件裙子能跑几十家店,选个老公却用不了三分钟。

如果不是三观不同,就是没有让大脑处于正确的模式......

  • 无为:以 [自动驾驶模式] 为主导的状态,行为是自发的,动作特别自然,一种忘我体验;

达到了无为的状态,天会给你一个回报,一种光环。

如果 TA 有了,身边的人就会自动被吸引 —— 不用搞什么奖励和惩罚别人就爱听 TA 的,人们在 TA 身边就感到特别自在,特别信任TA ,愿意亲近 TA,就连鸟兽都对 TA 好。

可能您会觉得这很玄,我在中学时的确有这种经历:

  • 很受欢迎(有一次,我被抽中唱歌:全班都涌上来了,站成一个半椭圆,做坏事还有人维护);
  • 喜欢修心、哲学、佛学,喜欢智识生活;
  • 无为 没有认识,也许一些东西您真正想追求的时候,就是您永远、永远都追不到的开始;

古人的修道,不是为了纯情的道德,而是一种力量的加持:获取法力

道家、儒家、都在追求 “无为”,只不过他们方法不同罢了:

  • 孔子和荀子认为必须经过艰苦训练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
  • 老子认为无为是人的天性,人只要发掘自己的天性,跟大自然和谐,就能达到无为;

古人是如何做到 “无为” 的,你想不想看看他们的具体做法?

学了古人的眼光,再去看古人的作品(如《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也许,会有一点通的感觉。


其实我从小就练习各种礼节礼貌,就是借鉴于孔子。

孔子认为要想达到无为,就得让 道德和善 深入人心,是人的一部分,就好像是一种肌肉记忆,是 以 [主动控制模式] 主导的状态

孔子认为 以 [自动驾驶模式] 主导的状态(人的天性),就如同野马和洪水,绝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使用 [主动控制模式] 加以控制。

一个动作要成为一种肌肉记忆,您说这个动作要练多少遍 ?可能很多......

因此,孔子的做法就是 勤学苦练,练的是一整套大周王朝的礼仪和文化。

过程很艰辛,而且如果被培养的人不是真心向往,练出来也只是一个伪君子,君子可能是 10 比 1,9 成是伪君子,或者说,对比君子少了一份灵气。(不过,你要是有成长性思维,就明白,伪君子也是很可能会成为君子的,需要时间和悟性)

孔子到七十,才大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那就是他的所有欲望都已经变成好的了,那就根本无需限制自己的欲望,想干什么就可以去干什么,反正想的也都是符合圣人教诲的好事儿。

关于礼,荀子曾经解释过其中的逻辑:礼的本质是怎么把有限的资源,有序地分给众人

过去没有“礼”,人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任意争夺,周王朝的先贤一看社会太混乱了。

于是制定“礼”,让人各安其位,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来分配。

比如社会地位低的人和年轻人就得推迟享乐,把好东西留给地位高的人和老人。

  • 但设定“礼”的等级只是第一步。
  • 先贤更关键的手段是第二步:通过礼仪训练,磨炼人的欲望,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分配!

等到了训练的高级阶段,先贤还给你准备了“乐” —— 在音乐声中,底层和晚辈与高层和长辈一起唱个歌跳个舞,其乐融融共创和谐社会。

因为孔子的无为已经大成,因此,见过孔子的人都认为孔子是一个天然的绅士。


孔子认为人性如野马,必须要驯服呢。

而孟子认为人人都是千里马,只需要用心培养即可。

孟子的大道是在孔子大道之上的改进,更加的人性化啦。

  • 孔子的做法:是用 [主动控制模式] 做主导,勤学苦练,把周王朝先王设定的礼仪和文化融入到 [自动驾驶模式] 之中去,过程艰难,很多人望而生畏;
  • 而孟子则说,其实没有必要费劲重建一套“好的” [主动控制模式],每个人心中天生就有好的 [主动控制模式] 的种子,你只要略加培养就可以了!

孟子强调想人做好事,必须从他的善良本性出发,去培养和引导。

  • 慎儿比较坏吧(《美人心计》),为了上位不择手段。    但真的有一个人愿意为她付出生命时,我才知道她真的不是坏人,只是从小就没有人对她那么好过。   正是如此,TA又怎会相信别人呢。

有一些天性,是无法改变的:

  • 比如谚语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快要掉到井里去了,哪怕是个再怎么自私的人,也不可能坐视不理!救这个孩子不是为了什么回报,也不是为了害怕有人找麻烦,纯粹就是出自内心的恻隐之心。  看见别人受苦,就好像是自己在受苦。
  • 比如谚语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 比如谚语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孟子就是从任何人身上找到闪光点,而后从这个点出发,鼓励TA把这个闪光点发扬光大。

孟子说你只要从自己的天性出发,然后把天性扩大,发挥想象力,把你在这个地方的感情也用到别的地方去 —— 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孟子跟孔子最大的区别是孔子是以理性规范感性,而孟子是从感性出发,培养感性。

这套方法,比孔子的要让人容易接受很多;但孟子的方法同样有其缺陷:和伪君子一样,最后培养出来的更可能是耽于享乐的人才啊


老子就主张把这些后天的所谓文化全都忘记,直接回归婴儿状态,这样才是最自然的,才是真正的无为!

老子学派的人认为人的最基础本性是好的,他们形象地说这些本性就是“腹”,也就是肚子里的本性 —— 所求无非是吃饱喝足而已。真正出问题,带来不好欲望的,不是腹部,而是眼睛 —— “五色使人目盲……”就是说眼睛看到了距离自己本分生活很远的东西,才产生了不良的欲望。

所以老子学派就认为孔子你搞什么文化建设,大谈不同等级的享受,这不是正好刺激人的欲望吗?

再者,老子学派认为孔子把人的行为贴标签,这些是好的,这些是美的,那些是坏的等等,其实损害了这些行为的体验。

后世心理学研究也支持这个观点。比如,

  • 让人品尝不同的果酱,如果简单地告诉他你觉得哪种好吃就买哪种,一点问题没有。可是如果实验人员要求受试者“ 说明 ”这种果酱好在哪里,他反而就不会选了!
  • 还有,在玩游戏之前如果特别提醒受试者说你们一定要公平啊,结果他们的表现反而更不公平;
  • 提醒人们慈善的重大意义,他们捐的钱反而更少。

或者说,如果做好事之前先想,啊我这么做是做好事啊,我符合了道肯定能获得“德” —— 那你还是真的做好事吗?你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怎么可能不是伪君子呢?

  • 孔子的做法是: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一直练到不需要动用 [主动控制模式] 再以 [自动驾驶模式] 主导,不然就 [主动控制模式] 主导;
  • 老子的做法是:忘记后天的文化,人性本“善”,以 [自动驾驶模式] 为主导,关闭 [主动控制模式] (用个什么手段关闭,比如隐居)。

虽然,观念不同,做法不同。但我觉得他们二老,都走在自己最适合的道路上,我们大概只能借鉴。

因为孔子的说法就是既然有了德,你走到哪里都是中心人物,别人都自发地围着你转,那么你就应该勇于站出来,突出自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引导人民,改造世界。

而老子则认为有德也没必要那么高调,圣人应该在幕后做点潜移默化的事情,最好是别人看不见,你就把国家治理好了。

与孔子一般,老子也创立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指南:

  • 比如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通过这套生理动作达到无为的状态。

原理是,通过大运动量的体能消耗,达到忘我的境界(一种无意识主打的愉悦状态),也可以通过健身、饮酒、吸毒、性行为等等达到(安利通过健身到达忘我的境界,改变的方式刚好也在下文,期待不~)。

但老子的方法,同样有缺陷:一些东西您真正想追求的时候,就是您永远永远都追不到的开始。

特别是像老子这种,看似什么事都不干,其实是想做大的。(我第一次培养,失败也是这个原因)

就好像,我们经常会列各种目标、想克服各种毛病,最后我们都没执行。

一开始,我就想着以后都不抽烟的宏大想法,这样当然改变不了。

我们应该注重眼前的一小步,就 24 个小时内不抽烟,不要去想明天的事,明天的 24 小时是新的一天哦!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回到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

小和尚看着前方,担心地问老和尚:“师傅,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各种怪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家啊?”

老和尚看看他,平静地说了三个字:“看脚下。”

改变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心里有目的地,可是在行动上,却只能看清脚下。也许有一天回过头,您会发现,走着走着,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

对现代的我们来说,如果像老子一样达到无为这种状态,难度不亚于修仙;因此老子一派多隐居,减少世俗的诱惑。


庄子的大道是在站在老子大道的基础上。

老子学派主张关闭 [主动控制模式],让 [自动驾驶模式] 主导。但老子学派又把 [自动驾驶模式] 系统分成了“腹部的”和“眼睛的”两类,说腹部的欲望就是好的,眼睛的欲望就是不好的。为了回归好的本性,老子学派必须采用避世的方法,过隐居的生活。

而庄子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区分什么“腹部的”、“眼睛的” [自动驾驶模式]!你选择隐居避世,这就等于事先已经做了一个价值判断,这和孔子给各种行为贴标签有什么区别呢?

庄子则认为跟着感觉走即可,不对任何事 预先是对或错

思想也没有任何套路,追求无为也是没有一个硬指标(比如,隐居避世、刻意学习礼仪、寻找闪光点)。

别人的套路不只一套、一套的,还有一盒、一盒的。

而庄子却没有套路,只有套。套是套路的启发,是极简的意识。只重其义,不重其招,无招胜有招,是思维的升华。

庄子要做的就是 “忘记”,要去做个什么大事,总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去做“忘记”的功夫。

  1. 正常状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考虑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2. 不听外界的声音了,只关注自己的内心 [主动控制模式] 对对错的判断;
  3. 忘记自己,不听主观系统的判断了,让潜意识的第一反应接手;

庄子的其实最靠谱,也比较容易修炼出来,这样修炼出来的无为,还附带了创造性呢。

三千大道,我只取三千道。

哈!!! 不是只取庄子的一道吗 ???

啊不,我从来没这么说,就算说过也要忘记,忘记才是真理,让招式都在潜意识里,该发的时候再发。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他们的最高目标都是让 [自动驾驶模式]  和 [主动控制模式] 完美统一,达到无为状态,也就是 not trying。但是他们的路线非常不一样。

  • 孔子主张以 [主动控制模式] 为主导,通过勤学苦练,把先王的智慧凝结在人的 [自动驾驶模式] 之中,是 try hard not to try;
  • 老子主张直接关闭 [主动控制模式],只保留“好的” [自动驾驶模式],是 stop trying;
  • 孟子主张人天生就有好的 [自动驾驶模式] 了,应该把这些好的 [自动驾驶模式] 给培养壮大,而不必用 [主动控制模式] 强行建一套新的[自动驾驶模式] 系统,是 try, but not too hard;
  • 在学习任何技能的初期,我们应该用孔子的办法,勤学苦练,搞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争取习惯成自然(形成肌肉记忆)。
  • 具体做事的时候,尤其是要做那些能够影响别人的大事,我们应该参考老子的思想,不轻易干扰复杂系统(停止尝试)。
  • 培养艺术品位,提升道德水准,我们可以用孟子的办法,找到身上的闪光点作为种子,慢慢发展壮大(发展闪光点)。
  • 如果面对压力巨大而又特别重要的工作,我们就应该学习庄子,忘记自我,让潜意识引导我们发挥水平(跟着感觉走,无对错)。

记得刚开始健身的时候,在健身房里,每个动作都具体到怎么做,手脚抬高多少度,每组多少个动作,选择什么器械都是被规定好的,然后去刻意地练习ta,健身一年后这些动作做得行云流水,根本不用刻意去想他们 --- 这岂不就是孔子说的形成肌肉记忆?

以前喝酒,暴饮暴食,健身中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身体得到强健、精力充沛后自己竟不愿意像以前那样乱吃东西,而是习惯科学饮食 --- 这岂不是老子的关闭不好的主观尝试保留好的天然?

之后不用去健身房在哪里都可以练,效果和健身房一样好 --- 这难道不是像孟子说有热爱的东西将ta发扬出来使他做得更好吗?

两年后再去健身房,已经不在执着于动作而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仿佛健身房就我一个人,我的意识在于肌肉的收缩,呼吸之间,在于自己与自己的契合度,每天的健身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哪里是健身,完全是一场身与心的修行,好身材和旺盛的精力只是一个顺带的产物 ---这难道不是庄子的完美状态吗?

我觉得不同家长就秉承着不同的大道!

  • 看到熊孩子,有些孔子式的家长先会觉得这孩子一辈子没救了,之后严加管教;
  • 孟子式的家长用孩子表现出的兴趣进行启发引导;
  • 老子式的家长放任其发展;
  • 庄子式的家长则在其自由发展过程中观察孩子适合的方向。

发功:每时每刻,我都能改变自己!

我一直再寻求一个让我高效学习的动力,好消息,我大概找着了:

  • 是不断的激情,这份激情来源于兴趣。
  • 改变的本质,改变的是抵抗外界刺激(压力大、诱惑)的应对方式,这需要一点点的积累。

不断的激情,才是高效学习的原动力,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东西越多,学习的范围也就越广,这就能保持新鲜感。

喜欢 = 熟悉 + 意外,有意外是多么满足的一件事。

今天,我更想说的是第二部分:有的时候,我宁愿看电视、玩游戏,就是不愿意学习......

一开始,我觉得是因为学习腻了、电视剧很好看、游戏很好玩、小事磨人;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事实上,我热爱学习,找到了自己的爱好,第一部分已经满足了。

我打完游戏、看完电视后,顿感空虚,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我并没有一点点的增值。

可我正在打游戏的时候、正在看电视的时候,打开游戏的时候、打开优酷的时候,可没感到心头堵塞,也不是正在娱乐的兴头上。

其实,我是遇到问题了 --- 心理问题。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

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如果我的理性想要改变,就需要了解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大象的三个特点: 

  • 力量大,一旦被激发了,理智就很难控制大象。
  • 受情感激发的,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所驱动,所以既可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强大动力。
  • 受经验支配的,也就是说,大象只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想到的:跑步会更精神、戒烟可以提高寿命、坚持锻炼身体好,相反,我们体验过的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变成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好处。

  •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
  • 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现在;
  • 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而经验的好处是我们通过亲身体会,真实地感受到的。

当这俩个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那个“期待的好处”,而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这个“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一旦我们的某个行为获得了这种好处,ta就会被保留到我们的生命里,哪怕我们没有意识到,ta仍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新行为,获取新反馈,再强化,一直都要亲身体验。

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改变就得了解大象的脾气和秉性,驯服需要过程......

因此,科学的迈出第一步,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个他已经大四了,他需要在最后一学期修完4门课才能毕业,否则的话,就会被退学。

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却每天窝在宿舍打网游,几乎不出门。

他是村里第一个名牌大学生,村里人劝自己孩子好好读书的时候,都会以他为榜样。

他家里并不富裕,他很清楚自己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对这个家庭的意义。

可是,就是因为这种压力,让他提不起精神好好看书备考了。

谈到马上要到来的考试时,他说他已经想明白了,毕不毕业也无所谓,毕不了业大不了去干体力活,有口饭吃就行。

您知道他这么说的时候,当然并不是真的无所谓,而是大象畏惧压力,迈不开步伐,逐渐对改变失去信心了。

  •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先得弄懂他在恐惧着什么:压力。

明白之后我们可以问问他:“假如奇迹出现了,你真的顺利毕业了。会发生什么呢?”

他摇摇头,说不想去想这些没意义的事。

请您注意,不去想可能的改变,这也是大象保护自己的方式,是防止自己失望。

接着,我们却得坚持的问:“没关系,只是想想嘛”。

这时,他会慢慢开始想,他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其实,他想得都不重要,我们要把他拉回来:“ 那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回顾这个过程,你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

  • 往前看,您会看到困难;往回看,您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对于这一步,他显然会比我们更清楚:“作息调整,按时去食堂吃饭。”

一定要让他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好,你能做到吗 ?”

接着,他真的去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请一个托,也要把第二步给填上,当他完成了第二步,就会形成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二天打饭的时候,还真遇到一个同学,那个同学很热心,问起了他的情况,他犹豫了一下,就说了。

也许是出于好意,那个同学就跟他说:“我现在在考GRE,也很孤独,我很需要一个人提醒我早起。这样,我们相互提醒,一起约吃早饭怎么样?”

他答应了。后来,他们就开始一起上自习,他的状态慢慢好了起来。

所以,有时候改变就是这样,像是一副多米诺骨牌。

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把 ta 推倒。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新行为,获取新反馈,再强化,一直都要亲身体验。

新行为,就是去食堂吃饭,新反馈就是作息调整,强化就是同学的陪伴,一直都是亲身体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经与庄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