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到黄河多远路程?

  兰州“七普”,435.94万人!兰州总人口首次突破400万大关,人口暴增74.3万人。2019年末兰州常住人口仅为379万。这个增量虽然不能与深圳、西安等超级城市城市相比,但是超70万的人口增量,也预示着兰州彻底走出最低谷,开始重新走上增长的轨道。

  从此前各省公布的数据分析,强省会效益特别明显,其他城市增减不一,但是公布的省会城市均是正增长,本次人口普查,兰州总人口435.94万,人口增量西北第二,在西北五省中,兰州稳居西北人口第二大城市。

  此前兰州官方的相关资料公布的常住人口为413万,一年“暴增”30多万兰州常住人口,这仅仅是城市吸引力的持续,或者统计方法的完善吗?这是否也意味着目前各方对兰州发展所做的分析与规划,尤其是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配套上,或将需要更切实际更为科学的调整?

  本次兰州“七普”变化,又对应着城市格局的哪些变化?兰州能否成为人口达到800万的强省会?

  生活在兰州的人,应有极大的体会:城市越来越堵、入学问题凸现。同时,随着近四五年兰州发展提速,每年带来9000多万的商务、旅游和求学人口。社交媒体上,兰州有几个现象一直是关注重点:地铁客流量“单线王”,年轻人越来越多;半夜还车水马龙,不像是北方城市。

  事实上,“兰州到底有多少人”,成为坊间一直在关注和谈论的对象。近些年,笔者利用统计公报、客运流量、房产销售及入住率、城市容积率、健康码大数据、城市热力图等进行综合分析,估计兰州的人口在460-480左右。

  因为兰州的客运总量全国第十二,地铁客流强度经常冲进前十;其次兰州近五年来普通住宅年销达8万套左右,入住率极高;第三,以热力图、手机用户量为代表的大数据,兰州的热力图不大,但是密度极高。

  但是事与愿违,兰州的人口未能突破450万,只达到了435万。近十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交通、科技等快速发展,并伴随着大规模迁往省内省会、首府等城市的省内流动人口。兰州人口爆发式增长也是得益于人口向省会集中。

  随着人们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追求以及一些国家战略的实施,大量“户迁人不迁”和“人迁户不迁”对流动人口规模增长都具有重要贡献。

  伴随着人口增长,兰州也出现了教育资源和质量存在一定的空间错配现象,一些父母为了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购置学区房,调整家庭户口登记地,推动了市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

  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退休移民、“候鸟”养老、异地养老、随迁老人等老年流动人口在我国许多城市快速增长,成为人户分离的新现象。未来,甘肃加快推动生态移民,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推动兰州人口的增长。

  “人口大爆炸”的兰州,矛盾已显:庞大需求和城市建设速度滞后的矛盾、人口高速增长和经济动能不足的矛盾、城市快速发展和行政区划缓慢的矛盾。

  纵观其他城市的发展历程,比如合肥、佛山等城市,一个是作为省会,一个是与省会城市广州接壤(广佛一体化),它们从500万人口级别,到达如今的800万人口级别,用了整整十年,而这十年,也是房地产和城镇化比较令人瞩目的十年。

  如果以这种速度预计,十年后的兰州,人口能否达到800万的级别,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毕竟,如果单从兰州省内的户籍人口回流来看,就简单举省内几个人口和经济大市来看,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值总共就在大约250万人左右,哪怕未来就算只有8成的甘肃人回流到省城兰州,也是200万左右的人口增量。

  这次展示真实家底的“七普”,对未来兰州的发展提供了最真实决策依据。从一些已公布数据的城市来说,差异极大。对比已公布数据的城市,郑州、西安和贵阳等城市的人口“增加绝对值”,都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七普数据公布之后,打破了此前对于兰州人口流出的担心。可以说,若是以十年为口径,兰州人口增量75左右,年均增长在7.5万,但是考虑到2016年以前的兰州,人口增加其实主要是这三四年的功劳。

  如果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其实近四五年,兰州每年增加的人口都在10-12万左右,尤其是这几年兰州发展提速,再加上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加速建设,未来五年兰州人口将有可能实现每年20万以上的人口增量。

  回顾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引领区域发展、成为超级引擎的中心城市,基本有两个核心指标:一是千万人口,一是万亿GDP前者涉及聚集度和影响范围,后者代表经济的动能。

  因此,兰州需要人口和工业倍增,如果兰州没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工业产值,兰州在未来十年可能彻底沦为配角?没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消费拉动经济,没有大量的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这些都无从谈起,兰州会在未来十年彻底沦为配角,被甩的连影都看不见。

  人口的增加带来的是教育和医疗的需求激增,兰州的学龄孩童比预计的多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学龄人口比预计增加,政府原本根据人口增速、班额标准、教育先行示范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的学位增加规划,是否还能经得起而实际需求的考验?其次,兰州的医院是否可以满足市民的需要?

  我们要客观认识一个事实:未来,兰州到底要走向何方?强省会需要强到哪里?对于甘肃说,若兰州强不大,陇东南的天水、庆阳、平凉和陇南人口会持续向成渝和关中流动;河西的人口将向新疆等地流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兰州必须走向做大做强。这和历史认同、家乡情怀完全没关系,区划即使不合并,也要走向兰白定临一体化,甚至是与陇南、平凉、天水和河西的一体化,一盘棋,白定临必须成为兰州的内在发展动力而不是钉在扩张路上的楔子。

  此次七普的数据,可以说兰州打破北方城市的一个“怪圈”:经济总量虽然不高,但人口迁入却高居不下。同时,此次“七普”的人口数据也证实:兰州是整个甘肃“压舱石”,是整个甘肃经济的新引擎以及甘肃创新发展的代表。

  未来,兰州的人口仍然具备可持续的高速增长:

  一是大学生留存度将再度提高:在东部和南部更高房价影响下,加之兰州经济和工业开始崛起,如果能将每年15多万毕业生留存度提高到50%,这几乎意味着兰州每年将新增8万大学生。

  二是人口向省会集中,省会对周边的吸附力不断增强:比如豫晋鲁等北方省份,省会人口增加但其它地区外流是必然。未来,兰州的吸附力将分为三极:大兰州都市圈,西北五省的非省会城市和人口规模高的省份,例如:河南、山东、安徽、四川和湖北等地。

  所以兰州和甘肃准备好了吗?作为14亿人口大国,地区不能绝对失衡。“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多个区域战略,皆因如此。

  在中国没有人口规模支撑,让东部南部的虹吸效应作用到甘肃,势必造成更大的人口外流、消费不振、产业工人不足,以后小县城和地级市就会是这个样子,所以说人口规模是支撑兰州后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四川、湖北和安徽等已做选择:先通过强省会,做强成都、武汉和合肥等“绝对中心”,再带动周边。如今,甘肃面临一个“十字路口”:如何考虑省会兰州走向800万人口。有几个问题,必须面对:

  第一,大量人口增长下的土地问题:“安居乐业”!按人口增长速度,兰州每年住宅需求常态化将在8-10万套,至少上万亩土地需求。

  正常情况下,城市开发30-50%土地是住宅,其它为道路、绿化、产业等。这意味着,除城改释放,兰州可用土地“杯水车薪”。兰州未来空间规划,若没有土地将难以为继。

  第二,产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速问题。人口大量增长,首先是最本质的“居住需求”问题。但是,在国土规划指标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下,势必会挤压其它用途。

  与此同时,培育产业需要土地、资本和时间。所以,“土地财政”短期内无可取代。这个背景下,“受掣肘”的产业规划若无法服务人口,势必未来无法拉动就业和发展经济

  因此,兰州需要加大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土壤修复建设陇中平原就是最好的选择。兰州要向恶狼一样,抢人口,抢产业,不怕脏,不怕累,坚定不移的承接产业转移,承接东部的产业。

  第三、城市基建与发展速度问题。我们知道,近些年甘肃铁路和高铁等基建遭遇瓶颈,首当其冲就是经济实力的问题。对于兰州来说,人口大量增长和经济不匹配矛盾将长期存在。

  但是,“城无远虑必有近忧”。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必须要有“投行思维”、“超前思维”,兰州需要点赌性,敢于在产业发展上下赌注,为城市赌未来

  第四,规划远见和行政区划问题。“规划落后于发展”,“根子”就会出严重的问题。对于兰州来说,最直接的现实就是行政区划。

  兰州既需要考虑重新划分内部的行政区划,也需要考虑与外部的合并,目前就是与白银合并的最好机遇,二分白银,兰白一体加快建设陇中河套平原。

  西线南水北调加速,黑山峡也将加快上马,在兰州整合了内部资源时,在合适的时机需要向外拓展。除此以外,兰州还需要考虑向南扩张,甘肃需要加速永靖和临洮撤县建市,同时划给兰州代管。撤县设市的后永靖和临洮划给兰州代管,调整后的兰州将进一步扩大辐射区域。

  通过彻底调整兰州的行政区划调整,将重塑兰州的发展格局。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将会进一步促成兰州各区县之间形成发展合力,必将有力促进兰州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上游中心城市!方面,成都、肥、济南和长春等城市都已证明,行政区划调整是头等大事。

  可见,如果未来十年,兰州作为省会城市的首位度进一步得到确认和提升,那么十多年后,省内孕育一个800万人口级别的大省会格局,也是有很现实的想象空间的,关键就在于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对各大市州每年外流出省的人口,有多大的虹吸力度。

  人口回流,一个很基本的空间和框架,就是房价和城区土地,对于兰州而言,房价远远要比粤港澳湾区和东部江浙一带更具性价比的,当然,从城区面积来看,除了目前努力拓展的新区、皋兰、榆中等板块有待进一步的填充。

  兰州新区与兰州主城区的融合度也在进一步加深,从土地的供给上,完全是足够800万人的框架的。但是,除了低廉的房价和足够宽广的土地,更能够吸引人口回流的,还有高薪的报酬和丰富的就业岗位,因此,产业振兴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兰州的第三产业结构占比很大,服务业十分兴盛,此外,其他的产业,比如大数据、制造业等,也在逐步布局之中。

  当然,软实力也是一座城市虹吸人口的重要支点,直接体现就是医疗和教育水平,兰州近些年的小学生增量还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医疗方面的提升,除了省医、兰大一院和兰大二院三家三甲,其他的知名度可能都没有那么高,如果能够建设这些名医院的分院,那对于整个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可以说是非常显著的。

  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年,甘肃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做强做大兰州。只有这样,才能交通、规划、产业和发展一盘棋,否则,所谓的大兰州都市圈永远都是“一盘散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州离黄河有多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