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成都麻将有什么规则

声明: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血战麻将到底麻将怎么玩,每个地方的麻将都有独特的玩法,血战到底就是四川地区的玩法,那么究竟该怎么玩,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最先打成和牌(打缺门)。

最后四张牌能和必须和。

血战到底:每盘中一家和牌后牌局并不结束,而是直到和走三家或抓光牌城为止。

滚滚番:玩家所获得游戏豆(税前)和其所赢得番种的关系是2的N-1次方。

将牌:按基本牌型和牌时必须具备的单独组合的对子。

顺子:3张同花色序数相连的牌。

碰牌:指任一家打出牌后,报“碰”者把自己的对子取出,加在一起组成一坎牌,并且按规定将此副牌摆在立牌左手边。

和牌:符合规定的牌型条件,并报和牌的行为。

根:和牌中有四张一样的牌(包含杠),在四川麻将中称为“根”。

查叫:每盘最后一张牌打出后,如果还有至少两家未和牌,此时需要检查未和牌者是否有听。

花猪:查叫时,手上还有三种花色牌的玩家称为“花猪”。需要给已和牌者、下叫者和无叫者额外的封顶番数(即极品)。

刮风:明杠(包含续杠)在四川麻将中称为刮风。

下雨:暗杠在四川麻将中称为下雨。

极品:封顶番数(七番),玩家和牌牌型番与加番之和大于等于七番时,均算为封顶七番,即极品。有玩家花猪时,需要给已和牌者和下叫者额外的封顶番数。

血战麻将使用去掉字牌、花牌,只留条、筒、万的108张牌;无混。游戏人数为4人,每人手里抓13张牌,不能吃牌,可以碰牌或杠牌,手牌满足相关规定的牌型条件时和牌。

在游戏中,必须缺门才可以和牌,且每盘中一家和牌后牌局并不结束 , 而是直到和走三家或抓光牌城为止。每盘得正分者胜,得负分者负,得 0分时计和局。

1、除第一盘随机选定一人坐庄外,以后每盘首先和牌的人为下一盘的庄家,多人同时和牌(一炮多响)时点炮者为一下盘的庄家。

2、不能吃牌,只能碰、杠牌。

3、开杠后从正常位置补牌,而不是从牌城尾部拿牌。

4、玩家自己暗杠必须亮出其中一张牌,这张牌其他玩家看不到。

5、查叫后,花猪赔给不是花猪的所有玩家(包括已和牌者)极品,不再另赔流局时听牌玩家的牌型分;其它玩家若未听牌按包大原则赔给听牌玩家,且其(包括花猪)“刮风”和“下雨”无效。

血战麻将可和的牌型有以下两种:

1、4副顺子或杠(坎)加1对将牌可以和牌。

2、7副对子可以和牌。

1、必须缺门才可以和牌。

2、点炮时点炮者只负责自己的输分(不必包庄或加倍)。

3、和牌时若为自摸(不包括引杠),则三家输点;若为点炮,则点炮者输点;若为杠某家打出的牌而杠上开花,则为引杠者输点;允许一炮多响。

4、杠后点炮时,点数转移,点炮者将开杠所得转移给被点炮者,若杠后点炮超过一响,点炮者要另赔出开杠所得的点数给所有被点者。

5、打牌时,在自己未摸下一张牌的一圈内,不能弃先和后(即使是和不同的牌张,但是有加番或牌城只剩不足四张牌时可以和)。

6、最后四张牌,若有人点炮则自动和牌,自摸也必须和牌。

1、素番(1番1游戏豆,以下均为1番1倍游戏豆)

玩家的手牌为任意两门牌,而且已经和牌,所和牌的番数为1番就叫做素番。

2、对对和(2番2游戏豆)

玩家的手牌除了一对将牌以外,剩下的牌都是三张一对的,一共四对,这样的牌型和牌就叫做对对和。

3、清一色(3番4游戏豆)

玩家和牌的手牌全部都是一门花色,这样的牌型叫做清一色。

4、暗七对(3番4游戏豆)

玩家和牌的手牌全部都是两张一对的,没有碰过牌和杠过牌。这样的牌型叫做暗七对。

5、全带幺(3番4游戏豆)

玩家的手牌当中,全部是用1的连牌或者9的连牌组成的牌叫做全带幺。

6、清对(4番8游戏豆)

玩家的手牌当中是清一色的对对和,这样的牌型叫清对。

7、将对(4番8游戏豆)

玩家手上的牌是带二、五、八的对对和,这样的牌型叫将对。

8、清七对(5番16游戏豆)

玩家的手牌中是清一色的七对,这样的牌型叫清七对。

9、龙七对(5番16游戏豆)

玩家手中的牌为暗七对牌型,没有碰过牌杠过牌时,并且有四张牌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牌型叫做龙七对。

10、清带幺(5番16游戏豆)

玩家手上的牌是清一色的幺九,这样的牌叫清幺九。

11、清龙七对 (6番32游戏豆)

玩家手上的牌是清一色的龙七对,这样的牌型叫清龙七对。

12、天和(6番32游戏豆)

在打牌的过程中,庄家在第一次摸完牌后,就和牌,这样的情况叫做天和。

13、地和(6番32游戏豆)

在打牌的过程中,闲家在第一次摸完牌后,就下叫,并在第一轮摸牌后和牌。这样的情况叫做地和。

14、极品(7番64游戏豆)

封顶番数,牌型番与加番的番数之和大于或等于七番,均算做七番。

玩家的手牌已经下叫,并且玩家在杠牌时,杠起一张牌正好是玩家自己所要的叫牌,这时玩家可以选择和牌,这种情况叫做杠上花。

玩家在杠牌时,先杠一张牌,再打掉一张牌,而打出的这张牌正好是其它玩家和牌所需要的叫牌时,这种情况叫做杠上炮。

在玩家和牌的手牌当中(包括已经杠掉的牌和碰掉的牌),有四张牌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牌就叫做根。

在某个玩家选择杠牌的时候,如果有另一个玩家正好和这个牌。这时便可视为抢杠。抢杠可视为准备杠牌的那个玩家点炮。

血战麻将结算分为个人结算与详细结算两部分。

个人结算单上只包括与玩家自己得分有关系的玩家之间的数据,包括游戏豆合计、和牌分、查叫、刮风下雨,以及得分合计:

和牌分:显示自己从该玩家处获得番数合计的分数。

查叫:显示玩家自己从该玩家处查叫的分数。

刮风下雨:显示玩家自己从该玩家处刮风下雨获得的分数。

得分合计:显示玩家自己从该玩家处获得分数之和。

游戏豆合计:显示玩家获得游戏豆总和。

详细结算单上包括有所有玩家得分数据,包括名次、牌型、牌型番、加番、番数合计、查叫、刮风下雨、游戏豆合计:

名次:显示玩家和牌的先后名次。

牌型:显示玩家的和牌牌型。

牌型番:显示玩家的和牌牌型对应的番数。

加番:显示玩家加番的番数。

番数合计:显示玩家牌型番与加番之和。

查叫:显示玩家查叫的分数。

刮风下雨:显示玩家刮风下雨获得的分数。

游戏豆合计:显示玩家获得游戏豆的总数。

例如:玩家对对和,手中有一根,他的和牌分=2+1=3,按成都麻将的滚滚番,就是4分(2的3-1次方)

自摸和牌时,所有未和者都输分,点炮和时,只有点炮者输分;庄家得分不翻倍。

点杠:放杠者输给杠牌者2分,其他人不输分。

续明杠:尚未和者每人输给杠牌者1分。

暗杠:尚未和者每人输给开暗杠者2分。

成都麻将:从血战到底到血流成河的博弈机制(转帖)

刚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成都麻将:从血战到底到血流成河的博弈机制》。

我既喜欢打桥牌,也欣赏打麻将。虽然现在两者我都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打,我对两种游戏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都有些体会,也都很赞赏。

不过,对于麻将和桥牌里面的博弈机制,恐怕应该请何毓琪先生替大家分析分析。

《成都麻将:从血战到底到血流成河的博弈机制》原文链接:

文章提交者:江上小堂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有朋友说起,成都现在又兴起一种新的麻将玩法,叫“血流成河”,算是“血战到底”玩法的升级版。两个名称听上去都甚为恐怖惨烈。

我在成都呆过3年,深知成都人十分悠闲惬意,喜欢在茶楼、“农家乐”甚至露天坝打麻将和“斗地主”。自然我在成都难免也打过些麻将,“斗斗地主”,战绩尚可。套用联想公司的广告语,“如果没有麻将,成都将会怎样?”,来强调麻将对于成都的不可或缺甚为恰当。甚至在512抗震救灾期间,许多成都人照样可以神闲气定地打麻将。还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一种值得称赞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呢?还是一种应该颇有微词的消极麻木的人生态度?

按说成都人的性子比较从容,为什么在打麻将上却翻新出这么些残酷的玩法呢?不得甚解。也许现实生活中成都人间的冲突比中国其它地方要弱一些,反而成为形成激烈麻将玩法的原因,也未必可知。

所谓“血战到底”,与传统麻将玩法最大的区别是它是一个持续的赌局。传统麻将玩法是只要有一人胡牌,这一局就结束了。就推牌洗牌重开下一局。而“血战到底”的玩法是,一人胡牌后,收钱走人,剩下三人继续玩下去;三人中又一人胡牌,剩下两人还要继续玩下去。直至两人中有人胡牌或牌摸完了,这局牌才告结束。是谓“血战到底”,名字到也取得十分贴切。

我以为这种玩法与我们现在社会的竞争机制倒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我以为,一种游戏的盛行或多或少能反映出这个游戏群体暗藏的一些心理意识。比如说,西方人发明并喜欢打桥牌,反映出他们重视明规则,重视团队内的合作与团队间的竞争。而中国人发明出麻将并喜欢打麻将,反映出中国人各自为政,勾心斗角,上位卡位等一些逐利机制。可能,传统麻将的玩法只是较好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逐利机制,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我们当今社会的逐利机制。而“血战到底”则能。

与传统麻将玩法相比,“血战到底”建立了一个损失转嫁机制。而损失转嫁机制在我们当今社会比传统社会表现得更突出。什么是“损失转嫁机制”呢?用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打麻将的4个人分别是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工程承包商和工薪阶层。政府官员的手气好,没摸几圈牌就下了个清一色的停。接下来,房地产开发商就给政府官员放了一炮,政府官员收钱走人。看3个人继续打。没多久,房产商自就自摸杠上花。算下来,除去付给政府官员的放炮损失外,着实暴利了一把,也走人了。最后剩下承包商和工薪阶层继续玩,结果多半是承包商自摸或工薪阶层放炮。承包商最后算下来,也没有亏。所有的损失都转嫁到没有胡牌的工薪阶层身上。从输赢的结果来看,传统麻将玩法是只有一个赢者,有三个输者。而“血战到底”则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有三个赢者,而只有一个输者。这是因为“损失转嫁机制”在其中起作用。当然,很多社会角色之间的利益博弈都可以往上套。什么下岗工人和企业主;农民工和基层干部;卫生局、医生和患者。教育局、老师和学生,等等。

然而,成都人还嫌“血战到底”玩法不够刺激,又推出了“血流成河”的新玩法。听朋友介绍说,“血流成河”玩法就是不论输赢,都不能出局。也就是说,不论你是否胡牌,不论你什么时候胡牌,4人都要把最后一张牌摸完了,这局麻将才算完。先胡的收了钱后,还要继续摸牌,还可以换停,还可以继续胡牌。这个规则这太异想天开了,不知是那个高人最先想出来的。不过这也是水到渠成,现在中国社会也就是这么回事。

胡了牌也不出局,一方面原因是赢了一把,还想接着赢。比如说贪官,贪过一次多半还想贪第二次,第三次,想适可而止,点到为止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原因是,即使有人捞了一把后想收手,但其它人却不同意。好比说金庸“笑傲江湖”中的衡山派掌门人刘正风想“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但嵩山派的左冷禅就不同意,横加阻挠。最后,搞得血雨腥风。流行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就是这个意思。想全身而退,没门。所以,“血流成河”这种玩法现实生活中也是大量存在的。贪官被查出进了班房的虽然是少数,也还是屡屡见诸报端。也不要以为农民和农民工输得一干而尽就没有翻本的时候,黑社会和有害食品或物品也会让社会其它阶层的人蒙受损失。

如是说来,现在13亿中国人不过是在打一局似乎始终摸不完牌的“血流成河”麻将。

中国人一生下来在这个牌局中,有的人一开始拿的牌就好些,有些就差些;想退出牌局很难,只有移民。但即使移了民,也不见得就会与此局无关。一种情况是这些人再以局外人的身份入局,这好比局外买码。另一种情况是即使移民了,也脱不了干系。

在这个史上最大的牌局中,其相互博弈关系的总和肯定是天文数字,一些人有摸牌的机会,一些人甚至没有摸牌的机会。一些人不知那里出了差错,当上了相公,这辈子铁定输了。还有诈胡的,其中有些人被揭发出来了,有些人蒙混过去了。更让人捉摸不定的是,庄家还时不时改变一下规则。一会要求断门、一会不要求。一会要二五八作将,一会又不必;一会准碰准吃,一会又只准碰;一会七小对和十三不靠可以胡,一会又不可以胡。庄家要摸着石头过河,大家就都要摸着石头过河,搞得挤挤攘攘,混乱不堪,时有踩踏和溺水身亡的。

天可怜见,这13亿人,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趟过这条已被许多许多血水染红了的河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鸿飞科学网博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血战到底麻将规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