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最大冲击是什么,个体应该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冲击?人工智能巨头企业将如何改变世界?如今,人工智能话题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面对未来,站在人类社会分岔路口的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在新书《AI·未来》中,李开复为读者描绘人工智能新世界的样貌、未来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冲击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的应对策略。

李开复是资深的人工智能科学家,1988年,他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主题就是关于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于同年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在此后的任职微软期间,他研究于服务语言、自然语言、搜索等前沿技术。2009年,李开复创立了创新工场,可见,他所关注的领域从未离开人工智能领域,直到去年,他出版了《人工智能》一书,为大众科普AI究竟是怎么回事。而这次《AI·未来》面临的则是一个对AI认知更强的读者群。

该书基于作者38年来从科研到产品、到市场、到投资全方面观察的AI,并通过他经历癌症后,有感而发对AI未来15年发展的预测。他认为这个预测会大大改变世界,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和财富,另一方面会带来很多的挑战。通过李开复观察,一年前,读者大多是关注AI科技本身和与人类的关系,而如今大众更关注的则是AI取代工作、AI的隐私及AI安全等问题,同时,很多在职场的年轻人开始有担心、有野心、或想创业,而年轻的父母也开始焦虑该给孩子怎样的建议。因此,他希望这本书的读者群不仅包括理工科也包括文科生,除了科技界也包括非科技界。

人工智能像一把利刃,将时代劈斩为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板块:在人工智能到来之前,世界上的一切循规蹈矩,有序进行;人工智能到来之后,未来势必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所有的秩序和契约都会被重新写就。自从深度学习发明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设想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大幅度提升了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效率。但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巨大的财富和高效的生产力,同时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撕裂。而最可能发生的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大冲击,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大规模失业。他在新书中写到,唯有从“人机协作”和发展“关爱型工作”的角度来调整未来的就业岗位,同时鼓励创意型工作,才能真正减轻人工智能对就业造成的巨大冲击,并且让人类发挥自己的特有价值。

李开复预测,15年后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40~50%岗位的技术能力,主要集中在重复性劳动、不需与人进行大量面对面交流的工作等领域。为了确保我们的职业生涯不会因人工智能替代而中断,我们需要了解“在可见的未来里,人工智能做不到什么”?这些将是人工智能难以取代(至少在当前阶段)的工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意性工作(例如,医学研究员、人工智能科学家、获奖剧本作家、公关专家、企业家)。人工智能不擅长提出新概念。

2.复杂性/战略性工作(例如,首席执行官、谈判专家、并购专家)。需要了解多个领域并需要进行战略决策的工作,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很困难。

3.灵敏性工作(例如,口腔外科医生、飞机机械师、脊椎按摩师)。实际上在机器人和机械学方面取得进展比人工智能软件慢。机器人仍然非常笨拙,看看机器人拿铅笔的样子,你就会懂我的意思。

4.需适应全新、未知的各类环境的工作(例如,地质调查、集会后的清洁工作)。机器人在特定环境(如装配线)中运行良好,但不易适应新环境(如每天在不同的房间里工作)。

5.同理心/人性化工作(例如,社工、特殊教师、婚姻顾问)。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情商。人们也不愿“信任”机器,让机器来处理人性化任务。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

  1、从专用智能到通用智能

  如何实现从专用智能到通用智能的跨越式发展,即是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挑战问题。通用智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皇冠上面的明珠,是全世界科技巨头竞争的焦点。美国军方也开始规划通用智能的研究,他们认为通用人工智能喝自主武器,是显著优于现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发展方向,现有人工智能仅仅是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小步。

  2、从机器智能到人机混合智能

  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各有所长,可以互补。所以人工智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是From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AI(Augmented Intelligence),两个AI含义不一样。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不是零和博弈,“人+机器”的组合将是人工智能演讲的主流方向,“人机共存”将是人类社会的新常态。

  3、从“人工+智能”到自主智能系统

  人工采集和标注大样本训练数据,是这些年来深度学习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或者重要人工基础。比如要让人工智能明白一副图像中哪一块是人、哪一块是草地、哪一块是天空,都要人工标注好,非常费时费力。此外还有人工设计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人工设定应用场景、用户需要人工适配智能系统等。所以有人说,目前的人工智能有多少智能,取决于付出多少人工,这话不太精确,但确实指出了问题。下一步发展趋势是怎样以极少人工来获得最大程度的智能。人类看书可学习到知识,机器还做不到,所以一些机构例如谷歌,开始试图创建自动机器学习算法,来降低AI

  4、学科交叉将成为人工智能创新源泉

  深度学习知识借鉴了大脑的原理:信息分层,层次化处理。所以,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交叉融合非常重要。《Nature》和《Scinece》都有这方面成果报道。比如《Nature》发表了一个研究团队开发的一种自主学习的人工突触,它能提高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速度。但大脑到底怎么处理外部视觉信息或者听觉信息的,很大程度还是一个黑箱,这就是脑科学面临的挑战。这两个学科的交叉有巨大创新空间。

  5、人工智能产业将蓬勃发展

  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预测,2016年到2025年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几乎直线上升。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这个产业是蓬勃发展的,前景显然是非常大的。

  6、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将更加健全

  大家很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相关伦理问题,联合国还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喝机器人中心这样的监察机构。

  7、人工智能将成为更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一些国家已经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国家一定会做出同样举措。包括智利、加拿大、韩国等等。

  8、人工智能教育将会全面普及

  教育部专门发布了高校人工智能的行动计划。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指出,要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美国科技委员会在《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中提出全民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教育。

  这八大宏观发展趋势,既有科学研究层面,也有产业应用层面,也有国家战略和政策法规层面。在科学研究层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从专用到通用,从人工智能到人机融合、混合,学科交叉借鉴脑科学等。

在了解人工智能应用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

一起了解一下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

现在多数应用在客服类型的领域,会根据你的话语回答对应的话语,并且没有机器的生涩感。

目前该技术应用领域多数都是移动应用领域,以及交互性的语音。

将模型部署到应用软件、流程及其他机器的计算能力,还提供了算法、应用编程接口(API)、开发工具包和训练工具包。

现在的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掌静脉识别技术等,该领域应用范围最为广泛,适用于各种信息采集以及精准分析。

类似于流水线的操作,机器人能够更好的胜任这样类型的工作,流水线的工作对于人工的需求虽然不高,但是如果采用机器人来实现,那么能更好进行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2022年,人工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应届生备受企业关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一场人才争夺战即将展开。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4000亿元,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发展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已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在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方面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